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1課岳陽樓記
重點虛詞翻譯:
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或異二者之為()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于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多會于此()
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屬予作文以記之()
【答案】代詞,這件事助詞,的助詞,的助詞,的助詞,的助詞,定語后
置的標(biāo)志,無實義,可不譯介詞,譯為"在"介詞,譯為"在"連詞,因為連詞,表
示目的,相當(dāng)于"來”
【詳解】
考查對重要虛詞的理解。"之"字在文言文中常當(dāng)代詞、助詞、動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不譯)、
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不譯)等。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如"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之"就
是代這件事。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或異二者之為"
中的"之"就是助詞,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中的"之"就是賓語后置的標(biāo)志(不譯)。
古文中“于"字的用法:1.對,對于;2.在,從;3.與,跟,同;4.至U;5.放在形容詞之
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6.被。等等。"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多
會于此"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古文中“以”字的用法:作介詞。1.引進(jìn)動作、行為的工具、憑借??勺g為"用"、"拿"、"根據(jù)"
等。2.引進(jìn)動作行為的原因。作"因為"、"由于"解釋。3.引進(jìn)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可譯為
"把、作連詞,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表示它后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
目的或結(jié)果。表目的時,有點像現(xiàn)代漢語里意義"來”字;表結(jié)果時,有“以至"的意思。"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中的"以",連詞、因為;"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以",表示目的,相當(dāng)于“來"。
‘培優(yōu)第一階一一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那守(zhG詩聯(lián)(fu)銜接(xian)
B.怒號(h旨o(jì))露雨(yin)岸芷盯蘭(ting)
C.旗傾(qiang)滑行(qian)厚暮冥冥(bo)
D.舟槨(ji)晴月(曲o)心曠神饞(yi)
【答案】C
【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
僻字等。對于字音題型,平時要注意積累,讀準(zhǔn)字音,標(biāo)準(zhǔn)調(diào)號。拿不準(zhǔn)的字要查字典。C項
有誤,"潛"應(yīng)讀"qi3n"。
2.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遹守(zhe)銜遠(yuǎn)山(xi§n)浩浩阿湯(tang)
B.浮雨(yin)巴陵郡(jun)薄暮夏冥(ming)
C.皓月(hao)喜洋洋(ya)寵辱僧忘(jie)
D.橫傾(qiang)與長江(ten)虎哂猿啼(xiao)
【答案】B
【詳解】
A.湯shang;
C.洋yang,偕xie;D.吞tUn;
故選Bo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答案】C
【詳解】
本題可根據(jù)句意斷句。選項語句大意為:在天下人憂之前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其中,"先
/后……而憂/樂"即"在……之前憂/之后才樂"之意,故句中"天下之憂""天下之樂”為整體,不可斷
開。連詞"而"緊承后面的"憂""樂、故選C。
4.對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予觀夫巴陵勝不(好景色)
滕子京謫朝呼夕陰日光)
B.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廢具興(興辦)
C.南極瀟湘(盡)
博暮冥冥(跟"厚"相對)
D.前人之述,矣(詳盡)
年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
【答案】C
【詳解】
考查文言實詞。C項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極"意思是"盡",這里引申為"直通"。"薄"意思是
"迫近"。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那夫巴陵勝狀此則岳陽樓之大理也
B.政通人和北通巫峽
C.前人之述備矣或異二者之為
D.不以物喜屬予作文以記之【答案】C
【詳解】
考查對文言詞語中一詞多義的理解。A項,第一個"觀"是動詞,"觀看"的意思;第二個"觀"是
名詞,“景觀”的意思。B項,第一個"通"是"順通"的意思;第二個"通"是"通往"的意思。D項,
第一個"以"是"因為"的意思;第二個"以"是"來"的意思。C項"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故選C。
6.指出"之"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屬予作文以記之。
C.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答案】B
【詳解】
考查文言虛詞。B項"之"的用法與其他不同。ACD三項的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而B項是代詞“它"
指重修岳陽樓這件事。
【點睛】
文言文虛詞"之"用作代詞和助詞的用法。(一)用作代詞??梢源?、代物、代事。代人多是
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如"石青稷之”"左臂掛
念珠倚之"。(-)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1)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
(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能以徑寸之木"。(2)結(jié)構(gòu)助詞,補(bǔ)語的標(biāo)志。
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bǔ)語之間,可譯為“得"。(3)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
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4)結(jié)構(gòu)助詞。當(dāng)主謂短語在句中
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
譯時也可省去。(5)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
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政通人刊,百廢具興至若春刊景明
B.屬予作文以記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而吸長煙一空軍異二者之為D.刻唐賢今人詩賦干其上遷客騷人,
多會于此
【答案】D
【詳解】
A.和:形容詞,和樂/形容詞,和暖;
B.以:連詞,來/介詞,因為;
C.或:副詞,有時/副詞,或許,也許,表示委婉語氣;
D.于:都是介詞,在;
故選D。
8.以下選項中,加點詞的含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星隱曙:光芒B.朝野夕陰:日光
C.春和泉明:日光D.晦明變化者:日光
【答案】D
【詳解】
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
意思來判斷。
A.句意: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芒。曜:光芒;
B.句意:早晚陰晴多變。暉:日光;
C.句意:春光和煦,日光照耀。春和。景:日光;
D.句意: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明或暗,變化不一。明:明亮;
故選D。
9.下列句子譯文有誤的一項是()
