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高中歷史 第1單元 政治制度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梯度作業(yè)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A/26/wKhkGGZpvfOANoCoAAIF3Ve0-80189.jpg)
![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高中歷史 第1單元 政治制度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梯度作業(yè)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A/26/wKhkGGZpvfOANoCoAAIF3Ve0-801892.jpg)
![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高中歷史 第1單元 政治制度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梯度作業(yè)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A/26/wKhkGGZpvfOANoCoAAIF3Ve0-801893.jpg)
![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高中歷史 第1單元 政治制度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梯度作業(yè)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A/26/wKhkGGZpvfOANoCoAAIF3Ve0-801894.jpg)
![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高中歷史 第1單元 政治制度 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梯度作業(yè)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2A/26/wKhkGGZpvfOANoCoAAIF3Ve0-8018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3課一、素養(yǎng)達標1.(2023·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期末)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規(guī)定廢止刑訊,人民享有選舉權、參政權,改變“賤民”身份,賦予婦女以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權利等。鼓勵民間興辦實業(yè),減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這反映了南京臨時政府()A.不斷改進完善民生問題B.結束了封建帝制C.力圖除舊布新建設國家D.踐行了主權在民2.(2023·安徽合肥期末)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實行總統(tǒng)制,《臨時約法》改總統(tǒng)制為責任內閣制,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tǒng)后,又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上述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專制獨裁的傳統(tǒng)在中國沒有受沖擊B.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C.中國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D.責任內閣制在中國難行3.(2024·陜西榆林期中)下圖為1913年馬星馳發(fā)表的題為《政黨之兩面觀》的漫畫,自左往右看,此五個字為“政黨之作用”,而從右往左看,則變成了“御用系之黨”。該漫畫()A.展現了廣大民眾參政意識高漲B.揭示了當時政治轉型的艱難C.諷刺了袁氏復辟帝制倒行逆施D.肯定了民主共和是時代潮流4.(2024·河南開封期末)下表是1928—1931年國民黨大事年表(部分)。據此可知,這一時期國民黨()時間重大事件1928年8月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宣布實施“訓政”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訓政綱領》,規(guī)定“訓政”期間“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行;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會議“指導監(jiān)督國民政府重大國務之施行”1929年3月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規(guī)定:“中華民國人民須服從擁護中國國民黨,始得享受中華民國國民之權利”;對“中華民國之政權治權”,要由國民黨“獨負全責”1931年5月國民黨主持的國民會議通過《訓政時期約法》,確認了國民黨“三大”的規(guī)定A.積極落實三民主義B.完善國家管理體制C.增強依法行政意識D.力圖建立一黨專政5.(2023·山東德州期末)從193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qū)廣泛開展選舉宣傳活動,派宣傳隊進村,通過發(fā)傳單、貼標語、召集群眾大會、打鑼喊口號等方式對農民進行動員,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投豆法、畫圈法、燒洞法、投紙團法等具體投票辦法。這些舉措意在()A.豐富邊區(qū)選舉方式B.落實黨的群眾路線C.建立人民民主專政D.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6.(2023·湖南益陽期末)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人數統(tǒng)計圖(共662人)。從中可以獲悉()A.新政協(xié)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B.中國共產黨在會議中處于領導地位C.新政協(xié)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能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得以確立7.(2024·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圖為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摘錄。這體現了()A.該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B.基層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完善C.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完全確立D.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已構建8.(2023·陜西渭南期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黨提出與民主黨派關系的“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之后,進一步強調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yōu)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這一變化()A.構筑了現行政治的基礎B.增添了依法治國的新活力C.