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元代美術元1206-1368第一節(jié)概述元初廢科舉百姓四等:蒙古、色目、北人、南人戲?。狐S金時代美術:轉折期
元代是中國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中央政府的封建王朝,由於元初蒙古貴族廢除科舉制度,造成江南文人“學而優(yōu)則仕”美夢的破產(chǎn)。為了吐露胸中的不平,文人以畫寄託思想成為風尚,給元代繪畫帶來了以文人畫為主流的重要轉折。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一節(jié)概述美術概況:繪畫:畫院不存水墨寫意花鳥畫興盛(第四節(jié))文人畫(第三節(jié))宗教人物壁畫——永樂宮壁畫(第五節(jié))第一節(jié)概述工藝美術:青花瓷、釉裏紅、納石失、漆器、建築:元大都書法:趙孟頫
彩瓷
元代出現(xiàn)了窯變、青花、釉裏紅的技法。為釉下裝飾和以後的釉上裝飾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一時期的瓷器創(chuàng)造出用毛筆在胎上繪畫的方法。這種用彩料畫出花紋後,燒制的瓷器,就叫作“彩瓷”。“釉上彩”與“釉下彩”“彩瓷”一般分為“釉上彩”與“釉下彩”兩大類。在胎坯上畫好花紋後,再上釉入窯燒制,稱為“釉下彩”在燒制好了的瓷器上再加以彩繪,又經(jīng)爐火烘燒而成的,叫作“釉上彩”,這時期的青花、釉裏紅瓷器,就是屬於“釉下彩”。明代以後出現(xiàn)的新彩、五彩、粉彩等,都屬於“軸上彩”的範疇。元代青花瓷
存世元代青花瓷總約數(shù)百件,其中大件、精品又多藏於海外,所以歷來公認價值連城,彌足珍貴。學術界對於元青花的研究始於20世紀初期,因其十分稀有,真容難睹,關於元代青花瓷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官民窯性質、工藝特徵(包括胎體特徵、釉層特徵和青花特徵)、產(chǎn)品分期,裝飾工藝等留給後人的未解之謎太多太多,數(shù)十年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隨著元青花的不斷被發(fā)現(xiàn)和確認,人們對它的認識也不斷加深。
在2004年7月13日
舉行的2004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元代青花瓷器玉壺春瓶拍賣了88萬元。最貴的瓷器2005年,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元代“鬼穀子下山”圖青花瓷罐,以1568.8萬英鎊(約2.45億元人民幣)天價落槌,創(chuàng)下歷史上中國文物乃至整個亞洲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價。曾被用來裝光碟如今估價千萬美元
鬼穀子下山圖青花瓷罐
仿品
此罐主題畫面描述了孫臏之師傅鬼穀子(號王翔),在齊國遣使節(jié)蘇代的再三請求下,答應下山搭救被燕國陷陣的齊國名將孫臏與獨孤陳。鬼穀乘坐一虎一豹的車,表現(xiàn)出武藝超凡如仙,可百戰(zhàn)百勝神態(tài)。
車前兩步卒手持長矛開道,獨孤陳之子獨孤角英姿勃發(fā),手舉鬼穀戰(zhàn)旗,縱馬而行,他將領部下三千同往搭救。蘇代騎馬回峰、一副焦急而又有必勝的神態(tài),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yōu)美的山水人物畫卷。其繁密的構圖、其形神兼?zhèn)?、其生動筆意、其翠麗料色、其瓊玖瓷質、其端莊造型等無處不使人傾倒。價重藝林、風靡全球,無愧稱為“天下第一元青花”。今日青花餐具青花瓜竹葡萄紋菱口盤
元元青花人物牡丹紋蓋罐元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元釉裏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元青花釉裏紅開光鏤花蓋罐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二節(jié)元初畫壇上的“復古”思潮一、趙孟頫簡介二、趙孟頫的繪畫主張“復古”書畫等同不以形似為目的,偏重於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露三、代表作鞍馬畫:《秋郊飲馬圖》山水畫:《鵲華秋色圖》平遠小景式構圖花鳥畫:《鴛鴦》秋郊飲馬圖元趙孟頫浴馬圖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元趙孟頫紅衣羅漢圖
元趙孟頫趙孟頫書法道德經(jīng)局部元趙孟頫膽巴帝師碑
元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元趙孟頫
山橋探海圖軸
趙孟頫
趙孟頫在總結前人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書法人畫的理論。他作《秀石疏林圖》,跋其後雲(yún):“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庇绊?/p>
作為一代宗師,不僅趙孟頫的友人高克恭、李仲賓,妻子管道昇,兒子趙雍受到他的畫藝影響,而且弟子唐棣、朱德潤、陳琳、商琦、王淵、姚彥卿,外孫王蒙,乃至元末黃公望、倪瓚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繼承發(fā)揚了趙孟頫的美學觀點,使元代文人畫久盛不衰,在中國繪畫史上寫下了綺麗奇特的篇章。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二節(jié)元初畫壇上的“復古”思潮四、錢選五、高克恭六、任仁發(fā)山居圖元錢選山居圖局部錢選秋江待渡圖元錢選
雲(yún)橫秀嶺圖
高克恭
秋山暮藹圖元高克恭
二馬圖元任仁發(fā)
他在跋語中先敘述了所畫的肥、瘦二馬:“肥者骨骼權奇,縈一索而立峻坡,雖有厭飫芻豆之榮,寧無羊腸踣蹶之患。瘠者皮毛剝落,齧枯草而立風霜,雖有終身擯斥之狀,而無晨馳夜秣之勞”。在寫完對兩匹馬的評語後,作者筆鋒一轉,進一步議論道:“世之士大夫,廉濫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國,不失其為廉;茍肥一己而瘠萬民,豈不貽淤濫之恥歟?”看了這段跋語,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任仁發(fā)是借用兩匹馬來評論官場的得失利弊。二馬圖之一元任仁發(fā)人馬圖元任仁發(fā)
美克裏夫蘭藝術博物館藏神駿圖元任仁發(fā)
美國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藏水鳧鹥圖元任仁發(fā)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三節(jié)“元四家”的山水畫藝術一、文人畫形成的歷史條件
文人畫:是指封建時代文人士大夫創(chuàng)作的鮮明反映他們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的具有獨特形式的繪畫。文人畫作為一種藝術流派的形成是在北宋後期,元代漸趨成熟,並成為中國封建後期畫壇的中堅。一、文人畫形成的歷史條件
a.士大夫以畫自娛或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已成為一種風氣和勢力;
b.書畫同源,長於書法的文人,進入繪畫領域,有其有利的條件;
c.文人士大夫能著書立說,使其創(chuàng)作思想能得以廣泛傳播並對後世產(chǎn)生持續(xù)的影響。
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三節(jié)“元四家”的山水畫藝術二、“元四家”的繪畫藝術
1.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世稱元四家。四人繪畫具有中國文人畫的共同特點:強調繪畫的文學趣味,突出強調筆墨,以書入畫,畫上題字作詩;又各具特色:黃畫空靈瀟灑、王畫蒼茫渾厚、倪畫簡淡疏荒、吳畫沉鬱濕潤。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三節(jié)“元四家”的山水畫藝術二、“元四家”的繪畫藝術2.“元四家”的繪畫藝術共同特點:
①強調繪畫的文學化,使作品的文學趣味得到進一步加強;②對筆墨的突出強調和以書入畫;③畫上題字作詩蔚然成風。以上幾點也是中國文人畫的共同特點。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三節(jié)“元四家”的山水畫藝術二、“元四家”的繪畫藝術3.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富春山居圖局部天池石壁圖軸
