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_第1頁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_第2頁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_第3頁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_第4頁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讀后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來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范文三篇,歡迎品鑒!

【篇1】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

對于陽明先生,其實我是慕名已久,記得幾年前看到一個著名的網絡小說家在文中提及,中國的很多歷史小說家,在涉及明朝歷史的時候,無論是對于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是英明如永樂大帝朱棣,亦或是明朝歷代賢臣名將的事跡,都能毫無顧忌,信手拈來,唯獨對于王陽明先生的生平卻諸多避諱,不敢述諸筆端,生怕寫得不好,冒犯先賢。由此我便對陽明先生的生平與學說有了最初的向往,直至近期公司開始大力推崇和宣揚陽明先生的各種理論和學說,讓我在耳濡目染之下終有所獲。

首先接觸到的陽明先生的文獻便是《教條示龍場諸生》,可能是接觸了十幾年的ISO理念已深入骨髓,第一次看到文中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PDCA,即策劃、實施、檢查、改進,除了檢查和改進的順序換了一下,其他理念簡直如出一轍??墒羌毤毱纷x之后又會發(fā)現,原來陽明先生的文獻,其含義要豐富許多。

首先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雖然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個個都立志成為圣賢,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惡,所謂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那么又要怎么讓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為從事的是公司EHS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如何減少公司的環(huán)境污染,讓公司更好地承擔起友好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如何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安全事故,減少職業(yè)危害因素對員工健康的損害,充分承擔起公司關愛員工的責任,這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應該立的志向。

在勤學的篇章中,其實陽明先生并沒有教人如何懸梁刺股,寒窗苦讀,而是告誡眾人要保持謙遜,觀人所長,咎己之短。自從幾年前我通過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后,便有些沾沾自喜,覺得在安全管理上頗有心得,于是去年又報名了注冊消防工程師的考試,誰知幾場考試下來,猶如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這才發(fā)現原來自己在很多專業(yè)知識上都只是一知半解,勤學之路當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再說改過,我上個星期剛犯過一個錯誤,當時集團內一家公司的領導來找我,告訴我已跟徐總說好,有兩噸多的廢藥品要交給我們,由我們轉交危廢處置單位處置,事后按實結算費用。我聽他說得言之鑿鑿,就沒有向徐總確認信息的真實性,直接答應了下來??墒聦嵤?,徐總僅僅答應了讓我告訴他危廢處置單位的聯系方式,與他所說出入甚大,所以我在事后也深深檢討了自己不夠嚴謹的工作方式,今后一定要對聽到的信息做進一步的求證,不能盲聽盲從。當然,由此也更證明了,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需要在集團內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讓大家在交流時,能更多一些真誠。

至于責善,陽明先生強調的是指出別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讓人容易接受,這也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需要注意的。我開展EHS管理工作時,經常需要指出一些員工做的不對的或是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我的態(tài)度惡劣,勢必讓人難以接受,就起不到很好的改進作用。只有用讓人容易接受的語言、態(tài)度、方式,才能讓對方有所感而無所怒.

最后,想吐槽一下的是,由于陽明先生的心學有大量唯心主義學說,而在中國的正統(tǒng)教科書中,唯物主義是萬法難破之真理,凡與之抵觸者,皆尸骨無存。所以王陽明先生在歷史教科書中被冠以唯心主義思想家的頭銜,其理論也更多地受到批駁而非褒揚。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儒家四圣之一,王陽明的學說卻少為人知,應該說和這種有失偏頗的評價體系不無關系。幸而現在公司乃至整個康恩貝集團所營造的學習范圍,使我們有了大量接觸其學說的機會,而我們也有幸成為其部分學說的承載者,通過自身知行合一致良知來將其發(fā)揚。

