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_第1頁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_第2頁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_第3頁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_第4頁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這是優(yōu)秀的文言文翻譯譯文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xué)習(xí)工作中帶來幫助!

1、《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少孤,歸外家復(fù)陽劉氏,往來舂陵,世祖①與伯升皆親愛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祐為護(hù)軍。及世祖為大司馬,討河北,復(fù)以祐為護(hù)軍,常見親幸,舍止于中。祐侍宴,從容曰:“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笔雷嬖唬骸罢俅碳槭兆o(hù)軍!”祐乃不敢復(fù)言。從征河北,常力戰(zhàn)陷陣,以為偏將軍,封安陽侯。世祖即位,拜為建義大將軍。

建武二年,更封堵陽侯。冬,與諸將擊鄧奉于淯陽,祐軍敗,為奉所獲。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帝復(fù)祐位而厚加慰賜。遣擊新野、隨,皆平之。延岑自敗于穰,遂與秦豐將張成合,祐率征虜將軍祭遵與戰(zhàn)于東陽,大破之,臨陣斬成,延岑敗走歸豐。祐收得印綬九十七。進(jìn)擊黃郵,降之,賜祐黃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圍秦豐于黎丘,破其將張康于蔡陽,斬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豐,豐出惡言,不肯降。車駕引還,敕祐方略,祐盡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窮困,豐乃將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祐檻車傳豐送洛陽,斬之。大司馬吳漢劾奏祐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祐還,與騎都尉臧宮會擊延岑余黨陰、酂、筑陽三縣賊,悉平之。

祐為人質(zhì)直,尚儒學(xué)。將兵率眾,多受降,以克定城邑為本,不存首級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虜掠百姓,軍人樂放縱,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

十五年,朝京師,上大將軍印綬,因留奉朝請。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諸王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經(jīng)典。后遂從其議。

祐初學(xué)長安,帝往候之,祐不時相勞苦,而先升講舍。后車駕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無舍我講乎?”以有舊恩,數(shù)蒙賞賚。二十四年,卒。

(選自《后漢書》)

【注釋】①世祖:指光武帝劉秀,他的大哥劉演字“伯升”。②日角之相:舊時星相家稱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為“日角”,認(rèn)為這是帝王之相。

譯文:

朱祐字仲先,是南陽郡宛縣人。幼年喪父,(就隨母親)回到復(fù)陽縣外祖父劉氏家中,(經(jīng)常)到舂陵去,世祖劉秀與劉伯升(光武帝劉秀大哥齊武王劉演)都很喜歡他。劉伯升官拜大司徒后,就讓朱祐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后來世祖擔(dān)任大司馬,討伐河北時,也讓朱祐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世祖時常親自到朱祐那里去和他見面,并住宿在朱祐的房中。(有一次)朱祐陪世祖吃飯,隨口(對世祖)說:“(現(xiàn)在)長安政治混亂,您有帝王之相,這是上天的旨意啊?!笔雷嬲f:“叫刺奸將軍來收捕你這個護(hù)軍!”朱祐于是不敢再說了。(后來朱祐)跟隨(劉秀)征討黃河以北地區(qū),時常奮力作戰(zhàn),攻陷敵軍陣地。(劉秀就)讓朱祐做偏將軍,并(上奏朝廷)封他為安陽侯。世祖即位后,就授予朱祐建義大將軍一職。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改封(朱祐)為堵陽侯。這年冬天,(朱祐)與各位將領(lǐng)在淯陽攻打鄧奉的軍隊,(結(jié)果)朱祐兵敗,被鄧奉所俘獲。第二年,鄧奉的軍隊被打得大敗,他就以脫去上衣、露出胳臂認(rèn)罪的形式經(jīng)由朱祐之手投降。于是光武帝恢復(fù)了朱祐的職位并且厚加慰勞賞賜,又派遣他(率軍)攻打新野、隨縣,(最后這些地方)都被平定了。延岑自從在穰(今河南鄧縣)兵敗后,就與秦豐部將張成會合在一起,朱祐率領(lǐng)征虜將軍祭遵與延岑在東陽打仗,把延岑打得大敗,并臨陣斬了張成,延岑兵敗逃跑,歸附秦豐。朱祐繳獲敵軍印章綬帶九十七件。又進(jìn)軍攻擊黃郵,迫使黃郵投降,(光武帝于是)賞賜朱祐三十斤黃金。

