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_第1頁
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_第2頁
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_第3頁
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_第4頁
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真題】2023年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全國乙卷)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文學研究有兩條腿,一條是文學,一條是文學批評,在一條腿向前邁的時候,另一條腿就要先停一

停,踏在地上;否則,我們的身體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文學史框架建立在相對確定的價值體系之上,要

據這個價值體系分出優(yōu)劣、高下、主次乃至正反兩個方面。在一定時期,首先確定的是文學批評的共同標

準,這就是那時所建立的文學史框架的要求。文學史框架要有統(tǒng)一性,不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各

行其是。一旦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文學史就不要一天一改。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說明研

究者已經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識,至少那些文學史的編寫者承認這個框架是合理的,

是有他們自己的文學感受和理解做根據的,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別人一有異議就要改弦易轍的。文學史有

自己的力量,尤其是文學史教材。文學史教材因其編寫者大多是學科里有權威性的專家和學者,而有著更

廣泛的可信度,能夠讓更廣大的文學史閱讀者或教材使用者放心接受。人們首先通過文學史建立起對這個

學科范圍內的作家與作品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印象。一旦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就不必擔心不同人有

不同的觀點。因為這些與文學史框架的要求不同的觀點,充其量只是將自己的不同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罷

To它們對文學史框架的影響只是局部的,對現行文學史有局部的充實和微調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不

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那些在文學史上已經得到充分論述的作家和作品的認識,人們不會從認識到杜甫

詩的文學價值而至于認識不到杜甫詩的文學價值。與此同時,文學批評是個人化,多樣化的,自然有不同

意見的發(fā)生?,F行文學史的編寫者和同意現行文學史觀點的祭究者同樣會以個人身份參加到文學研究的行

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持有不同意見的:北評者進行討論??傊?,文學史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像一道堤

壩一樣阻擋若文學批評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沖擊,并在這種沖擊中發(fā)生著漸進性的變化。但文學史永遠只

是一個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窮盡對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學作品的認識;它是被文學史家精心挑選和組織起來

的文學知識和思想,而不是這個學科的文學知識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這個學科研究活動的終極形式。以

文學史框架為參考,展開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析、討論和研究,就成了這個學科研究的主體內容,而這

些都是在文學批評的范圍內進行的。文學史就建立在此前文學批評活動的基礎之上,沒有文學批評的繁榮

發(fā)展,任何一部文學史都無法獨立地支掠起自己,文學批評不能以文學史框架的要求為當然標準,而要以

批評者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理解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際地、深入地進入到文學世界,將其中更豐言、

更具體、更隱蔽的價值和意義充分發(fā)掘出來,爭取別人的理解和同情,從而給文學史的寫作不斷注入新血

液。

(摘編自王富仁《文學史與文學批評》)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史框架以相對確定的價值體系為基礎代表一定時期內文學批評的共同標準。

B.文學史教材的出現標志著文學研究者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認識。

1

C.文學批評可能不斷對已有的文學史形成沖擊從而促使文學史發(fā)生漸進性變化。

D.文學批評的出發(fā)點是批評者自己對文學的真實感受和理解,而不是文學史的結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論證了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的相互關系。

B.文章提及杜甫詩說明對文學史上得到充分論述的作品,人們的認識有穩(wěn)定性。

C.文章在分析了文學批評的性質之后又進一步指出了文學批評者應具有的態(tài)度。

D.文章在情感態(tài)度上表現出傾向性,在文學史與文學批評二者之間更青睞文學史。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史與文學批評的研究方式有較大差異,文學史編寫者應避免會入文學扎評。

B.因為文學史無法窮盡對作家和作品的認識,所以拾遺補缺才是文學批評的任務。

C.沒有廣泛細致的文學批評,文學史就失去了基礎,文學研究活力也會受到影響。

D.隨若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學研究的深入,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是有必要的。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我們對腳下的世界所知甚少。晴朗無云的夜晚,你仰頭望天,可以看到數萬億英里外的星星發(fā)出的光

芒,小行星在月球表面撞擊出的隕石坑也清晰可見。而低下頭,你看到的只有柏油路和自己的腳指頭。僅

僅下到距地面十碼,我就覺得已遠離人世間,這里,最初在古海洋大陸架上形成的石灰?guī)r層閃閃發(fā)光,我

看得入了迷。地下世界牢牢保守著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態(tài)學家才追蹤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網

絡。這些真菌將單獨的樹木連成了彼此聯通的森林,這一活動已經持續(xù)了數億年。2013年,在中國重慶發(fā)

現了一個擁有獨立天氣系統(tǒng)的洞穴網絡:大團的水汽在巨大的中央洞穴中聚集,冰冷的塵霧如云層般在遠

處陽光的洞室中飄蕩。在意大利北部一千英尺的地下,我沿著繩索滑到了一個空曠的圓形石室,滿地都是

黑色的沙堆,地下河從中橫貫而過。踩在沙堆上,就像穿行在漆黑星球上的無風沙漠中。為什么要往地下

去?這樣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違背理性的意愿,恐怕也少有人會心生向往。特意把一件東西埋入地下,

