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T成像技術模擬題51.
螺旋CT掃描技術出現(xiàn)在A.19世紀70年代B.20世紀60年代C.20世紀70年代D.20世紀80年代E.20世紀90年代正確答案:D螺旋CT掃描技術出現(xiàn)在20世(江南博哥)紀80年代末期,為與其后出現(xiàn)的雙層和多層螺旋CT相區(qū)別,此時的螺旋CT又稱為單層螺旋CT。
2.
非螺旋CT的掃描須經(jīng)歷多少個步驟才能完成A.2個B.3個C.4個D.5個E.6個正確答案:C非螺旋CT的掃描須經(jīng)歷4個步驟,即球管和探測器系統(tǒng)啟動加速,X線球管曝光采集掃描數(shù)據(jù),球管和探測器系統(tǒng)減速停止,檢查床移動到下一個檢查層面。
3.
以螺旋CT掃描技術分界,此前的CT掃描方式稱作A.非螺旋CT掃描方式B.螺旋CT掃描方式C.常規(guī)CT掃描方式D.普通CT掃描方式E.單層CT掃描方式正確答案:A螺旋CT掃描技術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此前的掃描方式稱為非螺旋CT掃描方式。
4.
螺旋CT掃描的球管熱容量一般不低于A.2MHuB.3MHuC.4MHuD.6MHuE.8MHu正確答案:B螺旋掃描屬于連續(xù)掃描,因此對球管的熱容量要求較高。
5.
螺旋掃描的球管陽極冷卻率一般大于A.4MHu/minB.3MHu/minC.2MHu/minD.1.5MHu/minE.1MHu/min正確答案:E
6.
螺旋CT的高壓發(fā)生器所產(chǎn)生的高壓范圍通常是A.80~100kVpB.60~110kVpC.100~120kVpD.80~140kVpE.100~140kVp正確答案:D螺旋CT的X線發(fā)生器為高頻發(fā)生器,其產(chǎn)生的高壓范圍為80~140kVp。
7.
容積掃描又被稱為A.非螺旋掃描B.三維內鏡成像C.連續(xù)掃描D.螺旋掃描E.區(qū)段掃描正確答案:D螺旋CT掃描技術出現(xiàn)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螺旋CT掃描方法又稱為容積掃描。
8.
關于準直寬度的敘述,正確的是A.準直寬度決定了單層螺旋掃描的層厚B.準直寬度可等于有效層厚C.非螺旋CT掃描無準直寬度D.準直寬度常大于有效層厚E.準直寬度與有效層厚無關正確答案:A射線束的寬度(準直器設置的寬度)決定了單層螺旋掃描的層厚。
9.
螺旋CT掃描螺距增加,則A.探測器接受射線量減少,圖像質量下降B.探測器接受射線量增加,圖像質量提高C.探測器接受射線量增加,圖像質量下降D.探測器接受射線量減少,圖像質量提高E.探測器接受射線量減少,圖像質量不變正確答案:A
10.
下列哪項屬于螺旋CT掃描的特有成像參數(shù)A.矩陣B.像素C.灰階D.螺距E.窗寬正確答案:D螺距是掃描旋轉架旋轉一周,檢查床運行的距離與層厚或準直寬度的比值,為螺旋CT掃描的特有參數(shù)。
11.
與螺旋CT無關的敘述是A.逐層掃描采集數(shù)據(jù)B.回顧性任意層面重建C.檢查床連續(xù)運動同時曝光D.球管圍繞受檢者旋轉持續(xù)曝光E.容積掃描采集數(shù)據(jù)正確答案:A逐層掃描采集數(shù)據(jù)是非螺旋掃描CT的掃描采集方式。
12.
16層螺旋CT出現(xiàn)的年代是A.1992年B.1998年C.2000年D.2002年E.2003年正確答案:D16層螺旋CT由西門子公司在2002年北美放射年會上首先推出。
13.
4層螺旋CT的探測器可分為A.等寬型和不等寬型B.等距型和不等距型C.對稱型和非對稱型D.同步型和非同步型E.等寬型和對稱型正確答案:A4層螺旋CT的探測器可分為等寬型和不等寬型探測器陣列。
14.
4層螺旋CT與單層螺旋CT的主要差別是A.掃描方式和滑環(huán)結構B.重建方式和計算方法C.探測器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和計算機系統(tǒng)D.掃描方式和探測器系統(tǒng)E.掃描方式、探測器系統(tǒng)和重建方式正確答案:C4層螺旋CT的基本結構與第三代CT和單層螺旋CT的主要差別是探測器系統(tǒng)、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和計算機系統(tǒng)。
15.