建武四年,朱祐率領(lǐng)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取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到黎丘圍攻秦豐,在蔡陽把秦豐的部將張康打得大敗,最后斬了張康。光武帝親自到黎丘(督戰(zhàn)),派御史中丞李由持蓋有皇帝印章的書信招降秦豐,秦豐卻口出惡言,不肯投降。光武帝就掉車回去,口授朱祐(攻打秦豐的)方法策略,朱祐就全力圍攻秦豐。到第二年夏天,黎丘城中(缺少糧草)困苦不堪,秦豐就帶著他的母親和妻兒共九人以肉袒的形式(向朱祐)投降。朱祐用囚車把秦豐押送到洛陽,(皇帝就)把秦豐斬了。大司馬吳漢卻彈劾朱祐,說他廢棄皇上詔令接受(秦豐)投降,有違將帥職責(zé),但光武帝沒有(給朱祐)加罪。朱祐返回軍中后,與騎都尉臧宮會合,攻打延岑余黨在陰縣、酂縣及筑陽縣三地的賊眾,最后全都平定了。

朱祐為人質(zhì)樸正直,崇尚儒學(xué)。率軍打仗,經(jīng)常接受敵人投降,把能攻克安定城邑作為根本,并不追求濫斬敵人首級的功勞。又對手下士卒發(fā)布禁令,不準(zhǔn)他們虜掠百姓,軍人們樂于放縱,很多人因此埋怨朱祐。建武九年,朱祐屯兵南行唐,抵御匈奴。建武十三年,朝廷增加(朱祐的)封邑,確定封號為鬲侯,享有七千三百戶的封地。

建武十五年,進(jìn)京朝見皇帝,上繳大將軍印綬,就以奉朝請的身份留在京城。朱祐上奏章說古代大臣受封賞,不加王爵,建議朝廷改諸王封號為公。光武帝立即采納并施行。(朱祐)又上奏章說,應(yīng)該下命令把三公官職前的“大”字都去掉,以符合經(jīng)典規(guī)范。后來光武帝就接受了他的建議。

朱祐當(dāng)初在長安求學(xué),光武帝前去看望他,朱祐沒有及時接待他,而是先到講堂去了。后來光武帝駕臨朱祐府第,就笑著(對朱祐)說:“主人該不會又丟下我不管,而去講堂吧?”因為(和皇帝)有舊日恩情,所以(朱祐)多次承蒙皇帝賞賜。建武二十四年,(朱祐)去世。

《后漢書·朱祐傳》

2、《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及捐金于野而遠(yuǎn)尋師學(xué)。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日:“久行懷思,無它異也?!逼弈艘囤厵C(jī)而言日:“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jī)抒。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fù)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

(選自《后漢書·列女傳》)

譯文:

河南樂羊子的妻子,已經(jīng)不知道原來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兒。

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jīng)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嗟來之食’,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后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后遠(yuǎn)出拜師求學(xué)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逼拮勇牶?,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jī)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jī)上織成。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dá)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xiàn)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你積累學(xué)問,就應(yīng)當(dāng)‘每天都學(xué)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并且七年沒有回來。

《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

3、漢書《朱邑字仲卿》原文及翻譯譯文

漢書《朱邑字仲卿》原文及翻譯漢書

原文:

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xiāng)嗇夫①,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bǔ)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nóng)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nóng)。為人淳厚,篤于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時,張敞為膠東相,與邑書曰:“明主游心太古,廣延茂士,此誠忠臣竭思之時也。直敞遠(yuǎn)守劇郡,馭于繩墨,匈②臆約結(jié),固亡奇也。雖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③之業(yè),猶饑者甘糟糠,穰歲余梁肉。何則?有亡之勢異也。昔陳平雖賢,須魏倩而后進(jìn);韓信雖奇,賴蕭公而后信。故事各達(dá)其時之英俊,若必伊尹、呂望而后薦之,則此人不因足下而進(jìn)矣?!币馗谐ㄑ?,貢薦賢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為列卿,居處儉節(jié),祿賜以共九族鄉(xiāng)黨,家亡余財。

