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武漢市部分學校高三年級九月調研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1.公元前645年,晉國在韓原之戰(zhàn)中大敗于秦,國君被擒,黃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讓。面對不利局勢,晉國貴族鼓勵“國人”和“野人”到農村地區(qū)開墾荒地,向新墾土地征收稅賦,并從開荒者中征召士兵。這反映了春秋時期()A.秦晉爭霸促進民族交融 B.土地國有制開始興起C.諸侯紛爭引發(fā)社會變動 D.戶籍制度已普遍推行【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春秋時期。根據材料,晉國因為戰(zhàn)敗面對不利局勢而開辟荒地并征稅,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和新興地主階級崛起,因此得出諸侯紛爭引發(fā)社會變動,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民族交融,排除A項;土地國有制在西周時期就實行,即井田制,排除B項;戶籍制度普遍推行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2.云夢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中多處談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條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嚴重的就是“非上”,對其懲罰可以“身及于死”。上述記載表明秦朝()A.德治與法治之爭激烈 B.重視約束官員行為C.統一的中央集權建立 D.注重改良社會風俗【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據材料“《為吏之道》……‘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條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嚴重的就是‘非上’”可知注重約束官員行為,B項正確;材料與德治、法治無關,排除A項;材料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C項;材料的主旨為對官員的約束,并非注重改良社會風俗,排除D項。故選B項。3.南朝梁蕭子顯所撰《南齊書》用“魏虜”“索頭”等稱呼北方鮮卑族等少數民族;而北朝北齊魏收所撰《魏書》則記載“魏所受漢傳國璽”,將南朝的宋齊梁三朝稱為“島夷”。上述現象體現了()A.歷史人物存在不同稱謂 B.史籍體例呈現出多樣性C.正統觀念左右歷史編纂 D.歷史認識依靠文獻記載【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北朝(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南北朝政權都將自己視為正統,將對方視為蠻夷,說明正統觀念左右歷史編纂,C項正確。材料主旨不屬于歷史人物的不同稱謂,排除A項;材料中的史籍體例都屬于同一類,不屬于多樣性,排除B項;材料強調歷史文獻中的稱謂,無法體現歷史認識依靠文獻記載,排除D項。故選C項。4.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區(qū)潤州、常州、蘇州和湖州的戶數變化。據此推論()典籍時間戶數《舊唐書·地理志》唐貞觀年間(627—649)72000戶《新唐書·地理志》唐天寶年間(742—756)354000戶《元和郡縣制》唐元和年間(806—820)164000戶A.政權更替擴大南北經濟差距 B.社會環(huán)境影響人口數量變化C.北民南遷促進江南經濟開發(fā) D.土地兼并推動賦稅制度調整【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唐朝初期到后期,南方地區(qū)戶數先增加后減少,說明唐朝前期,社會繁榮,人口增加,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帶來政治動蕩,人口減少,B項正確;材料只提到唐朝,并未涉及政權更替,排除A項;北人南遷促進江南經濟開發(fā)只能說明南方人口增加,材料并未體現,排除C項;材料強調戶數的變化,并未體現對賦稅制度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5.明朝法律對邊境關卡的茶貿易有嚴格規(guī)定:“凡犯私茶者與私鹽同罪,私茶出境與關隘不譏(查問)者,并論死”。明朝政府實行針對茶葉的不定期的巡視監(jiān)察制度;讓西部邊民以馬為賦,實行茶馬互易。這表明明代()A.重視邊疆地區(qū)的管轄 B.調整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系C.改善邊疆民眾的生活 D.推動內地與邊疆管理一體化【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材料可知明朝法律對邊境關卡的茶貿易有嚴格規(guī)定,讓西部邊民以馬為賦,實行茶馬互易,這可見明朝重視邊疆地區(qū)的管轄,A項正確;材料不涉及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關系,排除B項;材料與邊疆民眾生活無關,排除C項;材料內容得不出內地與邊疆管理一體化,排除D項。故選A項。6.19世紀70年代,清廷內部出現“塞防”與“海防”的爭論。左宗棠認為,“西北臂指相連,形勢完整,外患自無隙可乘”;浙江巡撫楊昌濬則指出:“西洋各國以船炮利器稱雄海上已三十余年,包藏禍心,莫不有眈眈虎視之勢?!鄙鲜霾牧险f明()A.沿海地區(qū)經濟實力遠超西北 B.頑固派與洋務派間分歧嚴重C.外交關系影響晚清國防戰(zhàn)略 D.邊疆危機強化清廷憂患意識【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19世紀70年代中國。根據材料,左宗棠認為“西北地區(qū)形勢完整則外患無隙可乘”,浙江巡撫指出“西洋各國稱雄海上……莫不有眈眈虎視之勢”得出當時已經出現邊疆危機,一些官員認識到了邊疆危機,因此材料說明邊疆危機強化清廷憂患意識,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沿海和西北的實力對比,排除A項;材料只是體現對邊疆危機的憂患意識,沒有體現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分歧,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清朝和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無法得出外交關系對晚清國防戰(zhàn)略的影響相關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7.