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中考文言文專項訓(xùn)練
17《魚我所欲也》
1.(原創(chuàng))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1)死亦我所晉()(2)不為g次i()得也(3)一dan()食(4)一豆翼()
(5)蹣()爾而與之(6)乞人不屑也()
2.(原創(chuàng))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故不為有骨也茍得:_____________
(2)死亦我所惡惡:
(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4)即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心:
(6)賢者能勿學(xué)耳喪:____________
(7)蹴爾而與之蹴:
(8)乞人不屑也不屑:_____________
(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_____________
(10)萬鐘于我他力.口焉何加:_____________
(11)妻妾之奉俸:____________
(1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_____________與:________
(13)是亦不可以己乎已:
(14)此之謂失其本,0本心:_____________
3.(原創(chuàng))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而取義者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則有心、曠神怡(《岳陽樓記》)
C.二者不可得兼得其船(《桃花源記》)
D.所欲有甚于生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4.(原創(chuàng))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1)一旦羹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
(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古義:今義:
(3)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今義: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今義:
(5)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今義:
5.(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此之謂失其本心
6.(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7.(原創(chuàng))下列關(guān)于文學(xué)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
“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孔孟”。
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大學(xué)》《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
C.《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從人應(yīng)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
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
D.《魚我所欲也》開篇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以魚和熊掌為喻,論述了人生的選擇應(yīng)以“義”為重,必要時要“舍
生而取義”,同時批判了那些見利忘義的人。
8.默寫。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2),乞人不屑也。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己乎?
(4)現(xiàn)在人們常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來表明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
的正確選擇。
(5)《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孟子“性善論”思想的句子是:",,
(6)《魚我所欲也》中與“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語句是:“,;,
(7)面對元朝最高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
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
9.翻譯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文: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2?四川南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
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未有子,汝當(dāng)以同姓
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p>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喙、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日:“我史閣部也?!?/p>
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dāng)葬梅花嶺上。”至是,
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dān)任內(nèi)閣大學(xué)士。故自稱“閣部”。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審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dān)心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弓乎己:停止
D.被執(zhí)至南門執(zhí):押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dāng)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加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則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3)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yán)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
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
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
了他心中的“大義”。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萬鐘則不辮禮又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
11.(2019?遂寧)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
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
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
此?"屈原目:“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
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醵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目:“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
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蟆⑤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
注:①醵: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蟾(hub):塵滓重
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①故不為草得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發(fā)行吟澤畔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__
④逐自投汩羅以死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3)請簡要說說【甲】段是如何提出論點的。
(4)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樣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zhǔn)則,請你另舉出一個事例,
并說說你如何理解“舍生取義”。
2024中考文言文專項訓(xùn)練
17《魚我所欲也》
1.(原創(chuàng))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1)死亦我所晉()(2)不為g6u()得也(3)-dan()食(4)一豆翼()
(5)蹣()爾而與之(6)乞人不屑也()
【答案】(1)wu(2)茍(3)簞(4)geng(5)cu;(6)xie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題,給加點字注音要牢記漢語拼音的書寫法則;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要結(jié)合詞
語的意思來判斷所要寫的漢字。
2.(原創(chuàng))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故不為寫得也茍得:____________
(2)死亦我所涉惡:____________
(3)故圈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星心也是心:____________
(6)賢者能勿當(dāng)耳喪:____________
(7)摩爾而與之蹴:____________
(8)乞人不屈也不屑:____________
(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____________
(10)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______
(11)妻妾之奉俸:____________
(1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
(13)是亦不可以尋乎已:____________
(14)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
【答案】1)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2)討厭,憎恨。(3)禍患,災(zāi)難。(4)假如,假使。
(5)這種心。(6)喪失。(7)踩踏。(8)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9)優(yōu)厚的俸祿。鐘,古代的
一種量器。(10)有什么益處。(11)侍奉。(12)得,同“德”,感恩、感激;與,同“歟”,語氣詞。(13)
停止。(14)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釋義。解釋文言詞語的意思時,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特別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古
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另外,考生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和復(fù)習(xí)過程中,要關(guān)注文言篇目下的課下注釋,注
重積累。
3.(原創(chuàng))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而取義者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則有心曠神怡(《岳陽樓記》)
C.二者不可得兼將其船(《桃花源記》)
D.所欲有甚于生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A.名詞,生命/動詞,獲得生命;B.名詞,思想/名詞,心情;C.動詞,
獲得/動詞,獲得;D.介詞,比/介詞,對、對于。故選C。
4.(原創(chuàng))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1)一豆羹古義:今義
(2)由號則生而有不用也古義:___________今義
(3)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今義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___________今義
(5)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今義
【答案】(1)古義: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今義:豆子(2)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
(3)古義:能夠用來,可以用來今義:表示許可(4)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5)古義:益處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shù)目合在一起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匯中的古今異義字。古代漢語中有些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
化。解答此類練習(xí),要注意平時的識記和積累。
5.(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此之謂失其本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匯中的通假字。A項中,“辟”同“避”,躲避。B項中,“辯”同“辨”,辨別。C項中,
“得”同“德”,感恩、感激;“與”同“歟”,語氣詞。D項不含通假字。故選D。
6.(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C項,該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yīng)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7.(原創(chuàng))下列關(guān)于文學(xué)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
“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孔孟”。
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大學(xué)》《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
C.《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從人應(yīng)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
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
D.《魚我所欲也》開篇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以魚和熊掌為喻,論述了人生的選擇應(yīng)以“義”為重,必要時要“舍
生而取義”,同時批判了那些見利忘義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B項中“與《大學(xué)》《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表述有誤,“四書”指
《大學(xué)》《論語》《中庸》《孟子》,不包括《詩經(jīng)》。故選B。
8.默寫。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0
(2),乞人不屑也。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己乎?
