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講義)_第1頁
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講義)_第2頁
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講義)_第3頁
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講義)_第4頁
高三化學復習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7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

目錄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錯誤!未定義書簽。

錯誤!未定義書簽。題型一焰變與燃變化學反應(yīng)方向的判斷

19

題型二化學平衡狀態(tài)23

錯誤!未定義書簽。

考點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25

考點一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及影響因素2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錯誤!未定義書簽。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錯誤!未定義書簽。3解題技巧錯誤!未定義書簽。

“三段式法”解答化學平衡計算題29

1【核心提煉?考向探究】錯誤!未定義書簽。

1.化學反應(yīng)速率7【核心提煉?考向探究】錯誤!未定義書簽。

2.影響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因素71.化學平衡常數(shù)30

3.理論解釋一一有效碰撞理論72.平衡轉(zhuǎn)化率30

易錯提醒錯誤!未定義書簽。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錯誤!未定義書簽。

分析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時的注

題型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概念及運用31

意點8

題型二化學反應(yīng)速率常數(shù)36

【題型特訓?命題預測】錯誤!未定義書簽。

題型一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及計算8考點四化學平衡的移動40

題型二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因素10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錯誤!未定義書簽。

考點二化學反應(yīng)進行的方向與化學平衡狀4解題技巧錯誤!未定義書簽。

化學平衡圖像題的解題流程44

態(tài)15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錯誤!未定義書簽。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錯誤!未定義書簽。

2?1.化學平衡的移動44

解題技巧錯誤!未定義書簽。

2.化學平衡移動與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關(guān)系44

始變、病變和溫度對化學反應(yīng)方向的影響17

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44

【核心提煉?考向探究】錯誤!未定義書簽。4.勒夏特列原理45

自發(fā)過程

1.17【題型特訓?命題預測】錯誤!未定義書簽。

2.化學反應(yīng)方向18

題型一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45

3.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18

題型二化學平衡圖象48

考點要求考題統(tǒng)計考情分析

2023遼寧卷12題,3分;2022遼寧【命題規(guī)律】

卷12題,3分;2022浙江1月選考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平衡是高中化學重要理論主

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及

19題,2分;2022浙江6月選考20干知識,試題難度一般較大,特別是原理綜合題型,

影響因素

題,2分;2022湖南卷12題,4分;將多個知識點組合在一起,客觀上增加了思維容

2022湖南卷14題,4分;2022北京量。平衡理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是高

卷14題,3分;2022河北卷11題,4考中的必考考點,而化學平衡又是三大平衡體系

分;2021河北卷11題,4分;2021(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之首,在高

浙江1月選考19題,2分;2021浙江考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這類題目難度較大,

6月選考20題,2分;2021?河北選擇具有良好的區(qū)分度,選拔功能強。

性考試11題,4分;2021?遼寧選擇性【命題預測】

考試12題,3分預計2024年本專題知識熱度持續(xù),化學反應(yīng)速率

2022浙江1月選考20題,2分;2022考查形式:一是考查化學反應(yīng)速率圖像問題;二

遼寧卷18(1)題,13分;2022湖南卷是考查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因素;三是在填空題

化學反應(yīng)進行的

17(1)題,14分;2021浙江6月選考中綜合考查?;瘜W反應(yīng)進行的方向和限度考查形

方向與化學平衡

17題,2分;2021浙江6月選考29⑴式:一是在選擇題中某個選項考查可逆反應(yīng)焰變

狀態(tài)

題,10分;2021嗨南卷16⑴⑵和燧變的大小;二是考查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題,10分;三是與化學平衡相結(jié)合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yīng)用

2022重慶卷14題,3分;2022江蘇等?;瘜W平衡的移動考查形式固定,一般是以圖

化學平衡常數(shù)卷10題,3分;2021海南卷8題,2像或者表格的形式為載體,考查平衡移動、化學

分;平衡的計算、等效平衡、平衡圖像等知識點等,

2023北京卷4題,3分;2023廣東卷綜合性強,難度大,為選擇題中的壓軸題型。在

15題,4分;2023山東卷14題,4填空題中也會結(jié)合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考查平衡狀態(tài)的判

分;2022海南卷8題,2分;2022湖斷、平衡圖像、化學平衡常數(shù)等。

化學平衡的移動北卷13題,3分;2022北京卷12題,

3分;2022浙江6月選考19題,2分;

