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解析版)_第1頁
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解析版)_第2頁
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解析版)_第3頁
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解析版)_第4頁
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松江區(qū)2024屆高三二模語文卷(滿分150分,完卷時間150分鐘)2024.4考生注意:1.本練習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涂(選擇題)或寫(非選擇題)在答題紙上。2.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學校、班級、姓名和考號。3.答題紙與題目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一、積累運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抱明月而長終。(蘇軾《________》)(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_______。(賈誼《過秦論》)(3)《蘭亭集序》中,王羲之否定生死等同、生命短長同一的句子為“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挾飛仙以遨游②.赤壁賦③.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④.(固知)一死生為虛誕⑤.齊彭殤為妄作【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和文學常識的能力。易錯字詞有:“挾”“遨”“賦”“卒”“誕”“殤”等2.按要求作答。(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以上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一位古代文學專家作了交流發(fā)言。他說:“二十世紀的古代文學研究在作家身世、詩文流派、文體演變、藝術風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雹俟糯膶W專業(yè)應加強對文學心靈世界的深入研究②但這些研究屬于文學表層③因而古代文學研究的意義過多粘著在文學外在物④忽略了“文學是人類心靈的圖像”這一層意義⑤影響了文學研究潛存的無限廣闊的精神世界的探索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2)根據以上發(fā)言,下面論文可能未被收入這次研討會論文集的一項是()A.《20世紀古代文學研究方向探索》B.《論古代文學研究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C.《古代文學在網絡時代的新境遇》D.《古典文學中人文精神范式研究》【答案】(1)B(2)C【解析】【小問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作家身世、詩文流派、文體演變、藝術風格等方面屬于“文學表層”“文學外在物”,所以②放在最前面,排除CD;③④⑤是說二十世紀的古代文學研究的不足之處,最后引出自己的觀點①,所以①應放在結尾,排除A。故選B?!拘?】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概括主題的能力。A.通過這位古代文學專家的交流發(fā)言可知,二十世紀的古代文學出現了新的研究方向,所以要進一一步對研究方向進行探索;B.發(fā)言中提出二十世紀的古代文學研究在作家身世、詩文流派、文體演變、藝術風格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這位古代文學專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也是古代文學研究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C.文學與“網絡時代”的關聯,并不涉及文學的內在研究與外在研究的討論,與本次會議主題無關;D.這位專家提出古代文學專業(yè)應加強對文學心靈世界的深入研究,也就是人文精神范式研究。故選C。二、閱讀70分(一)(16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改編是一種典型的互文性現象,互文性理論關注和強調的是。根據該理論,“舞劇互文”是在舞劇研究中,作為主文本的舞劇與其他多種形式的藝術文本建立的對話關系。并且,改編最深層內在機制之一的互文性,它的關注重心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作品和作者的關系,而是通過與原著對話,強調舞劇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語及意義,從被重復的表述中分析舞劇文本和原著文本的關系。舞劇對文學作品改編不僅是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轉化,更多涉及編導對原著闡釋的深層次問題。②從審美范疇來看,《紅樓夢》在結構龐大的敘事背后展示的是一種悲劇的意蘊。原著《好了歌》及《好了歌注》中跛足道人的“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僅是對紅樓人物的注解,也是對一切命運抗爭的唱嘆,這種空白與舞蹈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舞蹈的身體語言的多義性及長于抒情的另類表義性使其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特征,而舞蹈獨有的空白則是影視戲曲等藝術形式所不具備的。