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_第1頁
云南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_第2頁
云南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_第3頁
云南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_第4頁
云南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正本】云南省怒江州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技術標)

云南省怒江州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投標文件(技術標)公司副總經理:主管總工程師:計劃經營部:專業(yè)科長:編制:2012年11月滇藏新通道怒江段六庫至丙中洛二級公路工程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2012年11月PAGEI 目次1工程概況 31.1工程名稱 31.2項目法人 31.3工程概況 32評估工作依據、任務 32.1評估工作依據 32.2評估工作任務 43投標人組織與技術狀況 43.1投標人評估組織機構 43.2投標人擬投入本項目人員情況表 53.3項目組人員崗位職責 63.4擬投入設備設施 64評估方法與評估級別確定 74.1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預分析 74.2評估方法 74.3評估級別初步確定 85地質災害野外調查 95.1調查方法 95.2調查重點 95.3調查工作量 106質量控制、安全管理與環(huán)境控制 106.1質量控制 106.2安全管理 116.3環(huán)境保護 117工期與預期成果 117.1工期 117.2預期成果 11滇藏新通道怒江段六庫至丙中洛二級公路工程2012年11月PAGE81工程概況1.1工程名稱滇藏新通道怒江段六庫至丙中洛二級公路工程1.2項目法人云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怒江州人民政府1.3工程概況本工程縱貫怒江州,沿怒江河谷布設,路線經過瀘水、福貢、貢山三縣。包括六庫至丙中洛二級公路(簡稱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路線總長度為295.911km,絕大部分路段為新辟線路。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起點(賴茂)位于六庫鎮(zhèn)南側,接已建金六二級公路,沿怒江峽谷北上,經瀘水縣、福貢縣、貢山縣,止于丙中洛鄉(xiāng)石普村(朝紅橋北側1km處),路線長293km。在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起點段建設一條怒江二橋與怒江南壩大橋左岸連接線,路線長2.911km本工程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60km/h,路基寬采用10m(過城鎮(zhèn)路段采用12m),特大橋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Ⅰ級,其他橋涵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Ⅱ級,為滿足怒江各梯級電站運輸需要,汽車荷載等級采用掛車-300驗算。本工程路線全長295.911km,估算總投資為1999037.4194萬元。2評估工作依據、任務2.1評估工作依據本次投標工作開展的依據為:云南省怒江州滇藏新通道(六丙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專題編制》招標文件(招標編號:CHDT352/11-QT-0101)。本次評估工作的主要依據有:(1)《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2003年11月24日);(2)《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1《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fā)[2004]69號,2004年3月25日);(3)《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云國土資環(huán)[2004]267號);(4)《云南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管理暫行辦法》(云國土資環(huán)[2006]11號);(5)云南省地質災害研究會關于印發(fā)《一、二級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審查規(guī)定》的通知(云地災研[2006]2號);(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第42號令,2008年11月29日);本次評估參照的規(guī)范:(1)《工程地質調查規(guī)范(1:25000—1:50000)》(GB/T—0097—94);(2)《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4)《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01);(5)《公路工程勘察規(guī)范》(JTJ064-98);2.2評估工作任務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遙感影象、區(qū)域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和氣象水文等資料基礎上,進行地面調查,必要時可適當進行物探、坑槽探與取樣測試,查明擬建工程所在區(qū)域的地質環(huán)境條件及人類活動特征。