神爵元年卒。天子閔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nóng)邑,廉潔守節(jié),退食自公,亡強(qiáng)外之交,束修之饋,可謂淑人君子,遭離兇災(zāi),朕甚閔之。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p>

初,邑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xiāng)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xiāng),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xiāng)民?!奔八?,其子葬之桐鄉(xiāng)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

是故漢世良吏,于是為盛,稱中興焉。若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yán)延年、張敞之屬,皆稱其位,然任刑罰,或抵罪誅。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fēng)矣?!稘h書?循吏傳序》

譯文:

朱邑,字仲卿,是廬江府舒城人。年輕時是舒城桐鄉(xiāng)的農(nóng)民,為人廉潔公正,待人寬容,做事本著對人慈愛和有利的原則,從不粗暴無禮地對待別人,撫恤慰問老人和孤寡無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的對待,深得當(dāng)?shù)乩裘竦木磹邸:筇岚螢樘刈涫?,因賢能優(yōu)秀被推舉為大司農(nóng)丞。后升任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績和德行第一而成為大司農(nóng)。為人淳樸厚道,和故舊的關(guān)系深厚,但生性公正,不能拿私心和他結(jié)交。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員也很敬重他。

這時,張敞做膠東相,給朱邑寫信說道:“賢明的君主內(nèi)心里學(xué)習(xí)遠(yuǎn)古的圣君,廣泛地招納賢才,這的確是忠臣竭盡自己的能力的時候。只不過我守在這僻遠(yuǎn)難治的郡縣,被規(guī)矩所束縛,胸懷短狹,原本沒什么奇才。即使有,又向哪里施展?您憑著清明的德行,掌管著國家的農(nóng)業(yè),就好象災(zāi)荒之年吃糟糠都是甜的,豐年的時候美食佳肴是多余的一樣。為什么呢?有和沒有的情況是不同的。過去陳平雖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幫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韓信雖然是奇才,也依靠蕭何才能被信任??疾爝^去各個朝代的英俊之才,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呂望那樣的人才推薦,那么這個人其實不用您就會嶄露頭角的?!敝煲睾芨屑に@番話,努力向朝廷舉薦賢人;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幫助的。他雖然身在高位,但生活節(jié)儉,自己的俸祿用來給族人和鄉(xiāng)親們使用,家中沒有剩余的錢財。

他于神爵元年去世?;实鄯浅巯樗?,下詔書稱贊他:“大司農(nóng)朱邑,廉潔有節(jié)義,縮減自己的飯食以示節(jié)義,在外面沒有有錢有勢的朋友,自己也不接受別人送的禮物,稱得上是賢人君子。現(xiàn)在遭到兇難,我非常同情他,賜給他的兒子黃金百斤,用來祭祀他的父親?!?/p>

當(dāng)初朱邑病重彌留之際,囑咐他的兒子:“我原來做桐鄉(xiāng)的官吏,那里的百姓愛戴我。死后一定要將我埋葬在桐鄉(xiāng)。后代子孫供奉我,也不如桐鄉(xiāng)的百姓?!钡鹊剿篮螅膬鹤影阉裨谕┼l(xiāng)的城西,老百姓果然一起為他立墓修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至今沒有中斷。

因此漢朝好官吏,在這個時候涌現(xiàn)很多,稱得上是復(fù)興之世了。像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yán)延年、張敞這些人,都很稱職,但是他們?yōu)E用刑罰,有的被判處死罪。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百姓富裕起來了,他們離開了那個地方時深受百姓懷念,活著時有光榮的稱號,死后被人供奉祭祀,這些令人敬畏的成績和美德簡直要使君子遺風(fēng)遜色了。

(《漢書?循吏傳序》)

[注]①嗇夫:務(wù)農(nóng)之人。②匈:同“胸”。③周稷:古代傳承下來的農(nóng)事。

4、《漢書·朱云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漢書·朱云傳》原文及翻譯漢書

原文:

