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E/1C/wKhkGGYq-bGAaVi-AAGS-ajxutw040.jpg)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E/1C/wKhkGGYq-bGAaVi-AAGS-ajxutw0402.jpg)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E/1C/wKhkGGYq-bGAaVi-AAGS-ajxutw0403.jpg)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E/1C/wKhkGGYq-bGAaVi-AAGS-ajxutw0404.jpg)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E/1C/wKhkGGYq-bGAaVi-AAGS-ajxutw04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22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中國成功發(fā)射北斗系統(tǒng)第55顆導航衛(wèi)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wǎng)衛(wèi)星。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DS)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讀材料完成1~3題。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靜止軌道衛(wèi)星與地球自轉同步,其運行周期約為()A.1小時 B.1天 C.1月 D.1年北斗G1衛(wèi)星定點位置為(140°E,0°),其位置在圖中表示正確的是()A. B.
C. D.手機用戶使用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導航,查閱的地圖是()A.遙感地圖 B.電子地圖 C.剖面圖 D.傳統(tǒng)紙質(zhì)地圖2020年4月24日中國郵政發(fā)行了一枚《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背景為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據(jù)此完成下面4~5題。郵票背景有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狀是()A.赤道略扁、兩極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B.圓球體
C.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D.圓柱體下列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①地表海洋深度
②地球平均半徑
③地球表面積
④陸地平均海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張先生從上海到紐約,圖為其乘坐飛機的航線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沿著航線甲,張先生乘坐的飛機飛越的海洋是()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圖中字母A代表的是()A.白令海峽 B.巴拿馬運河 C.蘇伊士運河 D.直布羅陀海峽讀某地不同海拔高度所占陸地面積比例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8~9題。據(jù)圖推斷,該地的主要地形類型是()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該地的顏色大部分應是()A.白色 B.黃色 C.褐色 D.綠色著名學者邦奇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問題,在地圖上取消了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qū),人類密集區(qū)成為人類大陸。讀人類大陸圖,完成10~12題。在人類大陸圖上,世界人口密集區(qū)主要集中在()A.南半球 B.中、高緯度 C.內(nèi)陸地區(qū) D.中、低緯度下列關于①④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都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
②主要人種都是白種人
③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比較高
④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②③地區(qū)()A.通用語言為漢語 B.氣候類型相同
C.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 D.主要信奉佛教讀某地降水圖,完成下面13~14題。圖中①、②、③、④四點中降水最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圖②處降水屬于下列哪種降水類型()A.對流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某同學從比例尺相同的“世界1月平均氣溫圖”和“世界7月平均氣溫圖”中,選取兩個面積相同的區(qū)域,如圖,完成15~16題。關于甲、乙兩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等溫線密集,溫差大 B.乙圖等溫線密集,溫差大
C.甲圖等溫線稀疏,溫差大 D.乙圖等溫線稀疏,溫差大造成兩圖中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所跨緯度不同 B.兩區(qū)域不在同一個半球
C.地形差異較大 D.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2020年以來沙漠蝗災影響了大范圍區(qū)域,沙漠蝗蟲喜高溫、耐干旱,遷徙的適宜溫度在40℃左右。如圖為“沙漠蝗蟲遷徙路線圖”。讀圖,完成17~19題。沙漠蝗蟲主要遷徙區(qū)域分布在()
①非洲北部
②歐洲東部
③亞洲西部
④亞洲南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沙漠蝗蟲主要活動區(qū)域的典型氣候特征是()A.炎熱干燥 B.四季分明 C.高溫多雨 D.溫和濕潤濕潤空氣會降低沙漠蝗蟲的飛行能力,下列不利于其遷徙的天氣是()A. B. C. D.路燈對人們夜間出行有巨大作用,路燈通常在日出前關閉,在日落后開啟。讀長春市2020年部分月份1日路燈關閉及開啟時間表,完成20~21題。日期閉燈時間開燈時間日期閉燈時間開燈時間1月1日6:5216:317月1日**3月1日5:5517:479月1日4:4118:345月1日4:1017:0111月1日5:5416:49根據(jù)所學知識,推測7月1日長春路燈關閉和開啟時間分別是()A.6:36
17:08 B.5:00
17:45 C.4:26
16:42 D.3:39
19:45造成路燈關閉與開啟時間在不同月份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天氣變化 B.人類活動 C.地球自轉 D.地球公轉如圖所示為我國甲、乙、丙、丁四個城市某一天晝長與夜長的分布特點,陰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晝。讀圖完成22~23題。圖中反映的日期最有可能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個城市緯度最高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huán)境也在悄然變化。你知道嗎,全球變暖正改變著地球的模樣。結合所學,完成24~25題。以下發(fā)生在2019~2020年的事件,應引發(fā)人們對全球變暖關注的是()
