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年碩士研究生統(tǒng)一筆試《311教育學專業(yè)
基礎綜合》備考真題庫(含答案)
學校:班級:姓名:考號:
一、單選題(35題)
1.學齡初期兒童的總特征是身心發(fā)展較緩慢,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學齡中期兒
童的特征身心急劇變化,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性增強,特別是情感較為豐富,又不
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稱之為“危險期”;學齡晚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明顯成熟,接近成
人的水平。這體現(xiàn)了兒童身心發(fā)展的()
A.順序性和階段性B.穩(wěn)定性C.不均衡性D.個別差異性
2.關于教育學科性質,烏申斯基的看法是
A.探討個人生理學和心理學知識B.人類教育問題:科學C.如何了解人和培養(yǎng)人的
高級藝術D.學校教學目的高級藝術
3.在遺傳和環(huán)境對人的心理發(fā)展的作用程度上,美國心理學家霍爾認為“一兩的遺傳
勝過一噸的教育”,這種觀點是()
A.遺傳決定論B.環(huán)境決定論C.成熟論D.相互作用論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
教人者無之?!洞髮W》。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秾W記》。上述各句中“教”字相
同的含義是:
A.反求諸己B.養(yǎng)子使作善C.以身垂范D.上施下效
5.以下關于終身教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終身教育是現(xiàn)代社會民主主義的要求
B.終身教育的原則是連續(xù)性、整體性
C.終身教育是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續(xù)
D.終身教育將學校化教育轉變?yōu)樯鐣逃?/p>
6.在教育與社會關系的理論中,有一種理論的前提假設是“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職者的
生產(chǎn)能力,因而雇用的決定便成為一種不確定的投資,成為一種風險投資。但雇主
可以通過個人屬性和特征間接地了解求職者的生產(chǎn)能力”,該理論是()
A.教育的國家再生產(chǎn)理論B.教育的經(jīng)濟再生產(chǎn)理論C.人力資本理論D.篩選假設
理論
7.二戰(zhàn)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應重視個性化原則、國際化原則、信息化原則和終
身教育的原則,提出這一報告的機構是()
A.臨教審B.教育改革推進本部C.文部省D.東京大學
8.我國最早將手工、圖畫、音樂列入中小學課程的學制是
A.癸卯學制B.壬子癸丑學制C.壬戌學制D.戊辰學制
9.在“海因茲偷藥”的道德兩難問題上,某兒童認為不管妻子過去對他好不好,這個丈
夫都去偷藥,大家都夸他是個好丈夫。據(jù)科爾伯格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該兒童
道德水平的特點是()
A.懲罰成服從的定叫階段B.個人工具主義的定向階段C.好孩子階段D.普遍道德
原則記向
10.中日甲午戰(zhàn)爭結束后,維新運動蓬勃發(fā)展,維新人士通過開辦學堂培養(yǎng)維新人才,
傳播維新思想。下列不屬于維新派開辦的學堂是()
A.經(jīng)正女學B.南洋公學C.廣雅書院D.通藝學堂
11.下面屬于“負強化”的反例的是()
A.孩子為了避免父母的訓斥而認真寫作業(yè)
B.丈夫擔心妻子的嘮叨每天準時回家
C.媽媽安撫孩子,孩子不再哭鬧
D.學生上課遲到,被罰抄作業(yè)三遍
12.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認可并獲得一定的地位,這是人的()
A.生理的需要B.歸屬的需要C.尊重和愛的需要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3.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以下不屬于布魯納理論基本主張的是
()
A.理智發(fā)展的教育目標B.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C.學科知識結構D.程序教學
方法
14.某班一組學生在一次數(shù)學測試中的成績是:72、80、56、87、80、94、76、92,
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是()
A.76B.78C.80D.82
15.羅伯特.斯萊文教授提倡多種形式的小學小組合作學習,其中“學習小組成績劃分
法(STAD)”在學業(yè)評價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與前次成績相比較計算學生的提高分,以全組提高分數(shù)總和作為小組學習成績。
B.將學生測驗的原始成績轉化為標準分,以全組標準分總和作為小組學習成績。
C.各組之間開展一對一的學習競賽,根據(jù)勝負場次對各組成績進行排名。
D.各組各自合作完成作業(yè),據(jù)此評定各組成績
16.普雷馬克原理是指()
A.用低頻活動作為高頻活動的強化物
B.用高頻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
C.用低頻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
D.用高頻活動作為高頻活動的強化物
17.某研究者對15位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的教學日記進行了逐級編碼分析,以探索鄉(xiāng)村教
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源性影響因素,構建相應的理論模型()
A.行動研究B.敘事研究C.民族志研究D.扎根理論
18.博士從一種朝廷備問官轉化為一種以教授為主要職能的學官的歷史時期是()
A.漢代興太學之后B.興鴻都門學后C.興郡國學后D.興宮邸學后
19.在現(xiàn)代教育學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了眾多的教育學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是()
A.梅伊曼B.拉伊C.狄爾泰D.克伯屈
20.17世紀,以愛丁堡大學為代表的蘇格蘭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相比,更重視
A.大學自治B.教授治校C.科學教育D.古典教育
21.19世紀后半期德國中等教育發(fā)展的主題是大力發(fā)展
A.皇家中學B.文實中學C.實科中學D.綜合中學
22.下列關于百日維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說法錯誤的是()
A.按照中體西用的原則設立京師大學堂B.廢除八股取士制度,結束了科舉考試C.
