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聲音(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聲音(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聲音(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聲音(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聲音(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聲音(解析版)

一、單選題

1.(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觀察者靜止在路旁,一列動車以速度v向觀察者

駛來,動車發(fā)出的鳴笛聲頻率為力,觀察者聽到的聲音頻率為方聲音的速度為〃,/與

力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oB.f=fC.f=fD.f=f

u+vu-v0u+v0u-v0

【答案】B

【詳解】動車發(fā)出的鳴笛聲頻率為弁,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為方當波以速度〃通過接

收者時,時間/內(nèi)通過的完全波的個數(shù)為

ut

n=一

A

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為

/=-

2

波源朝向觀察者以速度v運動,由于波長變短為法j-V3而使得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波的

個數(shù)增多,即

Jo一丁一

z0u-v

故選B。

2.(2022秋?廣東佛山?八年級佛山市南海區(qū)大瀝鎮(zhèn)許海初級中學校考競賽)甲、乙兩人

站在一堵光滑的墻壁前,兩人之間相距102辦且距離墻壁均為68%,如圖所示,甲開

了一槍后,乙先后聽到兩聲槍響的時間間隔為()(已知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

--花------?乙

A.0.15B.0.2sC.0.38sD.0.4s

【答案】B

【詳解】(1)分析:做此題的關(guān)鍵就是弄明白兩次聲音是怎么傳播過來的.第一次是聲

音直接從甲傳到乙,已知聲速,又有傳播的路程,可利用公式t=S/V求出所用時間.

(2)第二次是聲音遇到光滑的墻壁被反射到耳朵的,需要根據(jù)反射定律來畫圖,連接

甲乙,做連線的中垂線與墻壁交于一點C,聲音從甲到C再到乙,這次聲音傳播通過的

路程為AC+CB,已知聲速,可利用公式t=S/V求出第二次所用的時間.

兩次時間只差即先后聽到兩聲槍響的時間間隔為.

解答:???第一次聲音直接從甲傳到乙,

所用的時間為:tl=Sl/V=102m/340m/s=0.3s,

第二次聲音從甲到c再到乙用的時間,

從圖可知QA=OB=12AB=l/2xl02m=51m,

22

OC=68m,根據(jù)勾股定理得AC=BC=OC2+AO2解得AC=BC=85m

所以第二次傳播的路程為:S2=AC+BC=85m+85m=170m,

則第二次的時間為:t2=S2/V=170m/340m/s=0.5s,

兩聲槍響的時間間隔為:t=t2-tl=0.5s-0.3s=0.2s.

故【答案】B

3.(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距離爆炸點6千米處的某人,先后兩次聽到爆炸

的聲音,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聲波經(jīng)水平直線傳播而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經(jīng)過空

中云層反射而來的.設(shè)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兩次聽到的爆炸聲間隔

時間為11.7秒,則云層的高度約為

A.4千米B.6千米C.8千米D,10千米

【答案】A

【分析】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聲波經(jīng)水平直線傳播而來的,根據(jù)速度的公式得到需要的

時間;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經(jīng)過空中云層反射而來的,聲音先到達云層,經(jīng)云層反射到

達某人,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路程,根據(jù)速度的公式得到需要的時間,兩次用時之差是

11.7s,列出等式,求出云層的高度.

【詳解】第一次聽到經(jīng)水平直線傳播而來的聲音,需要時間匕="c=黑6000也加,

要想聲音經(jīng)云層反射到達某人,起反射作用的云層一定在爆炸處和某人的中間位置的正

2

上方的地方,聲音經(jīng)過的路程為:52=2x7(3000m)+/?)某人經(jīng)過云層反射聽到爆炸

聲的時間為:/-.A/?。。。")'一,兩次聽到的爆炸聲間隔時間為11.7s,

v340m/s

試卷第2頁,共33頁

2j(3000,〃)-把.6000〃?=]],7s,所以h=3986m~4km.

340m/s340/n/s

故選A.

【點睛】本題考查速度的計算,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知道聲和光同樣符合反射定律,確

定起反射作用的云層在爆炸處和某人的距離中點的正上方.