①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量創(chuàng)新高
②澳大利亞的山火燃燒了200多天
③珠穆朗瑪峰出現(xiàn)植物生長現(xiàn)象
④全球共發(fā)生了九次7級以上地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為減緩全球變暖趨勢,人類應當()
①增加清潔能源的開發(fā)利用
②厲行節(jié)約提倡適度消費
③建立極地動物自然保護區(qū)
④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0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中學生小明在暑期開展名為“環(huán)游世界”的網(wǎng)絡模擬旅游學習活動。通過上網(wǎng)收集、分析資料,逐步加深對世界各地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的認識。圖中箭頭所示表示網(wǎng)絡模擬旅游線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學習主題1--探究自然環(huán)境與聚落的關系。
(1)小明發(fā)現(xiàn)各區(qū)域傳統(tǒng)民居的特點和自然環(huán)境有關,請將甲、乙兩圖的特色民居與模擬旅游區(qū)域(A~F)及①②氣候條件對號入座。
甲圖特色民居所在模擬旅游區(qū)域______(填A~F),氣候條件______(填①或②)。
乙圖特色民居所在模擬旅游區(qū)域______(填A~F),氣候條件______(填①或②)。
學習主題2--探究地理現(xiàn)象的原因。
(2)小明發(fā)現(xiàn)各區(qū)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現(xiàn)象,請解釋原因。
A國多火山地震:______。C地多斑馬、長頸鹿、犀牛、河馬、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______。E國水旱災害頻繁:______。(據(jù)圖中E國氣候資料分析)。某校學生前往我國某區(qū)域開展研學活動。如圖示意該區(qū)域地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qū)域地形類型以______為主,小清河流向大致為______。
(2)請分析乙地興建度假村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______。
(3)同學們從①②兩條線路爬到觀望臺,選擇______線路,請說明理由。______。
(4)同學們進行了攀巖比賽,比賽最適合在圖中的______地(填字母)舉行,請闡述原因。______。
(5)同學們?nèi)绻实堑紹處時,能看到圖中的東湖嗎?為什么?______。根據(jù)如圖及所學的地理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亞歐大陸中部出現(xiàn)的10℃等溫線在A地區(qū)向______凸,說明該地區(qū)比同緯度其它地區(qū)氣溫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
(2)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______(彎曲或平直),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______。
(3)莫斯科與迪拜兩地冬季氣溫差異大,主要受______因素的影響。B處人口分布稀疏的自然原因是______。D地比C地降水多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
(4)學校氣象站招聘氣象員,小明學習了世界氣溫的知識后想去應聘,他怎樣的回答才能過關。
讀圖一:判斷甲、乙、丙三人的讀數(shù),誰的更準確。答:______。
讀圖二:甲、乙兩氣溫曲線分布圖,哪個氣溫年較差大。答:______。2020年3月28日,自疫情防控以來,首次從武漢駛往德國的漢歐班列,運載醫(yī)用口罩、醫(yī)用無紡布等疫情防護用品支援歐洲,如圖為漢歐班列線路示意圖。據(jù)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班列東西兩端連接的國家所瀕臨的大洋為______、______。嘗試分析開通漢歐班列的好處。______。
(2)從武漢到杜伊斯堡降水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試分析變化的原因。______。
(3)嘗試分析B、C兩種氣候類型的異同點。______。
(4)A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______,嘗試分析歐洲西部的人夏季喜歡到該地享受陽光沙灘的原因。______。閱讀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憑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積極的對外開放,發(fā)展成為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制造業(yè)國家,頻頻被外國稱為“世界工廠”。隨著中國人力、環(huán)境成本的提高,很多低成本制造型企業(yè)開始尋找下一個落腳點。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自然資源豐富,贏得全球制造業(yè)企業(yè)的青睞,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呼聲日益高漲。
材料二:2019年10月16—19日,第五屆中國(廣東)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博覽會重點展示了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制造的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中國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不斷向高端制造業(yè)和知識技術密集型產(chǎn)業(yè)轉型,促進產(chǎn)業(yè)升級,縮小了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1)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劃分,美國屬于______國家;中國、印度屬于______國家。中國與美國之間關于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的商談稱為“______”,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______。
(2)中國主要是依靠______(填“勞動力”或“知識技術”)密集型產(chǎn)業(yè)成為“世界工廠”的。隨著知識經(jīng)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國與國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密切,經(jīng)濟______化成為當今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特征。
(3)簡要說明印度可能成為“世界工廠”的有利條件。______。
(4)為了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中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
答案和解析1~3.【答案】B、A、B
【解析】1.