同時,文化語境中的《紅樓夢》已成為具有普遍價值的文化意象,這也構成了它與其他文化交流的前提。③改編類作品的互文性研究中,舞劇被視為“主文本”,原著作為它的“互文本”,從引用、暗示、翻譯、戲仿等方面分析考察紅樓舞劇與小說《紅樓夢》的互文性。④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但是其價值卻是對同中之異的探求,互文性的價值正在于文本之間的異質性和對話。舞劇對原著的改編大抵可分為“忠于原著”和“借題發(fā)揮”兩條涇渭分明的路徑,其差異核心就在于“意”和“形”在不同文本之間、不同語境之下產生的關聯。紅樓舞劇對原著或是如“賦”直書陳事,或是如“比”以物喻志,或是如“興”文已盡而意有余。哈德羅·布魯姆認為互文性更側重于強調兩個文本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改編是一種具有詮釋性質的創(chuàng)作,“文本詮釋原則上不可能只被局限為作者意圖的東西,或同時代如何理解他的東西。文本不是作者主觀性的表現。相反,文本只是詮釋者同文本對話中進入真實的存在,而且詮釋者的情景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條件?!泵鎸υ谋?,改編絕非“復印機”式的復制,實際上,對文本意義的體驗與認識本身就是一個無限的過程,新的意義必然會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生,而這也是互文性的過程。紅樓舞劇與小說原著的互文性關系可從三種類型來分析。⑤第一種是忠于原著情節(jié)的再現式互涉。忠于原著改編要形神兼?zhèn)?,“形”是指改編作品的框架結構、重要情節(jié)、中心內容、主要人物諸層面與原著基本一致,在主題上沒有根本的變化,觀眾能自覺地將之與原著聯系在一起。⑥紅樓舞劇與原著互涉對話的第二種是“離形得似”式的“得意忘言”。莊子言“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在這類作品中,“言”的目的在“意”,但“言”本身并非“意”。編導的創(chuàng)作目的不是再現原著的內容情節(jié),也不糾結于原著龐大的結構和復雜的人物關系的舞蹈呈現,其目的在于詮釋原著的深層意蘊,既然言不能盡意,就不必拘于所言。⑦第三種互文性關系是借紅樓之事以澆胸中之塊壘的隨意賦形。對原著情節(jié)進行顛覆,而這種顛覆背后是編導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視角的表達。作品是編導表達自我的載體,而原著中的人物被抽象為符號。材料二:民族舞劇《紅樓夢》打破常規(guī)敘事手法,將章回體小說特色融入劇中,其中不乏一些如“元春省親”“黛玉葬花”等著名的紅樓故事,也有重新解構的“團圓”“花葬”兩幕。這樣的創(chuàng)新蘊含了編導對生命的思考,是對原著靈魂溝通的結果。這兩幕充分展現了青春的盛放與凋零,是用現代審美方式對經典的成功演繹。【團圓】寶玉在想象中看到十一金釵一起出現在自己眼前。寶玉回頭看著這些姐妹,以為一切如舊。而在重重帷幕和珠簾后的陰影里,是寶釵孤獨的身影,只有她留在了冰冷悲涼的現實中?!净ㄔ帷渴O披散長發(fā),身著純色長裙,手執(zhí)各自的代表花朵登場,端坐于十二把高背官帽椅上。伴著音樂,十二釵跳起現代舞,她們圍繞形如墓碑的椅子不斷攀爬、翻滾,不斷拉扯、掙扎。最終,一切又歸于靜默,十二釵漸次離去,徒留滿地花朵和寶玉凝望的背影。材料三:觀眾甲:“團圓”以大團圓烏托邦式想象顛覆了現實,嚴重違背了《紅樓夢》小說主旨,視覺的美消解了深層悲劇美。觀眾乙:“花葬”一幕,以椅背象征墓碑,有一種時空上的割裂感。且“花葬”十二釵的現代舞體現了女性的抗爭,不符合原著中十二金釵的性格特征。3.在材料一第①段中的空格處填上恰當的內容。4.能夠依據材料一內容作出的一項推斷是()A.舞劇是對文學原著賦予新意義的另類闡釋。B.改編即在小說原著的空白處加以舞動畫面。C.舞劇與小說原著的差異越大,改編越成功。D.對小說原著的認識體驗是改編創(chuàng)新的基礎。5.依據材料一,以下最適合改編為舞劇的文體為()A.報告文學 B.詩化小說C.話劇 D.文學評論6.對材料一第④和第⑥段畫線句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引用哈羅德·布魯姆的話,闡釋改編作品不必要忠實于原著。B.如果刪去哈羅德·布魯姆的話,本段就缺失了一個重要理由。C.莊子的話,從三個方面論證了“言”本身并非“意”。D.莊子的話,是證明“言”和“意”關系的必要條件。7.對于民族舞劇《紅樓夢》中的【團圓】【花葬】兩幕,觀眾接受度不一。借助材料一和你對《紅樓夢》的理解,從材料三中選擇一位觀眾的發(fā)言進行評析?!敬鸢浮?.不同形式與原著文本之間的對話性4.D5.B6.B7.參考示例一:觀眾甲,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你認為“團圓”一幕的想象嚴重違背了《紅樓夢》的小說主旨,視覺美消解悲劇美。我認為你沒有理解原著主題及舞劇與小說的互文關系。舞劇改編可以對原著進行詮釋,互文性的價值正在于文本之間的異質性和對話:“團圓”展現出大觀園女子在想象中團圓的一幕,雖然原著并沒有這樣的情節(jié),但舞劇以獨有的藝術方式詮釋原著“千紅一窟”的深層悲劇內蘊。參考示例二:觀眾甲,你認為“團圓”一幕背了《紅樓夢》的小說主旨是有道理的。根據材料一互文性理論,不同藝術形式的改編可對原著詮釋,或傳遞自己的視角的觀點。但根據材料二來看,本民族舞劇更多是詮釋原著主旨。而《紅樓夢》中結局為寶玉不知所終,了斷塵緣,因此,眾女子與寶玉團圓重新回歸有如“大觀園”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說明編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著,改編消解了悲劇美,且削弱了批判現實的力量?!窘馕觥俊?