4.(2023春?陜西渭南?九年級校考競賽)沖鋒號即軍號,戰(zhàn)場吹起沖鋒號,戰(zhàn)士們即全

力向前,奮力拼殺。沖鋒號無音孔或變音按鍵,由號嘴、喇叭口、號管組成,構(gòu)造最簡

單,發(fā)音噫亮,傳遠性好。關(guān)于沖鋒號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沖鋒號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用力吹響沖鋒號是改變了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C.沖鋒號發(fā)出的聲音只能傳播信息

D.沖鋒號喇叭口的作用是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聲音的音調(diào)

【答案】B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沖鋒號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沖鋒號內(nèi)空氣柱振動產(chǎn)

生的,故A錯誤;

B.用力吹響沖鋒號增大了空氣柱的振幅,從而改變了發(fā)出聲音的響度,故B正確;

C.沖鋒號發(fā)出的聲音既能傳播信息,也能傳遞能量,故C錯誤;

D.沖鋒號喇叭口的作用是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

故選B。

5.(2023春?湖北黃石?八年級統(tǒng)考競賽)如圖所示,用筷子敲擊大小不同的瓷碗可以演

A.樂曲聲是由瓷碗振動產(chǎn)生的

B.快速敲,聲音傳播速度越快

C.用更大的力敲碗可改變音調(diào)

D.優(yōu)美的樂曲聲一定不是噪聲

【答案】A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因此樂曲聲是由瓷碗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快速敲,物體振動頻率快,聲音的音調(diào)高,故B錯誤;

C.用更大的力敲碗,物體振動的幅度變大,響度變大,改變的是聲音的響度,故C錯

誤;

D.如果人正在休息,樂曲聲也會打擾人的休息,也是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6.(2021秋?湖南長沙?八年級雨花外國語學校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

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zhì)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多

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A.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C.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答案】A

【詳解】用小錘敲擊音叉,音叉振動發(fā)聲,但振幅較小,難以觀察。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

緊靠懸線下的輕質(zhì)小球,小球被振動的音叉彈開,幅度較大,現(xiàn)象明顯,故A符合題

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7.(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聲在海水中的速度隨海水的深度、

溫度、含鹽量變化而變化;如圖所示是聲速隨海水深度變化的函數(shù)圖像,Ha,乩分別

為海面、海底坐標,當潛艇在海下用聲波傳遞信息時,效果最好的是()

A.在海底與海面之間

B.在海下各處一樣

C.在海底

試卷第4頁,共33頁

D.無法判斷

【答案】C

【詳解】聲波傳播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溫度、鹽度和海水深度等,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鹽度的及靜壓力的增加也會引起聲速的增大,其中溫度的變化對聲速的影響最大;觀察

圖像可知,Ha、班分別為海面、海底坐標;在海水中某處聲音的傳播最小速度V0,海

洋表面和海底之間的中部區(qū)域內(nèi),隨著海底深度的減小和增加而增大,到達海底比到達

海面速度變化的快,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3?湖南衡陽.九年級湖南省衡南縣第一中學??几傎悾┒宋绻?jié)舉行龍舟賽時,運

動員喊著號子、合著鼓點有節(jié)奏地同時劃槳。下列有關(guān)聲現(xiàn)象說法錯誤的是()

A.鼓聲是由鼓槌振動產(chǎn)生的B.觀眾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

C.運動員打鼓的力越大,響度越大D.岸上觀眾聽到的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

【答案】A

【詳解】A.鼓聲是由鼓面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符合題意;

B.觀眾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運動員打鼓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岸上觀眾聽到的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交通部門通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

測速儀前后兩次發(fā)出并接收到的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jù)兩次信號的時間差,

測出車速,如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

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假設(shè)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聲速

A.汽車遇到第一次信號時距離測速儀102m

B.汽車兩次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為1.3s

C.w的值為34

D.汽車的速度約為26.15m/s

【答案】C

【詳解】A.由圖知,汽車收到第一次信號時,經(jīng)過的時間為

t,屋3s

12

距測速儀

S18.嗾年豐82am/s?

