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貴州省高三年級下冊二模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屆貴州省高三年級下冊二模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屆貴州省高三年級下冊二模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屆貴州省高三年級下冊二模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屆貴州省高三年級下冊二模生物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2024年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適應性測試

生物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答案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符合題目要求。

1.在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需要根據生物學原理采取某些措施使植物生長滿足人們的需求,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大棚里增施CO2是為了促進有氧呼吸

B.去除頂芽是為了促進果實的成熟

C.人工授粉是為了保留全部親本性狀

D.人工補光是為了提高植物有機物的積累

2.科學家在厭氧型光合細菌中發(fā)現了一種利用菌綠素的原始光合作用機制,其基本原理如圖所示。該細菌

的光合作用與高等植物相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光能

菌綠素jjj

ATP?▼V▼ADP

co2——~>(CH2O)

/NADPH

2

H2S------------------->804-

A.ATP的合成同樣依賴色素分子吸收光能

B.菌綠素和葉綠素同樣位于類囊體薄膜

C.(CH2O)的合成都需要ATP和NADPH的參與

D.該細菌不釋放。2是因為NADPH的H來自H2s

3.生物膜獨特的組成和結構使其在物質運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膜的磷脂分子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升高會使膜流動性升高

B.膜上轉運蛋白可通過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的方式運輸K+

C.胰島素或乙酰膽堿可通過囊泡與細胞膜融合排出細胞

D.核膜上的核孔允許核內轉錄得到的tRNA運出細胞核

4.細胞中甲、乙兩類生物大分子的單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第1頁/共7頁

甲的單體乙的單體

A.甲和乙中的部分種類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B.甲分子R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可決定乙分子的多樣性

C.若a為0H,則甲與乙形成的某種復合物可構成甲的合成場所

D.若a為H,則甲與乙形成的某種復合物在有絲分裂中呈現不同形態(tài)

5.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颊卟荒馨驯奖彼徂D變?yōu)槔野彼?,導致血液中苯丙氨酸積累,

影響智力發(fā)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苯丙酮尿癥在男性和女性中患病概率不同

B.正常雙親生出患病子女是基因重組導致的

C.該病癥可通過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來根治

D.禁止近親結婚可降低苯丙酮尿癥的發(fā)病率

6.PER是存在于下丘腦某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生物鐘基因,當其突變或者缺失時,會引起節(jié)律紊亂。PER蛋

白的合成過程如下圖所示。

PER忠因mRNA肽鏈PER受白質

A

____________抑制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PER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可沿著過程①②傳遞

B.DNA聚合酶與PER基因結合發(fā)生在過程①

C.過程②③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方式不同

D.過程④可使PER蛋白含量下降而引起節(jié)律紊亂

7.小黑麥是科學家將二倍體黑麥與異源六倍體普通小麥雜交,并經染色體加倍得到的異源多倍體。基本過

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第2頁/共7頁

黑麥X普通小麥

(2n=14;RR)(6n=42;AABBDD)

雜交種

染色體加倍

小黑麥

注:圖中A、B、D、R表示不同染色體組

A,雜交種在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聯會正常

B.可用秋水仙素誘導雜交種獲得小黑麥

C.圖中小黑麥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

D.圖中小黑麥自交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8.“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繁花滿枝,瓜熟蒂落”,植物整個生命歷程都離不開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使種子a-淀粉酶合成減少

B.“幼苗生長”時,幼芽中的甲硫氨酸可轉變?yōu)樯L素

C.“繁花滿枝”時,油菜素內酯可促進花粉管的生長

D.“瓜熟蒂落”時,果實內乙烯和細胞分裂素含量增加

9.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信息分子的調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因子是B細胞分裂、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的信號之一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號后調控有關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

C.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刺激下丘腦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D.用性引誘劑(信息素)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可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10.過敏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上常表現為皮膚干燥、劇烈瘙癢和濕疹樣皮疹等癥狀。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敏特應性皮炎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紊亂導致的

B.可用抗組胺類藥物緩解過敏特應性皮炎誘發(fā)的癥狀

C.再次接觸過敏原,漿細胞識別過敏原后可分泌抗體

D.找出過敏原并避免與之接觸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

11.某研究團隊對草履蟲在農藥甲鼠菊酯脅迫下的種群密度變化進行研究,結果如圖所示。

第3頁/共7頁

7oO

搬6oO

田5oO

學O

辨4o

埸O

3o

(O

2o

)mn、O

L1O

)O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點時,對照組和實驗組草履蟲種群的增長速率相同

B.兩組實驗K值不同,說明K值可受甲氟菊酯的影響

C.計數過程中,如果視野中草履蟲過多,需要稀釋以方便計數

D.實驗組最大種群數量未受抑制,可能是草履蟲產生了耐藥性

12.石漠化是土壤流失、巖石裸露,地表呈現荒漠化的過程,貴州省采用在石漠化地區(qū)栽種本土物種花椒

(灌木)、金銀花(藤本)等植物進行治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石漠化形成過程中植被的退化屬于初生演替

