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_第1頁
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_第2頁
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_第3頁
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_第4頁
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詩詞三首知識要點行路難(其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中國古代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清新、飄逸。李白一生以“安社稷”、“濟蒼生”為自己的政治理想,雖然兩次從政都以失敗告終,但他為之奮斗一生,可以用屈原的名句來形容他,“雖九死而其猶未悔”。作者簡介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李白以此為題的詩有三首,大約寫于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其時,作者應召入長安已兩年,未能受到重用,最后被“賜金還山”,詩人“濟蒼生”“安社稷”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在朋友為他踐行的酒宴上憤而寫了這組詩。創(chuàng)作背景學習目標1.能準確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詩句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4.學習作者充滿自信又樂觀進取的精神。引導學生能樂觀面對人生的不如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李白朗讀訓練行路難(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誦讀文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商湯任用前,曾夢見乘船路過太陽旁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要乘長風,破巨浪,高掛云帆,渡滄海,酬壯志。全詩理解句子理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同“值”,價值。賞析:李白離別京城,親朋好友為他設宴餞行。宴席十分豪華:“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羞”極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箸:筷子;四顧:環(huán)看四周。

問:“?!薄巴丁薄鞍巍薄邦櫋保@些動詞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面對美酒佳肴,作者為什么卻放下酒杯,撂下筷子,離開座席,拔出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呢?賞析:“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極度苦悶、抑郁不舒的心情。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賞析:這是詩人的想象。想想自己離開長安渡過黃河與攀登太行山的情景。

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仕途的艱難。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抒寫世路的艱難。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閑來:空閑的時候;忽復:忽然又;乘舟夢日邊:應是“夢乘舟日邊”,因韻律句式需要而顛倒。

賞析:姜尚(姜太公),九十歲在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后被重用,助周滅商;

伊尹,受命于商湯助商滅夏之前,夢見自己乘船經(jīng)過太陽旁邊。(這兩個都是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終大有作為的人物。)用典,借古人的事例,表達自己的愿望: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被朝廷任用,施展才能。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賞析:但理想與現(xiàn)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在詩人心中,他終于發(fā)出“行路難”的感嘆。反復詠嘆,節(jié)奏短促,聲調(diào)低抑,唱出無窮的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名句探究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長風:一直順利的風。會:副詞,“一定、必然”的意思。直:徑直,直截了當,表示毫不猶豫。云帆:高高的帆。濟:渡。賞析: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現(xiàn)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負和實現(xiàn)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寫作特色

1.運用象征手法,不但增強詩歌的內(nèi)涵,而且使詩歌更富感染性,更耐人尋味,提高詩歌的審美效果。比如,“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痹娋渲械摹氨ā?、“雪滿山”象征自己的仕途艱險、受阻,表明了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現(xiàn)狀。

2.綜合運用夸張、想象、比喻、用典等修辭手法。這些修辭的運用,揭示了詩人悲憤難抑,仍期待從政,最終堅信理想必會實現(xiàn)的情感變化。

3.敘事開篇,聯(lián)想過渡,結(jié)尾直接抒情,一氣呵成。課堂小結(jié)

本詩抒發(fā)了詩人因世路艱險,功業(yè)難建的苦悶心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不畏人生艱難,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沒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學習的。

行路難憂愁清酒珍羞停杯投箸冰塞川雪滿山希望垂釣碧溪上乘舟夢日邊長風破浪只掛云帆現(xiàn)實理想堅信理想能夠得以實現(xiàn)行路難李白文章結(jié)構拓展延伸

試從古詩詞中找出蘊含樂觀積極精神的句子。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畎?.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懹?.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作者簡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貶為郎州司馬、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其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其詩集有《劉賓客集》。劉禹錫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變革——永貞革新,失敗后一再遭貶,被貶到外地做官長達二十多年。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jīng)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jīng)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在筵席上白居易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贈他。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因此,寫了這首詩,以答謝白居易。寫作背景劉禹錫被罷和州刺史,回歸洛陽,途經(jīng)揚州,與罷蘇州刺史的白居易相會。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詩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劉禹錫寫此詩回贈白居易。學習目標1.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2.能抑揚頓挫地朗讀和背誦詩歌,初步培養(yǎng)對詩歌的鑒賞能力。3.掌握本詩中的名句。

聽讀詩歌·感受詩情整體感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樂天揚州題解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種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xiàn)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感嘆遭際精讀文本詩歌賞析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qū),二十三年被朝廷拋棄置放在那里。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

辛酸悵惘意志堅定襟懷豁達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爭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

1.首聯(lián)交代了什么?“凄涼地”和“棄置身”表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2.頷聯(lián)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特點?描寫了怎樣的現(xiàn)狀?體會作者此時此刻的心情。交代:貶地之荒僻,貶時之漫長。

心情:痛苦而又孤寂,辛酸,憤懣不平 特點:用典(聞笛賦、爛柯人)。寫自己回鄉(xiāng)所見: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心情:油然而生無限悲痛悵惘之意。 3.頸聯(lián)寫的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境界?