2021北京卷10題,3分;2021遼寧

卷11題,3分

考點一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及影響因素

1.(2023?遼寧省選擇性考試,12)一定條件下,酸性KMnCM溶液與H2c2。4發(fā)生反應(yīng),Mn(II)起催化作

用,過程中不同價態(tài)含Mn粒子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IH)不能氧化H2c2。4

B.隨著反應(yīng)物濃度的減小,反應(yīng)速率逐漸減小

C.該條件下,乂1!(11)和、111(加)不能大量共存

D.總反應(yīng)為:2MnO4+5C2O42+16H+=2Mn2++10CChT+8H2。

【答案】C

【解析】開始一段時間(大約I3min前)隨著時間的推移Mn(VU)濃度減小直至為0,Mn(HI)濃度增大直

至達到最大值,結(jié)合圖像,此時間段主要生成Mn(IH),同時先生成少量Mn(IV)后Mn(IV)被消耗;后來(大

約13min后)隨著時間的推移Mn(HI)濃度減少,Mn(H)的濃度增大。A項,由圖像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

Mn(HI)的濃度先增大后減小,說明開始反應(yīng)生成Mn(ni),后Mn(III)被消耗生成Mn(H),Mn(IH)能氧化H2C2O4,

A項錯誤:B項,隨著反應(yīng)物濃度的減小,到大約13min時開始生成Mn(II),Mn(H)對反應(yīng)起催化作用,I3min

后反應(yīng)速率會增大,B項錯誤;C項,由圖像可知,Mn(VII)的濃度為0后才開始生成Mn(II),該條件下Mn(II)

和Mn(VlI)不能大量共存,C項正確;D項,H2c為弱酸,在離子方程式中應(yīng)以化學式保留,總反應(yīng)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T+8H20,D項錯誤;故選C。

2.(2022?河北省選擇性考試,11)(雙選)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發(fā)生反應(yīng)的方

程式為①X二^Y;②丫反應(yīng)①的速率%=Kc(X),反應(yīng)②的速率V2=k2c(Y),式中k「卜為速率

常數(shù)。圖甲為該體系中X、Y、Z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乙為反應(yīng)①和②的Ink?下曲線。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A.隨c(X)的減小,反應(yīng)①、②的速率均降低

B.體系中v(X)=v(Y)+v(Z)

C.欲提高丫的產(chǎn)率,需提高反應(yīng)溫度且控制反應(yīng)時間

D.溫度低于Ti時,總反應(yīng)速率由反應(yīng)②決定

【答案】AB

【解析】由圖中的信息可知,濃度隨時間變化逐漸減小的代表的是X,濃度隨時間變化逐漸增大的代表

的是Z,濃度隨時間變化先增大后減小的代表的是Y;由圖乙中的信息可知,反應(yīng)①的速率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

增大的幅度小于反應(yīng)②的。A項,由圖甲中的信息可知,隨c(X)的減小,c(Y)先增大后減小,c(Z)增大,

因此,反應(yīng)①的速率隨c(X)的減小而減小,而反應(yīng)②的速率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B項,根據(jù)體系中發(fā)

生的反應(yīng)可知,在丫的濃度達到最大值之前,單位時間內(nèi)X的減少量等于丫和Z的增加量,因此,v(X)=v

(Y)+v(Z),但是,在丫的濃度達到最大值之后,單位時間內(nèi)Z的增加量等于丫和X的減少量,故v(X)+v

(Y)=v(Z),B錯誤;C項,升高溫度可以可以加快反應(yīng)①的速率,但是反應(yīng)①的速率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增大

的幅度小于反應(yīng)②的,且反應(yīng)②的的速率隨著丫的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欲提高丫的產(chǎn)率,需提高反

應(yīng)溫度且控制反應(yīng)時間,C正確;D項,由圖乙信息可知,溫度低于T時,k!>k2,反應(yīng)②為慢反應(yīng),因此,

總反應(yīng)速率由反應(yīng)②決定,D正確;故選AB。

3.(2022?遼寧省選擇性考試)某溫度下,在11恒容密閉容器中2.0|1101乂發(fā)生反應(yīng)2*6)Y(g)+2Z(g),

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

時間段/min產(chǎn)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min1

0?20.20

0?40.15

0?60.1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min時;Z的濃度大于0.20mol-LJ'