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dāng)世以是高之。

是時,少府五鹿①充宗貴幸,為《梁丘易》。自宣帝時善梁丘氏說,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令充宗與諸《易》家論。充宗乘貴辯口,諸儒莫能與抗,皆稱疾不敢會。有薦云者,召入。攝衣登堂,抗首而請,音動右左。既論難,連拄五鹿君,故諸儒為之語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庇墒菫椴┦浚w杜陵令。

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jìn),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鄙洗笈唬骸靶〕季酉掠樕?,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庇穼⒃葡?,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臣敢以死爭?!睉c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輯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復(fù)仕常居戶田教授諸生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閣,可以觀四方奇士?!痹圃唬骸靶∩擞嗬粜?”宣不敢復(fù)言。

云年七十余,終于家。病不呼醫(yī)飲藥。遺言以身服斂,棺周于身,土周于槨,為丈五墳,葬平陵東郭外。(選自《漢書?朱云傳》)

【注】①少府五鹿充宗:少府,官名;五鹿,復(fù)姓。

譯文:

朱云,字游,是魯人,后遷居平陵。年輕時(喜歡)結(jié)交游俠,借助賓客為自己報仇。身高八尺多,儀容偉岸,憑借勇力聞名。到四十歲時,他才改變行節(jié)跟從博士白子友學(xué)習(xí)《易經(jīng)》,又師從前將軍蕭望之學(xué)習(xí)《論語》,(他)都能傳承老師的學(xué)問。他灑脫不羈而能守大節(jié),世人因此很崇敬他。

當(dāng)時,少府五鹿充宗顯貴,很得元帝寵幸,治學(xué)《梁丘易》。漢宣帝在位時就贊賞梁丘氏的《易經(jīng)》解說,元帝也很喜好其解說,想考辯梁丘氏與其他各家解說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就命令五鹿充宗和《易經(jīng)》學(xué)各家辯論。五鹿充宗憑仗著貴寵和能言善變,諸儒沒有誰能和(他)相抗衡,都借口有病不敢與會。有人推薦朱云,就把他召入。(朱云)提衣登堂,昂首提問,聲音震動左右。開始辯論以后,他接連駁倒五鹿充宗。所以諸儒為他編了一句詞兒:“五鹿高又高,朱云折其角?!睆拇酥煸茡?dān)任了博士,遷為杜陵縣令。

到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憑借皇帝老師的身份位至特進(jìn),(皇上)極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書求見(成帝),當(dāng)時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說:“如今的朝廷大臣,對上不能匡扶皇上,對下不能有益于百姓,都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的人。我請求陛下賜一口尚方斬馬劍,斬一個佞臣,以此來勸勉其他人?!背傻蹎枺骸澳阋獢氐氖钦l呀?”朱云回答道:“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說:“你一個小官居于下位而毀謗上級,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師,罪當(dāng)死不能赦免!”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欄桿,欄桿被他拉斷。朱云大呼道:“微臣我能夠和龍逢(夏桀時忠臣,因諫被殺)、比干(商紂時忠臣,因諫被殺)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滿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將要怎樣啊!”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在這時,左將軍辛慶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綬帶,在大殿之上叩頭,說:“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在當(dāng)世著稱。假如他說得有理(對),就不可誅殺;他說的不對,也本來應(yīng)該容納他。我斗膽用死相爭!”辛慶忌叩頭流血。成帝的怒氣才消解,然后才饒了朱云。等到后來要修治欄桿,成帝說:“不要換了!就把舊欄桿整修一下,用它來表彰正直的臣子?!?/p>

朱云從此后就不再做官,常居住在戶縣的穎村中,教授學(xué)生。有時帶領(lǐng)著學(xué)生們乘牛車出來,探訪的人都對他很敬重。薛宣做丞相,朱云前往拜見。薛宣用賓主之禮相待,并趁機(jī)挽留朱云住宿,很隨便地對朱云說:“(您)在田野間也沒有事,暫且留(在)我的東閣中,可以觀看天下的奇士?!敝煸普f:“我難道是想做丞相的小吏么?”薛宣就不敢再說這事。