B.治理石漠化具有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C.栽種的花椒、金銀花二者所處的生態(tài)位不同

D.選用本土物種是避免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13.中草藥三七富含次生代謝產物人參皂背??蒲腥藛T將三七外植體接種到含適宜比例的植物激素培養(yǎng)基上,

成功誘導出愈傷組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選用分化程度高的外植體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

B.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比值低利于愈傷組織分化生根

C.外植體經再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團

D,通過植物細胞培養(yǎng)可實現人參皂甘的工廠化生產

14.研究人員以腫瘤細胞表面靶向抗原制備出單克隆抗體,進而制備了抗體一一藥物偶聯物。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骨髓瘤細胞與B細胞經電誘導融合后即為雜交瘤細胞

B.體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時通入C0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pH

C.單克隆抗體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過程屬于細胞免疫

D.抗體一藥物偶聯物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屬于細胞壞死

第4頁/共7頁

15.科學研究過程中,常需要從生物材料中分離和提取某些物質或組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成熟紅細胞是提取純凈細胞膜的理想材料

B.葉綠素a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葉綠素b

C凝膠電泳可分離DNA,差速離心可分離各種細胞器

D.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較大,蛋白質幾乎不溶于酒精

16.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fā)現某野生型真菌存在如下圖所示的代謝途徑,代謝產物精氨酸是該真菌生長

的必需物質,而鳥氨酸等中間代謝產物都不是必需物質。缺陷型突變體是指不合成某種酶的真菌。

N-乙酰瓜氨酸鳥氨酸3^今瓜氨酸精氨酸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三種酶都不能脫離該真菌發(fā)揮催化作用

B.缺陷型突變體可能是基因堿基序列改變的結果

C.酶1缺陷型突變體不能在含瓜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

D.培養(yǎng)該野生型真菌時無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氮源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

17.為探究溫度、濃度對采收后蘋果貯存的影響,經實驗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

C

P

M舌

回答下列問題:

(1)采收后的蘋果仍在進行細胞呼吸。在。2充足的條件下,。2參與反應的場所是,該階

段的產物有0

(2)據圖分析,貯存蘋果的適宜條件是,依據是o

(3)由圖可知,。2濃度在20%?30%范圍內,影響CO2相對生成量的環(huán)境因素是,CO2相

對生成量不同的原因是o

18.長期高糖飲食可誘發(fā)糖尿病,為探究烏天麻代餐粉(低熱量食材)對高血糖小鼠是否具有干預作用,研

究人員隨機選取30只健康小鼠均分為三組,a組(對照組):基礎飼料+蒸儲水另外兩組腹腔注射一定量STZ

第5頁/共7頁

(鏈版佐菌素),構建高血糖桶型鼠,然后分別作如下處理,b組:高糖飼料+蒸儲水;C組:代餐粉+蒸儲

水;其它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檢測相關指標結果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三條曲線中,代表C組的是曲線(選填“甲”“乙”或"丙”)。a組小鼠

進食2小時后血糖含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該過程中與胰島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主要有(答出

2種即可)。

(2)通過對實驗小鼠進行腹腔注射STZ后,STZ能特異性作用于胰島B細胞,原因可能是

,據圖2推測,高血糖模型組小鼠患(選填“1型”或“2型”)糖尿病,依

據是。

(3)綜合圖1、2可知c組處理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血糖含量,機理可能是。

19.科學家在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對幾種不同動物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攝取量)和生長效率(生產量/同化量)

進行研究,相關數據見下表。

不同種類動物的生態(tài)效率單位:Kcalm-2-a1

攝取同化呼吸生產

動物種類

量量量量

蜘蛛(肉食,變溫動物)12.6011.9010.001.90

蝗蟲(植食,變溫動物)3.711.370.860.51

田鼠(植食,恒溫動物)7.406.706.600.10

麻雀(雜食,恒溫動物)4.003.603.600.00

注:生產量是指呼吸作用消耗后所凈剩的能量值,它以有機物質的形式累積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四種動物存在食物聯系和分層現象。其中,食物網中能量消耗最多的一條食物鏈為

第6頁/共7頁

:四種動物的分層現象是由植物群落的決定。

(2)據表分析,蜘蛛的同化效率為;蝗蟲的生長效率比田鼠(選填“高”

或“低”),原因是o

20.玉米粒色有紫色粒和白色粒兩種表型,選取純種的紫色粒玉米植株與白色粒玉米植株為親本,雜交得

F”均為紫色粒,F]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及比例為紫色粒:白色粒=9:7,同學們對此提出了兩種觀點:

觀點一:玉米的粒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和B同時存在表現為紫色粒,其余為白

色粒。

觀點二玉米的粒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但含某種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導致F2的性狀分離比偏離3:1。

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觀點一,可推測親本的基因型是,F2中紫色粒的基因型有種,F2

白色粒中純合子的比例是O

(2)依據觀點二,可推測Fi產生的含(選填"A”或"a”)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

(3)為驗證兩種觀點,以親本中的白色粒植株和Fi植株為實驗材料進行測交,F]植株應為

(選填“父本”或“母本”),若子代出現的表型及比例是,則觀點一成立;若子代出現的

表型及比例是,則觀點二成立。

21.檸檬酸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有機酸,生產時需接種黑曲霉抱子在密閉發(fā)酵罐中發(fā)酵。回答下列問題:

(1)黑曲霉發(fā)酵前需要進行菌種的擴大培養(yǎng),其目的是;菌液接種到發(fā)酵罐前,菌液的抱

子數可用在顯微鏡下測定。

(2)檸檬酸主要來自糖代謝途徑,因而合成檸檬酸的主要原料來自培養(yǎng)基成分中的;同

時,培養(yǎng)基配制完成后需要濕熱滅菌,濕熱滅菌與干熱滅菌相比的優(yōu)點是(答出兩點即

可)。

(3)黑曲霉在密閉發(fā)酵罐生產檸檬酸,發(fā)酵過程中通過增加發(fā)酵液的溶氧量;為保證發(fā)酵

過程的連續(xù)性,并解決營養(yǎng)物質不足和有害物質增加的問題,生產中可采取的措施是o

(4)黑曲霉發(fā)酵產檸檬酸受檸檬酸合酶調控,為將該酶對應的基因序列連接到載體,請寫出實驗思路

第7頁/共7頁

貴州省2024年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適應性測試

生物學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答案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符合題目要求。

1.在農業(yè)生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需要根據生物學原理采取某些措施使植物生長滿足人們的需求,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大棚里增施CO2是為了促進有氧呼吸

B.去除頂芽是為了促進果實的成熟

C.人工授粉是為了保留全部親本性狀

D.人工補光是為了提高植物有機物的積累

【答案】D

【解析】

【分析】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側芽的發(fā)育受到抑制,植

株因而表現出頂端優(yōu)勢。去掉頂芽后,側芽處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于是側芽萌動、加快生長,頂端優(yōu)勢得

以解除。

【詳解】A、在大棚里增施CO2是為了促進光合作用,A錯誤;

B、去除頂芽是為了促進側芽的生長,B錯誤;

C、人工授粉是為了提高受精率,C錯誤;

D、人工補光是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從而提高植物有機物的積累,D正確。

故選D。

2.科學家在厭氧型光合細菌中發(fā)現了一種利用菌綠素的原始光合作用機制,其基本原理如圖所示。該細菌

的光合作用與高等植物相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光能

菌綠素jjj

ATP?-—▼v▼ADP

CO2——差~1?9對。)

/NADPH

2

H2S------------------->so4-

第1頁/共18頁

A.ATP的合成同樣依賴色素分子吸收光能

B.菌綠素和葉綠素同樣位于類囊體薄膜

C.(CH2O)的合成都需要ATP和NADPH的參與

D.該細菌不釋放。2是因為NADPH的H來自H2s

【答案】B

【解析】

【分析】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作真

核生物,如植物、動物、真菌等。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如細菌、藍細菌、支原體、衣原

體、立克次氏體等。藍細菌細胞內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但是沒有葉綠體

等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2、識圖分析可知,圖中厭氧型光合細菌利用菌綠素吸收光能合成了ATP,同時H2s轉變?yōu)镾CV-的過程中

合成了NADPH,合成的ATP和NADPH用于CO2的還原生成了(CH2O)?

【詳解】A、高等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ATP的合成依賴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識圖分析可知,厭氧型光合

細菌中ATP的合成同樣依賴色素分子(菌綠素)吸收光能,A正確;

B、菌綠素是厭氧型光合細菌中分布的色素,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葉綠體,也沒用類囊體薄膜存在,

高等植物的葉綠素位于類囊體薄膜上,B錯誤;

C、高等植物暗反應過程中C3還原需要ATP和NADPH的參與,生成(C^O),圖中厭氧型光合細菌

(CH2O)的合成也需要ATP和NADPH的參與,C正確;

D、識圖分析可知,圖中H2s轉變?yōu)镾CV-的過程中合成了NADPH,因此該細菌不釋放。2是因為NADPH

的H來自H2S,D正確。

故選B。

3.生物膜獨特的組成和結構使其在物質運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膜的磷脂分子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升高會使膜流動性升高