黃公望
黃公望山水畫的藝術風格
黃公望是元代最負盛名的山水畫家,是"元四家"之首。他的山水畫藝術大致有兩種風格類型:一種為淺絳,山頭多巖石,點線兼併,筆勢雄偉而瀟灑?!陡淮荷骄訄D》是代表;
第二種風格是作水墨,皴紋極少,筆意簡遠?!毒欧逖╈V圖》是代表。九峰雪霽圖
元
黃公望《九峰雪霽圖》賞析
《九峰雪霽圖》畫面帶來的是一股股的深切寒意。黃公望在這幅畫中,以他無人能比的技藝,依靠對於色彩的高超把握,將整幅畫面都籠罩在涼涼的冰雪之中。傳達出了真切的陣陣浸人寒意。依靠處理得當?shù)念伾?,傳達出的依依寒意,觀之不由得你不會發(fā)冷。甚至我們可以依稀感受到,天晴後融化的淺淺雪水的流淌。細看山林中的錯落村舍,還是高妙的手法,使他們無一不顯示了一股令人畏懼的寒意。黃公望
元代畫家中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倪瓚被稱為“元四家”。黃公望最知名,他本姓陸,名堅,是江蘇常州人。因為過繼給黃氏為子,才改名換姓。他的上司張閭是個貪官。元統(tǒng)治者於延佑二年(1315)九月將張閭逮捕下獄。黃公望也受連累,被誣下獄,時年已四十七歲。出獄後以替人算命為生,四方遊蕩。這番流浪,使他得以遊歷四處高山大川,因此畫中自有一種閱盡千般山河的高遠氣勢,因為他喜歡隨身準備好筆墨。
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三節(jié)“元四家”的山水畫藝術二、“元四家”的繪畫藝術4.王蒙5.倪瓚簡答:倪瓚繪畫的特點?6.吳鎮(zhèn)葛稚川移居圖
元王蒙清卞隱居圖
元王蒙解索皴春山讀書圖
元王蒙秋山草堂圖
元王蒙虞山林壑圖
元倪瓚漁莊秋霽圖
元倪瓚容膝齋圖
元倪瓚江岸望山圖軸元倪瓚
近岸土坡高樹茅亭,與常見倪畫無異。但隔水對岸畫的不是平緩山丘,而是二重較高的山峰,且用圓筆作披麻長皴,然後加苔點。這種畫法在倪畫中不多見。仿倪瓚疏林遠岫圖軸明安紹芳梧竹秀石圖
元倪瓚古木幽篁圖
元倪瓚雙檜平遠圖
元吳鎮(zhèn)溪山高隱圖
元吳鎮(zhèn)洞庭漁隱圖元
吳鎮(zhèn)蘆灘釣艇圖
元吳鎮(zhèn)漁父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山水畫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各種樹石的特點,根據(jù)各種山石不同的地質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tài),加以概括而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xiàn)程式,如表現(xiàn)山石的皴法就有披麻皴、折帶皴、斧劈皴、雨點皴、卷雲(yún)皴、荷葉皴等十多種。
在這些表現(xiàn)程式的應用上,反對照搬,主張靈活運用,所以不斷有所發(fā)展。在山水畫的筆墨技法上,也較人物畫、花鳥畫更為豐富多變。如筆法中包括上述的山石多種皴法和點苔法等;墨法中濕者為“染”,幹者有“擦”,趁濕相化為“破墨”,以幹累積為“積墨”等等,可見中國古代山水畫也同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和體系。第七章元代美術
第四節(jié)水墨寫意花鳥畫興盛1.王淵《竹雞圖》2.陳琳《溪鳧圖》3.李衎《雙勾竹石圖》4.柯九思《橫竿晴竹圖》5.管道升《竹》6.王冕《墨梅圖》
中國花鳥畫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也形成了多種畫法和藝術風格。概括說來可以分成工筆和寫意兩大類。從色彩上的差異,可以分成設色花鳥畫、水墨花鳥畫、潑墨花鳥畫、白描花鳥畫與沒骨花鳥畫等。
如同中國古代人物、山水畫那樣,花鳥畫也有它自己獨特的藝術傳統(tǒng),這就是以寫生為基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為目的的傳統(tǒng)。如元代畫梅名家王冕,他畫的梅花充滿生氣,清新可愛,而且具有鮮明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點。
他的《墨梅圖》的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北砻髁怂谠瘜嵭忻褡迤缫曊叩哪甏Y,不甘心受民族壓迫、不願與統(tǒng)治者合作的政治態(tài)度和他自己的抱負。墨梅圖
元
王冕墨梅圖元王冕墨梅圖元王冕南枝早春圖
元
王冕桃竹錦雞圖軸元王淵歲歲安喜圖
王淵水墨紙本立軸
177×92釐米
成交價280萬元
溪鳧圖
元
陳琳四清圖卷元李衎修篁樹石圖
元李衎竹石圖元李衎清閟閣墨竹
元柯九思雙竹圖軸
元柯九思幽篁戴勝圖元趙孟頫墨竹圖卷元管道升拳石新篁圖
元顧安墨竹坡石圖
元高克恭棘竹幽禽圖
元張彥輔竹石圖軸
元
方崖第五節(jié)寺觀壁畫一、永樂宮壁畫元代道教壁畫:山西紅洞縣廣勝寺壁畫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永樂宮壁畫有何藝術價值?二、元代莫高窟壁畫山西洪洞廣勝寺元雜劇壁畫廣勝寺壁畫元雜劇臉譜廣勝寺壁畫元雜劇臉譜元代襦裙半臂元代襦裙半臂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樣式較遼代的稍大。地位低下的侍從僕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袍服的形制,除遼金通用者外,還有一種樣式,為圓領,緊袖,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圖為戴花冠、穿襦裙、半臂的侍女(陝西洪洞廣勝寺水神廟壁畫)。
一、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朝元仙仗圖朝元仙仗圖
網(wǎng)友摹本朝元仙仗圖
網(wǎng)友摹本鐘離權度呂洞賓永樂宮壁畫永樂宮壁畫仙曹
永樂宮壁畫五嶽之一永樂宮壁畫三元將軍永樂宮壁畫玉女祥雲(yún)永樂宮壁畫玄元十子之一二十八宿之一朝元仙仗圖網(wǎng)友摹本永樂宮壁畫有何藝術價值?
a.永樂宮壁畫中提供了民間畫工的名字,這對研究元代民間繪畫的發(fā)展成就,研究他們師承傳播關係很有意義;
b.對研究宋代以至更早的道教壁畫,提供了借鑒資料;元代官吏便服
圖為戴襆頭、穿圓領袍的官吏(山西洪洞廣勝寺壁畫)
c.永樂宮壁畫的表現(xiàn)技巧有驚人的成就,無論是豪放灑脫的線描,還是金碧輝煌的重彩貼金、描金、勾填,都極為熟練,形象的刻劃氣韻生動,至少可以說是保持了宋代繪畫風格;
d.對研究道教和佛教壁畫,從內(nèi)容、表現(xiàn)方法上的同異和相互滲透、相輔相承關係,提供了現(xiàn)實資料。
山西永樂宮壁畫中的《朝元圖》中的280多個比真人還大的道教的神仙形象,面貌各異,神情生動,千姿百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些人物形象均採用以墨線為骨幹,色不壓線的傳統(tǒng)工筆重彩勾填法。那迴旋曲折、剛勁有力、馳騁飛揚的墨線,表現(xiàn)出異常流暢而又莊嚴的氣勢,充分發(fā)揮了中國畫傳統(tǒng)的線條的表現(xiàn)力。二、元代莫高窟壁畫莫高窟第3窟南壁千手千眼觀音元
莫高窟第3窟北壁千手千眼觀音元
圖中觀音為11面,正面有三眼,面相豐圓,頭戴寶冠,斜披天衣,腰系長裙,瓔珞環(huán)釧飾身,神態(tài)端莊,立於蓮花上。身內(nèi)兩側伸出40只大手,各持法器、法物。其中一雙大手高舉化佛於頭頂,其他千手各有一眼,巧妙地組成圓形法光,配做觀音的背光,看上去像蓮瓣編成的大花環(huán),又像發(fā)出萬道光芒的紅日,觀音好似立於花環(huán)和紅日之中。此幅《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最大的特點表現(xiàn)在傳神的人物造型和高超的繪畫技藝方面。舞蹈千手觀音第一節(jié)概述明:1368-1644清:1616-1911第一節(jié)概述一、明清文化思想的四個特點1.宋明理學成為官方哲學2.早期啟蒙思想3.古典文化總結時期4.西學東漸,中西文化匯合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一節(jié)概述二、明清繪畫特點a.文人畫與院體畫相爭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繪畫是畫壇的主流;(2、3、4、5、7節(jié))b.就文人畫來看,被奉為“正統(tǒng)”的復古派與“反正統(tǒng)派”共存共進,有既衝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響的一面;(3、4、6、8節(jié))c.民間繪畫沛然興起;(10節(jié))d.中西繪畫相互滲透,使清代的宮廷畫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添了新的特色。(9、11節(jié))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一節(jié)概述三、明清其他美術門類的發(fā)展1.明代工藝美術景德鎮(zhèn)的瓷器;毛織工藝和“顧繡”明式傢俱景德鎮(zhèn)的瓷器