題】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根據下文內容,指出“舞劇互文”是作為主文本的舞劇與其他多種形式的藝術文本建立的對話關系,關注強調舞劇中存在原著文本的言語及意義,分析舞劇文本和原著文本的關系;根據本段結構,本空所填語句為本段的總領句,所填內容應為互文性理論關注強調的是舞劇或者其它藝術形式與原著文本之間的對話關系,故填寫“不同形式與原著文本之間的對話性”?!?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D.正確。根據材料一第七段“對原著情節(jié)進行顛覆,而這種顛覆背后是編導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視角的表達。作品是編導表達自我的載體,而原著中的人物被抽象為符號”可知,充分把握原著才能進行更好地改編創(chuàng)新顛覆。A.“賦予新意義的另類闡釋”錯誤。根據材料一第一段“舞劇對文學作品改編不僅是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轉化,更多涉及編導對原著闡釋的深層次問題”可知,舞劇更多涉及編導對原著的深層次問題進行闡釋,并不是進行賦予另類闡釋。B.“在小說原著的空白處加以舞動畫面”錯誤。根據材料一第二段“這種空白與舞蹈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可知,是原著作品的空白與舞蹈有相似之處。C.“與小說原著的差異越大,改編越成功”錯誤。根據文中“舞劇對原著的改編大抵可分為‘忠于原著’和‘借題發(fā)揮’兩條涇渭分明的路徑”以及對三種不同類型的互文性關系的分析可知,文中并沒有說哪一種改編更成功。故選D。【5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論述《紅樓夢》舞劇改編,從審美范疇、互文性的價值、與小說原著的互文性的三種類型來分析?!都t樓夢》作為古典小說,具有悲劇意蘊、普遍價值,能更好地與其它文化進行交流。B.詩化小說在體裁和情感意蘊上,與之更具有相似性,更具有相似的審美范疇。ACD選項中的報告文學、話劇、文學評論在體裁上,與小說有一定差距,在審美范疇上差別較大。故選B?!?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第四段引用哈羅德·布魯姆的話,意在論述改編詮釋文本重在詮釋者同文本對話,理解文本意義。并引出下文論述,改編是對文本意義的體驗與認識,并產生新的意義。A.“闡釋改編作品不必要忠實于原著”錯誤,與本段內容不符。C.“從三個方面”錯誤。第六段引用莊子的話,莊子借助得魚忘筌、得兔忘蹄的比喻,是為了闡述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即“言”與“意”的關系,而不是從三個方面論證。D.“必要條件”錯誤。應為充分條件。故選B?!?題】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需要理解材料三觀眾的評價,觀眾甲、乙都對“團圓”“花葬”提出了質疑,甲認為“團圓”違背小說主旨,消解了作品的悲劇美。乙認為現代舞體現的抗爭不符合小說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梢苑磳τ^眾的觀點。根據材料一“互文性研究的前提是‘同’,但是其價值卻是對同中之異的探求,互文性的價值正在于文本之間的異質性和對話”可知,互文性的價值正在于舞劇同文本之間的差異性和對話,原著中大觀園中的女子是“千紅一窟,萬艷同杯”,而舞劇卻作了大團圓處理,正是體現其差異性,在差異中體現作品的主旨,更能顯示出巨大的悲劇價值。可以同意觀眾的觀點。根據材料一“舞劇對原著的改編大抵可分為‘忠于原著’和‘借題發(fā)揮’兩條涇渭分明的路徑”可知,對原著改編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既可以忠實原著,也可以借題發(fā)揮。但材料一同時又提出“對原著情節(jié)進行顛覆,而這種顛覆背后是編導在充分把握原著后自我視角的表達”,即要能夠充分把握原著,不可偏離原著。根據材料二“民族舞劇”這一概念,即某個特定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表現該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風貌,故舞劇不能脫離特有的精神風貌?!皥F圓”中以大觀園中眾女子的團圓為結局,背離了原著想要傳達出的傳統(tǒng)精神風貌,使結局不再具有悲劇美。如果選擇“花葬”,亦可以通過以上理論及原著中十二位女子最終只能在命運的枷鎖中黯然凋零的故事進行分析。(二)(16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遠路上的新疆飯劉亮程①有一年,我們開車去阿勒泰,從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出發(fā),穿過茫茫準噶爾盆地,往天邊隱約的阿爾泰山行進。到了黃昏,車里人饑腸轆轆,大漠落日,就像掛在天邊永遠吃不到嘴的圓馕。這時,荒無人煙的路邊突然冒出一間矮土房子,土墻上歪歪扭扭寫著“沙灣大盤雞”。趕緊剎車拐進去,土屋前一小片修整平坦的戈壁,和屋旁遼闊起伏的戈壁灘連在一起。店里只一張桌子,七八個板凳。女店主的表情也跟戈壁灘一樣漠然,不冷不熱地說一句“你來了”,那語氣像似認得你。你似乎也覺得認識她,只是記不起來。她提著大茶壺,給每人倒一碗茶,那茶仿佛泡了一天,跟外面的黃昏一般濃釅。②喝幾碗茶工夫,大盤雞端上來了,那盤子占了大半個桌子,雞塊、土豆塊、辣子滿滿堆了一大盤。四雙筷子齊刷刷伸過去,沒人說一句話,嘴全忙著啃雞,忙著吃里面的皮帶面,太陽落山都不知道。小店里漸漸暗下來時,我們才抬起頭來,彼此看看,誰學著女店主的腔,說了句“你來了”,大家都笑起來。③我全忘了坐在一桌的人是誰,我們因什么事踏上了去阿勒泰的這趟旅行,只記得吃著大盤雞的瞬間,我側臉看著窗外荒天野地里的彤紅晚霞,地平線清晰地勾勒出大地的邊沿。