朱云七十多歲的時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時不請醫(yī)不喝藥。臨終囑咐用身上的便服入殮,棺木只須容身,墓穴只須容棺即可。(家人)只造個一丈五尺的小墳,(把他)埋葬(在)平陵東郭之外。

《漢書·朱云傳》

5、《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也。膺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風(fēng)棄官。轉(zhuǎn)護(hù)烏桓校尉。鮮卑數(shù)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教授常千人。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為節(jié)者所羞。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見慕如此。永壽二年,鮮卑寇云中,桓帝聞膺能,乃復(fù)征為度遼將軍。自膺到邊,皆望風(fēng)懼服,先所掠男女悉送還塞下。自是之后,聲振遠(yuǎn)域。

廷熹二年征,再遷河南尹。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ぃ刈锢羌?,郡舍溷軒①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賂宦豎,膺反坐輸作左校②。再遷,復(fù)拜司隸校尉。時張讓弟朔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yán),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破柱取朔,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自此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fù)出宮省。帝怪問其故,并叩頭泣曰:“畏李校尉?!?/p>

頃之,帝崩。陳蕃為太傅,與大將軍竇武共秉朝政,連謀誅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為長樂少府。及陳、竇之?dāng)?,膺等?fù)廢。

后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xiāng)人謂膺曰:“可去矣?!睂υ唬骸笆虏晦o難,罪不逃刑,臣之節(jié)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錮。

時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顧為膺門徒,而未有錄牒,故不及于譴。毅乃慨然曰:“本謂膺賢,遣子師之,豈可以遺漏名籍,茍安而已!”遂自表免歸,時人義之。

[注]①溷hùn軒:廁所。②輸作左校,東漢政府對犯罪官員的懲罰,服勞役刑。節(jié)選自《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傳》

譯文:

李膺字元禮,是穎川郡襄城人。李膺稟性孤傲清高,跟別人沒有什么來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陳實當(dāng)成師友。開始被舉薦為孝廉,被司徒胡廣征召任職,被推舉為最優(yōu)人才,又升任青州刺史。當(dāng)?shù)乜な乜h令畏懼他的威嚴(yán)英明,大多聽到風(fēng)聲就棄官逃走。調(diào)任護(hù)烏桓校尉。鮮卑屢次侵犯邊塞,李膺經(jīng)常冒著槍林箭雨,每次都擊敗打退他們,敵人十分害怕他。因為公事被免官,回到綸氏居住,教授的學(xué)生常有上千人.南陽人樊陵請求做他的學(xué)生,李膺推辭沒有接受。樊陵后來通過巴結(jié)依附宦官,官職做到太尉,被有節(jié)氣志向的人看成羞恥.荀爽曾經(jīng)前往拜見李膺,趁機(jī)替他趕車,回來之后,高興地說:“今天才能(才得以)給李君趕車啊?!彼蝗司茨降竭@個程度。永壽二年,鮮卑進(jìn)犯云中,桓帝聽說了李膺的才能,就又征召他擔(dān)任度遼將軍。自從李膺到達(dá)邊境,全都聽到消息就驚恐歸服,原先抓走的男女,全都送回到邊塞關(guān)下。從此之后,李膺名聲傳揚到遠(yuǎn)方。

延熹二年受征詔,又調(diào)任河南尹。當(dāng)時宛陵的大族羊元群從北??ちT官回家,貪污罪行亂七八糟,郡府廁所里的奇巧物品,也用車裝載了帶回家。李膺上表想要治他的罪,羊元群賄賂了宦官,李膺被判誣告罪發(fā)配到左校服苦役。再次升遷,又被任命為司隸校尉。當(dāng)時張讓的弟弟張朔擔(dān)任野王縣令,貪婪殘暴沒有仁道,以至于殺死孕婦。聽說李膺特別威嚴(yán),畏罪逃回京城。于是躲到哥哥張讓家中,藏在空心柱里。李膺知道了他的情況,率領(lǐng)將官士卒砸破柱子抓住張朔,交付洛陽監(jiān)獄。記下口供之后,立即殺了他。從此各位黃門常侍全都小心謹(jǐn)慎大氣不敢出,休假也不敢走出宮廷。皇帝奇怪問他們原因,他們?nèi)歼殿^流淚說:“害怕李校尉。”

