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專題復習——九年級全冊選擇題專題答案1.【答案】C

【解析】A項,醫(yī)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傳播,是因為口罩材料分子之間的空隙較小,故A錯誤;

B項,“新冠病毒”的直徑約為10-7m,原子的直徑約為10-9m,其中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以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質子,故B錯誤;

C項,噴灑過含氯消毒劑的場所會有濃濃的氣味,是因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C正確;

D項,病毒不是分子,所以病毒在空氣中傳播不屬于擴撒現象,故D錯誤。

故選C。2.【答案】A

【解析】由公式Q吸=cmΔt可知,,

因為銅塊和鉛塊的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銅的比熱容是鉛的比熱容的3倍,

所以銅塊升高的溫度值是鉛塊升高的溫度值的;

由于不知道初溫是否相同,所以銅快和鉛塊的末溫大小關系不能確定;存在下列三種可能:

如果銅塊的末溫高于鉛塊的末溫,熱量從銅塊傳向鉛塊;

如果銅塊的末溫低于鉛塊的末溫,熱量從鉛塊傳向銅塊;

如果銅塊的末溫等于鉛塊的末溫,二者之間將不發(fā)生熱傳遞。故答案為:A。3.【答案】B

【解析】A項,刀具在砂輪上磨得發(fā)燙,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故A錯誤;

B項,夏天太陽暴曬,路面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B正確;

C項,反復彎折鐵絲,鐵絲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故C錯誤;

D項,兩手互相摩擦,手的溫度升高,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B。4.【答案】A

【解析】A項,汽車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為汽車提供動力,A錯誤;

B項,在海邊聞到濃濃的海腥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故B正確;

C項,海灘的沙子熱得燙腳,沙子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內能的,故C正確;

D項,海水的比熱容比沙子的比熱容大,同樣受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比沙小,因此海灘的沙子熱得燙腳而海水卻很清涼,故D正確。故答案為:A。5.【答案】A

【解析】由Q=qm得,q=Q÷m,Q相同,m越小,q越大,這四種燃料中平均月消耗量液化石油氣最少,故答案為:A。6.【答案】D

【解析】A項,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大小只與物質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與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

B項,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變化都有關系,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不一定大,故B不符合題意;

C項,一杯煤油用去一半,質量減小,但比熱容與質量沒有關系,所以比熱容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

D項,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對于確定的物質,其比熱容與質量無關,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C

【解析】A項,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相等的兩個物體,速度大的那個物體動能一定大,但內能與物體的運動情況沒有關系,故A錯誤;

B項,墜落的隕石在空中劃過一道亮光時與大氣層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項,內能和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物體具有內能,也可以同時具有機械能,故C正確;

D項,做功可以實現內能和機械能的相互轉化,但熱傳遞只是能量的轉移,不是能量的轉化,故D錯誤。故答案為:C。8.【答案】B

【解析】質量相同的鋁塊和鐵塊,因為c鐵<c鋁,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由Q放=cmΔt可知,鐵塊的溫度升高的溫度多;

因為鋁塊和鐵塊的初溫度相同,吸收相同的熱量后,鐵塊溫度升高的幅度更大,所以鐵塊的末溫度高,因此熱量從鐵塊傳給鋁塊;故ACD錯誤,B正確。

故答案為:B。9.【答案】C

【解析】AB項,由圖象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時間相同時,水升溫較慢,說明液體水的吸熱能力更強,故AB錯誤;

C項,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質量都為200g的液體甲和水加熱,由圖可知,質量相同的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甲的加熱時間為10min,水的加熱時間為20min,水的加熱時間是甲的加熱時間的2倍,則水吸收的熱量是甲吸收熱量的2被,根據Q=cmΔt可知,比熱容的大小與吸收的熱量成正比,則比熱容之比為10min:20min=1:2,故C正確;

D項,由C可知,c水=2c甲,即c甲;

甲物質10min升高了60℃,Q甲吸=c甲m甲Δt甲=2.1×103J/(kg?℃)×0.2kg×60℃=2.52×104J,故D錯誤。故答案為:C。10.【答案】B

【解析】A項,物體吸收熱量,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內能可能增加,如對外做功,內能不一定增加,故A錯誤;

B項,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如冰在熔化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B正確;

C項,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只能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故C錯誤;