在元代釉裏紅瓷器的基礎上,明代燒成了鬥彩和五彩等瓷器。鬥彩瓷的主要成就是開創(chuàng)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新工藝。五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種,“五彩”含多種彩色之意。明代嘉靖、萬歷年間的五彩瓷最有特色。鬥彩高士圖(羲之愛鵝)
明成化五彩魚藻紋大罐明嘉靖五彩鳳紋鏤空瓶
明萬歷紫砂瓜形壺明顧繡韓希孟花鳥冊顧繡花溪漁隱圖顧繡韓希孟宋元名跡冊洗馬刺繡梅竹山禽圖
明緙絲桃花雙雀圖
明明式傢俱
中國傢俱工藝有悠久的傳統(tǒng)歷史。明式傢俱代表著中華民族傢俱的風格,以其造型美觀、選材考究、製作精良的特色而著稱於世。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寶座明黃花梨插屏式座屏風第一節(jié)概述三、明清其他美術門類的發(fā)展
2.清代工藝美術景德鎮(zhèn)的官窯宜興紫砂陶南京“雲(yún)錦”四大名繡雕漆、琺瑯製品、金銀飾品、木雕、玉雕等清代瓷器
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瓷器工藝達到了頂峰。這時期除了青花瓷的燒造工藝有了進一步提高,使青花瓷的色澤更加鮮豔,層次更加分明,五彩瓷的色彩更加豐富外,還創(chuàng)造了極其名貴的琺瑯彩瓷器,在這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了比五彩瓷更嬌豔、層次更豐富、以淡雅柔麗名重一時的粉彩瓷器。青花松竹梅紋壺清康熙五彩百鳥朝鳳圖盤清康熙琺瑯彩團花蝴蝶圖碗清雍正粉彩花蝶紋如意耳尊
清乾隆2000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拍賣行高23cm33,045,000港幣
粉彩鏤空轉頸瓶
清乾隆粉彩人物圖套杯清道光花石錦雞圖雙耳瓶2005年10月23日,全球著名拍賣機構蘇富比在香港舉行秋季單件專品拍賣,其中一件清朝乾隆皇帝禦制的“乾隆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以8500萬港元起價,最終以1.1548億港元成交,成為全球最高價清代瓷器,也打破了亞洲地區(qū)單件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價紀錄。宜興紫砂壺
陳鴻壽,號曼生,曾任宜興縣令,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不但鼓勵當?shù)靥展どa(chǎn),而且還協(xié)助陶工設計壺的式樣有十八種以上之多。其中以四方、六方、井欄、瓦當、石瓢、葫蘆、直筒、圓珠等壺最為常見。設計這類壺主要是壺體光潔素面,能使文人可以任意在壺身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在紫砂上寫詩作畫,大大提高了紫砂品位。曼生壺《曼生壺》賞析
曼生壺,為井欄式壺,通高8.0釐米,紫砂白泥,做工極為細膩,蓋口、壺把、壺嘴線條清晰有力,由於長期使用撫摸,十分光滑圓潤,壺身刻有“竹裏煙霞繞,壺中日月長”署款曼生,筆力遒勁,刀法老練,底款為曼生鑒制印記。配蓋。
乾隆朝袍清皇后禮服雲(yún)錦
雲(yún)錦產(chǎn)於南京,紋樣色彩燦爛輝煌,如天上彩雲(yún)而得名。始於西元5-6世紀的南北朝,盛於西元14世紀後的明清時代,是中國絲織工藝品中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一種,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是中國古代織錦最高水準的代表。雲(yún)錦雲(yún)錦金陵雲(yún)錦時裝秀蘇繡先春四喜圖軸
清粵繡百鳥朝鳳鏡芯
清蜀繡芙蓉鯉魚圖蜀繡現(xiàn)代湘繡作品三、明清其他美術門類的發(fā)展3.明清建築宮殿、園林故宮天壇
天壇的主要建築由南而北排列在一條軸線上,近為圓丘,中為皇穹宇,遠為大享殿。
第二節(jié)繼承兩宋院體畫風的
“院派”和“浙派”
(明代早期畫壇)
一、“院派”(山水、人物、花鳥)
1.宮廷繪畫的組織情況:
沒有專門機構,歸錦衣衛(wèi)管理。地位不如宋,習慣稱院畫家和“院體畫”。一、“院派”(山水、人物、花鳥)2.明代宮廷畫的風格特點近似於兩宋“院體畫”特點一、“院派”(山水、人物、花鳥)3.著名的宮廷畫家戴進邊文進林良呂紀關山行旅圖
明戴進三友百禽圖
明邊文進殘荷鷹鷺圖
明呂紀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二節(jié)繼承兩宋院體畫風的“院派”和“浙派”二、“浙派”——山水畫派(人物也佳)1.“浙派”的來歷2.“浙派”名家戴進吳偉藍瑛呂紀風雨歸舟圖明戴進吳偉逸事
一日被詔正醉,中官扶掖入殿,命作松泉圖。偉跪翻墨汁,信手塗抹,憲宗歎曰:真仙筆也。又孝宗命畫稱旨,授錦衣百戶,賜印章曰“畫狀元”。嘗遊杏花村酒渴,從老嫗索茗,明年複過之,老嫗已謝世。援筆追寫其像,其子見之大慟,乞而藏之。又嘗飲友人家,酒間作畫,戲取蓮房濡墨印紙上數(shù)處,莫測其用意,忽起縱筆揮灑成捕蟹圖,最為神妙。灞橋風雪圖
明吳偉東方朔偷桃圖
吳偉東方朔偷桃圖吳偉立軸絹本水墨淡設色縱134.6釐米橫87.6釐米
(美)馬薩諸塞州美術館藏東方朔為西漢名士,擅長辭賦,性詼諧,後世常以東方朔逸事為畫題進行創(chuàng)作。此圖描繪東方朔從西王母處偷得仙桃後,匆匆逃跑的情景。畫中未作任何背景,僅繪銀髮長髯的東方朔左手捧著碩大的仙桃,右手緊握書卷,一邊疾步奔走,一邊轉首回望,其緊張與機敏之態(tài),栩栩如生。以散亂的筆觸和淋漓的運墨表現(xiàn)出腰間所圍毛皮的蓬鬆;頓挫跌宕的運筆又令衣袍、帽帶在風中自如地飄舉翻轉,呈現(xiàn)出作家寫意白描豪放縱逸的畫風。白雲(yún)紅樹圖明藍瑛《白雲(yún)紅樹圖》欣賞
立軸
絹本
青綠設色
縱189.4釐米
橫48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藍瑛青綠山水畫中的傑作。圖中山峰白雲(yún)繚繞,樹木爭奇鬥妍,溪水明淨,雅士幽賞。作者師法董其昌,仿張僧繇沒骨法,畫白雲(yún)紅樹,遠山近石,鮮豔奪目,頗為別致。藍瑛畫收藏情況《曹山圖卷》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藏《丘壑霜林圖》《白雲(yún)紅樹圖》《仿古山水冊》《江皋話古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山水》《山水冊》1,2,3,4,5,6《楚山秋霽圖》美國克裏夫蘭美術館藏《山水》美國私人藏《花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藏《山水》德國柏林遠東藝術博物館藏《山水扇面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兩件桂菊山禽圖軸
明呂紀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二節(jié)繼承兩宋院體畫風的“院派”和“浙派”三、“院派”“浙派”的關係、影響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一、吳門畫派明中葉,吳門畫派在畫壇上崛起。它逐步取代浙派在畫壇上的霸主地位,標誌著明代繪畫獨立面貌的形成。因此派畫家都為蘇州府人,蘇州別名“吳門”,故得名。吳門畫派屬文人畫體系,沈周與文征明同為吳門畫派的開派大家。吳門畫派進一步完善了文人畫的藝術形式。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二、“明四家”沈周與文征明同為吳門畫派的開派大家,而唐寅、仇英是“吳派”的友軍。在畫史上一般把他們四人稱為“吳門四家”或“明四家”。他們的出現(xiàn),不僅打破了“院體”和“浙派”壟斷畫壇的局面,而且標誌著明代繪畫獨立面貌的形成,進一步完善了文人畫的藝術形式。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三、沈周明代傑出畫家。明中葉,吳門畫派在畫壇上崛起,並逐步取代浙派在畫壇上霸主地位。沈周與文征明同為吳門畫派的開派大家。又與文征明、仇英、唐寅並稱“明四家”。畫宗黃公望、吳鎮(zhèn)、董源、巨然,以筆墨變化出入於宋元名家而享盛譽。畫法上善用粗筆,使中鋒,圓勁挺拔,厚重凝練,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廬山高圖》、《滄州趣圖卷》、《蜀葵圖》等。
