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6/06/wKhkGGZPzLOAPMrBAANQc2rI0vQ541.jpg)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6/06/wKhkGGZPzLOAPMrBAANQc2rI0vQ5412.jpg)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6/06/wKhkGGZPzLOAPMrBAANQc2rI0vQ5413.jpg)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6/06/wKhkGGZPzLOAPMrBAANQc2rI0vQ5414.jpg)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6/06/wKhkGGZPzLOAPMrBAANQc2rI0vQ54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2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邊塞是唐詩中習見的主題和題材,邊塞詩當然會在詩中使用一些邊塞地名,包括當時的和過去的,中國的和外國的,漢族的和非漢族的。在這方面,有一個值得加以探索的問題:在某些詩篇里所出現(xiàn)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情況。高適《燕歌行》詩序云:“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張公即張守珪。據(jù)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詩篇就是以這些事實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的。榆關即今河北省東部的山海關。碣石應當就是今河北省昌黎縣東南的碣石山。薊北,指薊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內蒙古中部。張守珪從范陽(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戰(zhàn),取道碣石以出榆關,征人思鄉(xiāng),則從薊北回首,這都是符合當時情勢的。在這篇詩中,和上述三個地名發(fā)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內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帶,它們位于契丹的西邊,按照唐人從沿海進軍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飛羽書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則更是遠在今內蒙古西部,與契丹全然無涉。由此可見,后舉三個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寫實,即以漢人和匈奴作戰(zhàn)暗喻張守珪和契丹作戰(zhàn)。榆關、碣石等地名則是一個現(xiàn)實的系統(tǒng),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則是一個比擬的系統(tǒng)。但四句連貫而下,渾然一氣,只有細加尋繹,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問題。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因而我們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邊塞詩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離過遠這種現(xiàn)象。沈括《夢溪筆談》云:“余家所藏摩詰畫《袁安臥雪》,有雪中芭蕉。此難與俗人論也?!睘榱艘怀龅乇憩F(xiàn)袁安寧愿僵臥雪中挨餓,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難的時候去乞求幫助,增加別人的負擔這一主題,畫家實寫了雪景,也寫了當?shù)匮┲兴豢赡苡械拇渚G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潔的品格,顯示出他在饑寒交迫的環(huán)境中,也沒有被困難壓倒的精神。這樣,就比只一般地去寫出雪中蕭條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在《紅樓夢》里,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俞平伯認為“《紅樓夢》所記的事應在北京,卻摻雜了許多回憶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風光”。成為江南風光突出的表現(xiàn)的,是櫳翠庵的紅梅花。第四十九回的回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第五十回又寫了薛寶琴等人作《詠紅梅花》的詩,并由寶玉去庵中向妙玉討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意《紅樓夢》中存在著這些“回憶想象的成分”的。他們有的舉出許多書證,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圖肯定這部小說在細節(jié)描寫上的絕對真實性??偟膩碚f,俞先生所言,“此等處本作行文之點綴,無關大體,因實寫北方枯燥風土,未免殺盡風景”,這是對的。若單就這兩回賞梅、詠梅而言,則它是作家所樂于描寫的眾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之前,有海棠社、菊花詩、螃蟹詠;在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詞。它們寫的是秋、冬、春三個不同的季節(jié),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顯示了各自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學觀點看來,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氣里,還有什么花木比盛開的紅梅更加鮮艷和吸引人呢?又還有什么安排比將雪中盛開的紅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內熱的妙玉的修行之處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眾人賞雪賞花的興致受到鼓舞,他們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們行列的薛寶琴等三人的詩才得到表現(xiàn),而且還進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寶玉之間的微妙關系。因此,即使紅梅本非大觀園中所能有,但在這兩回書里,卻成為非有不可的事物了?,F(xiàn)在,我們應回到本題上來,研究一下出現(xiàn)在唐人邊塞詩中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唐代詩人們之所以不顧地理形勢和軍事行動的實際,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現(xiàn)互不關合的方位或過于遼遠的距離的情況,很顯然地是為了更突出地表現(xiàn)邊塞這個主題。由于漢、唐以來,中國和外國,漢族和非漢族在相當長遠的年代和非常廣闊的區(qū)域里有過情況極其復雜,和戰(zhàn)都很頻繁的接觸,所以詩人們在反映當前事件的時候,就不能不聯(lián)想到歷史事件,在反映某一邊塞地區(qū)的時候,也往往會聯(lián)想到另一邊塞地區(qū)。作品中出現(xiàn)地理方面的矛盾現(xiàn)象,是和用典這一藝術手段分不開的。漢是唐以前唯一的國勢強盛、歷史悠久的統(tǒng)一大帝國;漢唐兩朝有許多可類比的地方。因而以漢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為唐代詩人的一種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偟恼f來,唐人邊塞詩中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乃是為了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的復雜的回憶,激發(fā)人們對于地理上的遼闊的想象,讓讀者更其深入地領略邊塞將士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既然古代詩人們不一定要承擔提供或繪制歷史地圖資料的任務,那我們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也就無妨忽略這些“錯誤”了。我們都知道,藝術的真實是根源于生活的真實,所以在創(chuàng)作中,作家們應當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但是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摘編自程千帆《論唐人邊塞詩中地名的方位、距離及其類似問題》)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高適《燕歌行》中的出現(xiàn)的地名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勢上互相矛盾,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B.從唐代邊塞詩人到古今中外的其他作家,他們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常常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C.王維《袁安臥雪》雪中芭蕉的景致并非機械地翻版自然和歷史,具有比完全寫實更為突出的藝術表現(xiàn)力。D.《紅樓夢》中海棠社、桃花社有關情節(jié)寫的是眾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表現(xiàn)了有關人物的形象特征。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人邊塞詩常出現(xiàn)的方位、距離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影響了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B.高適《燕歌行》地名的方位問題不易被發(fā)現(xiàn),展示了詩人高妙渾然的用典技巧。