A.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譯文:(這時遷客騷人們)登上這座樓,就會產(chǎn)生(被貶)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被說壞
話、懼怕被批評指責(zé)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的景象,感慨悲傷到了極點。
B.子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譯文:依我看來,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文:不因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高興,不因自己處境的變化而悲傷。D.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
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譯文:(這時人們)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悅,榮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
酒,迎著風(fēng),喜氣洋洋。
【答案】C
【詳解】
C.這句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正確的翻譯應(yīng)是: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故選C。
10.下列選項中,對句子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運用對比、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洞庭湖湖光山色變化無窮,為下
文具體寫洞庭湖一陰一晴的景象埋下伏筆。
B."銜遠(yuǎn)山,吞長江”運用比擬、對偶的修辭手法,賦予洞庭湖以生命和氣勢,把"遠(yuǎn)山""長江"
和洞庭湖寫得活靈活現(xiàn),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畫卷。
C."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運用比喻、對偶的修辭手法,把洞庭湖一動一靜時的光影色態(tài)寫得
十分生動形象,給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是實寫之景,渲染出一種悲涼凄慘的氛圍,烘托了登樓者的傷感之
情。
【答案】D
【詳解】
D.有誤。"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是虛寫之景。故選D。
11.下面不是對偶句的一項是()
A.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B.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C.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D.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答案】B
【詳解】
B項不是對偶句。"朝暉夕陰”是兩個詞組成的并列結(jié)構(gòu),而"氣象萬千"是一個主謂結(jié)構(gòu)的短語。
兩者不能對應(yīng)。
12.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認(rèn)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可以高興或悲傷。B.不認(rèn)為環(huán)境好就可以高興,不認(rèn)為個
人失去就可以悲傷。
C.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高興或悲傷。
D.不因為環(huán)境的好壞而高興,也不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悲傷。
【答案】C
【詳解】
C項理解正確。這個句子是互文的寫法,所以在翻譯時要使用上下文語意通用的方法譯出句子。
13.下列對課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先寫岳陽樓的雄偉景觀,再借景抒發(fā)不同的覽物之情,卒章顯志,點明主旨。
B."微斯人,吾誰與歸”既是慰勉滕子京,也體現(xiàn)了作者欲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dá)胸襟。
C.本文以“記”為名,先寫景后敘事,進(jìn)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發(fā)出議論。
D.本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議。句式駢散結(jié)合,行文富于變化。
【答案】C
【詳解】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理解相關(guān)的語句。
C.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以"記”為名,第一段敘事,第二至四段寫景,第五段由景入情,因情
而生發(fā)議論。所以“先寫景后敘事"說法不正確。
14.下列句子曲析有誤的一項是()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運用對比、夸張的修辭手法,極言洞庭湖湖光山色變化無窮,為下
文具體寫洞庭湖上一陰一晴景象作伏筆。
B.“銜遠(yuǎn)山,吞長江”運用比擬、對偶的修辭手法,賦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氣勢,把"遠(yuǎn)山""長
江”跟洞庭湖的關(guān)系寫得活靈活現(xiàn),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畫面。
C.“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把一動一靜時的光影色態(tài)寫得十分生
動形象,給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是實寫之景,渲染一種悲涼凄慘的氛圍,烘托了登樓者的感傷之情。
【答案】D
【詳解】
D."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是虛寫之景而非實寫,故選D。
15.下列對文章理解布?族的一項是()A.第二段中的"銜""吞"二字將洞庭湖比作一張巨
大的口。連綿起伏的遠(yuǎn)山被其銜在嘴邊,波濤滾滾的長江被它輕松自如地吞吐,用字上可體現(xiàn)
出洞庭湖壯闊的景象。
B.第三段寫秋雨之景,作者從早到晚,從空中到湖面極力用色調(diào)、音響、形態(tài)等渲染悲涼氣
氛,自然導(dǎo)出此景所生的"去國還鄉(xiāng),憂讒畏譏"之情。
C.第四段寫春光明媚之景,從天上地下,抒發(fā)出輕松愜意之情,自然之景喚起人們“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的感受。
D.選文緊扣"異”字,細(xì)致地描繪了“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兩幅圖畫,在這兩種背景下遷客騷
人的感受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D
【詳解】
D.遷客騷人的情感是隨外界景物變化而變化,古仁人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培優(yōu)第二階——拓展培優(yōu)練
?課內(nèi)重點語段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
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
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
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
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前人之述備矣()
(2)連月不開()
(3)薄暮基基()
(4)至若春和景明()
17.下列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屬予作文以記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乃:乃重修岳陽樓/家祭無忘告乃翁
C.于:多會干此/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之:屬予作文以記本/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18.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B.而或/長煙一空
C.是/進(jìn)亦憂D.或/異二者之為
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微斯人,吾誰與歸?
