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種子的形成發(fā)育和成熟被子植物花器的縱剖面(雙子葉植物)1、花藥2、未成熟花粉粒3、已萌發(fā)花粉粒4、柱頭5、花絲6、花柱7、花瓣8、花粉管9、合點10、胚囊11、珠心12、內珠被13、外珠被14、珠孔15、珠柄16、蜜腺17、萼片18、花柄19、維管束
1.2被子植物種子的形成發(fā)育被子植物的合子形成后,一般須通過短期休眠,才進行細胞的分裂分化,在形態(tài)上和生理上經過復雜的變化,最后
合子——種胚
極核——胚乳
珠被——種皮第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被子植物的受精過程
雙受精現象——是被子植物所獨有的有性生殖方式。受精方式——珠孔受精(頂點受精)
——合點受精(如樺屬、榆屬及胡桃科的植物)
——中點受精(如蕁麻科的植物)從授粉到受精所需時間,與作物類型有關,同時還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小麥,當氣溫較低(10℃左右),約需9h,20℃時約需5h,30℃則僅需3.5h。一般作物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進行授粉和受精,大約數小時即可完成。當外界環(huán)境不適時,可能會延長到數天,甚至始終不能達到受精的目的,導致母株上產生癟粒和結實率下降。第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小花豌豆、大麥、花生,常常不開花亦能正常受精,稱為——閉花受精。開放的花能否達到受精目的,常和柱頭的可授期有關,大多數被子植物柱頭的可授期,可以保持幾天,有些很短,只有幾小時,而長的可達幾個月。
(2)受精不親和的原因受精不親和,使種子結實率低,并且給雜交育種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受精的障礙,一般可在授粉期、配子發(fā)育前期、融合期三個時期發(fā)生,位置一般是在花柱中,只有少數發(fā)生在胚珠或胚囊中。
發(fā)生在授粉期的不親和現象:
①雌雄花器成熟時間不同;花粉粒在形態(tài)上的某些差異。
②生理不親和。生理上的不親和性,可以發(fā)生在花器中的不同位置,以及受精過程的不同時期。第4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種間或屬間受精不親和的情況,較自交不親和更為復雜,而且即使在受精或合子形成后,還有其他障礙與不親和性有關,使合子不能順利發(fā)育,或胚乳不能正常形成,終至半途夭折,種子失去生活力。
克服不親和障礙,可以從遺傳和生理兩方面著手。
①遺傳——增加染色體倍數(限于雙子葉植物)、誘變不親和基因,或者用嫁接、花粉蒙導等方法(適用于遠緣雜交)。
②生理——利用生長刺激素,使受精不親和的花粉管,得以在花柱中繼續(xù)生長?;蛘卟捎酶鞣N方法,使生長慢的不親和花粉管,在花器脫落之前,能有足夠時間到達子房及胚囊,例如,在幼嫩的柱頭上授粉;使用激素處理防止花器脫落等。第5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2.1胚的發(fā)育
胚是種子的最主要部分,實際上就是植物新個體的雛形。在正常情況下,胚的發(fā)育是從胚囊中的卵細胞與1個精細胞形成的受精卵(合子)開始,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原胚,原胚繼續(xù)進行細胞分裂與分化,最后發(fā)育成一個具有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的完整的胚
。第6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胚乳的發(fā)育形式,一般有核型
和細胞型
兩種。核型胚乳,在單子葉植物和具有離瓣花的雙子葉植物中普遍存在。如小麥、水稻、玉米、棉花、油菜、蘋果等,都屬此類型。大多數雙子葉合瓣花植物,屬于細胞型胚乳類型。如番茄、煙草、芝麻。1.2.2胚乳的發(fā)育
被子植物種子的胚乳,是由1個精細胞與胚囊中的2個極核或次生核受精發(fā)育而成的,因此它是三倍體。裸子植物種子的胚乳,是由1個雌配子體細胞發(fā)育而成,因此它是單倍體。胚乳的發(fā)育總是早于胚的發(fā)育,為幼胚的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第7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有些種子的胚乳,在發(fā)育前期即逐漸被胚所吸收,使營養(yǎng)物質轉向子葉,結果胚乳消失,而胚特別發(fā)達,形成無胚乳種子,例如棉花、大豆等。有些植物在種子發(fā)育過程中,胚乳中途停止發(fā)育,而胚囊周圍的珠心層迅速增長,積累很多養(yǎng)料形成一種營養(yǎng)組織,稱為外胚乳,如菠菜、石竹等。