那一刻,一頓荒遠的晚飯就這樣長久地留在了回味里。多年后再走那條路,有意把時間磨到黃昏,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著大盤雞看荒野落日。想再聽那恍惚的一句“你來了”,沿路經過一個又一個路邊飯店,一直把天走黑,那土房子再找不見。④在新疆,最方便在野外吃的還有手抓羊肉,做起來比大盤雞還簡單。一次我們中午約在山谷里一戶哈薩克牧民氈房吃煮羊肉。牧民說羊去后山吃草了,主人騎馬去馱羊,結果一去半天。到太陽西斜,羊馱來了。我們看著主人宰羊,松樹枝在爐膛慢慢燒著,我們耐心地等。羊肉煮熟端上來時天已經黑了,堆成小山的一盤肉里,仿佛已經煮入了牧民上山馱羊的時間、羊在山上吃草的時間、鷹在天空盤旋的時間,以及我們饑餓等待的時間。那一餐,我們一直吃到半夜,仿佛我們等了大半天的饑餓,要用大半夜才能吃喝回來。⑤我的朋友劉湘晨說過他最難忘的一頓飯。那年他在塔什庫爾干拍紀錄片,要下山買攝像機電池,站在村口等車,等到快中午,路上連個車影子都沒有。就在這時,山坡上說說笑笑來了五個姑娘,在路邊的平地上支起帳篷,用石頭壘起一個爐灶,放上鐵鍋,便開始架火燒飯。我的朋友不知道姑娘們給誰做飯,也不便過去問,就老老實實坐在路邊等。等得快睡著了,過來一個姑娘喊他,讓過去吃飯。姑娘說,我們在村里看見你在這里等車,今天不一定會過來車,明天后天也不一定有車過來,我們給你搭了帳篷,做了飯,你住下慢慢等。⑥我的朋友感激地吃完姑娘們做的清燉羊肉,正打算在帳篷里住下,遠遠看見一輛運貨的卡車開來。他多么不希望這輛車過來,最好明天后天也不要有車來,他就一直住在路邊的帳篷里,每天看著五個姑娘在石頭壘的爐灶上給他做飯,晚上躺在帳篷里,望著高原上的星星和月亮,做著美夢,等一輛永遠不希望它過來的車。⑦他可能是塔什庫爾干最幸福的路人了。⑧同樣的幸福經歷我也遇到過。⑨那次我們駕車去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牛石頭草原探路,那是一處遠離縣城的高山濕地夏牧場,羊群踩出的道大坑小坑,要把車顛散架似的。大中午時,一行人進到一戶牧民氈房,男人放羊去了。我們給女主人說,能否給做點吃的,我們付錢。⑩女主人熱情地招呼我們上炕坐下,很麻利地鋪上一塊白色單子,把烤馕和小油餅放在上面,沏上燒好的奶茶,讓我們品嘗。然后,女主人架著外面的爐子,開始煮風干牛肉。那頓肉我們吃得很仔細,肉被風吹干,再煮熟,還是干硬的,只有小塊地咀嚼,肉里有風的悠長干燥,有草從青長到黃的香,有石頭的咸,有松枝燒柴的火氣。一大盤子牛肉,細嚼慢咽地全吃光了。?臨走時同行的朋友掏出五百元錢硬塞給阿媽。阿媽扭不過,就收下了。然后,她俏皮地笑著,一人一張把五百元錢塞給了我們一行五人。像是塞給她的五個孩子。?新疆路邊飯館的常客多是跑長途的司機,進到大小飯館里面,主人先倒一碗燙茶,再問你吃啥。茶水是免費的。一個不產茶的地方,竟然免費給客人喝茶。?那幾年我常坐在路邊飯館喝茶,道路坑坑洼洼,汽車遠去后,揚起的塵土緩緩落下來,像歲月一樣,落在身上頭上,我不管不顧地坐著。那時我年輕迷茫,看著遠去的汽車會莫名傷感,仿佛什么被帶走了,讓我變得空空蕩蕩,又滿眼惆悵。?多少年后我還喜歡在路邊的小飯店吃飯,望著往來車輛,想找到年輕時的那份憂傷。我二十多歲時,在塵土飛揚的路邊,想望見四十歲、五十歲的自己,到底走到了哪里。如今我年近六十歲,知道已走在人生的遠路上,此時回頭,看見二十歲的自己還在那里,我在他遠遠的注視里,沒有迷路,沒有走失。(有刪改)8.②③兩段的語言特點有所變化,請加以賞析。9.第④段和第⑩段畫線句對于食物的描寫具有共同特點,請加以賞析。10.分析⑤⑥⑦段在全文構思上的作用。11.聯系全文,分析??段加點句所蘊含的豐富意蘊?!敬鸢浮?.①第②段語言簡練質樸,多用短句(簡單的詞語),表現當時饑餓狀態(tài)下吃大盤雞的急迫、專注;

②第③段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用語飽含感情,著重描繪記憶中的美好印象以及再找不見的失落。

③語言風格的變化把文章內容在時空上拉開了鮮明的距離,使當時的情景進入到一種審美的情境中。9.①綜合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對食物進行描寫;

②并且不局囿于所寫食物,而是通過對其他的事物的描?。ㄈ缤ㄟ^時間感受,通過想象等)來豐富對食物的感覺,充滿詩意,寫出了作者對遠路主人真誠款待的由衷感動。10.①這三段寫了我朋友的經歷,新疆姑娘的清燉羊肉使他成了最幸福的路人;

②生動表現了新疆人民非同一般的淳樸熱情,在人生遠路上留下幸福的回味;

③自然引出下文寫自己的幸福經歷。

④這個片段對于全文寫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使主題“遠路”及“新疆飯”的內涵更充實更普遍。11.①同樣是望著往來車輛,?段寫莫名傷感,表現年輕時我的迷茫,不知道將來會在遠路上走到哪里。?段寫想找到那份憂傷,是指六十歲的自己,想要回顧年輕時一路走來的經歷。兩次對于傷感情緒的描摹,時空交錯,表現作者對于自己人生遠路的思索。

②從全文看,遠路上的新疆人民真誠淳樸,他們家人般的熱情、溫暖使遠路充滿幸福,也使作者在人生的遠路上沒有迷路,沒有走失?!窘馕觥俊?題】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語言特點的能力。第②段,由“四雙筷子齊刷刷伸過去,沒人說一句話,嘴全忙著啃雞,忙著吃里面的皮帶面,太陽落山都不知道”可知,語言簡練質樸,多用短句,“齊刷刷伸過去”和兩個“忙著”表現了當時饑餓狀態(tài)下吃大盤雞的急迫,“沒人說一句話”“太陽落山都不知道”表現了當時吃大盤雞的專注;第③段,由“窗外荒天野地里的彤紅晚霞,地平線清晰地勾勒出大地的邊沿……一頓荒遠的晚飯就這樣長久地留在了回味里”“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著大盤雞看荒野落日”可知,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用語飽含感情,作者著重描繪記憶中的美好印象;由“多年后再走那條路,有意把時間磨到黃昏,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著大盤雞看荒野落日。