B.膜上轉運蛋白可通過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的方式運輸K+

C.胰島素或乙酰膽堿可通過囊泡與細胞膜融合排出細胞

D.核膜上的核孔允許核內轉錄得到的tRNA運出細胞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由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構成,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

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使細胞成為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的,磷

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質分子以不同方式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中。

第2頁/共18頁

【詳解】A、膜的磷脂分子中飽和脂肪酸比例升高會使膜流動性降低,A錯誤;

B、膜上轉運蛋白可通過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的方式運輸K+,B正確;

C、胰島素屬于大分子物質,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時,會在細胞內形成包裹胰島素的囊泡,囊泡移動到

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將胰島素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細胞;盡管乙酰膽堿等神經遞質屬于小分子物質,但

仍通過胞吐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這樣可以使神經遞質快速大量釋放,從而保證了興奮的快速傳遞,C正

確;

D、通過核孔可以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tRNA在細胞核內合成后,通過核膜上的核孔

運出細胞核,到細胞質中參與翻譯過程,D正確。

故選A。

4.細胞中甲、乙兩類生物大分子的單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甲的單體乙的單體

A,甲和乙中的部分種類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B.甲分子R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可決定乙分子的多樣性

C.若a為0H,則甲與乙形成的某種復合物可構成甲的合成場所

D.若a為H,則甲與乙形成的某種復合物在有絲分裂中呈現不同形態(tài)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蛋白質基本單位氨基酸的中心元素就是碳元素,連起來就

是一條碳鏈,核酸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五碳糖構成的,五碳糖中主要元素也是碳元素,多糖為單糖構成,

糖的主要組成元素也是碳元素,故而稱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詳解】A、甲是蛋白質,基本單位是氨基酸,乙核酸,基本單位是核昔酸,而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

者RNA,A正確;

B、甲分子R基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意味著蛋白質具有多樣性,它是由乙分子中的DNA決定的,B錯誤;

C、若a為0H,則為核糖核甘酸,而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rRNA和蛋白質可以構成核糖體,是蛋

白質的合成場所,C正確;

D、若a為H,則為脫氧核昔酸,而染色體和染色質都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兩者是同一物質的兩種不

同的形態(tài),D正確。

故選B。

第3頁/共18頁

5.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颊卟荒馨驯奖彼徂D變?yōu)槔野彼?,導致血液中苯丙氨酸積累,

影響智力發(fā)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苯丙酮尿癥在男性和女性中患病概率不同

B,正常雙親生出患病子女是基因重組導致的

C.該病癥可通過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來根治

D.禁止近親結婚可降低苯丙酮尿癥的發(fā)病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把苯丙氨酸轉變?yōu)槔野彼幔瑢е卤奖彼嵩隗w

內積累,并從尿中排出。

【詳解】A、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和女性中患病概率相同,A錯誤;

B、正常雙親生出患病子女是等位基因分離導致的,B錯誤;

C、該病癥可通過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來緩解,不能根治,C錯誤;

D、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禁止近親結婚可降低苯丙酮尿癥的發(fā)病率,D正確。

故選D。

6.PER是存在于下丘腦某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生物鐘基因,當其突變或者缺失時,會引起節(jié)律紊亂。PER蛋

白的合成過程如下圖所示。

PER&因mRNA肽鏈PER受白質

A

____________抑制

?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PER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可沿著過程①②傳遞

B.DNA聚合酶與PER基因結合發(fā)生在過程①

C.過程②③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但方式不同

D.過程④可使PER蛋白含量下降而引起節(jié)律紊亂

【答案】A

【解析】

【分析】據圖分析,①表示轉錄,②是翻譯,③是肽鏈經盤曲折疊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據此分析作答。

【詳解】A、①表示轉錄,②是翻譯,PER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可沿著過程①②傳遞,A正確;

第4頁/共18頁

B、DNA聚合酶可催化DNA分子復制過程,該過程中DNA聚合酶與PER基因結合,而圖中的①是轉

錄,B錯誤;

C、②是翻譯,③是肽鏈經盤曲折疊形成蛋白質的過程,③過程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錯誤;

D、據圖可知,圖中PER蛋白質能夠抑制PER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過程,結合題意可知PER是存在于下丘

腦某細胞中的一種重要生物鐘基因,當其突變或者缺失時,會引起節(jié)律紊亂,故過程④可使PER蛋白的

含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而不會過量合成,從而維持生物節(jié)律正常,D錯誤。

故選Ao

7.小黑麥是科學家將二倍體黑麥與異源六倍體普通小麥雜交,并經染色體加倍得到的異源多倍體?;具^

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黑麥X普通小麥

(2n=14;RR)(6n=42;AABBDD)

