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12――論快樂_第1頁
大學語文12――論快樂_第2頁
大學語文12――論快樂_第3頁
大學語文12――論快樂_第4頁
大學語文12――論快樂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語文12――論快樂錢鐘書(1910-1998)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生于無錫城書香門第“錢繩武堂”,古文家錢基博的長子,自幼受到傳統(tǒng)經(jīng)史方面的教育。周歲抓鬮,抓了一本書,取名“鐘書”。

學術論著《談藝錄》《管錐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

短篇小說《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

寫作背景四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步伐受到中國人民反抗的阻撓,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一方面,抗日軍民正進一步積聚力量,準備將日本侵略者最終趕出中國;另一方面,日本侵略者及漢奸、走狗,四處散布日本“必勝論”,中國“必亡論”,妄圖從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文章通篇引經(jīng)據(jù)典、談笑自若、大開大闔、觸類旁通,又為當時困境中的文人樹起了一個楷模;從而在堅持抗戰(zhàn)、不忘學業(yè)上使人受到種種啟發(fā)。

整體把握

閱讀全文,思考:文章從哪些方面論述了快樂?請概括每段內(nèi)容,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快與樂的關系(民族語言、心理、文化)

快樂是短暫的,痛苦是永恒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并不悲觀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發(fā)現(xiàn)快樂由精神決定,人類文化又進一步詞語的解釋――論斷的生發(fā)――觀點的延伸不斷地向更深層次推進

問題探究2、下列比喻有何含義?作者借此分別表明了什么觀點?①“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比喻“快樂是忍受痛苦的希望”,作者借此表明的觀點是人生雖痛苦卻不悲觀。

②“仿佛害病的眼怕見陽光,撕去皮的傷口怕接觸空氣”

比喻“心情不快樂時難以體會美好的東西”,作者借此表明的觀點是快樂屬于精神。

問題探究3、文中引用穆勒的話,將蘇格拉底和豬進行比較,這樣寫有哪些作用?①為了闡發(fā)“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的觀點;②寓莊于諧,以幽默啟發(fā)讀者深思。4、作者認為,“把快樂分肉體和精神的兩種,這是最糊涂的分析”,為什么?①沒有精神上的愉悅,再好的物質(zhì)刺激也不會發(fā)生作用;②如果精神愉悅,痛苦也可以成為快樂的契機。

問題探究

5、作者為什么認為“發(fā)現(xiàn)了快樂由精神來決定,人類文化又進一步”?

從此痛苦不再可怕,肉體減少了專制,精神戰(zhàn)勝了物質(zhì)。6、作者為什么說“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①人生雖痛苦,但它始終使人抱著快樂的希望;②精神的煉金術能使肉體痛苦都變成快樂的資料。

語言揣摩1、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地自相矛盾。因為“快樂”是短暫的,所以“永遠”與“快樂”

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圓形”、“靜止”和“動作”

是矛盾的一樣。2、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八笔侵甘裁矗咳淙绾卫斫??“它”指“快樂”,人類努力奮斗的歷史就是人類渴

望和不斷追求快樂的歷史。

語言揣摩3、現(xiàn)在的賬,我們預支了將來去付。我們現(xiàn)在受苦,是為了換取將來的快樂。4、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將離別的筵席,隨它怎樣烹調(diào)得好,吃來只是土氣息、泥滋味。這話形象地表達了什么觀點?

精神狀態(tài)不好,再好的物質(zhì)刺激也不能使人快樂。

語言揣摩5、有最潔白的良心,跟全沒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這句話中的“效果”具體指什么?指正邪兩種人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的快樂

是相同的。6、肉體減少了專制。這句話中的“專制”有

什么含義?全句是什么意思?“專制”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決定人的快樂,全句意思是:肉體上的物質(zhì)刺激不能決定人是否快樂。

語言揣摩7、能一貫抱這種態(tài)度的人,當然是大哲學家,但是誰知道

他不也是個大傻子?“一貫抱這種態(tài)度的人”是指什么人?指把忍受變?yōu)橄硎艿娜?,能苦中作樂的人?、矛盾是智慧的代價。這是人生對于人生觀開的玩笑。

這句話怎樣理解?能看出“矛盾”的人是富有智慧的人,庸常之人看不出,所以無代價可言。既然持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人有能耐把忍受轉化成享受,那么人生也就只有經(jīng)常提供痛苦,讓你去“轉化”吧。這是一句調(diào)侃的話。

本文說理的特點(1)廣舉事以類義。(2)思維變幻,思辨力強,且極富于創(chuàng)造性。(3)語言的特點:語言獨特,比喻中聯(lián)想豐富且話語幽默。

美國“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1、不要指望別人感謝你。不管你怎樣幫助他人,都是自己自愿的,或者說是心甘情愿的,因此他人沒有必要感謝你,你也不要指望別人的感謝,只有這樣才能心情愉快。2、真誠的贊美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