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_第1頁
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_第2頁
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_第3頁
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_第4頁
4000m3d制藥廢水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3制藥廢水處理工程3.1水質水量3.1.1水量該制藥廠廢水水量為4000m3/d,水質:COD≤4400mg/L,BOD≤2500mg/L,SS≤900mg/L,NH3-N≤130mg/L,pH:6~8根據(jù)所給資料可知,該制藥廠每天產生廢水水量為4000m3。本設計的進水水質見表3-1。項目COD(mg/L)BOD(mg/L)NH3-N(mg/L)SS(mg/L)pH值進水水質440025001309006~8 抗生素制藥廢水經處理后排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出水水質需達到《發(fā)酵類制藥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3-2008)中新建企業(yè)排放標準。如表3-2所示:項目COD(mg/L)BOD(mg/L)NH3-N(mg/L)SS(mg/L)pH出水水質≤120≤40≤60≤356~9污染物目標去除率如表3-3所示:項目COD(mg/L)BOD(mg/L)NH3-N(mg/L)SS(mg/L)pH值進水水質440025001309006~8出水指標≤120≤40≤60≤356~9去除率(%)97.3%98.4%73%93.3%-4廢水處理系統(tǒng)該制藥廠廢水水量為4000m3/d,水質:COD≤4400mg/L,BOD≤2500mg/L,SS≤900mg/L,NH3-N≤130mg/L,pH:6~8,總變化系數(shù)K總=1.21。處理水量的確定:Qmax=Q×K總=4000m3/d×1.21=4840m3/d4.1格柵(1)設計說明格柵可以通過過濾去除廢水中的大顆粒雜質,防止廢水進入后續(xù)構筑物時出現(xiàn)水管堵塞等問題。本設計中處理的廢水組成為制藥廠中的抗生素制藥廢水和企業(yè)內的部分生活污水,懸浮物含量適中,大顆粒雜質少,因此格柵需要過濾的污染物較少,可采用機械清渣方式。設計流量:平均日流量最大日流量設計參數(shù):柵條間隙設e=12.00mm;柵前渠道水深h=0.5m;廢水的過柵流速v=0.6m/s,格柵安裝傾斜角度δ=60°。圖4-1格柵水力計算簡圖(2)格柵計算①、柵條數(shù)(n)為式中:Qmax——最大計算流量m3/s;α——格柵安裝傾角;e——柵條間隙mm;h——柵前渠道的水深;v——過柵流速,m/s格柵柵條數(shù)為15條。柵槽深度相對原廢水來水水面間隔為1.0m。②、柵槽有效寬度(B)柵條設計采用圓鋼,柵條寬度S=0.01m。柵槽有效寬度:n——柵條數(shù)目S——柵條寬度,mmB——格柵有效寬度,me——柵條間隙,mm③、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L1)設定進水渠寬度B1=0.25m,進水渠漸寬角度α1=20°,進水渠道內柵前流速v1:Qmax——最大計算流量,m3/sB1——進水渠寬,mh——柵前渠道的水深,mB——格柵有效寬度,mB1——進水渠寬,mα1——柵前部漸寬段水平展開角,一般α1取20°④、