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_第1頁
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_第2頁
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_第3頁
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_第4頁
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為梁志飛老師精心編輯土木工程知識點之一,大家下載下來好好學習吧!土木工程知識點-35步圖解混凝土工程施工標準1:混凝土墻柱澆筑時,從下往上采用人工敲擊模板,錘擊間距200mm,邊澆筑邊錘擊,有效控制表面氣泡、蜂窩、麻面產生

2:墻柱超過2m,必須采用兩次或兩次以上分層澆筑完成,嚴禁一次澆筑

3:墻柱邊混凝土收面標高、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內

4:墻柱混凝土鑿毛,表面鑿毛面積≥70%

5:墻柱單側或兩側為吊模時,在陰角根部的位置增加鋼絲網可有效防治爛根現(xiàn)象

6:墻柱在支模前采用海棉墊做微調(只適用于平整度在5mm以內)

7:墻在降板位置單側為吊模時,模板、木方下到底部,利用鋼管對撐頂緊

8:外墻模板支設前在上下層模板之間粘貼雙面腳,防治出現(xiàn)漏漿

9:樓板降板處,墻、柱支模前采用模板墊平后再支模

10:梁柱交接處鋼筋過密時,綁扎時應留置振搗孔

11:模板表面嚴禁出現(xiàn)無用的孔洞(模板多余螺桿洞未封堵,混凝土澆筑時孔洞漏漿造成墻體表面觀感質量差),不允許使用

12:柱砼標號高于梁標號時,梁距柱邊500mm處加設鋼絲網(該區(qū)域混凝土標號砼墻柱)

13:模板表面縫寬≥1.5mm,采用膠帶粘貼,避免漏漿

14:鋼筋三角架,澆筑時配合刮尺使用,控制樓板厚度、平整度。在混凝土收平后可取出,間距≤1.8m

15:斜屋面混凝土的澆筑方向應垂直于放坡方向,沿澆筑方向每隔1m設置一道鋼絲網,規(guī)格10*10*0.5mm(采用細石混凝土,細石與1~3石的比例為:7:3)

16-1:樓板澆筑前采用鐵鍬初步平整

16-2:采用2.5m鋁合金刮尺刮平

16-3:采用掃平儀或水準儀進行收面控制

16-4:面層采用收面機,收面機無法操作位置人工鐵板收面

16-5:地面有二次裝修時,做拉毛處理,不得采用掃帚掃毛;裝修材料為膠粘貼平整度≤3mm,裝修材料為砂漿粘貼平整度≤5mm

16-6:屋面、地下室頂板或無裝修層地面采用收光機做收光(不少于2次)有人認為建立新形式的標準化始走向建筑和諧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術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觀點不同,我要強調的是建筑最寶貴的性質是它的多樣化和聯(lián)想到自然界有機生命的生長.我認為著才是真正建筑風格的唯一目標.如果阻礙朝這一方向發(fā)展,建筑就會枯萎和死亡.要使建筑結構適合于環(huán)境,要注意到氣候,地位和四周的自然風光,在結合目的來考慮的一切因素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自由的統(tǒng)一的整體,這就是建筑的普遍課題,建筑師的才智就要在這個可提到完滿解決上體現(xiàn)。16-7:樓板面層水平度、平整度和樓板底部水平度超過2cm,鑿除重新施工

17:采用定制鋼架作為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階段的通道、泵管架設專業(yè)工具?;炷翝仓^程中可作為板厚控制,澆筑完成后取出(材料規(guī)格采用方鋼30*30*3方鋼加Φ12鋼筋,現(xiàn)場制作)

18: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樓板達到1.2MPa后才允許上人(12小時左右,行走不留腳印),每平方荷載不超過150kg

19:樓板后澆帶二次支模前,砼底板處粘雙面膠或海綿,模板與砼搭接寬度≤200mm,立桿放置在交接處的底部

20:樓板后澆帶采用模板做鋸齒形(支撐條控制小于500mm)

21:底板、墻后澆帶采用快易收口網的做法,鋼筋支撐間距500mm

22:墻后澆帶兩側采用雙面膠或海綿,兩側利用原有螺桿鎖邊

23:雨季施工,澆筑后采用塑料薄膜或三彩布遮蓋

24:地下室施工時,每個承臺底部要預留小型集水井,澆筑時明水及時利用水泵抽走

25:柱墻采用薄膜包裹養(yǎng)護

26:采用刷或噴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

27-1:混凝土泵管、布料機不得直接擱置在鋼筋上,采用支架架空

27-2:布料機、泵管底座采用鐵板、鋼管現(xiàn)場制作加工

27-3:布料機底部加強處理,木楞間距200mm,立桿間距600mm

28:夏季混凝施工時,為更好控制混凝土入管溫度,泵管采用麻袋覆蓋

29:現(xiàn)場建立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室器具包括:溫度計、濕度計、天平寸、試塊模具、養(yǎng)護記錄表

30:同條件試塊放置在樓層設定位置,采用鋼筋籠放置

31:拆模后三天內將實測值標注在墻體上,施工單位用白色粉筆、監(jiān)理用藍色、項目部用紅色

32:統(tǒng)一在樓梯通道口位置墻體上標明該層澆筑時間、拆模時間、養(yǎng)護方式等信息

33:混凝土澆筑前,底層垃圾、材料歸堆,清掃干凈,澆筑完成后用水將落地的水泥漿、混凝土沖洗干凈

34:泵管清理干凈堆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堆放在外架、樓梯口、通道口、洞口、電梯井架體等危險位置)

35:模板拆除后樓層清理干凈,管線位置采用木盒保護有人認為建立新形式的標準化始走向建筑和諧的唯一道路,并且能用建筑技術加以成功地控制.而我的觀點不同,我要強調的是建筑最寶貴的性質是它的多樣化和聯(lián)想到自然界有機生命的生長.我認為著才是真正建筑風格的唯一目標.如果阻礙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