調動了廣大群眾積極性D.注入了多黨合作的新內涵9.(2023·江蘇淮安期末)中國政治近現代化進程與政黨政治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政黨產生于西方工業(yè)文明對中國農耕文明進行野蠻入侵和殘酷解構的過程之中。在清末的憲政改革及立憲派有識之士的推動下,西方政黨思潮在中國得以推廣。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人民結社組黨、參與政治事務的自由和權利及實行內閣制,推動中國邁入“政黨林立時代”。然而此時政黨政治的實踐卻誘發(fā)了一系列政治亂象,……國會競選淪為金錢交易,選出的議員多出身于“原清政府官吏”和“士紳”,真正的有產階級為數甚少?!陉P鍵的政權問題上,手執(zhí)槍桿子的袁世凱不會讓步,所謂自由結社、合法反對、公平競爭、輪流執(zhí)政等政黨政治原則,在當時的中國并不具備。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最終名存實亡?!幾粤位手椤⑹陆稹栋倌陙碇袊h政治演變的內在邏輯及其當代啟示》等材料二人民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共有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等黨外政協(xié)委員1299人,占委員總數的60.2%;常務委員195人,占常委總數的65%;副主席13人,占副主席總數的54.2%,全國各級政協(xié)組織中,共有41萬余名黨外代表人士擔任政協(xié)委員。作為新型政黨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形成于協(xié)商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發(fā)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完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幾浴吨袊滦驼h制度》白皮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國初年邁入“政黨林立時代”的背景,并分析政黨政治最終“名存實亡”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型政黨政治制度”之“新型”所在,并分析其“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的現實意義。二、能力提升10.(2024·河南名校聯(lián)考)中華民國建立后,國民黨、進步黨等政黨紛紛登場。國民黨罵進步黨為“官僚黨”,喋喋不休;進步黨罵國民黨為“暴民黨”,沒完沒了。兩黨議員在國會開會時經常大打出手,國會大廳成了黨人斗毆的場所。這體現了民國初年()A.階層之間的分化較顯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C.責任內閣制的弊端暴露D.軍閥勢力的盤根錯節(jié)11.(2024·河北邯鄲)下表是1937年陜甘寧邊區(qū)的固臨、延長、安定、曲子四縣社會各階層當選參議員的選舉結果(百分比)。這一現象()工人貧農中農富農商人知識分子地主縣級465251122區(qū)級467222122鄉(xiāng)級5.671.4172211A.體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政治原則B.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階級基礎C.擴大并鞏固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D.挫敗了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12.(2024·安徽蚌埠統(tǒng)考)1945年10月,中共發(fā)布《中共中央關于內蒙工作方針對晉察冀中央局的指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qū)域自治。首先從各旗開始,爭取時間,放手發(fā)動與組織蒙人的地方自治運動,建立自治政府?!痹撝甘?)A.使得內蒙古地區(qū)率先獲得了解放B.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C.表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成功實踐D.體現中共對新型民主制度的探索13.(2024·湖北名校聯(lián)考)國家機構改革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我國先后進行過多次政府機構改革,在此過程中,政府機構改革原則由“精簡、統(tǒng)一、效能”逐步轉向“優(yōu)化、協(xié)同、高效”。這說明我國的政府機構改革()A.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根本保證B.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D.已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需要14.(2023·新課標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根據黨中央爭取國內和平民主的方針,各解放區(qū)繼續(xù)實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確立的民主選舉的各項原則和制度。一些解放區(qū)開展了民主選舉運動,頒行了選舉法規(guī)。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陜甘寧邊區(qū)為召開第三屆參議會首次大會進行了鄉(xiāng)、縣、邊區(qū)三級普選。這次選舉產生了10名邊區(qū)參議員,包括各社會階層的代表。在黨派關系上,共產黨員61人,國民黨員19人,救國會員1人,無黨無派人士89人。解放戰(zhàn)爭后期,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者的范圍和條件作出新的規(guī)定。1949年1月,《東北解放區(qū)縣村人民代表選舉條例草案》規(guī)定:經軍事法庭、司法機關和人民法庭判決剝奪公民權者,有反革命行為及民主政府緝辦在案者等無選舉權與被選舉權。1949年6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明確地把“贊成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設新民主主義新中國”,列為被選為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的首要條件。其他解放區(qū)頒布的選舉法規(guī)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幾皂n延龍等《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地法制文獻選編》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解放區(qū)人民政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范圍調整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解放區(qū)人民政權選舉制度的積極作用。第一單元第3課一、素養(yǎng)達標1.(2023·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期末)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規(guī)定廢止刑訊,人民享有選舉權、參政權,改變“賤民”身份,賦予婦女以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權利等。鼓勵民間興辦實業(yè),減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這反映了南京臨時政府(C)A.不斷改進完善民生問題B.