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L2)⑤、水頭損失(h1)取k=3,帶入公式有β——形狀系數(shù),柵條斷面形狀定為銳邊矩形,因此取2.42;S——柵條寬度,mm;e——柵條間隙,mm;v——過柵流速,m/s;g——重力加速度,g取9.81;α——格柵傾角,度,一般60o~70o;k——柵渣阻塞格柵時,導致增大水頭損失的倍數(shù);=0.09(m)⑥、柵后渠總高度(H)設計柵前渠道超高h2=0.3m,柵前渠高:H1=h+h2h——柵前渠道的水深,mh2——柵前渠道超高,mH1=0.5+0.3=0.8(m)柵后渠高:H=h+h1+h2h——柵前渠道的水深,mh1——過柵水頭損失,mh2——柵前渠道超高,mH=0.5+0.09+0.3=0.89(m)⑦、柵槽總長度(L)L1——柵前部漸寬長度,mL2——柵后部漸縮長度,mH1——柵前渠總高,mα——格柵傾角,度,一般60o~70o=2.106(m)依據(jù)工程實際,本設計選用2100×320(mm)的細格柵設備。⑧、每日柵渣量(W)每立方米污水產生的柵渣量設為W1=0.1m3/103m3。每日柵渣量為Qmax——最大計算流量,m3/sW1——每立方米污水產生的柵渣量,m3/(103m3);Kz——進水變化系數(shù)。此柵渣量大于0.3m3/d,故采用機械清渣。(3)格柵井的確定經過計算得到柵槽有效寬度B=0.32m,柵后槽總高度H=0.89m,柵槽總長度L=2.106m。實際建設中,考慮到超高、水力荷載等問題。格柵井尺寸定為:2.2m×1.0m×1.3m,考慮到實際尺寸較小,所以與調節(jié)池合建。4.2調節(jié)池(1)設計說明設計對象的污水產生包括制藥廢水和企業(yè)內部分生活污水,具有間歇排放、水量隨時間產生變化的特點。因此廢水中的酸堿度和流量都不是固定的,則需要建造調節(jié)池以均衡廢水水質,調節(jié)水量,保證后續(xù)生化處理中能實現(xiàn)均勻進水以達到最佳處理效果。并實時監(jiān)測廢水酸堿度,加藥中和酸堿廢水,避免出現(xiàn)對后續(xù)處理工藝的沖擊負荷。設計停留時間T:6h(水力停留時間取值范圍:4~12h,本次設計取6h)有效水深h1:6m超高h2:0.5m(2)調節(jié)池計算V=QmaxT=201.67×6=1210.02m3Qmax——最大設計流量,m3/hT——水力停留時間,h調節(jié)池池水面積:S=(m2)式中:S——池體面積,m3h1——有效水深,m設調節(jié)池為長方形,取調節(jié)池長度L為17m,寬度B為12m,超高h2為0.5m則調節(jié)池總高度H=h1+h2=6+0.5=6.5m調節(jié)池的實際尺寸為:V1=L×B×H=17m×12m×6.5m=1326m3(3)調節(jié)池尺寸的確定通過計算調節(jié)池有效尺寸為17.0×12.0×6.0=1224m3,在實際設計中超高為0.5m,則調節(jié)池的實際尺寸為17.0×12.0×6.5(m)。4.3水解酸化池(1)設計說明由于廢水在該池內有較長的停留時間,在池中水解產酸菌的作用下,廢水中的大分子復雜有機物、不溶性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溶解性的有機物,然后滲透到細胞體內分解產生揮發(fā)性有機酸、醇類物質,不僅可以去除部分COD,另外還可去除水中的部分色度,經過厭氧消化后的廢水同時還提高了可生化性,有利于廢水進入下一階段進行處理。設計參數(shù):流量Qmax=201.67m3/h,停留時間取10.0h,池底部均布微孔曝氣頭,由自動控制系統(tǒng)控制每3h曝氣一次,一次約30min,曝氣強度在6.0m3/(m2·h)左右。