雜交種

染色體加倍

小黑麥

注:圖中A、B、D、R表示不同染色體組

A.雜交種在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聯會正常

B.可用秋水仙素誘導雜交種獲得小黑麥

C.圖中小黑麥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

D.圖中小黑麥自交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答案】A

【解析】

【分析】多倍體育種原理:利用染色體變異,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秋

水仙素能抑制有絲分裂時紡錘絲的形成,染色體不能移動,使得已經加倍的染色體無法平均分配,細胞也

無法分裂。當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細胞又恢復正常的生長,然后再復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體數目加

倍的細胞。

【詳解】A、圖示分析可知,普通小麥為異源六倍體,黑麥是二倍體,雜交種有來自黑麥的一個染色體

組,來自普通小麥的三個染色體組,染色體聯會紊亂,A錯誤;

B、普通小麥和黑麥雜交后代為ABDR,由于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因此該四倍體高度不育.必須用秋

水仙素將染色體加倍,加倍后染色體組數目加倍,可獲得小黑麥,B正確;

C、普通小麥和黑麥雜交后代為ABDR,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經秋水仙素誘導加倍后含8個染色體組,是

第5頁/共18頁

異源八倍體小黑麥,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C正確;

D、圖中小黑麥組成是AABBDDRR,是純合子,自交后代不會發(fā)生性狀分離,D正確。

故選Ao

8.“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繁花滿枝,瓜熟蒂落”,植物整個生命歷程都離不開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下列敘述

正確的是()

A“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使種子a-淀粉酶合成減少

B.“幼苗生長”時,幼芽中的甲硫氨酸可轉變?yōu)樯L素

C.“繁花滿枝”時,油菜素內酯可促進花粉管的生長

D.“瓜熟蒂落”時,果實內乙烯和細胞分裂素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止匕外,它還有促進麥芽

糖化,促進營養(yǎng)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fā)等作用。

2、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蕉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

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fā),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

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詳解】A、赤霉素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萌發(fā),所以“種子萌發(fā)”時,赤霉素使種子a-淀粉酶合成增

加,A錯誤;

B、“幼苗生長”時,幼芽中的色氨酸可轉變?yōu)樯L素,B錯誤;

C、油菜素內酯可以促進花粉管的生長,促進種子形成,進而可增加結實率,所以“繁花滿枝”時,油菜

素內酯可促進花粉管的生長,C正確;

D、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促進葉子和果實的脫落,乙烯和脫落酸協同調節(jié)了“瓜熟蒂落”的過程,

故“瓜熟蒂落”時植物體內合成的乙烯和脫落酸的量都增加,D錯誤。

故選C。

9.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信息分子的調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因子是B細胞分裂、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的信號之一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號后調控有關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

C.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刺激下丘腦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D.用性引誘劑(信息素)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可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答案】C

第6頁/共18頁

【解析】

【分析】體液免疫:病原體可以直接和B細胞接觸,樹突狀細胞作為抗原呈遞細胞,可對抗原進行加工、

處理后呈遞至輔助性T淋巴細胞,隨后在抗原、激活的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雙信號刺激下,B淋

巴細胞活化,再接受細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和病原體結合。

【詳解】A、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分裂、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A正確;

B、光敏色素是一類接受光信號的蛋白質分子,在受到光照射時,光作為一種信號能被種子中的光敏色素

捕捉,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

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B正確;

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標準后會刺激腦干化學感受器進行調節(jié),C錯誤;

D、用性引誘劑(信息素)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直接影響害蟲的出生

率,從而減少害蟲種群的數量,降低害蟲種群密度,D正確。

故選C。

10.過敏特應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上常表現為皮膚干燥、劇烈瘙癢和濕疹樣皮疹等癥狀。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過敏特應性皮炎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紊亂導致的

B,可用抗組胺類藥物緩解過敏特應性皮炎誘發(fā)的癥狀

C.再次接觸過敏原,漿細胞識別過敏原后可分泌抗體

D,找出過敏原并避免與之接觸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

【答案】C

【解析】

【分析】過敏反應:(1)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

功能紊亂的反應;(2)過敏反應的原理:機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機體會產生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的

表面;當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被抗體吸附的細胞會釋放組織胺等物質,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

增強、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加等,進而引起過敏反應。

【詳解】A、過敏特應性皮炎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紊亂導致的,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A正

確;

B、過敏特應性皮炎是由于組胺等釋放誘發(fā)的,故可用抗組胺類藥物緩解過敏特應性皮炎誘發(fā)的癥狀,B

正確;

C、漿細胞能夠分泌抗體,但無識別功能,C錯誤;