如表是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關于印刷術和其他發(fā)明的表述。教科書表述的變化反映了()內容出處自文學復興,學子日增,需書日亟,適德意志人約翰哥?。↗ohnGutenberg)于西元一四五○年發(fā)明活版術《共和國教科書·西洋史》,傅運森,1913年公元一四五○年,德國人約翰哥敦堡(JohnGutenberg)發(fā)明活字版法,按中國發(fā)明活字版在北宋時,概比歐洲早得多《現代初中教科書·世界史》,傅運森,1929年歐洲中古末的三大發(fā)明(羅盤、火藥、印刷術),顯然是中國文化的西漸所影響,因為他們所自稱的發(fā)明,都在中國已經盛行之后《本國史第2冊·新課程標準適用(第15版)》,傅緯平,1933年A.政府宣揚傳統思想 B.西方科技影響了中國社會C.國人追求民族復興 D.中國近代教育與國際接軌【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民國時期(中國)。據本題材料關于印刷術和其他發(fā)明的表述的出現以下變化:“德意志人約翰哥?。↗ohnGutenberg)于西元一四五○年發(fā)明活版術”到“中國發(fā)明活字版在北宋時,概比歐洲早得多”,再到認為“歐洲中古末的三大發(fā)明(羅盤、火藥、印刷術),顯然是中國文化的西漸所影響,因為他們所自稱的發(fā)明,都在中國已經盛行之后”,即認為印刷術和其他發(fā)明西方更早出現,到認為中國更早,再到認為西方是深受中國影響的;這些變化反映了國人追求民族復興,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了是中國印刷術和其他發(fā)明早于西方,中國影響西方科技,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中國近代教育與國際接軌,排除D項。故選C項。8.1937年9月2日,一二○師在陜北莊里鎮(zhèn)舉行誓師大會。師長賀龍說:“現在國難當頭,我愿帶頭穿國民政府發(fā)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國民黨部隊統一番號??雌饋砦覀兊耐獗硎前椎?,但我們的心卻是紅的,永遠是紅的?!辟R龍的動員講話()A.調動了根據地民眾抗戰(zhàn)熱情 B.有利于全面抗戰(zhàn)路線的形成C.堅定八路軍持久抗戰(zhàn)的信念 D.順應了合作抗日的時代潮流【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抗戰(zhàn)時期。根據材料,賀龍所說穿國民政府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國民黨部隊統一番號,得出當時紅軍整編到國民政府下,是因為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中日民族矛盾已經是主要矛盾,因此賀龍講話順應了合作抗日的時代潮流,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民眾的抗戰(zhàn)熱情,排除A項;全面抗戰(zhàn)路線形成是在1937年8月洛川會議上,排除B項;全面抗戰(zhàn)剛剛開始,持久抗戰(zhàn)是在進入相持階段后,排除C項。故選D項。9.20世紀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據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開展三線建設,重點開展以國防工業(yè)和基礎工業(yè)為主體,包括交通運輸等國家戰(zhàn)略后方基地的建設。湖北十堰地區(qū)建成的第二汽車制造廠是三線建設的重要成果。以二汽為代表的三線建設()A.推進了中西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B.打破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C.提高了新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D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礎【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據材料“中共中央根據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開展三線建設,重點開展以國防工業(yè)和基礎工業(yè)為主體,包括交通運輸等國家戰(zhàn)略后方基地的建設”并結合所學可知三線建設推進了中西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A項正確;三線建設無法打破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排除B項;男女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并不一定提高了婦女的社會地位,排除C項;1957年一五計劃的完成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礎,排除D項。故選A項。10.1980年,匈牙利經濟學家科爾奈撰寫的《短缺經濟學》出版,該書從企業(yè)生產資料和個人消費資料的短缺入手,分析了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運行圖景,系統揭示了長期短缺經濟現象及出現的原因。1986年,該書中文版面世,社會反響強烈。這一現象出現是由于當時()A.現代企業(yè)制度基本建立 B.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C.東歐改革經驗影響深遠 D.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據材料可知1986年出版了中文版的《短缺經濟學》,該書能夠出版并引發(fā)社會反響,是因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展,D項正確;1993年提出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排除A項;材料與經濟全球化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東歐改革經驗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1.