1.2.3種皮(種被)的發(fā)育
種皮由胚珠的珠被發(fā)育而來,包圍在胚和胚乳之外,起著保護作用。第8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種皮發(fā)育的幾種結果——
①一層珠被,則形成一層種皮,如番茄、向日葵、胡桃等。
②具有內、外兩層珠被,通常則相應形成內種皮和外種皮,如油菜、蓖麻等。也有一些植物,雖有兩層珠被,但在發(fā)育過程中,其中一層珠被被吸收而消失,只有另一層珠被發(fā)育成種皮。如大豆、蠶豆
的種皮,由外珠被發(fā)育而來;而小麥、水稻
的種皮,則由內珠被發(fā)育而來。
③
在大多數被子植物中,當種子成熟時,種皮成為干種皮。
④
在少數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中,種皮可以成為肉質的,如石榴、銀杏。
⑤種皮的表面常具有附屬物,最常見的是,棉花的外種皮的表皮細胞向外突出、伸長而形成的“纖維”。第9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假種皮——有些植物的種子外面具有假種皮,它是由珠柄或胎座
發(fā)育而成的。如荔枝、龍眼果實中的肉質可食部分,就是
珠柄發(fā)育而來的假種皮。
發(fā)芽口——在胚珠末端的珠孔,發(fā)育成為發(fā)芽口。
種柄——胚珠基部的珠柄,發(fā)育成為種柄。
種臍——種子成熟干燥以后,從種柄上脫落,在種皮上留下一個疤痕,即為種臍。但是,禾谷類的穎果及菊科植物的瘦果等,則稱為果臍。第10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胚珠——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形態(tài)變化第11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幾種主要作物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一)小麥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1.胚的發(fā)育
小麥受精卵,在開始分裂以前,須經過6~9h的休眠期。到具有16個細胞的原胚期,可看見不同部位的細胞有開始分化的跡象。原胚發(fā)育到受精第4d以后,首先是表面細胞開始分化,以后在原胚的側面出現一條淺溝,而進入另一個發(fā)育階段。整個原胚明顯地分成三部分——頂端區(qū)向胚囊中部伸展,以后發(fā)育成盾片;在背側面為器官形成區(qū);在基部為胚柄細胞區(qū)(圖)。在分化過程中的幼胚,盾片占顯著地位,在它基部發(fā)生芽鞘,而在芽鞘的基部出現胚芽及生長點,在生長點相對的另一端,形成胚根原基,胚根原基下部及四周的細胞,發(fā)育成為根鞘。
在受精后20d,胚的各部分發(fā)育都已完成,體積也長足,此時采收的種子,具有相當高的發(fā)芽率。第1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胚乳的發(fā)育小麥的原始胚乳細胞,比受精卵分裂要早,形成許多游離核,沿胚囊的周圍排列。以后繼續(xù)分裂,填滿了胚囊,然后從四周向中央發(fā)生細胞壁而形成胚乳組織。在胚乳發(fā)育過程中,反足細胞及珠心細胞,都先后解體而被胚乳組織所吸收。
乳熟期的胚乳細胞,含有少數較大的淀粉粒,到蠟熟期,細胞腔中充滿著較小的淀粉粒,使胚乳組織變得堅實致密,而細胞中原來的核和原生質,都已不存在。但糊粉層及其鄰接的細胞層的核未消失,直到成熟還是活的。
第1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種皮的發(fā)育當初,內外珠被,都包含兩層細胞,但受精后不久,外珠被細胞即開始解體,而內珠被繼續(xù)增長,有的積累色素而成為紅皮小麥。到種子完熟期,這些細胞都干縮,構成很脆薄的種皮。
4.果皮的發(fā)育子房壁的外表皮細胞出現孔紋,胞壁加厚。內表皮細胞生長緩慢,形成管細胞,互相分離,而在內外表皮間發(fā)生薄壁細胞。果皮各層細胞,隨著子粒成熟干縮而被壓扁,與種皮細胞密結在一起,形成復合組織。第14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水稻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1.胚的發(fā)育