(2)水解酸化池計算①、有效水深和尺寸的計算V0=Qmax×10.0=201.67×10.0=2016.7(m3)取池長L=20m,有效水深h=6.0m,則池寬②、水解酸化池尺寸的確定通過計算,水解酸化池有效尺寸為20.0×16.8×6.0(m),考慮超高0.5m,池體實際尺寸定為20.0×16.8×6.5(m)。③、填料量的確定采用半軟性填料,填料層高h定為3.5m,則V=B×L×h=1134.0(m3),填料量定為1134m3。污染物去除效率污水經過調節(jié)池后的水質為:COD=4300mg/L,BOD5=2300mg/L;SS=690mg/L在水解酸化池的效率在8~15%以上,按10%計,則出水COD=4300×90%=3870mg/L;BOD5=2300×90%=2100mg/L;SS=690×90%=621mg/L(4)水解酸化池污泥量ΔX——污泥產生量,kg/d;SS——固體懸浮物濃度,kg/m3Q——設計流量,m3/df——懸浮固體的去除率,本設計取40%fa——污泥水解率,應通過試驗或參照類似工程確定,本設計取30%。污泥含水率為98%4.4UASB反應器4.4.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進水COD5=3870(mg/L),去除率為85%UASB反應器的容積負荷在不同條件下絮狀和顆粒污泥的設計容積負荷率如下表所示:廢水CODcr濃度(mg/L)在35℃時采用的負荷(kgCODcr/(m3·d))顆粒污泥絮狀污泥2000~60004~63~56000~90005~84~6>90006~105~8本設計采用的容積負荷率Nv=5.5污泥產率為:,產氣率為:0.34.4.2公式計算(1)UASB反應器結構尺寸計算A反應器容積計算(包括沉淀區(qū)和反應區(qū))UASB有效容積為:式中 —反應器有效容積,—設計流量,—進水COD濃度,—容積負荷,—去除效率,%B UASB反應器的形狀和尺寸在本次設計采用矩形池子設計反應池座數(shù)為3座。設計反應器有效高度為5.5m,超高0.5m則池子的橫截面積為:反應器數(shù)量:3座單池子的面積為:根據(jù)國內外的經驗和工程實踐和經濟考量,矩形的UASB池子的長寬比在2:1較為合理。設池子的長為20米,所以寬為單池子的截面積:所以單池子的總體積為所以池子的總體積為,符合設計要求。UASB池子的具體尺寸水力停留時間()及水力負荷。水力停留時間水力負荷校核,其中滿足設計。(2)布水系統(tǒng)設計計算由資料知,顆粒物Nv>4kgCOD/(m3·d)每個布水點服務2~5m2出水口流速2~5m/sA配水系統(tǒng)采用穿孔配管,進水管總管直徑取200mm,流速約為0.6m/s。每個反應器設置10根DN100mm支管,每根管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0m,配水孔徑采用15mm,孔距1.0m,每孔服務面積為2.0×1.0=2.00m2,孔徑向下并與垂線呈45°穿孔管距離反應池底200mm,每個反應器有60個出水孔,此外本裝置采用連續(xù)進水,布水孔孔口向下有利于避免光口堵塞,而且由于UASB反應器底部反射散布作用,有利于布水均勻。B布水孔孔徑共設置布水孔60個,出水流速u選為1.8m/s,則孔徑為d C驗證常溫下,容積負荷(Nv)為:5.5kgCOD/(m3·d);產氣率為:0.3m3/kgCOD;需滿足空塔水流速度≤1.0m/h,空塔沼氣上升流速≤1.0m/h空塔水流速度: 符合設計要求。空塔氣流速度: 符合設計要求。(3)三相分離器構造設計設計說明三相分離器要具有氣、液、固三相分離的功能。三相分離器的設計主要包括:沉淀區(qū)、回流縫、氣液分離器的設計。a 沉淀區(qū)的設計三相分離器的沉淀區(qū)的設計同二次沉淀池的設計相同,主要是考慮沉淀區(qū)的面積和水深,面積根據(jù)廢水量和表面負荷率決定。