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_第1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_第2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_第3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_第4頁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第(1)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和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方法的探

索過程,能口算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為整十數(shù)),會筆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

2.培養(yǎng)初步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情趣。

3.在解決問題、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能運用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

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口算和筆算方法的探討。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格式。

教學準備:

掛圖、小棒等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1、新學期開始了,小紅和小英兩人一共買了18支鉛筆,平均每人買了幾枝?

師:怎樣列式計算?你是怎樣想的?你會用豎式計算嗎?(板演齊練,說清方法)

2、引入課題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板書課題)。那

么還有兩組同學也在買鉛筆,買了多少枝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交流

1、教學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1)出示場景圖左半部分,提問:

①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②求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你會列式嗎?

學生列式:404-2

(2)師:40+2等于多少?獨立思考如何得出這個結果的,與同桌相互說說,

并把結果填在書上。

(3)組織全班交流。

預設A、因為4+2=2,所以40+2=20。

B、4個十除以2等于2個十,2個十就是20。

C、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就是20。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①讓學生獨立完成。

②問:你在做題時是橫著做的還是豎著做的?為什么豎著做?

讓學生比較每組上下兩題在計算上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幫助學生形成算法。

(5)小結:口算幾十除以一個數(shù),可以把被除數(shù)看成幾個十,再想一想這幾個

十除以除數(shù)等于多少個十;也可以用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數(shù)除以除數(shù),

商是幾,最后算得的結果就是幾十。

2、教學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1)出示場景圖右半部分,提問:

①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問題?

②要求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應該怎樣列式呢?

板書除法算式:464-2

(2)猜猜46+2商是幾十多?學生嘗試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3)組織全班交流。

預設:A、擺學具:拿出4捆6根小棒,先分整捆,每人分得2捆是20枝;

再分單根,每人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

B、口算:40+2=206+2=320+3=23

幫助學生把操作抽象成分步口算:

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404-2=20

再分得3枝6+2=3

合起來是23枝20+3=23

問:這幾題你也能說出口算過程嗎?

964-3844-455+5

(4)討論:46+2這題我們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貞浄中“舻倪^程,你會用

豎式算一算嗎?4人小組討論豎式的寫法。

(5)提問:誰來完整說說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結合學生討論的情況板書豎式,并講解筆算過程:

①筆算46?2,從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寫在哪里?

②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學生討論)(商2之所以要寫在商的十位上,

是因為它表示的是把4個十平均分成2份的結果,也就是表示2個十。)

2乘2得4,4減4得0,因為還要除個位上的數(shù),這里不寫0。

③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6移下來接著除,接著會算了嗎?

(6)回顧小結:筆算46?2,要從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寫在哪里?被除數(shù)十

位上的數(shù)除過以后再怎么辦?商寫在哪里?

三、反饋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1)師生共同完成前兩題。

提問:這兩題都是分兒步算?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商分別寫在哪里?

(2)學生齊練后2題,指名板演。師生共同評價板演情況。

(3)提問:每次兩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引導學生注意余數(shù)。

說說在計算中注意些什么?進一步鞏固筆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

(2)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獨立解答。

(4)在小組內交流校正。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1)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要知道哪種樹苗每棵的價錢貴一些,你打算怎么辦?

(2)獨立解答,在班內共同訂正。

預設:

解法一:48-7-4=12(元)634-3=21(元)

12<21

所以松樹苗每棵的價錢貴一些。

解法二:由圖中的信息知道,楊樹苗買的棵數(shù)多用的錢數(shù)少;而松樹苗買的棵數(shù)

少用的錢數(shù)多。所以松樹苗每棵的價錢貴一些。

總第(2)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除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3、4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培養(yǎng)解決問題之后進行反思的意識。

3、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小朋友們,你們參加過生日聚會嗎?明明和芳芳快過生日了。這天,他倆一

起來到食品店選購蛋糕。(出示例題中的情景圖)你們能幫助他倆解決一些在買

蛋糕過程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嗎?

二、探究交流

1、探究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

(2)出示問題一:36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

(3)生列式,指名一人板演。

36:3=

先用口算算出結果。

30+3=106+3=210+2=12

(4)再用豎式計算。

(5)出示問題:他算得嗎?有什么辦法驗證?