故A正確,A符合題意;

B.汽車兩次收到信號的時間差

?=1.6s-O.3s=1.3s

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

C.由圖知,汽車收到第二次信號時,經(jīng)過的時間為

距測速儀

s28曦與6Mom/s?

即〃的值為68,故C錯誤,C符合題意;

D.由圖知,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內(nèi)行駛

s皿?

22

汽車的速度

s34mo廠.

v=—=-------26.15m/s

t1.3s

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0.(2023春?湖南衡陽?八年級湖南省衡南縣第一中學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所示四個實驗

場景,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試卷第6頁,共33頁

A.甲圖可以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由此實驗現(xiàn)象可以進一步推理得出“真空

不能傳聲”,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學推理法

B.乙、丙兩圖都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實驗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C.丙圖可以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D.丁圖可以驗證空氣可以傳聲、聲波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答案】D

【詳解】A.如圖甲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鐘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空氣,發(fā)現(xiàn)

鈴聲明顯減小,這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實驗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這種研究方法叫做實驗推理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圖乙所示,用該裝置探究鋼尺振動時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需控制其它因素都

不變,因此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頻率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而圖丙,重敲

音叉時,小球被推開的幅度增大,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增大,說明音叉振幅越大,響度

越大,保持音叉振動的頻率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綜上所述,乙、丙兩圖都可以探

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guān)系,實驗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丙圖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通過乒乓球被彈起呈現(xiàn)音叉的振動,可以將音叉的微小

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同時聽到了聲音,該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該

實驗中將音叉的微小的振動轉(zhuǎn)換為乒乓球的大振動,所以該實驗中用到的這種科學探究

方法是“轉(zhuǎn)換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丁圖敲擊右邊的音叉,發(fā)現(xiàn)緊靠左邊音叉的輕質(zhì)小球被多次被彈起,說明左音叉在

振動,并且左音叉振動的原因是由于右音叉的振動,這樣不僅說明了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也說明的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同時還說明了聲波能傳遞能量,可以驗證空氣可以傳

聲、聲波可以傳遞能量,實驗中運用了轉(zhuǎn)換法,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11.(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電,在鋼軌中的

傳播速度為也,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

間隔為f,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

場一匕

B.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

%一匕

c.鋼軌的長度為0-

匕一匕

D.鋼軌的長度為(也-切)t

【答案】C

【詳解】CD.設(shè)鋼軌的長度為L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

L

ti=-

聲音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為

L

t2=~

%

時間間隔

LL

t=tl-t2=———

匕匕

所以鋼管的長度

一丹_匕

故C正確,D錯誤;

AB.聲音從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為

LL—vVy

t2=—=嗎一匕=-----t

匕I嶺f

故AB錯誤。

故選C。

12.(2022秋?陜西渭南?八年級校考競賽)張某在《朗讀者》中為大家演繹了《追風箏

的人》.關(guān)于其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朗讀時,朗讀者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聲音

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3xl08m/s

C.觀眾主要依據(jù)音調(diào)區(qū)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

D.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頻率很高

【答案】A

【詳解】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傳播時需要介質(zhì).

(2)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3)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

(4)音色是區(qū)別聲音的重要標志.區(qū)別聲音就是靠音色.

解答:A、發(fā)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朗讀時是聲帶振動產(chǎn)生聲音,故A正確;

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B錯誤;

C.觀眾主要依據(jù)音色區(qū)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故C錯誤;

D.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振幅很大,響度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睛】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zhì)和傳播速度幾個

試卷第8頁,共33頁

方面去分析,難點是聲音三個特性的區(qū)分.

二、多選題

13.(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所示,每晚7點半,北京望京SOHO門前

一截不通車的馬路上,隊長金玉琴吹響口哨,分散在各處聊天的大爺大媽開始集結(jié),準

備跳操,伴隨著音樂節(jié)奏動作整齊地表演他們自編的各種動作;下列關(guān)于他們跳操的說

法中正確的是()

A.以地面為參照物大爺大媽是靜止的

B.以領(lǐng)隊為參照物大爺大媽是靜止的

C.音樂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大爺大媽耳朵的

D.為了不影響周圍群眾的生活,他們盡量減小音量,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答案】BC

【詳解】A.以地面為參照物,大爺大媽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A錯誤;

B.他們的動作整齊,因此,以領(lǐng)隊為參照物大爺大媽的位置不變,是靜止的,故B正

確;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音樂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大爺大媽耳朵的,故C正確;

D.為了不影響周圍群眾的生活,他們盡量減小音量,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

誤。

故選BC?