C.作者總體上認同俞平伯的有關觀點,并對俞平伯的觀點進行進一步論述和補充。D.作家的創(chuàng)作既要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又要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文中劃橫線句子觀點的一項是()A.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長恨歌》)B.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D.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5.有學者在討論岳飛《滿江紅》真?zhèn)螁栴}時認為:“以地理常識說,岳飛伐金要直搗金國的黃龍府,黃龍府在今吉林,而賀蘭山在今西北甘肅,南宋時屬西夏。這首詞若真出岳飛之手,不應方向乖背如此?!苯Y合本文,評價前述觀點。〖答案〗1.C2.A3.B4.先提出問題,以高適《燕歌行》為例指出唐人邊塞詩中常出現(xiàn)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接著引用《袁安臥雪》《紅樓夢》等例證,闡釋有意改變生活真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據(jù)此從藝術手法與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邊塞詩出現(xiàn)這一矛盾現(xiàn)象的原因。最后從文藝學角度總結全文,明確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辯證關系。5.①這個觀點機械地理解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岳飛《滿江紅》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地理名稱的真實性,具有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②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匈奴”等名稱均為泛指,以古喻宋,激發(fā)讀者時間和空間上更廣闊的想象,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豪情?!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勢上互相矛盾”錯誤,原文是說“在這篇詩中,和上述三個地名發(fā)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即“上述三個地名”和“大漠、瀚海和狼山”矛盾。B.“常常有意識地改變”錯誤,不符合原文內容,原文為“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而不是“常?!?。D.“海棠社……寫的是眾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錯誤,“海棠社”在秋季。【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影響了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錯誤,由原文“我們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也就無妨忽略這些‘錯誤’了”“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并沒有影響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句意:唐明皇偏好美色,當上皇帝后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美女,卻都是一無所獲。是以漢喻唐。B.句意: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yè)諸葛亮忠誠滿腔。不是以漢喻唐。C.句意:如果有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過陰山。是以漢喻唐。D.句意:雖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經身經百戰(zhàn),連鎧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徹底打垮敵人,決不返回。是以漢喻唐?!?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從第一段“邊塞詩當然會在詩中使用一些邊塞地名……常常有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情況”可知,先提出問題,以高適《燕歌行》為例指出唐人邊塞詩中常出現(xiàn)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從第二段“高適《燕歌行》……”和第四段“在《紅樓夢》里,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可知,接著引用《袁安臥雪》《紅樓夢》等例證,闡釋有意改變生活真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從第三段“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和第五段“唐代詩人們之所以不顧地理形勢和軍事行動的實際,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現(xiàn)互不關合的方位或過于遼遠的距離的情況,很顯然地是為了更突出地表現(xiàn)邊塞這個主題”可知,據(jù)此從藝術手法與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邊塞詩出現(xiàn)這一矛盾現(xiàn)象的原因。從第六段“在創(chuàng)作中,作家們應當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但是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最后從文藝學角度總結全文,明確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辯證關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從“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這個觀點機械地理解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岳飛《滿江紅》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地理名稱的真實性,具有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從“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乃是為了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的復雜的回憶,激發(fā)人們對于地理上的遼闊的想象,讓讀者更其深入地領略邊塞將士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可知,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匈奴”等名稱均為泛指,以古喻宋,激發(fā)讀者時間和空間上更廣闊的想象,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豪情。(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音樂家(節(jié)選)陳春成1957年秋夜的細雨飄灑在我想象中的列寧格勒上空,雨絲隨風橫斜,瀟瀟而下,將那些灰色樓群的外墻洇成深灰,模糊了許多透著暖黃色燈光的窗口,接著灑向街道,在一柄虛構的傘上化作綿綿不絕的淅瀝聲。持傘的男人豎起了大衣領子,頭戴黑色軟呢帽,站在沿街的椴樹下,隔著上方稀疏的黃葉,緊盯著街對面的十九號公寓樓。一臺嘎斯牌汽車歪斜地停在街角暗處,幾點橘紅色火星在擋風玻璃后①詭秘地浮動著。十九號公寓是一棟五層的混凝土建筑,臨街的窗口這時半數(shù)還亮著,概無例外地拉著窗簾,每一團曖昧的燈光都像在②密謀著什么。十點過后,只剩傘布上的淅瀝聲不絕于耳,這給樹下的男人造成了一點干擾;他正在寂靜中搜尋另一種聲音。十一點一刻,雨大了些;期待中的樂聲終于出現(xiàn)了。它從五樓東側鬼鬼祟祟地飄出,細長的一縷,曲調詭異又輕浮,像在撩撥窗外的雨絲。男人凝神聽了一陣,確定聲源在五樓最東邊的窗口,便走到街燈下,倏地合上了傘。這是行動信號。街角那臺汽車的前后車門同時打開,跳下來三個穿著相似的男人,疾步過來,和持傘的男人一道,沖進了公寓的正門。幾天前,區(qū)民警局接到匿名舉報,稱這棟樓里近期有人在深夜吹奏違禁樂器,聽聲音似乎是薩克斯。這種散播資產階級頹廢情調的樂器在列寧格勒久已絕跡,因此引起了警局的重視。早在1947年,蘇聯(lián)各大城市的薩克斯就已被強制收繳、集中銷毀。擁有一支能源源不絕傳播精神污染的薩克斯管,或許得在西伯利亞的寒風里敲上幾年石頭。這隊便衣已經盯了三個晚上。吹奏者反偵察意識很強,頭一天只在黃昏時斷斷續(xù)續(xù)吹了幾下,沒法辨明位置,但已確定那是薩克斯聲;第二天毫無動靜;今晚他終于放松了警惕。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疑心剛剛被敲的是自己的房門。拳頭一下一下地砸著門,不急促,但持續(xù)不斷,威嚴而堅決。正當他們準備破門而入時,那門哆哆嗦嗦地開了。租住在這間房里的是大學生瓦爾金,二十二歲,一個警員將他的信息記在手冊上,其余幾人已經著手搜查。都是③行家里手,十分鐘內,所有柜門、抽屜全被打開,床墊被掀翻,沙發(fā)被割破,書籍、衣物和沙發(fā)里掏出來的海綿扔了一地。意外的是,沒有發(fā)現(xiàn)薩克斯的蹤影。大學生看樣子并不知道被搜查的原因,撿起一本書舉到他們面前,怯怯地說這些都是審定的讀物,你們不該這樣亂扔高爾基文集。一旁的民警隊長不禁暗暗④懷念起斯大林在世的年月,那時并不需要一把真實存在的薩克斯,只要有一點薩克斯存在的可能性,就足以將這個年輕人扔進監(jiān)獄。這幾年來,這道手續(xù)變得略為復雜了。他下意識往街上望了一眼。不可能,從這個高度把薩克斯扔到石砌的街道上,動靜不比開槍小。他沒注意到身后的瓦爾金已經臉色灰白。如果此刻隊長低頭審視,就會發(fā)現(xiàn)他面前兩掌寬的水泥窗臺下方,用鋼釘牢牢固定著兩條細鐵索,鐵索貼墻吊著一只木箱。木箱表面刷了一層水泥砂漿,顏色和墻面相近,即使在白天,從街道或從對面樓望過來,都很難覺察到箱子的存在,最多發(fā)覺窗臺下的墻體凸起了一塊。