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海韻中學2024屆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我以我的信義宣誓,從現在起,我將像一個封臣對待封君那樣真誠無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權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眾人一起宣誓。這一儀式應出現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紀的歐洲C.封建社會的日本D.古代兩河流域2.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中說:“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毛澤東認為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形成的決定因素是()A.工農群眾作為基礎 B.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C.形成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D.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3.請給下列圖片命名一個最為恰當的展覽主題()A.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展B.社會主義科技成就展C.“兩彈一星”成就展D.空軍現代化建設成就展4.由李宗仁指揮的,抗戰(zhàn)以來中國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是A.淞滬會戰(zhàn)B.平型關大捷C.臺兒莊戰(zhàn)役D.百團大戰(zhàn)5.設立于1990年,“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開發(fā)區(qū)是A.廣東深圳B.上海浦東C.福建廈門D.遼寧大連6.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某班同學要設計“中國共產黨成立背景”的主題黑板報,下列選項可作為板報內容的有()①十月革命的影響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fā)展壯大③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在學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的過程中,某同學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現明顯錯誤的是序號事件時間作用①盧溝橋抗戰(zhàn)1937年7月中國人民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②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抗戰(zhàn)以來取得的第一次勝利③臺兒莊戰(zhàn)役1938年春天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利④百團大戰(zhàn)1940年8月開始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A.① B.② C.③ D.④8.“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薄倳?,以下歷史事件能證明武漢是英雄的城市的是: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9.下列三幅圖片體現的共同主題是()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B.加強亞歐非三洲聯(lián)系C.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 D.東西方文明交往通道10.下列有關中國現代史所學內容,表述正確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B.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C.中美建交——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D.中共十九大的召開——確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11.美國著名的“發(fā)明大王”,若請你為他配音,可以選擇的臺詞是()A.“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我要扼制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D.“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12.有學者評論:在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尼克松作了一個讓步,這或許是達成一項和解的最小讓步。從長遠來看,增進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讓步”’是指承認A.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B.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的席位C.“一個中國”D.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3.作家莫言獲諾貝爾獎的小說《蛙》有以下的描寫:“1962年秋季,高密東北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跟我們鬧了三年別扭、幾乎顆粒無收的土地,又恢復了它寬厚仁慈、慷慨奉獻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畝產超過了萬斤?!背霈F這種現象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B.三大改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C.大躍進運動使糧食產量極大提高D.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使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14.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下列歷史事件都與其有關的選項是A.黃埔軍校和北伐戰(zhàn)爭 B.南昌起義和井岡山會師C.戊戌變法和同盟會的建立 D.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15.繪制年代尺是我們歸納整理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年代尺。據此判斷,A處的關鍵詞最有可能是A.“開國大典”B.“南昌槍聲”C.“五四風雷”D.“中共誕生”16.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贝恕爸啤笔侵?)A.世襲制B.分封制C.禪讓制D.郡縣制17.1997年7月1日,董建華致辭說:“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將竭盡全力,維持香港一貫的生活方式,維持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確保國際大都會的活力?!贝藭r中國()A.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B.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C.中英談判解決了香港問題 D.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8.下圖為基督教世界的傳奇斗士羅蘭正在接受查理大帝授予其作為騎士標志的寶劍和服飾。畫中年輕的騎土雙手伸展的恭順姿勢象征他的效忠宣誓。通過宣誓,騎士承諾為其領主的尊嚴而戰(zhàn)。作為回報,他能夠在其生命和領土受到敵人威脅時得到領主的庇護。以上場景發(fā)生在()A.古希臘 B.古羅馬C.中古西歐 D.中古日本19.陳寅恪就曾經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痹谖鞣脚c日本史學界中,有多數學者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關鍵時期。下列說法可以論證此觀點的是①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②宋朝出現了曲轅犁和筒車③經商時間不再受限制④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均發(fā)明于宋朝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20.閱讀下圖“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的對比”,判斷其反映的社會問題()A.諸侯國勢力強大威脅著中央王朝B.王國數量大大增加C.推恩令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西漢王朝四分五裂21.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決議,為劉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為劉少奇舉行追悼會。因劉少奇被錯判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這一舉動()A.徹底糾正了黨的“左傾”錯誤 B.有利于新時期的法制建設C.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D.標志著黨的撥亂反正工作全面結束22.1640年,在英國議會上、議員們對國王的獨斷專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這一斗爭A.