大都出于某種隱蔽的目的,而從地下取回一件東西,無一例外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但是現在,我們比

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喬治?佩雷克在《空間物種》中寫道:“努力讓自己把目光放平吧,”而

我想反駁:“努力讓自己把目光投得更深吧?!睂τ谌祟悧拥倪@個具有深度的世界,“水平視野”是遠遠不

夠的。我們目前處于人類世,這個世代見證了全球范圍的、令人恐懼的巨大變化,本應一直被埋藏的東西

自行露出了地面,讓我們無法再忽視,那種強烈的侵入感令人愕然。在東西伯利亞的森林里,一個巨型坑

洞在不斷軟化的土地上張開了血盆大口,它吞下數以萬計的樹木,袒露出已有二十萬年歷史的地層,當地

的雅庫特人稱它為“地下世界入口”,在英國,近年來的酷暑使得古代建筑遺跡紛紛闖進人們的視野——羅

馬時期的觀測塔、新石器時代的圍墻……陸續(xù)被揭開面紗,就像大地上的麥田怪圈,從空中俯瞰即可辨

認,格陵蘭島西北部,冷戰(zhàn)時期的一個導彈基地在五十年前被封在冰蓋下,如今它即將重見天日,里面儲

存著數十萬加侖的化學污染物??脊艑W家波拉?佩圖爾斯多蒂爾寫道:“問題不在于地層中埋藏著那些東

2

西,而在于它們非常持久,比我們的壽命更久,而且有朝一日會裹挾著我們從未意識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

來。它們就像是‘沉睡的巨人‘,從'深時'的睡眠中被喚醒?!薄吧顣r”是地下世界的紀年,深時就是地球那令

人眩暈的漫長歷史——時間從當下向前向后無盡延展。深時的計量方式讓人類顯得微不足道,它的計量單

位是“世''和"宙",而不是"分''和"年它的載體是巖石,冰川、鐘乳石、海床沉積物和漂移的地殼板塊。

深時通向過去也通往未來,五十億年后,隨著太陽能量的耗盡,地球也會落入黑暗,我們正踮著腳站在邊

緣處。我們要警惕那種逆來順受的思維,實際上恰恰相反,深時應當是一種更加激進的視角,促使我們采

取行動,而不是變得無動于衷。理解深時可以敦促我們思考:自己眼下的所作所為,會給我們身后的生命

乃至活世留下什么?用深時的視角來看,我們原本認為恒久不變的東西便有了生命。萬物的歡樂躍入我們

的眼睛和頭腦,世界再一次變得豐富離奇、充滿生機。冰川有了呼吸,巖層有了潮汐,山脈經歷若蜷縮與

伸展,石頭有了跳動的脈搏。我們棲居的地球,生生不息。

(摘編自羅伯特?麥克法倫《深時之旅》,王如菲譯)

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伯特?麥克法倫認為人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世界,而喬治?佩雷克不認同觀點,他認為應該

用水平視野去觀察世界。

B.東西伯利亞森林中巨型坑洞”張開了血盆大口“,"吞下數以萬計的樹木”。當面對這種環(huán)境異變時,人

們會感到驚愕與恐懼。

C.冰蓋下冷戰(zhàn)時期的導彈基地等,可能有朝一日會帶若我們從未意識到的巨大力量卷土重來,給人類世

界帶來巨大的災難。

D.“深時”是地下世界的紀年,深時之旅是對地下世界的探案和認知。我們腳下的世界,不只隱匿若黑暗

和死亡,也珍藏著人類漫長的文明。

5.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仰頭可以看到星星的光芒,而低下頭只能看見柏油路和自己的腳指頭,作者借此闡釋了本文的核心觀

點“我們對腳下的世界所知甚少”。

B.為了說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第二段列舉了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網絡、重慶的洞穴網絡以及意大利北部

的地下石室三個例證。

C.下面的說法體現了第三段的中心論點,說起地下世界,恐懼和厭惡是人們的慣常反應,它總是與恐

怖、黑暗等詞語聯系在一起。

D.考古學家波拉?佩圖爾斯多蒂爾的言論,說明我們在人類世這個世代見證了全球范圍的、令人恐懼的巨

大變化這一事實。

6.以深時的視角思考,人們會產生哪兩種不同的行為?請根據本文概括說明。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長出一地的好養(yǎng)麥

曹多勇

這年里,德貴最后一次來種河灘地已是臘月里。這期間,他先后種過一次黃豆,兩次綠豆,兩次麥

子,莊稼還是顆粒無收,這情況,德貴還有歲數更大的犁都沒經歷過。兒子兒媳說這怪氣候叫厄爾尼諾現

象,德貴不聽這道理,罵天,說這是要絕人??!