【分析】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自轉繞地軸運動,公轉繞太陽運動。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公轉的周期是一年。
本題考查地球自轉的周期,屬于基礎題,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旱厍蜃赞D的周期是一天。靜止軌道衛(wèi)星與地球自轉同步,其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即約為1天,B正確。
故選:B。2.
【分析】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可依據(jù)經(jīng)度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東西經(jīng)度;依據(jù)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南北緯度。
本題考查經(jīng)緯網(wǎng)的判讀,在把握經(jīng)緯度判讀方法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若相鄰兩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jīng)線的經(jīng)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jīng),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A點的經(jīng)緯度是140°E,0°;由此可判定,北斗G1衛(wèi)星定點位置位于A處。
故選:A。3.
【分析】電子地圖即數(shù)字地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以數(shù)字方式存儲和查閱的地圖。電子地圖種類很多,如地形圖、柵格地形圖、遙感影像圖、高程模型圖、各種專題圖等。
本題考查地圖的種類,了解各類地圖是答題的關鍵,屬于基礎題?!窘獯稹拷猓菏謾C用戶使用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導航,查閱的地圖是電子地圖。
故選:B。
4~5.【答案】C、B
【解析】1.
【分析】在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球一周的航行,最先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本題考查地球的形狀,比較簡單,牢記即可。【解答】解:現(xiàn)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故選:C。2.
【分析】經(jīng)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本題考查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數(shù)據(jù),理解答題即可,屬于常見的選擇題?!窘獯稹拷猓嚎茖W家經(jīng)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fā)現(xiàn)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這三個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地球的大小;陸地平均海拔和地表海洋深度不能說明地球的大小。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6~7.【答案】D、A
【解析】1.
【分析】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命名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題考查了世界的海陸分布,掌握其名稱及位置,讀圖理解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簭膱D中可以看出,沿著航線甲,張先生乘坐的飛機從亞洲飛向北美洲,飛越太平洋。故選項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2.
【分析】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亞洲、歐洲是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為界;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丹麥海峽是北美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本題考查各大洲之間的界線,結合海陸分布圖牢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圖中A是白令海峽,是北美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太平洋與北冰洋。
故選:A。
8~9.【答案】B、D
【解析】1.
【分析】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
本題考查陸地地形的特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平原的海拔高度特點,據(jù)圖中信息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浩皆暮0胃叨刃∮?00米。讀圖可得,該地地形以平原為主,其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
故選:B。2.
【分析】(1)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等顏色,以鮮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態(tài),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
(2)依據(jù)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顏色表示的地形分析解答。
本題主要考查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判讀,牢記知識點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涸诜謱釉O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從某地不同海拔高度所占陸地面積比例統(tǒng)計圖看出,該地大部分地形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屬于平原,因而該地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的顏色大部分應是綠色。
故選:D。
10~12.【答案】D、C、C
【解析】1.
【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區(qū)。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帶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帶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
本題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據(jù)圖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得,在人類大陸圖上,世界人口密集區(qū)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緯度的沿海地區(qū)。
故選:D。2.
【分析】(1)歐洲是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歐洲西部集中有德國、法國、英國和意大利等工業(yè)大國,它們的生產(chǎn)規(guī)模大,工業(yè)部門較為齊全,綜合實力雄厚。其余國家則根據(jù)本國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發(fā)展有特色的工業(yè)部門;歐洲西部以白色人種為主,這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大多數(shù)屬于發(fā)達國家;歐洲西部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嚴重。
(2)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是世界上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大洲,其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yōu)越。
本題考查了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的人種、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人種、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及其影響,讀圖理解解答此題?!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圖中①位于歐洲西部,這里大多數(shù)為發(fā)達國家;④為北美洲,北美洲主要為發(fā)達國家;兩地都是工業(yè)發(fā)展早,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
歐洲西部和北美洲主要為白種人;
歐洲西部和北美洲主要為發(fā)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比較低;
歐洲西部和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低,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故選:C。3.
