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復習題-題型三 科學探究題_第1頁
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復習題-題型三 科學探究題_第2頁
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復習題-題型三 科學探究題_第3頁
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復習題-題型三 科學探究題_第4頁
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復習題-題型三 科學探究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河北版化學中考

題型三科學探究題

題型專練

1.(2022河北中考)化學課上,老師組織學生對家用除濕盒(如圖所示)進行了如下探究。

潮濕的空氣

濕區(qū)

區(qū)

【資料信息】

?吸濕區(qū)內黑色顆粒是活性炭,白色顆粒是初中化學一

種常見物質。

?使用一段時間后,集水區(qū)內有大量液體和少量固體,且

氣溫越低固體越多。

【知識應用】除濕盒內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異味,利用了其吸附性。

【提出問題】白色顆粒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猜想I:氧化鈣;猜想I【:氫氧化鈉;猜想III:氯化鈣。

猜想依據(jù):氧化鈣能與水反應,氫氧化鈉和氯化鈣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

【交流討論】從安全性考慮,因為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否定了猜想H。

【進行實驗】已知氯化鈣溶液呈中性,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

示的實驗。

通入紫色

加水適分別取石蕊溶液.....

?量攪拌少一溶液②

狂S3①匿叁加入試劑X,白色

白色顆粒無色溶液③沉淀

【解釋與結論】小組同學依據(jù)實驗得出結論:白色顆粒是氯化鈣。

⑴步驟②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溶液不變色。

⑵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03+CaC12-CaC03l+2NaCl[CaCl2+2AgN03-

2AgCl」+Ca(N03)2](寫一個)。

【拓展交流】同學們查閱到氯化鈣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溫度/°C010203040

溶解度/g59.565.074.5100116

⑴集水區(qū)內“氣溫越低固體越多”的原因是氯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下降而減小。

⑵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除濕盒使用后,對集水區(qū)內物質的處理建議是回收再利用。

解析【解釋與結論】(1)由實驗結論可知白色固體顆粒為氟化鈣,氯化鈣溶液顯中性,因此滴入

紫色石蕊溶液后石蕊溶液不變色。(2)氯化鈣溶液可以與可溶性的碳酸鹽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

白色沉淀和氯化鈉,也可與AgNCh溶液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淀和硝酸鈣,故試劑X可能為碳酸

鈉溶液或AgNCh溶液?!就卣菇涣鳌浚?)由題表可知氯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下降而減小,因此

集水區(qū)氣溫越低固體越多。

2.(2021河北中考)茶垢清潔劑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著的茶垢,某小組同學對茶垢清潔劑進行了

探究。

【查閱資料】如圖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潔劑說明書中的部分內容。說明書中碳酸鈉的俗稱有誤,

應改為純堿(或蘇打)。

主要成分:過碳酸鈉

(化學式為2Na2cO33H2O2)

去漬原理:過碳酸鈉溶于水時

生成碳酸鈉(俗稱小蘇打)和過

【提出問題1】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過氧化氫,是否生成氧氣?

【實驗1]在盛有茶垢清潔劑固體的小燒杯中,加適量常溫水,完全溶解后得到無色溶液,觀察到

有小氣泡緩慢冒出,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不復燃。

【實驗2】取三份等量的實驗1中的溶液,分別加入甲、乙、丙三支試管中,按圖示進行實驗。

觀察到都較快產生氣泡,且溫度越高產生氣泡越快;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都復燃。

帶火星_/帶火星_/

的木條7/的木條二

40七曲甲5。七O乙

的水-?d的水寶眼

【表達交流I】通過實驗證明,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氧氣。

⑴實驗1中“木條不復燃”的原因是產生氧氣緩慢。

⑵實驗2中丙試管內不再產生氣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質與加熱前溶液的不同是不含過氧化

氫。

【提出問題II】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是否生成氫氧化鈉?