4.結(jié)合標題,談談尾聯(lián)的用意。

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久遭貶黜的詩人自己,“千帆”、“萬木”則比喻那些在他貶黜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本是抒發(fā)詩人的身世之感。但同時其中又包含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表現(xiàn)了詩人心胸豁達,樂觀的境界。 回應題目,答謝友人并與之共勉,表現(xiàn)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名句探究 1.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頸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

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上,沉沒的船只旁邊,有成千上萬的船只揚帆競發(fā);大自然中,枯死的樹木前頭有千萬棵樹競相爭春,呈現(xiàn)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2.詩歌頸聯(lián)已經(jīng)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你認為理由是什么?

(1)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2)情感由先前的傷感低沉轉(zhuǎn)變?yōu)榭犊ぐ?,表現(xiàn)了樂觀的精神。

1.詩中運用了層層遞進的手法,寫作特色 首聯(lián)自敘被貶的遭遇,為全詩定下基調(diào);頷聯(lián)悼念舊友,自己回故鄉(xiāng)的情景,使憤激之情更進一步深化;頸聯(lián)突然振起,一改前面?zhèn)械统恋那檎{(diào),顯示了詩人豁達的胸襟;尾聯(lián)順勢而下,以自勉、自勵來結(jié)束全詩。全詩言簡意深,憤激而不淺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悵而不頹廢,堪稱劉禹錫的代表作品。寫作特色2.用典恰當,寓理深刻引用歷史典故自然貼切。頷聯(lián)借向秀、王質(zhì)的典故表達遭貶的悲痛心情和歲月蹉跎的感慨,這兩句用典,含義十分豐富?!俺林蹅?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堪稱千古傳誦的名句,將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之中,表明自己對未來任然充滿信心。課堂小結(jié)

作者借酒作詩答謝友人,表明自己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表現(xiàn)了詩人豁達的胸襟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文章結(jié)構首聯(lián):直抒胸臆。

“凄涼地”

“棄置身”

憤激之情

頷聯(lián):運用典故。

“聞笛賦”

“爛柯人”

感嘆之情

頸聯(lián):千古名句。

“沉舟”

“病樹”

自比之意

尾聯(lián):點睛之筆?!案枰磺?/p>

“長精神”

堅忍之慨

水調(diào)歌頭詞

詞來源于民間,原是配樂的歌詞。后樂譜失傳,學者依椐前人的詞制成圖譜,詞人按圖譜填詞。詞又名詩余、樂府、長短句,是詩歌的一種,也是格律詩。形式上具有律詩的一些特點,只是句子一般長短不齊。填詞依據(jù)的樂譜叫詞調(diào)。每種詞調(diào)都有特定的名稱叫“詞牌”。

詞的段落叫做闋,也叫做片。què文體常識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它始于梁,成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民間的詞大都是反映愛情相思之類的題材。宋代,通過柳永和蘇軾在創(chuàng)作上的重大突破,詞在形式上和內(nèi)容上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詞,大體上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詞典雅工麗、委婉含蓄。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他把詞從娛賓遺興的天地里解助出來,山川勝跡、農(nóng)舍風光、報國壯志等都成為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一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詞有詞牌。詞牌的產(chǎn)生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沿用古代樂府詩題或樂曲名稱;如《六州歌頭》;取名人詩詞句中幾個字,如《西江月》;據(jù)某一歷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嬌》;還有名家自制的詞牌。詞發(fā)展到后來逐漸和音樂分離,而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格。少數(shù)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tǒng)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贰ⅰ端{(diào)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擅長行書、楷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詩文有《東坡文集》等。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詞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此詞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此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與弟弟蘇轍也已七年不見。中秋對月,心情抑郁惆悵,懷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此詞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jié)。學習目標1.能準確朗讀、背誦全詞。

2.能感受作者月下情懷,賞析名句。3.學習作者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

朗讀訓練朗讀詩詞速度要慢一些,一邊讀一邊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另外也要劃分節(jié)奏,韻腳要讀出延長音。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讀懂文本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詞的上下兩闋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兩者的聯(lián)系何在?上闋:對月飲酒,想象在天上、人間徘徊。下闋:對月懷人,抒發(fā)對離別之人的祝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兩句各體現(xiàn)了詞人的什么感情?恨“人生不得志”“月圓人不圓”的遺憾之情,表。精讀文本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起筆突兀{想象奇特心情矛盾{熱愛生活上闋:問月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銜接上闋轉(zhuǎn)入抒情胸襟博大美好祝愿下闋:問人 1.找出詞中蘊涵人生哲理與表達美好祝愿的句子。 蘊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將人世的聚合離散看作如明月的陰晴圓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既然如此,那便不必悲傷。正因為蘊涵了人生哲理,這句詞也成為名句。 表達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關于祝福流傳千古的名句。名句探究 2.月亮有哪些美稱和雅號?你還知道哪些詠月的名句?說說“月亮”“月光”在古詩詞中通常蘊含的意義。

玉兔、夜光、冰輪、玉蟾蜍、桂魂、桂宮、玉盤、嫦娥思想感情: 通過對中秋醉酒賞月的描寫,抒發(fā)作者政治失意的苦悶和對弟弟子由的懷念之情,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郁結(jié),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的情懷。寫作特色

1.寫景獨特,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