D項,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大;如用力提升重物時,物體的質量、溫度和狀態(tài)均不變,此時物體的內能不變,而機械能增大了,故D錯誤。

故答案為:B。11.【答案】B

【解析】A項,風能和光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

B項,該電站抽水蓄能時,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儲存起來,發(fā)電時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故B正確;

C項,該電站可將抽水時所消耗的電能,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水的勢能,故C錯誤;

D項,能量的轉移和轉化都有方向性,如電燈發(fā)光、汽車制動過程中產生的內能散失在空氣中,不可以自動轉化為電能或機械能,因此風能、光能、機械能、電能可以相互轉化,不能說明能量的轉化是沒有方向性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B。12.【答案】C

【解析】由題知,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在相同時間內水和甲吸收的熱量相同;

由圖象可知,水溫度升高30℃需要12min,物質甲溫度升高30℃需要6min,

所以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需要吸收的熱量關系為:

Q水吸=2Q甲吸,

由熱量計算公式Q吸=cmΔt得:c水mΔt=2c甲mΔt,

所以。

故答案為:C。13.【答案】C

【解析】軟木塞被沖起時,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木塞的機械能。

A項,兩氣門關閉,活塞上行,是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A不合題意;

B項,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上行,是排氣沖程,故B不合題意;

C項,兩氣門關閉,火花塞打火,活塞下行,是做功沖程,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符合題意;

D項,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下行,是吸氣沖程,故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C。14.【答案】B

【解析】A項,燃料燃燒時發(fā)熱,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屬于能量的轉化,故A錯誤;

B項,用熱水袋取暖,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屬于能量的轉移,故B正確;

C項,鉆木取火,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屬于能量的轉化,故C錯誤;

D項,電動機帶動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將電能轉化為水的機械能,屬于能量的轉化,故D錯誤。故答案為:B。15.【答案】B

【解析】四沖程汽油機的飛輪轉速為3000r/min=50r/s,則該飛輪1s轉50圈,因為一個工作循環(huán)飛輪轉2圈,完成四個工作沖程,所以1s飛輪轉50圈,共25個工作循環(huán),完成100沖程,故B正確。故答案為:B。16.【答案】C

【解析】A項,因為物體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所以任何物體都有內能,0℃的冰仍具有內能,故A錯誤;

B項,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

C項,摩擦生熱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正確;

D項,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但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而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故答案為:C。17.【答案】B

【解析】A項,發(fā)條玩具運動時,消耗了彈性勢能,獲得了動能,因此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故A錯誤;

B項,人體內的能量主要以化學能的形式存儲著,自行車運動員奮力蹬車時,消耗了化學能,獲得了動能,因此人體內的一部分化學能轉化為自行車運動的動能,故B正確;

C項,變彎的跳板把運動員彈起來的過程中,消耗了彈性勢能,獲得了動能,因此是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故C錯誤;

D項,水從上游通過攔河大壩流向下游的過程中,消耗了重力勢能,獲得了動能,因此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故D錯誤。故答案為:B。18.【答案】B

【解析】熱機是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機器,汽車熱機的效率通常為20%~30%左右,只有B選項中汽車熱機工作時,有30%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9.【答案】C

【解析】A項,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冰冷的冰塊也有內能,故A錯誤;

B項,搓手取暖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錯誤;

C項,濕毛巾冷敷降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減小人體的內能,故C正確;

D項,汽油機做功沖程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圖丁中能量轉化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錯誤。故答案為:C。20.【答案】B

【解析】A項,汽車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為汽車提供動力,故A錯誤;

B項,在海邊聞到濃濃的海腥味,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故B正確;

C項,海灘的沙子熱得燙腳,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內能的,故C錯誤;

D項,海水的比熱容比沙子的比熱容大,同樣受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比沙小,因此海灘的沙子熱得燙腳而海水卻很清涼,故D錯誤。故答案為:B。21.【答案】B

【解析】A項,塑料絲和塑料管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A錯誤;

B項,因為塑料絲之間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絲間帶了同種電荷,故B正確;

C項,因為毛皮易失去電子,所以塑料管經毛皮摩擦得到電子帶負電,故C錯誤;