羅馬帝國早期的紀念碑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講話的場面,到了帝國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則渺小模糊?;实鄣牟煌蜗篌w現了羅馬帝國()A.君主政治的發(fā)展 B.對外擴張的頻繁C.海外貿易的發(fā)達 D.文學藝術的繁榮【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羅馬帝國。據材料可知羅馬帝國的皇帝形象變得超乎常人的大,可知君主權力增強,A項正確;材料與對外擴張無關,排除B項;皇帝的形象與海外貿易無關,排除C項;皇帝的形象與文學藝術的繁榮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2.如表為1314世紀英國中等農戶收支情況,這反映了該時期的英國()收入部分糧食收入:78先令畜牧收入:25先令4便士直接消費部分口糧消費:32先令種子扣除:224先令進入市場部分穿衣支出:17先令租稅支出:15先令商品率53%儲蓄率(擴大再生產部分)26%A.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分離 B.農村商品市場逐漸擴大C.城市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D.農民消費觀念根本改變【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314世紀英國。據材料可知英國中等農戶收支情況中,有直接繳費部分、進入市場部分,其中商品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三,可知農村商品市場逐漸擴大,B項正確;材料不涉及農業(yè)與家庭手工業(yè)的情況,排除A項;材料展示的是收支狀況,通過收支情況無法得出城市經濟聯系密切,排除C項;“根本”過于絕對化,排除D項。故選B項。13.有一位地理學者這樣描述獨立前的拉丁美洲:“拉美多數人口居住在環(huán)大陸一圈的城市集鎮(zhèn)中,其中多數集鎮(zhèn)人口不多于400人。內地則是一些極分散居民點,莊園是其活動中心,莊園面積極大,而莊園牧場上的工人寥寥無幾?!边@種環(huán)境造成拉美地區(qū)()A.封建統治得以長期延續(xù) B.種植園經濟趨于衰落C.統一政治權威難以形成 D.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拉美。據材料“內地則是一些極分散居民點,莊園是其活動中心,莊園面積極大,而莊園牧場上的工人寥寥無幾”可知,拉丁美洲的城鎮(zhèn)人口數量少且居民點分散,這種環(huán)境導致統一權威難以形成,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經濟,與封建統治無關,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莊園經濟,與種植園經濟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印第安文化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4.如表為1923—1925年蘇俄(蘇聯)租讓簡況。租讓制的實施旨在()年代國家內容1923德國一百萬公頃森林資源1923英國勒拿河地區(qū)的金和銅及其他有色金屬的開采1923瑞士興辦軸承廠1925美國開發(fā)12492英畝的錳礦和薩哈林島的煤1925荷蘭建立俄荷木材公司A.贏得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 B.建立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C.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 D.實現與西方關系正常化【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3—1925年蘇俄(蘇聯)。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新經濟政策推行期間,蘇俄(蘇聯)實行租讓制,允許外國資本興辦企業(yè),目的是恢復和發(fā)展經濟,C項正確;1920年國內戰(zhàn)爭已經取得勝利,排除A項;1928年后蘇聯才建立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排除B項;材料只是強調蘇聯經濟發(fā)展,并未實現與西方關系正?;?,排除D項。故選C項。15.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通過限制對印度的糧食出口,迫使印度在越南戰(zhàn)爭中保持中立立場。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指出:“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述材料說明()A.亞非國家農業(yè)發(fā)展推動全球治理完善B.資源對國際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響C.歐美大國能源爭奪決定國際秩序演變D.貿易在區(qū)域集團化中占據核心地位【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世界)。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美國通過控制石油和糧食來控制其他國家,說明資源對國際政治格局具有中藥形象,B項正確;材料并未提到亞非國家農業(yè)發(fā)展與全球治理完善,排除A項;歐美大國能源爭奪影響國際秩序,而不是決定,排除C項;美國和印度屬于兩個不同區(qū)域,無法體現貿易在區(qū)域集團化中占據核心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6.【市鎮(zhèn)演變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材料一唐末五代時期,藩鎮(zhèn)長官在轄內各軍事要沖設“鎮(zhèn)”控扼地方,“鎮(zhèn)”自創(chuàng)始之初便兼具軍事、行政和商業(yè)功能。