【實驗3】取實驗2丙試管內溶液,按如圖所示流程進行實驗。

丙試管

足—試劑x_酚一溶液_

內溶液|^"睡"一液M

【表達交流H】

⑴加入試劑X的目的是Na2c(h+CaCb;—CaC()31+2NaCl(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⑵不新增試劑,檢驗加入的試劑X已足量的方法是向濾液中滴加試劑X,不產生沉淀。

⑶溶液M呈色,說明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沒有生成氫氧化鈉。

⑴茶垢清潔劑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碳酸鈉溶液有較好的去污效果,過氧化氫分解

生成活性氧,可深層帶走污垢。

⑵使用茶垢清潔劑時應選擇較高溫度的水進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解析【查閱資料】碳酸鈉俗稱純堿或者蘇打,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颈磉_交流1](1)

結合實驗2可知,實驗1放出的氣體確實是氧氣,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分解速率慢,氧氣濃度過低,

不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2)實驗2中丙試管內不再產生氣泡時,證明反應已經停止,說明過

氧化氫已經反應完全,因此,溶液所含溶質與加熱前溶液的不同是無過氧化氫?!颈磉_交流n】

⑴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酉太溶液變?yōu)榧t色,證明是否有氫氧化鈉

時,要先利用化學反應除去碳酸鈉,再利用酚釀溶液判斷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因此所加試劑X的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鈉,且不能生成氫氧化鈉等顯堿性的物質,試劑X可以是氟化鈣溶液,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12CaCO31+2NaCl。⑶由題意知,結論為未生成氫氧化鈉,

則將碳酸鈉完全轉化為沉淀后,所得溶液不呈堿性,不能使酚酉太溶液變紅?!痉此伎偨Y】(2)由實

驗2可知,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能迅速產生氧氣,且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因此使用茶垢清潔

劑時應選擇溫度較高的水進行溶解,以取得更為理想的除垢效果。

關鍵點撥本題以相對陌生的“茶垢清潔劑”作為背景材料,但考查的“碳酸鈉的俗稱”“過氧化氫

分解產生氧氣”“碳酸鈉與氫氧化鈉的鑒別”等,均為初中化學的重點知識。在解決這一類題目時,

不要被較為陌生的題目情境所迷惑,要認真閱讀題目,從中找出與所學化學知識的關聯(lián),摸清命

題人要考查的內容,進而解決每一個問題。

3.(2020河北中考)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劑,興趣小組對兩種消毒劑進行了如下探

究活動。

【查閱資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化學式為NaClO)。

【實驗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試管中,滴加H2O2溶液,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生;然后將帶火星的

木條伸入試管,木條復燃(填寫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證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提出問題】在上述反應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應物,NaClO與H2O2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

猜想二:作催化劑,類似分解H2O2制氧氣時MnO2的作用。

【實驗2】

②向錐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③將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錐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產生氣泡后,

記錄收集氣體的總體積(忽略其他因素對測量結果造成的影響)見下表。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氣

體的總140280365X375

體積/mL

⑴表中的數(shù)據(jù)x=3700

⑵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猜想一正確”,其依據(jù)是第3次產生的氧氣量變少,以后不再產生氣

體_O

【分析討論】NaClO與出02溶液反應除生成氧氣外,還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NaC10+H2()2NaCl+H20+02T0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劑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還有乃%酒精、過氧乙酸等。在使

用各種消毒劑時,要考慮它們的性質。切記:科學使用,注意安全!

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劑的做法正確的是CD。

A.不同的消毒劑可隨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濃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應遠離明火,防止火災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劑均應密封保存

解析【實驗1】注意題目要求填寫的是證明氣體是氧氣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因此應填寫將帶火

星的木條伸入試管,木條復燃?!咀鞒霾孪搿款}目中有提示“類似分解H2O2制氧氣時MnCh的作

用”,而分解H2O2制氧氣時MnCh作催化劑?!緦嶒?】①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實驗前均需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一次加入5mL過氧化氫溶液充分反應后收集到

140mL氣體,第二次再加入5mL過氧化氫溶液充分反應后又收集到140mL氣體,而第三次加

入5mL過氧化氫溶液充分反應后僅收集到365mL-280mL=85mL氣體,說明此時裝置內

NaClO已經反應完畢,再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也不再有氣體生成,僅僅是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排出裝

置內剩余的氣體,因此尸365+5=370。根據(jù)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氧氣體積不同,可知NaClO在反應

