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獲獎課件_第1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獲獎課件_第2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獲獎課件_第3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獲獎課件_第4頁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352/351、“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方法”指是什么政策?2、列寧說這話時,蘇俄發(fā)生了怎樣改變?3、針對這種形勢,列寧做出了怎樣探索?

我們計劃……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方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標準來調整國家產品生產和分配?,F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列寧一、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3/35項目主要內容農業(yè)政策工業(yè)政策貿易政策分配制度勞動方面余糧搜集制,國家實施對糧食壟斷政策,不允許私人買賣。全方面推行工業(yè)國有化。將大中小企業(yè)全部收歸國有;建立高度集中經濟管理體制。取消自由貿易實施配給制,城市居民口糧按等級定量供給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內容普遍勞動義務制。4/35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國內反動勢力反撲蘇維埃政權面臨危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背景(圖示)1918年,蘇俄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思索:從圖示可見,蘇俄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初目標是什么?5/35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主動作用:失誤:①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全國財力、物力,保障軍事上勝利,鞏固了蘇維埃政權。②為布爾什維克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提供了一個嘗試。①對國家經濟造成不利影響,②并非是向社會主義過渡正確路徑。實踐證實這不是一個理想政策,一些辦法(如國家壟斷全部經濟、取消自由貿易、實施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嚴重損害了農民和工人利益,使工農聯盟也瀕于瓦解。6/35(一)、新經濟政策背景:

國內戰(zhàn)爭結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教訓特點:各種經濟并存,發(fā)展商品經濟影響:促進國民經濟恢復和發(fā)展7/35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yè)余糧搜集制工業(yè)大中小型工業(yè)一律收歸國有商業(yè)取消自由貿易內容政策(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一切余糧收歸國有)(高度集中管理,企業(yè)缺乏生產主動性)固定糧食稅恢復外資和私營企業(yè)實施自由貿易納稅后余糧歸農民支配,減輕了農民負擔,提升了生產主動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取得很好經濟效益。有利于經濟發(fā)展實際出發(fā),對癥下藥8/35新經濟政策實施后農業(yè)生產情況表年份項目1913192119231925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9446662078608730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39.7922.1334.5544.24結果如何?9/35

說出下列圖俄國發(fā)展情況出現原因120100806040200谷物產量工業(yè)總產量1925年1913年1920年原因:實施了新經濟政策10/35(二)、蘇聯成立——1922年1940年蘇聯有15個加盟共和國經濟上—“新經濟政策”政治上—成立“蘇聯”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沙俄1547年—1917年蘇俄1917年—1922年蘇聯1922年—1991年11/35列寧逝世12/35蘇聯舉行國葬13/35參加瞻仰群眾14/35

1924年1月列寧逝世。

蘇聯進入斯大林時代。哥倆好,好哥倆15/35他有超人組織能力。早在十月革命時期,他就幫助列寧參加指揮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在激烈國內戰(zhàn)爭期間,他指揮紅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戰(zhàn)役勝利。——《居安思?!?902年到1913年,8次被捕,7次遭流放,6次從流放中逃脫——《居安思?!吩缭?905年,他提議列寧對付黨內反對派時竟說:“真見鬼,竟沒有些人揍他們。莫非就讓他們逍遙下去?!薄L斌《讀懂斯大林》他是怎樣人16/35斯大林愿望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們必須在10年內跑完這一段距離。或者我們做到這一點,或者我們被人打到?!勾罅帧墩摻洕ぷ魅藛T任務》

斯大林選擇斯大林說:“沒有重工業(yè),那我們就不會有一切當代化國防武器,那時我們地位就會和當前中國所處地位多少相同:中國沒有自己重工業(yè),沒有自己軍事工業(yè),現在只要誰高興,誰就能夠蹂躪它?!薄洞髧绕稹?/p>

17/35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時期)1、社會主義工業(yè)化①特點:②過程:③結果:國家計劃;重點發(fā)展重工業(yè)。1928-1937年,完成兩個五年計劃。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項目一:第聶伯河上大壩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蘇聯由傳統農業(yè)國變成強盛工業(yè)國,國防力量大為增強。18/35〓蘇聯三個五年計劃名稱時間主要成就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第三個五年計劃1928年-1932年從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農業(yè)國1933年-1937年成為世界工業(yè)強國,工業(yè)產量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實施,因衛(wèi)國戰(zhàn)爭暴發(fā)而被打斷19/35T-34型坦克,作為二戰(zhàn)中性能最好坦克之一,共生產了四萬輛PPSH(波波沙)-41沖鋒槍,共產六百萬枝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20/35