大河灣土地分兩種:一種在圍堤壩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灣人賴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種地在堤壩

外,無遮無攔地緊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麥就不錯了,秋季天都荒著——這地叫河灘地,也叫荒地,大河

灣只德貴一人秋季天還耕種河灘地。

村人說德貴,那點河灘地還能結出金豆豆、銀豆豆?

德貴家人也說德貴,年年秋季天見你河灘地種呀種呀種,可臨了收幾次?

德貴先是不愿搭理話,落后才說,俺見河灘地長草就像長俺心口窩,痛得夜夜睡不著覺呀!

河灘地位于村東兩里地。德貴村東里出了莊,趕頭牛,打張犁,沿河堤一直往東去。人老,牛老,犁也

老。牛老,蹄邁得很遲緩,遠處里還以為牛是站堤壩上不動彈。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掛一張犁,側斜

身顯得更佝。梨呢是犁鋅小,犁把細,還滿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紋,像老人手上臉上的皺紋皮。牛前邊

領,德貴后面跟,牛韁繩牽連他們倆,一副懶懶散散的模樣,弄不清是德貴趕牛,還是牛牽德貴。至河灘

地頭,德貴說一聲“吁——",牛停下蹄,瞪一對大牛眼瞧德貴。德貴下堤壩往河灘地里走,牛地側轉身頭

低屁股撅,挺住蹄緩下堤壩追德貴。關鍵時才分出牛還是受人支配著。

德貴沒有即刻套牛犁地,他知道牛跟自己還有犁都得歇息喘口氣。犁樟眼松,趴德貴肩“吱呀、吱呀''一路

不停歇地叫。德貴說犁,俺知道你樣眼咧著嘴,不濕潤濕潤水,你準散架,牛嘴也“吧嗒、吧嗒”扯黏水吐

白沫,德貴說牛,僮知你噪子眼冒著火,得去淮河里喝個飽。于是,德貴、牛和犁三個老貨徑直朝淮河走

去。牛飲水,人喝水,犁干脆丟河里。德貴喝幾口水站起身,罵犁,你個老貨還真能憋氣呢;罵牛,你個

吃草的家伙能站俺上游飲水?

淮河水這會兒還溫溫順順躺河床里,波浪一疊壓一疊有條不紊地浪過來又浪過來。德貴、牛,還有那只淹

沒水里的犁構成一幅溫舜的田園畫。但德貴卻在這寧靜貌似溫順的淮河水里瞧看出洪水泛濫的跡象。這跡

象是幾縷混濁的泥絲,曲曲折折隱河邊的水里搖曳流過,這幾縷混濁的泥絲就是上游山水下來的前兆,就

像暴風雨過來之前的一陣涼風。

牛飲飽水抬起頭,潤濕的嘴像涂抹油似的又黑又亮。德貴問牛,你說俺們這地犁還是不犁?牛兩眼盯著水

面瞧著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沒瞧。德貴又問犁,你說俺們這地犁還是不犁?德貴問犁沒見犁,這才彎腰伸

手撈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答滴答”往河面滴。這清脆的水滴聲像是回答德貴的問話。德貴說

還是犁說得對,不能害怕漲水淹河灘地,俺們就不種河灘地。

4

不知怎么的,德貴感覺最通人性的是犁,而不是牛。

這天上午,德貴犁過河灘地;這天下午,德貴耙過河灘地;這天挨傍晚,德貴撒開黃豆種。一天時間,這

塊河灘地就暄暄騰騰像塊餅被德貴精心制作好,擺放在淮河邊上。

然而,還沒等德貴的鋤伸進去,淮河的水便漲出來,德貴赤腳跑進黃豆地,眼前那些沒頂的禾苗還使勁地

舉著枝葉在河水里掙扎。德貴站立的地方原本還是一處干地,河水舔舔地浸過腳面,德貴往后退,罵河

水,說俺是一棵會挪動的莊稼,你們想淹也淹不住。

就這么河水淹過種、種過淹,德貴從夏日里口氣趕進臘月天。

臘月里天寒地凍,德貴這回出村沒牽牛,沒扯犁,只扛一把大掃帚,河灘地經河水反復浸泡幾個月,晃晃

蕩蕩地如鋪展一地的嫩豆腐。這樣的地是下不去牛、伸不開犁。德貴扛的大掃帚是牛也是犁。德貴脫下

鞋,“咔嚓”踩碎表層的薄冰走進去,冰泥一下沒過小腿肚,德貴挨排排拍碎冰,而后才能撒上種。

這一次撒的是養(yǎng)麥。臘月天,只能種養(yǎng)麥。

德貴畢竟是上歲數的人,又加兩腿淤進冰泥里,那些刺骨的寒氣也就洪水般一浪一浪往心口窩那里涌。德

貴仍不罷手,不急不躁,拍一截冰泥地,撒一截種子,而后再把養(yǎng)麥種拍進泥水里。德貴知道停下手,這

些拍碎的冰泥又會凝結起來。德貴還知道養(yǎng)麥種在這樣的冰泥里是長不出芽的,即使長出芽,也會被凍

死,但德責仍是一點一點地種。

這天,德貴回家燒兩碗姜茶喝下肚,便躺床上睡起來。夢里的河灘地綠油油長滿一地的好養(yǎng)麥,長呀長呀

一個勁地往上長。

(有刪改)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一年里多次耕種都顆粒無收的事實開篇,為下文在人與大自然的激烈沖突中塑造德貴這一人物