由于沉淀區(qū)的厭氧污泥及有機物還可以發(fā)生一定的生化反應產生少量氣體,這對固液分離不利,故設計時應滿足以下要求:①沉淀區(qū)水力表面負荷<1.0m/h;②沉淀器斜壁角度設為35°,使污泥不致積聚,盡快落入反應區(qū)內;③進入沉淀區(qū)前,沉淀槽底逢隙的流速≤2m/h;④總沉淀水深應大于1.5m;⑤水力停留時間介于1.5~2.0h。若以上條件都能滿足,則可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本工程設計中,與短邊平行,沿長邊布置7個集氣罩,構成6個分離單元,則每個單元設置6個三相分離器。三相分離器示意圖如下:h1h1h2h2h4b3Fh4b355°CED55°CEDh3vbvaV1ABV2h3vbvaV1ABV2b2b1b2b1bb圖4-5單元三相分離器局部放大圖三相分離器長度B=11m,每個單元寬度b=L/6=17/6=2.83m。沉淀區(qū)的沉淀面積即為反應器的水平面積,即沉淀區(qū)表面負荷率其中滿足設計要求.b回流縫設計如圖4-5所示,設上下三角形集氣罩斜面水平夾角為55°,取為1.2m;式中:--下三角集氣罩底面的寬度,m--下三角集氣罩的垂直方向的高度,m--相鄰兩個下三角集氣罩之間的水平距離(即污泥回流縫之一),m--單元三相分離器的寬度,m即下三角回流縫的面積為:式中:--下三角回流縫的面積,m2--為三相分離器的長度,m--單元三相分離器的個數(shù)下三角集氣罩的污泥回流縫中的混合液上升的流速的計算式中::為下三角回流縫的面積,m2:為反應池的座數(shù)為了使回流縫水流穩(wěn)定,固液分離效果顯著,污泥能順利回流,一般<2m/h符合設計規(guī)范。上三角集氣罩的下端與下三角集氣罩的斜面之間的水平回流縫水流速度設,所以上三角集氣罩的回流縫的面積為則三角集氣罩的污泥回流縫中的混合液上升的流速的計算式中::為下三角回流縫的面積,㎡假定,為控制斷面,一般其面積不低于反應器面積的20%,就是,同時需要滿足:(4)氣液分離設計由圖4-5可知:取AB=0.5m,則(5)沼氣效果的校核在確定三相分離器的基本尺寸的同時還需要相應的進行沼氣的分離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的驗證,如果不滿足需要對三相分離器進行尺寸的重新設計。氣液分離校核,如圖4-5所示,假定氣泡上升流速和水流流速不變,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法則,要使氣泡分離進入沉淀區(qū)的必要條件是:沿著AB方向水流速度:由斯托克斯公式得:式中::氣泡的直徑,:清水的密度,:沼氣的密度,:碰撞系數(shù),:廢水的動力粘滯系數(shù),設在此三相分離器出來的沼氣氣泡的直徑為,當在溫度為度時,清水的動力粘滯系數(shù)為。在20度時清水的密度,沼氣的密度為,顆粒之間的碰撞系數(shù)為根據(jù)粘度公式式中::廢水的動力粘滯系數(shù),由于廢水的動力黏滯系數(shù)比凈水的大,所以取0.02可脫去。所設計的三相分離器構筑可以達到良好的分離效果該設計是合理的也是成功的。UASB的高和三相分離器的高度設計三相分離區(qū)的總高,,為集氣罩以上的覆蓋水深,取0.5mUASB的總高為H=7.3米,沉淀區(qū)高為3.25米,懸浮區(qū)高位1.5米,污泥區(qū)的高為2.0米,超高部分為0.5米。(7)排泥系統(tǒng)設計計算AUASB反應器的泥量計算一般UASB的污泥主要是由微生物的呼吸所產生的,在微生物呼吸過程由污泥沉降室所沉降下來;由沉降性能良好的厭氧污泥組成,平均濃度為15gVSS/L,則兩座UASB反應器中污泥總量:B泥量計算當微生物進行厭氧呼吸產泥量取反應器的總產泥量由公式得:式中::反應器的總的泥量,:厭氧微生物污泥產量,:進水COD濃度,:去除率,所以,則,單池的產泥量為。