【分析】讀圖可得,①位于歐洲西部,②位于亞洲南部,③位于亞洲東部,④位于北美洲東部。
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地區(qū)的語言、宗教、氣候類型及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解答】解:②亞洲南部主要語言是英語,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屬于發(fā)展中國家,主要信奉佛教和印度教;③亞洲東部主要語言是漢語,主要氣候類型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居民主要信奉佛教。
故選:C。
13~14.【答案】B、B
【解析】1.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地形對降水的影響是在山脈的迎風坡,來自于海洋的氣流爬坡而上,在上升的過程中,氣溫降低,濕潤氣流成云降雨。據(jù)圖中不同序號的位置解答。
此題考查了地形地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結合地形雨的形成過程及圖示信息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圖可知,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暖濕氣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隨著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在迎風坡產(chǎn)生降雨(圖中②地),這種降水類型為地形雨,所以圖中降水最多的是②地,位于山地迎風坡,B對;①③④降水不如②多(其中③④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ACD錯。
故選:B。2.
【分析】空氣上升運動時,氣溫才會下降,水汽才會凝結形成降水。根據(jù)空氣上升運動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是空氣受熱膨脹上升,一般在氣溫較高,比較炎熱的赤道地區(qū),容易形成對流雨;地形雨是濕潤氣流受到山地的阻擋,被迫“爬升”,在迎風坡形成地形雨,地形雨多發(fā)生在山地迎風坡;鋒面雨是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比較輕,被冷空氣“抬升”,形成降水.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qū)的降水是鋒面雨。據(jù)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考查降水的類型,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地形雨的成因,讀圖理解解答即可。【解答】解:讀圖可得,②位于暖濕氣流的迎風坡,該地降水屬于地形雨。
故選:B。
15~16.【答案】A、D
【解析】1.
【分析】在等溫線圖上,等溫線密集,溫差大;等溫線稀疏,溫差小。據(jù)此解答。
本題考查等溫線圖的判讀,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等溫線稀密與溫差大小的關系,讀圖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甲圖等溫線排列密集,乙圖等溫線排列稀疏;甲圖溫差大,乙圖溫差小,故A正確,BCD都錯誤。
故選:A。2.
【分析】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
本題考查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和影響氣候的因素,讀圖解答即可。【解答】解:兩圖展示的是北半球某區(qū)域的等溫線圖,圖甲為1月平均氣溫圖,圖乙為7月平均氣溫圖。1月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熱少,氣溫較低;7月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接受的太陽光熱多,氣溫較高,所以造成兩圖中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D對,ABC錯。
故選:D。
17~19.【答案】C、A、D
【解析】1.
【分析】全球共有七大洲,包括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可依據(jù)沙漠蝗蟲遷徙路線及大洲的分布解答。
本題考查沙漠蝗蟲遷徙路線圖的判讀,在把握沙漠蝗蟲遷徙路線及大洲分布的基礎上,讀圖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簣D中的箭頭表示蝗蟲的遷移路線,從圖中可以看出,蝗蟲的遷移路線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亞洲西部以及南部等部分區(qū)域,蝗蟲的遷移路線并沒有涉及歐洲。
故選:C。2.
【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qū),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東非高原主要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據(jù)此解答。
本題考查非洲蝗災區(qū)的氣候特征,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非洲的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在此基礎上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沙漠蝗蟲主要活動區(qū)域位于非洲北部和亞洲西部,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典型氣候特征是終年炎熱干燥。
故選:A。3.
【分析】在天氣預報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符號,這些符號都是用來表示天氣狀況的,他們都有特定的含義。我們只有認識各種天氣符號,才能看懂天氣預報,才能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服務。
本題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氣預報符號的解讀,讀圖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A為西南風四級,B為晴天,C為多云,D為大雨。讀題干可知,濕潤空氣會降低沙漠蝗蟲的飛行能力,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20~21.【答案】D、D
【解析】1.