形象埋下了伏筆。

B.面對村人與家人的不理解,德貴說“俺見河灘地長草就像長俺心口窩”形象地表達了他對土地的那種深

厚感情。

C.小說最后以德貴夢見地里長出了好養(yǎng)麥結尾。這樣的藝術處理既照應了題目,也增強了小說的溫情意

味與向上的力量。

D.德貴與《老人與?!分械睦先擞邢嗨浦?,德貴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與老人的永不言敗,都是他們堅

韌執(zhí)著性格的體現。

8.文中畫線部分的描寫。人、牛、犁渾然一體。這種藝術效果是如何營造出來的?請簡要賞析、

9.德貴與牛、犁對話,表現了德貴什么樣的心理請結合小說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褐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于前。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

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曹君弗聽。釐負羈歸而不樂,其妻

問之曰:“公從外來而有不樂之色,何也?”負羈曰:“吾聞之,有福不及,禍來連我。今日吾君召晉公子,

其遇之無禮。我與在前,吾是以不樂?!逼淦拊唬骸拔嵊^晉公子,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

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必摿b曰:“諾?!?/p>

盛黃.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公子見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辭其璧。公子自曹入

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曰:“昔者晉獻公與寡人交,諸侯莫弗聞。獻公不幸離群

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將令其宗廟不祓陰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則非與人交之道。吾

欲輔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惫蚱鹱洌镘囄灏俪?,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

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

戮。"又令人告釐負羈日:“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閭,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安苋寺?/p>

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馀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

猶累卵也,而以無禮蒞之,此所以絕世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

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君遇之A無禮B彼若有時C反D國E而起兵F即恐為曹傷G君H不如殺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窮,指困窘、困厄,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窮條烈風”的“窮”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約”,與《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時宰殺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稱為血食。

D.絕世,指斷絕了諸侯的世系傳承,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耳遭到曹君的無禮對待,叔唯預見到這件事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后果。主張茶掉重耳以杜絕后患,曾

君沒有聽從叔唯的建議。

B.鰲負羈參與了接見重耳的活動,為曾君對重耳無禮感到憂心忡忡,他妻子問明原委后,積極幫他出主

意,鰲負羈聽取了她的意見。

C.離開曹國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國、秦國,秦穆公念在過去晉獻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護送重耳

返回晉國,立重耳為晉君。

6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討伐曹國,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瞧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但對鰲

負羈則給予了特別的關照。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

②盛黃金于熏,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遺公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破陣子

陸游

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

蠟屐登山真率飲,短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

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

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還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以“空花”“昨夢”喻指過往的虛無,“看破”“放輕”宣示自己告別過去。

B.詞人著展拄杖、登山穿林,一個遠離塵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隱逸形象躍然紙上。

C.細雨初晴的春日,依然會使人感覺到寒冷,但這并沒有影響詞人的輕松自得。

D.詞人在最后表示,希望遠方友人能與自己同飲共醉,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

15.這首詞是如何表現詞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寫琵琶女結束演奏后的動

作及神態(tài),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

(2)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境致與蘇軾《赤壁賦》中

“,”兩句所寫的景致非常相似。

(3)小剛因病不能參加比賽,汪教練給他發(fā)了一條信息,寫道:“人生中的機遇絕非只有一次,古詩云:

',,我對你永遠充滿信心!”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這兩個老頭,從前面看,像五十歲;從后面看,像三十歲,他們今年都已

經做過七十整壽了,身體真好!郭老頭能吃飯,斤半烙餅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醬汁,幾口就下去

7

了,他這輩子沒有牙疼過,耿老頭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銷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錢,售貨員找

了錢給他,他亮著個空碗:“酒呢?”售貨員有點恍惚:記得是打給他了呀?——售貨員低頭數錢的功夫,

二兩酒已經進了他的肚了。倆老頭非常“要好”一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愛干凈愛整齊的意思,不論什

么時候,上唇的胡子平嶄烏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渾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領子是領子,一個紐扣

也不短。倆老頭還都愛穿鞅鞋,斜十字實納幫,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齋買的,這種鞋過去是專

門賣給抬轎的轎夫穿的,后來拉包月車的車夫也愛穿,抱腳,精神!