沈周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大多數(shù)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xiàn)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閒意趣。在繪畫方法上,博取眾長,出入於宋元各家,融會貫通,剛柔並用,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歲以後始拓大幅,中年畫法嚴謹細秀,用筆沉著勁練,以骨力勝,晚歲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廬山高圖
明
沈周和香亭圖明沈周
2000年5月1日,蘇富比拍賣行手卷21×l46cmHKI3,794,750複崦清溪圖明沈周辛夷圖卷明沈周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四、文征明明代傑出畫家。人物、山水、花鳥均所擅長,而以山水的成就最大,其次是蘭竹。他本是沈周的學生,並由沈周而上追董巨、二米、趙孟頫、元四家,拓展了傳統(tǒng)師承的範圍,於趙孟頫用功尤深,所以,作風比沈周來得文秀,具有“翩翩文雅之趣”。他的畫風多有承傳,門人傑出者眾多,影響很大,形成了“吳門畫派”。其作品有《雨餘春數(shù)圖》等?;萆讲钑D明文征明石湖輕勝圖卷明文征明夕陽秋色圖
明文征明菊花圖
明
文征明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沈周、文征明藝術風格差異比較
同是明“吳門畫派”盟主的沈、文,在生活經(jīng)歷、理想、師承和筆墨探索上都頗多相似之處,但由於兩人在氣質、性格上的差異,導致他們在藝術風格上的差異:
a.二人均擅長山水,但沈用筆挺健、厚重凝練,墨彩豪放雄逸,形成沉著渾厚的風貌;而文畫表現(xiàn)出典型的“文人”趣味,構圖平穩(wěn),筆墨蒼潤秀雅,蕭疏淡雅的情調是其藝術總的特徵。
b.二人又擅長人物、花卉、翎毛畫,沈用淺色淡墨作花卉,筆墨運用得當,構圖別致,變宋人的精工為雅逸,可謂寫意花卉的開山祖;文善作水仙蘭花、古木竹石,以“風意寫蘭,雨意寫竹”,各縛天然之妙,實為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徵。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五、唐寅
1.簡歷2.繪畫創(chuàng)作山水畫為主人物仕女畫寫意花鳥畫古木幽篁圖
明唐寅孟蜀宮妓圖
明唐寅秋風紈扇圖
明唐寅秋風紈扇圖唐寅立軸紙本墨筆縱77.1釐米橫39.3釐米上海博物館藏此畫盡顯了畫家水墨寫意的才能。圖中仕女手持紈扇,於秋風漸起之時,在庭院中徘徊,臉上愁雲(yún)微露。畫面左上角題詩雲(yún):“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佳人從手中的紈扇想到自己青春難駐,世情可畏,禁不住黯然傷情。畫家以簡練的筆墨揮寫人物形象,筆法略近杜堇,較南宋畫家更為灑脫靈活。全畫純用水墨寫成,以淡墨染衣帶,濃墨畫髮髻,濃淡枯濕,恰到好處,墨韻生動。衣紋用筆頓挫轉折,縱逸瀟灑,寥寥數(shù)筆便將佳人“秋扇見棄”的哀情刻畫的淋漓盡致。背景處理極為簡括,僅以坡石一角,上側綴有雙鉤細竹,疏疏落落,給人以空曠蕭瑟、冷寞寂寥的感受。此圖是明代寫意仕女畫中的上品。風竹圖軸
明唐寅第三節(jié)吳門畫派和“明四家”
六、仇英1.簡歷2.臨摹古畫高手3.繪畫創(chuàng)作山水畫工筆人物畫春夜宴桃李園圖明仇英柳下聽琴圖
明
仇英桃源仙境圖
明仇英第四節(jié)松江畫派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一、華亭派明末的山水畫壇派別林立,其中以華亭派的影響最大,此派因畫家多為華亭地區(qū)而得名。此派屬文人畫體系,顧正誼為創(chuàng)始人,但以董其昌為代表。第四節(jié)松江畫派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二、松江派明末山水畫壇派別林立,在華亭(松江)地區(qū),有顧正誼、董其昌為代表的華亭派,趙左為代表的“蘇松派”、沈士充為代表的“雲(yún)間派”。因三派同屬一個地區(qū),美學思想和繪畫作風基本一致,故將三派統(tǒng)稱為“松江派”。第四節(jié)松江畫派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三、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1.董其昌:明末著名書畫家。他在書法、繪畫方面均有重大成就,富收藏、精鑒賞,兼工詩文、禪學。他不僅是華亭派的代表畫家,也是整個明代後期繪畫的領袖人物。在繪畫思想上董其昌提倡“逸筆草草,但求形似”的文人畫風,追求“墨戲”產(chǎn)生的隔簾效果、隔水看花。他把唐以來的繪畫分為“南北”兩宗派,尚南貶北,抬高文人畫的地位,壓制“浙派”山水。他提出的“南北宗論”,奠定了文人畫在繪畫史上的主導地位,其影響一直波及到明末以後的三百多年。2.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董其昌是明末繪畫大家和繪畫理論家,首提“南北宗論”,並得到許多人的贊成,流行三百多年,影響海內(nèi)外。
董其昌借禪宗南北二宗以喻畫法,把我國唐以來的山水畫中的文人畫、水墨畫和院體畫兩大體系劃出了一個輪廓。文人畫體系似禪之南宗,院體畫似禪之北宗。北宗是注重功力的,猶如神秀的漸修;南宗是注重天趣的,猶如慧能的頓悟。
董其昌還以表現(xiàn)“禪境”、“趣味”的高低深淺來劃分山水畫的南北宗。禪宗的明心見性,擺脫形跡的思想與文人畫的“複歸於樸”,追求自然之性的清高氣息是一致的;而院體畫則是“廉纖刻畫”和有“縱橫之氣”,故無禪意,被列為南宗。董其昌站在文人畫派的立場上褒南宗貶北宗,因此,南北宗論具有片面性。但在中國繪畫史上,畢竟有兩種風格和畫法的山水畫,因此,董期昌作為對山水畫藝術流派進行研究的先行者還是應肯定的。
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五節(jié)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一、花鳥畫回顧二、水墨大寫意花鳥畫大師
陳淳、徐渭第五節(jié)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
1.陳淳:明代傑出畫家。字道複,號白陽山人。擅畫山水、花鳥。當時的吳門畫壇,是文徵明的一統(tǒng)天下,所以盛行細秀的畫風,陳淳卻不為籠罩,以粗放的形體獨立卓行,令人對他另眼相看。他在畫史上最負盛名的是水墨大寫意的花鳥畫,與稍後的徐渭並稱“白陽青藤”,被認為是文人寫意花鳥畫的正式開創(chuàng)者。善於用草書飛白的筆勢,水暈墨章的墨彩,來揮寫花卉離披紛雜、疏斜曆落的情致和態(tài)勢,其品格是清雋秀麗、翩翩文雅的。傳世作品有《松菊圖》、《牡丹圖》、《設色花卉》等??瘓D
明
陳淳梅花水仙
明陳淳陳淳花鳥畫在
題材、表現(xiàn)、技巧方面的特色
陳淳是明代水墨寫意花鳥畫大師。他的花鳥屬文人雋雅一路,在題材上不求奇花異草、珍禽怪石,而多表庭院和自然中普通的花草、動物,並借助於題詩,寄寓著高潔灑脫、有幽香自賞、超然絕塵的人格理想。在表現(xiàn)上,不貴濃裝豔飾,而尚簡率的筆情墨趣和閒適的意趣。在技巧上的突出貢獻是他進一步發(fā)揮了水墨的功能。傳世作品有《松菊圖》、《牡丹圖》、《設色花卉》等。第五節(jié)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
2.徐渭:晚明著名書畫家。字文長,號青藤。中國文化史上的怪傑,在詩文、戲劇、書畫上都有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的地位,尤其是繪畫方面,對後世四百多年大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他工花鳥,在藝術風格上不拘成法,大膽突破,潑墨淋漓,氣勢狂放,隨意點綴而又不失形象的真實,使花鳥畫中大寫意畫法得到發(fā)展。給花鳥畫的思想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增添了新的因素。傳世作品有《墨葡萄圖軸》等。
胡宗憲因嚴蒿奸黨失勢受牽連,二度入獄,最後死於獄中。徐渭亦怕受胡牽連,竟“引巨錐刺耳,深數(shù)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明史·文苑傳》)自殺達九次之多。這時他內(nèi)心的憤鬱與痛苦只有在強烈的自虐中得到發(fā)洩,並真的發(fā)起瘋來。後來竟發(fā)展到誤殺其妻,並因此入獄。在獄中,他的精神才稍稍平靜,但是並未痊癒。這位瘋狂了的天才後經(jīng)同鄉(xiāng)張元汴竭力保救才得倖免一死。出獄時已五十三歲。青藤書屋(徐渭)竹石圖軸
明
徐渭菊竹圖
明徐渭榴實圖
明
徐渭墨葡萄圖軸
明
徐渭以《墨葡萄圖軸》為例,
談談徐渭繪畫藝術的特色。