14.(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盯,在鋼軌中

的傳播速度為也,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

間間隔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V2>V7)()

A.鋼軌的長為「比,

匕一匕

v,t

B.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為

嶺一匕

C.鋼軌的長為"二乜

D.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為r

【答案】AB

【詳解】AC.設(shè)鋼軌的長度為£,由口=士知道,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是:

t

L

%=一,

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是:

L

才2=一,

%

時間間隔是:

LL

t=£-2二-----,

匕“

故解得鋼管的長度是:

"2一匕

故A正確,C錯誤;

BD.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是:

^

t_v2-V]_v2-Vj,

'2—----

v2v2v{t

故B正確,D錯誤。

15.(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小明利用實驗室內(nèi)的示波器,將幾種不同發(fā)聲

體的振動的情況顯示在屏幕上,關(guān)于這四種聲音說法正確的是()

A.乙是噪聲,其余的屬于樂音

B.甲和丙具有相同的響度,但丙的音調(diào)更低

C.乙和丁具有不同的音調(diào)和音色

D.乙和丁的響度、音色不一樣,但音調(diào)一樣

【答案】BD

【詳解】A.從甲乙丙丁四幅圖可以看出,根據(jù)圖示可知:四列聲波都是有規(guī)則振動的

波形,是樂音波形,故A錯誤;

B.甲和丙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響度是相同的,但相同時間內(nèi)甲的振

動次數(shù)比丙的多,所以丙的音調(diào)更低,故B正確;

CD.乙和丁在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頻率相同,因此它們的音調(diào)相同;乙和丁的振幅不同,

試卷第10頁,共33頁

響度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C錯誤,故D正確。

故選BD。

三、填空題

16.(2023?湖南衡陽?九年級湖南省衡南縣第一中學??几傎悾┰陂L為884m的金屬管的

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緊貼金屬管的同學可以聽到兩次聲音。如果兩聲相隔2.43s,

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則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m/So

【答案】5200

【詳解】聲音在金屬管中傳播的時間為

s

乙=一

%

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為

S

’2=一

根據(jù)題意可知,聽到兩次聲音相隔2.43s,所以有

t2—=-------=2.43s

*%

帶入數(shù)據(jù)

884884m

=2.43s

340m/s%

解得v^=5200m/so

17.(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一根長為L的直鋼管,當在其中一端敲擊一下

時,其同學在另外一端聽到了兩次響聲,并用秒表測量出時間間隔為G第一次的響聲

是通過(選填“空氣”或“鋼管”)傳遞過來的,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加,

則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表達式v/=(用題目中的字符表達)。

【答案】鋼管

L-tv0

【詳解】口]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所以先聽到的那次響聲

是通過鋼管傳來的。

⑵由可得’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為

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時間為

由于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較慢,所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較長,則聽到兩次響聲的

時間間隔

LL

t=-------

vo匕

解之可得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

Lv

v.=~~—0

L-tv。

18.(2021秋?湖南長沙.八年級雨花外國語學校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1、2所示,撥動張緊

的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變化;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通過觀察、體驗、總

結(jié),可以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產(chǎn)生的;如圖3所示,找一根長木棍,右邊

這位同學用針尖輕輕地刮木棍的一頭,刮木棍的沙沙聲連他自己都聽不清。左邊的另一

位同學在木棍的另一頭,把耳朵緊貼木棍,卻能清楚地聽到他拍來的“電報”。原因

是:O

【詳解】[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橡皮筋會發(fā)出聲音,同時會觀察到橡皮筋在上下振動;