中不是催化劑而是反應物?!痉治鲇懻摗款}目信息中告知NaClO與H2O2溶液反應除生成氧氣

外,還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10+H202^NaCl+IhO+ChT,觀察反應前后每

種原子的數(shù)目恰好相等,不栗忘記在氧氣化學式后添加氣體符號?!就卣狗此肌緼項,不同的消

毒劑混合使用有可能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危險;B項,消毒劑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上要求的濃度

和使用方法使用,并非濃度越高效果越好;C項,酒精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75%酒精消毒應遠離

明火,防止火災;D項,有些消毒劑易揮發(fā),有些消毒劑易分解,因此消毒劑均應密封保存。

關鍵點撥對于我們不熟悉的物質的性質探究,關鍵是要善于從題目信息中發(fā)現(xiàn)與我們熟悉知

識的聯(lián)系,然后進行遷移和拓展。有時問題的答案就在題中,尤其要注意解題過程中不要被新物

質、新反應迷惑。

4.(2021陜西中考)學習小組同學在探究Cu、Al、Ag的活動性順序時,做了如下兩個實驗,并由此

展開了一系列學習探究活動。

彳鋁絲彳銅絲

京人渣04LXJAgNO,

淳二廠溶液謖于溶液

甲乙

【學習交流】

⑴實驗中觀察到,甲中鋁絲表面附著一層紅色固體,乙中溶液顏色變?yōu)樗{色。

⑵你認為通過上述實驗能(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拓展探究】

上述實驗后,同學們想進行廢液的處理與回收,于是將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燒杯中,觀察到混

合溶液(即廢液)澄清透明。同學們認為應該先確定廢液中是否含有未反應完的CuSO4和AgNO*

為此,他們進行了實驗并記錄如下:

序實驗現(xiàn)

實驗操作實驗結論

號象

實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加入NaCl(氯化鈉)或KC1(氯化鉀)或無明顯

廢液中沒有AgNCh

驗1HC1(氯化氫)(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溶液現(xiàn)象

實產生白廢液中含有未反應

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加入Ba(NCh)2溶液

色沉淀

驗2完的CuSO4

【反思評價】

討論后大家一致認為實驗2所得結論不合理。你認為理由是A12(S04)3+3Ba(N03)2=

3BaS0U+2Al(NO3)3(無"1”、未配平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拓展應用】

同學們嘗試從廢液中回收銅,將過量鋁粉加入廢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

子是A1”(寫離子符號)。

解析【學習交流】⑴鋁比銅活潑,鋁能將銅從CuS04中置換出來,鋁絲表面附著一層紅色固體;

銅比銀活潑,銅與AgNCh反應生成Ag和CU(NO3)2,溶液變?yōu)樗{色。⑵通過兩個實驗,能得出鋁、

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為Al>Cu>Ag?!就卣固骄俊繉嶒?中,實驗結論為廢液中沒有AgNCh,

故操作應是加入含有CT的溶液,以此鑒別AgNCh,故應加入NaCl或KC1或HC1等的溶液?!痉?/p>

思評價】實驗2中,加入Ba(NO3)2溶液后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廢液中含有SOK,由于廢液中一定

含有生成的Ab(SC)4)3,故加入Ba(NO3)2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說明廢液中含有未反應完的

CuSO4,Ba(NO3)2和A12(SO4)3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就卣箲谩夸X比銅、銀活潑,將過量鋁粉

加入廢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中存在的金屬陽離子只有Al3\

5.(2022陜西中考)學習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實驗探究完堿的化學性質后,將甲、乙、丙中的無色

溶液均倒入潔凈的廢液缸,發(fā)現(xiàn)廢液明顯變渾濁且呈紅色。同學們很好奇,于是接著進行了下列

的拓展學習與探究。

氫氧化鈉碳酸鈉

溶液(過量)■溶液

滴有酚隈溶小氣球

澄清

液的氫氧化

co2石灰水

鈉溶液

【反思交流】

⑴小組同學做甲圖所示實驗時,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yōu)闊o色,即停止了滴加稀鹽酸,寫出發(fā)生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0。做乙圖所示實驗時,看到的現(xiàn)象是小氣球逐漸