關于等寬型探測器的敘述,正確的是A.西門子公司的4層螺旋CT屬于典型的等寬型探測器B.等寬型探測器的優(yōu)點在于層厚組合較為靈活C.等寬型探測器的優(yōu)點是探測器的間隙少D.等寬型探測器較不等寬型探測器射線利用率高E.GE的4層螺旋CT不屬于典型的等寬型探測器正確答案:B等寬型探測器的層厚組合較為靈活,但過多的探測器間隔會造成有效信息的丟失。
16.
4層螺旋CT的不等寬型探測器,其間隙有A.4個B.5個C.6個D.7個E.8個正確答案:D4層螺旋CT的不等寬型探測器中無法產(chǎn)生數(shù)據(jù)的探測器間隙只有7個。
17.
4層螺旋CT的等寬型探測器的探測器間隙至少有A.4個B.5個C.6個D.7個E.8個正確答案:E
18.
關于4層螺旋CT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一次旋轉最大覆蓋范圍是32mmB.數(shù)據(jù)采集通道是4個C.最多由34排探測器組成D.其掃描已達到各向同性E.最少由8排探測器組成正確答案:D4層螺旋CT尚未真正達到各向同性。
19.
4層螺旋CT的分辨力是A.橫向分辨力為0.5mm,縱向分辨力為0.5mmB.橫向分辨力為0.5mm,縱向分辨力為1mmC.橫向分辨力為1mm,縱向分辨力為0.5mmD.橫向分辨力為1mm,縱向分辨力為1mmE.橫向分辨力為1mm,縱向分辨力為2mm正確答案:B
20.
4層螺旋CT的圖像重建預處理的基本方法是A.高序外插B.線性內插C.函數(shù)修正D.數(shù)據(jù)偏移E.加權外插正確答案:B為消除螺旋掃描形成的運動偽影,必須采用數(shù)據(jù)預處理后的圖像重建方法,即線性內插法。
21.
16層螺旋CT一次旋轉最大覆蓋范圍可達A.16mmB.20mmC.24mmD.32mmE.40mm正確答案:C探測器陣列總寬度即為一次旋轉最大覆蓋范圍。
22.
64層螺旋CT一次旋轉最大覆蓋范圍可達A.32mmB.36mmC.40mmD.48mmE.64mm正確答案:C
23.
64層螺旋CT機架最快旋轉時間為A.0.5sB.0.45sC.0.4sD.0.35sE.0.33s正確答案:E
24.
關于多層螺旋CT半影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A.半影隨層厚的減小而減小,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B.半影隨層厚的減小而增大,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C.半影隨層厚的減小而減小,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D.半影隨層厚的減小而增大,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E.半影隨層厚的增加而增大,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正確答案:B半影區(qū)被稱為“無用”射線,其隨層厚的減小而增大,隨層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
25.
隨著螺旋CT層數(shù)的增加,其射線利用率和分辨力將A.提高、提高B.降低、降低C.提高、降低D.減低、提高E.不變正確答案:A
26.
準直螺距與層厚螺距的關系,正確的是A.相等B.層厚螺距與準直螺距的比值為探測器的排數(shù)C.層厚螺距與準直螺距的比值為探測器的寬度D.層厚螺距與準直螺距的比值為檢查床移動的距離E.層厚螺距與準直螺距的比值為層厚正確答案:B層厚螺距的特點是著重體現(xiàn)了掃描所使用的探測器的排數(shù)。
27.
準直螺距又被稱為A.螺距因子或射線束螺距B.螺距因子或容積螺距C.螺距因子或探測器螺距D.容積螺距或射線束螺距E.探測器螺距或射線束螺距正確答案:A
28.
層厚螺距又被稱為A.螺距因子或射線束螺距B.探測器螺距或容積螺距C.螺距因子或探測器螺距D.容積螺距或射線束螺距E.探測器螺距或射線束螺距正確答案:B
29.
多層螺旋掃描和圖像重建,應注意下列哪項的選擇和修正A.螺距B.層厚C.床速D.kVE.mAs正確答案:A如螺距選擇不當,會使部分直接成像數(shù)據(jù)與補充數(shù)據(jù)交疊,造成圖像質量下降。
30.