以上就是我近期所學之陋見,望諸位同修批評指正。

【篇2】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在不同的時期閱讀,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取得不一樣的收獲。學校將《教條示龍場諸生》這篇文章作為我們致良知學習的第一篇,是非常合適的。陽明先生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王門四規(guī),寄托了陽明先生對世人的良苦用心,這看似毫不出奇的八個字,闡釋了貫穿指導一個人一生的基本理念。深刻正確認識,反復領悟精髓,行之必定對我們今后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首先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雖然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個個都立志成為圣賢,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惡,所謂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那么又要怎么讓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為從事的是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這項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心,是政府貫徹以民為本原則,執(zhí)政為民的一個重要體現。那么在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讓學生、家長滿意,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應該立的志向。

至于責善,陽明先生明確指出:責善就是互相監(jiān)督、提醒。一個人在工作中,難免會犯錯,就拿我來說,在學籍管理中出現不少失誤,給學校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就到今天,還到教育科修改高中學籍。知道過錯,就要有勇氣改正,敢于承擔責任,所以,為了避免今后給學校工作帶來影響,前天向學校提出了工作變動申請。外在的監(jiān)督、提醒,不僅僅指好朋友之間的互相糾錯,一個單位的制度,也是對人的一種監(jiān)督、提醒。在好的制度下,壞人也能變好人;在壞的制度下,好人也能變壞人。凡是好的制度,都是一些人在良知命令下做出來的。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需要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讓大家在交流時,能更多一些真誠。

【篇3】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

《教條示龍場諸生》是他在龍場落難期間,對跟隨他學習的儒生的一番教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開宗明義,"諸生相從于此,甚盛??譄o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guī),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其慎聽,毋忽!'

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是,"有感于諸位儒生相隨于此間,盛況空前。但我的教學對于各位可能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想到人生之中有四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說與大家聽,以答謝各位相隨之情。這四件事,一是立志,二是勤學,三是改過,四是責善。請大家用心琢磨,不要聽過且過。

其中,關于"立志',他說道"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是:"不能樹立志向,那么天下就沒有可成之事,即便對以手工技藝謀生的工匠而言,也沒有在最初不立志向的人。但是,比工匠們的社會地位更高、將擔負未來更重大社會責任的學子們卻整日懶惰散慢、空度時日而一事無成,這都與當初沒有樹立正確的志向有關。立志成為圣人,那么就會以圣人為榜樣確立人生的方向;而立志成為賢人,那么就會以賢人為榜樣確立人生的方向。而不能確立一個明確的志向,如同船無舵,馬無銜,隨波逐流,精神將無從依托。

他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關于"立志'的一番教誨,放在當今社會中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在他看來,立志是任何事業(yè)的開端。

但是,對于他的教誨要正確理解,不可無限放大并產生誤讀。而要正確理解,必須注意他在說這一番話的具體對象和場景。比如,將文章中的"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翻譯成"故而立志成為圣人,就能成為圣人;立志成為賢人,就能成為賢人',就屬于誤讀。天下哪有心想事成,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事情,而都是秉承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原則。

他以及他的弟子都是當時的一些高人,不僅是精通儒學的學者,更是從政治國的儲備人才,而他的教誨又較為簡潔直白。但總體上仍延續(xù)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原則,因此沒有高深的儒學基礎,可能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說,他說這樣的一番話是面對怎樣的一個知識群體和社會階層,必須首先搞清楚。

明代就寫《了凡四訓》的袁黃(號了凡)曾受教于他的弟子王畿(汝中,號龍溪)。袁黃的父親袁仁也與他,及其弟子王艮(字汝止,號心齋)、王畿有過學術上的交往。袁仁曾說"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貴者為下'(《庭幃雜錄》(明袁衷等錄,《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179頁,新文豐出版公司)這對于了解"志'的具體含義有一定的參考作用??鬃右苍f:"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因此"志于道'才是立志的本義。

陽明心學體系中有"百姓日用即為道'(出自陽明弟子王艮)的說法。他本人也說過"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他全集》卷三《傳習錄》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第121頁,吳光等編校)。清代學者焦循揭示陽明心學的特點時曾說:"紫陽之學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陽明之學所以教天下小人'([清]焦循《雕菰集》卷八《良知論》,《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3頁)。其中,紫陽是指朱熹,而陽明是指他,即王守仁。

那么,從普通人所接觸的日常生活常識來看,即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角度,又如何來理解"立志'這件事呢?

