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第28課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情境導入1991年4月,7歲的蘇明娟是安徽省金寨縣三合中心小學的一年級學生。當時攝影師解海龍走進大別山采訪并拍攝希望工程專題,跑了十幾個村莊,抓拍到了正在上課的蘇明娟。這幅畫面為一個手握鉛筆、兩只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題為“我要上學”的照片發(fā)表后,很快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爭相轉載,該作品很快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蘇明娟也隨之成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取得了哪些成就?教育對經濟、科技發(fā)展有何作用?第六單元現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課標導航課程標準了解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史實,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義學習導航了解新中國教育發(fā)展的幾個階段及發(fā)展狀況,正確認識“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一、掃盲教育地位新中國建立后,掃盲工作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措施1950年,黨和政府召開全國工農教育會議;政府開辦了各種類型的補習學校;憲法和教育法規(guī)均提到要掃除文盲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國宣布基本掃除_________文盲青壯年二、義務教育地位普及青少年教育、掃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質、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國家的一項戰(zhàn)略決策實踐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_____________》通過;90年代提出“__________”戰(zhàn)略成就2001年元旦,政府宣布基本實現普及________________的戰(zhàn)略目標義務教育法科教興國九年義務教育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1.初步發(fā)展:建國初,我國基本參照蘇聯高等教育模式,對高等院校進行改造、調整。2.曲折發(fā)展(1)1958年實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與___________相結合為核心,有利有弊。(2)1961—1963年,經過全面調整,高等教育事業(yè)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軌道。(3)“文化大革命”對高等教育造成嚴重破壞。生產勞動3.迅速發(fā)展(1)1977年恢復統(tǒng)一_________制度。(2)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迅速發(fā)展,大學數量增加,資源配置、專業(yè)結構、招生和分配制度等都發(fā)生了合理變化。(3)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辦高等教育都得到長足發(fā)展。高考招生[輕巧識記]現代中國的教育事業(yè)[思維啟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新中國教育事業(yè)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曾經經歷的逆轉曲折都證明了一個道理:“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提示:(1)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表現為經濟實力和_______實力的競爭。(2)教育是科技發(fā)展的前提,科技是經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3)國家發(fā)展離不開科技進步,科技發(fā)展離不開教育。(4)_____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易錯提醒]“科教興國”不是只要發(fā)展科教就能興國?!翱平膛d國”戰(zhàn)略不只是依靠科技和教育興國,也包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位置,它既強調了這一戰(zhàn)略的目的,又強調了這一目的的依靠??萍冀逃妨弦?950年,劉少奇回信給吳玉章說:“可以組織這一團體,但不能限于新文字,漢字簡體字也應研究整理一下,以便大眾應用?!笔妨隙?968年7月21日,毛澤東說:“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里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yǎng)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后,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這段話后來被稱為“七二一指示”。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探究問題](1)從史料一可以看出,建國初期,推行簡化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中,這樣的辦學方針對教育有什么影響?提示:(1)有利于掃盲,普及文化。(2)導致大學教育水平下降,教育事業(yè)受到破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囆∑娇蒲惺强拷逃斔腿瞬诺模欢ㄒ呀逃k好?!囆∑健蛾P于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我知道科學、教育是難搞的,但是我自告奮勇來抓。不抓科學、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成為一句空話。——鄧小平《教育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問題》新時期鄧小平關于教育工作的光輝論斷[探究問題](1)鄧小平提出的“三個面向”有什么重要意義?(2)鄧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與現代化建設三者的關系的?提示:(1)為新時期教育改革提出了總的戰(zhàn)略目標和正確的方向,改革開放的春風推動了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發(fā)展,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2)發(fā)展教育為科研提供人才;科學和教育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正確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觀點1.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1)中國古代史上的漢代、唐代能成為當時的封建大帝國,與其對教育的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漢代自漢武帝起設立太學,創(chuàng)立地方學校,尊儒重教,通過察舉、皇帝征召的方式來選拔人才。唐代實行科舉制使大批的庶族地主通過科舉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2)中國近代,由于遭受列強的入侵,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國家處于危難之中。(3)“文化大革命”時期,教育秩序被破壞,造成中國人才的斷層,使中國遠遠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2.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二戰(zhàn)后的德國和日本的崛起是典型的例子。作為二戰(zhàn)的戰(zhàn)敗國,需要重視的工作很多,但德國與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的財力首先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人才,為兩國的崛起振興奠定了基礎。20世紀60年代,兩國的經濟躍居世界前列。3.從現在的國際國內形勢來看(1)在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無論就其中哪一個方面實力的增強來說,教育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2)在國內,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轉變,沉重的人口負擔還沒有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yōu)勢。我國的勞動力素質、知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競爭能力增強的一個主要因素。而這一切都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教育來完成,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解析: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新中國成立初期,教育向工農和工農子女“開門”,建立起新教育制度;1977年,教育界撥亂反正,恢復高考;1983年,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戰(zhàn)略;1995年,黨中央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按時間排列,B項正確。2.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在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發(fā)展中國家做到這一點,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這項“壯舉”是指我國(
)A.1950年開始的掃盲教育B.1977年恢復統(tǒng)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D.2001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zhàn)略目標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即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是一項歷史的壯舉。D一、閱讀與思考(教材P120~P121)閱讀這段材料,請思考教育和科技、經濟之間的關系。提示:教育發(fā)展是科技進步、經濟發(fā)展的基礎,科技和教育是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大力發(fā)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發(fā)展推動著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也帶動著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取決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科技的發(fā)展取決于全民族的素質和科技人才。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基礎。因此,國家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二、解析與探究(教材P121)對比以上幾種經濟增長模式的差異,探究其間的不同反映了什么問題。提示:在傳統(tǒng)的經濟模式中勞動增長和資本增長所占的比率由較大向較小發(fā)展,而科技和教育所占的比重增大到2/3左右,說明重視科教已成為世界發(fā)展的潮流,發(fā)展科教成為各國提升綜合國力的主要手段,教育也日益被擺在了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目前,我國也要切實實施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