目前多層螺旋CT圖像重建預處理主要有幾種類型A.1種B.2種C.3種D.4種E.5種正確答案:B目前多層螺旋CT圖像重建預處理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圖像重建預處理不考慮孔束邊緣的預處理;另一種是在圖像預處理中將孔束邊緣部分的射線一起計算。
31.
單排探測器掃描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可直接采用下列哪項進行重建A.優(yōu)化采樣掃描B.Z軸濾過長軸內插法C.多層孔束體層重建D.扇形束重建E.Feldkamp重建正確答案:D單排探測器掃描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一般可直接采用扇形束進行重建。
32.
下列哪種重建方法適用于16層及以上螺旋CTA.MUSCOTB.扇形束重建C.Z軸濾過長軸內插法D.多層孔束體層重建E.AMPR正確答案:EAMPR即自適應多平面重建,它是Siemens16層及以上螺旋CT采用的重建方法。
33.
64層螺旋CT的橫向和縱向分辨力為A.0.3mm、0.4mmB.0.3mm、0.5mmC.0.5mm、0.6mmD.0.5mm、1mmE.0.6mm、1mm正確答案:A
34.
多層螺旋CT與單層螺旋CT相比較,錯誤的是A.提高了空間分辨力B.掃描速度更快C.X線束在縱向上厚度減少D.提高了射線利用率E.降低了X線管損耗正確答案:C多層螺旋CT的X線束在縱向上厚度比單層有所增加。
35.
關于CT常規(guī)掃描的敘述,錯誤的是A.CT常規(guī)掃描又可稱為平掃B.CT常規(guī)掃描是應用最多的掃描方法C.CT常規(guī)掃描可采用序列掃描D.CT常規(guī)掃描可采用容積掃描E.CT常規(guī)掃描就是不注射對比劑的掃描正確答案:ECT常規(guī)掃描是按照定位片所定義的掃描范圍、不注射對比劑的掃描。
36.
關于定位掃描的敘述,錯誤的是A.定位掃描圖像的動態(tài)范圍大B.定位掃描的圖像空間分辨率低C.定位掃描時,所使用的掃描劑量相對較低D.定位掃描時,球管在12、9或3點鐘位置固定不動E.定位相僅用于確定掃描層面和范圍正確答案:E定位相不僅用于確定掃描層面和范圍,還用于已掃描層面和范圍的歸檔保存。
37.
動態(tài)掃描的掃描方式有幾種A.1種B.2種C.3種D.4種E.5種正確答案:C動態(tài)掃描的掃描方式有動態(tài)單層掃描、動態(tài)序列和動態(tài)多層掃描。
38.
對于一個部位的掃描,動態(tài)單層掃描較非螺旋掃描節(jié)約時間A.約1/2B.約1/3C.約1/4D.約1/5E.約2/3正確答案:B動態(tài)單層掃描能在少于非螺旋掃描約1/3時間內,完成對于一個部位的掃描或定位片確定的整個掃描范圍。
39.
關于動態(tài)序列掃描的敘述,正確的是A.所謂動態(tài)序列掃描就是按照特定序列進行掃描B.動態(tài)序列掃描每次掃描多個層面C.動態(tài)序列掃描時間不變D.動態(tài)序列掃描的被掃描層面不變E.動態(tài)序列掃描的參數(shù)不變正確答案:D動態(tài)序列掃描是對某一選定層面做時間序列的掃描,整個掃描過程中,每次只掃描一個層面,并且被掃描的層面不變,只有時間變化。
40.
放大掃描功能的實現(xiàn)是基于哪項的調整A.探測器B.X線發(fā)生系統(tǒng)C.計算機系統(tǒng)D.掃描檢查床E.掃描機架正確答案:A放大掃描是使透過較小范圍物體的衰減射線由較多的探測器接收,故又稱為幾何放大。
41.
非螺旋掃描方式中薄層掃描的層厚為A.0.33~0.5mmB.0.5~1mmC.1~2mmD.3~5mmE.5~10mm正確答案:D非螺旋掃描方式中薄層掃描的層厚為3~5mm,超薄層掃描的層厚為1~2mm。
42.
超高速CT掃描系指A.動態(tài)序列掃描B.電子束CT掃描C.螺旋CT掃描D.快速連續(xù)進床掃描E.薄層夾層掃描正確答案:B
43.
每日開機進行CT球管訓練的目的在于A.防止陽極靶面龜裂B.增加陰極電子C.升高球管溫度D.啟動旋轉陽極E.保護X線管,防止損壞正確答案:E目的在于使一段時間不使用的冷卻的管球逐漸升溫,避免突然過冷或過熱,從而保護管球。
44.