想再聽那恍惚的一句‘你來了’,沿路經過一個又一個路邊飯店,一直把天走黑,那土房子再找不見”可知,表現了作者多年以后再找不見那所土房子,再也找不到當年吃大盤雞的情景和感覺的失落??傊?,這兩段語言風格從簡練質樸的變化為優(yōu)美舒緩并飽含深情,把文章內容在時空上拉開了鮮明的距離,使當時的情景進入到一種審美的情境中。【9題】本題考查學生賞析精彩語句的表現力的能力。(1)綜合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對食物進行描寫,如第④段中“堆成小山的一盤肉”和第⑩段“肉被風吹干”運用視覺描寫,“草從青長到黃的香”運用嗅覺描寫,“有石頭的咸”運用味覺描寫,“還是干硬的”運用觸覺描寫。(2)由第④段中“牧民上山馱羊的時間、羊在山上吃草的時間、鷹在天空盤旋的時間,以及我們饑餓等待的時間”,和第⑩段“肉里有風的悠長干燥,有草從青長到黃的香,有石頭的咸,有松枝燒柴的火氣”分析,畫線句不局囿于所寫食物,通過時間感受,通過想象等對其他的事物的描摹來豐富對食物的感覺,作者吃出如此感覺和詩意的大盤雞,寫出了作者對遠路主人真誠款待的由衷感動?!?0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這三段內容是插入段,寫了作者的朋友劉湘晨的最難忘的一頓飯,是在塔什庫爾干一個村口等車時五個姑娘給他做的飯——清燉羊肉。作者朋友在新疆的這次吃飯經歷,作者說新疆姑娘的清燉羊肉使“他可能是塔什庫爾干最幸福的路人了”。先分析內容上的作用。新疆姑娘主動為陌生的過路人清燉羊肉,生動表現了新疆人民非同一般的淳樸熱情,在人生遠路上留下幸福的回味。這個片段對于全文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使主題“遠路”及“新疆飯”的內涵更充實更普遍。再分析結構上的作用。結合下文“同樣的幸福經歷我也遇到過”可知,這三段自然引出下文寫自己駕車去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牛石頭草原探路時,途徑一處遠離縣城的高山濕地夏牧場,在牧民家吃烤馕、小油餅和風干牛肉的幸福經歷。所以,這三段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1題】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語段的豐富意蘊的能力。兩段文字都是寫自己望著往來車輛的情景,但是作者兩次憂傷內涵不同,作者思索也不同。第?段,作者說“揚起的塵土緩緩落下來,像歲月一樣,落在身上頭上,我不管不顧地坐著”“那時我年輕迷茫,看著遠去的汽車會莫名傷感,仿佛什么被帶走了,讓我變得空空蕩蕩,又滿眼惆悵”分析,該段側重抒發(fā)那時年輕的自己不知道將來會在遠路上走到哪里的傷感和迷茫。但是遠路上的新疆人為作者做大盤雞、風干牛肉飯的事情,讓作者這個遠走新疆的人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真誠、淳樸、熱情和溫暖,這讓作者這個遠路人充滿幸福感,使他在人生的遠路上沒有迷路和走失。第?段,作者說“望著往來車輛,想找到年輕時的那份憂傷”,“那份憂傷”是指作者年輕時的那段經歷?!跋胝业侥贻p時的那份憂傷”是指作者六十歲的自己想要回顧年輕時一路走來的經歷。作者在這兩段中都寫到了想找到那份“憂傷”,時空交錯,表現作者對于自己人生遠路的思索。(三)(8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江樓月①唐元稹嘉陵江岸驛樓中,江在樓前月在空。月色滿床兼滿地,江聲如鼓復如風。誠知遠近皆三五,但恐陰晴有異同。萬一帝鄉(xiāng)還潔白,幾人潛傍杏園東。江樓月唐白居易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咀ⅰ竣僭∫员O(jiān)察御史使東川,作《江樓月》寄給在長安的摯友白居易,白居易作同題詩以贈答。12.下列對兩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元詩寫景視聽結合,描繪了驛樓月景江聲,意境開闊。B.元詩語言淺近,直抒胸臆抒發(fā)了對白居易的思念之情。C.白詩詩題、景物、情感與元詩相互應和,暗合“共語”。D.白詩以“今朝”“方”表示遲寄之悔,傾訴思友深情。13.兩首詩都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結合詩句分析其異同?!敬鸢浮?2.B13.相同的是兩首詩都運用了虛實結合手法,由江樓月色聯想到對方時空畫面;不同之處在于虛實處理不同。元詩由眼前驛樓月色滿床實景,聯想長安月色皎潔畫面,此為虛景。在擬想中,寄寓懷友之深情,虛景結情,婉轉富有余味;白詩實景、虛景相映。眼前“我”江邊懷念對方,與友人池畔望君畫面交疊,體現心有靈犀的默契;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畫面富有層次,境界更為闊大。【解析】【12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直抒胸臆抒發(fā)了對白居易的思念之情”錯,詩人借景抒情,借月亮表對白居易的思念之情。故選B?!?3題】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1)元詩首聯意為:我在嘉陵江岸的驛樓中,江水在樓前流過,月亮正掛在夜空。頷聯,意為:月光照射進來,滿床和滿地美好的月色。窗外的江水聲,一會兒如打鼓,又一會兒如刮風。頸聯意為,確實知道不管遠近,都是十五月圓之夜,但又恐怕彼此的陰晴有所不同。尾聯意為,萬一咱們帝鄉(xiāng)天上的月亮還是潔白的,不知道今晚,你們又會是幾人去潛傍在杏園的東邊。元稹知道長安和東川相隔遙遠,由眼前驛樓月色滿床實景,聯想對方所在地長安月色皎潔的虛景,虛景結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元稹對白居易在京城生活的擔憂和對白居易的懷念。