箱子里墊著毯子,裹著瓦爾金幾周前輾轉托人從黑市買回的薩克斯。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幾個警員用刀剜般的眼神瞥了一下剛才在樓下盯稍的男人,魚貫而出。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警員們還來不及問話,全都愣住了。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正驚慌地看著他們。“薩克斯管?我怎么會有那種東西?”老人舉著手里的樂器,激動地辯解道,“各位長官,看在我年紀的份上,不要開這種玩笑吧。”老人的房間幾乎沒有搜查的必要。除了一張擺滿鐘表零件和維修工具的桌子,幾件必要的家具外,別無他物。房間樸素得過分。小得像舷窗的窗戶拉著厚厚的簾子。床下一只皮箱已經拉出來,是放單簧管用的;使隊長稍覺疑心的是箱子上積著灰塵。但確實沒有薩克斯的容身之處。一名警員狐疑地說:“可你剛才吹奏的聲音確實很像……”“這誤會是可以解釋的,我想長官們一定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它是無恥的資產階級分子對單簧管進行的邪惡的改造?!标犻L最后想挽回一點面子,便問他剛才演奏的曲目是否合規(guī)。老人轉身從抽屜里摸索出一本證件,遞給他,說,如果你們對樂曲的合法性有所質疑的話,請看看這個。我三年前退休時,已經在列寧格勒市樂曲審查辦公室服務了二十多年了。隊長看了看那本退休證上的名字:古廖夫,照片和本人相符。他沒再說什么,一伙人便退了出去。古廖夫鎖好房門,聽著腳步聲漸漸消失,定定神,正要回到桌邊重新工作,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雖然只是輕輕的兩下?!澳€沒睡吧……”門外是隔壁大學生那壓低了的嗓音。古廖夫將門開了一條縫:“什么事?”“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古廖夫板著臉,低聲而快速地說道:“明天就去把你那該死的樂器處理掉,否則我就去舉報你。別連累到旁人身上。那聲音攪得我膩煩透了!”說完便合上了門。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持傘的便衣和車中的神秘人物是一伙人,他們已經盯了三個晚上,目的是抓捕吹奏薩克斯的人。B.大學生瓦爾金的反偵察意識很強,第三天晚上他終于放松了警惕,原因可能是有雨聲的掩護。C.幾個警員突然上門搜查,瓦爾金把薩克斯匆匆拆卸后藏進窗臺下的木箱子,這才逃過一劫。D.古廖夫并未接受瓦爾金的感謝,他怕受到連累,甚至威脅舉報瓦爾金,反映了他的冷漠自私。7.對文中加點詞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詭秘”寫出車中人的不易捉摸,引發(fā)讀者對其身份和目的的猜想,制造懸念。B.②“密謀”用詞形象,表現(xiàn)了負責監(jiān)視的警員對拉上窗簾的公寓居民的猜疑心理。C.③“行家里手”指精通業(yè)務的人,文中褒詞貶用,表現(xiàn)這伙人搜查時的蠻橫粗暴。D.④“懷念”一詞意味深長,現(xiàn)在把人“扔進監(jiān)獄”遠沒過去容易,體現(xiàn)了社會的進步。8.小說標題為《音樂家》,“音樂家”是誰?請概括其形象特征。9.小說多次寫到敲門聲,請簡析其作用?!即鸢浮?.D7.D8.①古廖夫。
②形象特征:機智,沉著,勇敢,有同情心,有音樂才華。9.①第一次敲門是警員以拳砸門,顯示其粗暴蠻橫,公寓居民對敲門聲的驚懼表現(xiàn)了壓抑的社會氛圍。
②第二次敲門擂了幾下便開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也表現(xiàn)了古廖夫的冷靜機智。
③第三次敲門是輕輕的兩下,情節(jié)再次緊張,二人隔著門縫的對話表現(xiàn)出瓦爾金的感恩和對音樂的熱愛?!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他怕受到連累”“反映了他的冷漠自私”錯誤,古廖夫如此說看似粗暴,實則是有意提醒?!?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D.“體現(xiàn)了社會的進步”用詞不當。因為吹奏薩克斯而被扔進監(jiān)獄,不是“社會的進步”。【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薄斑@誤會是可以解釋的,我想長官們一定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它是無恥的資產階級分子對單簧管進行的邪惡的改造”可知,老人吹單簧管的曲調像薩克斯,并且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說明古廖夫是音樂家。形象特征:結合“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可知,在搜查大學生瓦爾金的房屋時,他吹奏單簧管把他們引到自己這里來,體現(xiàn)了他的機智;結合“‘薩克斯管?我怎么會有那種東西?’老人舉著手里的樂器,激動地辯解道,‘各位長官,看在我年紀的份上,不要開這種玩笑吧’”可知,古廖夫沉著,勇敢;結合“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可知,古廖夫救了大學生瓦爾金,他有同情心,大學生瓦爾金說古廖夫的曲子美,側面表現(xiàn)了他有音樂才華。【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結合“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疑心剛剛被敲的是自己的房門。拳頭一下一下地砸著門,不急促,但持續(xù)不斷,威嚴而堅決。正當他們準備破門而入時,那門哆哆嗦嗦地開了”可知,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第一次敲門是警員以拳砸門,顯示其粗暴蠻橫,公寓居民對敲門聲的驚懼表現(xiàn)了壓抑的社會氛圍。結合“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警員們還來不及問話,全都愣住了。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正驚慌地看著他們”可知,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第二次敲門擂了幾下便開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也表現(xiàn)了古廖夫的冷靜機智。結合“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雖然只是輕輕的兩下?!€沒睡吧……’門外是隔壁大學生那壓低了的嗓音。古廖夫將門開了一條縫:‘什么事?’‘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古廖夫板著臉,低聲而快速地說道:‘明天就去把你那該死的樂器處理掉,否則我就去舉報你。別連累到旁人身上。那聲音攪得我膩煩透了’”可知,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第三次敲門是輕輕的兩下,情節(jié)再次緊張;瓦爾金向老人表示感謝,并說古廖夫的曲子美,二人隔著門縫的對話表現(xiàn)出瓦爾金的感恩和對音樂的熱愛。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被蛟唬骸笆枪纫玻亩鴦葑?,隱者之所盤旋?!庇讶死钤妇又T钢栽唬骸叭酥Q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唆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保n愈《送李愿歸盤谷序》)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無不足兮A奚所望B膏C吾車兮D秣吾馬E從子F于盤兮G終吾H生以徜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陽,指山南水北,與《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中的“陽”詞義相同。B.是,代詞,這,與《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中的“是”詞義不相同。C.陟,罷免,貶職,與《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陟”詞義相同。D.序,指的是一種文體名稱,此處為贈序,與《蘭亭集序》的“序”詞義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盤谷地處太行山的山谷中,風光優(yōu)美,土地肥沃,居民很少,因為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得名盤谷。B.有的人名聲顯赫,高興就隨意賞賜,發(fā)起怒來就任意處罰,有阿諛奉承的人環(huán)繞,又有妻妾歌姬爭寵。C.住在窮荒山野的人,過著陶淵明式的生活,悠游林下,山上采果,水中釣魚,不問世事,遠離官場。D.韓愈聽了李愿的講述,表達了對李愿的贊同,再以“歌"極言盤谷之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2)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14.文章借李愿之口描述了哪三種人的處世態(tài)度?請簡要概括?!即鸢浮?0.BEG11.C12.A13.(1)我并非討厭這些而躲避這種情況,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僥幸得到的。(2)(這就是)不被時代賞識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就去做這樣的事。14.①驕奢的權貴;
②高潔的隱士;