進入宋代以后,藩鎮(zhèn)實力不斷削弱,軍事職能逐漸退卻,隨著鄉(xiāng)村社會經濟商品化和專業(yè)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鎮(zhèn)”的經濟功能日漸凸顯。同時,隨著草市大量出現,其中一些草市因輻射區(qū)域人口眾多,擁有相對優(yōu)越便捷的交通條件而成長為鎮(zhèn)市,成為各地鄉(xiāng)村中介于村市和城市之間的次級商業(yè)中心。南宋時期,隨著鎮(zhèn)市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功能的漸趨完善,鎮(zhèn)市居民人口的不斷增多,鎮(zhèn)市用地日趨緊張,一些經濟成長條件較好和鄉(xiāng)村社會分工較為細致的地區(qū),其鎮(zhèn)市開始發(fā)展出一些“子鎮(zhèn)市”——摘編自張倩《宋代“鎮(zhèn)”“市”結合的歷史考查》材料二明清時期,江南農村的商品生產特別是手工棉紡織品的生產,促使一批農村市鎮(zhèn)興起和繁盛。婁定縣婁塘鎮(zhèn),“所產木棉、布匹倍于他鎮(zhèn),所以客商鱗集,號為花、布碼頭,往來貿易歲必萬余,裝載船只動以百計”。上海開埠后,大量廉價外國機制棉紡織品的涌入,致使農民的家庭手工棉紡織業(yè)趨于衰敗,原先一批立足于手工棉紡織發(fā)展基礎的農村市鎮(zhèn)的商業(yè)活動歸于蕭條。另有一批市鎮(zhèn)隨著上海的發(fā)展而興旺。江浙滬原先以蘇杭為中心的城鎮(zhèn)體系,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诎秲韧赓Q易為主要連接紐帶的新的城鎮(zhèn)體系?!幾源靼颁摗吨袊洕乩恚航銣洕乩怼罚?)根據材料,簡述中國古代市鎮(zhèn)的發(fā)展歷程。(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晚清江南市鎮(zhèn)發(fā)展出現的新現象并加以評價?!敬鸢浮浚?)唐末五代,設立軍鎮(zhèn);宋代,鎮(zhèn)的經濟功能增強,一些草市逐漸成長為鎮(zhèn)市,部分鎮(zhèn)市發(fā)展出一些子鎮(zhèn)市;明清時期,興起一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2)新現象: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诎秲韧赓Q易為主要連接紐帶的新的城鎮(zhèn)體系。評價:上海開埠后,江南地區(qū)新城鎮(zhèn)體系的形成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市場的繁榮,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變遷,加深了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有利于近代中國的城市化;改變了社會生活和社會風氣;影響了“自強求富”思想的實踐。(任意兩點)但,就整體而言,傳統的小農經濟仍占優(yōu)勢地位?!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為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唐末五代時期,藩鎮(zhèn)長官在轄內各軍事要沖設‘鎮(zhèn)’”可知唐末五代,設立軍鎮(zhèn);根據材料“進入宋代以后,藩鎮(zhèn)實力不斷削弱,軍事職能逐漸退卻,隨著鄉(xiāng)村社會經濟商品化和專業(yè)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可知宋代,鎮(zhèn)的經濟功能增強,一些草市逐漸成長為鎮(zhèn)市,部分鎮(zhèn)市發(fā)展出一些子鎮(zhèn)市;根據材料“明清時期,江南農村的商品生產特別是手工棉紡織品的生產,促使一批農村市鎮(zhèn)興起和繁盛”可知明清時期,興起一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拘?詳解】本題為特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古代中國。第一小問新現象,根據材料“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海口岸內外貿易為主要連接紐帶的新的城鎮(zhèn)體系”可知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诎秲韧赓Q易為主要連接紐帶的新的城鎮(zhèn)體系。第二小問評價,根據材料“上海開埠后,大量廉價外國機制棉紡織品涌入,致使農民的家庭手工棉紡織業(yè)趨于衰敗”可知上海開埠后,江南地區(qū)新城鎮(zhèn)體系的形成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市場的繁榮,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變遷,加深了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有利于近代中國的城市化;結合城市近代化相關知識可知改變了社會生活和社會風氣;影響了“自強求富”思想的實踐。結合近代中國經濟的特點可知就整體而言,傳統的小農經濟仍占優(yōu)勢地位。17.【中國共產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材料一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形勢的發(fā)展對于干部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黨決定將210萬野戰(zhàn)軍變成工作隊。1949年,毛澤東指出,軍隊就是一個學校,軍隊干部應當全體學會接受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對付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善于領導工人、動員組織青年、管理工業(yè)和商業(yè)、管理學校、報紙、通訊社和廣播電臺。此后,解放軍所到之處,大量官兵被留在地方工作,大量干部人才前往東北、西南和西部地區(qū)支援黨的解放與建設工作。