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會感覺到聲帶發(fā)麻即在振動。所以,通過這兩個實驗

總結(jié)物體發(fā)聲的共同特征是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⑵右邊同學用針尖輕輕地刮木棍的一頭,刮木棍的沙沙聲連他自己都聽不清。是因為刮

木棍的聲音需要通過空氣傳播到他自己的耳朵,而空氣傳聲速度較慢,聲音在傳播的過

程中逐漸減弱,所以他自己都聽不清刮木棍的沙沙聲;左邊同學在木棍的另一頭,把耳

朵緊貼木棍,刮木棍的聲音通過木棍傳入她的耳朵,固體的木棍傳聲速度較快且效果好,

所以該同學能聽到他拍來的“電報”。

19.(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高速路上安裝了測速儀來監(jiān)控道路上的違章行

駛。測速儀對著前方行駛而來的汽車連續(xù)兩次發(fā)射超聲波。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射超聲波到

接收汽車反射的超聲波經(jīng)過了0.2s,則汽車第一次反射超聲波時距測速儀m;測速

儀兩次發(fā)射超聲波間隔0.8s,從第二次發(fā)射到接收汽車的反射波經(jīng)過了0.1s,則測到的

車速是m/So(聲速取340m/s)

【答案】34

試卷第12頁,共33頁

22.67

【詳解】[1]由題意可知,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射超聲波時,超聲波從測速儀傳播到汽車的時

間為

0.2s」

t.=-----=0.1s

12

故汽車第一次反射超聲波時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

瓦=%=340m/sxO.ls=34m

⑵同理可知,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射超聲波時,超聲波從測速儀傳播到汽車的時間為

_'Is_005s

22

故汽車第二次反射超聲波時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

s2=vt2=340m/sx0.05s=17m

故汽車在兩次與信號相遇的過程中,行駛的距離為

s=sx-s2=34m-17m=17m

所用時間為

t-+%2—A=0.8s+0.05s—0.Is-0.75s

故測到的車速為

s_17m

?22.67m/s

t0.75s

20.(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成語“掩耳盜鈴”中盜賊所犯

的錯誤是:既沒有阻止聲音的—,又沒有阻止聲音的.已知人耳區(qū)分兩次聲音

的時間間隔為0.1s以上,現(xiàn)有一根長為17m的鐵管,如果你將耳朵貼在鐵管的一端,

讓另外一個人敲擊一下鐵管的另一端,則敲擊聲由空氣傳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會聽

到次敲打的聲音.(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在鐵中傳播速度為

5200m/s)

【答案】產(chǎn)生傳播0.051

【詳解】“掩耳盜鈴”從物理學角度分析盜賊所犯的錯誤是:既沒有阻止聲音的產(chǎn)生,又

沒有阻止聲音的傳播,只是阻止聲音進入自己的耳朵;

因為管長s=17m,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則由v=s/f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

ti=s/v空氣=17m/340m/s=0.05s;

由于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氣體中最慢,

所以聲音在鐵管中的傳播時間一定小于0.05s,則兩次聲音的間隔一定小于0.1s,此時

人耳無法分辨兩次聲音,故只能聽到一次敲打聲.

21.(2022秋?陜西渭南?八年級??几傎悾┤鐖D所示,8個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

度的水,敲擊它們,可以發(fā)出“1、2、3、4、5、6、7、:”的聲音來。這些聲音是由________振

動發(fā)出的。越用力敲,聲音就越響,是因為:0用相同大小的力從左到右敲

擊,音調(diào)越來越(填“高”或"低”)。在瓶口向內(nèi)吹氣,聲音是由于振

動而產(chǎn)生的。

【答案】水和瓶子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高空氣柱

【詳解】山⑵敲擊它們時,振動的物體是水和瓶子,瓶子發(fā)出聲音,說明聲音是由物

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越用力敲,振幅越大,聲音就越響。

[3]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質(zhì)量越大,越難振動,音調(diào)越低,音調(diào)從左到右,越來越

高。

⑷用嘴在瓶口吹氣時,振動的物體是瓶內(nèi)的空氣,聲音是由瓶內(nèi)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

22.(2022秋?江西贛州?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通過觀察下列的聲音波形圖,的音調(diào)

相同,的響度相同。

ABCD

【答案】ABDABC

【詳解】山⑵音調(diào)和頻率有關(guān),響度和振幅有關(guān);由波形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ABD的

振動次數(shù)相同,即它們的振動頻率相同,因此音調(diào)相同;ABC偏離原位置相同,振幅

相同,因此響度相同。

四、實驗題

23.(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所示的是探究聲現(xiàn)象的三個實驗情景,請

回答下列問題:

試卷第14頁,共33頁

甲乙丙

(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

說明—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得

越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越大,這個現(xiàn)象說明—.