(2)白詩首聯,意為:詩人和友人一個在嘉陵江岸,一個在曲江池畔,雖是遙望同一個月亮,卻兩地分離。是實寫,由眼前的明月江樓月色聯想到對方。頷聯意為,整個夜晚默默相念,我們分居遙遠的兩地不知道對方是陰是晴。頸聯意為:誰曾料想到你在江邊思念我的夜晚,也正是我在池畔思念元稹的時候。“江邊懷我”是作者對元稹思念自己的想象,虛寫;“池畔望君”是作者對元稹的思念,實寫。作者用虛實結合和對寫法,寫出了我和元稹心心相映,身處異地卻相同的思念之情。這種虛實結合手法,不僅豐富了詩歌內容,拓展了詩歌意境,還加深了詩歌情感。尾聯意為:今天共同思念才生懊悔之意,早該寄詩抒懷以免望月幽思之苦啊。暗寫思念時間之長,表達出雙方懷念知己的情思是一樣的深沉。縱觀兩位詩人的大作,都是由眼前的明月江樓月色聯想到對方,且都從對方的角度設想,一種相思,兩地離愁。不同之處在于虛實處理不同:元詩由眼前驛樓月色滿床實景,聯想長安月色皎潔畫面,此虛景結情,寄寓懷友之情;白詩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我”在江邊懷念對方,恰好友人池畔望君,體現詩人和友人心有靈犀的默契。(四)(20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東郭鄒先生傳①先生字謙之,號東郭,姓鄒氏。年二十一,會試第一。先是,文成王公移令廬陵,先生慕而謁之,一見期許。是歲王公以吏部主事司分校,主試者知王公有精鑒,出諸雋卷取裁。王公閱及先生卷,曰“此必鄒某也。亡論文,其人品亦冠天下者?!彼旃谀蠈m。②公時任閩,遂解官歸。逾年,先生亦引疾歸侍養(yǎng)。未幾,宸濠反。先生聞變,率昆季群從趨吉郡從義起兵。王公喜曰:“君臣師友,義在此舉矣!”嘉靖壬子,世宗登極,錄舊臣。逾年,先生始出。如越謁王公,參訂月余。既別,王公悵然不已。門人問曰:“夫子何念謙之之深也?”王公曰:“曾子云‘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若無若虛,犯而不?!?,謙之近之矣?!雹蹠蠖Y議起,先生偕同官上疏,不報。甲申復疏,上怒,下詔獄,謫廣德州判官。取道于越,省王公,而后履任。先生未歷吏事,而蒞官臨民務以誠心相感,發(fā)奸摘伏,人稱神明,而猶嘗自訟曰:“如保赤子,未能也。”撤淫祠建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興禮風勸鄰郡。志學風至今冠江左,先生啟之也。④丁亥,先生升南京主客郎中。逾年,王公卒于師,先生服其喪。辛卯,請告歸。過蘇、常,訪魏莊渠校諸公,發(fā)“知行敬義合一”旨。秋,赴會稽,哭王公,存撫其孤,聚同門講學于天真書院。還里,會程文德徙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賦①,不避嫌怨。邑民至今賴之。⑤乙巳,于富池講學,申師訓云:“圣門志學,是志不逾矩之學。吾儕講學以修德,而日用逾矩處乃安之,何以主善?必不能安!自戒自懼,顧明命而順帝則,此是時時下學,時時上達,時時無愧怍,準四海,俟百圣,合德合明,只是一矩?!雹薰⑸唬骸班u公非以為名也,致其獨知,不欲負所學以負吾君也?!惫?jié)選自《耿定向集》(有刪改)【注】①【方田均賦】宋代改革田賦制度的稅法名。14.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省王公,而后履任()(2)發(fā)奸摘伏()15.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出諸雋卷取裁()A.削減B.選取C.判斷D.刪除(2)先生亦引疾歸侍養(yǎng)()A.延續(xù)B.假托C.招致D.承認16.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撤淫祠建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興禮風勸鄰郡。17.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還里,會程文德徙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賦,不避嫌怨。邑民至今賴之。18.文中多處寫到王公,對塑造鄒公形象有何作用,請加以分析。19.文末耿生對鄒公進行了評價,請結合前文內容加以評析?!敬鸢浮?4.①.拜訪②.揭露15.①.C②.B16.撤淫祠/建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興禮/風勸鄰郡。17.回到家鄉(xiāng),正趕上程文德調任做先生家鄉(xiāng)那個縣的縣令,先生用方田均賦的政策幫助他處理縣務,不回避他人的猜疑、怨恨??h里的百姓到現在還依賴著這條政策。18.①通過王公對他人品的推崇,從側面表現鄒公品格的高尚。②通過王公對他離去之后的深切懷念,從側面表現鄒公學問的淵博。19.鄒公在被貶為廣德州判官期間,以誠心對待百姓,揭發(fā)奸惡,還自責沒能做到保護百姓,請名師教化百姓興起好學風尚;回到家鄉(xiāng),不回避他人的猜疑、怨恨,用方田均賦的政策幫助當時的縣令,使百姓從中獲益;這些都是他沒有辜負自己所學的儒家仁政、沒有辜負皇帝的表現。【解析】【14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拜訪王文成公,然后再去上任。(2)句意: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5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C.取裁:判斷;句意:拿出那些優(yōu)秀的試卷來讓王文成公來判斷(確定名次)。故選C。(2)B.引:假托;句意:先生也假托有病回到家鄉(xiāng)侍候奉養(yǎng)雙親。故選B?!?6題】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裁撤不在官方祀典規(guī)定中的祭祀與寺廟宗祠建立書院,請同門王心齋以及各位賢士講學使禮儀興盛,用委婉含蓄的方式進行開導、勸勉鄰郡的百姓?!