D、由于過敏反應是機體接觸過敏原才發(fā)生的,故預防該病發(fā)作的措施之一是找出過敏原并避免與之接

觸,D正確。

第7頁/共18頁

故選c。

II.某研究團隊對草履蟲在農藥甲鼠菊酯脅迫下的種群密度變化進行研究,結果如圖所示。

7oO

概6oO

陽5oO

碧O

轆4o

埸O

3o

(O

2o

)mn、O

L1O

)O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點時,對照組和實驗組草履蟲種群的增長速率相同

B.兩組實驗K值不同,說明K值可受甲氟菊酯的影響

C.計數過程中,如果視野中草履蟲過多,需要稀釋以方便計數

D.實驗組最大種群數量未受抑制,可能是草履蟲產生了耐藥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某研究團隊對草履蟲在農藥甲鼠菊酯脅迫下的種群密度變化進行研究,對照組不添加甲氟菊酯,

實驗組添加甲氟菊酯。

【詳解】A、a點時,對照組和實驗組草履蟲種群密度相同,但對照組和實驗組曲線斜率不同,即二者的

增長速率不同,A錯誤;

B、由圖可知,對照組和實驗組最終的種群密度不同,即兩組實驗K值不同,說明K值可受甲氟菊酯的影

響,B正確;

C、草履蟲是單細胞食物,肉眼看不見,需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觀察計數。計數過程中,如果視野中草履蟲

過多,難以數清,需要稀釋以方便計數,C正確;

D、由圖可知,實驗組最大種群數量未受抑制,可能是甲鼠菊酯的選擇作用使更多的草履蟲產生了耐藥

性,D正確。

故選Ao

12.石漠化是土壤流失、巖石裸露,地表呈現荒漠化的過程,貴州省采用在石漠化地區(qū)栽種本土物種花椒

(灌木)、金銀花(藤本)等植物進行治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石漠化形成過程中植被的退化屬于初生演替

第8頁/共18頁

B.治理石漠化具有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C,栽種的花椒、金銀花二者所處的生態(tài)位不同

D.選用本土物種是避免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答案】A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可分為初生演替與次生演替。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

發(fā)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

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2、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tài)位。

【詳解】A、石漠化形成過程中植被發(fā)生退化:群落演替大致經歷喬木到灌木,再到草本和荒漠的過程,

屬于次生演替,A錯誤;

B、采用在石漠化地區(qū)栽種本土物種花椒(灌木)、金銀花(藤本)等植物進行治理,減緩土地石漠化,可

以提高生物多樣性,B正確;

C、栽種的花椒(灌木)喜歡充足的陽光,樹冠較大,會占據較多的光線和空間,而金銀花(藤本)植

物,耐陰性較強,金銀花的花莖可以爬繞在花椒的樹干是,借助花椒的陰影減少陽光的照射,對金銀花的

生長有幫助,因此二者所處的生態(tài)位不同,C正確;

D、選用本土物種考慮到了生物與環(huán)境以及生物與生物的協調與適應,遵循了協調原理,因此該措施避免

了外來生物的入侵,D正確。

故選A。

13.中草藥三七富含次生代謝產物人參皂昔??蒲腥藛T將三七外植體接種到含適宜比例的植物激素培養(yǎng)基上,

成功誘導出愈傷組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選用分化程度高的外植體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

B.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比值低利于愈傷組織分化生根

C.外植體經再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團

D,通過植物細胞培養(yǎng)可實現人參皂甘的工廠化生產

【答案】D

【解析】

第9頁/共18頁

【分析】1、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離體的植物器官或組織先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愈

傷組織的細胞排列疏松而無規(guī)則,是一種高度液泡化的呈無定形狀態(tài)的薄壁細胞;愈傷組織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

再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最終發(fā)育成完整的植物體。

2、由于植物細胞的次生代謝物含量很低,從植物組織提取會大量破壞植物資源,有些產物又不能或難以通

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因此人們期望利用植物細胞培養(yǎng)來獲得目標產物,這個過程就是細胞產物的工廠化

生產。植物細胞培養(yǎng)是指在離體條件下對單個植物細胞或細胞團進行培養(yǎng)使其增殖的技術。它不占用耕地,

幾乎不受季節(jié)天氣等的限制,因此對于社會、經濟、環(huán)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詳解】A、分化程度越低的外植體細胞全能性越高,越易誘導形成愈傷組織,A錯誤;

B、生長素用量比細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時,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時,有利于芽的

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適中時,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B錯誤;

C、外植體經脫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團愈傷組織,C錯誤;

D、利用人參細胞培養(yǎng)可以生產人參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一人參皂貳,因此通過植物細胞培養(yǎng)可實現人參

皂昔的工廠化生產,D正確。

故選D。

14.研究人員以腫瘤細胞表面靶向抗原制備出單克隆抗體,進而制備了抗體一一藥物偶聯物。下列敘述正確

的是()

A.骨髓瘤細胞與B細胞經電誘導融合后即為雜交瘤細胞

B.體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時通入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pH