(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

明—;若把甲、乙兩個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彈起的圖是—

(選填“甲”或“乙”).

(3)如圖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撥動鋼尺,

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然后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再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下,第一次鋼尺振動得快,它的音調(diào)—

(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diào)與有關(guān).

【答案】發(fā)聲體在振動把音叉的振動放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空

氣能傳聲乙一高頻率

【詳解】(1)聲音由振動產(chǎn)生,為了表示發(fā)聲體的振動,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圖甲所示,

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乒乓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就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音叉的振動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動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實驗中的

作用就是將音叉的振動放大;

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得越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越大,這個現(xiàn)象

說明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

明右邊音叉的振動能通過空氣傳遞到左邊的音叉,即空氣能傳聲;

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所以把甲、乙兩個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不

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彈起的是乙圖,因為聲波不能從右邊傳遞到左邊,而敲擊甲圖的音

叉是仍然能夠振動的,泡沫塑料球會被彈起.

(3)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證振幅相同,而兩次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

振動的頻率不同,可以比較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

比較兩種情況,第一次鋼尺伸出短,振動得快,它的音調(diào)高,這說明音調(diào)與頻率有關(guān).

24.(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如圖所示,小明設(shè)計了下面幾個實驗探究聲音

的特征:

A出.硬數(shù)紙不板同接的依齒B出.改事面變的的長尺庚伸二=田2過5接2子3的2的喜力翁度番吹筆幡

輪速度

(1)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你認為四幅圖中不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

是.

(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齒數(shù)越多,(填“音調(diào)”“響度”

或“音色”)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fā)出的聲音是振動產(chǎn)生的.

(3)如圖B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shù)拈L度,撥動鋼尺,

就可聽到(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

則聽到聲音的(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

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后,發(fā)現(xiàn)音調(diào)逐漸(填“變高”或“變低”)T,觀

察發(fā)現(xiàn)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

卻聽不到聲音,這時由于.

【答案】D音調(diào)空氣鋼尺響度振動頻率小于20Hz,

發(fā)出次聲波

【詳解】試題分析:(1)音調(diào)是指聲音的高低,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響度是指聲音的

強弱,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故選D

(2)如圖A所示,硬紙板接觸齒數(shù)不同的齒輪,齒數(shù)越多,硬紙板振動的頻率越高,

音調(diào)越高.如圖D所示,吹筆帽發(fā)出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3)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發(fā)聲,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

鋼尺振動的幅度增大,則聽到聲音的響度變大;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鋼尺

振動變慢,音調(diào)逐漸變低,振動頻率小于20Hz,發(fā)出次聲波,低于人耳的聽聲范圍,

人耳聽不到聲音.

考點:聲現(xiàn)象

25.(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

音的音調(diào)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

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載面積有關(guān);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guān);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guān)。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中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diào)高低取

試卷第16頁,共33頁

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

A銅600.76

B銅600.89

C銅601.02

D銅800.76

E銅80

F銅1000.76

G鋼801.02

H尼龍801.02

I尼龍1001.02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三根琴弦進行實驗;

(3)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還沒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要選擇三根琴弦,必須知道該項

內(nèi)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shù)據(jù)mnP;

(4)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diào)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guān),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答案】ABCADF1.02取任意編號的一種琴弦,調(diào)整其松緊程度,