倆老頭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

場;…送人情出份子,…二起進門。生產隊有事找他們,隊長總是說:“去!找找倆老頭!”“倆老頭”不是“兩個

老頭'’的意思,是說他們特別親密的關系。類似“哥倆”“姐倆,按說應該叫他們“老頭倆”,不過沒有這么說

話的,所以人們只能叫他們“倆老頭

(摘編自汪曾祺《倆老頭》)

17.下列句子中的“能”與文中加點的“能”,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她盡量高高地踮起腳尖,希望車廂里的人能看見她的臉。

B.我們班同學就數他能說,講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C.新頒布的控煙條例規(guī)定,絕大多數公共場所都不能吸煙。

D.以前這條小河上沒有橋,人們只能涉水而過,非常不便。

18.下列句子中畫橫線部分與文中畫橫線部分的語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稗子的葉很像稻葉,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說話辦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從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們倆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個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個美人胚子。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年下辦年貨、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開會、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

去?!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明明是一項限期兩個月的作業(yè),你就是要懷著愧疚自責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業(yè)前一周才匆匆開始,

結果不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最后匆忙趕完的作業(yè)也很難盡如人意,如果總是這樣,那么,拖

延堪稱當代生活的“絕癥”,身處其中的人會感到極度焦慮,但還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滿懷負罪感地干其他的

事情,任務一拖再拖,時間越少焦慮感越強,,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惡性循環(huán)。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答案就是,制訂明確具體的計劃,將一個困難的大任務分解為容易完成的小

任務。例如,您要寫一篇報告,就可以把你的這個大任務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

8

務、并且計劃好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這三個小任務將來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寫一篇

報告的大任務就變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務具有線案作用,更容易讓你產生行動的欲望。一旦

開始行動,完成任務也就不再遙不可及了。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

個字。

2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表述煩瑣,請刪除冗余詞語,使表達簡潔通順,但不得改變原意,將修改后的文

段寫在答題卡上。(不超過75個字)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比绻澜缟现挥幸环N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那也是單調的。以上兩則材料出自習近平

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以此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要求:

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龔;不得泄漏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C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根據題

干的具體要求,根據選項的表述去分析和判斷,選擇最佳的一項。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的能力。作答的關鍵是整體閱讀文本,然后帶著選

項回歸文本去篩選和比對,然后選擇最符合題干要求的一項。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內容及觀點的內容。要在整體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根據選項的具體表

述去篩選和推斷,特別是對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必須要深入地吃透。

1.B.“文學史教材的出現”"“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錯誤,原文語句一"有了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說

明研究者已經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識,至少那些文學史的編寫者承認這個框架是合理

的“,應該是“相對固定的文學史框架”的出現標志著“研究者已經對其中一系列主要問題有了相對集中的認

識”,且”承認文學史框架的合理性”的是“那些文學史的編寫者”。

故答案為:B。

2.D.“在情感態(tài)度上表現出傾向性”“更青睞文學史”錯誤,材料分析了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分析指出了它們

的不同和聯系,并沒有在態(tài)度上表現出傾向性或者更青睞哪一個。

故答案為:Do

3.A.“文學史編寫者應避免介入文學批評”錯誤,原文一現行文學史的編寫者和同意現行文學史觀點的

研究者同樣會以個人身份參加到文學研究的行列之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持有不同意見的批評者進行討論

II

O

B.“所以拾遺補缺才是文學批評的任務"錯誤,原文——“以文學史框架為參考,展開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

析、討論和研究,就成了這個學科研究的主體內容,而這些都是在文學批評的范圍內進行的"可知,文學

批評是對作家、文學作品展開的“更廣泛細致的闡釋、分析、討論和研究

D.“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是有必要的“錯誤,用詞太過絕對,原文的觀點是“對現行文學史有局部的

充實和微調的作用"“給文學史的寫作不斷注入新血液”,而不是“否定并取代前人撰寫的文學史”。

故答案為:Co

【答案】4.A

5.A

6.①一種行為是任憑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種行為是反思我們和地球、萬物的關

系,思考我們能為后代留下些什么,從而在現實世界中采取行動。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

10

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

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評價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時,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

較。解答時要認真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

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

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論述類文本的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

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

4.A."而喬治?佩雷克不認同此觀點“錯誤,無中生有。結合“喬治?佩雷克在《空間物種》中寫道:’努力讓

自己把目光放平吧可知,文中沒有說喬治?佩雷克對羅伯特?麥克法倫觀點的態(tài)度。故答案為:A。

5.B.“為了說明地下世界的神秘性”錯誤,原文——“地下世界牢牢保守著它的秘密。直到最近二十年,生

態(tài)學家才追蹤到林地土壤中的真菌網絡。”三個例證是為了證明人類在近些年才發(fā)現地下世界的秘密。

C.“下面的說法體現了第三段的中心論點……”錯誤,結合“這樣做完全是反本能的,既違背理性的意愿,恐

怕也少有人會心生向往……但是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可知,第三段的中心論

點是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理解地下的世界。D.“說明我們在人類世這個世代見證了”錯誤。原文——“我