【分析】7月1日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間接近夏至日,這一天晝長夜短,以此分析來解答此題。
考查路燈的開關時間,掌握不同的時間晝夜長短情況來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洪L春位于北半球。從表中的日期來看,7月1日最接近夏至日,這一天長春晝長夜短,且晝夜時間相差最大。這一天閉燈時間最早,開燈時間最晚,結合表中的時間和選項來看,D符合題意。
故選:D。2.
【分析】長春位于北半球,夏季該地晝長夜短,冬季該地晝短夜長,以此分析來解答此題。
考查晝夜長短和地球公轉運動的關系,掌握公轉運動產(chǎn)生的地理現(xiàn)象不難解答?!窘獯稹拷猓菏艿厍蚬D運動的影響,南北半球晝夜長短發(fā)生變化,造成城市路燈關閉和開啟在不同月份時間不一致。
故選:D。
22~23.【答案】B、A
【解析】1.
【分析】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nèi)地區(qū)有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nèi)地區(qū)有極晝現(xiàn)象。據(jù)此解答此題。
本題考查晝夜長短與季節(jié)的關系,結合示意圖判斷出晝夜的長短解答即可。【解答】解:讀圖可知,圖中我國各地都是晝長夜短,據(jù)此推測這可能是我國夏季,選項中B6月22日前后即北半球的夏至日最符合題意。
故選:B。2.
【分析】北半球的晝長等于同緯度南半球的夜長。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緯度越低晝越短;南半球相反。
本題主要考查讀圖析圖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清楚:在我國范圍內(nèi),此季節(jié)越往北白晝越長。認真讀圖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鹤x圖可知,圖中甲、乙、丙、丁四地都屬于晝長夜短,說明我國處于夏季,甲地白晝最長,應該是緯度最高。
故選:A。
24~25.【答案】A、B
【解析】1.
【分析】全球的氣候變暖,又稱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排放尾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本題考查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有關知識,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理解解答?!窘獯稹拷猓孩俑窳晏m島的冰川融化量創(chuàng)新高,是全球變暖的體現(xiàn),故①正確;②澳大利亞的山火燃燒了200多天,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燒毀了大片的森林,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全球變暖,故②正確;③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海拔高,氣溫低,冰雪覆蓋,出現(xiàn)了植物生長現(xiàn)象,說明全球變暖,故③正確;④地震是地殼運動的結果,不是全球變暖導致的,故④錯誤。
故選:A。2.
【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是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后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huán)境。
本題考查減緩全球變暖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和所學知識點分析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孩僭黾忧鍧嵞茉吹拈_發(fā)利用,減少煤、石油等常規(guī)能源的燃燒,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①正確;②厲行節(jié)約提倡適度消費,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故②正確;③建立極地動物自然保護區(qū),有利于保護極地動物物種的生存,但是對于減緩全球變暖趨勢作用不大,故③錯誤;④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會減慢全球變暖趨勢,故④正確。
故選:B。
26.【答案】F
①
D
②
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
該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草原面積廣闊
E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
【解析】解:(1)讀圖可得,甲圖特色民居是指F東南亞地區(qū)的高腳屋,該民居適宜濕熱的氣候環(huán)境,主要分布在①熱帶雨林氣候區(qū)。乙圖特色民居是指D西亞的平頂屋,該地區(qū)主要屬于②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2)A是日本,該國家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C地位于非洲,該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草原面積廣闊,多斑馬、長頸鹿、犀牛、河馬、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E國是印度,讀圖可得,該國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水旱災害頻繁。
故答案為:(1)F;①;D;②;(2)位于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該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草原面積廣闊;E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
(1)甲圖特色民居是指東南亞地區(qū)的高腳屋,該民居適宜濕熱的氣候環(huán)境。乙圖特色民居是指西亞的平頂屋,該地區(qū)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
(2)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多斑馬、長頸鹿、犀牛、河馬、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印度主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
本題考查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及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qū)的特點和應用,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山地
自西向東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湖泊水源充足,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
①
①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上山容易
A
A地是陡崖
能;B處海拔高,東湖海拔低,從高處向低處看,中間沒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擋視線
【解析】解:讀圖分析可知:
(1)圖示區(qū)域海拔較高,在9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地形類型以山地為主;依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確定方向,小清河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
(2)圖中乙地興建度假村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湖泊水源充足,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
(3)依據(jù)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同學們從①②兩條線路爬到觀望臺,應選擇①線路,理由在于①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上山容易。
(4)依據(jù)位置,圖中A處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適合攀巖比賽,因此,比賽最適合在圖中的A地。
(5)同學們?nèi)绻实堑紹處時,能看到圖中的東湖,原因在于B處海拔高,東湖海拔低,從高處向低處看,中間沒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擋視線。