D項,由電荷守恒定律可知塑料管得到的電子等于毛皮和它摩擦一次所失去的電子,故D錯誤。故答案為:B。22.【答案】C

【解析】AB項,根據P=UI可知燈泡的額定電流,故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I大=IL=0.5A,根據P=UI可知電路中最大功率為P=UI大=8V×0.5A=4W,故AB錯誤;

C項,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由P=I2R可知,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與燈泡的電阻相等時,兩者消耗的電功率相等,故C正確;

D項,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可知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燈泡得電阻,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電流,根據P=I2R可知,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

當R2=R1=12Ω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最大,故在滑片P由在左邊允許情況下向右移動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R2的電功率值是先變大、再變小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C。23.【答案】C

【解析】A項,使用試電筆辨別火線時,一定要用手觸及筆尾的金屬部分,故A錯誤;

B項,銅絲的電阻小、熔點高,在電流過大時,產生的熱量不容易達到熔點,因此不會熔斷,起不到保險的作用,故B錯誤;

C項,為了用電安全,家庭電路中應安裝保險絲或空氣開關,在電流過大時切斷電路,故C正確;

D項,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裝多個照明燈,各照明燈互不影響,因此家庭電路中照明燈是并聯的,開關在這些燈的干路上,就可以一個開關控制多盞照明燈,故D錯誤。故答案為:C。24.【答案】C

【解析】由于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所以,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泡沫球時出現相互吸引,則小球有可能不帶電或帶正電。

改用帶正電的玻璃棒靠近這個泡沫球,若相互吸引,則說明小球不帶電,故A、B錯誤;

若相互排斥,則說明小球帶正電,故C正確、D錯誤。故答案為:C。25.【答案】D

【解析】AB項,由圖可知,燈泡與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閉合開關,發(fā)現小燈泡不亮,電流表沒有示數,說明電路是斷路,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電壓表并聯的部分電路斷路,即小燈泡斷路,故AB錯誤;

CD項,滑片P向左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電路中總電阻變小,電源電壓不變,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燈絲中電流變大,電根據串聯分壓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大,所以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均變大,根據P=UI可知燈絲的實際功率變大,燈泡變亮,故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26.【答案】A

【解析】A項,使用試電筆時,手必須接觸筆尾金屬體,用筆尖接觸被檢驗導線,才能辨別火線和零線,故A錯誤;

B項,家里如果有較多的大功率用電器,盡量不要同時使用,以免因為電流產生的熱量太多,引起電線燃燒而引發(fā)火災,故B正確;

C項,在輸電線旁放風箏和攀爬變壓器,輸電線上是輸送的高壓電,靠近高壓帶電體易引起電弧觸電事故,故不能攀爬變壓器或電線桿,不在電線下放風箏或垂釣,故C正確;

D項,當發(fā)現有人觸電時,應該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挑開電線,不能用手拉開電線和觸電的人,否則自己也會觸電,故D正確。

故答案為:A。27.【答案】D

【解析】A項,要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需要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不變,故應該選擇a與b進行對比,故A錯誤;

B項,∠EON是入射角,故B錯誤;

C項,丙圖是奧斯特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的實驗原理圖,不能說明磁生電,故C錯誤;

D項,丁圖是發(fā)電機的模型圖,發(fā)電機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其它條件不變,只將磁體南北極對調,磁場方向改變,流過燈泡的電流方向將改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D。28.【答案】B

【解析】A項,“220V”是指電能表的工作電壓,表示電能表應該接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故A錯誤;

B項,“10(20)A”,10A表示電能表的標定電流,故B正確;

C項,“3000r/(kW·h)”表示電路中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的轉盤轉3000轉,故C錯誤;

D項,電能表的示數為107kW·h=107度,是指電能表接入電路后,電路中用電器消耗總電能,不是該同學家這個月消耗的電能,故D錯誤。故答案為:B。29.【答案】C

【解析】甲圖中導線ab的電流方向是由b到a,乙圖中導線ab的電流方向是由a到b,電流方向不同,受力方向也不同;由于電路中接入了換向器,由上往下看,線圈中電流均為順時針方向;

甲、乙兩圖中的線圈在轉動時,相當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能產生感應電流;綜上所述,C錯誤,ABD正確。故答案為:C。30.【答案】C

【解析】A項,使用測電筆時,應讓手與筆尾的金屬體接觸,故A錯誤;

B項,電流表在干路上,測量的是干路電流,故B錯誤;