們目前處于人類世,這個世代見證了全球范圍的、令人恐懼的巨大變化”,是“這個世代”見證了全球范圍

的、令人恐懼的巨大變化,而不是“我們

故答案為:A。

6.結合原文“深時通向過去也通往未來,五十億年后,隨著太陽能量的耗盡,地球也會落入黑暗,我們正

踮著腳站在邊緣處。我們要警惕那種逆來順受的思維”可知,深時讓人類變得微不足道、逆來順受和無動

于衷。結合原文“實際上恰恰相反,深時應當是一種更加激進的視角,促使我們采取行動……理解深時可

以敦促我們思考”可知,深時促使人類思考和采取行動。

故答案為:①一種行為是任憑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種行為是反思我們和地球、

萬物的關系,思考我們能為后代留下些什么,從而在現實世界中采取行動。

【答案】7.B

8.①修辭手法的使用,畫線句使用比喻排比、擬人、白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老人、老牛及

老犁的形象,描繪出一幅田園農耕圖。

②畫線句采用總分總式的敘述方式,有頭有尾,老人、老牛及老犁的形象,三者渾然一體。

③畫線句語言風格淺白流暢,句式整齊,音韻和諧。

9.①牛和犁沒有回答德貴的提問,顯示出其內心的孤獨;

②德貴不怕失敗,堅持耕種,顯示出他的執(zhí)著和堅定,也體現出農民對土地的堅守與熱愛和堅韌不拔的精

11

神。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

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

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

斷。

(2)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

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看如何寫的,達到什么效果。

(3)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心理變化的分析能力??梢砸罁闹袑θ宋锏男睦砻鑼?、神態(tài)表情和行為動作

的刻畫、環(huán)境描寫來分析。

“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

7.B“表達了他對土地的那種深厚感情”錯誤,原文“俺見河灘地長草就像長俺心口窩,痛得夜夜睡不著覺

呀!”表達出德貴對土地荒廢的痛惜之情。

故答案為:B。

8.①修辭手法的使用,“犁把細,還滿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紋,像老人手上臉上的皺紋皮”,運用比喻;

“人老,牛老,犁也老”,運用排比;“牛前邊領,德貴后面跟,牛韁繩牽連他們倆,一副懶懶散散的模樣,

弄不清是德貴趕牛,還是牛牽德貴”,運用擬人、白描手法,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老人、老牛及老犁的形

象,三者渾然一體,描繪出一幅田園農耕圖。

②畫線句采用總分總式的敘述方式,“人老,牛老,犁也老”,總寫;"牛老,蹄邁得很遲緩,遠處里還以

為牛是站堤壩上不動彈。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掛一張犁,側斜身顯得更佝,犁呢是犁鋅小,犁把細,

還滿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紋,像老人手上臉上的皺紋皮”,分寫三者的老態(tài);“牛前邊領,德責后面跟,牛

韁繩牽連他們倆,一副懶懶散散的模樣,弄不清是德貴趕牛,還是牛牽德貴”,總寫;有頭有尾,老人、

老牛及老犁使讀者讀來感覺三者渾然一體。

③畫線句語言風格淺白流暢,親切自然,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如“人老,老在脊梁上”;句子多采用口語

化的表達,如“牛前邊領,德貴后面跟“,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句子多采用口語化的表達,讀來沒有滯澀

感。

故答案為:①修辭手法的使用,畫線句使用比喻排比、擬人、白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老人、

老牛及老犁的形象,描繪出一幅田園農耕圖。

②畫線句采用總分總式的敘述方式,有頭有尾,老人、老牛及老犁的形象,三者渾然一體。

③畫線句語言風格淺白流暢,句式整齊,音韻和諧。

12

9.結合原文“德貴問牛,你說俺們這地犁還是不犁?牛兩眼盯著水面瞧著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沒瞧,德貴

又問犁,你說俺們這地犁還是不犁?德貴問犁沒見犁,這才彎腰伸手撈出犁,犁全身吃透水,多余的水,滴

答滴答’往河面滴。這清脆的水滴聲像是回答德貴的問話“,可知德貴問牛和犁,但牛和犁沒有回答,只回

答以沉默,以水滴之聲,顯示出人物內心的孤獨,不被世人理解。

結合原文“德貴說還是犁說得對,不能害怕漲水淹河灘地,俺們就不種河灘地”,據此看出,德貴心里早有

答案,不怕失敗,堅持耕種,襯托出德貴的執(zhí)著和堅定,也體現出農民對土地的堅守與熱愛和堅韌不拔的

精神。

故答案為:①牛和犁沒有回答德貴的提問,顯示出其內心的孤獨;

②德貴不怕失敗,堅持耕種,顯示出他的執(zhí)著和堅定,也體現出農民對土地的堅守與熱愛和堅韌不拔的精

神。

【答案】10.BFG

11.A

12.D

13.①此人如果返回晉國,必然會誅殺(對他)無禮的人,那么曹國必然是位列首位的。

②在壺中盛著黃金,用(豐盛)的餐食充滿容器,在上面加上碧玉,在夜晚派人送給公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斷句能力。解答該題考生要善于從語法的層面,根據句