變大。

⑵廢液呈紅色,說明廢液顯堿性。廢液變渾濁,是因為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Ca(0H)2

(填化學式)。

【拓展問題】

使廢液變成紅色的物質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Na2c03

猜想二:只有NaOH

猜想三:NaOH和Ca(OH)2

猜想四:NaOH和Na2c03

你認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一。

【查閱資料】

CaCb溶液呈中性。

【驗證猜想】

靜置一段時間后,取少量廢液缸中的上層紅色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C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靜置后,發(fā)現(xiàn)試管中的上層清液仍為紅色,由此證明了猜想四成立。

解析【反思交流】(1)甲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原因是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

鈉和水,燒杯中溶液由堿性變?yōu)橹行浴R覍嶒炛袣溲趸c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使得容器內氣體

減少,壓強變小,外界空氣進入小氣球使其變大。⑵根據(jù)題述,廢液呈堿性。反應后的溶液中,甲

中含有氯化鈉,乙中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丙中一定含NaOH,由于廢液明顯變渾濁,說明乙中

Na2cCh與丙中Ca(0H)2反應生成了CaCCh沉淀,丙中還含有Ca(0H)2。

【做出猜想】廢液變渾濁,發(fā)生的反應是Ca(0H)2+Na2c03—=CaCC)31+2NaOH,說明廢液中一

定有氫氧化鈉,所以猜想一不合理。

[驗證猜想】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廢液中有碳酸鈉(CaCb+Na2cCh

CaCO3j+2NaCl),故猜想四成立。

6.(2021山東煙臺中考)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在空氣中久置的某氫氧化鈉樣品是否變質,設計

了如下圖所示的A、B、C、D四組探究實驗。

【查閱資料】氯化鈣、氯化鋼溶液都呈中性。

【實驗探究】取適量該氫氧化鈉樣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將得到的溶液分別加入到四支試管中,再

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酸(足量)、酚酸試液、氫氧化鈣溶液、氯化鈣溶液,如圖所示:

Ca(OH)2CaCl,

稀鹽酸酚酗溶液'溶液一

氫氧化鈉樣品溶液白色沉淀

【分析與結論】

⑴上述四組實驗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填字母序號)。

⑵實驗A中,觀察到溶液中有氣泡冒出的現(xiàn)象,說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

⑶實驗D中,證明該氫氧化鈉樣品已經變質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程2+Na2c03-

CaCChJ+ZNaCI。

【繼續(xù)探究】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四支試管中反應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個潔凈的大燒杯中

(如上圖),充分攪拌、靜置,觀察到燒杯內上層清液呈紅色,下層有白色沉淀。

【提出問題】上層清液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可能是碳酸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三種物質中

的一種或兩種。

【設計實驗】取少量燒杯中的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鋼溶液,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結論】

預測現(xiàn)象結論

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②若無沉淀生成,溶液呈紅色上層清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氫氧化鈣

【實驗反思】同學們認為上述預測現(xiàn)象②所得結論不嚴密,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也呈堿性,也

能使酚酰變紅。

解析⑴氫氧化鈉和變質后生成的碳酸鈉形成的溶液都顯堿性,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⑵氫

氧化鈉變質后生成碳酸鈉,A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冒出,說明存在碳酸根離子,證明氫氧化鈉已經

變質。⑶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b+Na2c03

CaCO31+2NaClo【猜想與假設】從實驗過程可知,溶液中顯堿性的物質有碳酸鈉、氫氧

化鈣和氫氧化鈉。【現(xiàn)象與結論】取上層清液,加入過量的氯化鎖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一定