莫斯科地鐵站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地鐵,享受地下藝術殿堂之美稱。原因有三:第一,它是世界上堪稱最古老地鐵站,同時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地鐵站;第二,它是世界上最深入地底地鐵站;第三個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它保留了濃厚斯大林時代色彩,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宏偉地鐵站之一。21/35蘇聯工業(yè)化宣傳海報

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后,蘇聯由農業(yè)國變成工業(yè)國,工業(yè)總產值超出德、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業(yè)生產占世界工業(yè)生產比重,由沙皇時代2.6%上升到1937年13.7%。22/35農民加入集體農莊集體農莊莊員在田間用餐2、農業(yè)集體化①背景:②目標:③辦法:④完成:工業(yè)化進展快速為了適應工業(yè)化需要放棄新經濟政策,強迫農民加入集體農莊,打擊富農。1937年,完成農業(yè)集體化23/35三、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斯大林模式)1、確立①背景:②確立:③意義:在全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

1936年蘇聯經過新憲法標志著蘇聯高度集中政治經濟體制—斯大林模式形成。斯大林模式評價特征經濟上是高度集中地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政治上是個人高度集權(“個人崇敬”、大清洗)24/35

“他接過一個扶木犁窮國,卻留下了一個擁有核武器強國”?!笆紫嗲鸺獱枌λ勾罅纸浀湓u價25/35蘇聯工業(yè)發(fā)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農業(yè)卻徘徊不前,1953年全蘇人均糧食低于1913年。蘇聯工業(yè)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誰家有什么蘇聯時代家用電器嗎?為何?

幾乎沒有,蘇聯工業(yè)發(fā)展過程中,輕工業(yè)與重工業(yè)發(fā)展不平衡。這是蘇聯工業(yè)化一個大問題。26/35在億萬人民心目中斯大林成為神話般人間上帝,大家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念叨他名字,他們相信:只有他一個人能夠拯救蘇維埃國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體。

——麥德維杰夫《讓歷史來審判》想一想,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與斯大林個人原因相關系嗎?中國有沒有類似現象?27/35對“斯大林模式”評價功勞國家工業(yè)化快速實現,成為工業(yè)強國;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奠定物質基礎;國民素質得到提升;為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借鑒。弊端高度集權;對干部缺乏監(jiān)督;個人崇敬盛行經濟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造成國民經濟百分比失調;排斥市場、商品貨幣和價值規(guī)律,造成企業(yè)經濟效益低下;犧牲農民利益,使農業(yè)長久停滯不前是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和創(chuàng)新,曾在早期和戰(zhàn)爭時期發(fā)揮過主動作用,但不是建設社會主義惟一模式。認識政治:思想:壓制學術思想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思想文化繁榮28/35蘇聯民間笑話

集體農莊莊員伊萬在河里捉到一條大魚,高興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說:看,我們有炸魚吃了!沒有油啊。那就煮!沒鍋。烤魚!沒柴。伊萬氣死了,走到河邊把魚扔了回去。那魚在水里劃了一個半圓,上身出水,舉起右鰭激動地高呼:“斯大林萬歲!”。29/35“社會主義終究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幩季w比很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不過以后蘇聯模式僵化了?!囆∑?)材料“以后蘇聯模式僵化了”“模式”指什么?它特點是什么?請回答(1)新經濟政策是哪一年實施?為何說它比很好?(4)中國應從蘇聯模式中吸收哪些教訓?1921年,允許各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恢復和發(fā)展。斯大林模式。特點: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

要輕重百分比協調發(fā)展,要維護農民利益,走節(jié)約型經濟發(fā)展道路(3)、這個模式形成標志是什么?1936年蘇聯經過新憲法經過30/35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終究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幩季w比很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不過以后蘇聯模式僵化了。(1)、“列寧思緒”好在哪里?(2)、“以后蘇聯模式”也被稱為何?(3)、這個模式形成標志是什么?1936年蘇聯經過新憲法經過斯大林模式以新經濟政策取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俄國國情決定。這一創(chuàng)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煥發(fā)著強大生命力。31/35

小結: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含有怎樣特點?

二三十年代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