意、虛詞和對稱結構進行判斷。注意平時要積累常見表示句中停頓的文言虛詞。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以及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識題的作答關鍵在于平時的

積累與識記。文言實詞題的作答,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

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

“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

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參考譯文:

過去晉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過曹國,曹君趁他脫去上衣時偷看他的駢肋。釐負羈和叔瞻在前侍奉。叔

瞻對曹君說;“我看晉公子不是平常的人。您對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

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辈芫宦?。釐負羈回家,臉上不高興,他的妻子問他說:“您從外面

回來,帶著不高興的神色,為什么?''負羈說:“我聽說,有福輪不到,禍來牽連我。今天國君召見晉公子,

待他沒有禮貌。我夾在里面,因此不高興?!彼钠拮诱f:“我看晉公子像大國的君主,他的隨從人員像大

國的相國?,F在困窘逃亡,路過曹國,曹國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果返回祖國,必會聲討對他無禮的人,那

曹就是第一個了。您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區(qū)別開呢?”負羈說:"好吧?!本驮趬乩锸⑸宵S金,用飯把它

13

裝滿,用璧蓋上,晚上派人送給晉公子。公子見了使者,拜了兩拜,留飯而謝絕收壁。晉公子從曹到楚,

從楚到秦。到了秦國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說:“過去晉獻公和我結交,諸侯沒有不聽說的。獻公不

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繼位的兒子不好,我怕他會讓晉國的宗廟得不到打掃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長此

下去不變樣,就不符合與人交往的原則了。我想幫助重耳讓他回國,怎么樣?”群臣都說:“好?!蹦鹿蚨?/p>

發(fā)兵,革車五百輛,同一規(guī)格的馬二千匹,步兵五萬,幫助重耳回到晉國,立為晉君。重耳登基三年,就

發(fā)兵攻打曹國了。于是派人告訴曹君說:“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庇峙扇烁嬖V釐負

羈說:“大軍迫城,我知道您不會反抗我。請在您住的巷門上做好標記,我將據此下達命令,使軍隊不敢

去侵犯?!辈車寺牭胶?,率領他們的親戚去依附釐負羈住地的有七百多家。這就是禮的作用。所以,曹

是小國,夾在晉、楚之間,君主的危險就像疊起來的蛋,卻用無禮來待人,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

10.君遇之無禮,句意完整應斷開,第二個句子主語是“彼”,即重耳,“反國”和“起兵”作句子的謂語,即

是句子的標志詞,代表對上文的總結,前面應斷開,“君”是下一句的主語,所以G處應斷開。句意:您對

待他沒有禮貌,他如有機會回國成為君主而發(fā)兵,那就怕會成為曹國的禍害。您不如殺了他。故答案為:

BFGo

11.A《送東陽馬生序》中“窮冬烈風’’的"窮”是形容詞,意思是深的,晚的,與原文困窘的意思不一致。

句意:大約十年。/出來進去都要繞道。

B出來進去。句意:大約十年。/出來進去都要繞道。

C無誤。

D句意:這就是斷絕后代的原因。/姿才超眾,天下無與倫比。

故答案為:A。

12.D“派人威脅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體,不然就大開殺戒”理解有誤。原文說的是“懸叔瞻而出之,

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大意為,把叔瞻從城上吊下來,我將殺掉他陳尸示眾。"且”這里是將要的意思,并沒

有“交出尸體就避免大開殺戒”這一語意。故D錯誤。故答案為:Do

13.①反:通“返”,返回;其……也:判斷句式。句子翻譯為:此人如果返回晉國,必然會誅殺(對他)

無禮的人,那么曹國必然是位列首位的。②盛黃金于壺:狀語后置句,遺:贈送。句子翻譯為:在壺中盛

著黃金,用(豐盛)的餐食充滿容器,在上面加上碧玉,在夜晚令人送給公子。

故答案為:①此人如果返回晉國,必然會誅殺(對他)無禮的人,那么曹國必然是位列首位的。

②在壺中盛著黃金,用(豐盛)的餐食充滿容器,在上面加上碧玉,在夜晚派人送給公子。

【答案】14.D

15.①直抒胸臆,“看破”"放輕”直接表達自己不被塵世、浮名所牽絆的閑適。

②描寫詩人的行為,“登山真率飲”“穿林自在行”表現詩人的閑適。

③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渲染出一種閑適的氛圍。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和賞析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

14

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

(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情感和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細致分析,準確把握即可。

詩歌單項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

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或者是否能根據詩歌內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

確。

14.D.“遠方友人”錯誤,在詩中無法體現友人是遠方的。“與君同醉醒”,意思是與友人一同醉醒,表達出

詩人閑適自在的心情。故答案為:D。

15.①直抒胸臆,結合“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看破""放輕''直接表達自己看破紅塵,不被塵