③鉆營的小人?!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沒有不滿足的事啊還有什么奢望?給我的車軸加油啊用飼料喂飽我的馬,跟隨您到盤谷去啊,終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奚”作“所望”的賓語,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所以“所望”后斷句;“無不足兮奚所望”與“膏吾車兮秣吾馬”句子結構一致,“馬”后斷句;“于盤”是“從子”的地點,中間不能斷開,所以“兮”后斷句?!?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山谷叫)盤谷。/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B.正確。句意:這個山谷。/覺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確,之前的錯誤。C.“陟,罷免,貶職”錯誤。陟:提拔,提升,獎勵。句意:也不打聽官吏的升降。/獎懲功過,不應有所不同。D.正確。《蘭亭集序》的“序”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A.“因為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得名盤谷”錯誤。結合“或曰:‘謂其環(huán)兩山之間,……’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可知,盤谷得名原因不止這一個?!?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惡”,討厭;“逃”,躲避;“幸”,僥幸;“致”,得到。(2)“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被動句;“遇”,賞識;“行”,做?!?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的能力。結合“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唆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可知,驕奢的權貴;結合“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可知,高潔的隱士;結合“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可知,鉆營的小人。參考譯文:太行山的南面有個盤谷。盤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說:“因為盤谷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名叫‘盤’?!币灿腥苏f:“這個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勢險阻,是隱者所盤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住在這里。李愿說:“人被稱為大丈夫的情況,我知道了。他們把利益恩惠施給別人,名聲顯揚于當世。在朝廷上,(他)任免百官,輔佐天子發(fā)布政令;在朝廷外,就樹起旗幟,陳設弓箭,衛(wèi)兵在前喝道,侍從塞滿道路,仆役們拿著他所需物品,夾道奔馳。(他)高興起來就隨意賞賜,發(fā)起怒來就任意處罰。才能出眾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說古道今贊譽他的大德,他聽入耳中而不厭煩。(他的家妓)眉毛彎曲,面頰豐滿,聲音清脆,體態(tài)輕盈,外貌秀麗,內心聰慧,(跳起舞來)輕薄的衣襟飄然而動,長長的衣袖遮掩面容。(他的)白粉搽臉、青黛畫眉的姬妾,在排列的房屋中清閑地住著,自恃美麗,妒忌別的姬妾得寵;爭著比美,求取他的憐愛。(這就是)被天子寵遇賞識、掌握了當代權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并非討厭這些而躲避這種情況,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僥幸得到的。(他)居住在窮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遠,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樹下,可以用清泉洗滌以自我潔凈。從山上采來的水果,甜美可食:從水中釣來的魚蝦,鮮嫩可口。作息沒有定時,只求安定舒適。與其當面受到稱贊,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毀謗;與其身體受到享樂,哪里比得上心中沒有憂慮。不受官職的約束,也不受刑罰的懲處。既不了解國家的治亂,也不打聽官吏的升降。(這就是)不被時代賞識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就去做這樣的事。(還有一種人)在達官顯貴的門下侍候,在通往權勢的路上奔走,想舉腳走路又不敢走,想開口說話又不敢說,處于污濁卑下的地位而不覺得羞恥,觸犯了刑法就要被誅殺,希望有獲得成功的萬分之一的機會,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這樣的人在為人方面是好還是不好呢?”昌黎韓愈聽了李愿的話,認為他講得有氣魄,與他斟上酒,并為他作了一首歌,歌詞說:“盤谷之中,是您的府宮。盤谷的土,可以種禾黍。盤谷的泉,可以洗滌,可以溯沿。盤谷險阻,誰會爭您的住所?盤谷曲折幽深,空闊廣大可以容身;盤谷環(huán)繞彎曲,往前走卻回到了原處。盤谷快樂啊,快樂無央;虎豹遠離啊,蛟龍躲藏;鬼神守護啊,禁絕不祥。有吃有喝啊,長壽安康;沒有不滿足的事啊還有什么奢望?給我的車軸加油啊用飼料喂飽我的馬,跟隨您到盤谷去啊,終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保ǘ┕糯姼栝喿x(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劍客[唐]賈島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劍客(節(jié)選)[唐]齊己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賈詩之“劍”經十年磨制,側面顯出此劍非同一般,“霜刃”從正面寫此劍鋒利。B.賈詩托物言志,率意造語,詩人以劍客的口吻,著力刻畫“劍”和“劍客”的形象。C.齊詩一個“繞”字,寫劍客且歌且舞的場面,讀者可以想見劍客的劍術及風采。D.齊詩“西風滿天雪”,寫景雄渾壯麗,“何處報人恩”道出劍客的前途茫然之感。16.兩首詩分別塑造了怎樣不同的“劍客”形象?請簡要分析?!即鸢浮?5.D16.①賈詩中的劍客,刻苦自勵,自信自傲,渴望施展才干。
②齊詩中的劍客慷慨豪勇,毅然決然,知恩圖報。〖解析〗【1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前途茫然”有誤,這樣大的風雪,連道路都難以識別,你到哪里去替你的恩人尋仇找敵為他報仇,來報答他對你的知遇之恩呢?表面上這是對劍客的置難之詞,卻是贊揚他下定決心,不為風雪所阻,不辭艱苦,一定要達到目的的堅定信念?!?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賈詩翻譯為:十年磨成一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還未試過鋒芒。如今將它取出,給您一看,誰有冤屈不平的事?塑造了一個精心學藝、豪俠仗義、充滿自信的劍客形象。十年,劍客嘔心瀝血磨出一劍,而這柄鋒利無比的劍卻還未試過鋒芒?,F(xiàn)在遇到了“君”,劍客馬上來個毛遂自薦,請您看看我的寶劍,天下哪有冤屈和不平,我將奮勇上前。一個滿懷豪情壯志,渴望施展才干,帶著俠義正氣的劍客形象躍然紙上。齊詩翻譯為:乘著酒酣拔劍起舞繞著殘宴,高歌罷便毅然氣昂昂地出門。西風呼嘯滿天飄著鵝毛大雪,要去哪里報答恩人的知遇恩?“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詩人塑造了一個真正的俠士形象。真正的俠士,從不輕易許諾,一旦許諾,便以性命相托。在筵席之上,這位俠士遇到了知己,在酒酣之際,慷慨激昂,拔劍起舞,一曲終了之后,便出門而去,絲毫沒有眷戀之意。俠士的這種看似不經心的表現(xiàn),掩蓋著的是一顆至誠至信的心,此時,他已經向知己許諾,定不負所托?!拔黠L滿天雪,何處報人恩?”西風凜冽,雪花漫天飛舞;要去哪里替恩人報仇?門內,是玉盤珍饈;門外,是漫天風雪。俠士義無反顧地離開,頂著漫天風雪,去尋找恩人的仇人,留給茫茫風雪的,是俠士一人一劍的背影。一方面,漫天的風雪為俠士的快意恩仇蒙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另一方面,俠士絲毫不顧及“西風滿天雪”,只為“報人恩”,表現(xiàn)了他的勇往無前的堅定氣概。(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游走沅湘之間,那里秦楚戰(zhàn)火不斷,生靈涂炭,他懷著憂國憂民的哀傷,吟誦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與物質生活的清貧之間的對比。(3)古詩中“酒”承載著人生的喜怒哀樂,可以是友朋間殷勤宴請,如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也可以是獨酌解憂,如黃庭堅《登快閣》中“____________”?!即鸢浮剑?)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2)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3)樽酒家貧只舊醅青眼聊因美酒橫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xiāng)下度過。那時正當抗戰(zhàn),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一寸鐵軌也沒有。不知道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萬嶺的重圍之中,總愛對著地圖,向往去遠方游歷,而且覺得最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車。每次見到月歷上有火車在曠野奔馳,曳著長煙,便心隨煙飄,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長窗的某一扇窗口,無窮的風景為我展開,目的地呢,則遠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達,好讓我永不下車。鄉(xiāng)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車,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軒昂的車頭一聲高嘯,一節(jié)節(jié)的車廂鏗鏗跟進,那氣派真是懾人。過橋時俯瞰深谷,真若下臨無地,一顆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一點準備也沒有,那是過山洞。驚魂未定,兩壁的回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沖進山岳的盲腸里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這一連串的經驗,從驚到喜,中間還帶著不安和神秘,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B.先是一片遲疑不決的幽昧的微熹,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向白晝C.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先是一片遲疑不決的幽昧的微熹,驀地天光豁然開朗D.