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進而自覺地探索驗算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與小組

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指名回答,并將用乘法驗算的方法板書于黑板。

I2X3=36(豎式略)

(6)觀察并交流:12X3=36表示什么意思?這說明計算怎么樣?

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么數(shù)?我們可以怎樣來驗算這樣的除法?

(7)小結: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shù)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shù)來進行驗算。

板書:商X除數(shù)=被除數(shù)

2、探究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65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還剩多少元?

(2)討論列式計算。

65+3=21(塊)...2(元)

(3)驗算。

第一個問題我們是怎樣驗算的?

還用這個方法驗算行不行?

A、口算驗算。

每塊3元,21塊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豎式驗算。

21X3+2=65(豎式略)

C、說出驗算中每一步的運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4)觀察并交流: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法驗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5)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shù)相乘的積再加上余數(shù),看結果是否等于被

除數(shù)。

3、提升經(jīng)驗,歸納方法。

(1)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活動,你能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嗎?

(2)學生可以嘗試根據(jù)板書自己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

(3)同學之間一起交流、總結方法。

總結:在對除法進行驗算時,一般用商乘除數(shù),如果有余數(shù),還要再加上余數(shù),

最后看看得數(shù)和被除數(shù)是否相等。

(4)拓展:

如果你有65元錢,你想買什么?能買多少呢?先自己算一算,再用今天所學的

驗算方法進行驗算。

三、反饋完善

1、基礎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看看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lián)系?進一步理解除法驗算

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他們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綜合運用: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題:

①仔細讀題,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獨立解決嗎?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完成在自備本上。

③集體交流。問:為什么最多只能裝11輛車?

④哪些同學已經(jīng)自覺地驗算過答案了?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可以提高

計算的正確率,還可以形成做事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題:

①認真讀題,理解單打和雙打。

②如果都參加單打,可以分成幾組?學生獨立列式,組織交流。

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自己解決,然后交流。

3、拓展提高

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字

()4-3=12....1()4-()=21....2

總第(3)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練習一)

教學內容:

教材第5、6頁的1—8題

教學目標:

1.會正確進行除法計算和驗算。

2.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逐步積累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要求……先要求……”這樣一種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方法。

3.能完整表達思考過程,在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過程中逐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首位能整除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

學會找到場景圖中的隱含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知識再現(xiàn)思考與調整

1、出示口算題(練習一,第1題。)

(1)觀察算式:說說商都是幾位數(shù),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

(2)獨立進行口算,再指名匯報得數(shù)。

(3)選擇其中幾題要求說出口算方法。

2、用豎式計算,最后兩題要驗算。出示題目(練習一,第2題。)

(1)估算:商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2)學生獨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3)交流評析,說說筆算方法和驗算方法。

二、基本練習

判斷,并說說你的想法。

(1)被除數(shù)一定等于商乘除數(shù)加余數(shù)。--------------------------()

(2)在一個除法算式中,余數(shù)是8,除數(shù)最小是7。---------------()

(3)46.5的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4)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一定是一位數(shù)。----------------------()

三、綜合練習

(-)針對性練習

1、談話: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你看,他們正在教室里認真學習呢。

出示:練習一第4題的情境圖。

(1)仔細觀察,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要解決第一個問題要用到哪兩條信

息?(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隱含條件是每2個小朋友用一張課桌)。

(2)小組討論交流:第二個問題你是怎樣解決?

(3)獨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4)根據(jù)己有的信息,你還能想到什么?

2、秋天的郊外風景如畫,異常美麗。同學們想不想去游玩呀?我們一起到車站

去乘車吧!

出示:練習一第5題。

(1)觀察:有多少人?乘坐幾輛車?我們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提問:要求“平均每輛車要坐多少人”,要先求出什么?

3、出示表格題。(練習一,第3題。)

(1)讀題。

(2)猜一猜哪個組收集節(jié)數(shù)最多?哪個組收集節(jié)數(shù)最少?

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必須先求出什么問題?(啟發(fā)學生理解求出“各組平

均每人收集的節(jié)數(shù)”來驗證猜想的合理性。)

(3)說說用什么方法求各組平均每人收集的節(jié)數(shù)。

(4)學生獨立完成。

(5)班級交流回答:哪個組平均每人收集節(jié)數(shù)最多?哪個組平均每人收集節(jié)

數(shù)最少?