20.文章以“情”貫穿全文,既寫了遷客騷人的情,又寫了古仁人的情。請問遷客騷人和古仁人
的情各是什么?
21.文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現(xiàn)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么?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
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p>
【答案】16.(1)詳盡(2)放晴(3)昏黑(4)日光
17.C
18.A
19.(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0.遷客騷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憂國憂民)。
21.(表明觀點,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這說的是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只要發(fā)揮心靈
力量,砥礪意志,就可以養(yǎng)成平常心境。面對考試的失敗,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②不能。這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dá)到的境界,作為中學(xué)生,心靈尚需砥礪,
戰(zhàn)勝外在的力量不易。擔(dān)心考試失敗是學(xué)生普遍的心態(tài),便是這個道理。
【詳解】
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備,詳盡。
②句意:整月不放晴的時候。開,放晴。
③句意: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黑。
④句意:至于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景,日光。
2.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
A.連詞,來/介詞,因為;
B.副詞,于是,就/代詞,你的;
C.都是介詞,在;
D.代詞,重修岳陽樓這件事情/助詞,的;
故選C。
3.A.錯誤,句意: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改為:亥IJ/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B.正確,句意:有時湖面上的大片煙霧完全消散;
C.正確,句意:這樣他們進(jìn)入朝廷做官也憂慮;
D.正確,句意: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
故選A。
4.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
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
重點詞語:微,如果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在文中分別找到描寫"古仁人"與"遷客騷人"的"情"的內(nèi)容。"予
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寫"古仁人"的"情"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分析上文“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結(jié)合“或異二者之為",可知"遷客騷人"的"情"
正好與"古仁人"相反,則是“以物喜,以己悲"。
6.本題考查發(fā)表看法的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先表明觀點,能或不能。理由要結(jié)合自身實際,
理由要充分,能支持自己的觀點,語言通順即可。
本題要回答能否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回答"能",可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
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分析。保持一顆淡然平靜的心態(tài),保持一顆樂觀豁達(dá)的心境,自己平時對
待考試成敗的態(tài)度,應(yīng)該以平常心待之,便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不能",可圍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dá)到的境界分析,學(xué)生的心智
尚不健全,抵御外在的影響不容易,像學(xué)生擔(dān)心自己考試失敗、成績退步是普遍的心態(tài)。說的
就是這個道理.。
【點睛】
參考譯文: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務(wù)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
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kuò)展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詩賦刻
在上面。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遠(yuǎn)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
寬闊無邊,清晨湖面上撒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陰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這就是岳陽樓雄
偉壯麗的景象。前人對這些景象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這樣,那么這里北面通向巫峽,南
面直到瀟水、湘江,被降職遠(yuǎn)調(diào)的人員和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這里的自然
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連綿細(xì)雨紛紛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時候,陰冷的風(fēng)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日月星
辰隱藏起光輝,山岳也隱沒了形跡;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時分天
色昏暗,只聽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chǎn)生被貶官離開京城,懷念
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景象,一定會感慨
萬千而十分悲傷了。
至于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波平浪靜,天色與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
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
顏色青翠。有時湖面上的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有時湖面上微波蕩漾,浮
動的月光閃著金色;有時湖面波瀾不起,靜靜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響起了,
一唱一和,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光榮和
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飲,那心情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么緣故
呢?是因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
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yuǎn)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樣他們進(jìn)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
也憂慮。雖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
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路呢?