本次評估工作的目的是為工程建設用地審批和地質災害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主要任務如下:=1\*GB3①對公路建設用地范圍內(包括影響范圍內)的地質環(huán)境條件、地質災害現狀進行調查并針對其對公路建設的影響作出危險性評價;=2\*GB3②在現狀評價的基礎上,對公路建設可能誘發(fā)、加劇的地質災害進行預測評估;=3\*GB3③根據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對建設用地的適宜性作出評價,并提出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3投標人組織與技術狀況3.1投標人評估組織機構組織機構框圖如下。該組織機構責任劃分明確,有明確的責任人,對內便于管理,對外方便與甲方的聯絡。同時,技術分工明確,各級嚴把質量關,具有多級審查制度,能夠確保按計劃完成報告編制??睖y分公司勘測分公司管理者代表:質量工程師:項目經理:項目管理:專業(yè)科長:技術負責:項目組織機構框圖3.2投標人擬投入本項目人員情況表擬投入本項目的各專業(yè)人員情況表姓名職務和職稱年齡專業(yè)工程工作業(yè)績3.3項目組人員崗位職責項目組人員崗位職責表姓名擬任崗位主要職責備注3.4擬投入設備設施本次評價工作擬用照相機兩部、手持GPS兩部、手持測距儀兩臺,筆記本電腦每人配備一臺,作業(yè)車輛兩輛,設備及設施詳細信息如下表:設備名稱型號制造國或產地數量(臺)數碼照相機尼康D7000日本2手持GPSGPS72中國2手持測距儀中國2計算機聯想中國6輕型越野車長城中國24評估方法與評估級別確定4.1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預分析一切致災地質作用都受地質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控制。地質環(huán)境條件分析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基礎。地質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巖土體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地下水特征、地表水活動、地表植被、氣象與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形式與規(guī)模等。以各種致災地質作用分布實際資料為依據,劃出各種致災地質作用的易發(fā)區(qū)段,為確定評估重點區(qū)段提供依據;分析各地質環(huán)境因素對評估區(qū)主要致災地質作用形成、發(fā)育所起的作用和性質,從而劃分出主導地質環(huán)境因素、從屬地質環(huán)境因素和激發(fā)因素,分析某些地質環(huán)境因素可能發(fā)生的變化而出現不穩(wěn)定狀態(tài),為預測評估提供依據,評價地質災害發(fā)展趨勢;綜合地質環(huán)境條件各因素的復雜程度,對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程度作出總體和分區(qū)段劃分。據收集到的資料分析,擬建項目區(qū)的環(huán)境地質災害,主要包括自然原因所產生的地質災害: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毀、巖溶和特殊性土災害及工程原因所產生的地質災害:截斷含水層、降低地下水位、路塹邊坡失穩(wěn)、破壞植被、水土流失、淤積和侵蝕等。4.2評估方法按照《技術要求》規(guī)定,在收集分析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資料的基礎上,計劃分兩個小組進行野外實地踏勘調查,評估工作按下面的工作程序框圖進行。評估工作程序框圖接受評估委托接受評估委托建設項目初步分析及現場踏勘地質環(huán)境條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劃分評估級別、確定評估范圍、編制評估工作大綱綱地質災害調查地質災害類型確定及評價要素選取現狀評估預測評估綜合評估防治措施結論與建議提交報告?zhèn)浒?.3評估級別初步確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進行,根據地質環(huán)境務件復雜程度與建設項目重要性分為三級。本工程建設項目重要性分類為重要建設項目,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為復雜類型,根據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分級表的確定,本項目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為一級。5地質災害野外調查5.1調查方法采用“室內資料分析與野外調查相結合、實地定點調查與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必要時對公路兩側山坡采用槽探方法揭露,對評估區(qū)內第四系覆蓋層調查必要時采用坑探方法,對溝谷上游松散物質采用坑、槽探結合淺鉆的方法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調查方法具體為:(1)評估區(qū)內現狀地質災害點實地復核、調查對評估區(qū)內現狀地質災害點實地復核、調查,要求確定現狀災害點位置、類型、形成地質環(huán)境條件、變形活動特征、主要誘發(fā)因素及形成機制,判定現狀災害點的穩(wěn)定狀況及危險性大小,并在1/萬地形圖上野外實地標示現狀災害點位置,按《技術要求》填寫野外調查筆記及地質災害點野外調查表,并附上相應的平、剖面示意圖。