不久,桓帝逝世。陳蕃擔(dān)任太傅,跟大將軍竇武一起執(zhí)掌朝政,共同謀劃誅殺了那些宦官。因而提拔重用天下知名人士,就讓李膺擔(dān)任長樂少府。到陳蕃、竇武失敗時,李膺等人又被貶廢。

后來張儉事件發(fā)生,朝廷搜捕黨人,鄰居對李膺說:“應(yīng)當(dāng)逃走了?!崩钼呋卮鹫f:“事奉君主不能躲避危難,犯了罪過不能逃避刑罰,這是做臣子的節(jié)操。我年紀(jì)已有六十。生死是命中注定的,逃又能逃到哪里去?”于是前往詔令指定的監(jiān)獄投案。被拷打死去,妻子兒女被流放到邊疆,學(xué)生、部下以及父親兄弟,全部被禁錮不準(zhǔn)做官。

當(dāng)時侍御史蜀郡人景毅的兒子景顧是李膺的學(xué)生。但是沒有被記錄到私黨名單上,所以沒有遭到處分。景毅于是激昂地說:“我本來就是認(rèn)為李膺賢能,才送兒子去拜他為師,怎么可以因為在名單上漏記了姓名,就茍且偷安了呢!”于是自己上表免官回鄉(xiāng),當(dāng)時人們認(rèn)為他有道義。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傳》

6、《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梁冀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梁冀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梁冀字伯卓。為人鳶肩豺目,洞精黨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職暴恣,多非法,父商所親客洛陽令呂放,頗與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讓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殺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請以放弟禹為洛陽令,使捕之,盡滅其宗親、賓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順帝乃拜冀為大將軍,弟侍中不疑為河南尹。及帝崩,沖帝始在襁褓,太后臨朝,詔冀與太傅趙峻、太尉李固參錄尚書事。沖帝又崩,冀立質(zhì)帝。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凹铰?,深惡之,遂令左右進(jìn)鴆加煮餅,帝即日崩。復(fù)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喬,海內(nèi)嗟懼,語在《李固傳》。

冀用壽①言,多斥奪諸梁在位者,外以謙讓,而實崇孫氏宗親。冒名而為侍中、卿、校尉、郡守、長吏者十余人,皆貪叨兇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拷,使出錢自贖,資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風(fēng)人士孫奮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馬乘遺之,從貸錢五千萬,奮以三千萬與之,冀大怒,乃告郡縣,認(rèn)奮母為其守臧婢,云盜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奮兄弟,死于獄中,悉沒資財億七千余萬。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會公卿,共議其禮。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冀猶以所奏禮薄,意不悅。專擅威柄,兇恣日積,機(jī)事大小,莫不咨決之。

不疑好經(jīng)書,善待士。冀陰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轉(zhuǎn)為光祿勛。又諷眾人共薦其子胤為河南尹。不疑自恥兄弟有隙,遂讓位歸第,與弟蒙閉門自守。冀不欲令與賓容交通,陰使人變服至門,記往來者。南郡太守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過謁不疑,冀諷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陳授因小黃門徐璜,陳災(zāi)異日食之變,咎在大將軍,冀聞之,諷洛陽令收考授,死于獄。帝由此發(fā)怒。收冀財貨,合三十余萬萬,以充王府,用減天下稅祖之半。散其苑囿,以業(yè)窮民。錄誅冀功者,封尚書令尹勛以下數(shù)十人。

(節(jié)選自《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注】①壽:人名。全名為孫壽,是梁冀的妻子。

譯文:

梁冀,字伯卓。他兩肩上聳,像鴟鳥棲止一樣,眼睛像豺一樣豎立,斜眼,眼光總是直勾勾的,說話口緊閉又含糊不清,勉強(qiáng)能寫字計數(shù)。他從小就是顯貴皇戚,四處游樂,自我放縱。章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為河南尹。梁冀在任期間殘暴放縱,做了許多違法的事,他的父親梁商所親信的賓客洛陽縣令呂放,稍稍和梁商說了梁冀的一些缺點,梁商因此責(zé)備梁冀,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殺了呂放。又擔(dān)心梁商知道,就嫁禍給呂放的仇家,請求讓呂放的弟弟呂禹任洛陽令,前去捉拿呂放的仇家,把他的整個宗族及一百多個賓客全都?xì)⒌袅恕?/p>