用相同的力撥動琴弦,比較音調(diào)高低

【詳解】口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橫截面積的關(guān)系,要保持長度

和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故應選擇ABC。

[2]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長短的關(guān)系,要保持橫截面積和材料

相同,長短不同,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故應選擇ADF。

[3]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材料的關(guān)系,要保持橫截面積和長短

相同,材料不同,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選擇EH,所以補充的橫截面積應相同,故應補充

1.02mm2o

[4]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音調(diào)高低與松緊程度的關(guān)系,要保持橫截面積、

材料和長短相同,松緊程度不同,故應取任意編號的一種琴弦,調(diào)整其松緊程度,用相

同的力撥動琴弦,比較音調(diào)高低。

五、計算題

26.(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為了監(jiān)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在公

路上安裝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

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回來的信

號用時0.5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jīng)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3s,若發(fā)出

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

(2)汽車的速度。

...................

【答案】(1)85m;(2)34m/s

【詳解】解:由題意的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所用時間

0.5s八“

A-------0.25s

12

由丫=£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t

M=u聲%=340m/sx0.25s=85m

(2)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所用時間

0.3s八1.

—-----=0.15s

22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s2=v^t2=340m/sx0.15s=51m

因此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

s=S]—“=85m-51m=34m

這34m共用時間

t-A/—%+?2—1.1s—0.25s+0.15s-Is

汽車的速度

s34m_..

v=—=------=34m/s

tIs

答:(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85m;

(2)汽車的速度為34m/s。

試卷第18頁,共33頁

27.(2022秋?江西贛州?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某市區(qū)快速路段限速80km/h,并在原地架

設(shè)了固定測速儀,其原理如圖所示,汽車向測速儀的方向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

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fā)

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s,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8s,超聲波的速度

是340m/s,求:

(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有多遠?

(2)汽車經(jīng)過上述路段的速度是多少?是否超速?

(3)若汽車速度保持不變,測速儀在發(fā)出第二個信號后,再隔0.9s發(fā)出第三個信號,

則第三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多久?

第二次反射第一次反射

/77////////////////////

【答案】(1)102m;(2)汽車經(jīng)過上述路段的速度是72km/h,不超速;(3)0.3s

【詳解】解:(1)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

褊=gx0.6s=0.3s

由丫=£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

t

邑=V聲/聲i=34°m/sX63s=102m

(2)第二次發(fā)出的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

,聲2=gx0.4s=0.2s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距測速儀的距離

s2=v聲方聲2=340m/sx0.2s=68m

所以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汽車行駛的距離為

s車~s2=102m-68m=34m

該過程中,汽車行駛時間為

,車+/聲2=1.8s-0.3s+0.2s=1.7s

汽車的行駛速度為

s笈34m

雇=3=——=20m/s=72km/h<80km/h

車t軍1.7s

所以不超速。

(3)當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離距測速儀是68m,汽車前進時間為

t=At—t聲2=0.9s—0.2s=0.7s

在0.7s以后,測速儀發(fā)出第三個信號,此時汽車前進距離為

s'=v車/=20m/sx0.7s=14m

所以在測速儀發(fā)出第三個信號的瞬間,汽車距離測速儀的距離為

s"=s2-s'=68m-14m=54m

則超聲波信號與汽車相遇的時間

t=s'=_____駟______=0.15s

3v聲+v車340m/s+20m/s

所以第三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的總時間

t總=2/3=2x0.15s=0.3s

答:(1)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有102m;

(2)汽車經(jīng)過上述路段的速度是72km/h,不超速;

(3)第三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的時間約為0.3s。

28.(2017?全國?九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在高速路上常使用“超聲波測速儀”測定車速,從而

判斷汽車是否超速行駛?!俺暡y速儀”其實就是一種傳感器,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

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的變化,測出被測物體速度。圖甲中儀器

A和B通過電纜線鏈接,B為超聲波發(fā)射與接收一體化裝置,儀器A能將裝置B發(fā)出

和接收到的超聲波以脈沖波形顯示在屏幕上?,F(xiàn)固定裝置B,并將它對準沿直線勻速

行駛的小車C的尾部,使其每隔固定時間To發(fā)射一短促的超聲波脈沖,如圖乙中幅度

較大的波形。反射波(圖乙中幅度較小的波形)滯后的時間已在圖中標出,其中To和AT

為已知量,另外還知道該測定條件下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v。,球小車的速度大小。