(4)現(xiàn)在人們常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來表明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
的正確選擇。
(5)《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孟子“性善論”思想的句子是:",,
(6)《魚我所欲也》中與“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語句是:“,;,
(7)面對元朝最高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
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
【答案】(1)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2)蹴爾而與之(3)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4)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義者也(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6)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解析】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1)—(3)題為直接型默寫題,學(xué)生根據(jù)上下句提示默寫即可。
(4)—(7)題為理解型默寫題,作答時要抓住關(guān)鍵信息來確定答案。
9.翻譯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
(5)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
(2)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3)采
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4)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
(5)(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6)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7)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中,聯(lián)系上
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要牢記統(tǒng)編教材推薦的
“留、替、調(diào)、補、刪”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詞等要準(zhǔn)確翻
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
10.(2022?四川南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
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未有子,汝當(dāng)以同姓
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p>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日:“我史閣部也?!?/p>
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dāng)葬梅花嶺上?!敝潦?,
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dān)任內(nèi)閣大學(xué)士。故自稱“閣部”。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審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dān)心
B.所識窮乏者皆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己乎已:停止
D.被熱至南門執(zhí):押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患:禍患,災(zāi)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dāng)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地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加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介詞,為了/動詞,作為;B.介詞,表比較,相
當(dāng)于“比”/介詞,表處所,在;C.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D.都是代詞,代指他。故選D項。
(3)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yán)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
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
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
了他心中的“大義”。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八牟繉⒆裾账倪z言將他葬在梅花嶺上”錯。根據(jù)乙文最后段“德威求
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可知,史可法的副將軍史德威沒有找到史可法的尸骨,所以只是將史可法的衣冠葬在
了梅花嶺上。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萬鐘則不辮禮又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
【答案】①(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②
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中,聯(lián)系
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要牢記統(tǒng)編教材推
薦的“留、替、調(diào)、補、刪”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詞等要
準(zhǔn)確翻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同時也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倒裝句,要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的正常語序。
【參考譯文】
【乙】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城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
召集眾將領(lǐng)告訴他們說:“我發(fā)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
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擔(dān)負這一任務(wù)。忠烈公高興地說:
“我還沒有兒子,你應(yīng)當(dāng)憑同姓的關(guān)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
(太夫人的)孫兒輩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lǐng)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唉德威,德
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被眾將領(lǐng)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牘、太守任民育及都督
劉肇基等眾將領(lǐng)都戰(zhàn)死了。忠烈就瞪眼看著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北唬ǚ┭旱侥祥T。和碩豫親王
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dāng)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后應(yīng)葬(在)梅花嶺上?!钡?/p>
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O
11.(2019?遂寧)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練習(xí)。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
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
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
此?"屈原目:“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
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酶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日:“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
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蟆?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
注:①醵: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蟆(hub):塵滓重
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鋁包木門窗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金融資產(chǎn)交易所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葡萄及深加工行業(yè)發(fā)展?fàn)顩r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色紡紗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預(yù)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羊絨產(chǎn)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程控交換機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遼寧省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2025廣東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醫(yī)學(xué)實驗儀器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英語演講-機器人發(fā)展
- 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zhì)量發(fā)展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共52題)
- 1、1~36號元素電子排布式、排布圖
- advantrol-pro v2.70學(xué)習(xí)版系統(tǒng)組態(tài)使用手冊
- 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沙盤模擬企業(yè)經(jīng)營賽項規(guī)程
- 國網(wǎng)新聞宣傳與企業(yè)文化管理專責(zé)題庫匯總-下(判斷、簡答題)
- 職業(yè)衛(wèi)生調(diào)查表
- GB/T 11982.1-2005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第1部分:帶基材的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 10046-2018銀釬料
- GB 4094-2016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biāo)志
- 小兒急性喉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