你被黑洞吐向白晝,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與“目的地則遠在千里外等我”語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20.文中人稱由“我”變?yōu)椤澳恪保埡喴治銎湫Ч??!即鸢浮?8.A19.①“呢”有口語色彩,略作停頓,展現(xiàn)了少年對未來的幻想和憧憬。②逗號把長句變?yōu)閮蓚€短句,活潑輕快,更能表現(xiàn)孩子的語言和性格特點。20.①首段使用第一人稱,給人真實自然之感,自由表達“我”的遐想。②第二段使用“你”,便于呼告抒情,拉近距離,讓讀者置身其中,感受乘火車不斷變化的心情。〖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前文“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可知,陳述對象是“光明”,保持與前文連貫,可以排除CD。結合上下文“驚魂未定,兩壁的回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沖進……”“這一連串的經驗,從驚到喜……”可知,此處用短句效果更好,句式簡短有力,與上下文的句式特征一致;“吐向”不如“吐回給”表意準確,排除B。【1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從“目的地呢……”可知,原文的“呢”字有口語色彩,表達樸實親切,可以拉進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同時,“呢”字略作停頓,展現(xiàn)了少年對未來的幻想和憧憬,也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增加了表達的趣味。從“目的地呢,……”可知,逗號把長句變?yōu)閮蓚€短句,使句式簡短明快,表達活潑輕快;結合上下文“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xiāng)下度過”“鄉(xiāng)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車”可知,運用短句更能表現(xiàn)孩子的語言和性格特點?!?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從“我的中學時代在四川的鄉(xiāng)下度過……年幼的我……好讓我永不下車”可知,首段使用第一人稱,讓讀者感到親切、真實、自然,有代入感,自由表達了“我”的遐想。從“驚魂未定,兩壁的回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可知,第二段使用“你”,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能使讀者迅速融入角色,讓人感受乘火車不斷變化的心情,加強了表達的感染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锖馐俏鳚h著名學者和一代名相。他自幼好學,經??炭喙プx,A。由于買不起蠟燭,他只好把與鄰舍共用的墻壁鑿開一個洞,就著微弱燭光來讀書。這是“鑿壁偷光”的由來。本書書名《鑿壁借光》易“偷”為“借”,“偷”字畢竟不夠B,而且是單方面的,故而不取。在匡衡鑿壁故事中,“鑿”字顯然有鑿空、鑿通之意,這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西漢那位“鑿空西域”的英雄人物張騫。相較而言,匡衡所鑿者小而近,而張騫所鑿者大而遠,但是,(①):溝通、交流與分享。“鑿”本不易,“通”自更難,所以,“禹鑿龍門,通大夏”被視為C,載于史冊。匡衡所偷之光,足以點亮黑夜之一角,匡衡賴此光以開闊眼界,奠定未來人生的根基,其意義D??锖馑彶贿^是有形的墻壁而已,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上,(②),同樣會阻擋光線的穿透,妨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時間的距離,還是空間的阻隔,不論是語言文字的障礙,還是思想觀念的隔絕,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墻壁,造成形形色色的壁壘。真要道理通透,心智開明,(③)。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2.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容貼切,整段文字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3個字?!即鸢浮?1.夜以繼日/光明正大/千秋偉業(yè)/不容小覷22.①這兩段故事卻有著共同主題②實際上有更多無形的墻壁③非得跨越書墻、鑿破書壁不可〖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此處應是說刻苦攻讀的程度,結合后文“買不起蠟燭……”可知,除了白天,晚上也讀書,可填“夜以繼日”。夜以繼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學習等。第二空,此處用否定形式闡釋“偷”字,可填“光明正大”。光明正大: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第三空,結合“載于史冊”可知,此處說“禹鑿龍門,通大夏”的功績大,可填“千秋偉業(yè)”。千秋偉業(yè):指(人物)的豐功偉績;偉大的事業(yè),卓著的業(yè)績。第四空,此處說匡衡所偷之光意義大,可填“不容小覷”。不容小覷:不能小看;不能輕視。【2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此處為總括句,結合前后文“匡衡所鑿者小而近,而張騫所鑿者大而遠,但是”“溝通、交流與分享”可推知,此處說二者具體情況不同但“溝通、交流與分享”的主題是一致的,應填“這兩段故事卻有著共同主題”。②結合后文的例子時間的距離、空間的阻隔、語言文字的障礙可知,這些都是對應“有形的墻壁”的無形的墻壁,應填“實際上有更多無形的墻壁”。③此處為總結句,呼應首段“本書書名《鑿壁借光》”,談真要道理通透,心智開明,就應借助書籍,句式對應“真要”應是“非……不可”或者“就應……”,應填“非得跨越書墻、鑿破書壁不可”。四、寫作(60分)23.根據(jù)要求寫作。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Ⅱ中論及的“墻壁”現(xiàn)象,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附: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材料:匡衡是西漢著名學者和一代名相。他自幼好學,經??炭喙プx,A
。由于買不起蠟燭,他只好把與鄰舍共用的墻壁鑿開一個洞,就著微弱燭光來讀書。這是“鑿壁偷光”的由來。本書書名《鑿壁借光》易“偷”為“借”,“偷”字畢竟不夠B
,而且是單方面的,故而不取。在匡衡鑿壁故事中,“鑿”字顯然有鑿空、鑿通之意,這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西漢那位“鑿空西域”的英雄人物張騫。相較而言,匡衡所鑿者小而近,而張騫所鑿者大而遠,但是,(①):溝通、交流與分享?!拌彙北静灰?,“通”自更難,所以,“禹鑿龍門,通大夏”被視為C
,載于史冊。匡衡所偷之光,足以點亮黑夜之一角,匡衡賴此光以開闊眼界,奠定未來人生的根基,其意義D
??锖馑彶贿^是有形的墻壁而已,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上,(②),同樣會阻擋光線的穿透,妨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時間的距離;還是空間的阻隔,不論是語言文字的障礙,還是思想觀念的隔絕,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墻壁,造成形形色色的壁壘。真要道理通透,心智開明,(③)。〖答案〗略。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邊塞是唐詩中習見的主題和題材,邊塞詩當然會在詩中使用一些邊塞地名,包括當時的和過去的,中國的和外國的,漢族的和非漢族的。在這方面,有一個值得加以探索的問題:在某些詩篇里所出現(xiàn)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情況。高適《燕歌行》詩序云:“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張公即張守珪。據(jù)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詩篇就是以這些事實為基礎進行創(chuàng)作的。榆關即今河北省東部的山海關。碣石應當就是今河北省昌黎縣東南的碣石山。薊北,指薊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內蒙古中部。張守珪從范陽(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戰(zhàn),取道碣石以出榆關,征人思鄉(xiāng),則從薊北回首,這都是符合當時情勢的。在這篇詩中,和上述三個地名發(fā)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內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帶,它們位于契丹的西邊,按照唐人從沿海進軍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飛羽書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則更是遠在今內蒙古西部,與契丹全然無涉。由此可見,后舉三個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寫實,即以漢人和匈奴作戰(zhàn)暗喻張守珪和契丹作戰(zhàn)。榆關、碣石等地名則是一個現(xiàn)實的系統(tǒng),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則是一個比擬的系統(tǒng)。但四句連貫而下,渾然一氣,只有細加尋繹,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問題。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因而我們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邊塞詩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離過遠這種現(xiàn)象。沈括《夢溪筆談》云:“余家所藏摩詰畫《袁安臥雪》,有雪中芭蕉。此難與俗人論也?!