B.2min時,加入0.20molZ,止匕時v正(Z)<v逆(Z)

C.3min時,丫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33.3%

D.5min時,X的物質(zhì)的量為1.4mol

【答案】B

【解析】A項,反應(yīng)開始一段時間,隨著時間的延長,反應(yīng)物濃度逐漸減小,產(chǎn)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

逐漸減小,則0?1min內(nèi)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min內(nèi)的,故1min時,Z的濃度大于0.20molL,A

正確:B項,4311時生成的2的物質(zhì)的量為0.15010卜匚1?疝11-9411±1乂比=0.60101,6min時生成的Z的物

質(zhì)的量為O.lOmoLL-LminTx6minxlL=0.6mol,故反應(yīng)在4min時已達到平衡,設(shè)達到平衡時生了amolY,

列三段式:

根據(jù)2a=0.6,得a=0.3,則丫的平衡濃度為0.3mohU,Z的平衡濃度為0.6mol-U,平衡常數(shù)

K=C2(Z)-C(Y)=0.108,2min時丫的濃度為0.2mol-U,Z的濃度為0.4molL,加入0.2molZ后Z的濃度

變?yōu)?.6moHJ,Q°=C2(Z)-C(Y)=0.072<K,反應(yīng)正向進行,故v正(Z)>v逆(Z),B錯誤;C項,反應(yīng)生

成的丫與Z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恒等于1:2,反應(yīng)體系中只有丫和Z為氣體,相同條件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zhì)

V(Y)1

的量之比,p/=不,故丫的體積分數(shù)始終約為33.3%,C正確;D項,由B項分析可知5min時反應(yīng)處

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生成Z為0.6mol,則X的轉(zhuǎn)化量為0.6mol,初始X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剩余X的物

質(zhì)的量為1.4mol,D正確;故選B。

4.(2022?浙江省1月選考,19)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人($)+28(8)^=3乂佗),(:但)隨時間的變

化如圖中曲線甲所示。下列說法不走硬的是()

A.從a、c兩點坐標可求得從a到c時間間隔內(nèi)該化學反應(yīng)的平均速率

B.從b點切線的斜率可求得該化學反應(yīng)在反應(yīng)開始時的瞬時速率

C.在不同時刻都存在關(guān)系:2V(B)=3v(X)

D.維持溫度、容積、反應(yīng)物起始的量不變,向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催化劑,c(B)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中曲

線乙所示

【答案】C

【解析】A項,圖象中可以得到單位時間內(nèi)的濃度變化,反應(yīng)速率是單位時間內(nèi)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計算

得到,從a、c兩點坐標可求得從a到c時間間隔內(nèi)該化學反應(yīng)的平均速率,A正確;B項,b點處的切線

的斜率是此時刻物質(zhì)濃度除以此時刻時間,為一氧化碳的瞬時速率,B正確;C項,化學反應(yīng)速率之比等

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shù)之比分析,3V(B)=2v(X),C不正確;D項,維持溫度、容積不變,向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

催化劑,平衡不移動,反應(yīng)速率增大,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與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相同,D錯誤;故

選C。

5.(2022?浙江省6月選考,20)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在某催化劑表面上發(fā)生氨的分解反應(yīng):2NHs(g)

N2(g)+3H2(g),測得不同起始濃度和催化劑表面積下氨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

不正砸的是()

A.實驗①,0~20min,v(N2)=1.00x105mol/(L-min)

B.實驗②,60min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x/0.40

C.相同條件下,增加氨氣的濃度,反應(yīng)速率增大

D.相同條件下,增加催化劑的表面積,反應(yīng)速率增大

【答案】C

【解析】A項,實驗①中,0~20min,2.40x103mol/L2.00x103mol/L=4.00xlO4mol/L,

V(NH3)=40°X101mol/L=20OX105mol/(Lmin),反應(yīng)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v(N2)=gv(NH3)=1.00x

105moi/(L-min),A正確;B項,催化劑表面積大小只影響反應(yīng)速率,不影響平衡,實驗③中氨氣初始濃度

與實驗①中一樣,實驗③達到平衡時氨氣濃度為4.00x1amol/L,則實驗①達平衡時氨氣濃度也為4.00x

KHmol/L,而恒溫恒容條件下,實驗②相對于實驗①為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因此實驗②60min時處于

