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師說》課前導學案劉陽一、課前導入:初中學過的韓愈的詩文1、《馬說》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2、詩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二、《師說》(一)作者-韓愈韓愈(768-824),唐代官員、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世稱“昌黎先生”。韓愈三歲而孤,隨兄嫂生活,與侄兒一同長大,感情頗深(《祭十二郎文》)。自幼攻讀六經百家之書,于貞元八年(792年)登進士第。最初兩任節(jié)度推官,后授四門博士,升監(jiān)察御史。因論宮市之弊而被貶為陽山縣令,之后遇赦,調江陵法曹參軍。歷任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升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為潮州刺史。唐穆宗即位后被召入朝,拜國子祭酒。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享年57歲。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政治上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思想上尊儒排佛。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諫佛骨表》《左遷藍關示侄孫湘》)。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鄙六朝駢體文風,推崇古體散文,其文質樸無華,氣勢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開古文運動之濫觴。后人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不平則鳴”的文學理論。蘇軾稱其為“文起八代之衰”。有《韓昌黎集》傳世。(二)《師說》《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議論文。文章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于相師的世態(tài),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復論證,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xiàn)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也表現(xiàn)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全文篇幅雖不長,但涵義深廣,論點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富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三)寫作背景門第觀念古已有之,到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達到頂峰,此后形成了以士族為核心的門閥制度。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子弟憑借高貴門第就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到了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qū)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寫作此文時35歲,正在國子監(jiān)任教,對這種風氣深惡痛絕,他一方面“收召后學”,另一方面借為文贈李蟠來倡導“師道”,對此風氣予以抨擊。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國這樣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這段話可以看做《師說》的寫作背景。《師說》大約是作者于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閑居洛陽傳道授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于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之職。此時的作者決心借助國子監(jiān)這個平臺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xiàn)其報國之志。但來到國子監(jiān)上任后,卻發(fā)現(xiàn)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學業(yè);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既不愿求師,又“羞于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jiān)的教學和管理。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四)文體-說說是古文的一種文體,以議論為主,主要針對社會上某些問題表達觀點、陳述見解,其往往寓意深刻、寫法靈活、短小精悍,有點像今天的隨筆、雜談、雜文之類。名篇如:《馬說》、《師說》、《愛蓮說》、《捕蛇者說》……(五)文章結構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著,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边@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yè)、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xiàn)出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么“受業(yè)”就是手段。“業(yè)”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yè)”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后,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tài)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感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如前所述,本文有復雜的寫作背景,并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于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嘆發(fā)端,攜著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蕩乾坤,令人耳目一新?!皫煹馈蔽ㄆ涫鳌熬靡印?,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xiàn)實中來。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xiàn)象,發(fā)人深思。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tài)度“圣人無常師”,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第一段的開頭語氣又歸于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專業(yè)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tài)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xiàn)了一種動態(tài)觀,用相對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提出了挑戰(zhàn)。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后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fā)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fā)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干脆說是一個借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六)文言知識總結一、重點字詞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的憑借。)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本來)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4.是故無貴無賤(是故:因此,所以。無:無論。)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的風尚)6.其皆出于此乎(大概)7.則恥師焉,惑矣(糊涂)8.士大夫之族(類)9.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有專門技藝的人。)10.君子不齒(看不起)1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趕得上。)12.其可怪也歟(多么)13.圣人無常師(固定的。)14.術業(yè)有專攻(學習、研究。)15.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傳: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通:普遍。)16.作《師說》以貽之(贈送)