(2)擬建公路兩側山坡調查調查山坡坡度,坡基巖性、產狀,斷裂、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特征,軟弱夾層巖性、產狀,風化殘坡積層巖性、厚度。調查山坡有無構造發(fā)育,重點調查工程規(guī)劃設計挖方切坡工段的地質情況及穩(wěn)定程度,地層傾向與坡向的關系,考慮由于挖方形成的路塹、高陡邊坡發(fā)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大小。(3)擬建公路兩側溝谷及河道水系調查對評估區(qū)范圍內的沖溝調查,主要調查發(fā)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調查溝谷的基本特征、沖溝的形態(tài),山坡的坡度,匯水面積、匯水條件,巖層性質及其風化程度,上游松散物質儲量、分布范圍及物質組成,調查有無特殊性巖土及植被發(fā)育情況。對河道水系的調查,預測公路建設中及建成后遭受水毀的可能性、危害性及防洪堤壩穩(wěn)定性分析。調查水位、流量、匯水面積、匯水條件,防洪堤壩沿岸巖土體特征及性質,調查分析堤壩坍塌的可能性及危險性。(4)水文地質條件調查調查人工開采、抽汲地下水情況,地下水的水文地質特征、埋藏條件及水力聯系,搜集地下水動態(tài)資料,調查泉水出露點等。(5)人類工程活動情況調查調查人工采石場、工程、道路切坡、礦產開采及水利設施建設等對評估區(qū)地質環(huán)境的破壞和影響。5.2調查重點地質災害調查的重點應是評估區(qū)內不同類型災種的易發(fā)區(qū)段。在相同地質環(huán)境務件下,存在適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巖體破碎、土體松散、構造發(fā)育,工程設計挖方切坡路塹工段,將是崩塌、滑坡的易發(fā)區(qū)段,應為調查的重點。經初步分析判斷,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條件的沖溝,應為調查的重點。依據區(qū)域巖溶發(fā)育程度、松散蓋層厚度、地下水動力條件及動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斷、圈定可能誘發(fā)巖溶塌陷的范圍,應做為調查的重點。在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圈出各類特殊性巖土分布范圍,可做為調查的重點。將地質災害的易發(fā)區(qū)段和危險區(qū)段及危害嚴重的地質災害點作為調查的重點。5.3調查工作量野外調查計劃于2012年12月初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及訪問工作,同時收集有關氣象、水文、地質、構造等基礎資料,計劃分兩個小組進行。本次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除進行建設用地范圍內的評價外,還應考慮工程建設影響的范圍以及周邊可能對建設用地范圍產生影響的區(qū)域。以各個工程部位的第一重山脊內側作為評估的范圍。綜合考慮地質災害現狀及公路沿線地形、地貌條件,向兩側擴展不少于500m劃為評估區(qū)邊界,評估區(qū)面積約為296km預期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計劃完成工作量工作項目單位工作量備注編圖范圍km2約500評估區(qū)范圍km2約296調查面積km2約60調查路線km約300地質點調查個約500水文地質點調查個約100訪問人次人次約80照片張約12006質量控制、安全管理與環(huán)境控制6.1質量控制(1)組織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承擔該工作。(2)嚴格按照各調查工序開展工作,確保各工序質量和工作質量,保證調查第一手資料和數據的真實可靠。(3)全面落實調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調查工作全面質量工作。實行“三級質量保證體系”中的自檢、復檢、抽檢,項目組的調查人員對調查成果負責,并進行自檢,自檢率應達到100%;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成果資料進行復檢,復檢率應達到100%;質量技術部負責抽檢,抽檢率應達到30%。6.2安全管理本工程的現場評估臨時成立安全委員會,安全委員會機構組織如下圖。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第二隊司機第二評估組第一隊司機第一評估組第二隊司機第二評估組第一隊司機第一評估組安全生產組織機構框圖6.6.2.2安全員的職責是在項目經理的直接領導下,負責本工程安全生產的監(jiān)督檢查。安全員在工作中檢查工程中的事故隱患、漏洞,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安全員必須嚴格執(zhí)行各項安全政策和法規(guī),在調查處理事故時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地完成本職工作。6.2.3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分別為外業(yè)隊技術負責人與車隊司機,其職責是糾正本組的違章作業(yè)行為,對本組人員、設備的安全負責。6.3環(huán)境保護現場調查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