有碳酸鈉,一定沒有氫氧化鈣,溶液呈紅色,說明上層清液中一定還有氫氧化鈉。【實驗反思】取

上層清液,加入過量的氯化領溶液,沒有生成白色沉淀,說明一定沒有碳酸鈉,但是氫氧化鈉溶液

也呈堿性,也能使酚猷變紅,所以不能僅根樨溶液變紅就判斷溶液中呈堿性的物質是氫氧化鈣。

7.(2022江西中考)學習了“過氧化氫制氧氣使用二氧化錦作催化劑“,化學社團在“尋找新的催化

劑”的活動中,對“硫酸銅能否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進行了以下探究。

【實驗探究】甲同學按如下方案進行實驗。

帶火星

實的木條

步驟①步驟②步驟③

現(xiàn)步驟①木條不復燃;步驟②產生氣泡,溶液變藍色;步驟③木條復燃

CuSO,

硫酸銅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O2T

【評價改進】大家認為甲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若要確定該實驗結論正確,還需證明硫酸銅

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改變。

【繼續(xù)探究】乙同學補做以下實驗,進而確認了甲同學的實驗結論。

qg

硫酸銅m

加入足量2g渣

待硫酸銅氫氧化鈉過

全部溶解溶液滌

率至無氣泡,

稱t!!

5%的過氧產生HB

化氫溶液

A

根據(jù)上述實驗中m\:加2=160:98(或80:49),證明反應前后銅離子沒有發(fā)生變化;將實驗

方案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氯化釧(或硝酸鋼等)溶液,再次實驗,證明反應前后硫酸根離子

也沒有發(fā)生變化。

【討論交流】大家認為還可以采取另一種方法獲取上述實驗結論:在甲同學實驗的基礎上,將乙

同學實驗時燒杯B中的溶液蒸發(fā)、干燥得到白色固體,再稱其質量為—^g,然后將固體加入

5%的過氧化氫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過氧化氫分解。

【拓展延伸】比較硫酸銅和二氧化鋅對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中不建攀控制的

條件是D(填序號)。

A.溶液的起始溫度B.催化劑的質量

C.溶液的濃度D.反應起始時間

解析【實驗探究】由實驗結論可知硫酸銅可以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說明反應產生了

較多的氧氣,因此步驟③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纠^續(xù)探究】燒杯C中發(fā)生反應CuSO4+2NaOH

Cu(OH)2J+Na2so4,硫酸銅中的銅離子完全轉化為氫氧化銅,由化學方程式可得硫酸銅與氫氧化

銅的質量比為160:98,因此⑼:加2=160:98=80:49。將硫酸根離子通過反應轉化為硫酸鎖沉

淀,以便稱其固體質量,因此可將氫氧化鈉溶液替換為可溶性專貝鹽,如氯化領或硝酸鎖等?!居懻?/p>

交流】若CuSC)4為催化劑,其質量應與加入前質量相等,為m\g?!就卣寡由臁咳芤旱钠鹗紲囟?、

催化劑的質量和溶液的濃度均會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因此需栗控制這些條件相同。

8.(2022廣東中考)侯德榜是我國制堿工業(yè)的先驅,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工

業(yè)純堿中可能混有少量NaCl,同學們對工業(yè)純堿樣品展開探究。

探究一:確定純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Cl

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取樣品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稀鹽酸至反應完全有①氣泡產生

樣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繼續(xù)滴加適量AgNCh溶液有②白色沉淀產生

有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有錯誤,正確方案應選用③(填字母)代替稀鹽酸。

a.CaCL溶液b.稀硝酸c.BaCb溶液

探究二:測定純堿樣品中Na2c03的質量分數(shù)

【方案1】將樣品溶解,加入過量CaCb溶液,攪拌至反應完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④

CaC12+Na2c。3-CaC()31+2NaCl。過濾、洗滌、干燥,稱量沉淀的質量,計算Na2c。3的質量分

數(shù)。

【方案2】如圖1所示,取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反應結束后,根據(jù)干燥管增重計算

Na2c03的質量分數(shù)。若結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⑤氫氧化鈉固體吸收了水蒸氣或氯化

氫氣體。

【討論】上述兩個方案中,你認為方案⑥一」更優(yōu)。

圖2

【拓展】圖2為Na2c0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為提純含少量NaCl的純堿樣品,將其濃溶液從

tiC冷卻至Z2℃,ZI~Z2的最優(yōu)范圍是⑦a(填字母)。

a.40~10b.60~30c.70~40

解析證明Na2c03中有NaCl,即檢驗溶液中的Clo①純堿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