(二)運用性練習

分別出示:練習一第6、7、8題。

要求:a.讀題。說說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b.審題?!耙蟆纫蟆闭f說你怎么想。

c.獨立解答后,完整地說一說解題思路。

(三)思考題

1、說說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提問第1小題:應先填什么數(shù)?(余數(shù))。余數(shù)可以填哪幾個數(shù)?為什么?當

余數(shù)是1時,這時的被除數(shù)應是多少?怎樣計算?當余數(shù)是2時,被除數(shù)又

是多少?

3、提問第2小題:應先填什么數(shù)?(除數(shù))。除數(shù)可以填哪兒個數(shù)?為什么?算

一算當除數(shù)是2、3、……時,被除數(shù)各是多少。

四、反思總結

總第(4)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不能整除))

教學內容:

教材第7、8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

2.掌握“除十位時有余數(shù),要把余數(shù)和個位的數(shù)合起來繼續(xù)除”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的基本原理。

教學準備:小棒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出示情景圖)

學校體育組購買了一些羽毛球,我們一起來解決一些在分羽毛球過程中遇到的數(shù)

學問題吧?

(1)仔細觀察:說說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個”怎樣列式?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二、探究交流

1、探究算法

(1)問:用小棒代替羽毛球(1捆代替1筒,1根代替1個)動手分一分。應

該先擺多少根小棒?(演示擺出5捆帶2根)

(2)同桌交流: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怎樣分呢?每份多少?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同分法,預設略)

(3)突出“先把5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剩下的1筒能不能直接平均分

成2份。你是怎么辦的?”

借助學具或畫圖,體會先要分整筒的,分給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單

個的合起來再分。也就是余下12個。

再次演示:把1筒拆開和2個合并起來,再平均分的過程。每班再分6個。

(4)每班共分到26個。學生復述分的過程。

2、教學筆算(出示豎式圖)

①小組交流討論:

根據(jù)剛才分小棒的過程,用豎式計算52+2該怎樣寫呢?應先算哪一位?

并分別說出每個數(shù)字的含義?

②全班交流:

在十位上商幾?十位上余幾?表示多少?把余下的1寫在哪里?十位余

下的1與個位上移下的2合起來是多少?12除以2商幾?寫在哪一位上?

哪位同學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筆算的?(指定幾人口述,關鍵處用紅筆

標出)

追問:十位上剩下以后是怎樣除的?

③驗算??纯此愕脤Σ粚Α?/p>

3、交流完善: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板書課題:首位不能

整除)除到十位有余數(shù)或個位有余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余數(shù)都要比

除數(shù)小,十位上的余數(shù)要和個位合起來繼續(xù)除,而個位上有余數(shù)

則不要再除)

4、練習:

①獨立完成想想做做1。(先獨立試做前兩小題,指名板演。)

②反饋時提問:當十位上有余數(shù)時,接下去要怎么算?

三、反饋完善

1、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3)

(1)出示前兩組題。

分組練習,每兩排學生做一組題。

反饋:這兩組題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后兩組題。

分組練習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估算(想想做做6)

你能不能不筆算,說說怎樣估計出商是幾十多的?

3、實際問題解決(想想做做4、5)

(1)出示第4題。

提問:不計算,你能說說哪種分法的組數(shù)多些?(用估算判斷)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出示第5題。

提問:你能根據(jù)圖,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

同桌相互說說,指明說,全班一起列式計算。

總第(5)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9、10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這樣的除法算式。

2.經(jīng)歷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驗動手操作,思考

感悟的學習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逐步樹立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商的個位上為什么要寫Oo

教學準備:

小棒。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談話:小朋友們,中國羽毛球隊齊心協(xié)力,頑強拼搏,在奧運會上多次奪

得冠軍,領獎臺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為祖國爭了光。我們

小朋友喜歡打羽毛球嗎?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出示例題情

境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要求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根據(jù)學

生的回答板書:62+3

二、探究交流

1.動手操作。

談話:把6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3個班,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呢?請你用小