結束了封建帝制C.力圖除舊布新建設國家D.踐行了主權在民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南京臨時政府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頒布了一些積極舉措,廢除了清政府的一些苛政,這反映了南京臨時政府力圖除舊布新建設國家,C項正確;材料不僅涉及民生問題,還涉及民主權利,排除A項;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排除B項;材料主要是南京臨時政府的規(guī)定,沒有顯示其具體實踐,排除D項。故選C項。2.(2023·安徽合肥期末)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實行總統(tǒng)制,《臨時約法》改總統(tǒng)制為責任內閣制,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tǒng)后,又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上述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B)A.專制獨裁的傳統(tǒng)在中國沒有受沖擊B.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C.中國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D.責任內閣制在中國難行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臨時約法》改總統(tǒng)制為責任內閣制是為了防止袁世凱專權,維護民主制度,而袁世凱正式就任大總統(tǒng)后,又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是為了實現其專制統(tǒng)治,反映的實質問題是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B項正確;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排除A項;“中國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會基礎”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所問為上述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責任內閣制在中國難行的實質在于中國封建勢力強大,民主與專制的斗爭激烈,排除D項。故選B項。3.(2024·陜西榆林期中)下圖為1913年馬星馳發(fā)表的題為《政黨之兩面觀》的漫畫,自左往右看,此五個字為“政黨之作用”,而從右往左看,則變成了“御用系之黨”。該漫畫(B)A.展現了廣大民眾參政意識高漲B.揭示了當時政治轉型的艱難C.諷刺了袁氏復辟帝制倒行逆施D.肯定了民主共和是時代潮流解析:民國初年的政黨制度,是進步人士實現民主政治的手段,也是官僚政客們維護統(tǒng)治的工具,該漫畫揭示了當時政治轉型的艱難,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廣大民眾參政意識高漲的信息,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袁世凱復辟帝制是在1915年,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新舊勢力對政黨政治的不同認知,并未強調民主共和是時代潮流,排除D項。故選B項。4.(2024·河南開封期末)下表是1928—1931年國民黨大事年表(部分)。據此可知,這一時期國民黨(D)時間重大事件1928年8月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宣布實施“訓政”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訓政綱領》,規(guī)定“訓政”期間“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行;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會議“指導監(jiān)督國民政府重大國務之施行”1929年3月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規(guī)定:“中華民國人民須服從擁護中國國民黨,始得享受中華民國國民之權利”;對“中華民國之政權治權”,要由國民黨“獨負全責”1931年5月國民黨主持的國民會議通過《訓政時期約法》,確認了國民黨“三大”的規(guī)定A.積極落實三民主義B.完善國家管理體制C.增強依法行政意識D.力圖建立一黨專政解析: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928—1931年,國民黨通過實施“訓政”,將國民會議和國民政府置于其領導之下,并通過國民會議將其合法化,反映出這一時期國民黨力圖建立一黨專政,D項正確;國民黨此時的主要目的是一黨專政,并沒有落實三民主義,也沒有完善國家管理體制,更沒有依法行政,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5.(2023·山東德州期末)從193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qū)廣泛開展選舉宣傳活動,派宣傳隊進村,通過發(fā)傳單、貼標語、召集群眾大會、打鑼喊口號等方式對農民進行動員,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投豆法、畫圈法、燒洞法、投紙團法等具體投票辦法。這些舉措意在(D)A.豐富邊區(qū)選舉方式B.落實黨的群眾路線C.建立人民民主專政D.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析:根據本題材料信息,中國共產黨在陜甘寧邊區(qū)廣泛開展選舉宣傳活動,采用多種方式對農民進行動員,發(fā)明了多種投票辦法,方便農民參與政治活動,目的是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D項正確;“豐富邊區(qū)選舉方式”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A項;材料中的活動有利于落實黨的群眾路線,但結合“1937年下半年”可知,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陜甘寧邊區(qū)的這些舉措主要目的是鞏固抗日民主根據地,從而更好地進行抗日戰(zhàn)爭,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排除C項。故選D項。6.(2023·湖南益陽期末)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人數統(tǒng)計圖(共662人)。從中可以獲悉(A)A.新政協(xié)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B.中國共產黨在會議中處于領導地位C.新政協(xié)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能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得以確立解析:從材料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由“黨派、軍隊和團體”等組成來看,新政協(xié)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A項正確;B、C兩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第一屆政協(xié)會議的召開確立了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度,但與題干內容無關,D項排除。故選A項。7.(2024·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圖為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摘錄。