睘榱艘怀龅乇憩F(xiàn)袁安寧愿僵臥雪中挨餓,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難的時候去乞求幫助,增加別人的負擔這一主題,畫家實寫了雪景,也寫了當?shù)匮┲兴豢赡苡械拇渚G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潔的品格,顯示出他在饑寒交迫的環(huán)境中,也沒有被困難壓倒的精神。這樣,就比只一般地去寫出雪中蕭條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在《紅樓夢》里,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俞平伯認為“《紅樓夢》所記的事應在北京,卻摻雜了許多回憶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風光”。成為江南風光突出的表現(xiàn)的,是櫳翠庵的紅梅花。第四十九回的回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紅梅”,第五十回又寫了薛寶琴等人作《詠紅梅花》的詩,并由寶玉去庵中向妙玉討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意《紅樓夢》中存在著這些“回憶想象的成分”的。他們有的舉出許多書證,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圖肯定這部小說在細節(jié)描寫上的絕對真實性??偟膩碚f,俞先生所言,“此等處本作行文之點綴,無關大體,因實寫北方枯燥風土,未免殺盡風景”,這是對的。若單就這兩回賞梅、詠梅而言,則它是作家所樂于描寫的眾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之前,有海棠社、菊花詩、螃蟹詠;在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詞。它們寫的是秋、冬、春三個不同的季節(jié),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顯示了各自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學觀點看來,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氣里,還有什么花木比盛開的紅梅更加鮮艷和吸引人呢?又還有什么安排比將雪中盛開的紅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內熱的妙玉的修行之處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眾人賞雪賞花的興致受到鼓舞,他們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們行列的薛寶琴等三人的詩才得到表現(xiàn),而且還進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寶玉之間的微妙關系。因此,即使紅梅本非大觀園中所能有,但在這兩回書里,卻成為非有不可的事物了。現(xiàn)在,我們應回到本題上來,研究一下出現(xiàn)在唐人邊塞詩中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唐代詩人們之所以不顧地理形勢和軍事行動的實際,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現(xiàn)互不關合的方位或過于遼遠的距離的情況,很顯然地是為了更突出地表現(xiàn)邊塞這個主題。由于漢、唐以來,中國和外國,漢族和非漢族在相當長遠的年代和非常廣闊的區(qū)域里有過情況極其復雜,和戰(zhàn)都很頻繁的接觸,所以詩人們在反映當前事件的時候,就不能不聯(lián)想到歷史事件,在反映某一邊塞地區(qū)的時候,也往往會聯(lián)想到另一邊塞地區(qū)。作品中出現(xiàn)地理方面的矛盾現(xiàn)象,是和用典這一藝術手段分不開的。漢是唐以前唯一的國勢強盛、歷史悠久的統(tǒng)一大帝國;漢唐兩朝有許多可類比的地方。因而以漢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為唐代詩人的一種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偟恼f來,唐人邊塞詩中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乃是為了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的復雜的回憶,激發(fā)人們對于地理上的遼闊的想象,讓讀者更其深入地領略邊塞將士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既然古代詩人們不一定要承擔提供或繪制歷史地圖資料的任務,那我們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也就無妨忽略這些“錯誤”了。我們都知道,藝術的真實是根源于生活的真實,所以在創(chuàng)作中,作家們應當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但是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摘編自程千帆《論唐人邊塞詩中地名的方位、距離及其類似問題》)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高適《燕歌行》中的出現(xiàn)的地名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勢上互相矛盾,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B.從唐代邊塞詩人到古今中外的其他作家,他們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常常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C.王維《袁安臥雪》雪中芭蕉的景致并非機械地翻版自然和歷史,具有比完全寫實更為突出的藝術表現(xiàn)力。D.《紅樓夢》中海棠社、桃花社有關情節(jié)寫的是眾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表現(xiàn)了有關人物的形象特征。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人邊塞詩常出現(xiàn)的方位、距離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影響了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B.高適《燕歌行》地名的方位問題不易被發(fā)現(xiàn),展示了詩人高妙渾然的用典技巧。C.作者總體上認同俞平伯的有關觀點,并對俞平伯的觀點進行進一步論述和補充。D.作家的創(chuàng)作既要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又要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文中劃橫線句子觀點的一項是()A.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長恨歌》)B.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C.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D.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5.有學者在討論岳飛《滿江紅》真?zhèn)螁栴}時認為:“以地理常識說,岳飛伐金要直搗金國的黃龍府,黃龍府在今吉林,而賀蘭山在今西北甘肅,南宋時屬西夏。這首詞若真出岳飛之手,不應方向乖背如此?!苯Y合本文,評價前述觀點?!即鸢浮?.C2.A3.B4.先提出問題,以高適《燕歌行》為例指出唐人邊塞詩中常出現(xiàn)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接著引用《袁安臥雪》《紅樓夢》等例證,闡釋有意改變生活真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據(jù)此從藝術手法與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邊塞詩出現(xiàn)這一矛盾現(xiàn)象的原因。最后從文藝學角度總結全文,明確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辯證關系。5.①這個觀點機械地理解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岳飛《滿江紅》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地理名稱的真實性,具有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②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匈奴”等名稱均為泛指,以古喻宋,激發(fā)讀者時間和空間上更廣闊的想象,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豪情?!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勢上互相矛盾”錯誤,原文是說“在這篇詩中,和上述三個地名發(fā)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即“上述三個地名”和“大漠、瀚海和狼山”矛盾。B.“常常有意識地改變”錯誤,不符合原文內容,原文為“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而不是“常?!?。D.“海棠社……寫的是眾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錯誤,“海棠社”在秋季?!?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影響了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錯誤,由原文“我們欣賞這些作品的時候,也就無妨忽略這些‘錯誤’了”“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并沒有影響這些詩歌的藝術價值?!?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句意:唐明皇偏好美色,當上皇帝后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美女,卻都是一無所獲。是以漢喻唐。B.