徐渭是明代水墨寫意花鳥畫大師。他在藝術上敢於衝破藩籬,大膽創(chuàng)新把水墨寫意花鳥畫在前人的基礎上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徐渭一生境遇坎坷,他常在作品中借題發(fā)揮,把恣意縱橫的筆墨與題跋詩結合起來,抒發(fā)胸中的塊壘和憤懣。他的《墨葡萄圖軸》用墨幹濕並重,蒼潤相間,不求形似,而重生韻,並題詩“半生落破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置閑拋野藤中”。把其英雄失落,懷才不遇,投門無路,一生潦倒的境遇以及由此引起的憤懣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中國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完全成熟,歸功於明代著名畫家徐渭與陳淳,特別是徐渭,他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藝術家,他融合前人的簡筆、潑墨、寫意之法,結合寫生,加以革新創(chuàng)造,形成了不求形似,不拘成法,強調抒情言志的水墨大寫意畫風。
在徐渭的繪畫中,最能表現(xiàn)他目空一切、無視古今而率意揮灑的還是水墨花卉。南京博物院、北京榮寶齋各藏有一卷徐渭的《水墨花卉圖》,據(jù)說美國現(xiàn)藏有三卷。其中最精的要數(shù)南博所藏的《雜花圖》長卷。
雜花圖卷之一明徐渭雜花圖卷之二明徐渭雜花圖卷之三明徐渭雜花圖卷之四明徐渭
清代鄭板橋曾以五百金換天池(徐渭)石榴一枝,並願作“青藤門下走狗”。當代畫家齊白石自稱“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第五節(jié)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3.周之冕為代表的“勾花點葉派”花溪鴛鴦圖軸周之冕
蓮渚文禽圖明周之冕百花圖明周之冕《百花圖》以2200萬元成交第六節(jié)明末的人物畫大家
一、陳洪綬:明代傑出畫家。擅長畫人物、山水、花鳥,以人物的成就最為傑出,花鳥其次。他的繪畫,具有顯著的風格特點,長於形象的提煉和高度概括,既重視形體的誇張變形,又強調神情傳達的含蓄。他所畫的人物,常常畫成大頭小身體,軀幹偉岸,不合比例,折射出為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所扭曲、畸變的人格心理。
在筆墨形式方面,他對晉唐兩宋的工筆重彩和宋元文人的水墨寫意兼收並蓄,同時又融合了民間畫工版刻的技法而別開生面。他的繪畫獨特的藝術面貌對清代的畫壇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代表作品有《屈子行吟圖》《歸去來圖卷》等。屈子行吟圖
陳洪綬雅集圖
明
陳洪綬仕女圖
明
陳洪綬南生魯四樂圖陳洪綬等南生魯四樂圖陳洪綬等長卷絹本設色縱30.8釐米橫289.5釐米(瑞士)蘇黎世瑞特保格博物館藏
《南生魯四樂圖》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四樂圖》詩意,故分為四段:一、解嫗;二、醉吟;三、講音;四、逃禪。
畫後有款:“李龍眠畫白香山四圖,道君題日白老四樂,洪綬以香山曾官杭州,風雅恬淡,道氣佛心,與人合體,千古神交,為生翁居士取其意寫之屬門人嚴湛、兒子陳名儒設色。時己醜仲冬也。山民洪綬?!睆闹锌煽闯?,此圖為清順治六年(1469)陳洪綬與弟子嚴湛、兒子陳字三人合作。
四段畫面皆以構圖簡潔明快取勝。配物簡單,人物突出。白居易面容有肖像寫實之風,髯須濃密,多以正面示人,笑容親和動人,以顯其之“樂”意。線描流暢飄逸,有唐宋之風,設色清雅雋秀。每段皆有獨立的題跋。書畫相應,自顯一股清新脫俗、與眾不同之風範。陳洪綬之所以畫此圖,是從側面反映出他晚年苦悶的心情。唏發(fā)圖陳洪綬立軸紙本設色縱105釐米橫58.1釐米重慶市博物館藏
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六節(jié)明末的人物畫大家二、崔子忠(南陳北崔)代表作:《長白仙跡圖》《雲(yún)中玉女圖》杏園夜宴圖
明崔子忠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六節(jié)明末的人物畫大家
三、曾鯨:字波臣。他長期居住南京,而當時的南京,正是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的中心。傳教士們在傳教的時候,也帶來了逼真如生的描繪,在中國的士大夫中間引起極大的驚異。曾鯨本以人物肖像為業(yè),於是嘗試將西洋的畫風融化到傳統(tǒng)的寫真術之中,居然別開生面。評者以為“如鏡取影,妙得精神”,一時學者甚眾,畫史上稱為“波臣派”,其影響一直延續(xù)到清代中期。這種中西合璧的畫法,當時僅僅局限於畫工的肖像畫創(chuàng)作之中,所以對於整個畫史的發(fā)展,影響不大,但它預示了中西繪畫交流的新動向。代表作《王時敏像》等。張卿子像
明
曾鯨
《張卿子像》欣賞
屬工筆淡設色的曾鯨的《張卿子像》,其用筆十分簡練,衣紋的勾描,線條垂長而多方折變化,加上用淡青墨貼著線條稍加渲染,產(chǎn)生一種勁健挺拔之感,進一步加強了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葛一龍像局部第七節(jié)
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清初畫壇
借古以開今:清初“創(chuàng)新派”的藝術主張。以清初“四僧”和龔賢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派”,繼承了明中葉以後興起的突破傳統(tǒng)的解放思潮,在藝術上敢破敢立,強調個性解放,提倡“借古開今”,反對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傳統(tǒng)的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真實的生活情感。他們的藝術對清代和後世影響很大。第八章明清美術
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清初畫壇
一、固守傳統(tǒng)的“四王”、吳、惲的繪畫藝術1.王時敏《仿黃子久秋林圖》2.王鑒《夏山圖》3.王原祁《仿大癡山水》4.王翚《仿範華原溪山行旅圖卷》5.吳曆《柳樹秋思圖》6.惲格《紅梅山茶圖》王時敏
王時敏,清初宮廷畫風的主要代表,與王翚、王鑒、王原祁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畫派。他們的山水畫風影響著整個清初一代。王時敏江蘇太倉人。少年時為董其昌、陳繼儒所深賞。祖父王錫爵為明朝萬歷年間相國,家本富於收藏,對宋、元名跡,無不精研。王時敏少年時學畫,頗多方便?!懊康靡幻剌S,閉閣沉思?!睂S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後隱居不仕,工詩文、書、畫。擅長山水,富於收藏。精研宋元名跡,又受董其昌影響,摹古不遺餘力,深究傳統(tǒng)畫法,表示“唯此為是”。並在《西廬畫跋》中讚賞王翚是:“筆墨神韻,一一尋真,且仿某家則全是某家,不染一他筆,使非題款,雖善鑒者不能辨”,即“摹古逼真便是佳”?!八耐酢边@一派的山水畫家正是身體力行,步履古人,於臨仿逼肖上,下了實實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淋漓盡致。但在摹古之中,也總結了前人在筆墨方面的不少經(jīng)驗心得,對於繪畫歷史遺產(chǎn)的整理與研究,也是有貢獻的。王時敏正是溶化古人的筆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面貌,但他最終缺乏對造化的真切感受。仿黃子久山水
王時敏仙山樓閣圖
清王時敏
王時敏《仙山樓閣圖》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為祝壽所畫,所謂大山堂堂,長松亭亭,正符合他吸取北宋大山大水的傳統(tǒng)模式。所畫功力精到,正如方熏所評,頗得“深沉、渾穆之趣”。
王鑒
王鑒,清初江蘇太倉人。崇禎六年舉人,八年以蔭官廉州知府,世稱王廉州,十年罷官歸。家富書藏,故山水擅長臨摹,於元四家尤為精詣,沈雄古逸,士氣盎然,多取法於黃公望。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鬱而不繁,丘壑深邃而不碎。與王時敏方駕齊驅。鑒視時敏如子侄行,而年實相若。相互砥礪並臻其妙??滴跏哪攴鹿犎A原關山秋霽圖。長松仙館
清王鑒仿巨然秋山
蕭寺
王鑒王原祁
王原祁,清初江蘇太倉人,王時敏之孫??滴蹙拍?1670)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nóng)。登第後,專心畫學。山水能繼祖法,而於黃公望淺絳尤為獨絕。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楮墨外。王鑒見之謂時敏曰:“吾二人當讓一頭地?!睍r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黃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讓,若神形俱得,吾孫其庶利?”鑒深然之。