耙簟笔琴e語,故在其后斷開;“書院”是賓語,故在其后斷開;“講學興禮”是被請來的王心齋和那些賢士們所做的事情,是賓語,故在其后斷開;故斷句為:撤淫祠/建書院/延同門王心齋暨諸賢講學興禮/風勸鄰郡?!?7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袄铩?,家鄉(xiāng);“會”,正趕上;“佐”,幫助;“嫌怨”,猜疑、怨恨?!?8題】本題考查學生對塑造人物手法的分析鑒賞的能力。①根據“亡論文,其人品亦冠天下者”可知,王公對他人品的極為推崇,從側面表現鄒公品格的高尚。②根據“夫子何念謙之之深也”“曾子云‘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若無若虛,犯而不校’,謙之近之矣”可知,王公對他離去之后的深切懷念,從側面表現鄒公學問的淵博。【19題】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跋壬礆v吏事,而蒞官臨民務以誠心相感,發(fā)奸摘伏,人稱神明,而猶嘗自訟曰:‘如保赤子,未能也?!编u公在被貶為廣德州判官期間,以誠心對待百姓,揭發(fā)奸惡,還自責沒能做到保護百姓,請名師教化百姓興起好學風尚;“還里,會程文德徙為其邑令,佐之方田均賦①,不避嫌怨。邑民至今賴之”回到家鄉(xiāng),不回避他人的猜疑、怨恨,用方田均賦的政策幫助當時的縣令,使百姓從中獲益。這些都是他施展自己所學的儒家仁政學說的表現。參考譯文:①先生字謙之,號東郭,姓鄒。二十一歲那年,參加會試獲得第一名。在這件事之前,王文成公調到廬陵任職,先生仰慕王文成公,前往拜訪他,先生一見到王文成公就受到王文成公的贊許。這一年,王文成公以吏部主事的身份選拔校錄考生,主管考試的官員知道王文成公有高明的識別力,拿出那些優(yōu)秀的試卷來讓王文成公來判斷(確定名次)。王文成公讀到先生的試卷,說:“這一份試卷一定是鄒某人的。不用評判文章,他的人品也是天下第一了。于是在這次會試中取先生為第一名。②王文成公當時在福建任職,不久就放棄官職回到家鄉(xiāng)。過了一年,先生也假托有病回到家鄉(xiāng)侍候奉養(yǎng)雙親。沒過多長時間,寧王朱宸濠叛亂,先生聽說這場變故,就帶領著自己的一群兄弟趕到吉郡趨就正義發(fā)動義軍。王文成公高興地說:“君臣師友之間的大義,就體現在這個舉動中??!”嘉靖壬子年間,明世宗登上皇位,任用以前的大臣。過了一年,先生才開始外出做官。到越地去拜訪王文成公,討論了一個多月的學問。兩人分別后,王文成公感到非常惆悵難以自已。門人問他說:“您為什么如此深地懷念鄒謙之?。俊蓖跷某晒f:“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淵博的人卻向知識淺薄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空虛無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計較’,謙之已經非常接近曾子所說的這類人了?!雹壅s上“大禮議”這件事情發(fā)生,先生和與他一起的官員向皇帝上疏,皇帝沒有回復。在甲申再次上疏,皇帝發(fā)怒,將先生下了詔獄,貶到廣德州去做判官。先生選擇經過越地前去上任,前往拜訪王文成公,然后再去上任。先生沒有處理過管理百姓的事務,卻在上任后親自處理百姓事務用誠心來感化百姓,揭露隱蔽的壞人壞事,百姓稱他非常神明,但先生還責備自己說:“像保護百姓這樣的事情,我沒能做到啊。裁撤不在官方祀典規(guī)定中的祭祀與寺廟宗祠建立書院,請同門王心齋以及各位賢士講學,使禮儀興盛,用委婉含蓄的方式進行開導、勸勉鄰郡的百姓。人們立志求學的風尚到現在在江南還排名第一,這是先生開啟的啊。④丁亥年,先生升任南京主客郎中一職。過了一年,王心齋先生死在老師任上,先生為他穿孝。辛卯年,先生請求辭職。經過蘇州、常州,拜訪魏莊知名學校的各位老師,闡述表達了“知行敬義合一”的觀點。這年秋天,前往會稽,祭拜王文成公,慰撫王文成公的遺孤,聚集同門在天真書院講學?;氐郊亦l(xiāng),正趕上程文德調任做先生家鄉(xiāng)那個縣的縣令,先生用方田均賦的政策幫助他處理縣務,不回避他人的猜疑、怨恨。縣里的百姓到現在還依賴著這條政策。⑤乙巳年,在富池講學,陳述師訓說:“儒家學問,是表明不逾越法度的學問。我們講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但每天所用的東西超越了法度的規(guī)定卻安之若素,憑什么能力主善行呢?一定不會讓自己安心。自我告誡自我敬畏,遵守帝王的命令并且順應帝王的法則,這是現在所要學習的,時時上達,那么就時時沒有愧疚,身為天下百姓的榜樣,等待以后眾多的圣人,合乎道德標準合乎法令制度,只認為這一條法則是正確的?!雹薰⑸f:“鄒先生不是依靠他的講學出名的,剖析他的內心深處,是不想辜負自己的所學而辜負我們的君主啊?!保ㄎ澹?0分)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喬公亭記徐鉉①同安城北有雙溪禪院焉,皖水經其南,求塘出其左。前瞻城邑,則萬井纚連;卻眺平陸,則三峰積翠。朱橋偃蹇,倒影于清流;巨木輪囷,交蔭于別島。其地豐潤,故植之者茂遂;其氣清粹,故宅之者英秀。聞諸耆耋,喬公之舊居也。雖年世屢遷,而風流不泯。故有方外之士,爰構經行之室?;乩戎赜睿⑷羯顕?;水瀕最勝,猶鞠茂草。甲寅歲,前吏部郎中鐘君某,字某,左官茲郡,來游此溪。顧瞻徘徊,有懷創(chuàng)造。審曲面勢,經之營之。院主僧自新,聿應善言,允符夙契,即日而裁,逾月而畢。不奢不陋,既幽既閑。憑軒俯眄,盡濠梁之樂;開牖長矚,忘漢陰之機。川原之景象咸歸,卉木之光華一變。每冠蓋萃止,壺觴畢陳,吟嘯發(fā)其和,琴棋助其適,郡人瞻望,飄若神仙。署曰喬公之亭,志古也。②噫!士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未若進退以道,小大必理,行有余力,與人同樂之為懿也。是郡也,有汝南周公以為守,有潁川鐘君以為佐,故人多暇豫,歲比順成。旁郡行再雩之禮,而我盛選勝之會;鄰境興闃戶之嘆,而我賦考室之詩。播之氓頌,其無愧乎!余向自禁掖①,再從放逐,故人胥會,山水窮游。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有一于此,宜其識之。立石刊文,以示來者。【注】①【禁掖】泛指宮廷。20.對本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鐘君籌謀改建喬公亭是為了表現政通人和的氣象。B.改建后仍舊沿用喬公亭之名為了紀念古代先人。C.作者貶謫之身而寫游亭之樂表達獨善其身的理想。D.文章句式重在整散參差變化,便于抒發(fā)不同情感。21.第①段中三處“瞻”字,各有意蘊,結合內容加以辨析。22.第①段中的“敘”能否為第②段畫線句的“理”提供支撐?請加以分析?!敬鸢浮?0.A21.第一處,“瞻”意思是向前看。寫作者站在雙溪禪院看城邑及周邊景色,表現得見自然風景之樂。