棒來擺一擺、分一分。

學生動手操作分小棒,并在小組中交流分小棒的過程,然后推選代表匯報

父流結果。

根據(jù)學生回答,演示分羽毛球的過程。邊演示邊提問:先分整筒的,每班

分到幾筒?整筒的分完了嗎?再分單個的,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該怎么辦

呢?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白:每個班分得了2筒,也就是20個羽毛球,

剩下的2個,不能再分了。

2.列豎式計算。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得到了結果,那么用豎式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試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引導學生交

流討論。

最后請一名學生板演。

提問:商的個位上為什么要寫0?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指名把小組的意見在班內匯報,并追問:如果商的個位上不寫0,會出現(xiàn)什

么問題?

3.小結。

提問:通過以上的學習過程,你認為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當被除數(shù)的個位

不夠商1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除到被除數(shù)的十位,沒有剩余,接著除個位上的數(shù)不

夠商1時,必須在商的個位上寫Oo

三、反饋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指定4人各板演一題,其他學生做在書上,共同訂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集體交流時提問:

第一組兩道題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上面一道題商的個位不是0,而下

面一道題商的個位是0?(使學生明白:當個位上余下的數(shù)不夠商1時,就

商0占位。)

你能找到第二組兩道題的不同點嗎?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先獨立思考,找出每道題錯在哪里,再在班內交流,然后各自改正,同桌

互相校對。

4.做“想想做做”第5題。

提問:題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要求我們解答什么問題?

獨立解答第一個問題,共同訂正。

第2個問題,先讓學生列式計算,再組織討論:如果每天看10頁,6天能

不能把這本書看完?余下的4頁可以怎樣安排?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安排方法。

例如:10,10,10,10,10,14;

11,11,11,11,11,9;

11,11,11,11,10,10.......

5.做“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閱讀題目,指名復述題意。

再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由小組長匯報。學生的想法可能是:3位老師和62

位學生一共是65人,而每頂帳篷最多只能住6人,所以65+6=10(頂)……

5(人),剩下的5人還需1頂帳篷,因此,至少要搭H頂帳篷。

出示課本第4頁第4題。

談話:請同學們再看一看這道題與剛才做過的題相比,對商的處理有什么

不同?為什么不同?(指名回答)今后在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問題

時,一定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商作出恰當處理。

總第(6)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練習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發(fā)展估算意識。繼續(xù)培養(yǎng)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jīng)歷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和運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驗練習總結,提高

拓展的學習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好數(shù)學知識的信心。

教學重點:

熟練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知識再現(xiàn)思考與調整

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再列豎式計算。

教師出示:964-3=684-4=52+3=82+4=

1.學生估算并交流得數(shù)是幾十多,然后在練習本上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3.引導學生把筆算結果和估算結果進行對照。

二、基本練習

1.連一連。P11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反饋。

選擇兩三題說說思考過程。(進一步明確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基本方法。)

2.出示。

品名數(shù)量(個)總價(元)單價(元)

籃球595

足球472

排球660

教師:體育室購買了上面幾種體育用品,你會算出每種物品的單價嗎?

學生獨立計算,在小組中交流檢查,然后集體訂正。

三、綜合練習

談話: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不錯,下面我們就一起和王老師到文具商店里看一看吧。

1.P11第3題。

學生讀題后,指名說說題意。

提問:要求72元錢能買多少本筆記本,要怎么做呢?(用總價除以相應的單價)

學生獨立填表,交流反饋。

提問:同樣用了72元,為什么買的本數(shù)卻不一樣?用同樣的錢,在什么情況下

買的本數(shù)多?在什么情況下買的本數(shù)少?

2.思考題。

(1)學生觀察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2)引導理解題意,弄清楚為什么會多付“8角”錢,這“8角”錢是幾本本

子的價錢。

(3)學生解答后全班交流。

3.拓展練習。

王老師到商店買足球。帶的錢如果買3個足球還剩80元;買7個就剩下8

元,你知道每個足球多少錢嗎?

(1)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師引導:為什么買3個足球還剩下80元,而買7個就只剩下8元呢?

多買了幾個足球?多用了多少元錢?