C項,圖中開關閉合后,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出,一路經燈泡L1流回電源負極,另一路經燈泡L2,經開關回到電源負極,所以開關控制燈泡L2的通斷,C正確;

D項,圖中是電磁感應實驗,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且電路是閉合的,電路中才會產生感應電流,是發(fā)電機原理,故D錯誤。故答案為:C。31.【答案】D

【解析】

潮汐是一種海平面周期性變化現象,海平面每晝夜有兩次漲落。人們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灣深處建大壩,在大壩中間裝上水輪發(fā)電機組。漲潮時,海水通過大壩流進河口,帶動水輪發(fā)電機發(fā)電;退潮時,海水又流回海洋,從相反方向帶動水輪發(fā)電機發(fā)電。故ABC正確,D錯誤。答案為:D。32.【答案】B

【解析】(1)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當兩個電阻串聯時,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相等,

由圖象可知,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相等時,R1兩端的電壓較小,R2兩端的電壓較大,

由可知,R1的電阻較小,R2的電阻較大,故A錯誤,B正確;

(2)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當兩個電阻并聯時,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

由圖象可得,兩個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通過R1的電流較大,故CD錯誤。

故答案為:B。33.【答案】C

【解析】由手電筒的結構可知,線圈內有可來回運動的條形磁體,搖動手電筒時,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燈泡發(fā)光,其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

A項,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運動的原理制成,是磁場對電流的作用,故A不合題意;

B項,電熱水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項,發(fā)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與該手電筒工作原理相同,故C符合題意;

D項,揚聲器工作時,通電線圈會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由于線圈中的電流是交變電流,它的方向不斷變化,線圈就不斷地來回振動,帶動紙盆也來回振動,于是揚聲器就發(fā)出了聲音,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4.【答案】B

【解析】ABC項,耳機由話筒和聽筒組成,當人們對著當話筒的耳機講話時,使振動膜壓迫碳粒,使盒內碳粒的松緊程度發(fā)生變化,即其電阻發(fā)生變化,流過碳粒的電流就相應的發(fā)生變化,使聲音信號轉化成強弱變化的電流,即磁生電;碳粒是很早的聲波振動→引起膜片振動→帶動線圈振動→線圈切割永久磁體的磁場產生感應電流→經放大傳給揚聲器,由此可知話筒的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聽筒中有電磁鐵,利用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AC錯誤,B正確;

D項,由于電路中能產生感應電流,所以不需要電源,故D錯誤。

故答案為:B。35.【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兩電阻串聯,電壓表測電阻R兩端的電壓;

A項,由題意可知,有人通過時R兩端的電壓減小,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0兩端的電壓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R0的電流變大,故A錯誤;

B項,由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有人通過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由P=UI可知,電源電壓一定,有人通過時,電路中的電流變大,電路的總功率變大,故B錯誤;

C項,有人通過時,光敏電阻阻值變?yōu)?0Ω,電壓表示數變?yōu)?V,此時電路中電流:,

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此時R0兩端的電:U0有=U-UR有=3V-2V=1V,

由歐姆定律可知,R0的阻值:,

無人通過時,電壓表示數為2.5V,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此時R0兩端的電:U0無=U-UR無=3V-2.5V=0.5V,

此時電路中電流:,

由歐姆定律可知,R的阻值:,故C正確;

D項,由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通過無人通過,R0的電流為0.1A,此時R0的功率:P=I0無2R0=(0.1A)2×5Ω=0.05W,故D錯誤。故答案為:C。36.【答案】B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并聯接入電路中,電壓表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1支路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

由于電源電壓不變,電壓表示數不變;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R2兩端電壓不變;

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變小;

并聯電路中支路互不影響,所以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不變,電流表A2示數不變;

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可知,干路中的電流變小,電流表A1示數變?。?/p>

綜上所述,B正確。故答案為:B。37.【答案】D

【解析】根據設計要求,各病房的燈應并聯,且各有一個開關進行控制,結合節(jié)能和簡化電路的原則,在干路上設置一個蜂鳴器即可。綜上所述,D選項是最佳設計。故答案為:D。38.【答案】A

【解析】A項,發(fā)現有人觸電時,應先切斷電源,符合安全用電,故A正確;

B項,使用絕緣皮破損的電線,易發(fā)生觸電事故,故B錯誤;