句意: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yè)諸葛亮忠誠滿腔。不是以漢喻唐。C.句意:如果有李廣這樣的將軍立馬陣前,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跨過陰山。是以漢喻唐。D.句意:雖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經身經百戰(zhàn),連鎧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徹底打垮敵人,決不返回。是以漢喻唐?!?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從第一段“邊塞詩當然會在詩中使用一些邊塞地名……常常有方位、距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情況”可知,先提出問題,以高適《燕歌行》為例指出唐人邊塞詩中常出現(xiàn)的地理上的矛盾現(xiàn)象。從第二段“高適《燕歌行》……”和第四段“在《紅樓夢》里,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可知,接著引用《袁安臥雪》《紅樓夢》等例證,闡釋有意改變生活真實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從第三段“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和第五段“唐代詩人們之所以不顧地理形勢和軍事行動的實際,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現(xiàn)互不關合的方位或過于遼遠的距離的情況,很顯然地是為了更突出地表現(xiàn)邊塞這個主題”可知,據(jù)此從藝術手法與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邊塞詩出現(xiàn)這一矛盾現(xiàn)象的原因。從第六段“在創(chuàng)作中,作家們應當尊重歷史和生活的真實。但是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最后從文藝學角度總結全文,明確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辯證關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從“藝術又并非自然和歷史、社會的機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點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實及科學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事實的真實性,才能夠獲得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這個觀點機械地理解藝術真實與生活真實的關系,岳飛《滿江紅》并不拘于現(xiàn)實中部分地理名稱的真實性,具有更高級、更集中的典型性。從“從文藝史實來看,作家們在其創(chuàng)作實踐中,有意識地改變自然的或社會的生活真實,并不是十分罕見的事情”“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乃是為了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的復雜的回憶,激發(fā)人們對于地理上的遼闊的想象,讓讀者更其深入地領略邊塞將士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可知,岳飛《滿江紅》中“賀蘭山”“匈奴”等名稱均為泛指,以古喻宋,激發(fā)讀者時間和空間上更廣闊的想象,表現(xiàn)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豪情。(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音樂家(節(jié)選)陳春成1957年秋夜的細雨飄灑在我想象中的列寧格勒上空,雨絲隨風橫斜,瀟瀟而下,將那些灰色樓群的外墻洇成深灰,模糊了許多透著暖黃色燈光的窗口,接著灑向街道,在一柄虛構的傘上化作綿綿不絕的淅瀝聲。持傘的男人豎起了大衣領子,頭戴黑色軟呢帽,站在沿街的椴樹下,隔著上方稀疏的黃葉,緊盯著街對面的十九號公寓樓。一臺嘎斯牌汽車歪斜地停在街角暗處,幾點橘紅色火星在擋風玻璃后①詭秘地浮動著。十九號公寓是一棟五層的混凝土建筑,臨街的窗口這時半數(shù)還亮著,概無例外地拉著窗簾,每一團曖昧的燈光都像在②密謀著什么。十點過后,只剩傘布上的淅瀝聲不絕于耳,這給樹下的男人造成了一點干擾;他正在寂靜中搜尋另一種聲音。十一點一刻,雨大了些;期待中的樂聲終于出現(xiàn)了。它從五樓東側鬼鬼祟祟地飄出,細長的一縷,曲調詭異又輕浮,像在撩撥窗外的雨絲。男人凝神聽了一陣,確定聲源在五樓最東邊的窗口,便走到街燈下,倏地合上了傘。這是行動信號。街角那臺汽車的前后車門同時打開,跳下來三個穿著相似的男人,疾步過來,和持傘的男人一道,沖進了公寓的正門。幾天前,區(qū)民警局接到匿名舉報,稱這棟樓里近期有人在深夜吹奏違禁樂器,聽聲音似乎是薩克斯。這種散播資產階級頹廢情調的樂器在列寧格勒久已絕跡,因此引起了警局的重視。早在1947年,蘇聯(lián)各大城市的薩克斯就已被強制收繳、集中銷毀。擁有一支能源源不絕傳播精神污染的薩克斯管,或許得在西伯利亞的寒風里敲上幾年石頭。這隊便衣已經盯了三個晚上。吹奏者反偵察意識很強,頭一天只在黃昏時斷斷續(xù)續(xù)吹了幾下,沒法辨明位置,但已確定那是薩克斯聲;第二天毫無動靜;今晚他終于放松了警惕。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疑心剛剛被敲的是自己的房門。拳頭一下一下地砸著門,不急促,但持續(xù)不斷,威嚴而堅決。正當他們準備破門而入時,那門哆哆嗦嗦地開了。租住在這間房里的是大學生瓦爾金,二十二歲,一個警員將他的信息記在手冊上,其余幾人已經著手搜查。都是③行家里手,十分鐘內,所有柜門、抽屜全被打開,床墊被掀翻,沙發(fā)被割破,書籍、衣物和沙發(fā)里掏出來的海綿扔了一地。意外的是,沒有發(fā)現(xiàn)薩克斯的蹤影。大學生看樣子并不知道被搜查的原因,撿起一本書舉到他們面前,怯怯地說這些都是審定的讀物,你們不該這樣亂扔高爾基文集。一旁的民警隊長不禁暗暗④懷念起斯大林在世的年月,那時并不需要一把真實存在的薩克斯,只要有一點薩克斯存在的可能性,就足以將這個年輕人扔進監(jiān)獄。這幾年來,這道手續(xù)變得略為復雜了。他下意識往街上望了一眼。不可能,從這個高度把薩克斯扔到石砌的街道上,動靜不比開槍小。他沒注意到身后的瓦爾金已經臉色灰白。如果此刻隊長低頭審視,就會發(fā)現(xiàn)他面前兩掌寬的水泥窗臺下方,用鋼釘牢牢固定著兩條細鐵索,鐵索貼墻吊著一只木箱。木箱表面刷了一層水泥砂漿,顏色和墻面相近,即使在白天,從街道或從對面樓望過來,都很難覺察到箱子的存在,最多發(fā)覺窗臺下的墻體凸起了一塊。箱子里墊著毯子,裹著瓦爾金幾周前輾轉托人從黑市買回的薩克斯。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幾個警員用刀剜般的眼神瞥了一下剛才在樓下盯稍的男人,魚貫而出。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警員們還來不及問話,全都愣住了。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正驚慌地看著他們?!八_克斯管?我怎么會有那種東西?”老人舉著手里的樂器,激動地辯解道,“各位長官,看在我年紀的份上,不要開這種玩笑吧。”老人的房間幾乎沒有搜查的必要。除了一張擺滿鐘表零件和維修工具的桌子,幾件必要的家具外,別無他物。房間樸素得過分。小得像舷窗的窗戶拉著厚厚的簾子。床下一只皮箱已經拉出來,是放單簧管用的;使隊長稍覺疑心的是箱子上積著灰塵。但確實沒有薩克斯的容身之處。一名警員狐疑地說:“可你剛才吹奏的聲音確實很像……”“這誤會是可以解釋的,我想長官們一定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它是無恥的資產階級分子對單簧管進行的邪惡的改造。”隊長最后想挽回一點面子,便問他剛才演奏的曲目是否合規(guī)。老人轉身從抽屜里摸索出一本證件,遞給他,說,如果你們對樂曲的合法性有所質疑的話,請看看這個。我三年前退休時,已經在列寧格勒市樂曲審查辦公室服務了二十多年了。隊長看了看那本退休證上的名字:古廖夫,照片和本人相符。他沒再說什么,一伙人便退了出去。古廖夫鎖好房門,聽著腳步聲漸漸消失,定定神,正要回到桌邊重新工作,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雖然只是輕輕的兩下?!澳€沒睡吧……”門外是隔壁大學生那壓低了的嗓音。古廖夫將門開了一條縫:“什么事?”“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古廖夫板著臉,低聲而快速地說道:“明天就去把你那該死的樂器處理掉,否則我就去舉報你。別連累到旁人身上。那聲音攪得我膩煩透了!”說完便合上了門。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持傘的便衣和車中的神秘人物是一伙人,他們已經盯了三個晚上,目的是抓捕吹奏薩克斯的人。B.大學生瓦爾金的反偵察意識很強,第三天晚上他終于放松了警惕,原因可能是有雨聲的掩護。C.幾個警員突然上門搜查,瓦爾金把薩克斯匆匆拆卸后藏進窗臺下的木箱子,這才逃過一劫。D.古廖夫并未接受瓦爾金的感謝,他怕受到連累,甚至威脅舉報瓦爾金,反映了他的冷漠自私。7.對文中加點詞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①“詭秘”寫出車中人的不易捉摸,引發(fā)讀者對其身份和目的的猜想,制造懸念。B.②“密謀”用詞形象,表現(xiàn)了負責監(jiān)視的警員對拉上窗簾的公寓居民的猜疑心理。C.③“行家里手”指精通業(yè)務的人,文中褒詞貶用,表現(xiàn)這伙人搜查時的蠻橫粗暴。D.④“懷念”一詞意味深長,現(xiàn)在把人“扔進監(jiān)獄”遠沒過去容易,體現(xiàn)了社會的進步。8.小說標題為《音樂家》,“音樂家”是誰?請概括其形象特征。9.小說多次寫到敲門聲,請簡析其作用?!即鸢浮?.D7.D8.①古廖夫。
②形象特征:機智,沉著,勇敢,有同情心,有音樂才華。9.①第一次敲門是警員以拳砸門,顯示其粗暴蠻橫,公寓居民對敲門聲的驚懼表現(xiàn)了壓抑的社會氛圍。
②第二次敲門擂了幾下便開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也表現(xiàn)了古廖夫的冷靜機智。