(3)學生解答后全班交流。

四、反思總結

總第(7)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復習(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1—5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

2.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3.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提高除法筆算、口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提高除法筆算、口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知識整理思考與調整

1.引導整理

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小朋友們都學到了哪些本領?你們能把這知識的“糖

葫蘆”串的長又長嗎?

(口算、筆算、驗算、解決實際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將這些知識點板書。

2.邊練邊回顧知識要點,每過一關,可得一顆星。

師引導:剛才小朋友串的糖葫蘆可真是又長又甜呀!為了獎勵你們,我決定

帶你們去“智慧林”去闖一闖,你們愿意嗎?

第一關:獲取門票(P12第1題)

要進入“智慧林”,首先必須獲得門票。看!門票上都有智慧題呢!只要你

答對了就能順利通過。

組織學生口算。

提問:80+4你是怎么想的?46+2呢?

第二關:小試身手

1.用豎式計算:(P12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請個別生上臺板演

(2)集體交流,檢查黑板上的計算過程。糾正錯誤。

他錯在哪?你認為在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3)用什么方法去驗算?驗算有什么好處?

(4)學生自己檢查,對全對的學生進行鼓勵。

二、查缺補漏

第三關:功夫比試

1.P12第2題

(1)獨立完成

(2)引導學生比一比:你能說說每組上下兩題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嗎?

2.下面的計算對嗎?不對的請改正。(豎式)

61+2=3704-4=10........3

說說分別錯在哪里?

以后自己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P12第4題

先讓學生說說“總價”、“單價”、“數(shù)量”的含義。

再組織學生獨立完成表格。

最后讓學生說說“單價”是怎樣求得的??偨Y出“單價=總價+數(shù)量”。

三、綜合運用

第四關:解題高手。

看到小朋友們個個都會算,“智慧林”中的“智慧老人”又拿出了幾道題,

現(xiàn)在他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夠既對又快地完成。

1、小明在圖書室借了一本98頁的故事書,準備一個星期把它看完。他平

均每天要看多少頁?

2、有51張紙,每6張扎一個燈籠,這些紙最多可以扎幾個燈籠?

3、小明今年8歲,小芳今年6歲,奶奶今年72歲。奶奶今年的年齡是小

芳的幾倍?完成后說說自己選用了哪些條件?為什么選這些?

4、P12第5題

出示圖,引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導生提出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的問題。

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生完成后交流。

總第(8)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復習(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13頁6—9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2、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知識整理思考與調整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了第一單元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學了什么

嗎?這節(jié)課老師打算帶你們去知識園看看,可是要進入知識園得闖幾道

關,只有得到闖關標志才能去參觀,你們有信心嗎?

第一關、誰是火眼金睛:

1、P12第6題

(1)出示題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上下兩題有什么聯(lián)系?

(2)出示64?4724-34-2

讓同學們根據(jù)剛才得出的規(guī)律說出和第一道算式結果一樣的一條連除

算式。再說出和第二道算式結果一樣的一步除法算式是哪條?

二、查缺補漏

第二關、誰最機智細心:

1、對比練習:

(1)學校種樹苗,己經(jīng)種了一些,剩下75棵平均分給5個小組,每個小

組要種多少棵?

(2)同學們要種93棵數(shù)樹,已經(jīng)種了18棵,剩下的樹苗平均分給5個小

組,每個小組還要種多少棵?

生獨立完成題目,完成后交流:這兩題有什么不同?你是分別用幾步解

決的?為什么第一題一步計算,而第二題用了兩步計算?

2、P13第7題。

(1)認真審題,讀懂題意。

(2)生獨立完成。

(3)交流:你用了幾步計算?你先算什么?為什么想到先算這步?第二步

算的是什么?怎么算?

3、P13第8題。

(1)認真審題,讀懂題意。

(2)生獨立完成。

(3)交流:你用了幾步計算?你先算什么?為什么想到先算這步?第二步

算的是什么?怎么算?

三、綜合運用

第三關、爭當解題能手

1、一套少兒百科全書共有5本。如果成套買,每套的價錢是80元;如果

不成套買,每本的價錢是18元。怎樣買合算?成套買比不成套買每本

能便宜多少元?