水稻的受精卵,在開花2d后,發(fā)育成橢圓球形的原胚,第7d幼小的植物,各器官的發(fā)育大體上完成。經過10d后,胚的發(fā)育基本完成,具有幼小植物的雛形(圖)。
2.胚乳的發(fā)育
胚乳細胞的分裂,在子房背側的細胞較腹側為快,到開花后4d天,子房內部充滿著胚乳細胞。開花后第5d,在胚乳組織的細胞中,形成淀粉粒。開花后第7d,胚乳細胞中淀粉的數量顯著增加,在胚乳的外圍,形成糊粉層。
3.果種皮和稃殼的發(fā)育
子房壁發(fā)育為果皮,其外圍附屬物形成稃殼,外穎形成外稃,內穎形成內稃。子房的發(fā)育,其寬度約在開花后11~12d,厚度約在開花后14d,生長達到最大限度。干物質的積累,直至黃熟期才基本上結束。第15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棉花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1.胚的發(fā)育棉花在開花后24~30h,才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后合子呈休眠狀態(tài),到第3d才開始分裂,到第12d胚根和子葉可以識別出來,到第15d胚才能用肉眼看見。經1個月達到最大限度(圖)。
2.胚乳的發(fā)育及解體極核與精核融合后即開始分裂,形成大量的核,第9d胚乳母細胞才出現細胞壁。
再經過20多天,胚乳即充滿整個胚囊。以后,胚乳逐漸被發(fā)育中的胚所吸收,胚乳細胞逐漸解體消失,僅剩下一薄層細胞,包圍在胚的外部。同時胚的發(fā)育繼續(xù)進行,直到棉鈴吐絮前數日,才發(fā)育成為具有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的完整胚,充滿種皮內部。
3.種皮及纖維的發(fā)育珠被發(fā)育成種皮,同時外珠被的表皮細胞,延伸而成棉纖維。第16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蠶豆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1、胚的發(fā)育
蠶豆在授粉72h后,合子開始分裂,授粉11d后,表層細胞開始分化,16d后胚體出現兩個突起,即子葉的原始體(圖)。蠶豆的胚和胚乳,在發(fā)育初期的速度大致相同。
2、胚乳的發(fā)育和解體授粉后7d,胚乳核分裂的速度增快,開始超過胚核的分裂速度,但由于胚在胚柄的幫助之下,分泌某種物質,將包圍在它四周胚乳組織溶解破壞,而僅僅剩一層膜狀物,包裹在胚的周圍。胚在授粉后20~25d,才開始積累營養(yǎng)物質,到45d后,淀粉粒與蛋白粒都迅速增長,此時胚乳僅殘留痕跡。第17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五)油菜種子的形成和發(fā)育
1.胚的發(fā)育油菜受精后的合子,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先延長成一個管狀體,隨即開始分裂分化。花后33d,子葉將胚根緊緊抱合,填充整個胚珠內部(圖)。
2.胚乳的發(fā)育和解體油菜的胚乳,在發(fā)育初期形成許多游離核,以后在包圍胚的部分,首先形成胚乳細胞,接著合點一端的胚乳核,亦開始形成胚乳細胞。在胚囊邊緣形成一層單細胞的胚乳層。以后由于胚發(fā)育迅速,胚乳幾乎全部被吸收,在成熟的種子中,僅殘留一層細胞。第18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種子發(fā)育的異?,F象
2.1多胚現象
一粒種子具有2個或2個以上的胚,稱為——多胚現象。在柑桔、椰子、獼猴桃、洋蔥等種子中均有發(fā)現。多胚現象在作物育種和園藝栽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2.2無胚現象
在一批種子中,有時可發(fā)現只有胚乳而沒有胚的籽粒,稱為——無胚現象。在傘形科植物中較為常見,如胡蘿卜、芹菜等,在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麥)及其他科屬的種子中,也偶爾能遇到無胚種子。顯然,這類種子在農業(yè)生產上毫無利用價值。第19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3無性種子
凡是通過無融合生殖產生的種子,均稱為——無性種子。
無融合生殖——是指配子體不經配子融合而產生孢子體的過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經受精產生胚的現象,主要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少數為無配子生殖(助細胞、反足細胞——胚)