當污泥中的含水率為97%時,取。污泥的產量為:。單池子排泥量為:污泥齡為:。C排泥系統(tǒng)的設計在UASB三相分離器底部100cm和200cm處各設置兩個排泥口,共四個排泥口,每天排泥一次。排空時由污泥泵從池底強排,各池子的污泥由污泥泵抽入污泥濃縮池。排泥管管徑為200mm由計算所得污泥量選擇污泥泵,型號:50KWQ15-15-1.5。主要性能:流量;揚程15m;電機功率1.5kW。數(shù)3臺,每天設置排泥2h(8)出水系統(tǒng)的設計計算出水系統(tǒng)設計計算出水系統(tǒng)的作用是把沉淀區(qū)液面的澄清水均勻的收集并排出,出水是否均勻對處理效果有很大的影響且其形式與三相分離器及沉淀區(qū)設計相關。出水槽的設計對于每座反應池具有6個三相分離器所以需要設計相同數(shù)目的出水槽,出水槽的槽數(shù)為6,其中槽寬為0.2m單個反應器的流量設計在出水槽口的流速為則:槽口附近水深設出水槽附近槽深為,出水槽坡度為0.01;即出水槽的尺寸為,出水槽數(shù)量為6座。溢流堰的設計出水槽的溢流堰一共有12條每條長設計角度為的直角三角堰,其中堰高度為,堰寬,則堰口水面寬已知每個UASB反應器處理水量為,查資料得知溢流負荷為1~2,設計溢流負荷為1.5,則堰上水面總長:三角堰數(shù)量:每條溢流堰三角堰的數(shù)量:溢流堰上共有21個的堰口,21個的間隙。堰上水頭校核每個堰出流率:按三角堰計算公式,則堰上水頭:(9)出水渠設計計算反應器在沿池子的長邊設置一條矩形的出水渠,使6條出水槽的水在此沿著出水渠出水,設計渠寬為。坡度為,則出水渠的流速為。則在水渠的末端的水深為:由于出水渠的深度實在出水槽的深度為基準設計,則出水渠的深度為。離出水渠渠口最遠的出水槽到渠口的距離為13.5米,考慮到排水管中心距長邊池壁50mm,出水渠突出池子長邊池壁0.50m,則出水渠長為13.5+0.50=14m,所以,出水渠尺寸為14m×0.6m×0.4m,向渠口坡度0.001(10)UASB排水管設計計算Q=18.7L/s,選用直徑150mm鋼管排水,充滿度為0.6管內流速:沼氣收集系統(tǒng)設計計算在UASB反應器主要是微生物的厭氧呼吸作用所產生的沼氣,由國內外的經驗可知沼氣的產氣效率為(去除)a總產氣率式中:——為設計流量——進出水的COD濃度——去除效率——沼氣的產氣效率則每座池子的產氣量為:b集氣管由于每個集氣罩用一根管進行沼氣收集則單池一共有10根管。每根管的最大氣流量:據(jù)資料,取沼氣支管的直徑為,設計充滿度為1.0,所以流速c沼氣主管每個池子10根集氣管先通到一根單池主管,然后在匯入三池沼氣總管,采用鋼管,單池沼氣主管管道坡度為0.005單池沼氣主管內最大氣流量:,取單池沼氣主管的直徑為設計充滿度為0.8,所以流速為d沼氣總管內最大氣流量:,取沼氣總管的直徑為設計充滿度為0.6,所以流速為e沼氣柜,氣柜定容積為3h的產氣量,即所以,氣柜尺寸(12)水封灌設計水封灌主要是用來控制三相分離氣的集氣室中氣液兩相界面高度的,因為當液面太高或波動時,浮渣或浮沫可能會引起出氣管的堵塞或使氣體部分進入沉降室,同時兼有隔絕和排除冷凝水作用。每一個反應器配置一個水封罐①水封高度式中:——是反應器至儲氣罐的壓頭損失和儲氣氣罐內的壓頭為保證安全取貯氣罐內壓頭,集氣罩中出氣氣壓最大取取為,儲氣罐內壓強為為400mm②水封灌尺寸水封罐高度取2.5m,直徑為1500mm;進氣管和出氣管各一根,直徑為200mm,進水管和放空管各一根,直徑為50mm,并設液面計。(13)氣液分離器的設計氣液分離器主要作用是對沼氣在這里進行干燥,選用的鋼制氣水分離器3個,汽水分離器有鋼絲填料;在氣水分離器的前端設計一個沼氣凈化裝置和在氣水分離器的出口裝電子流量監(jiān)測儀和壓力表等。