時虞山王翚以清麗之筆,名傾中外,原祁則以高曠之品突過之??陀信e翚畫為問曰:“太熟”。複舉查士標為問曰:“太生”。蓋以不生不熟自處也??滴醭钜援嫻┓顑?nèi)廷,鑒定古今名畫,四十四年(1705)擢侍講學士,轉侍讀學士,直南書房,充佩文齋書畫譜纂輯官。與時敏、王鑒、王翚並稱“四王”,“四王”的山水得到清代統(tǒng)治階級的最高推崇,被尊為山水的“正宗”。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時敏之學,受清最高統(tǒng)治者之寵,肆力山水,領袖群倫,影響後世,形成婁東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tǒng)派中堅人物。所惜一生只知臨模黃公望,筆墨鈍滯,格局平庸,遂造成陳陳相因,千篇一律,無複清新氣象。清代山畫衰弱,此為一大原因。仿大癡山水
清王原祁王翚
王翚,1632-1717。字石穀,號耕煙散人、清暉主人,江蘇常熟人。死後畫益重,有“畫聖”之稱。他傳世的作品很多,如《千巖萬壑圖》、《溪山紅樹圖》等。畫有南北二宗,翚能冶為一爐,以南宗筆墨寫北宗丘壑。惟筆力較弱,且務為富麗繁耨,以投時好,風格苦不甚高,晚年脫落,始多蒼茫之致。與王原祁對峙,為清代正統(tǒng)派山水兩大宗,學者極眾,號虞山派。
夏木垂陰圖
清王翚溪山霽雪圖(局部)清王翚吳曆
吳曆,清代畫家,江蘇常熟人。吳曆以山水畫聞名於清代畫壇。在王時敏、王鑒家中廣泛臨摹宋元名家作品,尤其對於吳鎮(zhèn)、王蒙兩人用力最深,為掌握筆墨技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前人傳統(tǒng)加以融合、變化,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既有北方山水剛勁雄偉的氣魄,又有南方水鄉(xiāng)淡雅渾樸的情調。其早年作品似王鑒,中年著重吸取王蒙、吳鎮(zhèn)之長,用筆細潤沉著,善用重墨,積墨。書法學蘇軾,又善詩,著有《墨井詩鈔》等。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惲壽平等齊名,合稱“四王吳惲”,或“清初六家”。湖天春色圖軸
清吳歷
萬壑松風圖
清吳歷
惲壽平
惲壽平(1633-1690),清畫家。江蘇武進人。不應科舉,以賣畫為生。擅畫山水,花卉。山水秀潤清雅,因嘆服王翚山水,恥為天下第二手,遂改畫花卉,師法徐崇嗣,善沒骨花卉,明潤清麗,秀雅動人,有“惲派”(亦稱“常州派”或“毗陵派”)之稱,著有《南田畫跋》,主張“洗盡塵滓,獨創(chuàng)孤迥”。為“清初六家”之一。書法亦精。
仿古山水
清惲壽平古樹清惲壽平古柏幽篁
清惲壽平錦石秋花圖軸
惲壽平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
清初畫壇
二、“四僧”及龔賢的繪畫藝術
1.弘仁與石濤、梅清被稱為“黃山派”“新安畫派”領袖代表作《黃海松石圖》弘仁
弘仁,明末清初畫家。安徽歙縣人。明亡後出家。工詩文、書法,其詩多家國身世之感,民族感情強烈。擅山水,取法宋元諸家,尤喜倪瓚,用功最多。作品多畫黃山,構圖簡潔,山石方折近幾何體,奇峰壁立,奇松倒掛,筆墨秀逸凝重,意境宏闊淡遠,氣勢峻偉。亦善畫梅,得梅花疏枝淡蕊、冷豔寒香之韻致。漸江的繪畫在當時及後世皆享譽極高,後人將其與石谿、朱耷、石濤合稱清初四僧。黃海松石圖軸
弘仁黃海松石圖弘
仁
立軸
紙本
水墨橫81釐米縱198.7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繪黃山後海一帶景色,以高幀直幅構圖佈局,左側山峰直立,聳入雲(yún)霄,右側兩峰峭聳,上下俯挹。其間則雲(yún)松盤曲舒展,全圖結構,平起直落,匠心獨具,松石用筆,又有堅勁鬆動之韻。天都峰圖
清
弘仁雨餘柳色圖軸
清弘仁幽亭秀木圖
清弘仁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
清初畫壇
二、“四僧”及龔賢的繪畫藝術
2.髡殘(石溪
代表作《報恩寺圖》《蒼翠淩天圖》髡殘
髡殘,清初明末遺民畫家。湖廣武陵人。好遊名山在川,後寓南京牛首祖堂山幽棲寺。擅畫山水,師法王蒙,用幹筆皴擦,淡墨渲染,間以淡赭,蒼渾茂密,意境幽深。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朱耷,弘仁,石濤合稱“清初四僧”。精山水,特點是章法穩(wěn)妥,繁複嚴密,鬱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勝,而於平凡中見幽深;
筆法渾厚,凝重、蒼勁、荒率;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乾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厚,草木華滋。他的作品以真實山水為粉本,具有“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蒼翠淩天圖
清髡殘雨洗山根圖
清髡殘結社林泉圖
清髡殘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
清初畫壇
3.朱耷:清初傑出畫家。別號八大山人等。他是明朝的宗室,明亡後遁入空門,不足以解脫其家國之痛,於是慷慨悲歌,一一寄情於筆墨之中。所作書畫題款,常將“八大”二字連綴,又將“山人”二字連綴,乍看之下,像是“哭之”或“笑之”,由此可見其哭笑不得的內(nèi)心隱痛。所以,他的繪畫,都是以淚和墨寫成,顯得特別的蒼涼寂寞。儘管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是徐渭,而代表著這一畫派最高成就的應該說是朱聾。朱耷現(xiàn)存作品有《荷蘭水鳥圖》、《牡丹孔雀圖》、《湖石翠鳥圖》、《安晚帖》等。荷花水禽圖
朱耷《荷花水禽圖》賞析
朱耷是清初著名畫家,他是明代皇室的後裔,明亡後,他為了逃避政治上的迫害和表示對清代統(tǒng)治者的仇視,出家當了和尚。他的這種政治態(tài)度,使他的繪畫作品具有強烈的借物抒情的特點。他的《荷花水禽圖》,畫面上孤石倒立,殘荷斜掛,一只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孤零零地蹲在石頭頂上,顯得極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畫家的自我寫照。全畫筆墨簡練,畫中大片空白更增強了作品悲涼的氣氛,正如古人所說的“無畫處皆成妙境”。鵪鶉
清
朱耷荷花小鳥
清
朱耷孔雀圖
清
朱耷
孤禽圖
清
朱耷八大山人畫八大山人畫八大山人畫墨荷圖
清八大山人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
清初畫壇
4.石濤:清初傑出畫家。出家後號苦瓜等,明朝宗室。石濤不僅是一位卓越的畫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繪畫理論家,所著《苦瓜和尚畫語錄》和大量題畫詩跋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傳統(tǒng)繪畫美學思想。如“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忠實於生活的觀點,“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的物我同化的觀點,“不似之似”的超越於生活真實的觀點,“借古開今”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觀點,“我自用我法”的強調藝術個性的觀點以及“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不拘一法的觀點等等,無不在當時和後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論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其筆墨的風采以淋漓灑脫、清健樸茂為特色,顯得特別的放縱而又才情橫溢,絕不企求孤僻冷漠的情調。代表作品有《黃山圖》、《聽泉圖》、《淮揚潔秋圖》、《山水清音圖》等?;磽P潔秋圖清石濤山水清音圖
清石濤《山水清圖》欣賞
《山水清圖》是石濤密體山水的代表之作。整幅畫蒼莽蕭森。雄渾巍然,與幽邃鬱茂、清華明潤兼而有之。此圖用墨極為成功:淡、濃、幹、濕、破互理作用,渾然一體地將雨後山川描繪香明淨秀潤,如鉛華洗盡,一塵不染。可視為中國畫“用墨如同用色”的一個典範。細雨虯松圖
石濤黃山圖清石濤《黃山八勝圖》欣賞