增強掃描時,成人的劑量一般不能少于A.50mlB.70mlC.80mlD.100mlE.120ml正確答案:C
45.
常規(guī)內耳超薄層掃描,其層厚和層間距為A.1mm以下B.1~1.5mmC.3~5mmD.6~10mmE.10mm以上正確答案:B因內耳解剖范圍小,結構復雜,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內耳掃描層厚、層間距選擇為1~1.5mm最為理想。
46.
不適宜做眼及眶部CT掃描的是A.近視眼的病因診斷B.眼部外傷C.眼眶內異物D.眼部先天性疾病E.眼球及眼眶的腫瘤正確答案:A
47.
臨床懷疑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應采用A.增強掃描B.平掃C.快速CT掃描D.螺旋CT掃描E.動態(tài)掃描正確答案:B
48.
下列哪項不屬于顱腦平掃的適應證A.顱內出血B.腦梗死C.腦萎縮D.腦血管畸形E.先天性無腦正確答案:D顱內出血、腦梗死、腦萎縮及先天性無腦,通過顱腦平掃,即能作出明確診斷;而腦血管畸形,要通過顱腦增強CT掃描才能確診。
49.
關于顱腦掃描的準備工作,哪項與圖像質量無關A.摘掉頭上金屬飾物B.利用頭顱固定設備C.做好碘過敏試驗D.采用藥物鎮(zhèn)靜E.解除患者掃描恐懼心理正確答案:C摘掉頭上金屬飾物,以防偽影產(chǎn)生。頭顱固定、藥物鎮(zhèn)靜、解除患者恐懼心理,取得配合,這些措施均為防止移動偽影產(chǎn)生,確保掃描圖像質量。碘過敏試驗是了解受檢者是否對碘過敏的一種試驗方法,它與掃描圖像質量無關。
50.
代表聽眶線的英文縮寫是A.EMLB.OMLC.RBLD.SMLE.TBL正確答案:C聽眶線的英文縮寫是RBL,表示外耳孔與同側眼眶下緣的連線。在頭部攝影技術中,又稱其為大腦基底線。
51.
觀察蝶鞍時,最佳的掃描方式為A.橫斷掃描B.橫斷掃描+矢狀掃描C.矢狀掃描D.橫斷掃描多方位重建E.冠狀掃描正確答案:E鞍區(qū)的垂體腺瘤較為多見,冠狀面增強掃描可較好地顯示腫瘤與鞍底、視交叉的關系。對于小于1cm的腫瘤,橫斷掃描多無陽性發(fā)現(xiàn),冠狀掃描可見垂體高度大于9mm,垂體柄移位,垂體上緣局限性凸出或垂體內異常密度影等微腺瘤征象。
52.
眼及眶部CT掃描的最佳方式為A.橫斷位掃描+矢狀位掃描B.橫斷位掃描+冠狀位掃描C.橫斷位掃描+薄層掃描D.橫斷位掃描+增強E.橫斷位掃描+重疊掃描正確答案:B
53.
顳骨矢狀掃描體位設計中,錯誤的是A.受檢者俯臥B.頭向一側,旋轉枕于20°頭架上C.矢狀面前后對應點距床面等距D.掃描架向頭側傾斜20°,平行矢狀面E.球管圍繞頭顱前后軸旋轉正確答案:E頭部CT掃描,只有球管圍繞頭顱的左右軸線旋轉時,所掃出的平面才是矢狀面。
54.
與鼻咽部前后處于同一平面的是A.額竇B.篩竇C.蝶竇D.上頜竇E.上門齒正確答案:D這是由于解剖位置所決定的,從頜面部側位像觀察,上頜竇處于鼻咽部平面的最前部。
55.
喉部常規(guī)掃描時,要求受檢者A.吸氣后屏氣掃描B.呼氣后屏氣掃描C.平靜呼吸狀態(tài)掃描D.發(fā)“依”音情況下掃描E.鼓氣狀態(tài)下掃描正確答案:C非特殊要求下,喉部常規(guī)CT掃描時,受檢者應處于平靜呼吸狀態(tài)。原因在于,氣道通暢,聲帶處于外展狀態(tài)。為重點顯示喉室、梨狀窩或聲門下氣管時,可采取相應的呼吸動作。發(fā)“依”音掃描,有助于顯示聲帶麻痹。
56.