掀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C.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D.承認了美國的獨立23.2016年是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作《烏托邦》發(fā)表500周年。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過程。社會主義理論最早變?yōu)楝F實的是()A.英國的憲章工人運動 B.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C.《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D.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24.對如圖所示歷史事件的表述,正確的是()A.最早進行這一貿易的是英國人B.它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它為非洲輸送了大量勞動力D.它給美洲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財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觀察下圖,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圖中對應的方框內A.穆罕默德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國家的城市B.伊斯蘭教的圣地26.1789年頒布的《________》,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1942年,《________》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成立。27.________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在探尋新航路的過程中,航海家________“發(fā)現”了美洲新大陸。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得到實踐和推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一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备鶕牧弦恢赋鰺o產者運用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材料二:列寧說:“在戰(zhàn)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突破?!洞髧绕稹方庹f詞材料二中說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實施?依據材料說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材料三:“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lián)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幍乃悸繁容^好,……但是后來蘇聯(lián)的模式僵化了?!薄囆∑讲牧稀昂髞硖K聯(lián)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它形成的標志是什么?材料四: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guī)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在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是誰?材料五:有位領導人曾經說過:“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的一條正確革命道路是什么?材料六:20世紀晚期,鄧小平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展開了創(chuàng)造性探索,他說:“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睋牧狭赋錾鐣髁x的本質是什么?鄧小平的創(chuàng)造性探索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綜上述材料,談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呈現出怎樣的基本特點?29.(6分)民主與法制是人類幾千年文明積淀的精華,是優(yōu)秀的政治文化遺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威廉簽署由議會提出的《權利宣言》。內容包括: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征收賦稅;向國王請愿是臣民的權利,侵犯即為非法;國會內演說、辯論及議事自由,議員選舉自由。此宣言經議會正式批準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摘編自袁傳旭《英國光榮革命瑣談》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權利宣言》的規(guī)定體現了哪些原則?《權利法案》頒布后,國家權力重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表明英國確立起什么新的政治制度?獨立自主的勝利推翻了英國政府的殖民統(tǒng)治,美國人民開始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確立美國的民主制度。結果在相當長時間內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權力的并對各州有約束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在費城召開的制憲會議上,按照聯(lián)邦憲法的規(guī)定美國的新政體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則?!幾詮堄褌悺睹绹裰髦贫鹊男纬?、發(fā)展和問題》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費城制憲會議上制定的是哪一部憲法?根據這部憲法,美國確立的民主制度原則和國家結構形式分別是什么?與英國相比,其政體有何不同?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條……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第六條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六條一切社會,凡權利無保障或分權未確立,均無絲毫憲法之可言。第十七條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摘自《人權宣言》依據材料三,概括指出《人權宣言》的核心內容是什么?綜上所述,概括近代西方國家確立民主政治的共同手段。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請在表中①②③處填寫相對應的內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代表了對①所述盛世局面的不同評價。你認同哪一種評價,請說明理由。材料三中的“為君之道”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哪些措施體現了他的這一思想?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我將像一個封臣對待封君那樣真誠無欺地效忠于伯爵”,宣誓禮表示要忠誠于自己的封君,以他的朋友為朋友,以他的敵人為敵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其特點是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擔義務和負有責任;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封建貴族等級制度。西歐封建貴族等級制度中,公爵是貴族中的第一等級,公爵之后是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因此這一儀式應出現于中世紀的歐洲,選項B符合題意;而選項A古代印度河流域是種姓制度;選項C封建社會的日本是效仿中國隋唐制度;選項D古代兩河流域,是西亞最早的文明,與題干材料不相符。所以選項ACD不符合題意;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2、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工農武裝割據”是毛澤東提出的關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一個科學概念。創(chuàng)造“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要包括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有很好的黨;有相當數量的紅軍;有便于作戰(zhàn)的地勢;有足夠給養(yǎng)的經濟力,但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是形成工農武裝割據的決定因素,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3、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國防建設成就的內容。材料展示的是我國東方五號戰(zhàn)略導彈、待命出航的潛艇和國慶五十周年閱兵的圖片,充分顯示了新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故答案選:A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鋼鐵長城4、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38年春,國民黨軍隊在李宗仁指揮下,取得臺兒莊戰(zhàn)役的勝利,消滅敵人一萬多人,這是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重大勝利,C項正確。