第二處,“瞻”意思是看。寫鐘君看溪水周邊景物,是審看有所思,也是排遣被貶的失意。

第三處,“瞻”意思是遠望,向上看。寫郡境居民看亭,表明對亭子的喜愛,滲透了與民同樂的思想。22.第①段中的“敘”可以為第②段畫線句的“理”提供支撐,前文敘述是為后面說理做鋪墊。

理由:第①段作者寫自己在雙溪禪院的地理位置及周邊景色,寄寓欣賞自然山水之樂,展現人杰地靈的地域特色,可支撐下文的“進退以道”的看法;

第①段作者敘述前吏部郎中鐘君被貶此地,規(guī)劃建亭及亭間群賢相聚的歡樂情形及高雅追求,可支撐下文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看法;

第①段作者寫“郡人瞻望,飄若神仙”,郡境居民看亭,含有對郡守的贊許,可支撐“與人同樂之為懿”的看法。

【解析】【20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為了表現政通人和的氣象”錯誤。鐘君籌謀改建喬公亭是在被貶之后,由“憑軒俯眄,盡濠梁之樂;開牖長矚,忘漢陰之機”可知,想表現的是忘卻世俗名利,追求悠閑自得之樂。故選A。【21題】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辨析文言實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蘊的能力。第一處,“前瞻城邑,則萬井纚連;卻眺平陸,則三峰積翠”中“瞻”是動詞,與“顧”相對,意思是向前看。寫作者在此看城邑周邊景色,有得見自然美景之樂。第二處,“顧瞻徘徊,有懷創(chuàng)造”中“瞻”是動詞,由“向前看”引申為看,寫鐘君被貶官到同安郡,看溪水之清幽之美,有對景的審看和思考,也有意欲排遣被貶的失意的意味。第三處,“每冠蓋萃止,壺觴畢陳,吟嘯發(fā)其和,琴棋助其適,郡人瞻望,飄若神仙”中“瞻”是動詞,遠望,寫郡境居民向上看亭,表明他們對亭子的喜愛,側面表現了郡守與民同樂的情形?!?2題】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本思想觀點能力。第①段開篇寫由“同安城北有雙溪禪院”周圍的景象和喬公的舊居。接下來寫了“甲寅歲,前吏部郎中鐘君某,字某,左官茲郡,來游此溪。顧瞻徘徊,有懷創(chuàng)造。審曲面勢,經之營之”,鐘某被貶來此溪想建亭的事情。亭從規(guī)劃到建成一月多,是敘述?!安簧莶宦?,既幽既閑。憑軒俯眄,盡濠梁之樂;開牖長矚,忘漢陰之機”,此亭可讓人凈心忘俗,享有游玩的悠閑自在之樂,是敘述?!懊抗谏w萃止,壺觴畢陳,吟嘯發(fā)其和,琴棋助其適”,此亭可讓人有群賢相聚的宴會之樂和高雅追求,是敘述?!翱と苏巴?,飄若神仙”是寫建亭的反響,郡境居民看亭的感受,側面反映了郡守的與民同樂。“署曰喬公之亭,志古也”是敘述,有仰慕、緬懷古人之意。第②段畫線句的意思是:有學問而品德高尚的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要同時救濟天下民眾和萬物,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不如依照道義進退,小大之事一定符合是非得失的標準,做了事情以后還有剩余的精力和時間,把與人同樂作為美好的品德。這句話是作者在敘述上文內容之后的議論。前后聯系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照應的是前吏部郎中鐘君,被貶之后在同安郡游溪之后建造喬公亭,獨善其身的情況。“未若進退以道,小大必理,行有余力”照應了前文作者的所見及欣賞自然山水之樂,人杰地靈之感?!芭c人同樂之為懿”的看法與群賢相聚的宴會之樂和高雅追求以及“郡人瞻望,飄若神仙”也能聯系。由此可知,前文敘述是為后面的說理做的鋪墊,即第①段中的“敘”可以為第②段畫線句的“理”提供支撐。參考譯文:同安城北面有雙溪禪院在那里,皖水經過它的南面,求塘從它的左面流出。向前瞻望城邑,則見萬井相連;回頭眺望平陸,則見三座山峰翠色重疊。朱橋高聳,倒影在清流當中;巨木盤曲碩大,交互遮蔽在別島。此地豐饒濕燥適中,所以種植之物茂盛生物充分發(fā)育成長;這里的云氣清新純正,所以在此居住的人都是才能卓越、俊美的人。聽各位高壽的人說,這是喬公的舊居。雖然年世多次變遷,而風流不消失。所以有僧道,拉引建構做經行的居室。曲折的走廊重疊的樓宇,潛心研究探討深嚴治學;水邊風景最好,依舊草木茂盛。甲寅年,前吏部郎中鐘君某,字某,被貶官到此郡,來游此溪。環(huán)視徘徊,有感而發(fā)想有所創(chuàng)建。建筑物和自然環(huán)境的情勢,規(guī)劃營造。寺院住持僧人日有新得,回應的有益之言,契合天地因緣,當天而安排材料取舍,過了一個月而完成。不奢華不簡陋,既幽靜又閑雅。憑軒俯看,盡是濠梁之樂;打開窗戶長久遠望,忘了機巧功利之心。川原之景象都歸一處,卉木之光華一度變化。每每官員聚集,壺觴全都陳列出來,吟嘯之間抒發(fā)情感隨聲唱和,彈琴下棋適耳目之觀,郡境居民瞻望亭子,體態(tài)飄逸若神仙。命名叫喬公之亭,用以記古人。唉!有學問而品德高尚的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要同時救濟天下民眾和萬物,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不如依照道義進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