C.單克隆抗體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過程屬于細胞免疫

D.抗體一藥物偶聯物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屬于細胞壞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1、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用特定的抗原免疫,從小鼠的脾中得到能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一

誘導與培養(yǎng)好的骨髓瘤細胞融合一用特定的選擇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在該培養(yǎng)基上,未融合的親本細胞和融

合的具有同種核的細胞都會死亡,只有融合的雜交瘤細胞才能生長一對選擇培養(yǎng)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

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經多次篩選,就可獲得足夠數量的能分泌所需抗體的細胞-將抗體檢測呈陽性的雜交瘤

細胞在體外大規(guī)模培養(yǎng)或者注射小鼠腹腔中增殖-從細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2、細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決定的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于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

調控,所以也被稱為編程性死亡。細胞壞死是在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由于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

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

【詳解】A、骨髓瘤細胞與B細胞經滅活的病毒誘導融合后經過篩選才能獲得雜交瘤細胞,A錯誤;

第10頁/共18頁

B、動物細胞培養(yǎng)所需氣體主要有。2和CO2,。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0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

pH,B正確;

C、單克隆抗體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C錯誤;

D、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而細胞壞死是在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由于

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因此抗體一藥物偶聯物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屬于細

胞凋亡,D錯誤。

故選B。

15.科學研究過程中,常需要從生物材料中分離和提取某些物質或組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成熟紅細胞是提取純凈細胞膜的理想材料

B,葉綠素a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葉綠素b

C.凝膠電泳可分離DNA,差速離心可分離各種細胞器

D.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較大,蛋白質幾乎不溶于酒精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粗提取和鑒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質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

液,但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DNA對酶、高溫和洗滌劑的耐受性。

2、DNA的鑒定:在沸水浴的條件下,DNA遇二苯胺會被染成藍色。

【詳解】A、小鼠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提取純凈細胞膜的理想材料,A

正確;

B、葉綠體中的色素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素b位于層析濾紙的最下端,則葉綠素a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

大于葉綠素b,B正確;

C、電泳是指帶電粒子在電場的作用下發(fā)生遷移的過程,由于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帶電分子會向著與其

所帶電荷相反的電極移動,凝膠電泳可分離DNA;由于各種細胞器的比重不同,分離細胞中的各種細胞

器常用差速離心法,C正確;

D、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可利用這一原理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D錯誤。

故選D。

16.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fā)現某野生型真菌存在如下圖所示的代謝途徑,代謝產物精氨酸是該真菌生長

的必需物質,而鳥氨酸等中間代謝產物都不是必需物質。缺陷型突變體是指不合成某種酶的真菌。

N-乙酰瓜氨酸鳥氨酸酶2>瓜氨酸酶3>精氨酸

第11頁/共18頁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三種酶都不能脫離該真菌發(fā)揮催化作用

B.缺陷型突變體可能是基因堿基序列改變的結果

C.酶1缺陷型突變體不能在含瓜氨酸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

D.培養(yǎng)該野生型真菌時無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氮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二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詳解】A、在條件適宜的條件下,酶在細胞外均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圖中三種酶能脫離該真菌發(fā)揮催化作

用,A錯誤;

B、缺陷型突變體是指不合成某種酶的真菌,酶的合成受相關基因控制,缺陷型突變體可能是基因堿基序

列改變的結果,B正確;

C、酶1缺陷型突變體可以將瓜氨酸轉化為精氨酸用于自身生長,因此酶1缺陷型突變體能在含瓜氨酸的

培養(yǎng)基中生長,C錯誤;

D、由題意無法可知該真菌能利用空氣的的氮,培養(yǎng)該野生型真菌時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氮源,D錯誤。

故選B。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

17.為探究溫度、。2濃度對采收后蘋果貯存的影響,經實驗研究,結果如下圖所示。

C

O

2

M含

回答下列問題:

(1)采收后的蘋果仍在進行細胞呼吸。在充足的條件下,。2參與反應的場所是,該階

段的產物有。

(2)據圖分析,貯存蘋果的適宜條件是,依據是0

(3)由圖可知,。2濃度在20%?30%范圍內,影響CO2相對生成量的環(huán)境因素是,CO?相

第12頁/共18頁

對生成量不同的原因是o

【答案】(1)①.線粒體內膜②.水

(2)①.低溫、低氧(控制溫度3。(2左右、氧氣濃度5%左右)依據是溫度3。(3左右時、氧氣

濃度5%左右時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值是最低的,呼吸最弱,消耗的有機物少

(3)①.溫度溫度不同,細胞內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活性不同,呼吸速率不同

【解析】

【分析】細胞呼吸的底物一般都是葡萄糖,由于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在低溫環(huán)境中酶的活性低,細胞