平衡狀態(tài),x<0.4,即存0.4,B正確;C項,實驗①、實驗②中0?20min、20min?40min氨氣濃度變化量都

是4.00xlymol/L,實驗②中60min時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實驗①和實驗②催化劑表面積相同,實驗①中氨

氣初始濃度是實驗②中氨氣初始濃度的兩倍,實驗①60min時反應(yīng)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相同條件下,增加氨氣

濃度,反應(yīng)速率并沒有增大,C錯誤;D項,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③,氨氣濃度相同,實驗③中催化劑表面積

是實驗①中催化劑表面積的2倍,實驗③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實驗③的反應(yīng)速率大,說明相同條件下,增加

催化劑的表面積,反應(yīng)速率增大,D正確;故選C。

6.(2021?浙江1月選考,19)取50mL過氧化氫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2=2氏0+02?。在

一定溫度下,測得的放出量,轉(zhuǎn)換成H2O2濃度(c)如下表:

t/min020406080

c/Cmol-L1)0.800.400.200.100.05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yīng)20min時,測得。2體積為224mL(標準狀況)

B.20~4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為0.010molU-mini

C.第30min時的瞬時速率小于第50min時的瞬時速率

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答案】C

【解析】A項,反應(yīng)20min時;過氧化氫的濃度變?yōu)?.4mol/L,說明分解的過氧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

n(H202)-(0.800.40)mol/Lx0.05L=0.02mol,過氧化氫分解生成的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n(O2)=0.01mol,標況下的體

V=n.Vm=0.01molx22.4L/mol=0.224L=224mL,A正確;B項,20?40min,消耗過氧化氫的濃度為

(0.400.20)mol/L=0.20mol-L1,則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率片絲=絲如已匹=0.010molL'miM,B正確;C

t20min

項,隨著反應(yīng)的不斷進行,過氧化氫的濃度不斷減小,某一時刻分解的過氧化氫的量也不斷減小,故第30min

時的瞬時速率大于第50min時的瞬時速率,C錯誤;D項,I在反應(yīng)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故也可以利用過氧

化氫分解酶或FezCh代替,D正確;故選C。

7.(2021?浙江6月選考,20)一定溫度下:在N2O5的四氯化碳溶液(100mL)中發(fā)生分解反應(yīng):2N2O5

4NO2+O2o在不同時刻測量放出的O2體積,換算成N2O5濃度如下表:

c(N2Os)/(molLl)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600-1200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為5.0x104molL1-s-1

B.反應(yīng)2220s時,放出的02體積為11.8L(標準狀況)

C.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vI(N2O5)=2Va(NO2)

D.推測上表中的x為3930

【答案】D

【解析】A項,600-1200s,N2O5的變化量為(0*960.66)molLr==0.3mol『,在此時間段內(nèi)NO2的變

化量為其2倍,即OSmolLZ因此,生成NO2的平均速率為"吧匚」=1.0xl03moiLlsr,A不正確;

600s

B項,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yīng)2220s時,N2O5的變化量為(1.400.35)molLr==l.05moll〉,其物質(zhì)的量的

變化量為L05mol-Lrx0.1L=0.105mol,O2的變化量是其工,即O.0525moL因此,放出的。2在標準狀況下

2

的體積為0.0525molx22.4L/mol=1.176L,B不正確;C項,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正反應(yīng)速率等于逆反應(yīng)速率,

用不同物質(zhì)表示該反應(yīng)的速率時,其數(shù)值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2v;(N2O5)=V&(NO2),C不正確;D項,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反應(yīng)經(jīng)過1110s(6001710,17102820)后N2O5的濃度會變?yōu)樵瓉淼?,因此,N2O5

2

的濃度由0.24moLL1變?yōu)?.12moLL,時,可以推測上表中的x為(2820+1110)=3930,D正確。故選D。

8.(2021?河北選擇性考試,11)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M和N且濃度相等,同時發(fā)生以下兩個

反應(yīng):①M+N=X+Y;②M+N=X+Z,反應(yīng)①的速率可表示為vi=kd(M),反應(yīng)②的速率可表示為V2=k2c2(M)

(k3k2為速率常數(shù))。反應(yīng)體系中組分M、Z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30min時間段內(nèi),丫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6.67xl08moi.L、mini