(甲)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
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
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
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
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
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2.本文作者范仲淹是(朝代)文學(xué)家。
23.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語的意思。
(1)展予作文()(2)去國懷鄉(xiāng)()
(3)皆鱗游泳()(4)長煙:空()
24.翻譯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
25.本文第2段,劃線句子是從哪兩個角度來描寫洞庭湖的景象?突出了它怎樣的特點?26.范
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xiàn)出他怎樣的思想境界?
【答案】22.北宋(宋)
23.(1)同"囑",囑托(2)指國都(3)美麗的魚(4)全24.不因為外物和自
己處境的變化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則為百姓憂慮,被貶謫到邊遠(yuǎn)地區(qū)做官,則替君主擔(dān)
憂
25.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來描寫洞庭湖的景象??臻g上突出洞庭湖的廣大,時間上突出洞
庭湖早晚景色的多變。
26.圍繞“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fù),積極向上、奮發(fā)有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
樂在后的品德”等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
【分析】
22.
考查文學(xué)常識。《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xué)家范仲淹應(yīng)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
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
23.
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
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囑托我寫一篇文章。屬,同"囑",囑托。
(2)句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國,指國都。
(3)句意:美麗的魚在水中游泳。錦鱗,美麗的魚。
(4)句意: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24.
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
以,因為。翻譯時注意互文的修辭,前后句互相補(bǔ)充。廟堂,指朝廷。之,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則,就。
25.
本題考查內(nèi)容概括。
空間上:"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寫洞庭湖連接著遠(yuǎn)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
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從空間上表現(xiàn)洞庭湖的寬廣無際。
時間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景象壯麗。從時間上表現(xiàn)洞
庭湖早晚景色多變。
26.
考查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為: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
天下人樂之后才樂。這句知體現(xiàn)了范仲淹先憂后樂的政治理解。他以天下為己任,積極向上,
奮發(fā)有國。在天下承平之時,就能敏銳的感覺到憂患,并為之擔(dān)心。在天下人都生活安定富足
之后,他才會快樂。他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以國事為先,不計個人得失,體現(xiàn)了他崇高的人
生理想和政治抱負(fù)。
【點睛】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
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kuò)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dāng)代人的詩
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yuǎn)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
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
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
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fēng)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
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
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
評指責(zé),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
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
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
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
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fēng),那真是快樂高興
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
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yīng)當(dāng)心系百姓;處在僻遠(yuǎn)
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dān)憂,在僻遠(yuǎn)的江湖也擔(dān)憂。既然
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
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閱讀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岳陽樓記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
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
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
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墻
傾楫摧,簿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
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
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單其舊制(2)薄暮基基
(3)沙鷗翔集(4)微斯人
2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一句,以莊重雅正的格調(diào)點明時間,并以"謫守"二字,
為全篇議論奠定了基調(diào)。
B.第③④段運用排比和對偶的手法鋪敘了作者登樓所見所感,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寫出
了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C."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結(jié)語,表達(dá)了作者與滕子京共勉之意,語重情深,悲涼慷
慨,令人感喟。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達(dá)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
30.請比較選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概括選文中范仲淹與鏈接材料中杜甫所表達(dá)的思想感
情的異同。
(鏈接材料)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訴①,乾坤②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③,老病有孤舟。戎馬④關(guān)山北,憑軒涕⑤汨流。
(注)①拆(che):分裂。②乾坤:指日、月。③字:書信。④戎馬:指戰(zhàn)爭。⑤涕:眼
淚。
【答案】27.擴(kuò)大昏暗停息如果沒有
28.(1)浮動的光像跳躍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他們)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
29.B
30.異:《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提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yīng)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dá)了曠達(dá)的胸襟和偉大的政治抱負(fù)?!兜窃狸枠恰?/p>
表達(dá)詩人面對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的由衷贊嘆,對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zāi)
多難的憂傷之情。同:兩人表達(dá)的都是“與民同憂同樂”之情。
【分析】
27.
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句意來
推斷詞語即可。
(1)句意為:擴(kuò)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增:擴(kuò)大。
(2)句意為: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
(3)句意為: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停息。
(4)句意為:如果沒有這種人。微:如果沒有。
28.