這體現了(A)A.該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B.基層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完善C.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完全確立D.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已構建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可知,這體現了該制度的人民性和民主性,A項正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并不是基層民主制度,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排除C項;材料體現不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已構建,排除D項。故選A項。8.(2023·陜西渭南期末)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黨提出與民主黨派關系的“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之后,進一步強調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yōu)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這一變化(D)A.構筑了現行政治的基礎B.增添了依法治國的新活力C.調動了廣大群眾積極性D.注入了多黨合作的新內涵解析:根據材料“十六字方針”“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以及“選拔和推薦更多優(yōu)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可知,這一變化注入了多黨合作的新內涵,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多黨合作,其他選項不符合材料所體現的變化內涵,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9.(2023·江蘇淮安期末)中國政治近現代化進程與政黨政治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政黨產生于西方工業(yè)文明對中國農耕文明進行野蠻入侵和殘酷解構的過程之中。在清末的憲政改革及立憲派有識之士的推動下,西方政黨思潮在中國得以推廣。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了人民結社組黨、參與政治事務的自由和權利及實行內閣制,推動中國邁入“政黨林立時代”。然而此時政黨政治的實踐卻誘發(fā)了一系列政治亂象,……國會競選淪為金錢交易,選出的議員多出身于“原清政府官吏”和“士紳”,真正的有產階級為數甚少?!陉P鍵的政權問題上,手執(zhí)槍桿子的袁世凱不會讓步,所謂自由結社、合法反對、公平競爭、輪流執(zhí)政等政黨政治原則,在當時的中國并不具備。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最終名存實亡?!幾粤位手?、石德金《百年來中國政黨政治演變的內在邏輯及其當代啟示》等材料二人民政協(xié)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共有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等黨外政協(xié)委員1299人,占委員總數的60.2%;常務委員195人,占常委總數的65%;副主席13人,占副主席總數的54.2%,全國各級政協(xié)組織中,共有41萬余名黨外代表人士擔任政協(xié)委員。作為新型政黨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形成于協(xié)商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發(fā)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完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幾浴吨袊滦驼h制度》白皮書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民國初年邁入“政黨林立時代”的背景,并分析政黨政治最終“名存實亡”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型政黨政治制度”之“新型”所在,并分析其“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的現實意義。答案:(1)背景:自然經濟的瓦解和工業(yè)文明的沖擊;西方政黨政治思潮的傳播;清末新政的實施,為西方政黨制度的傳入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環(huán)境;康梁等立憲派和有識之士的努力。原因: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足;對西方政黨政治認識不足,政黨是野心家爭權奪利的工具;人治觀念沒有向法制觀念轉變;政黨人士的文化素質參差不齊。(2)新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意義:為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解析:(1)背景:根據材料一“中國政黨產生于西方工業(yè)文明對中國農耕文明進行野蠻入侵和殘酷解構的過程之中”得出,自然經濟的瓦解和工業(yè)文明的沖擊;根據材料一“西方政黨思潮在中國得以推廣”得出,西方政黨政治思潮的傳播;根據材料一“在清末的憲政改革及立憲派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得出,清末新政的實施,為西方政黨制度的傳入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環(huán)境;康梁等立憲派和有識之士的努力。原因: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足;根據材料一“國會競選淪為金錢交易,選出的議員多出身于‘原清政府官吏’和‘士紳’,真正的有產階級為數甚少”得出,對西方政黨政治認識不足,政黨是野心家爭權奪利的工具;根據材料一“在關鍵的政權問題上,手執(zhí)槍桿子的袁世凱不會讓步,所謂自由結社、合法反對、公平競爭、輪流執(zhí)政等政黨政治原則,在當時的中國并不具備”和所學知識得出,人治觀念沒有向法制觀念轉變;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得出,政黨人士的文化素質參差不齊。(2)新型:根據材料二“作為新型政黨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形成于協(xié)商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實踐”得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意義:根據材料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形成于協(xié)商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實踐,發(fā)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完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和所學知識可知,為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濟、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二、能力提升10.(2024·河南名校聯(lián)考)中華民國建立后,國民黨、進步黨等政黨紛紛登場。