B.反應(yīng)開始后,體系中丫和Z的濃度之比保持不變

C.如果反應(yīng)能進行到底,反應(yīng)結(jié)束時62.5%的M轉(zhuǎn)化為Z

D.反應(yīng)①的活化能比反應(yīng)②的活化能大

【答案】A

【解析】A項,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30minnt,M、Z的濃度分別為0.300moHJ和0.125mol?U,則M

的變化量為0.5mol?L'0.300mol?L'=0.200mol?U,其中轉(zhuǎn)化為Y的變化量為0.200mobL'0.125mohL1=0.075

()75mo1L1

mol-L'o因此,0~30min時間段內(nèi),丫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i=00025mol.U.min-',A不

30min

正確;B項,由題中信息可知,反應(yīng)①和反應(yīng)②的速率之比為與,丫和Z分別為反應(yīng)①和反應(yīng)②的產(chǎn)物,

上2

k.

且兩者與M的化學計量數(shù)相同(化學計量數(shù)均為1),因此反應(yīng)開始后,體系中丫和Z的濃度之比等于-T-,

女2

由于匕、k2為速率常數(shù),故該比值保持不變,B正確;C項,結(jié)合A、B的分析可知因此反應(yīng)開始后,在

k.00">mol-L'T3

相同的時間內(nèi)體系中丫和Z的濃度之比等于U=i=3,因此,如果反應(yīng)能進行到底,反應(yīng)

結(jié)束時有:的M轉(zhuǎn)化為Z,即62.5%的M轉(zhuǎn)化為Z,C正確;D項,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生

8

成Z較多、生成丫較少,因此,反應(yīng)①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較小,在同一體系中,活化能較小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

較快,故反應(yīng)①的活化能比反應(yīng)②的活化能大,D說法正確。故選A。

9.(2021?遼寧選擇性考試,12)某溫度下,降冰片烯在鈦雜環(huán)丁烷催化下聚合,反應(yīng)物濃度與催化劑濃

度及時間關(guān)系如圖。已知反應(yīng)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時間稱為半衰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其他條件相同時,催化劑濃度越大,反應(yīng)速率越大

B.其他條件相同時,降冰片烯濃度越大,反應(yīng)速率越大

C.條件①,反應(yīng)速率為0.012mol-L"min1

D.條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濃度為3.0mol.Lr時,半衰期為62.5min

【答案】B

【解析】A項,由題干圖中曲線①②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催化劑濃度越大,反應(yīng)所需要的時間更

短,故反應(yīng)速率越大,A正確;B項,由題干圖中曲線①③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降冰片烯濃度①是③的

兩倍,所用時間①也是③的兩倍,反應(yīng)速率相等,故說明反應(yīng)速率與降冰片烯濃度無關(guān),B錯誤:C項,由

題干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條件①,反應(yīng)速率為0=竺=3.0mol?L'-0mol?L!

=0.012molL-,min-,,C正確;D項,

At250min

反應(yīng)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時間稱為半衰期,由題干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條件②,降冰片烯起始濃度為3.0molL「

時,半衰期為125mi為2=62.5min,D正確;故選B。

1.化學反應(yīng)速率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關(guān)系。對于已知反應(yīng)機A(g)+〃B(g)=pC(g)+qD(g),其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可

用不同的反應(yīng)物或生成物來表示,當單位相同時,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數(shù)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

量數(shù)之比,即v(A):v(B):v(C):v(D)=w:n:p:q.

2.影響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因素

(1)內(nèi)因

反應(yīng)物本身的性質(zhì)是影響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相同條件下Mg、Al與稀鹽酸反應(yīng)的速率大小關(guān)

系為:v(Mg)>v(Al)o

(2)外因(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一個條件)

3.理論解釋——有效碰撞理論

(1)活化分子:能夠發(fā)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2)活化能:如圖

圖中:自為正反應(yīng)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劑時的活化能為當,民為逆反應(yīng)的活化能,反應(yīng)熱為后一員。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間能夠引發(fā)化學反應(yīng)的碰撞。

活化分子、有效碰撞與反應(yīng)速率的關(guān)系。

分析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時的注意點

1.對于固體和純液體反應(yīng)物,其濃度可視為常數(shù),改變用量速率不變。但固體顆粒的大小決定反應(yīng)物

接觸面積的大小,會影響化學反應(yīng)速率。

2.壓強對速率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1)恒溫時:增大壓強生時體積縮小型之濃度增大且色化學反應(yīng)速率加快。