普遍設立新式學堂D.派人出國游學
23.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的關系是()
A.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沒有直接關系
B.研究假設的敘述是直接從研究問題的敘述中產(chǎn)生的
C.研究問題的敘述比研究假設的敘述更具有操作性
D.研究問題就是研究假設
24.主張“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钡氖牵ǎ?/p>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韓非子
25.下列選項中,屬于清末新政時期教育變革的重要舉措是
A.頒布壬子癸丑學制B.確立男女同校制度C.設立學部D.創(chuàng)設京師大學堂
26.“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也”.這一觀點出自()
A.《墨子》B.《荀子》C.《莊子》D,《韓非子》
27.20世紀,西方形成了眾多的課程理論流派,赫欽斯在《美國高等教育》一書中說:
“課程應該又永恒的學科組成。我們提倡永恒學科,因為這些學科抽繹出我們人性
的共同要素,因為它們使人與人聯(lián)系起來,因為它們對任何進一步的研究和對于世
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這種課程理論屬于()
A.經(jīng)驗主義課程論B.知識中心主義課程論C.改造主義課程論D.存在主義課程論
28.20世紀30年代聯(lián)共(布)中央頒布實施《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確定該時期
蘇聯(lián)教育發(fā)展的主要任務是()
A.實施綜合教學大綱B.恢復班級授課制度C.建立統(tǒng)一勞動學校制度D.加強教學
與生產(chǎn)勞動的聯(lián)系
29.南宋時期著名的四大書院是()
A.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麗澤書院、象山書院
B.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漳南書院、茅山書院
C.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石鼓書院、東林書院
D.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東林書院、象山書院
30.隨著“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施行,中國經(jīng)學教育制度正式建立,其標志是
A.設置博士B.守師法家法C.建立察舉制D.創(chuàng)辦太學
31.“強調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創(chuàng)造"或者說傲育是發(fā)展
關于自由選擇以及對選擇的意義和責任的認識過程'”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義教育思潮B.要素主義教育思潮C.存在主義教育思潮D.現(xiàn)代人文主義
教育思潮
32.由清末民初實利主義教育思想發(fā)展而來,適應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提出教
育要授人以一技之長和促進事業(yè)發(fā)展的教育思潮是()
A.實用主義教育思潮B.職業(yè)教育思潮C.工讀主義教育思潮D.科學教育思潮
33.在《論語》“樊遲學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點()
A.教育的等級性B.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分離C.教育的階級性D.教育的社會性
34.法國教育史上,曾經(jīng)頒布過這樣的法案,其中規(guī)定:“對于擅自不送子女上學讀
書,也不在家中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家長,屆時按違反國家法律處治,情節(jié)嚴重者將
受到起訴,甚至被投進監(jiān)獄?!边@部法案應該是()
A.《課程憲章》B.《阿斯蒂埃法》C.《費里法案》D.《哈比改革法》
35.某研究團隊采用觀察法研究幼兒游戲中的沖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觀察記錄表,記
錄幼兒沖突行為主體、起因、過程和結果。為了不干擾幼兒園正?;顒樱?jīng)與幼兒
園溝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園觀察。這種記錄方法是
A.事件取樣法B.行為檢核法C.時間取樣法D.軼事記錄法
二、判斷題(5題)
36.認知風格就是認知策略。
A.正確B.錯誤
37.學習者就是學生。
A.正確B.錯誤
38.德育應當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學之中。
A.正確B.錯誤
39.課程即學校開設的全部學科的總和。
A.正確B.錯誤
40.英國公學即英國公立學校。
A.正確B.錯誤
參考答案
1.A人的身心發(fā)展是一個有順序的、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在生理方面,身體的發(fā)