與顱腦常規(guī)掃描比較,咽部掃描特有的注意事項是A.頭顱固定B.摘掉頭上金屬飾物C.不合作者采用藥物鎮(zhèn)靜D.不做吞咽動作E.平靜呼吸掃描正確答案:D選項中的各項內容都是為了防止圖像中偽影的產(chǎn)生所采取的措施,不做吞咽動作對咽部掃描尤為重要,而對于顱腦掃描影響不大,是咽部掃描特有的一項要求。
57.
關于喉部CT掃描的體位,仰頭的目的在于A.受檢者舒服B.頭不易動C.便于定位D.喉室打開E.防止下頜骨偽影正確答案:E
58.
喉室軸掃描,無法確定聲帶走行時,掃描基線應與A.中部頸椎間隙保持一致B.舌骨長軸平行C.頸部前緣皮膚面垂直D.頸1~頸7的中點連線垂直E.下頜骨下緣平行正確答案:A
59.
不適宜做CT檢查的顳頜關節(jié)疾病是A.顳頜關節(jié)先天發(fā)育畸形B.顳頜關節(jié)外傷C.顳頜關節(jié)腫瘤D.顳頜關節(jié)炎癥E.顳頜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正確答案:E
60.
胸部掃描,受檢者確實屏氣困難,最好的措施是A.給被檢者做手勢指令B.捏捂被檢者鼻口C.囑被檢者胸式呼吸D.囑被檢者腹式呼吸E.增大mA,減短曝光時間正確答案:E胸部掃描時,受檢者屏氣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因呼吸造成的影像模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同樣使胸部處于呼吸狀態(tài),既然受檢者屏氣困難,手勢指令提示一定無效。捏捂受檢者鼻口,強行控制呼吸,會收到一定效果,但受檢者往往因反射性抗拒,反而造成體動模糊。控制運動模糊的最有效方法是縮短曝光時間。
61.
甲狀腺CT掃描時,受檢者呼吸狀態(tài)應是A.不要屏氣B.吸氣后屏氣C.呼氣后屏氣D.平靜呼吸狀態(tài)下屏氣E.深吸氣后屏氣正確答案:D甲狀腺CT掃描,雖然掃描起始線是從胸部主動脈弓上緣開始,但觀察的是甲狀腺而不是肺組織,要求平靜呼吸狀態(tài)下屏氣即可。
62.
在肺HRCT掃描時,為降低噪聲A.CT機固有空間分辨率0.5mmB.掃描層厚為1~1.5mm的薄層掃描C.圖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D.應用512×512以上矩陣采集E.使用高kV和高mAs掃描正確答案:E高分辨力CT掃描的特點易產(chǎn)生噪聲,掃描層厚越薄噪聲越多,為降低噪聲,最有效措施是提高管電壓和增大mAs。
63.
胸部CT掃描,肺窗選擇是A.W300~500HU、L30~50HUB.W500~1000HU、L-100~-200HUC.W1000~2000HU、L-200~-400HUD.W1000~2000HU、L-400~-500HUE.W1000~2000HU、L-500~-800HU正確答案:E
64.
胸部CT導向穿刺的體位是A.仰臥正位B.俯臥正位C.側位D.斜位E.任選適當體位正確答案:E胸部CT導向穿刺,導向的目的是通過掃描確定穿刺針的方向、角度及到達病灶中心的長度。由于病變發(fā)生的部位不同,穿刺針穿入的路徑要求不一樣,而且穿刺操作需要在掃描孔架范圍中進行,為適應操作的方便,所以體位要求是任意選擇的。
65.
關于小盆腔內臟器掃描基線的確定,正確的是A.兩髂前上棘連線B.兩髖臼凹連線C.恥骨聯(lián)合上緣水平線D.恥骨聯(lián)合下緣水平線E.兩側坐骨下緣連線正確答案:D恥骨聯(lián)合下緣水平線相當于小盆腔的最低位,從此線向上掃描,盆腔內臟器即全部包括在掃描范圍內。
66.
常規(guī)CT掃描采取俯臥位的是A.頭顱軸掃B.雙膝軸掃C.雙踝軸掃D.雙腕軸掃E.雙髖軸掃正確答案:D在5個選項中,除雙腕軸掃外,其余4項在掃描體位中,常規(guī)都采取仰臥位,受檢者舒適、位置穩(wěn)定。雙腕相反,只有在俯臥位時,雙上肢高舉過頭,平行前伸,才能達到舒適、穩(wěn)定。
67.