2、P13第9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小組先討論準備怎樣租船。交流租船方案。相對合理即可。

(3)再討論租金的計算方法。交流,并選擇較合理的方案。

3、P13思考題

(1)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思考解題。

(2)完成后交流。

總第(9)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農(nóng)村新貌)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

理解與運用。

3、結合農(nóng)村變化滲透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談話:細心觀察的小朋友!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中的農(nóng)村經(jīng)常在發(fā)

生一些變化?比如哪里又造了新的廠房,道路加寬了……

請同桌互相說說你看到過哪些變化。學生交流。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參觀“農(nóng)村新貌”中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面貌。

二、整體觀察

1、出示整幅“農(nóng)村新貌”圖。

學生獨立觀察。

2、師生談話。

提問:請你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說出四個場景,師引導并板書:住宅樓、街景、玩具廠、果園。

三、具體分析

談話:提出你最想?yún)⒂^哪個地方。

學生自由回答。

師生隨機選場景來指導分析。

例如參觀住宅樓:

1、提問:在住宅樓前,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2、提問: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覺得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回答后師隨機板書:(可能有:①我們村一共有多少人?②每排有多少

幢樓?)

3、引導學生逐一解決上面兩個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解答。

(2)集體交流,指名分析。

例如解決第一個問題要用到哪2個信息?你是怎么想的?集體交流后

再訂正。

例如參觀玩具廠:

1、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文具廠、工人、工人的話語)學生獨

立收集信息。

(1)我上午做48個。

(2)下午做了36個。

(3)每6個玩具裝一箱。

2、組織小組討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可能有:我一天一共做了多少個?)

上午比下午多做了多少個?

下午比上午少做了多少個?

上午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下午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這一天做的玩具可以裝幾箱?……

3、學生獨立解答后小組內交流。

4、師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例如參觀街景:

(1)提問:美麗的路燈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2)提問:看到“每個燈柱上裝5盒盞燈,一共裝了90盞。"你想

到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3)師并交流:你想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答的?

例如參觀果園:

(1)提問:哪些信息和果園有關系?

學生獨立尋找,仔細閱讀。

(2)提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口答,整理如下:

a三分鐘能走到果園嗎?

b蘋果一代有多少棵?

c蘋果和梨一共有多少棵?

蘋果比梨多多少棵?梨比蘋果少多少棵?……

(3)在組長帶領下,小組內開展獨立選做2到3題再交流。

(4)集體交流。

總第(10)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認識整千數(shù)和一萬)

教學內容:

教材16—18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數(shù)整千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直接感受“10

個一千是一萬”的含義;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明確計

數(shù)單位“萬”所在的位置;會讀、寫整千數(shù)和一萬。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

3.體會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點:

會讀寫整千數(shù)和一萬。

教學難點:

掌握整千數(shù)加、減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計數(shù)器。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體育館嗎?在哪里見到的?您所見的體育館有多大?

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師將帶你們去參觀一個萬人體育館,想去看嗎?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并告訴學生這座體育館大約能作

10000人。你想知道10000有多大,10000怎么寫嗎?(板書課題:認

識整千數(shù))

二、探究交流

1.感受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含義。

教師出示一個大正方體。

談話:你知道了一個大正方體有幾個小正方體嗎?一個正方體表示一千。

接著出示2個大正方體,提問:這是幾千?(二千)讓學生依次數(shù)下

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當出現(xiàn)10個大正方體時,提問:

10個一千是多少?(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現(xiàn)在你知道10,000有

多大嗎?(一萬有10個一千)

請同學猜一猜:萬人體育館大約能容納多少個像我們這樣的學校的學生?

萬米長跑相當于繞學校操場多少周?一萬本書摞起來會

有多高?一萬元錢能買些什么?以此來感受一萬的實際

意義。

2.借助計數(shù)器教學讀寫整千數(shù)和一萬。

教師先在計數(shù)器的千位上撥出3粒珠

提問: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誰能把這個數(shù)寫出來?

指出:3個一千是3000。

指名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五千、九千,讓學生說說有幾個1,000。

提問:你們能寫出來嗎?然后讀一讀。

結合學生匯報時的九千,通過提問,操作:“九千加上一千是多少?一萬在

計數(shù)器上怎么撥?萬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幾個幾?是多少?再次突破一萬的

認識。請人上來撥一撥。

3.找朋友。

教師把寫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萬、2000、3000、6000,8000,10000

的卡片發(fā)給學生,請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萬卡片的學生上

臺,再把自己的好朋友找出來,找好朋友后,其他學生把這些數(shù)讀一讀。

4.教學數(shù)位順序表。

談話:剛才我們學會了整千數(shù)和一萬的讀法和寫法,現(xiàn)在你能把下面的數(shù)位

順序表填寫出來嗎?