呼吸弱,消耗的有機物少,所以在貯存蘋果時,除了控制。2濃度外,還可以采取降低貯存溫度的措施。

【小問1詳解】

采收后的蘋果仍在進行細胞呼吸。在。2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消耗氧的場所是有氧呼吸第三階

段,場所是線粒體內膜,NADH和氧氣在酶的催化下生成水;

【小問2詳解】

據圖分析,貯存蘋果的適宜條件是溫度3。。左右、氧氣濃度5%左右,因為這兩個條件下CO2相對生成量

都最少,所以呼吸強度都是最低的,消耗有機物少;

【小問3詳解】

由圖可知,。2濃度在20%?30%范圍內,氧氣不再是影響因素,影響CO2相對生成量的環(huán)境因素是溫度,

CO2相對生成量不同的原因是溫度影響酶活性,溫度不同,細胞內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活性不同,呼吸速

率不同。

18.長期高糖飲食可誘發(fā)糖尿病,為探究烏天麻代餐粉(低熱量食材)對高血糖小鼠是否具有干預作用,研

究人員隨機選取30只健康小鼠均分為三組,a組(對照組):基礎飼料+蒸儲水另外兩組腹腔注射一定量STZ

(鏈JR佐菌素),構建高血糖桶型鼠,然后分別作如下處理,b組:高糖飼料+蒸儲水;c組:代餐粉+蒸儲

水;其它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檢測相關指標結果如圖所示。

1(

1/§8

息。

。

)音6

/)

u、

解4

螯2

0

圖1圖2

回答下列問題:

第13頁/共18頁

(1)圖1所示的三條曲線中,代表c組的是曲線(選填“甲”“乙”或"丙”)。a組小鼠

進食2小時后血糖含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該過程中與胰島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主要有(答出

2種即可)。

(2)通過對實驗小鼠進行腹腔注射STZ后,STZ能特異性作用于胰島B細胞,原因可能是

,據圖2推測,高血糖模型組小鼠患(選填“1型”或“2型”)糖尿病,依

據是O

(3)綜合圖1、2可知c組處理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血糖含量,機理可能是0

【答案】(1)①乙②.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

(2)①.胰島B細胞膜上具有與STZ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的受體②.1型③.與對照組小鼠相

比,高血糖模型組小鼠分泌胰島素減少

(3)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解析】

【分析】血糖調節(jié):①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引起胰島素的合成并釋放,同時也

會引起下丘腦的某區(qū)域的興奮發(fā)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活動,使胰島B細胞合成并釋放胰島素,胰島素

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從而使血糖下降。②當血糖下降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A

細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另一區(qū)域的興奮發(fā)出神經支配胰島A細胞的活

動,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從而使血糖上升,并

且下丘腦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fā)出神經支配腎上腺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腎上腺素也能促進血糖上

升。

【小問1詳解】

根據題意,a組(對照組為健康小鼠):基礎飼料+蒸儲水,因此該組血糖濃度正常,應該對應圖1中丙曲

線,be組是腹腔注射一定量STZ(鏈服佐菌素),構建高血糖桶型鼠,b組:高糖飼料+蒸儲水;c組:代

餐粉+蒸儲水,烏天麻代餐粉(低熱量食材)對高血糖小鼠具有干預作用(根據圖2可知,胰島素分泌量

比b組更多),因此推測c組小鼠血糖濃度高于對照組,而低于b組高糖組,故對應圖1中曲線乙。胰島

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與胰島素作用相抗衡的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和腎上

腺素等。

【小問2詳解】

根據題意,通過對實驗小鼠進行腹腔注射STZ后,STZ能特異性作用于胰島B細胞,說明胰島B細胞膜

上具有與STZ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的受體,分析圖2可知,與對照組小鼠相比,高血糖模型組小鼠胰島素含

量減少,說明高血糖模型組小鼠胰島功能減退,分泌胰島素減少,因此屬于1型糖尿病。

第14頁/共18頁

【小問3詳解】

綜合圖1、2可知c組處理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血糖含量,且使得c組小鼠胰島素含量增多,推測c組處理的

機理可能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在胰島素的作用下,促進組織細胞對血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

使得血糖濃度降低。

19.科學家在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對幾種不同動物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攝取量)和生長效率(生產量/同化量)

進行研究,相關數據見下表。

不同種類動物的生態(tài)效率單位:Kcalm-2-a1

攝取同化呼吸生產

動物種類

量量量量

蜘蛛(肉食,變溫動物)12.6011.9010.001.90

蝗蟲(植食,變溫動物)3.711.370.860.51

田鼠(植食,恒溫動物)7.406.706.600.10

麻雀(雜食,恒溫動物)4.003.603.600.00

注:生產量是指呼吸作用消耗后所凈剩的能量值,它以有機物質的形式累積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