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_第1頁
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_第2頁
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_第3頁
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_第4頁
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手術切口感染預防與控制答案AMajorSurgicalSiteInfection

isaCatastrophe?。?!第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

SSI)手術部位感染包括手術切口、手術入徑以及手術臟器的感染,是位居第2的常見醫(yī)院感染。大約2%-5%非腹部清潔手術(如:胸外手術、整形外手術等)20%腹部手術患者會發(fā)生手術部位感染。發(fā)生手術部位感染者較未發(fā)生感染的患者留住院時間增加60%以上,需再次住院治療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險性增加2倍,治療費用亦顯著增加--載自抗感染藥物在外科領域的預防性應用指南(美國)

第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SSI感染類型切口淺部組織的SSI切口深部組織的SSI器官/腔隙SSI第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切口淺部組織的SSI感染發(fā)生在手術后30天以內(nèi),僅涉及切口的皮膚或皮下組織,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切口淺層組織有化膿性液體。

2、從切口淺層組織的液體或組織中培養(yǎng)出病原體。

3、至少有下列感染的癥狀或體征之一:疼痛、觸痛、局部腫脹、發(fā)紅、發(fā)熱和外科醫(yī)生將切口淺層組織打開(切口細菌培養(yǎng)陰性則除外)。

4、外科醫(yī)生或會診的內(nèi)科主治醫(yī)生診斷為切口淺層組織的SSI。

第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不列入切口淺層組織的SSI針眼處膿腫(僅限于縫線通過處的輕微炎癥和少許分泌物)。外陰切開術或新生兒包皮環(huán)切術部位感染。感染的燒傷創(chuàng)面。延伸至筋膜或肌層的切口SSI。第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切口深部組織的SSI

感染發(fā)生在手術后30天以內(nèi)(無植入物)或1年以內(nèi)(有植入物),感染與外科手術有關,以及感染涉及到切口的深部軟組織(如筋膜和肌層)。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從切口深部引流出膿液但不是來自器官/腔隙部分。2、切口深部組織自行裂開或由外科醫(yī)生打開。同時病人具有下列癥狀或體征之一:發(fā)熱(>38℃);局部疼痛或腫脹(細菌培養(yǎng)陰性則除外)。3、經(jīng)直接檢查、再次手術、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切口深部組織膿腫或其它感染證據(jù)。4、外科醫(yī)生或會診的內(nèi)科主治醫(yī)生診斷為切口深部組織的SSI。

第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器官/腔隙SSI

感染發(fā)生在手術30天內(nèi)(無植入物)或發(fā)生在1年內(nèi)(有植入物),且感染與手術有關。除切口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術操作過或打開過,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另行戳口引流管中有化膿性引流物。放置于器官/腔隙的2、從器官/腔隙的分泌物或組織中培養(yǎng)分離出致病菌。3、經(jīng)直接檢查,再次手術、病理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有膿腫或感染的其它證據(jù)。4、外科醫(yī)生或會診的內(nèi)科主治醫(yī)生診斷為器官腔隙SSI。第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SSI的病原菌

口咽部手術:草綠色鏈球菌及厭氧菌;心臟、腦外科手術后傷口感染:金葡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腦脊液分流術:可能有類白喉棒狀桿菌;胸外科手術:金葡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泌尿外科手術:革蘭陰性桿菌。

第1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SSI的病原菌骨科手術:葡萄球菌屬、產(chǎn)氣莢膜桿菌等;頭頸部手術:金葡菌、消化鏈球菌等;耳鼻喉科手術: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和厭氧菌。普外科、婦產(chǎn)科手術:大腸埃希菌、脆弱擬桿菌、消化球菌、腸球菌屬等的繼發(fā)感染或混合感染。因此,進行SSI的經(jīng)驗性治療時,應根據(jù)感染部位考慮可能的病原體。第1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切口的分類切口類型標準清潔切口手術未進入感染炎癥區(qū),未進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閉合性創(chuàng)傷手術符合上述條件者。清潔-污染切口手術進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無明顯污染。例如無感染且順利完成的膽道、胃腸道、陰道、口咽部手術。

污染切口新鮮開放性創(chuàng)傷手術;手術進入急性感染炎癥但未化膿區(qū)域;胃腸道內(nèi)容物有明顯溢出污染;術中無菌技術有明顯污染(如開胸心臟按壓)者。污穢-感染切口有失活組織的陳舊創(chuàng)傷手術;已有臨床感染或臟器穿孔的手術。第1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切口與SSI的相關性

切口種類SSI發(fā)生的危險度清潔切口1.5%~4.2%清潔-污染切口<10%污染切口10%~20%污染-感染切口20%~40%第1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外科手術部位感染(SSI)的危險因素患者因素手術因素第1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患者因素年齡免疫系統(tǒng)受損糖尿病非手術區(qū)的感染灶傷口分類營養(yǎng)不良吸煙肥胖術前住院日長激素第1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手術因素

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管理體溫吸氧血糖手術時間過長皮膚準備手術技術(止血、無菌技術、異物等)器械的滅菌監(jiān)測第1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的措施第1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核心策略

正確的抗生素使用

正確備皮方式

患者保溫

控制血糖

皮膚消毒

非手術部位感染灶的治療

外科手消毒

人員管理

傷口護理

第1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備皮抗生素患者體溫血糖

第1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9/202420術前備皮只有當毛發(fā)確實會干擾手術時才備皮術前備皮自19世紀60年代就開始的研究表明剃毛可增加感染率皮膚有劃痕有助于細菌聚集剃毛和手術間隔的時間越長(最長24小時),感染率越高第2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9/202421關于手術部位備皮方法與切開感染率的關系備皮方法 剃毛備皮 5.6%

脫毛或不去毛 0.6%備皮時間 術前24小時前 >20%

術前24小時內(nèi) 7.1%

術前即刻 3.1%方法/時間 術前即刻剪毛 1.8%

前1晚剪/剃毛 4.0%第2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預防抗菌藥物選擇

第2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預防抗菌藥物選擇

第2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什么情況下需要預防使用抗生素?