臨床懷疑肝左葉病變,軸位掃描顯示不理想,應變換A.冠狀位B.矢狀位C.左側臥位D.右側斜位E.俯臥位或右側臥位正確答案:E采用俯臥或右側臥位掃描,可以克服或減少腸內脹氣或胃內容物對肝左葉及肝腫瘤影像的干擾,使其更清楚地顯示。右側臥位掃描,對胰頭的觀察亦是最佳體位,不僅使十二指腸得到充盈,還可使鄰近腸管與胰腺的體尾部分開。
68.
口服對比劑行膽囊CT掃描,錯誤的是A.口服碘番酸對比劑1~2片B.對比劑提前14~16h服下C.層厚、層間距為5mm,行膽囊區(qū)連續(xù)掃描D.采用軟組織窗技術觀察E.必要時變換體位掃描正確答案:D口服對比劑進行膽囊CT與常規(guī)X線口服膽囊造影相似,對比劑均為碘番酸片劑,每片含碘5g。因CT密度分辨率高,故口服膽囊造影CT用量僅為常規(guī)對比劑量的1/3~1/6,1~2片。同樣要求提前14~16h服藥。掃描時采用層厚、層距5mm膽囊區(qū)域圖像放大連續(xù)掃描。因口服對比劑膽囊密度明顯增強,用軟組織窗觀察無法分辨膽囊內病變,必須將窗寬調至1000~2000HU,窗位調至100~200HU以上才能觀察清楚。對鑒別膽囊內是結石或腫瘤,可采用俯臥位或側臥位行局部掃描。腫瘤位置一般恒定不變,結石可隨體位變化而變位。
69.
決定空間分辨率的主要因素A.掃描方式B.有效視野C.重建矩陣D.顯示矩陣E.探測器數(shù)目正確答案:C影響CT空間分辨率的因素很多,有機器設備本身固有的因素,如探測器的數(shù)目、孔徑、重建矩陣大小、褶積濾波函數(shù)、噪聲等。也有人為的可變參數(shù)選擇,如X線劑量大小、窗技術調節(jié)、矩陣格式選擇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重建矩陣。重建矩陣越大,像素值越小,空間分辨率越高??臻g分辨率大小約是像素寬度的1.5倍。
70.
CT掃描參數(shù)中,對X線劑量的理解,錯誤的是A.X線劑量的大小是CT圖像質量保證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B.增加X線劑量,可減少圖像噪聲C.掃層越薄,所需X線劑量越小D.對內耳掃描,需采用比頭顱平掃更大的X線劑量E.受檢者所受輻射量與掃描層數(shù)有關正確答案:C
71.
關于CT圖像偽影的概念,正確的是A.圖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B.被檢體以外物質影像的顯示C.被檢體內不存在的影像D.圖像中密度過高或過低的影像E.影像中圖像的變形正確答案:C偽影是指在掃描或信息處理過程中,由某一種或幾種原因引起,而出現(xiàn)的人體本身不存在的假象,其他4個選項的解釋都是不正確的。
72.
因探測器靈敏度不一致,采集系統(tǒng)故障造成的偽影形態(tài)是A.移動條紋偽影B.放射狀偽影C.模糊偽影D.帽狀偽影E.環(huán)狀偽影正確答案:E移動條紋偽影為掃描過程中受檢者移動所造成的;放射狀偽影為致密結構所致,顯示圖像模糊;還有一種少見的模糊偽影是因重建圖像中心與掃描旋轉中心重合產(chǎn)生,帽狀偽影極少見;環(huán)狀偽影是常見的一種因探測器靈敏度不一致所造成的一種假象,每日工作中經(jīng)常對探測器進行校準就是為了克服或減少環(huán)狀偽影的產(chǎn)生。
73.
關于CT掃描層厚的描述,錯誤的是A.層厚是CT掃描技術選擇的重要參數(shù)B.層厚較薄,空間分辨率高C.層厚加大,密度分辨率低D.層厚的選擇應根據(jù)掃描部位和病變大小決定E.層厚較薄,病灶檢出率高正確答案:C同一部位的掃描,層厚選擇越大,密度分辨率相對提高;薄者則降低。空間分辨率與其相反。
74.
顯示野不變、矩陣縮小一半和矩陣不變、顯示野增加1倍,其像素大小A.前者較后者大B.后者較前者大C.兩者相等D.前者是后者的2倍E.后者是前者的2倍正確答案:C根據(jù)重建像素大小的計算公式:Pixel=DFOV/MATRX,可以求得證明。
75.