本題考查翻譯語句。注意重點詞語的翻譯要準(zhǔn)確。(1)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璧,圓形的
玉。(2)以:因為;物:外物。
29.
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B.“排比和對偶的手法”錯誤,第③④兩段分別寫的是"以己悲""以物喜",采取對比的手法,故
選Bo
30.
本題考查比較詩歌思想感情的異同。這兩篇都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懷的方
法。兩篇的開頭都交代寫作原因,《登岳陽樓》是慕名登臨而作的,《岳陽樓記》是應(yīng)約有感而
發(fā)。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貶官在外,“處江湖之遠(yuǎn)”,本來可以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
得清閑快樂,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應(yīng)立身行一的準(zhǔn)則,認(rèn)為個人的榮辱升遷應(yīng)置之度外,"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顯示了作者志
趣的高遠(yuǎn),表達(dá)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寬闊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的政治抱負(fù)和生活態(tài)度;
《登岳陽樓》詩是由自己的遭遇聯(lián)想到吐蕃入境,“戎馬關(guān)山北"具體指的是當(dāng)時吐蕃入侵,威
脅長安,戰(zhàn)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憑軒涕泗流”是說杜甫倚靠岳陽樓的窗戶,向北眺望,雖
然隔著道道關(guān)山,他看不到長安,也看不到戰(zhàn)火,但在他心中卻呈現(xiàn)出吐蕃入侵,長安危急,
人民遭難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了。詩人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
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一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表達(dá)了自己的憂國
憂民之情。所以說,范仲淹與杜甫這兩位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大致相同的結(jié)構(gòu)、
敘因、寫景、抒懷,寫同一對象,表達(dá)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與民同樂、同憂。
【點睛】
譯文: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務(wù)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
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kuò)展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詩賦刻
在上面。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遠(yuǎn)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
寬闊無邊,清晨湖面上撒滿陽光、傍晚又是一片陰暗,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這就是岳陽樓雄
偉壯麗的景象。前人對這些景象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雖然這樣,那么這里北面通向巫峽,南
面直到瀟水、湘江,被降職遠(yuǎn)調(diào)的人員和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這里的自然
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連綿細(xì)雨紛紛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時候,陰冷的風(fēng)怒吼著,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日月星
辰隱藏起光輝,山岳也隱沒了形跡;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傍晚時分天
色昏暗,只聽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chǎn)生被貶官離開京城,懷念
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譏諷的心情,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景象,一定會感慨
萬千而十分悲傷了。
至于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波平浪靜,天色與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
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
顏色青翠。有時湖面上的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有時湖面上微波蕩漾,浮
動的月光閃著金色;有時湖面波瀾不起,靜靜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響起了,
一唱一和,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光榮和
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飲,那心情真是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這是什么緣故
呢?是因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
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yuǎn)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這樣他們進(jìn)入朝廷做官也憂慮,退處江湖
也憂慮。雖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
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路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詩歌譯文: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
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guān)山以北戰(zhàn)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閱讀《岳陽樓記》完成下面小題。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
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
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傾
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
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
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
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3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連月不開年我東閣門別開生面
B.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待君久不至,已去揚長而去
C.此則岳陽樓之大理也由此理之,王之蔽甚矣洞若現(xiàn)火
D.北速巫峽政遇人和濾宵達(dá)旦
32.把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33.在2、3段中作者提到“遷客騷人"的"悲""喜",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
34.請結(jié)合《岳陽樓記》末段和鏈接材料末段,從運用的表達(dá)方式以及所抒發(fā)的情感兩方面來
進(jìn)行比較分析。
【鏈接材料】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庇璋l(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
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薄?/p>
蓋慮于民也深,則其謀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
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yuǎn)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
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提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shù)計哉?夫事不患
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
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
(節(jié)選自歐陽修《偃虹堤記》)【注釋】①按圖:按照地圖,文中指看著地圖。②惠利:指恩
惠利益。③作者:建造者?!敬鸢浮?1.B
32.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3.便于將常人的惡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轉(zhuǎn)入議論,突出全文主
旨。(便于前后照應(yīng),自然轉(zhuǎn)入議論,表達(dá)中心)
34.都運用記敘、議論和抒情的表達(dá)方式,點明文章主旨,流露作者思想感情。原文抒發(fā)范仲
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dá)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yuǎn)大抱負(fù),材料
側(cè)重表達(dá)滕侯以民為本的情懷。
31.