清潔手術通常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除非伴有以下情況:異物植人;手術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嚴重;遠處有感染灶;全身情況差(ASAⅢ~Ⅳ級);高齡或免疫缺陷患者;估計手術時間長、分離組織廣、局部組織血供不良;脾切除術等。清潔一污染手術中胃癌手術、大腸或末端回腸手術、有腸管血供不良的小腸手術及膽道手術有必要預防性用藥。污染手術需要術前使用抗生素。污染一感染手術則屬于治療性應用抗生素的范疇。第2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首劑給藥時機

手術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目標為使手術期間的血清和組織藥物濃度超過手術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殺菌濃度。

術前60min開始靜脈給予抗菌藥物。

萬古霉素、氨基糖苷類或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為減少快速滴注給藥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應在術前120min給藥。

研究顯示在麻醉誘導期給予抗菌藥物安全、有效。第2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持續(xù)時間

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時,單劑給藥與多劑給藥相比效果無明顯差異。手術部位感染預防性用藥持續(xù)時間是術后24h。

第2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抗菌藥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

第2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用抗菌藥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

第2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術中保溫

增加組織的血流和含氧量低溫會影響包括血凝,血粘度和血球容積等系統(tǒng)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細胞功能Melling對421名清潔手術患者進行的隨機研究顯示:術中未進行保溫的患者SSI的風險為14%,而術中保溫組患者的SSI風險為5%,具非常顯著性差異第2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控制血糖圍手術期血糖控制在8mmol/L

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風險更低,而且中風,尿路感染,腸梗阻,術后出血及死亡的風險均更低美國拯救10萬生命運動將體溫和血糖控制作為干預措施的基礎第3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人的術前準備擇期手術前,如果存在手術部位以外的感染,應盡可能待此感染治愈后再行擇期手術。不要去除毛發(fā),除非手術切口部位或在周圍的毛發(fā)對手術有干擾。如果需要去除毛發(fā),應在手術前即刻剪除毛發(fā)。鼓勵戒煙。指導病人在選擇性手術前戒煙。在術區(qū)消毒前,徹底清洗切口及附近皮膚肉眼可見的污染物。第3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人的術前準備切口皮膚消毒是以切口為中心,以同心圓方式向周圍擴大。消毒區(qū)域應足夠大以備延長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

術前住院時間應盡可能短,減少等候手術期間醫(yī)院內(nèi)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機會。但須允許對病人進行足夠的術前準備。第3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次性切口擴張器第3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糖生物醫(yī)用膠第3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術中注意點通風,保持正壓通風,最少每小時15次空氣交換,至少3次是新鮮空氣。清潔和消毒手術室環(huán)境表面。微生物學取樣,但不需要常規(guī)進行。外科器械的滅菌。外科的穿衣和鋪單。無菌術和外科技術。圍手術期保溫。

第3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術后感染指標的觀察術前住院天數(shù)白細胞值達峰時的值及天數(shù),正常天數(shù),術后是否出現(xiàn)2個峰?術后體溫

達峰時的值及天數(shù),正常天數(shù),術后是否出現(xiàn)2個峰?呼吸機拔管時間各種引流管拔管時間(胸腔、尿管)

第3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術后感染指標的觀察血糖水平:術前,術后最高值。白蛋白水平:術前,術后最低值。血BUN、血CREA:術前,術后峰值。

ALT、AST:術前、術后峰值。

CRP:術前,術后峰值。細菌學數(shù)據(jù)。血細胞沉降率、D-二聚體。

第3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病人發(fā)熱

手術后病人一般均有數(shù)日發(fā)熱,無菌手術也不例外。發(fā)熱的程度和持續(xù)的天數(shù)和手術的大小有關。手術不可避免地造成組織損傷和出血,機體出現(xiàn)炎性反應以及損傷組織分解產(chǎn)物和積血的吸收,導致體溫升高,屬于創(chuàng)傷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并無細菌參與。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tǒng)在炎性反應中所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作為內(nèi)生性致熱原,使體溫升高。第3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病人發(fā)熱特點:術后l~3天體溫開始上升,上升的幅度除受手術大小和損傷輕重的影響外,還和病人自身的反應能力有關。多不超過39℃,通過3~5天即逐漸下降至正常大手術后如果沒有發(fā)熱,反而表明病人體質衰弱,反應能力低下,不一定是好現(xiàn)象。術后數(shù)日體溫升高,應視為正常反應。大約l周左右即可降至正常。第3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術病人發(fā)熱術后第二天即出現(xiàn)高熱,腹腔內(nèi)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伴有化膿性感染的復雜膽道手術應考慮膽道損傷引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