關于濾過函數(shù)的選擇,錯誤的是A.一般掃描選擇標準數(shù)學演算B.肝、膽、胰選擇軟組織數(shù)學演算C.內耳選擇骨細節(jié)數(shù)學演算D.肺結節(jié)性病變HRCT選擇軟組織數(shù)學演算E.顱腦掃描選擇標準數(shù)學演算正確答案:D常規(guī)肺部掃描均選用標準濾過函數(shù)的數(shù)學演算方法,但行肺部高分辨力CT掃描(HRCT)時,為突出肺內結節(jié)性、彌漫性病變的顯示率,增強其邊緣效果,提高空間分辨能力,可選擇骨細節(jié)過濾函數(shù)的數(shù)學演算方法。
76.
CT圖像的動態(tài)顯示范圍較大,是因為A.CT設備精密度高B.CT使用的是激光膠片C.CT使用的kVp高D.CT可以采用多種成像算法E.CT圖像可以做窗寬、窗位調節(jié)正確答案:ECT圖像的動態(tài)顯示范圍是指對人體組織CT值顯示范圍的能力,人體組織CT值的范圍劃分為-1000~1000,有2000個分度,而人的眼睛僅能分辨16個灰階,若能將2000個灰度級都要觀察到,必須分段顯示。這項任務是通過窗寬、窗位的調節(jié)完成的。濾過函數(shù)算法的選擇,只是改變像素的重建數(shù)據(jù)。窗寬、窗位調節(jié)的是灰度級差。
77.
關于窗寬內容的敘述,錯誤的是A.窗寬決定顯示CT值的范圍B.窗寬加大,圖像中組織密度對比提高C.組織的CT值大于窗寬規(guī)定范圍時,呈現(xiàn)白色D.窗寬除以16等于每個灰階包含的CT值E.調節(jié)窗寬可改變圖像中的密度差正確答案:B
78.
下列哪項不屬于圖像后處理技術A.多組CT值測量B.圖像局部放大C.改變窗寬D.圖像反轉E.矢狀重建正確答案:A多組CT值測量應屬于CT的測量技術,CT測量包括CT值測量,病變大小測量,長度、面積、體積的測量等,這些測量并不改變圖像的性質,圖像后處理技術是使圖像發(fā)生量的變化。
79.
關于顱腦CT平掃的敘述,錯誤的是A.對于顱腦外傷,CT平掃是首選的方法B.掃描基線一般取聽眥線C.掃描體位選擇仰臥位頭先進D.常規(guī)采用連續(xù)掃描方式E.層厚、層間距均為5mm正確答案:E顱腦平掃,層厚、層間距的參數(shù)選擇常規(guī)為10mm連續(xù)掃描,對后顱窩部位的觀察可選用5mm。
80.
關于動態(tài)掃描技術的論述,錯誤的是A.動態(tài)掃描應在增強后應用才有價值B.動態(tài)掃描圖像顯示在全部掃描完畢后C.動態(tài)掃描是指短時間內連續(xù)掃描數(shù)層D.動態(tài)掃描時,受檢者不應屏氣E.動態(tài)掃描能觀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正確答案:D“動態(tài)”兩字系指對比劑在血管、臟器或組織中的濃度變化,為保證掃描圖像質量,減少呼吸運動所造成的移動偽影,即便是動態(tài)掃描,受檢者屏氣也是必要的。
81.
第四代CT機的探測器數(shù)目為A.300~800個B.500~1000個C.600~1200個D.600~1500個E.800~1500個正確答案:D
82.
同一床速掃同一范圍,螺距等于2與螺距等于1相比,受檢者承受劑量的關系是A.螺距2和螺距1相等B.螺距2是螺距1的1.5倍C.螺距2是螺距1的2倍D.螺距2是螺距1的0.75倍E.螺距2是螺距1的0.5倍正確答案:E
83.
CT檢查前,受檢者準備工作的主要依據(jù)是A.申請單B.預約登記卡C.“受檢者需知”預約單D.對家屬的交代E.受檢者自己理解正確答案:CCT檢查前,受檢者的準備工作應依據(jù)“受檢者需知”預約單的要求內容為準,口頭交代及受檢者或家屬的理解,均無法律依據(jù),出現(xiàn)誤解無法旁證,最終以“受檢者需知”單見證。
84.