無融合生殖多數發(fā)生在減數胚囊——單倍體胚,少數發(fā)生在未減數胚囊(減數分裂受阻)——二倍體胚,均為無性胚。
無性種子的胚,在形態(tài)和萌發(fā)特性上,與有性胚沒有明顯差別,但在遺傳物質基礎上卻大不相同。因為它是從母株的體細胞直接發(fā)育而來,以后發(fā)芽生長成為新植株,可不必經過嫁接,即可保持原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這為果樹良種繁育提供了有利條件。第20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4種子敗育
胚珠能順利通過雙受精過程,但卻不能發(fā)育成具有發(fā)芽能力的正常種子,這種現象稱為——種子敗育。
若發(fā)生在種子發(fā)育的早期,果實將成為空殼。若發(fā)生在稍后期,則可能形成極瘦秕或有缺陷的種子。
這樣的種子,無正常發(fā)芽的能力,因而沒有種用價值。種子敗育是一種普遍現象,稻、麥等作物的空、秕粒,豆類莢果及油菜角果中的缺粒、秕粒等,許多是由種子敗育造成的;雜交育種中種子敗育的現象更為嚴重。若種子敗育的比率高,會給種子繁育和產量帶來損失。種子敗育,也有對生產有利的一面,即有些雜種后代,其種子可育性低,易敗育,但其營養(yǎng)體生長繁茂,經濟器官品質好,而人們所需要的正是它的營養(yǎng),如三倍體甜菜、無籽西瓜等。第21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種子的成熟
3.1種子成熟的概念和指標種子成熟,包括形態(tài)成熟和生理成熟兩個方面。
形態(tài)成熟——種子的形狀、大小已基本固定,并呈現出本品種的固有色澤。
生理成熟——指種胚具有發(fā)芽能力。
種子成熟的指標:①干重最大;②含水量一定;③固有色澤;④有萌發(fā)能力種子成熟的階段
禾谷類:可分為乳熟期、黃熟期、完熟期、枯熟期
4個時期。其中,黃熟后期為機械收獲適期,完熟期為人工收獲適期。第22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豆類:可分為綠熟期、黃熟前期、黃熟后期、完熟期、枯熟期
5個時期。
十字花科和錦葵科:可分為白熟期、綠熟期、褐熟期、完熟期、枯熟期
5個時期。
3.2種子發(fā)育和成熟過程中的變化從種子形成到發(fā)育成熟,是胚珠細胞不斷分裂、分化,以及干物質在細胞中不斷合成、轉化、積累的過程。主要有三方面的明顯變化——
●
種子外形及物理性變化
●物質的合成、轉化與積累
●
發(fā)芽力的變化第23頁,共27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3環(huán)境條件對種子發(fā)育和成熟的影響
種子在成熟過程中,受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極為顯著,主要表現在延長或縮短成熟期
,以及引起種子化學成分的改變。
3.3.1環(huán)境條件對種子成熟期及產量的影響
(1)濕度
種子在成熟初期,含有大量的水分,天氣晴朗,空氣濕度低,對種子的合成作用有利。如果陰雨連綿,空氣濕度較高,會使成熟延遲。在氣候干旱的情況下,種子的成熟期會顯著提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盤供貨合同范本
- 住宅贈予合同范本
- 農業(yè)種子買賣協議合同范本
- 化妝服務合同范本簡易
- 業(yè)務指導合同范本
- 2024年招商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招聘考試真題
- 加盟學員簽約合同范本
- 買土地合同范本
- 加油站聘用站長合同范本
- 借款項目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技術
- 醫(yī)院放射診療中的輻射防護常識學習培訓
- 城市排水系統(tǒng)雨污分流改造
- 法學涉外法治方向課程設計
- 廣州市2023年中考:《道德法治》考試真題與參考答案
- 家政服務員培訓課件
- 無人駕駛技術的傳感器技術應用
- 公會掛靠協議
- 信息技術開學第一課(課堂常規(guī)紀律)
- 高程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工程測量課件)
- 新視野大學英語(第四版)讀寫教程4(思政智慧版)課件 Unit1 Urban development Section B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