展是先頭部后四肢,先中心后邊緣;在心理方面,心理機能的發(fā)展順序是由具體形
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由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由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喜怒
哀樂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人的成長是持續(xù)不斷的過程,但在這個總的發(fā)
展過程中,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
2.C烏申斯基認為教育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教育的最終任務在于滿足個
人和人類求取人性本身完善的需要,其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滿的人。教育所關注的
主要問題不應該是學校的教學科目、教學論或體育規(guī)則問題,而應該是人的精神和
人生問題。
3.A美國心理學家霍爾認為人的心理發(fā)展主要由遺傳決定,他的典型論調是“一兩的
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4.B題干各句的“教”的側重于“教化育人”,而“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
善也”一句中,“養(yǎng)子使作善”為“培育、育人”之義。
5.C這道題雖然選項有空缺,但是C的表述是明顯錯誤的,終身教育并不是哪種教
育的延續(xù),它的含義不僅僅指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還包含人一生所受的各種教育
的總和。
6.D篩選假設理論是邁克爾斯賓塞于1973年提出,該理論的理論假設是“雇主由于
不了解求職者的生產(chǎn)能力,因而雇用的決定便成為一種不確定的投資,成為一種風
險投資。但雇主可以通過個人屬性和特征間接地了解求職者的生產(chǎn)能力”。
7.A
8.B壬子癸丑學在1912年11月頒布的《小學校教則及課程表》中,指出初等小學
校開設修身、國文、算術、手工、圖畫、唱歌、體操更7門課程。所以據(jù)此本題選
Bo
9.C依據(jù)題干,該兒童認為這個丈夫會得到大家的夸獎,所以這個體現(xiàn)了好孩子的
定向階段。該階段的特點就是我們的行為得到大家的表楊我們就應該做,不能得到
大家的認同就不能做。
10.C維新運動中,維新派創(chuàng)辦了萬木草堂、時務學堂、經(jīng)正女學、通藝學堂、北洋
西學堂與南洋公學。所以本題選C。
11.D
12.C
13.D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布魯納理論的基本主張的是:理智發(fā)
展的教育目標、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學科知識結構和發(fā)現(xiàn)教學法。
14.C
15.A題干中所表述的情境是任課教師對課程的領會。在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中,所
有學生最后就所學內容獨立參加達標測驗,應用提高分計分制進行打分,將小組成
員的個人分數(shù)相加構成小組分數(shù)。
16.B普雷馬克原理是指用高頻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他物。
17.D扎根理論是在經(jīng)驗資料的基礎上自下而上地建立理論的方法。操作程序包括:
①從資料中產(chǎn)生概念,對資料進行逐級登錄;②不斷地對資料和概念進行比較,系
統(tǒng)地詢問與概念有關的生成性理論問題;③發(fā)展理論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間
的聯(lián)系;④理論性抽樣,系統(tǒng)地對資料進行編碼;⑤建構理論,力求獲得理論概念
的密度、變異度和高度的整合性。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并建構理論模型是扎根理論
中最重要特色。
18.A
19.D梅伊曼和拉伊是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而克伯屈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
物,狄爾泰、斯普朗格和利特是文化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20.C這道題解題方法1,靠很大的記憶量,見過這個知識點并記憶準確;方法2,推
斷法,17-18世紀歐洲逐漸有了新大學運動的開啟,牛津劍橋就是傳統(tǒng)的古典教育
的大學,題干的表述牛津劍橋與愛丁堡大學不同,那么一定不同在教育內容上,是
與傳統(tǒng)大學相反的科學教育。至于B是因為柏林大學之后才有了教授治校的思想。
至于A自中世紀以來,中世紀大學的盎著特別就是自治,也不會成為愛丁堡大學的
特色。推斷+排除是教育史考試中常見的有效的方法。
21.C19世紀實科中學得以迅速發(fā)展,并于1832年得到政府的認可。1870年,實科
中學的畢業(yè)生獲得升入大學的資格,但只能學習數(shù)學、自然科學和現(xiàn)代語言。
22.B
23.B
24.D