甲乙

【答案】

2T0+AT

【分析】根據(jù)乙圖中波形圖得到兩次接收聲波的時間差得到兩次超聲波的傳送距離差,

得到C車從第一次接收聲波到第二次接收聲波前進的距離和對應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

得到車的速度。

試卷第20頁,共33頁

【詳解】從8發(fā)出第一個超聲波開始計時,經(jīng):被C車接收。故C車第一次接收超聲

2

波時與B距離

T,

4一

%

第二個超聲波從發(fā)出至接收,經(jīng)T+AT時間,C車第二車接收超聲波時距3為

r+Ar

C車從接收第一個超聲波到接收第二個超聲波內(nèi)前進

接收第一個超聲波時刻

接收第二個超聲波時刻為

所以接收第一和第二個超聲波的時間間距為

故車速

t2"+AT27;+AT

2

且車向右運動。

29.(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某“和諧號”列車運行時,起點站為長沙,終點站

為廣州.列車運行速度為180km/h,途經(jīng)相距為45km的A、B兩站,在即將到達終點

站廣州時,該車發(fā)出一鳴號聲,持續(xù)時間為8s,(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求:

(1)列車經(jīng)過A、B兩站所用時間為多少小時?

(2)在8秒內(nèi),列車行駛的距離為多少米?

(3)終點站臺上的人聽到鳴號聲的持續(xù)的時間為多少s?(設(shè)該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速度不

變,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

【答案】(1)0.25h;(2)400m;(3)6.8s

【詳解】解:(1)列車經(jīng)過A、B兩站所用時間

(2)列車運行速度

v=l80km/h=50m/s

在8秒內(nèi),列車行駛的距離

s'=vf=50m/sx8s=400m

(3)設(shè)鳴號時列車與站臺上人的距離為s",鳴號期間車走的路程為丁,則鳴號結(jié)束時

車到人的距離為

S2=S"-S,=S"-Vt'

從鳴號開始到人聽到聲音結(jié)束用的總時間

,s"-vt'

+-------

%

開始聲音傳播的時間

s"

%=

%

站臺上的人聽到鳴號聲持續(xù)的時間

—,+一—=340m/s-50m/s

x8s?6.8s

340m/s

V聲V聲%

答:(1)列車經(jīng)過A、B兩站所用時間為0.25h;

(2)在8秒內(nèi),列車行駛的距離為400m;

(3)終點站臺上的人聽到鳴號聲的持續(xù)的時間為6.8so

30.(2022秋?全國?八年級校聯(lián)考競賽)現(xiàn)代社會汽車大量增加,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

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車不能立即停止。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前方道路有異常情況到立即

操縱制動器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汽車通過的距離叫反應

距離;從操縱制動器制動,到汽車靜止,汽車又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

制動距離與汽車速度有關(guān),圖甲為某品牌汽車的速度v與制動距離s的關(guān)系圖。若駕駛

員駕駛該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行駛中突遇緊急情況,駕駛員

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剎車靜止過程中,汽車行駛了54m,制動距離階段用時4s。求:

(1)該車勻速行駛lOmin的路程;

(2)制動距離階段汽車的平均速度;

(3)駕駛員的反應時間;

(4)該車勻速駛?cè)肽吵暅y速路段,當與測速儀距離OA=45m時(如圖乙),測速儀

向小車發(fā)出超聲波,測速儀從發(fā)出超聲波到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共用時0.3s。己知

此路段限速為80km/h,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請通過計算判斷該車在此路段是否超

速。

試卷第22頁,共33頁

s/m

90.0

62.5

40.0

22.5測速儀

10.0v4kmh1)

〃〃/7M///〃〃〃〃〃〃〃〃〃〃〃〃〃〃/而o〃〃〃〃〃/刃o〃〃/

36547290108oA

甲乙

【答案】(1)2400m;(2)lOm/s;(3)0.7s;(4)該車在此路段已經(jīng)超速

【詳解】解:(1)由題意可知,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為

v=72km/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