當珍貴的木材被無知的人當柴火燒掉的時候,我們一般的直覺反應就是太浪費了。用文謅謅的詞語來描述,這就是"暴殄天物'。

雖然,珍貴的木材也能為做一頓飯作出貢獻,但是所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了普通木柴的價值,故而讓人覺得不值得。

為什么會覺得不值得?這是因為能做一頓飯的珍貴木材按其同等重量,可能可以換來十倍以上重量的普通木柴。也就是說,做一頓飯所用的珍貴木材只能燒一頓飯,但換成普通木柴后可能可以燒十頓飯。

也就是說,珍貴木材與其十倍重量的普通木柴的價值相當。但當在普通木柴都可以承擔的燒火領域中,珍貴木材只能落得與普通木柴一樣的使用價值。

因此,珍貴木材要充分彰顯其價值,就一定不能選擇在燒火的領域中發(fā)揮作用,而是應該在其它最適宜的領域中,比如制成家具,或其它精巧的器物。

基于這樣的認識,人的才能也是一樣。當我們無視自己的潛力,不去挖掘自己的才能和價值,滿足于混跡于普通的人之中,那么我們只能成為普通人。在這個語境下,我們倡導立志,無疑有積極的人生意義。

但是,這一切都是基于對自己有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假如,自己原本只是一個庸才,那么盡管成天不切實際地想著不要做普通人,并且還長期堅持超高志向而矢志不改,也終將一事無成。在中國歷史中,一些儒生自視清高,但窮經皓首、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而《儒林外史》等中國古典小說也栩栩如生地對這些人給予露骨的譏諷,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畢竟,立志是為了確立一個未來的精神走向,讓自己的價值在現實社會中得以充分展示。不能成為圣賢,成為一名工匠也可以,成為一名教書匠也可以,這些都能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也就是說,自己的才能必須要與可能施展的環(huán)境相匹配,這就是"命',這就涉及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而當所處環(huán)境有朝一日突然改善,使得自己的才能有更廣泛的施展空間,這就是"運'。雖然"命運'是相對于"立志'的約束條件,但千萬不能陷入宿命論的觀念之中而失去自我奮發(fā)的勇氣,而應立足于天時、地利、人和等相關條件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這一客觀認知,開展實事求是的理性分析,設計最適宜的自我發(fā)展路徑,同時隨處補充自己的不足。

《周易系辭》說"生生之謂易',就表明發(fā)展的條件是變化的、不絕的,人應依此建立起一種基于客觀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凡是古代圣賢的立志,不僅要對現實社會做出貢獻,達成一些具體、務實的目標,更要達到一種心境,或一種精神境界,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也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忘勢》)。而儒學的較高精神境界就在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

中國歷史上,有才能的人如過江之鯽,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懷才不遇。人盡其用,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雖然,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詩句,但觀其一生,除了會寫一些向皇帝和官吏獻媚,以及抒發(fā)牢騷的詩句以外并無大的建樹,最終淪落為一個酒鬼而已,對社會并無一點積極的作用,其道德境界也不怎么高,故而不在古代圣賢之列。

因此,"命運靠自己把握'的真正含義就在這個節(jié)點上。也就是說,當處于不利的環(huán)境中時,從不氣餒,而是韜光養(yǎng)晦,務實準備,耐心等待。一旦機會來臨,迅速反應,當斷則斷,不拘泥于社會地位和身份認同,要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己任,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這也是寫《了凡四訓》的袁黃從云谷禪師處得到"命自我立'開示的真義。

因此,立志并不是僅僅是自我激勵,而是對于未來發(fā)展相關條件和相應結果進行務實分析的結果。超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的立志,就是好高騖遠??樟⒅静蝗绮涣⒅?,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從行為學分析來看,"立志'僅僅是一個具體的行為,并不涉及善惡與好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