③第三次敲門是輕輕的兩下,情節(jié)再次緊張,二人隔著門縫的對話表現(xiàn)出瓦爾金的感恩和對音樂的熱愛。〖解析〗【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他怕受到連累”“反映了他的冷漠自私”錯誤,古廖夫如此說看似粗暴,實則是有意提醒。【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D.“體現(xiàn)了社會的進步”用詞不當。因為吹奏薩克斯而被扔進監(jiān)獄,不是“社會的進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這誤會是可以解釋的,我想長官們一定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它是無恥的資產階級分子對單簧管進行的邪惡的改造”可知,老人吹單簧管的曲調像薩克斯,并且知道薩克斯的起源正是單簧管,說明古廖夫是音樂家。形象特征:結合“隊長把煙頭摁滅在窗臺上,轉身要發(fā)話時,樂聲再次響起了。眾人聽得真切,聲音就來自隔壁。曲調似乎不同,但音色分明就是薩克斯”可知,在搜查大學生瓦爾金的房屋時,他吹奏單簧管把他們引到自己這里來,體現(xiàn)了他的機智;結合“‘薩克斯管?我怎么會有那種東西?’老人舉著手里的樂器,激動地辯解道,‘各位長官,看在我年紀的份上,不要開這種玩笑吧’”可知,古廖夫沉著,勇敢;結合“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可知,古廖夫救了大學生瓦爾金,他有同情心,大學生瓦爾金說古廖夫的曲子美,側面表現(xiàn)了他有音樂才華?!?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結合“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疑心剛剛被敲的是自己的房門。拳頭一下一下地砸著門,不急促,但持續(xù)不斷,威嚴而堅決。正當他們準備破門而入時,那門哆哆嗦嗦地開了”可知,深夜的敲門聲讓整棟樓的寂靜繃得更緊了一些,每個驚醒過來的人都屏住呼吸。第一次敲門是警員以拳砸門,顯示其粗暴蠻橫,公寓居民對敲門聲的驚懼表現(xiàn)了壓抑的社會氛圍。結合“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警員們還來不及問話,全都愣住了。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正驚慌地看著他們”可知,隔壁房門只擂了幾下便開了,開門的是個白發(fā)蓬亂的老人,老人手里拿著一支漆黑的單簧管。第二次敲門擂了幾下便開了,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也表現(xiàn)了古廖夫的冷靜機智。結合“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雖然只是輕輕的兩下?!€沒睡吧……’門外是隔壁大學生那壓低了的嗓音。古廖夫將門開了一條縫:‘什么事?’‘我,我不知道該怎么感激才好,謝謝,是您救了我……以前從沒聽過您吹單簧管,剛才那是什么曲子?我是說,太美了,真的……’古廖夫板著臉,低聲而快速地說道:‘明天就去把你那該死的樂器處理掉,否則我就去舉報你。別連累到旁人身上。那聲音攪得我膩煩透了’”可知,再度響起的敲門聲嚇了他一跳,第三次敲門是輕輕的兩下,情節(jié)再次緊張;瓦爾金向老人表示感謝,并說古廖夫的曲子美,二人隔著門縫的對話表現(xiàn)出瓦爾金的感恩和對音樂的熱愛。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蛟唬骸爸^其環(huán)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庇讶死钤妇又?。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于人,名聲昭于時,坐于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zhí)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唆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僥幸于萬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為人,賢不肖何如也?”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維子之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保n愈《送李愿歸盤谷序》)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無不足兮A奚所望B膏C吾車兮D秣吾馬E從子F于盤兮G終吾H生以徜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陽,指山南水北,與《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中的“陽”詞義相同。B.是,代詞,這,與《歸去來兮辭》“覺今是而昨非”中的“是”詞義不相同。C.陟,罷免,貶職,與《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中的“陟”詞義相同。D.序,指的是一種文體名稱,此處為贈序,與《蘭亭集序》的“序”詞義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盤谷地處太行山的山谷中,風光優(yōu)美,土地肥沃,居民很少,因為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得名盤谷。B.有的人名聲顯赫,高興就隨意賞賜,發(fā)起怒來就任意處罰,有阿諛奉承的人環(huán)繞,又有妻妾歌姬爭寵。C.住在窮荒山野的人,過著陶淵明式的生活,悠游林下,山上采果,水中釣魚,不問世事,遠離官場。D.韓愈聽了李愿的講述,表達了對李愿的贊同,再以“歌"極言盤谷之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2)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14.文章借李愿之口描述了哪三種人的處世態(tài)度?請簡要概括?!即鸢浮?0.BEG11.C12.A13.(1)我并非討厭這些而躲避這種情況,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僥幸得到的。(2)(這就是)不被時代賞識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就去做這樣的事。14.①驕奢的權貴;
②高潔的隱士;
③鉆營的小人?!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沒有不滿足的事啊還有什么奢望?給我的車軸加油啊用飼料喂飽我的馬,跟隨您到盤谷去啊,終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稗伞弊鳌八钡馁e語,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所以“所望”后斷句;“無不足兮奚所望”與“膏吾車兮秣吾馬”句子結構一致,“馬”后斷句;“于盤”是“從子”的地點,中間不能斷開,所以“兮”后斷句。【1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太行山的南面有個(山谷叫)盤谷。/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B.正確。句意:這個山谷。/覺悟到今天的做法正確,之前的錯誤。C.“陟,罷免,貶職”錯誤。陟:提拔,提升,獎勵。句意:也不打聽官吏的升降。/獎懲功過,不應有所不同。D.正確?!短m亭集序》的“序”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A.“因為盤繞在兩山之間,所以得名盤谷”錯誤。結合“或曰:‘謂其環(huán)兩山之間,……’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可知,盤谷得名原因不止這一個。【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惡”,討厭;“逃”,躲避;“幸”,僥幸;“致”,得到。(2)“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被動句;“遇”,賞識;“行”,做。【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的能力。結合“利澤施于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數(shù)19.2 一次函數(shù)19.2.2 一次函數(shù)第1課時 一次函數(shù)的概念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考數(shù)學 第1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5 空間中的距離說課稿 新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24章 圓24.6 正多邊形與圓第2課時 正多邊形的性質說課稿 (新版)滬科版
- 2025甲指乙分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酒店租賃合同
- Module 4 Unit 2 He doesnt like these trousers.(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上冊
- 2025企業(yè)管理資料勞動合同駕駛員文檔范本
- 2024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烴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節(jié) 第1課時 醇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5
- Revision Being a good guest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4電路出故障了(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四年級下冊教科版
-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
- 115個低風險組病種目錄
- 系統(tǒng)解剖學考試重點筆記
- 暖通空調基礎知識及識圖課件
- 重力壩水庫安全度汛方案
- 防滲墻工程施工用表及填寫要求講義
-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tǒng)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Bankart損傷的診療進展培訓課件
- 校園信息化設備管理檢查表
- 新版抗拔樁裂縫及強度驗算計算表格(自動版)
- API SPEC 5DP-2020鉆桿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