淞滬會戰(zhàn)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A項錯誤。在太原會戰(zhàn)中,為了配合國民黨軍隊抗戰(zhàn),林彪等人指揮了平型關戰(zhàn)役,取得了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故B項錯誤。1940年8月由彭德懷指揮,在華北地區(qū)進行了百團大戰(zhàn),百團大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D項錯誤。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5、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90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長遠戰(zhàn)略著眼,開發(fā)與開放了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我國的對外開放區(qū)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浦東的開放,成為我國擴大開放的窗口,帶動了長江三角洲的發(fā)展,帶動了長江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故B符合題意。廣東深圳、福建廈門是1980年開放的經濟特區(qū),遼寧大連是對外開放城市,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6、C【解析】本題可以用排除法來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而③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是1927年,此時,中共還沒有成立,不符合題意,應該排除③,所以答案選擇C7、A【解析】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中國軍隊進行了頑強抵抗,盧溝橋事變爆發(fā),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中國人民局部抗戰(zhàn)開始的標志是九一八事變。因此①表述錯誤,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8、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時期武昌起義在武漢發(fā)生,C符合題意;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A排除;戊戌變法在北京發(fā)生,B排除;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掀起新文化運動,D排除。故選擇C。9、C【解析】

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是歐洲的大秦。絲綢之路溝通了中西交通,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作用;至今仍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一帶一路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正確答案是C。10、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故A不符合題意。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國的國際聲望得到空前提高,故B符合題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而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是在1971年,故C不符合題意。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他一生有許多發(fā)明,正式注冊的發(fā)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種,被譽為“發(fā)明大王”?!疤觳挪贿^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愛迪生的名言,A符合題意。“我要扼制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是貝多芬的名言,B不符合題意。“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是牛頓說的,C不符合題意。D項內容是馬克思說的,不符合題意。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2、C【解析】

依據“在《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尼克松作了一個讓步,但它或許是達成一項和解最小的讓步,從長遠來看…增進了世界和平的前景”結合所學知識,尼克松的“讓步“是指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雙方的敵對時代結束,中美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C選項符合題意;1953年,《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早于1972年尼克松訪華,與題意不符,A選項不符合題意;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早于1972年尼克松訪華。與題意不符,B選項不符合題意;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中美關系正?;氖穼崳瑥亩贸稣_的答案。13、D【解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1962年秋季、高密東北三萬畝地瓜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結合所學可知,由于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為發(fā)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誤,破壞了我國的生產力,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給黨和國家造成建國以來未曾有過的經濟困難。1961年黨和政府全面調整國民經濟,使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和發(fā)展,故D符合題意;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三大改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與題干無關,故AB不合題意;大躍進運動使糧食產量極大提高表述錯誤,故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4、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1911年,他領導了辛亥革命,1912年,他主持建立了中華民國,故D符合題意;1925年,孫中山逝世,1926年到1928年進行了北伐戰(zhàn)爭,故A不符合題意;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故B不符合題意;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了戊戌變法,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5、D【解析】

根據“1921”、“上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辭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6、B【解析】依據題干所給信息:“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國也就是分封制,形成了天子是君主,諸侯是臣民的等級制度,B項符合題意;A項在夏商時期已經出現,不符合題意;C項是堯舜禹時期,民主部落聯(lián)盟推選首領的制度,不符合題意;D項是秦朝實行的制度,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封建”的意思,只有理解了“封建”的意思才能理解題干的主要內容。學生做題時,要能從題干中獲取關鍵信息,也要求學生加強對古文的閱讀理解;還可以考查分封制的分封對象以及意義等。17、B【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一國兩制”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指引下,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于1997年7月1日順利回歸祖國,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因此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8、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能力。材料中的騎士接受查理大帝的賞賜,又要宣誓效忠領主,這反映了中古西歐的分封制,這種現象在古希臘、古羅馬和中古日本并沒有出現。故答案選C。【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亞洲和歐洲的封建社會?中古歐洲社會19、C【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開國后,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敬。相當部分官員來自科舉考試,各級官員俸祿豐厚,生活十分優(yōu)裕。唐朝出現了曲轅犁和筒車。宋朝時,經商時間不再受限制。