二、通假字1.傳道受業(yè)解惑
(“受”通“授”,傳授。)2.或不焉,或師焉
(“不”通“否”。)
三、古今異義1.古之學者必有師(古義: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義:指有專門學問的人。)2.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古義: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譯為:①用來……辦法(方式、工具、依據(jù)等);②……的原因(或緣由)。
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古義:無論,不論。
今義:沒有。)4.小學而大遺(古義: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5.句讀之不知(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義:看字發(fā)出聲音。)6.今之眾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今義:許多的人。)7.吾從而師之(古義:跟隨……并且。
今義:連詞,表目的和結果。即因此,就。)8.師不必賢于弟子:(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
(古義:秦漢的散文。
今義:“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tǒng)稱。)
四、詞類活用1.吾從而師之
(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2.吾師道也
(師:名詞作動詞,學習。)3.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下:方位名詞作動詞,低于。)
4.而恥學于師
(恥:意動用法,以……為恥。)5.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6.或師焉
(師:名詞作動詞,從師。)7.小學而大遺
(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8.不恥相師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9.孔子師郯子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五、一詞多義1.師A.名詞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專門技藝的人)③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以……為師)B.動詞①吾師道也\
不恥相師
(學習、效法)②或師焉,或不焉
\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③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2.傳①道之不傳也久矣
(動詞,流傳)②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動詞,傳授)③藝經傳
皆通習之
(名詞,古代解釋經書的書)④氣傳金柝
(動詞,傳遞,傳送)⑤舍相如廣成傳
(名詞,客舍)3.其①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代詞,表領屬關系,他(它)的,他(它)們的)②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代詞,他,他們)③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代詞,表遠指,那)④其皆出于此乎
(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⑤可怪也歟
(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⑥出人也遠矣
(代詞,他們,指圣人)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詞,他,指“聞道先乎吾”的人)4.于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詞,在)②而恥學于師
(介詞,向)③其皆出于此乎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④于其身也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⑤師不必賢于弟子
(介詞,表比較,比)⑥不拘于時
(介詞,表被動,被)⑦學于余\恥學于師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5.之代詞
擇師而教之
(代詞,他)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統(tǒng)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助詞
古之學者
(放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表賓語前置的標志,不翻譯)無爪牙之利
(表定語后置的標志,不翻譯)⑤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補語的標志,放在中心詞和補語之間,譯“得”)⑥填然鼓之\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頃之\久之(用在動詞、形容詞或者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C動詞
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輟耕之壟上(動詞,到,往)
6.而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連詞,表承接,就)②惑而不從師
(連詞,表假設,如果)③吾從而師之
(連詞,表承接,并且)④猶且從師而問焉
(連詞,表承接,并且)⑤而恥學于師
(連詞,表轉折,卻)⑥擇師而教之
(連詞,表承接)⑦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并列,并且)⑧小學而大遺
(連詞,表轉折,卻)⑨則群聚而笑之
(連詞,表修飾)
六、文言句式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判斷句)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判斷句)3.而恥學于師
(介詞結構后置句)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賓語前置句)5.師不必賢于弟子
(介詞結構后置句)6.不拘于時
(被動句)7.學于余
(介詞結構后置句)四、拓展延伸:韓愈《進學解》進學解韓愈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yè)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p>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yè),可謂勤矣。
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秋節(jié)習俗探究
- 專業(yè)國際貿易居間協(xié)議范本(2024版)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場地租賃及設施升級維護合同4篇
- 2025年度插班生入校社會實踐協(xié)議范本4篇
- 2025年度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監(jiān)督檢驗合同范本3篇
- 專項協(xié)議:2024版研究報告服務條款版A版
- 2025年度產業(yè)園租賃及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事業(yè)單位工程技術崗位勞動合同(含技術培訓)3篇
- 2025年叉車租賃服務與技術支持合同4篇
- 2024油漆涂料倉庫租賃與管理合同
- 2024版智慧電力解決方案(智能電網(wǎng)解決方案)
- 公司SWOT分析表模板
- 小學預防流行性感冒應急預案
- 肺癌術后出血的觀察及護理
- 生物醫(yī)藥大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建設-第1篇
- 基于Android的天氣預報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
- 沖鋒舟駕駛培訓課件
- 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申請表
- 聚合收款服務流程
- 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中石化溫州靈昆油庫及配套工程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搞笑朗誦我愛上班臺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