梁商去世還沒有下葬,順帝就任命梁冀為大將軍,任他的弟弟侍中梁不疑為河南尹。

到順帝去世時,沖帝還在襁褓之中,太后掌控朝政,詔命梁冀和太傅趙峻、太尉李固總領(lǐng)尚書事務(wù)。沖帝又死了,梁冀就擁立了質(zhì)帝。質(zhì)帝年幼卻很聰慧,他知道梁冀驕橫,曾經(jīng)在群臣朝會時,盯著梁冀說:“這是專橫跋扈的將軍?!绷杭铰犃耍浅M春匏?,就讓侍從把毒酒加到湯面里給質(zhì)帝吃,質(zhì)帝當(dāng)天就死了。然后他又擁立漢桓帝,并屈殺了李固和前任太尉杜喬,天下的人都嘆息恐懼,這事在《李固列傳》里有詳細(xì)的記載。

梁冀聽從孫壽的話,剝奪了許多梁家人的職權(quán),對外給人一種謙讓的感覺,實際上抬高了孫氏宗親的地位。他們當(dāng)中假托他人名義擔(dān)任侍中、卿、校尉、郡守、長吏等官職的有十幾個人,都十分貪婪殘忍、兇暴荒淫,各自派遣自己的賓客去登記屬縣富人的名單,然后給這些人安上其他的罪名,把他們抓到監(jiān)獄嚴(yán)刑拷打,讓他們出錢贖出自己,給錢物少的人甚至被處死或流放。扶風(fēng)人士孫奮家境富裕卻很吝嗇,梁冀就贈送給他四匹馬,然后向他借錢五千萬;孫奮只借給他三千萬,梁冀大怒,就向郡縣告狀,指認(rèn)孫奮的母親是他過去守庫的奴婢,說她偷了十斛白珠、一千斤紫金,反叛主人;于是就把孫奮兄弟抓起來拷打,打死在獄中,把他們一億七千多萬的財物全部沒收了。

元嘉元年,桓帝因為梁冀對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別的禮遇來顯示他的崇高地位,就召集朝中全部公卿,共同商議對待他的禮遇。于是有關(guān)官員上奏說梁冀可以入朝不小步快走,可以佩劍穿鞋上殿,謁見皇帝可以不自稱名,享受和蕭何同等的儀禮規(guī)格。梁冀還覺得他們奏請的禮遇不夠優(yōu)厚,很不高興。他專橫行事,玩弄權(quán)勢,一天比一天兇殘放縱,各種大小的機(jī)要事務(wù),沒有一件不是先征詢他的意見才做出決定的。

梁不疑喜好儒家經(jīng)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指使中常侍勸說皇帝,讓他轉(zhuǎn)任光祿勛。梁不疑因為兄弟之間有裂痕,感到很可恥,就辭去官職回到家中,和弟弟梁蒙一起閉門自守。梁冀不想讓他們與賓客來往,暗地里派人穿著便服到他家門口,記下和他們來往的人。南郡太守馬融、江夏太守田明,第一次上任前,拜謁梁不疑,梁冀就暗示州郡的人以其他的事情來誣陷他們,結(jié)果他們都被剃光頭發(fā)遭到毒打并被流放到朔方去。馬融自殺未遂,田明就死在路上了。

延熹元年,太史令陳授通過小黃門徐璜,向皇帝陳述出現(xiàn)了日食等異常災(zāi)害,責(zé)任在大將軍。梁冀聽說后,暗地指使洛陽令逮捕了陳授,在獄中將他拷打至死?;傅垡虼税l(fā)怒了。

朝廷沒收梁冀的全部財產(chǎn),全部變賣,共獲三十多億,用來充實國家府庫,因此減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稅。開放梁冀的林苑,讓貧民在里面安身立業(yè)。獎賞誅殺梁冀有功的人,封賞了尚書令尹勛及以下共幾十個人。