材料二如表,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繼頒布多項文件加快干部培養(yǎng)教育工作,建立并不斷完善新中國干部制度文件對干部工作的相關規(guī)定《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1949年)中央紀律監(jiān)察委員會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領導下工作,建立黨內監(jiān)督機制《關于加強理論教育的決定》(草案)(1951年)黨在學習問題上的任務,就是徹底糾正任何忽視理論的經驗主義危險傾向,領導全體黨員在統一的制度下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有系統的學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條例》(1952年)條例包括總則、獎懲種類、獎懲辦法、獎懲權限、獎懲程序以及附則共6章42條《關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續(xù)的通知》(1953年)今后凡屬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務院任免范圍的干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或政務院任免之前,仍需按黨內管理干部的規(guī)定經過審批《關于1953—1954年干部理論教育的指示》(1953年)全黨主要干部要有系統地了解蘇聯實現國家工業(yè)化、農業(yè)合作化和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以便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根據國家具體情況正確利用蘇聯經驗——摘編自陳鳳樓《中國共產黨干部工作史綱(1921—2002)》(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闡述新中國成立前后干部隊伍建設的變化及其背景。(2)根據材料二,概括建國初期干部隊伍建設的特點。【答案】(1)變化:由在革命斗爭中培養(yǎng)干部到通過理論建設、制度建設培養(yǎng)干部;由服務軍事斗爭為主到服務經濟建設為主。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開展。(任意兩點)(2)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加強制度建設;重視提升干部經濟管理水平。(任意三點)【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對比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前后。變化:根據材料一可知新中國成立前干部隊伍建設側重于在革命斗爭中培養(yǎng)干部,根據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繼頒布文件加快培養(yǎng)干部,得出新中國成立后側重于通過理論建設、制度建設培養(yǎng)干部。結合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前服務于軍事斗爭,結合材料二“以便在經濟建設過程中根據國家具體情況正確利用蘇聯經驗”得出新中國成立后是服務經濟建設為主。背景:根據材料“新中國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繼頒布多項文件加快干部培養(yǎng)教育工作”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經濟恢復并逐步開展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大量的建設干部,這是我國干部隊伍建設變化的重要背景。【小問2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材料“按黨內管理干部的規(guī)定經過審批”得出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根據材料“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有系統的學習”得出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根據材料“建立黨內監(jiān)督機制,以便在經濟建設中根據國家具體情況正確利用蘇聯經驗”得出加強制度建設和提升干部的經濟管理水平。18.【美國的擴張與新“西方”】材料一1803年,為了給歐洲的軍事行動籌款,拿破侖向美國提出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整個路易斯安那領地。詹姆斯·門羅和利文斯頓大使當機立斷,從拿破侖手中買下了整個路易斯安那,使美國的面積擴大了一倍多。1845年,美國總統泰勒批準兼并得克薩斯;1846年,美國總統波爾克將北緯49度以南的俄勒岡地區(qū)并入美國;1848年,他又通過美墨戰(zhàn)爭獲得了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兩?。òń裉斓募永D醽啞ⅹq他、內華達,以及科羅拉多州的一部分)?!幾裕溃┘永铩ぜ{什等《美國人民:創(chuàng)建一個國家和一種社會》上卷材料二自18世紀末期以來,美國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時將歐洲視為美國的對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國例外”論;在思考美國的地緣政治特性時,把歐洲視為威脅,奉行的是遠離歐洲紛爭和排斥歐洲影響的大陸主義。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通過發(fā)明和傳播“西方文明”與“大西洋共同體”話語,原本相互隔離和對立的北美與西歐被置于同一個地理和文化空間中,擁有共同的利益、文化遺產和價值觀,新的美歐關系和對歐政策被合法化,作為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安全共同體的大西洋聯盟得以建立,一個新“西方”被構建出來?!幾酝趿⑿隆睹绹鴩疑矸莸闹厮芘c“西方”的形成》(1)根據材料一,簡述1900年前美國擴張的概況,并結合所學分析原因。(2)根據材料二,指出新“西方”的實質,并結合所學加以說明?!敬鸢浮浚?)概況:1860年以前,主要是向西部擴張領土;1900年前,在海外擴張領土。