C項,靠近高壓帶電體,易發(fā)生高壓電弧觸電,故C錯誤;

D項,多個大功率用電器同時使用一個插線板,會造成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引起火災,故D錯誤。故答案為:A。39.【答案】D

【解析】A項,由P=UI得:,因U1>U2,則I1<I2,故A錯誤;

B項,由得:,因U1>U2,則R1>R2,故B錯誤;

C項,兩燈串聯時,電流相等,由P=I2R得:P1>P2,故C錯誤;

D項,兩燈并聯時,電壓相等,由得,P1<P2,故D正確。

故答案為:D。40.【答案】C

【解析】A項,由圖可知,兩個磁極都是N極,且同名磁極間的磁感線呈排斥狀,磁感線是從磁體的N極出來,故A正確;

B項,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感線是以導線為圓心的同心圓;由圖知,電流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根據安培定則可知,磁感線的方向是沿逆時針的,故B正確;

C項,圖中磁感線從磁體的S極發(fā)出,回到N極,故C錯誤;

D項,圖中磁感線是從磁體的N極出發(fā),回到S極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C。41.【答案】B

【解析】A項,兩塊清潔器內部均裝有磁鐵,它們能合在一起的原理是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若磁鐵A右側為N極,則磁鐵B左側為S極,故A錯誤;

B項,磁鐵A向右移動,兩塊磁鐵距離變小,所以擦窗器吸力將增大,B正確;

C項,由于磁鐵可以吸引鐵塊,所以磁鐵B換成鐵塊,擦窗器可以工作,C錯誤;

D項,遇到厚玻璃,需要增大吸引力,減小兩磁鐵的距離,所以應將磁鐵A向右移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B。42.【答案】C

【解析】A項,甲驗電器帶負電是因為它得到了電子,故A正確;

B項,甲中的兩金屬箔帶有同種電荷,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箔片能夠張開,故B正確;

C項,橡膠棒是絕緣體,用橡膠棒連接兩金屬球,金屬箔片的張角不會發(fā)生變化,故C錯誤;

D項,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金屬桿和金屬球接觸的一瞬間,金屬桿中電流方向是從乙到甲,故D正確。故答案為:C。43.【答案】C

【解析】A項,觸摸破損電線,接觸導線,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A錯誤;

B項,爬到樹上取電線上的風箏,如果電線漏電,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故B錯誤;

C項,用干木棒撥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干木棒是絕緣體,不容易觸電,故C正確;

D項,同時在一個插板上用很多電器會導致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容易引起火災,故D錯誤。故答案為:C。44.【答案】B

【解析】A項,由圖可知,當電磁繼電器線圈通以額定電流時,電磁鐵產生磁性,銜鐵向下移動,接線柱BC接通,故A錯誤;

B項,繞在鐵釘上的線圈通電電流越大,其磁性越強,所以能吸引的回形針數量越多,故B正確;

C項,動圈式話筒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制成的,而電動機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工作的,故C錯誤;

D項,揚聲器是根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的原理工作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B。45.【答案】C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壓敏電阻R與定值電阻R0串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

A項,因為油桃隨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所以它們之間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則油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錯誤;

B項,當檢測區(qū)沒有油桃時,壓敏電阻R受到的壓力為零,由圖乙可知,此時壓敏電阻的阻值最大,由串聯電路的電阻規(guī)律可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故B錯誤;

C項,檢測區(qū)油桃質量越大,壓敏電阻R受到的壓力越大,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R受到的壓力越大,壓敏電阻R的阻值越小,由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越小,電源電壓不變,由可知,電路中的總功率越大,故C正確;

D項,檢測區(qū)油桃質量越小,壓敏電阻R受到的壓力越小,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R受到的壓力越小,壓敏電阻R的阻值越大,由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電路中的總電阻越大,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越小,由U=IR0可知,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越小,即電壓表的示數越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C。46.【答案】A

【解析】A項,根據安培定則可知,圖中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磁感線在磁體內部由S極出發(fā)回到N極,故A錯誤;

B項,圖中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磁感線由N極出發(fā)回到S極,B正確;

C項,圖中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fā),故C正確;

D項,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磁感線該從N極出發(fā),回到磁體的S極,故D正確。故答案為:A。47.【答案】D

【解析】①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磁鐵A、B的下方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