填完后在小組里交流,然后討論:從右邊起第幾位是萬位,第四位是什么位?

百位的左邊一位是什么位?右邊一位是什么位?

搶答:從右邊起,第幾位是千位?第幾位是百位?萬位是第幾位?十位呢?

全班齊讀數(shù)位順序表。

三、反饋完善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明確直線上一格表示1,000,再獨立填寫空格內的數(shù),指名讀一讀。

然后在小組里討論:7,000是接近1,000還是接近10,000?你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讀出橫線上的數(shù),在讀一讀圖中的句子,感受數(shù)與現(xiàn)實世界的密

切聯(lián)系。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讀一讀圖中的句子,再寫出橫線上的數(shù)。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口算,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其余題目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里

校對計算結果,并任意選一道題交流自己的算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交流從圖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然后自己列式解答。

6.做“想想做做”第6題。

以小組為單位填表格,再交流。

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分小組提一提,一人提出問題,大家解答。

7.做“想想做做”第7題。

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少年宮同一邊時,讓兩位學生表演

一下,使學生明白兩家在同一邊時,求兩家距離用減法計算。

兩家分別在少年宮的兩邊時,再請二位學生表演一下,使學生明白兩家

分別在少年宮的兩邊時,求兩家距離用加法計算。

總第(11)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認識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

教學內容:

教材19、20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讀、寫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方法的過程,了解數(shù)的組成,能正確讀、寫

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

2.通過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感受到數(shù)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

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的具體含義,掌握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shù)的讀寫方法。

教學準備:

計數(shù)器、小黑板等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思考與調整

談話:同學們這節(jié)課數(shù)寶寶又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了,他要先檢查一下大家前面的

知識掌握得怎么樣?

1.提問:在數(shù)位順序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第五位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數(shù)位順序表。

2.用計數(shù)器撥數(shù):

萬位上撥1,提問:這里的1表示什么?這個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

千位上撥5,提問:這里的5表示什么?這個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

如果在個位上撥5,提問:這個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為什么?

接著在十位上撥6,提問:這個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為什么?

繼續(xù)在百位上撥3,提問:這個數(shù)怎么讀?怎么寫?為什么?

小結: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是從高位起,有幾個百就讀幾百,在百位上寫幾;有

幾個十就讀幾十,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讀幾,在個位上寫幾。

接下來我們和數(shù)寶寶一起認識一些新的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四位數(shù))

二、探究交流

1.教學幾千幾百幾十幾的數(shù)的讀寫與組成。

在千位上撥2,提問:你知道現(xiàn)在這個數(shù)怎么讀嗎?指名讀一讀。

為什么這樣讀?(因為是2個千、3個百、6個十、5個一合起來的)

板書:讀作:二千三百六十五

你會寫這個數(shù)嗎?指名寫一寫。

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寫.

誰能在計數(shù)器上撥一個四位數(shù)?

找兩個學生撥數(shù),讀數(shù)。

2.教學中間有0的四位數(shù)的讀寫與組成。

(1)教學中間有一個。的四位數(shù)的讀寫與組成。

計數(shù)器演示3052,提問:現(xiàn)在這個計數(shù)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3個千、5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請對照著計數(shù)器上的算珠寫一寫。

反饋并集體訂正。

這個數(shù)該怎樣讀呢?