氧化碳,故有氣泡產生;②由結論為樣品中有NaCl推測,NaCl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

③因為過量的稀鹽酸中含有氯離子,故不能證明形成氟化銀的氯離子是由氯化鈉提供還是由過

量的稀鹽酸提供。能代替稀鹽酸的物質需要滿足以下條件:除去碳酸根、不引入氯離子和其他

能與銀離子結合生成沉淀的陰離子,故選b;⑤實驗本意是用干燥管中的氫氧化鈉固體吸收二氧

化碳,通過干燥管增重來測量二氧化碳的質量,進而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出碳酸鈉的質量。但

該實驗中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時會帶出水蒸氣,且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二者被氫

氧化鈉固體吸收導致結果偏大;⑦如題圖2,碳酸鈉的溶解度在40℃時最大,將40C時的濃溶液

降溫到10C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大幅降低,故有大量碳酸鈉晶體析出,氟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

影響較小,且量少,故幾乎沒有氯化鈉析出,過濾后,洗滌、干燥碳酸鈉晶體可達到提純的目的。

9.(2021云南中考)小英設計了探究SO2與AgNCh溶液反應的實驗。將SO2通入質量分數(shù)為1.7%

的AgNCh溶液中,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對體系中有關物質性質分析得知

沉淀B可能為Ag2so3、Ag2s04或二者混合物。

【查閱資料】

Ag2s04為白色固體,微溶于水

Ag2s03為白色固體,難溶于水,溶于過量的Na2s03溶液

【提出問題】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僅有Ag2s04

猜想二:僅有Ag2s03

猜想三:Ag2s03和Ag2s04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無明顯

猜想二成立

取少量溶液A于試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

現(xiàn)象

【實驗結論】S02與AgN03溶液反應生成一種酸和沉淀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AgN03+S02+H20^Ag2s031+2HN03。

【拓展延伸】

①另取溶液A,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原因是

AgN03過量(合理均可)。

②向盛有少量AgN03溶液的試管里滴入Na2s03溶液至過量,實驗現(xiàn)象是先產生白色沉淀,然

后沉淀溶解(缺一不給分)。

解析【實驗探究】因Ag2s04微溶于水,能與硝酸領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領沉淀,但該實驗過程中

沒有明顯現(xiàn)象,說明白色沉淀B的成分為Ag2so3,故猜想二成立?!緦嶒灲Y論】根據(jù)反應物的元

素組成可以判斷生成的酸應為硝酸,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故還應有水參與反應,利用觀察法配

平化學方程式即可?!就卣寡由臁竣倭砣∪芤篈,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

BaCb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A中AgNCh過量,與BaCb溶液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淀。

②向盛有少量AgNCh溶液的試管里滴入Na2s03溶液至過量,AgNCh溶液先與Na2s。3溶液發(fā)生

復分解反應生成Ag2sCh白色沉淀。當加入Na2s03溶液過量時,Ag2s03白色沉淀又會溶于過量

的Na2s03溶液中,故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先產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10.(2022石家莊二模)人們常說菠菜和豆腐盡量不要一起食用,是因為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

(H2c20。會與豆腐中溶于水的含鈣化合物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草酸鈣,既影響鈣的吸收,又是形

成結石的隱患。

【查閱資料】(1)草酸具有酸性。

⑵草酸受熱易分解,生成三種物質。

⑶草酸的主要性質見下表。

顏色、溶解分解溫

熔點/℃受熱易升華

狀態(tài)度/g度/℃

白色125

8.6189189

晶體速升華

化學課外小組的同學從實驗室找到一瓶未開封的草酸,對草酸的酸性和受熱分解的產物進行了

探究。

探究I:草酸具有酸性。

【實驗1】取少量草酸于試管中并溶于水,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成紅色(合理即可)(填操作

和現(xiàn)象),說明草酸具有酸性。

探究II:草酸受熱分解后的產物是什么?