(2)恒容時:

①充入氣體反應(yīng)物/鳥壓強增大型之濃度增大型電速率加快。

②充入惰性氣體工強總壓強增大,但各氣體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變,反應(yīng)速率不變。

(3)恒壓時: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體型電壓強不變型電體積增大出占各物質(zhì)濃度減小上曳反應(yīng)速

率減慢。

3.溫度改變對任何反應(yīng)的速率都有影響。

4.加入催化劑可以同等程度的改變正逆化學反應(yīng)速率。

題型一化學反應(yīng)速率及計算

1.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yīng):A⑸+2B(g)=3C(g)+nD(g),開始時A為4mo1,B為

6mol;5min末時測得C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用D表示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v(D)為0.1mol/(L-min)。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A.前5min內(nèi)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yīng)速率v(A)為0.1mol/(Lmin)

B.化學方程式中n值為1

C.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3vlf:(B)=2v逆(C)

D.此反應(yīng)在兩種不同情況下的速率分別表示為:①v(B)=6mol/(L-min),②v(D)=4.5mol/(L-min),其中

反應(yīng)速率快的是②

【答案】A

【解析】A項,A為固體,不能用濃度變化表示化學反應(yīng)速率,A錯誤;B項,

n(C):n(D)=3:1,為方程式化學計量系數(shù)比,B正確;C項,平衡時正反應(yīng)速率等于逆反應(yīng)速率,不同

物質(zhì)表示速率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湍=|,

C正確;D項,當v(D)=4.5mol/(L.min),若用B的濃度變化表

示應(yīng)為v(B)=4.5x2=9mol/(L何皿),D正確;故選A。

2.(2023?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選考模擬)一定溫度下,利用測壓法在剛性反應(yīng)器中研究固體催化劑作

用下的A的分解反應(yīng):A(g)B(g)+2C(g)。體系的總壓強p隨時間t的變化如表所示:

t/min0100150250420500580

p/kPa12.113.313.915.117.14X19.0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00~150min,消耗A的平均速率為0.006kPa-mirT'

B.其他條件不變,420min時向剛性容器中再充入少量A,反應(yīng)速率比原420min時大

C.推測x為18.1

D.升高體系溫度,不一定能加快反應(yīng)速率

【答案】B

【解析】A項,反應(yīng)A(g)=^B(g)+2C(g),反應(yīng)前后氣體壓強變化和生成C的量成正比,同時A的

變化為變化量的,用壓強代表濃度,則100?150min體系壓強變化=13.9kPal3.3kPa=0.06kPa,消耗A的

平均速率=且吧藝_=0OO6kPa.minl故A正確;B項,其他條件不變,420min時向剛性容器中再充

150min-lOOmin

入少量A,相當于增大壓強,反應(yīng)在固體催化劑表面進行,固體表面積-定,反應(yīng)速率不變,故B錯誤;C

項,0-1OOmin,壓強變化為L2kPa,150min?250min,壓強變化L2kPa,則lOOkPa?500kPa,體系壓強變

化1.2x4kPa=4.8kPa,則500min時,體系壓強=13.3kPa+4.8kPa=18.1kPa,故C正確;D項,反應(yīng)在催化劑

表面反應(yīng),升高體系溫度,催化劑活性減小時,反應(yīng)速率減小,不一定能加快反應(yīng)速率,故D正確;故選

Bo

3.取50mL過氧化氫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2。2=2氏0+02%在一定溫度下,測得的放出

量,轉(zhuǎn)換成。舊2。2)如下表:

t/min020406080

^(mol-L1)0.800.400.200.100.05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yīng)20min時,測得。2為224mL

B.20~4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為0.020mol?口?mitd

C.FeCb溶液或MnCh粉末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D.第30min時的瞬時速率小于第50min時的瞬時速率

【答案】C

【解析】A項,反應(yīng)20min時,過氧化氫的濃度變?yōu)?.4mol/L,說明分解的過氧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

n(H202)=(0.800.40)mol/Lx0.05L=0.02mol,過氧化氫分解生成的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z(02)=0.01mol,未告知是否

為標準狀況,無法判斷體積是否為224mL,故A錯誤;B項,20?40min,消耗過氧化氫的濃度為

△c0.20mol/L

(0.400.20)mol/L=0.20mol/L,則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率m1r=0.010mH/(L?min),故B錯誤;C