石濤曾多次遊黃山,黃山對於他的繪畫,其作用之大,正如自題詩所雲(yún)“黃山是我?guī)煟沂屈S山友,心其萬類中,黃峰無不有。”此圖冊是石濤描繪黃山的重要作品這一。從色彩上看,石濤多用綠,而少用青,體現(xiàn)出黃山之秀給畫家留下的深刻印象。石濤描繪的黃山之秀,更過於黃山實景,可譽為中國古代繪畫的“印象派”。石濤的藝術主張著作:《苦瓜和尚畫語錄》、《題畫詩跋》美學主張:“有我”
“借古以開今”
“搜盡奇峰打草稿”
“一畫論”
“墨非蒙養(yǎng)不靈,筆非生活不神”石濤的影響石濤——揚州八怪——齊白石、張大千第七節(jié)固守傳統(tǒng)與破格創(chuàng)新的
清初畫壇5.龔賢:金陵八家之首墨龔:“積墨法”《千巖萬壑圖》
白龔:金陵八家
在中國畫史上指龔賢、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八人。他們從事繪畫藝術活動的時間主要在明末天啟、崇禎到清初康熙年間,是出生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畫家。
他們不受摹古之風的影響,且能從生活經(jīng)歷和大自然環(huán)境中得到啟示,作品的寫實性較強,有著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造。他們的畫法主要是繼承五代、兩宋時期的傳統(tǒng),並有所發(fā)展和變化。他們大都隱居不仕,往來於江淮之間,以賣畫為生。他們又常常聚一在起,以詩文書畫相與酬唱。龔賢
在“金陵八家”中,龔賢成就最高,影響也最大。龔賢祖籍江蘇昆山,後流寓金陵。龔賢獨處幽異,作畫追求個性的表達,力主師造化,將古人筆墨融會貫通形成自我面目,其作構圖重視丘壑設計,將實景與幻境巧妙糅合,取得“奇”與“安”的統(tǒng)一。筆用中鋒,沉著渾厚。著墨尤具特色,融董源、米沛、吳鎮(zhèn)、沈周之法於一體,創(chuàng)影響深遠的“積墨法”。山水清龔賢雲(yún)嶺殘熏圖
清
龔賢溪山無盡圖清龔賢第八節(jié)揚州畫派
一、揚州畫派:是清代活動在揚州地區(qū)的著名畫派。又叫“揚州八家”、“揚州八怪”。該派突破了當時形式主義的束縛,以一種清新、生氣勃勃的姿態(tài)振奮了中國畫壇,在中國畫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揚州畫派主要畫家介紹1.鄭燮(鄭板橋)2.李鱓3.黃慎4.金農(nóng)5.羅聘6.李方膺7.汪士慎8.高鳳翔9.邊民壽10.華巖鄭板橋鄭板橋
鄭燮(1693-1765),江蘇興化人。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曾任山東範縣、濰縣知縣,因開倉賑濟災民,得罪上司,憤然辭官,居揚州賣畫為生。他思想特別活躍,頗有創(chuàng)見,詩書畫造詣俱高,擅畫竹、蘭、石。他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集真、草、隸、篆於一體的六分半書體。人稱"亂石鋪街"體。鄭燮畫竹除受前代畫家影響,更注重實際觀察,往往觸景生情,在濰縣任縣令時,給巡撫畫了一幅竹子,題句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故能別出新意。他的《叢竹圖》寫一叢墨竹,老幹新篁,濃淡相間,重疊錯落,疏密有致,勁拔挺秀,老嫩分明。又自作長題於竹枝之間,別有一番情趣。蘭竹圖
清
鄭燮竹石圖
清
鄭燮叢竹圖清鄭燮
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shù)馗咐系脑姰嬋允侵竦念}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敝两袢栽诿耖g廣為流傳。甘穀菊泉圖
清鄭燮盛世畫仙|李鱓李鱓
李鱓,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江蘇興化人。早年從魏淩蒼學習山水畫,入清宮為畫供奉時,康熙皇帝曾指令他跟蔣廷錫學畫花卉,後又自隨高其佩學習,在此二家影響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早期風格。後來在揚州見到石濤的作品,從其豪爽奔放的筆法中得到啟示,以破筆潑墨作畫,風格為之一變。同時也吸取朱耷的筆墨特長。
李鱓在繪畫上主張“自立門戶”,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個性的表現(xiàn),一生畫風在不斷的探索中經(jīng)過數(shù)次變化。在揚州八怪中,李鱓是受到清末批評家猛烈批評的一位,主要指責他脫離傳統(tǒng),筆墨缺乏蘊藉含蓄,有“霸悍之氣”、“失之於獷”等??v觀李鱓一生創(chuàng)作,他是一位富有獨創(chuàng)才能的畫家。
李鱓的鱓字,有兩種讀法。一讀為tuó,同鼉,即豬婆龍,“神獸”也。據(jù)臨淄的老先生回憶,昔日李鱓在臨淄為縣令時,人皆知為李tuó,士人相戒,切勿讀錯官諱。又一種讀法,即shàn,同鱔魚之鱔。李鱓落拓江湖,多次題畫署名為“鱔”,承認自己不過是江淮間一條普普通通的鱔魚罷了。從鼉到鱔,從神獸到淪為一條其貌不揚的小魚,多少反映了主人公“兩革功名一貶官”的坷坎命運,反映了主人公仕途失意而不得不以畫為業(yè)的始終不能求得自我平衡的悲涼心境。石畔秋英圖軸
李鱓竹菊圖
清
李鱓芭蕉睡鵝圖
清李鱓《芭蕉睡鵝圖》欣賞
此圖畫芭蕉、睡鵝,用筆簡潔,但構圖飽滿。雖信手揮灑,但繩墨有則,繁而不亂。以粗筆淡墨渲染的土坡映出羽毛潔白的睡鵝,顯得畫面分外厚重。白鵝轉頸曲身,埋頭羽內(nèi)。酣睡正濃,形象逼真。畫上自題:"轉頸蕉蔭下,苔痕映掌紅。比鄰不成惱,酣睡自春風。乾隆三年八月將去稷門,寫此遣興,李鱓。"乾隆三年即西元1738年,李鱓時年五十三歲。
黃慎
黃慎,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少年喪父,學畫以謀生計。曾從師畫家上官周。後離家出遊,與鄭燮往來友善。主要工畫人物,早年用筆工細,風格與上官周相近。後吸收懷素草書,風格變?yōu)榇肢E雄偉。多取材於歷史人物故事,以及神仙佛道,樵夫漁父。
也畫花鳥,洗練概括,大膽潑辣。山水以小品最精,境界開闊,詩趣盎然。黃慎的繪畫,著重於寫意,描寫對象,不拘泥於形似。代表作有《東坡玩硯圖》、《山水冊》等。書法初學王羲之、王獻之,後乃得力於懷素,草書用筆枯勁,上下勾連,自成風格。詩亦佳,有《蛟湖詩鈔》刻本行世。煮茶圖
清
黃慎漁翁漁婦圖
黃慎《漁翁漁婦圖》欣賞
此圖以挺勁放縱的草書筆法寫一背著魚簍的漁翁。他頭戴斗笠,手拈魚鉤,鉤上有一條小魚,笑容可掬,面向漁婦,似述家常。而漁婦則回首目對漁翁,聆聽其述。人物衣紋線條流暢,有若速寫,而人物面目略施淡赭。畫左上自題:"漁翁曬網(wǎng)趁斜陽,漁婦攜筐入市場,換得城中鹽菜來,其餘沽出橫塘酒。寧化癭瓢子黃慎。"鈐"黃慎"、"恭壽"二印。黃慎筆下人物有不少是以市井平民為對象的,這可謂開風氣之先。雙貓圖
清
黃慎金農(nóng)
金農(nóng),清代書畫家,浙江杭州人,久居揚州。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他從漢代畫像石刻中吸取營養(yǎng)、因此作品富有金石氣,風格古雅樸拙。也擅長書法、刻印。所寫隸書古樸,楷書自創(chuàng)一格,號稱“漆書”,即作扁筆書體兼有隸楷體勢。篆刻得秦漢法。存世作品有《雙色梅花園》、《玉壺春色圖》和《仿王冕梅花圖》等。紅綠梅花圖
清金農(nóng)墨梅圖清金農(nóng)玉壺春色圖
清金農(nóng)金農(nóng)《玉壺春色圖》欣賞
金農(nóng)的畫筆墨稚拙,古意盎然,造境別致,更具畫外之趣。此畫中取老梅枯幹當中一截,通貫全幅,頂天立地,這種大膽的構圖取景,恐怕金農(nóng)之外,沒有第二人了。大筆淡墨鋪枝,小筆濃粉勾瓣,繁枝密萼,左右穿插,相映奇趣。此為金農(nóng)老年精心之作。佛像像
清
金農(nóng)羅聘
羅聘,清代畫家,祖籍安徽歙縣,居揚州。是金農(nóng)入室弟子。好遊歷、到過越、楚、齊、燕、趙等地。工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筆調奇特,自創(chuàng)風格,尤以畫鬼著名。兼能詩,有《香葉草堂集》,妻、兒皆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醉鍾馗圖
清
羅聘山鬼圖
羅聘山鬼圖羅聘立軸紙本設色縱91釐米橫35釐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山鬼”舊注皆認為是山中之鬼怪,後人則認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認為是女性山神。此圖中的山鬼不同於張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儀態(tài)萬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繪有薜荔,身後隨有猛虎,幾乎被認為是一位大家閨秀。畫中人物用線細柔,比例恰當,設色清雅。猛虎以細筆淡墨勾毛,濃墨點花紋,多呈古拙雅趣。人獸之間一柔美一強健,對比強烈。丁敬像
清
羅聘華喦