故答案為:
(1)山地;自西向東;
(2)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湖泊水源充足,依山傍水,風景優(yōu)美;
(3)①;①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上山容易;
(4)A;A地是陡崖;
(5)能;B處海拔高,東湖海拔低,從高處向低處看,中間沒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擋視線。
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除盆地外,地形類型判別的主要依據(jù)是海拔高度和地表的起伏狀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地形部位有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據(jù)等高線排列規(guī)律來判斷各種地形部位;可依據(jù)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沒有指向標與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確定方向;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要想從一地看到另一地,兩地之間必須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擋。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在把握地形類型和地形部位的判讀方法、方向的判定、等高線疏密和坡度陡緩的關系等知識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南
低
該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
平直
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闊
緯度
該地是干旱的荒漠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多雨,西岸少雨,D位于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東岸地區(qū)
乙
甲
【解析】解:(1)讀圖可得,亞歐大陸中部出現(xiàn)的10℃等溫線在A青藏高原地區(qū)向南凸,說明該地區(qū)比同緯度其它地區(qū)氣溫低,主要原因是該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
(2)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闊。
(3)莫斯科與迪拜兩地冬季氣溫差異大,主要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莫斯科緯度較高,迪拜緯度較低。B處人口分布稀疏的自然原因是:該地位于非洲北部,是干旱的荒漠。D地比C地降水多的判斷依據(jù)是: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多雨,西岸少雨,D位于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東岸地區(qū)。
(4)讀圖一可得,甲、乙、丙三人的讀數(shù),乙的更準確,其誤差最小。讀圖二可得:甲、乙兩氣溫曲線分布圖,甲的氣溫年較差大,該氣溫變化曲線凸起的程度大。
故答案為:(1)南;低;該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2)平直;南半球的海洋面積廣闊;(3)緯度;該地是干旱的荒漠;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多雨,西岸少雨,D位于南回歸線穿過的大陸東岸地區(qū);(4)乙;甲。
(1)世界上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氣溫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是南極洲。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等。
(2)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為:①受緯度因素影響,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兩極地區(qū)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降水少,東岸降水多;③中緯度地區(qū),受海陸因素影響,大陸內(nèi)部降水少,沿海地區(qū)降水多。據(jù)圖中信息解答。
本題主要考查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規(guī)律,知識點較多,綜合性較強,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29.【答案】太平洋
大西洋
縮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距離、加強了沿線國家的溝通交流等
多—少—多
距離海洋先越來越遠,再越來越近
相同點:雨熱同期。不同點:B地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降水較多,C地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降水相比較而言較少
地中海氣候
該地區(qū)夏季炎熱干燥,歐洲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對于多陰雨天氣中的歐洲人而言,享受陽光沙灘就是天賜的寶貴資源
【解析】解:(1)讀圖可得,漢歐班列橫跨亞洲和歐洲,東側連接的國家是中國,所瀕臨的大洋是太平洋;西側連接的國家是德國,瀕臨大西洋。開通漢歐班列的好處是:縮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距離、加強了沿線國家的溝通交流等。
(2)從武漢到杜伊斯堡降水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多—少—多,其變化的原因是:距離海洋先越來越遠,再越來越近。
(3)讀圖可得,B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這兩種氣候類型的相同點是:雨熱同期。不同點是:B地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降水較多,C地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降水相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jīng)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1課 發(fā)達的古代農(nóng)業(yè)新課說課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4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Lesson 19(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精通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Unit 1 Teenage Lif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冊001
- 2024年春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3單元 10 老王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nd thinking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二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農(nóng)田整改合同范本
- 作品出版合同范例
- 鄭州水泥化糞池施工方案
- 關于活動執(zhí)行合同范本
- 加盟區(qū)域保護合同范例
- 測繪工程產(chǎn)品價格表匯編
- 拘留所教育課件02
- 語言和語言學課件
-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 裝飾圖案設計-裝飾圖案的形式課件
- 2022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zhì)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護理學基礎教案導尿術catheterization
- ICU護理工作流程
- 廣東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設施養(yǎng)護維修估算指標
- 分布式光伏屋頂調(diào)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