【實驗2】小明取少量草酸于試管中,進行了如圖1所示實驗,觀察到干冷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所述現(xiàn)象說明草酸受熱分解有水生成。繼續(xù)加熱,最終試管中無物質殘留。

草酸

干冷的玻璃片

圖1

【猜想】草酸受熱分解還生成了氣體。

猜想一:C02猜想二:02猜想三:co

【實驗3】小紅設計了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為防止空氣中的成分對實驗產生干擾,先將氣

囊中的氣體X鼓入試管中,再加熱草酸,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B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紅

得出草酸受熱分解生成了C02的結論,小林則認為小紅的實驗結論不準確。

B

圖2

圖3

⑴氣體X可以是氮氣(合理即可)。

⑵小林認為小紅的實驗結論不準確,原因還可能是升華產生的氣態(tài)草酸進入澄清石灰水中與

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合理即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o

【實驗4】小林設計了圖3所示裝置,接在了圖2裝置的A和B之間。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

實驗,得出猜想一正確。

⑶圖3中冰水的作用是使氣態(tài)草酸凝華,防止對C02的檢驗產生干擾(合理即可)。

⑷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C02+Ca(0H)2^CaC031+H20。

⑸在【實驗4】的基礎上,同學們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裝置B的出氣管口處,觀察到氣體燃燒(合

理即可),證明猜想三正確,同時否定了猜想二。

【反思】當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的檢驗產生干擾時,實驗中需要先將干擾因素排除。排除干

擾法是科學實驗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解析【實驗I】為證明草酸顯酸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向其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或使用pH

試紙測pHo【實驗2】加熱草酸,試管口干冷玻璃片上有水珠,證明草酸受熱分解生成了水?!緦?/p>

驗3】⑴氣囊中氣體X是實驗前鼓入試管中的,避免空氣中二氧化碳、氧氣等成分對實驗造成

干擾,因此氣體X的化學性質應該比較穩(wěn)定,所以可選氮氣。(2)由題目信息可知,草酸能與含鈣

化合物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鈣,同時受熱時易升華,因此有可能是草酸受熱升華,變?yōu)闅怏w,

氣態(tài)草酸進入澄清石灰水中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淀,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緦嶒?】

⑶由【實驗3】的分析可知草酸升華會對實驗結論產生影響,因此實驗改進首先是以避免草酸

氣體進入澄清石灰水為目的。添加題圖3裝置后,草酸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固體,不會進入澄清石

灰水中。(5)猜想三為氣體是CO,CO在空氣中可以燃燒,因此將燃著的木條放在裝置B的出氣管

口處,能觀察到氣體燃燒,同時證明氣體不是氧氣。

11.(2021廣東廣州中考)多種物質都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如MnCh、CuSO4等。實驗小組的同學

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b、K2sCU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催化劑

⑴MnCh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2H202^==2H2O+O2T。

⑵如圖所示,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多次加入5%過氧化氫溶液,每次2mL,如有氣泡產生,則將帶

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檢驗是否有氧氣生成。結果如下表。

5%過匈、化氫溶液

1mL1mL

,F(xiàn)eJ溶液溶液

研究對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漂白液大量氣泡較多氣泡少量氣泡無氣泡

FeCh較多

較多氣泡較多氣泡較多氣泡

溶液氣泡

K2s04

無明顯現(xiàn)象————

溶液

i.實驗中產生的氣體都是氧氣。(查閱得知:NaC10+H202----O2T+NaCl+H2O)

ii.K2sO4不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實驗結論

iii.FeCL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iv…….

⑶下列物質中,也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的是AB(填標號)。

A.CuChB.Fe2(SO4)3

C.Na2s。4D.KC1

⑷探究不同催化劑催化效果的實驗方案:將等體積5%過氧化氫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劑中,比較用

排水法收集50mL氧氣的快慢。請從下圖中選擇合適的儀器(每種儀器限用一次),組成該探究的

完整實驗裝置,不需要用到的是AE(填標號)。

匚1

解析(2)足量的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根據(jù)實驗結論ii可知,K2s04不能催化過氧化氫分

解,故往K2s04溶液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向FeCb溶液中重復加入過氧化氫溶液均

能產生02,故FeCb可能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⑶根據(jù)題意,CuS04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2+