4.5SBR反應池(1)設計說明根據(jù)工藝流程論證,相比其它好氧處理法,SBR工藝處理具有處理效率高,構筑物占地面積小,投資費用少等特點,因而選用SBR法。(2)設計參數(shù)設計處理流量Qh=166.67m3/h=167m3/h;BOD-SS污泥負荷Ls=0.3kgBOD/(kgMLVSS·d);排出比1/m=1/4;安全高度ε(活性污泥界面以上的最小水深)50cm以上,取ε=0.5m;池數(shù)N=4;周期n=3;反應池水深H=6.0m;MLSS濃度X=4000mg/L;處理要求:進水BOD5=420mg/L,CODCr=580mg/L,SS=345mg/L,出水BOD5=40mg/L,CODCr=120mg/L,SS=60mg/L。①、反應時間(TA)S0——進水BOD濃度,mg/L;Ls——BOD-SS污泥負荷,kgBOD/(kgMLVSS·d);1/m——排出比;X——MLSS濃度,mg/L②、沉淀時間(TS)初期沉降速度=1.33(m/h)③、排水時間(TD)排水時間為1.0h。④、進水時間(TF)進水時間TF=2.0(h)一個周期所需要的時間為:T=TA+TS+TD+TF=3.5+1.5+1+2=8(h)SBR運行一周期為T=8.0h,其中進水時間1.0h,反應(曝氣)時間4h,沉淀時間2h,排水時間1.0h。出水BOD5濃度:Ks——飽和常數(shù),mg/L,20℃時,一般為25~100,此時取50Kd——污泥內源呼吸率,d-1,20℃時,一般為0.04~0.075,此時取0.05θc——污泥停留時間(泥齡),d,取5~15,此時取10Y——污泥理論產率,kg(生物量)/kg(降解得BOD5),不設初沉池,20℃時,Y=0.6~1.0,此時取0.8K——BOD5降解速度常數(shù),d-1,20℃時,K取0.05~0.3,此時取0.2=39(mg/L)BOD5的去除效率同理,出水COD濃度為SBR反應池容積計算式中:V——反應池有效容積,m3;Q’——每個周期進水量,m3,每個周期進水量;So——反應池進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420mg/L;LS——反應池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泥負荷,kgBOD5/(kgMLSS·d);0.3X——反應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平均濃度,kgMLSS/m3;TR——每個周期反應時間,h。設計SBR池4座,單座池體有效容積為266m3。取反應池水深H=6.0m,超高0.5m,則所需面積取反應器長L=9.0m,則寬B=5.0m。SBR單池長度9m,寬5m,高6.5m。容積V=9×5×6.5=292.5。4池總容積ΣV=4V=1170(m3)(3)SBR反應池運行時間與水位控制SBR反應池總水深6m。按平均流量考慮,進水前水深3.5m,進水結束水深6.0m;排水時水深為6.0m,排水結束后水深3.5m。故換水水深為2.5m,其中存泥水深2.0m,保護水深1.5m,保護水深的設置是為了避免排水時對沉淀及排泥的影響。進水開始與進水結束由水位控制,曝氣開始由水位和時間控制,曝氣結束由時間控制沉淀開始與結束由時間控制,排水開始由時間控制,排水結束由水位控制。(3)排水口高度和排水管管徑①、排水口高度換水水量V=9×5×2.5=112.5m3為保證每次換水水量及時快速排出,以及排水裝置運行的需要,排水口應在反應池最低水位下約0.5~0.7m,取0.5m,則設計排水口在最高水位之下3m。設計池底埋深2.0m,則排水口相對地坪標高為1.0m,最低水位相對地面標高1.5m。②排水管管徑每池設浮動排水裝置一套,出水口設排水管一根;固定設于SBR墻上。