世、浮名所牽絆的豁達自得。結合“身閑心太平”,直接表達作者不被世俗之事牽累,身閑豁達的人生態(tài)

度,以及內心平靜閑適的情感。

②詩人的行為,結合“登山真率飲”“穿林自在行”“苔紙閑題溪上句”可知,詩人身體自由,心靈寧靜,用詩

人自由自在的行為表現詩人的閑適。

③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大意為,閑暇之時在溪邊題上一首詩,聽著遠

處傳來煙靄外采菱人的歌聲。抒寫出一種閑適自得的氛圍。

故答案為:①直抒胸臆,“看破”“放輕”直接表達自己不被塵世、浮名所牽絆的閑適。

②描寫詩人的行為,“登山真率飲”“穿林自在行”表現詩人的閑適。

③通過環(huán)境的描寫,抒寫出一種閑適自得的氛圍。

16.【答案】(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解析】【分析】本題需要重點識記和正確書寫的字詞有:斂凌濟

故答案為:

(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點評】本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寫題一般都涉及正確理解文意及句子內涵,因此平

時積累時要加強理解性記憶,弄清文章內容及句子內涵,切不可死記硬背。

【答案】17.B

18.D

19.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復修辭,原句四句結構相似,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并且“一起”共出現四次,更

能突出倆人關系密切,形影不離;改句沒有排比、反復修辭,不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15

②原句為短句,改句是長單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個文段口語化的特點。

③原句使用“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讓描寫更細膩,更有畫面感;改句只用“去''則沒有這種效果。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句子,結合語

境進行分析,并根據選項的表述做出正確的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用法和作用的能力。作答此類題目,既要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同時也要結

合語境分析其意義和作用。用法和作用要從論點論證的角度,結構作用等方面思考。

(3)本題考查學生對語段中相關語句表達效果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相關語句,根據題干的提示,

與題干中所給句子進行比較分析,看其表達效果的優(yōu)劣.

17.例句:"能''是“會、善于”的意思。A.能夠。

B.會,善于。

C.能夠。

D.能夠。

故答案為:Bo

18.文中橫線部分是描寫性語句,突出衣服的好看整潔,起強調作用。ABC三項都是指區(qū)分清楚,一是

一、二是二。

D.是描寫性語句,突出人物的好看,起強調作用。

故答案為:Do

19.從句式來看,“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

子,一起進門”,原文采用了短句,運用排比以及反復的修辭手法,且?guī)讉€句子結構相似,句式整齊,節(jié)

奏感較強。原文"一起去'’以及"一起到場”“一起進門”,突出了兩人之間關系的親密,起強調的作用。改后

的句子無此效果。

整個文段,短句居多,語言風格偏口語化,原句為短句,改句是長單句,原句更符合文段口語化的風格。

“一起到場”“一起進門”與改句"一起去''相比,語言表達更加豐富,更有畫面感。

故答案為: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復修辭,原句四句結構相似,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并且“一起”共出現

四次,更能突出倆人關系密切,形影不離;改句沒有排比、反復修辭,不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

②原句為短句,改句是長單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個文段口語化的特點。

③原句使用“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讓描寫更細膩,更有畫面感;改句只用“去''則沒有這種效果。

【答案】20.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癥”;②越焦慮越是無法行動;③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癥”呢

21.你要寫一篇報告,就可以把這個大任務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并且計劃

好這三個小任務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大任務就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給文段補寫恰當語句的能力,答題時要通讀語段,結合語境進行補

寫,要做到語言簡明、連貫、得體,并注意字數限制。

16

(2)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答題時要讀懂畫線的句子,找出有語病的地方,正確修

改。平時要從語法層面積累病句的類型,比如: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邏輯混亂等等。

2().①根據后文“拖延堪稱當代生活的絕癥”可知,空格前講的是“拖延癥”的具體表現,因此可以填寫“你

可能患上了'拖延癥

②根據后文“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惡性循環(huán)”,再結合前文”任務一拖再拖,時間越少焦慮感越強”可知,

這里的“惡性循環(huán)”是在“完不成任務”和"焦慮感越強”之間循環(huán),因此空格上可以填寫“越焦慮越是無法行

動”。

③空格是克服“拖延癥”的具體做法,因此空格上可以填寫“幫助我們拖延癥呢”。

故答案為: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癥”;②越焦慮越是無法行動;③幫助我們“拖延癥”呢。

21.根據前文“你要寫一篇報告”可知,“你的”語義重復,刪去;“這三個小任務”就是指“查閱資料、整理筆

記、撰寫報告“,因此,第二句中的“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刪去;"將來的”多余,刪去;“大任

務'’就是"寫一篇報告“,刪去最后一句中的“寫一篇報告

故答案為:你要寫一篇報告,就可以把這個大任務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

并且計劃好這三個小任務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大任務就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22.【答案】一枝獨放不是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