先讀給同桌聽一聽,再指名讀一讀。

小結:通過讀、寫3052這個數(shù),我們知道了中間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

就要寫0占位,而且這個0要讀出來。

(2)教學中間有兩個0的數(shù)的讀寫與組成。

提問:我們再來看這個數(shù)(計數(shù)器演示3002)和剛才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學

生發(fā)現(xiàn)3052中間有一個零,3002中間有兩個零)

請你對照計算器上的算珠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再試著自己寫一寫、讀一

讀,并與小組同學進行交流,有不同的讀法和寫法要一起匯報。

在班內匯報,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正確的讀法和寫法,并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小結:認識了3002這個數(shù),我們知道當一個數(shù)中間連續(xù)有兩個0的時候,

只讀一個零。但讀一個。的數(shù)寫的時候不一定是寫一個。還是兩個0,

一定要對齊數(shù)位才行。

3.教學試一試。

同桌互相說說數(shù)的組成,再各自寫一寫,讀給同桌聽。

請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

匯報:7個千和4個百合起來是7400。7個千和4個十合起來是7040。

引導比較:這兩個數(sh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人小組討論,然后匯報。

小結:0在數(shù)的中間和0在數(shù)的末尾讀法是不同的,中間的0要讀,末尾的

0不讀。

三、反饋完善

談話:剛才數(shù)寶寶看大家學習的很認真,相信大家一定能學會,現(xiàn)在他要

和我們做幾個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這些計數(shù)器上的數(shù)你能寫出來并讀一讀嗎?

學生獨立寫數(shù),寫完同桌互相讀一讀。

投影儀上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個別匯報。

提問:在寫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在讀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讀一讀,再說出各數(shù)的組成。

師:你能很快讀出卡片上的數(shù),并說出數(shù)的組成嗎?

教師以卡片形式逐個出示上面各題,學生讀數(shù)并說說數(shù)的組成。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老師家中要添置一些家電,星期天老師到家電城了解到三種家電的價格,

空調:三千五百五十元洗衣機:四千零二十元彩電:二千八百零八元

你能幫老師寫出這些家電的價錢嗎?

學生在練習紙上寫,寫完集體校對。說說是怎樣寫的。

4.做“想想做做”第4、5題及學生收集的數(shù)據(jù)。

(1)學生讀一讀這兩句話。同桌說說這兩個數(shù)的組成。

(2)你能寫出橫線上的數(shù)嗎?學生獨立寫在紙上。

(3)拿出自己收集的四位數(shù)的資料,同桌互相讀一讀,寫一寫。

總第(12)個教案

啟東市寅陽小學年級數(shù)學備課教案

(認識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的練習)

教學內容:

教材21—2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讀法、寫法。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數(shù)加整百數(shù)及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體會數(shù)學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掌握數(shù)的組成;整千數(shù)加整百數(shù)及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0在不同位置時的不同讀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數(shù)字卡片

教學流程:

一、知識再現(xiàn)思考與調整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一些練習。

板書課題:認識非整千的四位數(shù)的練習。

2.出示P21第6題

(1)6428里面有()個千、()個百、()個十和()個一。

(2)7005里面有7個()和5個()

(3)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讓學生各自填一填,再指名說說填空時的思考過程。

二、基本練習

1.分別出示:(1)5329、3456

(2)5068、3406

(3)5006、9001

(4)5600、4000

①讀出各數(shù),選擇性地說說數(shù)的組成

②引導比較0在不同位置讀法的不同

2.出示P21第9題

先讓學生各自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交流時選擇其中的幾組題目讓學生說說各是怎么寫的,每組中的兩個數(sh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寫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3.出示P22第11題

讓學生先說說題中的幾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明確它們都是由8、5、0這兒個

數(shù)字組成的),再讓學生各自連一連。

交流時,引導學生按“中間有0”“末尾有0”和“中間、末尾都有0”等不

同標準把題中的幾個數(shù)分類,進一步明確讀、寫不同的數(shù)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三、綜合練習

1.計算:P21第7題

(1)出示第一組題,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算法。(引導學生利用對萬以內數(shù)

組成的理解自主探索相關的計算方法。)

(2)出示后兩組題,學生獨立計算,互批訂正。

(3)比較前兩組題,體會內在聯(lián)系。

2.按規(guī)律寫數(shù):P21第8題

先讓學生讀一讀第一題,追問:你會接著往下寫嗎?你是怎樣想的?

再出示后兩題,學生獨立填寫完整,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用2個3,2個0四張數(shù)字卡片組成一些四位數(shù):

(1)一個0也不讀出來;

(2)只讀出一個0;

4.你知道嗎?

先讓學生獨立閱讀,再交流閱讀后的體會。

四、反思總結

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

總第(13)個教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