與產(chǎn)生偽影無關的準備工作是A.做好呼吸訓練B.不吃含金屬藥物C.給予鎮(zhèn)靜劑D.更衣、換鞋入機房E.摘掉金屬飾物正確答案:D做好呼吸訓練及給予鎮(zhèn)靜劑的目的,在于減少掃描時運動偽影的產(chǎn)生;不吃含金屬藥物和摘掉金屬飾物,以防放射狀偽影出現(xiàn);更衣、換鞋入機房,目的是為了保持掃描室內清潔干凈,減少塵埃,這種準備工作與產(chǎn)生偽影無關。
85.
下列哪項不能在定位圖像上確定A.掃描起始線B.掃描終止線C.掃描范圍D.掃描角度E.掃描參數(shù)正確答案:E
86.
與CT圖像重建效果無關的因素是A.保留原始數(shù)據(jù)B.保持掃描層面的連續(xù)性C.保證掃描條件的一致性D.保持重建時間的準確性E.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算法重建正確答案:D沒有原始數(shù)據(jù),CT圖像就無法重建。CT圖像重建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掃描層面的連續(xù)性和掃描條件的一致性。不連續(xù)掃描,重建圖像就會因信息丟失而造成間斷。掃描條件不一致,信息量會造成偏差。選用不同的重建算法,會獲得不同的重建效果。而重建時間取決于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及數(shù)據(jù)處理量的大小,它不影響圖像重建效果。
87.
不影響重組圖像質量的因素是A.掃描層面的多少B.掃描層面的薄厚C.同一的層厚與間隔D.同一的重建時間E.同序列的連續(xù)掃描正確答案:D重組圖像質量好壞,取決于掃描層面的多少和厚薄,掃描層面越薄、越多,重組效果越好。但前提是保持掃描的連續(xù)性。所以,重組圖像必須是在同序列的連續(xù)掃描層面內進行。
88.
關于重組圖像的原理,正確的是A.重組圖像就是圖像重建B.用計算機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得到顯示數(shù)據(jù)矩陣C.用計算機將各不同層面的像素重新排列的技術D.重新組成三維的圖像E.重新組成三維空間中任一平面的圖像正確答案:C重組圖像和圖像重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重建是用計算機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得到顯示數(shù)據(jù)矩陣;重組是將已有的各層面中的有關顯示數(shù)據(jù)取出來,重新組合為新的層面的圖像。重組的圖像質量比不上直接重建的圖像質量。
89.
關于病變大小的測量方法,錯誤的是A.無論病變形態(tài)如何,都以其長軸作為測量的長度B.長的半圓形病灶,可分段測量長度后相加得出長徑C.與長軸中心垂直的橫徑為寬度D.長×寬×層數(shù)×層厚為大致體積E.各層面的面積疊加在一起得出精確的體積正確答案:E若想精確測得病灶體積,可利用軟件功能,先勾畫出每一層面上病灶的范圍,計算出它精確的面積,然后乘以層厚,即為某層面中病灶的體積,再將各層面的體積相加,便能計算出整個病灶的體積。
90.
CT拍片對診斷影響最大的是A.拍片時,按照解剖順序進行圖像排列B.拍片時,平掃與增強圖像不要交叉C.拍片時,應將帶有定位線的定位片拍入D.拍片時,正確地選擇窗寬、窗位E.拍片時,對放大、測量、重組的圖像排列在后面正確答案:D
91.
X線球管圍繞人體腹背軸(前后軸)旋轉的掃描方式稱為A.橫斷位掃描B.冠狀位掃描C.矢狀位掃描D.正位定位掃描E.側位定位掃描正確答案:B只有冠狀位掃描時,X線球管才圍繞人體腹背軸(前后軸)旋轉。這一方案的實施依靠體位設計和機架的傾斜協(xié)調完成。由于人體解剖結構和掃描孔徑的限制,冠狀位掃描只能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教育第一課課件
- 山西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單選題110道及答案
-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第四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無答案
- 安全工作環(huán)境課件
- 2024屆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協(xié)作體高三下學期3月二模物理試題(無答案)
- 幼兒園設計理念與實踐
- 安全兒童樂園課件
- 行政管理應對策略試題與答案
- 安全交友課件下載指南
- 小學品德老師培訓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記錄主題
- 初中語文教師校本培訓內容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附解析答案
- 2024年醫(yī)美行業(yè)痛點分析研究報告
- 云安全事件案例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151-200
- 《獸醫(yī)產(chǎn)科學》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中國的國際話語權
- 第04章 CIE標準色度系統(tǒng)
-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20220807013156
- 共同辦展會合作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