25.C1905年,清政府在中央建立學部,作為統(tǒng)轄全國教育事務的中央教育行政機構,
ABCD中,只有設立學部是屬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內容,故選C。
26.D這道題很簡單,只要理解題干這句話的含義是:道德有時候是無效的,威勢才
是有效的。那么只有法家主張依法治固,輕視德治,那么直接看四個選項中誰主張
法家思想,那么只有《韓非子》。
27.B知識中心課程理論代表人物:赫爾巴特、斯賓塞、要素主義、永恒主義、布魯
納;主要觀點:以學科知識或文化的發(fā)展作為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按照一定的價
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jù)知識的邏輯體系,將
所選出的知識組織成為學科;知識中心課程論的目的是使學生有系統(tǒng)有計劃地學習
各門學科知識;知識中心課程的編制者一般都是科學家或學科專家,他們關心的是
社會需要,是學生需要接受什么。
28.B蘇聯(lián)各階段的教育(1』重勞動還是側重知識,是每年的必考點。蘇聯(lián)建國-20年
代:偏重勞動:體現(xiàn)在綜合教學大綱和勞動教學法中,包含ACD的內容。30年代,
偏重知識:恢復班級授課制,提高讀寫算能力,制定具有學科知識性的教學大綱,
只有B符合
29.A
30.D元朔五年,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等人的建議,為博士置弟子,標志著太學的正式
設立。在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三條建議:獨尊儒術;興太學以養(yǎng)
士;重視選舉,任賢使能。
31.C
32.B
33.B在“樊遲學稼”中,樊遲向孔子請教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樊遲向孔子學
種菜,子曰:“吾不如老圃”,在樊遲離開后,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
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
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焉,焉用稼”,這反映了古代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分離。
34.C
35.A事件取樣法指以事件為單位進行觀察,對事件從頭到尾地進行觀察,注重特定
行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過程,記錄特定行為或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原因、結果和事
件發(fā)生時情境。題干中記錄幼兒沖突主體、起因、過程、結果,屬于事件取樣法。
沒有提到記錄行為呈現(xiàn)與否,呈現(xiàn)頻率及其持續(xù)時間,不屬于時間取樣法;沒有提
到根據(jù)觀察到的事件或行為,對照觀察核對表中的各個項目逐條檢核,在符合的條
目上做記號,不屬于行為檢核法;沒有提到記錄有價值的行為,不屬于軼事記錄法。
36.B⑴認知風格是指學生在學習和處理信息時個人所偏好的方式,是學習者在學習
過程中養(yǎng)成的習慣,如知覺時的場依存型與場獨立型風格,問題解決時的沖動型與
沉思型風格。(2)認知策略指的是學習者用于調整自己注意、記憶、學習和思維過
程的一些方法和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聽力職業(yè)病免責協(xié)議書
- 賠償和解協(xié)議書
- 結婚忠義協(xié)議書
- 卡丁車安全免責協(xié)議書
- 聘請隊長協(xié)議書
- 道路借管協(xié)議書
- 村集體資產(chǎn)處置協(xié)議書
- 自愿給地協(xié)議書
- 學生未返校安全協(xié)議書
- 租賃電鍍協(xié)議書
- 河南省南陽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終質量評估+物理試卷答案
- 食品安全與質量檢測技能大賽考試題庫400題(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興市初三中考三??茖W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核心素養(yǎng)-空間觀念
- 吉林省長春市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附真題答案】
- DZ/T 0462.3-2023 礦產(chǎn)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3部分:鐵、錳、鉻、釩、鈦(正式版)
- 梧州喜得寶礦業(yè)有限公司廣西梧州市金山頂金銀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2024年職業(yè)衛(wèi)生技術人員評價方向考試題庫附答案
- 安全管理之肉制品安全及防控措施
- 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的能源與算力協(xié)同優(yōu)化
- 中小學學生規(guī)范漢字書寫比賽硬筆格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