A.指天氣放睛'打開\開辟,擴(kuò)展;
B.離開,離開,離開;
C.景象\看\看;
D.連通'順利\貫通;
故選Bo
32.
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zhǔn)確。注意:躍,跳動;壁,圓形的玉。
33.
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
根據(jù)第三段中的“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和第四段中
的“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可知,遷客騷人因為自己
的得失或外物的好壞而或喜或悲。根據(jù)第五段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知,古代的仁人不
會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遷客騷人與古仁人不同的表現(xiàn)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對比當(dāng)中,自然由前文的寫景引入到后文的議論當(dāng)中,引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突出了文章主旨。
34.
從表達(dá)方式來看,文本第一段交代了自己寫作此文的緣由,好友滕子京被貶巴陵,政治清明,
人民和樂,于是重修了岳陽樓,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敘這件事,這是記敘的表達(dá)方式。第五
段由前文的寫景轉(zhuǎn)入議論與抒情,由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引入古仁人之心,再引出自己的政治
抱負(f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鏈接材料第一段為敘事,記敘了有人邀請自己為滕
侯所建的新堤寫一篇記文,即寫作的緣由,這是記敘的表達(dá)方式。第二段議論抒情,表達(dá)自己
對于滕侯所建的新堤的看法,并表達(dá)了自己對于滕侯的肯定與贊美之情。所以兩文同樣都用記
敘來點明寫作的緣由,都用抒情和議論點明了主旨。文本抒發(f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
達(dá)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yuǎn)大抱負(fù)。鏈接材料表現(xiàn)了作者對滕子京以民
為本,為民求利的贊美之情。
【點睛】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
廢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kuò)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當(dāng)代人的詩
賦刻在它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yuǎn)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
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nèi)f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
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
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fēng)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
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
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
評指責(zé),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
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
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
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
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fēng),那真是快樂高興
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
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yīng)當(dāng)心系百姓;處在僻遠(yuǎn)
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guān)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dān)憂,在僻遠(yuǎn)的江湖也擔(dān)憂。既然
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
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鏈接材料:
有位從岳州到滁州來的人,帶著滕侯的書信、洞庭湖的全圖對我說道:"希望能為滕侯所建的
新堤寫一篇記文。"我打開書信和地圖,見從岳陽門到金雞堤的右方,有一道隆起的標(biāo)記,又
高又長,名叫偃虹堤。我問來人此堤是何人所修,客人回答說:"是我岳州郡守滕大人修建
的?!薄?/p>
大凡考慮百姓利益比較深入的人,在謀劃某些事情時都是十分精審的,所以能做到用工少而取
得的功效卻很大。就是這道百步之長的堤壩,卻可以抵御天下最險惡的風(fēng)波和無法預(yù)料的兇險,
惠及了當(dāng)?shù)匕傩?,同時也方便了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廣大地區(qū)出行之人,只要是往來于湖
中的人,不論遠(yuǎn)近,都會享受到這道堤壩帶來的便利。而岳陽又是四路往來的要沖,每天往來
船只需要在此地停泊的,不知道要有多少艘呢!如果堤壩的土石有幸長久不壞,那么滕太守惠
及的人事,還能用數(shù)字來計算嗎?事情不怕做不成,只怕時間久了容易損壞。建筑者最初并不
是不想讓它長久堅牢,然而后來者卻經(jīng)常會把它荒廢棄置。自古以來那些有道德有才干的仁人,
總想著為百姓興利除弊,他們留下的遺跡到處都能見到。如果后來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樣用心,
那么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夠得到實惠,普天之下還有不受恩惠的事情發(fā)生嗎?
?課后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留園記
出閶門外三里而近,有劉氏寒碧莊焉。而問寒碧莊無知者,問有劉園乎,則皆曰有。蓋?
園也,在嘉慶初為劉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日劉園也。咸豐中,其泉石之勝,花木
之美,亭榭之幽深,誠足為吳下名園之用。及庚申、辛酉間,大亂海至①,吳下名園半為墟莽。
而所謂劉園者則巖然獨存。同治中,牛般不治。至光緒二年,為毗陵②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
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樹葷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熄館,風(fēng)亭月榭,高高下
下,本理相屬。春秋佳日,方伯與賓客崎9其中,都人士女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門者
又無不曰劉園劉園云。方伯求余文為之記。余曰:“仍其舊名乎?抑肇錫③以嘉名乎?”方伯
日:“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則名之易而稱之難也。吾不如從其所稱而稱之。人
日劉園,吾則曰留園,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卷名而為吾之新名?!庇鄧@曰:美哉斯名乎,
稱其實矣!夫大亂之后、界焚之余,高臺傾而曲池平,不知凡幾,而此園乃幸而無恙,豈非造
物者留此名園以待賢者乎!吾知留園之名常留于天地間矣!