華喦,清代畫家,福建上杭人。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晚年移居杭州。與金農(nóng)、鄭燮等人齊名。擅畫人物、山水,尤精花鳥。重視寫生,構圖新穎,形象生動多姿,設色淡雅豔潔,境界清幽俊秀,獨樹一幟。工書,亦能詩。雙雀愛梅圖
清
華喦宋儒詩意圖軸華喦汪士慎
汪士慎,清代畫家,安徽歙縣人,一生布衣,居揚州。工花卉,尤擅畫梅?!懂嬅奉}記》:汪士慎畫梅善用繁枝、落筆端重、不矜奇巧。能以瘦硬筆調繪出梅的秀雅之態(tài),54歲左目失明,仍能畫梅,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後雙目失明,窮困潦倒,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署“心觀”所謂“盲於目,不盲於心”。墨梅圖軸
清
汪士慎
春風上乘圖清汪士慎淩霄圖清汪士慎李方膺
李方膺,清代畫家,江蘇南通人。任縣令,宦海幾度浮沉。去官後寓居南京借園,往來揚州賣畫。善畫松竹蘭菊梅雜花及蟲魚,也畫人物、山水,尤精畫梅,用筆迅疾狂放,墨色點染傳神,有粗頭亂服之趣。他畫梅常喜歡瘦幹一枝、梅花數(shù)朵,而春意融融,溢於紙上,不顯荒落。著名的題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無不表現(xiàn)其梅的品格。鯰魚圖
清李方膺
此圖繪鯰魚兩條,運筆灑脫,以濃墨繪魚背,以淡墨繪魚肚。兩條魚一正一反,一濃一淡,魚身滑溜,質感極強,生動鮮活的描繪了鯰魚的肥美鮮態(tài)。其自題詩曰:"河魚一來穿稻穗,稻多魚多人順遂,但願歲其有時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戲,豈為野人樂雍熙,朝堂萬古無為治。"鈐"大口開笑"白文印。松石圖
清
李方膺蘭花
清
李方膺高翔
高翔,清代畫家,江蘇甘泉(今揚州)人。生前與石濤友善,為忘年交。他工書法,精篆刻,擅山水,尤工畫梅,與金農(nóng)、汪士慎、羅聘並稱“畫梅聖手”。他畫梅喜“畫疏枝,半開軃朵,用玉樓人口脂,抹一點紅”,筆意疏秀,墨法蒼潤,別具風韻。事事大吉
清
高翔《事事大吉》欣賞
此圖以簡潔的筆墨寫出兩枚紅柿和三枚栗子。右側題:"事事大吉"。巧妙運用了"柿"與"事","栗"與"利"的諧音,構思討巧,獨巨匠心??铑}:"西唐高翔寫。"印章為"高"、"翔"朱白文連珠印。
山水冊之二高翔邊壽民
邊壽民,清代畫家,江蘇山陽(今淮安)人,秀才。和華喦、鄭燮等人關係較為密切。工詩詞、善書畫?;B羽毛別有情趣。尤以潑墨蘆雁馳名江淮,所繪蘆雁蒼渾奇逸,無不入神,以墨竹法寫蘆葦,疏朗遒勁,墨色渾雄。墨荷圖軸邊壽民鱖魚圖
清邊壽民《鱖魚圖》欣賞
此頁畫鱖魚一條,墨色濃淡自然,恰倒好處地表現(xiàn)了魚身的滑溜質感,魚口半張,似是剛離水不久。雖是一張小品,卻極富生活氣息。畫上題詩曰:“春漲江南楊柳灣,鱖魚潑剌綠波間,不知可是湘江種,也帶湘妃淚竹斑?!笨钍穑骸叭旈g居士”。鈐“頤公”印。牡丹圖清
邊壽民
頁冊
紙本
設色
縱28釐米
橫41.1釐米
四川省博物館藏
此幅為邊壽民《蘆雁花卉圖冊》中的牡丹圖。用筆輕鬆隨意,色彩樸素淡雅,寫瓶中牡丹不加旁襯,鮮明突出。著筆雖不多,兩朵牡丹的盛開、半放之態(tài)卻活現(xiàn)於紙。畫面墨氣淋漓,情趣盎然。牡丹圖清
邊壽民高鳳翰
高鳳翰,清代畫家,山東膠州人。曾長期生活在揚州一帶,去官後以賣畫為生。55歲後右手病廢,改用左手做畫,更號後尚左生。工詩書畫印,山水、花鳥,早年較工細、晚年多作寫意。重傳統(tǒng),強調師法造化,能自出新意,山水用筆放縱恣肆,蒼勁老辣。亦善指墨畫,筆致淹潤,敷色麗潔,具有一種奇拗勁逸之格調。雪景竹石圖
清高鳳翰高鳳翰《雪景竹石圖》欣賞
立軸
紙本
設色
縱139.1釐米
橫61.6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寫天氣清寒,湖石罩雪聳
立,在皚皚白雪中,高竹枯草,隨風搖曳。雪景用水墨從背景拓出,濃淡掩映得宜。白雪覆蓋著幾枝綠竹,生意盎然,顯得雪意更足??顬椋骸案吖?jié)淩寒,偶為卯君先生寫意,弟翰?!?/p>
梅花圖軸
高鳳翰楊法
楊法,生卒年不詳,字已軍,號白雲(yún)帝子,南京人。久居揚州。工書,善畫,精刻印。所書篆、隸、行、草奇古蒼勁、別具一格。其花卉近似華喦。他的書名大於畫名,繪畫作品流傳極少。花果扇面楊法花卉冊之一楊法李勉
李勉,生卒年不詳。字嘯村。安徽懷寧人。居揚州賀園。與李鱓私交甚好,時稱“二李”。他工詩畫。擅山水、花卉、書法。畫家主張自立門庭,不食他人殘羹。他的繪畫作品今人所見甚微。著有《嘯村近體詩》三卷。墨荷圖軸
李勉閔貞
閔貞(1730-不詳)字正齋,江西人。擅長寫意人物、花鳥、山水,筆墨沉雄古拙、灑脫雅致。尤其他的人物畫,線描簡練自然、形神兼?zhèn)洹F渥髌罚瑢Τr畫家曾產(chǎn)生一定影響。兼工刻印,有秦漢遺意。蛤蟆仙人圖閔貞蛤蟆仙人圖閔貞立軸紙本設色縱180.1釐米橫70釐米(日)私人藏圖中人蓬頭弓背,雙手撫蟾,瞇目啟齒,憨態(tài)可掬,笑吟吟地面向觀眾挪步而來。造型於狂放中不失嚴整,寓工於寫;用筆於恣肆中不失緊勁,寄巧於拙。合碑版之方硬與狂草之暢快於畫筆,兼具金石與寫意趣味,獨具特色。
八子圖軸
閔貞陳撰
陳撰(1686-約1758)字愣山,號玉幾山人。浙江寧波人,居錢塘。為文學家毛奇齡(1623-1716)弟子,有很高的學識修養(yǎng)。他一生貧困,性格孤傲,不結交達官貴人。善草書,工花卉、山水,尤擅寫梅,蕭疏秀逸,筆墨淡雅沖和。著有《玉幾山房詩集》、《玉幾山房畫外集》。荷香到門圖軸
陳撰第九節(jié)清代的宮廷繪畫與仕女人物畫
一、宮廷繪畫(一)概況:清代沒有設立專門的畫院機構,乾隆時設綜合性的“如意管”?;实巯矏劾L畫。作品題材有限,風格在“四王”的基礎上更加柔膩、繁縟、龐雜。(二)代表畫家及作品(二)代表畫家及作品1.《康熙南巡圖》
正本十二卷,絹本設色??v67.8cm橫1400cm——2600cm不等??傞L超過二百米,是“中華第一長卷”。詳細描繪康熙帝南巡過程。十二卷僅存九卷,第二、第四卷現(xiàn)藏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第三、第七卷現(xiàn)藏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只有第一、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卷留在了大陸,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康熙為了要把這個“南巡盛典”記錄下來,就下令在全國範圍內(nèi)的平民百姓中間,徵求並選拔繪畫能手來繪製《南巡圖》,在首次南巡的第三年,王翚得到禦史宋駿業(yè)、老師王時敏第八個兒子宰相王和孫子戶部左侍郎王原祁以及詞人納蘭性德、刑部侍郎徐乾學等人的推薦,於60歲花甲之年帶了學生楊晉,到北京擔任侍詔,主持《南巡圖》的集體繪製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小學語文考試好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萬用表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業(yè)管理趨勢分析及答案
- 深入了解2024年汽車維修工考試考點細節(jié)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基礎外科手術器械項目發(fā)展計劃
- 分析2024年二手車評估師考試市場情況與試題答案
- 2024古代文學史考核策略與答案
- 2024年美容師技能提升與交流平臺機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智能自動化裝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二模數(shù)學試卷及答案浙江2024
- GB/T 16895.36-2024低壓電氣裝置第 7-722 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電動車供電
- 人音版初中音樂 九年級上冊 中考一輪復習課件
- 中級會計《財務管理》最新精編必刷550題(后附答案解析)
-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合一體系程序文件
- 保險 早會主持人培訓
-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規(guī)范標準
- Q∕GDW 12164-2021 變電站遠程智能巡視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草莓栽培技術(課堂PPT)課件
- 機耕橋施工方案
- 貨車掛靠協(xié)議完整
- 教學能力大賽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控制+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