而K2s04不能,故起催化作用的是CU,CUC12溶液中含有C/+,故A正確;FeCb能催化過氧化氫

3+3+

的分解而含有NaCl的漂白液不能,故起催化作用的是Fe,Fe2(SO4)3溶液中含有Fe,故B正確。

⑷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可采用C、B、G組合作為發(fā)生裝置,實驗前先在錐形瓶中加入催化劑,

再通過針筒和雙孔塞往錐形瓶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雙孔塞右端連接F、D、H作為收集裝置,

通過量筒,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氣。

12.(2021北京中考)硬水加熱時易產生水垢,很多工業(yè)用水需要對硬水進行軟化處理。小組同學

利用1.5%的肥皂水比較水的硬度。

【查閱資料】硬水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I.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與產生泡沫量的關系

【進行實驗】向蒸儲水中加入CaC12和MgCb的混合溶液,配制兩種不同硬度的硬水。用蒸饋

水和兩種硬水完成三組實驗,記錄如下:

組別第1組第2組第3組

CaCU和

實驗冊電水「'MgCl,的

[混合溶液-GE

J5mL皂

操作粉蒸儲水-5mL水

號蒸鐳水t

實驗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序號

混合溶

液用0001X1222

量/滴

肥皂水

510205102051020

用量/滴

產生

少多很多無少多無無少

泡沫量

【解釋與結論】

⑴對比②和⑧可知,肥皂水能區(qū)分軟水和硬水,依據(jù)的現(xiàn)象是②中產生泡沫量多,⑧中無泡

沫o

⑵設計第2組實驗時,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⑤中X應為1。

⑶第2組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水的硬度相同時,肥皂水的用量與產生泡沫量的關系。

⑷由上述三組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當水的硬度相同時,肥皂水用量越多,產生

的泡沫越多;其他條件相同當肥皂水用量相同時,水的硬度越小,產生的泡沫越多(或其他條件

相同產生少量泡沫時,水的硬度越大,肥皂水的用量越多).

H.比較不同水樣的硬度

【進行實驗】用四種水樣完成實驗,記錄觀察到泡沫產生時所需肥皂水的用量。

肥皂水

實驗操作水樣

用量/滴

市售純凈水2

彳肥皂水

U5mL煮沸后的自來水6

圖水樣

自來水9

湖水14

【解釋與結論】

⑸硬度最大的水樣是湖水。

⑹由上述實驗可知,能將自來水硬度降低的方法有煮沸(或蒸儲)。

⑺繼續(xù)實驗,發(fā)現(xiàn)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來水的硬度,其實驗方案為取5mL山泉水樣品于試管

中,滴加1.5%的肥皂水,觀察到泡沫產生時所需肥皂水的滴數(shù)大于9滴。

解析⑴實驗②未加CaCh和MgCh的混合溶液,僅使用蒸偏水,實驗⑧在蒸偏水中加入2滴

CaCL和MgCb的混合溶液,屬于硬水,根據(jù)題表可看出②中產生泡沫量多,⑧中無泡沫,可區(qū)分軟

水和硬水。⑵設計第2組實驗,控制水的硬度相同,就應控制加入的CaCb和MgCb的混合溶液

的量相同,即均為1滴。(3)觀察第2組實驗的數(shù)據(jù),可看出,控制變量為水的硬度相同,自變量為

肥皂水的用量,因變量為產生泡沫量的多少,故第2組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水的硬度相同時,肥皂水

的用量與產生泡沫量的關系。(4)首先關注實驗I的目的是“探究水的硬度、肥皂水的用量與產

生泡沫量的關系”,顯然本實驗屬于多因素變量的對比實驗,進一步分析題表中的數(shù)據(jù),當控制水

的硬度相同時,找出肥皂水用量與產生泡沫量的關系;控制肥皂水用量相同時,找出水的硬度與

產生泡沫量的關系等。⑸在湖水中觀察到泡沫產生時所用的肥皂水最多,說明湖水的硬度最大。

⑹根據(jù)H的表格信息可知,將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除此之外,也可用蒸鐳的方法降低水的硬

度。(7)題給信息中要證明山泉水的硬度大于自來水的硬度,設計實驗時仍應利用II的裝置及藥

品用量進行對比實驗,肥皂水用量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