(選自《中華百年經(jīng)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槌,有刪節(jié))【注】①濤(jian)至:相繼而至。(2)
毗(pi)陵:今江蘇常州市。③肇:開始:錫:通"賜"。
3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蓋翠園也斯層陋室(《陋室銘》)
B.誠足為吳下名園之年朝服衣冠(《鄒忌諷齊王納諫》)》
C.嘉樹葷而佳卉茁清笨峻茂(《三峽》)
D.即以其故名而為吾之新名公問其政(《曹劌論戰(zhàn)》)
36.下面括號內(nèi)對加點詞的理解,不氐琥的一項是()
A.若穢不治(污濁)
B.淮迪相屬(曲折連綿)
C.方伯與賓客跑啄其中(飲酒賦詩)
D.樂燹之余(戰(zhàn)火焚毀破壞)
37.把文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即以其姓姓其園而曰劉園也。
(2)而此園乃幸而無恙,豈非造物者留此名園以待賢者乎!
38.文中哪句話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留園的景致之美?
39.如果你陪同外地的親戚去留園游玩,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向他們
介紹留園。
【來源】2022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語文真題
【答案】35.C
36.A
37.(1)所以就用他的姓作為這個園子的姓叫作劉園。(2)但是這個園子竟然僥幸沒有遭受災(zāi)
禍,難道不是大自然留下這個有名的園子來等待有德行的人嗎!
38.都人士女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門者又無不曰劉園劉園云。
39.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任選角度,如園林景致、歷史沿革、園名由來等,用自己的話表述,意思
對即可。
3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是:這,這個/表肯定的判斷動詞;
B.冠:榜首,第一名/戴帽子;
C.榮:茂盛/茂盛;
D.故:舊的,原來的/原因;
故選C。
36.
A.“蕪穢不治"意思是:雜草叢生得不到治理。蕪穢:雜草叢生。故選A。
37.
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字詞:故,所以;以,用;其,他的;日,叫作。
(2)重點字詞:此,這個;恙,遭受災(zāi)禍;豈非,難道不是;待,等待;賢者,有德行的人。
38.
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注意文本中有直接描寫留園之美的句子,也有從側(cè)面描寫留園之
美的句子。結(jié)合"嘉樹榮而佳卉茁,奇石顯而清流通。涼臺^館,風(fēng)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通
相屬。春秋佳日,方伯與賓客觴詠其中,都人士女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門者又無不曰
劉園劉園云”可知,這是描寫留園之美的句子。其中"都人士女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門
者又無不曰劉園劉園云”是側(cè)面描寫,連京都的男女都來了,并且這里的人無不在談?wù)搫@。
據(jù)此可知答案為:都人士女或持裳連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門者又無不曰劉園劉園云。
39.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dá)能力。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從園林景致、歷史沿革、園名由來等選擇一個角度,
介紹即可。
示例:留園在嘉慶年間,歸吳縣人劉蓉峰所有。他非常喜愛此園,得手后重新整修并加以擴(kuò)建,
同時取"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之意,將園名該為寒碧莊。但由于園主姓劉,所以民間俗稱為“劉
園"。咸豐年間,蘇州閶門外遭兵燹,園子周圍街巷宅屋幾乎毀盡,惟獨該園幸存下來。到光
緒二年,為江蘇常州市人方伯所得,整修后改名為留園,并一直到現(xiàn)在。
【點睛】
參考例文:出閶門外三里后,有一個劉氏寒碧莊。問有寒碧莊嗎,沒有知道的人,問有劉園嗎,
他們都說有。原來這個留園,在嘉慶初年為劉君蓉峰所有,所以就用他的姓作為這個園子的姓
叫作劉園。咸豐年間,其山水之勝,花木之美,亭榭的幽深,這確實可以稱為吳下名園第一名。
到庚申、辛酉間,大混亂相繼而至,吳地的名園有一半成為廢墟。而所謂劉園則揖然獨存。同
治年間,荒蕪不治。到光緒二年,為江蘇常州市人方伯得到,于是開始整修它。平整土地、清
除混亂、剔除雜草。好的樹木變得茂盛而好的花卉茁壯生長,奇奇形怪狀的石頭顯露出來而小
溪也變得暢通。涼臺熱館,風(fēng)亭月榭,高高下下,連綿相連。春秋佳日,方伯和賓客飲酒賦詩
在其中,而京都男女也有人拉著衣服連袖而去游覽了。于是在這出閶門的人沒有不說劉園、劉
園的。方伯請求我寫文章為留園做記。我說:"沿用原來名字嗎?你不賜給一個吉祥的名字嗎?"