項,I在反應(yīng)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故也可以用FeCb溶液或MnCh粉末代替,故C正確;D項,隨著反應(yīng)的

不斷進行,過氧化氫的濃度不斷減小,某一時刻分解的過氧化氫的量也不斷減小,故第30min時的瞬時速

率大于第50min時的瞬時速率,故D錯誤;故選C。

4.在2L的密閉容器中投入CO2和H?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CCh(g)+4H2(g)=CH4(g)+2H20(g)o

在一定溫度下,測得CO2的物質(zhì)的量如下表

t/min010203040

n/mol21.610.50.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yīng)20min時,測得CH4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

B.20~40min>生成HzCXg)的平均速率為0.025mol-LT-mirT,

C.第15min時的瞬時速率大于第25min時的瞬時速率

D.第30min時反應(yīng)到達平衡

【答案】D

【解析】A項,反應(yīng)20min時,測得CO2為Imol,則消耗CO2、生成CH4均為Imol,CH4體積為22.4L(標

準狀況),A正確;B項,20~40min,測得CO2從linol變?yōu)?.5mol,則消耗CChO.Smol、生成H9(g)為Imol,

生成H20(g)的平均速率為5.=0O25mol-LT.minT,B正確;C項,其它條件相同、反應(yīng)物的

濃度越大則反應(yīng)速率越快,第15min時反應(yīng)物的濃度大于第25min時的濃度,則第15min時瞬時速率大于

第25min時的瞬時速率,C正確;D項,由圖知第30min時的二氧化碳含量已不再變化、則反應(yīng)已經(jīng)處于

平衡狀態(tài),D不正確;故選D。

題型二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因素

1.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3co(g)+Fe2Ch(s)遜3co2(g)+2Fe(s),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增加塊狀Fe2O3的量,反應(yīng)速率加快B.升高溫度,反應(yīng)速率加快

C.使用催化劑,反應(yīng)速率增大D.充入N2使壓強增大,反應(yīng)速率不變

【答案】A

【解析】A項,F(xiàn)ezCh為固體,則增加塊狀FezCh的量,反應(yīng)速率基本不變,故A錯誤;B項,升高溫

度,反應(yīng)速率增大,故B正確;C項,使用催化劑,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反應(yīng)速率增大,故C正確;

D項,在恒容條件下,充入N2使壓強增大,氣體反應(yīng)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變,反應(yīng)速率不變,故D正確;

故選A。

2.(2024?廣東省新高三摸底聯(lián)考)氨基甲酸鉞H2NCOONH4能用作磷化鋁中間體,也能用于醫(yī)藥。在丁℃

時,將足量的H2NCOONH4固體置于真空恒容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yīng):H2NCOONH4(s)2NH3(g)+

82(g),經(jīng)tmin達到平衡狀態(tài),平衡時體系的總濃度為comolL-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變時,說明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向平衡體系加入適量H2NCOONH4,c(CO2)增大

C.0?tmin內(nèi),平均反應(yīng)速率vlHzNCOONHj為|^mol/(L-min)

D.向平衡體系中充入適量的CO2,逆反應(yīng)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A項,由于反應(yīng)物只有一種固體,故氣體中氨氣、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恒等于2:1,則

2]、

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等于(xl7g/mol+:x44g/mol,始終不變,故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

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變不能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A項錯誤;B項,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K=C(CO2>C2(NH3),溫度

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向平衡體系加入適量H2NCOONH4,平衡不移動,B項錯誤;C項,H2NCOONH4為固

體,不能用其濃度表示速率,C項錯誤;D項,向平衡體系中充入適量的C02,生成物濃度增大,逆反應(yīng)速

率增大,D項正確;故選D。

3.為探究H2O2對H2O2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分別取10mL30%H202(約lOmolL)于四支試管中,控

制其它條件相同,進行實驗獲得如下表數(shù)據(jù)(氧氣為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生成氧氣體積

實驗控制溫/(mL)

所加藥品

編號度/9

第1個2min第2個2min第3個2min

①204.85.76.8

2mL0.5

②mol-L13012.816.720.2

C11SO4

③4089.663.028.0

④2mOIH2O402.03.24.3

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CM+對H2O2分解一定有催化作用

B.溫度低于40℃時,CuSO4對H2O2分解催化效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C.實驗③第1個2minH2O2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約為0.8mol?L?min-