原因:獨立后統治集團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工業(yè)革命增強了對外擴張實力;(任意一點)內戰(zhàn)結束刺激了向西部擴張的野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任意一點)(2)實質:美國主導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tài)聯盟。說明:倡導建立國際聯盟;推行杜魯門主義;實施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任意一點)【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00年前美國。概況:據材料一“1845年,美國總統泰勒批準兼并得克薩斯;1846年,美國總統波爾克將北緯49度以南的俄勒岡地區(qū)并入美國;1848年,他又通過美墨戰(zhàn)爭獲得了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兩省”可知美國在南北戰(zhàn)爭前主要向西部擴張領土;結合材料和所學可知美國在1900年前,在海外擴張領土。原因:依據材料涉及的時間19世紀40、50年代,20世紀初,結合美國獨立戰(zhàn)爭、美國南北戰(zhàn)爭、工業(yè)革命等相關史實可知原因有獨立后統治集團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工業(yè)革命增強了對外擴張實力;內戰(zhàn)結束刺激了向西部擴張的野心;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小問2詳解】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世紀末期以來的美國。實質:據材料二“原本相互隔離和對立的北美與西歐被置于同一個地理和文化空間中,擁有共同的利益、文化遺產和價值觀,新的美歐關系和對歐政策被合法化,作為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安全共同體的大西洋聯盟得以建立”可知美國主導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tài)聯盟。說明:結合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冷戰(zhàn)、兩極格局及多極化趨勢等相關史實可知,美國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政治實力亦增強,新西方的建立與美國的政治、經濟發(fā)展相關,結合史實可知美國倡導建立國際聯盟;推行杜魯門主義;實施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19.【歷史的縱向發(fā)展與橫向發(fā)展】材料在人類歷史發(fā)展成世界歷史的漫長過程中,包含著縱向發(fā)展和橫向發(fā)展兩個方面。縱向發(fā)展是指人類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更迭,橫向發(fā)展是指各地區(qū)間由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由彼此分散到成為整體的過程。縱橫兩方面發(fā)展的共同基礎和最終推動力量是物質生產的進步?!幾浴秴怯阝蹖W術論著自選集》高中歷史必修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下)》目錄(部分)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fā)展第2課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第五單元工業(yè)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yè)革命第11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3課中古時期的歐洲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第5課古代非洲與美洲第六單元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12課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第13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第6課全球航路的開辟第7課全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大班健康《好看好聞好喝的茶》課件
- 辦公文具采購協議
- 文化傳播苗木采購合同
- 中國珠寶行業(yè)現狀
- 企業(yè)消防知識宣傳
- 阿克蘇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隴東學院《中國著名建筑識圖與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兒童文學翻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世界藝術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旅游烹飪職業(yè)學院《體育散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京劇頭飾美術課件
- 垃圾分類我宣講(課件)三年級下冊勞動人民版
- 2024年安康漢濱區(qū)儲備糧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重慶市2025屆高三3月適應性月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 2025屆天津市河東區(qū)高三下學期一模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數學-廣東省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測試(一)(湛江一模)試題和答案
-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復式統計圖單元檢測(含答案)
- T-CECS 10390-2024 建筑幕墻用背栓
-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深度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