方伯說:"不,不。寒碧莊知名到現(xiàn)在還沒有被人熟知,難道不知道改名容易,被人熟知難呀。
我不如跟從這個名稱而稱呼它。人說劉園,我就說留園,不改變他的音而改變它的字,就在他
原來的名字,為我的起的新名字。"我感嘆說:美啊,這些名字嗎,符合實際的!等到戰(zhàn)火焚
毀破壞后,高臺傾倒而曲池平,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這個園子竟然僥幸沒有遭受災(zāi)禍,難道不
是大自然留下這個有名的園子來等待有德行的人嗎!我知道留園的名聲常常停留在天地間了。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時呂夷簡執(zhí)政,進(jìn)用者多出共門。仲淹上《百官圖》,指其次第曰:“如此為序遷,
如此為不次,如此則公,如此則私。況進(jìn)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簡不悅。
他日,論建都之事,仲淹日:"洛陽險固,而汴為四戰(zhàn)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
當(dāng)漸廣儲蓄,繕宮室?!暗蹎栆暮?,夷簡曰:"此仲淹迂闊之論也。"仲淹乃為四論以獻(xiàn),大抵
譏切①時政。且曰:“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禍。臣恐今日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p>
夷簡怒訴日:"仲淹離間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黨也。"仲淹對益切,由是罷知饒州?!?/p>
年,夷簡亦罷。
……仲淹在饒州歲余,……(帝)進(jìn)仲淹龍圖閣直學(xué)士以副之。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
釋前憾②。仲淹頓首謝曰:“臣鄉(xiāng)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p>
【注釋】①譏切:嚴(yán)厲責(zé)備,譴責(zé)。②憾:仇恨,怨恨。
40.選出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回的一項。()A.如用則公詣太守,
說如咚B.是進(jìn)亦優(yōu)問其姓氏,星金陵人
C.退亦憂況進(jìn)退近臣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不宜全委之宰相
4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仲淹乃為四論以獻(xiàn),大抵譏切時政。
42.用"/"在下面的句中標(biāo)出兩處停頓。
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禍。
43.范仲淹與呂夷簡的矛盾集中于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
44.閱讀【甲】【乙】兩文,說說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40.A
41.(1)在天下人擔(dān)憂之前先擔(dān)憂,在天下人歡樂之后才歡樂。(比天下人憂慮在前,比天下
人享樂在后)。
(2)范仲淹于是寫了四篇論呈獻(xiàn)給皇帝,大抵譴責(zé)當(dāng)時的政務(wù)。
42.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禍。
43.提拔任用官員(用人),建都。
44.憂國憂民,正直。
40.
A.如此:合成詞,像這樣;
B.是:代詞,這樣/判斷詞,是;
C.退:動詞,被貶到偏遠(yuǎn)地區(qū)做地方官/動詞,黜降;
D.之:助詞,的/代詞,指超過標(biāo)準(zhǔn)提拔官員的事;
故選Ao
41.
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此句中重點的詞有:
(1)先,在..之前;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景區(qū)開發(fā)經(jīng)營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
- 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在農(nóng)業(yè)智能設(shè)備中的合作協(xié)議
- 城市交通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合同
- 廠房施工承包合同
- 別墅工程勞務(wù)承包合同
- 電線電纜項目供貨合同
- 醫(yī)院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進(jìn)修學(xué)習(xí)協(xié)議書
- 承包建設(shè)房屋合同書
- 電子商務(wù)平臺服務(wù)與商家合作協(xié)議
- 碳排放權(quán)交易主協(xié)議
- 廚房安全知識課件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體教學(xué)設(shè)計教案
- 2023-2024學(xué)年湖南師大附中高一(下)入學(xué)數(shù)學(xué)試卷(含解析)
- 有色金屬冶金課件
- 公司留人方案
- 乒乓球基礎(chǔ)知識與技巧教案
- 親子教育活動指導(dǎo)課件
- 青島啤酒企業(yè)文化
- 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fā)展(原版)
- 雪鐵龍云逸C4說明書
- 《健美操裁判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