D.由實驗④可得H2O2分解為放熱反應(yīng)

【答案】D

【解析】A項,實驗③④說明CM+對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A正確;B項,溫度每升高10。<2,速率提

高2?4倍,實驗②③說明,隨著溫度升高,CP+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明顯提高,B正確;C項,實驗③

第1個3min生成氧氣平均速率為90mLminiEp9()x10-^22.4mol/min,根據(jù)反應(yīng)2H202=2^0+023H2O2

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約為90x10-3+22.4x2X0x10-3=08molL,minT,C正確;D項,隨反應(yīng)的進行,相同時間

段內(nèi)反應(yīng)速率減慢,無法說明反應(yīng)是放熱反應(yīng),D錯誤:故選D。

4.(2023?陜西省長安一中高三期中)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在某催化劑表面上發(fā)生氨的分解2NH3(g)

N2(g)+3%(g)。測得不同起始濃度和催化劑表面積下氨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不

氐俄的是()

M/mm

NNHM10

編號020406080

①a2.402.001.601.200.80

②a1.200.800.40X

③2a2.401.600.800.400.40

A.實驗①,0?20min,v(N2)=1.0x105mol-L'min1

B.實驗②,60min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x<0.4

C.相同條件下,增加催化劑的表面積,反應(yīng)速率增大

D.相同條件下,增加氨氣的濃度,反應(yīng)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A項,實驗①中,0?20min,氨氣濃度變化量為2.4Oxl03mo].L'2.00xl04mol-L'=4.00xl04molL

V(NHJ=幽黯也N。。,叫—?

,反應(yīng)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v(N^)=-v(NH,)=l.00xl05molL1min1

I"2、”,A正確;B項,催化劑表面積大小只影響反應(yīng)速率,不影響平衡,

實驗③中氨氣初始濃度與實驗①中一樣,實驗③達到平衡時氨氣濃度為4.00xl04molLl則實驗①達平衡

時氨氣濃度也為4.00x|()4moi.Lr,而恒溫恒容條件下,實驗②相對于實驗①為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因此實驗②60min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x<0.4,B正確;C項,對比實驗①和實驗③,氨氣濃度相同,實驗③中

催化劑表面積是實驗①中催化劑表面積的2倍,實驗③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實驗③的反應(yīng)速率大,說明相同

條件下,增加催化劑的表面積,反應(yīng)速率增大,C正確;D項,實驗①、實驗②中0?20min、20min~40min

氨氣濃度變化量都是4.00x104moi實驗②中60min時反應(y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實驗①和實驗②催化劑表面

積相同,實驗①中氨氣初始濃度是實驗②中氨氣初始濃度的兩倍,實驗①60min時反應(yīng)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相

同條件下,增加氨氣濃度,反應(yīng)速率并沒有增大,D錯誤;故選D。

5.選擇不同的反應(yīng)探究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因素,所用試劑下自理的是()

+2+

a.CaCO3+2H=Ca+CO2t+H2O(觀察氣泡產(chǎn)生的快慢)

2+

b.S2O3+2H=S1+SO2+H2O(觀察渾濁產(chǎn)生的快慢)

反應(yīng)影響因素所用試劑

塊狀CaCCh、0.5mol/LHC1

Aa接觸面枳

粉末狀CaCCh、0.5mol/LHC1

塊狀CaCCh、0.5mol/LHC1

BaH+濃度

塊狀CaCCh、3.0mol/LHCl

0.1mol/LNa2s2O3、稀H2so4

CbIF濃度

0.1mol/LNa2s2O3、濃H2so4

0.1mol/LNa2s2O3、0.1Na2s203H2so4、冷水

Db溫度

0.1mol/LNa2s2O3、0.1Na2s203H2so4、熱水

【答案】C

【解析】采用控制變量方法進行研究,即只改變一個外界條件,其它外界條件都相同,然后逐一進行

分析判斷。A項,只有CaCCh的接觸面積不相同,其它外界條件相同,兩個實驗是研究固體與鹽酸的接觸

面積大小對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A正確;B項,該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CaCO3+2H+=Ca2++CO2T+H2O,只有HC1

溶液中的c(H+)不相同,其它外界條件相同,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