火藥發(fā)明于唐朝。①③可以論證題干中的觀點,符合題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0、A【解析】根據材料“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對比圖”顯示的信息:中央控制人口為450萬人,封國控制人口為850萬人,中央有15個,封國有39個可知,西漢初年地方諸侯勢力強大,中央集權統(tǒng)治受到嚴重威脅。A項符合題意;B項表達不全面,不合題意;推恩令頒布后,諸侯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C項不合題意;圖表沒有體現西漢王朝的四分五裂。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表格類選擇題首先要審清題干中的關鍵詞,它規(guī)定了具體的選答的要求。其次要讀全信息,包括數據圖表的名稱、注解、圖表中的所有數據信息的含義;最后通過表格中數字變化,總結規(guī)律,確定材料所要表達的信息。要注意比較選項,選擇比較全面的。21、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66——1976年,我國發(fā)動了文化大革命,劉少奇案是文革中最大的冤案,說明了我國的民主和法制建設遭到踐踏,要避免類似事件,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改革開放后,我國頒布一系列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文件,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取得了顯著成就。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中,因劉少奇被錯判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這一舉動有利于新時期的法制建設,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史實。故選B。22、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40年,英國議會召開,議員們對國王的獨斷專權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要求限制國王的權力。這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故A符合題意;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標志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故B不符合題意;美國的1787年憲法,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故C不符合題意;1783年,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3、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從一個落后的帝國主義國家,改造成為有廣闊發(fā)展前景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強國創(chuàng)造了重要前提,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yōu)楝F實,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24、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奴隸貿易的認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是三角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殖民者從事罪惡的奴隸貿易。最早進行這一貿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國人是后來居上。因此A錯誤;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但是使歐洲積累了資本,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因此B正確,C錯誤。三角貿易使美洲獲得了勞動力,但它給美洲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財富的說法錯誤。因此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究键c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血腥的資本積累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上框A、下框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622年穆罕默德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點是在麥地那,上框為麥地那,填A;630年穆罕默德確立的伊斯蘭教的圣地為麥加,下框為麥加,填B。26、人權宣言聯(lián)合國家宣言【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789年頒布的《人權宣言》,提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1942年,《聯(lián)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的成立。27、李大釗哥倫布【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后期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連續(xù)發(fā)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社會主義的大旗,成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先驅。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歷時兩個多月到達美洲的古巴等地,“發(fā)現”了美洲新大陸。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十月革命(2)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貨幣、市場來建設社會主義(或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社會主義建設中;)。(3)斯大林模式;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沒有時間不扣分。)(4)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李大釗。(5)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6)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7)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解析】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無產者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是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之后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2)根據材料二“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可知,材料二中說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主要得益于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蘇俄時期的新經濟政策強調利用商品、貨幣、市場關系來建設社會主義,來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新經濟政策是把馬克思主義同蘇俄的社會現實相結合,進一步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3)依據材料三中“后來蘇聯(lián)的模式僵化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聯(lián)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由于斯大林模式具有嚴重的弊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隨著時間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來,從長遠看,它嚴重阻礙了蘇聯(lián)的進一步發(fā)展。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志是1936年蘇聯(lián)新憲法的頒布。(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發(fā)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后,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四運動是徹底的不妥協(xié)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李大釗。(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而這條道路的起點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6)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結合所學可知,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