浮動排水裝置規(guī)格DN200mm,排水管徑DN200mm,設排水平均流速為v=0.4m/s,則排水量則每周期所需排水時間為這與前面的排水時間相對應。(4)排泥量及排泥系統(tǒng)①、SBR產泥量SBR生物代謝產泥量為ΔX=a·Q·Sr-b·Xr·V=(a-b/NS)QSr(4-14)式中:a——微生物代謝增系數(shù),kgVSS/kgBOD;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1/d。根據(jù)該廢水的特點和以往類似經驗數(shù)據(jù),設計,則有ΔX=(0.70-)×4000×0.38=810(kg/d)設定排泥含水率為98%,則排泥量為考慮安全系數(shù),選定總排泥量為50m3/d。②、排泥系統(tǒng)池底坡向排泥坑坡度i=0.01,池出水端池底設排泥坑一個尺寸0.5×0.5×0.5m3,每個排泥坑中接吸泥管DN200一根,剩余污泥用泵送入污泥濃縮池。排泥管安裝高程相地面為-2.5m。(4)需氧量和供氣量計算①、需氧量計算SBR池需氧量計算式為(4-15)式中:a’——微生物代謝需氧率;b’——微生物自身需氧量,1/d。根據(jù)類似工程經驗數(shù)據(jù),取,,則需氧量O2=0.55×4000×0.38+0.15×(1/0.3)×4000×0.38=1596(kgO2/d)=66.5(kgO2/h)②、供氣量計算設計采用Sq-A型射流曝氣器,射流泵開啟量為85m3/h,可以選用100WQ100-15-7.5的泵型號。供氣方式為新型高效射流曝氣供氧方式,氧的轉化率高達35%,可按30%來計。查表知20℃、30℃時溶解氧飽和度分別為、。射流曝氣器出口處的絕對壓力Pb為(4-16)空氣離開曝氣時,氧的百分比為曝氣池的溶解氧平均飽和度為(按20℃計算)(4-17))水溫20℃時,曝氣池的溶解氧平均飽和度20℃時脫氧清水充氧量為(4-18)計算時取值α=0.82,β=0.95,Cj=2.0,P=1.0,則計算得=111.60(kgO2/h)SBR反應池供氣量每立方廢水供氣量為去除每千克BOD5的供氣量為去除每千克BOD5的供氧量為③、空氣管計算鼓風機房出來的空氣供氣干管,在相鄰SBR的隔墻上設兩根供氣支管,每池一根支管供氣。在每根支管上設4根供氣豎管,每根供氣豎管安裝擴散器8個,單池32個擴散器,共128個擴散器,每個擴散器服務面積為(9×5)/32=1.4m2/個。選用SX-Ⅰ型盆形曝氣器,氧轉移效率6~9%,氧動力效率1.5~2.2kg/(kW·h),供氣量20~25m3/h,服務面積1~2m2/個。4.6鼓風機房設計鼓風機房要給SBR池供氣,選用TSD-150型羅茨鼓風機三臺,2備1用。設備參數(shù):流量:20.40m3/min;升壓:44.1kPa;配套電機型號:Y200L-4;功率:30kW;轉速:1220r/min;機組最大重量:730kg。鼓風機房布置:鼓風機房面積5.0×5.0×4.0m2,建于地面上。鼓風機房設控制室一間3.0m2。鼓風機組間距不少于1.5m。鼓風機房不設風道,新鮮空氣直接從上口葉窗進入,過濾器除塵,鼓風機在出風干管上裝設壓力表及單閥,鼓風機由值班室控制。4.7反應沉淀池設計4.7.1反應沉淀池設計參數(shù)(1)設反應沉淀池池水力停留時間T=0.5h(2)該設計將投PAC(聚合氯化鋁)量(通常介于0.5-1.5mg/l)定為最大的投氯量值即ρmax,也就是1.5

mg/l。4.7.2反應沉淀池設計計算(1)設計反應沉淀池一座,池體容積V=Q×T=166.67×0.5=83.33m3設消毒池池長L=12.0m,池寬B=7.0m,設有效水深H=2m,超高0.5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