國民黨罵進步黨為“官僚黨”,喋喋不休;進步黨罵國民黨為“暴民黨”,沒完沒了。兩黨議員在國會開會時經常大打出手,國會大廳成了黨人斗毆的場所。這體現了民國初年(B)A.階層之間的分化較顯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C.責任內閣制的弊端暴露D.軍閥勢力的盤根錯節(jié)解析:根據本題材料,民國初年,國民黨等黨派之間互相攻擊,甚至在國會開會時大打出手,體現了當時民主政治尚不成熟,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階層分化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與責任內閣制的弊端無關,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并非軍閥勢力的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11.(2024·河北邯鄲)下表是1937年陜甘寧邊區(qū)的固臨、延長、安定、曲子四縣社會各階層當選參議員的選舉結果(百分比)。這一現象(C)工人貧農中農富農商人知識分子地主縣級465251122區(qū)級467222122鄉(xiāng)級5.671.4172211A.體現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政治原則B.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階級基礎C.擴大并鞏固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D.挫敗了日軍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解析:根據本題表格信息,表中反映出各階級、各階層不僅參加選舉,而且有些地主、富農、商人還當選為參議員,這充分彰顯了中共團結各階級階層共同抗日的努力,必然有利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擴大與鞏固,C項正確;中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材料與這一目標和原則不符,排除A項;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材料不涉及擴大階級基礎,排除B項;材料與軍事行動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4·安徽蚌埠統(tǒng)考)1945年10月,中共發(fā)布《中共中央關于內蒙工作方針對晉察冀中央局的指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qū)域自治。首先從各旗開始,爭取時間,放手發(fā)動與組織蒙人的地方自治運動,建立自治政府?!痹撝甘?D)A.使得內蒙古地區(qū)率先獲得了解放B.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C.表明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成功實踐D.體現中共對新型民主制度的探索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在抗戰(zhàn)結束后,中國共產黨就主張在內蒙古設立自治區(qū),讓少數民族當家做主,體現了中共對新型民主制度的探索,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解放內蒙古,而且“率先”的說法體現不出來,排除A項;材料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無關,排除B項;1947年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qū)即內蒙古自治區(qū)建立,當時新中國還未成立,排除C項。故選D項。13.(2024·湖北名校聯(lián)考)國家機構改革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我國先后進行過多次政府機構改革,在此過程中,政府機構改革原則由“精簡、統(tǒng)一、效能”逐步轉向“優(yōu)化、協(xié)同、高效”。這說明我國的政府機構改革(C)A.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根本保證B.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D.已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需要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新一輪的機構改革優(yōu)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理順黨政機構職責關系,從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體制保障,C項正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本的政治保證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排除A項;政府機構改革需要在社會主義法治軌道上進行,而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早已開始,排除B項;改革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社會每前進一步,改革就要跟進一步,改革永遠在路上,排除D項。故選C項。14.(2023·新課標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根據黨中央爭取國內和平民主的方針,各解放區(qū)繼續(xù)實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確立的民主選舉的各項原則和制度。一些解放區(qū)開展了民主選舉運動,頒行了選舉法規(guī)。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陜甘寧邊區(qū)為召開第三屆參議會首次大會進行了鄉(xiāng)、縣、邊區(qū)三級普選。這次選舉產生了10名邊區(qū)參議員,包括各社會階層的代表。在黨派關系上,共產黨員61人,國民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題08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ǖ?1期) 帶解析
- 《企業(yè)所得稅實務》課件
- 2025春季開學典禮,引用電影《熊出沒重啟未來》中的 4 句臺詞,小學校長精彩講話:從光頭強的未來危機,看新學期如何逆風翻盤
- 防火阻燃材料的應用與測評
- 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合同
- 寄賣合同范本模板
- 泥工勞務分包合同
- 沙石材料運輸合同范本
- 物業(yè)管理中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
- 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合同
- 三年級上冊豎式計算練習300題及答案
- 點亮生命-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全套教學課件
- 旅居管家策劃方案
- 車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華為經營管理-華為的研發(fā)管理(6版)
- 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圖
- 平衡計分卡-化戰(zhàn)略為行動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期末家長會PPT模板
- 礦山安全培訓課件-地下礦山開采安全技術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