《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梁冀傳》

7、《后漢書·朱浮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朱浮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朱浮字叔元,沛國蕭人也。初從光武為大司馬主簿,遷偏將軍,從破邯鄲。光武遣吳漢誅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為大將軍幽州牧,守薊城,遂討定北邊。建武二年,封舞陽侯,食三縣。浮年少有才能,頗欲厲風(fēng)跡,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屬,以為從事,及王莽時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發(fā)諸郡倉谷,稟贍其妻子。漁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未定,師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屬,以損軍實,不從其實。浮性矜急自多,頗有不平,因以峻文詆,寵亦很強(qiáng),歉負(fù)其功,嫌怨轉(zhuǎn)積。浮密奏寵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貨賄,殺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計難量。寵既積怨,聞之,遂大怒,而舉兵攻浮。浮以書質(zhì)責(zé)之,寵得書愈怒,攻浮轉(zhuǎn)急。

明年,涿郡太守張豐亦舉兵反。時二郡畔戾,北州憂恐,浮以為天子必自將兵討之,而但遣游擊將軍鄧隆陰助浮。浮城中糧盡,人相食。會上谷太守耿況遣騎來救浮,浮乃得遁走。尚書令侯霸奏浮敗亂幽州,構(gòu)成寵罪,徒勞軍師,不能死節(jié),罪當(dāng)伏誅。帝不忍,以浮代賈復(fù)為執(zhí)金吾,徙封父城侯。帝以二千石長吏多不勝任,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交易紛擾,百姓不寧。六年,有日食之異,浮因上疏曰:“......守宰數(shù)見換易,迎新相代,疲勞道路。尋其視事日淺,未足昭見其職,既加嚴(yán)切,人不自呆,各自顧望,無自安之心。有司或因睚眥以騁私怨茍求長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長吏迫于舉劾懼于刺譏故爭飾詐偽以希虛譽。斯皆群陽騷動,日月失行之應(yīng)......帝下其議,群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頗簡。帝以浮陵轢同列,每銜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永平中,有人單辭告浮事者,顯宗大怒,賜浮死。

(節(jié)選自《后漢書?朱浮傳》)

譯文:

朱浮,字叔元,沛國蕭縣人。最初跟隨光武帝任大司馬主簿。改任偏將軍,跟隨光武帝攻下了邯鄲。光武帝派吳漢刺殺了更始政權(quán)幽州牧苗曾,任命朱浮為大將軍幽州牧,鎮(zhèn)守薊城,負(fù)責(zé)征討北方。建武二年,朱浮被加封為舞陰侯,食邑三個縣。朱浮年少有才干,很想磨礪風(fēng)操,收攬士人之心。他就征召了本州名宿涿郡王岑等人,任命為屬官,以至王莽時原有的兩千石之類的官員,他都引入幕府,并多發(fā)各屬郡的倉谷,奉養(yǎng)這些人的家眷。漁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未定,師旅方興,不宜多置官屬,以損兵甲糧儲,不聽朱浮命令。朱浮性情驕傲自大而急躁,心里很不平,因以嚴(yán)厲文字詆毀彭寵;彭寵也很要強(qiáng),兼負(fù)其功,雙方嫌怨越積越深。朱浮秘密奏報彭寵派小吏迎來他的妻子卻不迎來他的母親,又接受貨賂,殺害友人,還多聚兵谷,其心叵測。彭寵既積怨在心,聽到這些,更大怒,舉兵攻朱浮。朱浮寫信駁斥譴責(zé)他。彭寵得了信之后更加惱怒,攻打朱浮也更急迫。

第二年涿郡太守張豐也舉兵反叛。這時二郡叛逆(涿郡張豐、漁陽彭寵),北邊州郡十分憂慮驚恐,朱浮以為天子必將自帶精兵前來討伐,而朝廷只派了游擊將軍鄧隆暗地里協(xié)助朱浮。朱浮城中糧食耗盡,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慘狀。恰逢上谷太守耿況派遣騎兵來救朱浮,朱浮才得逃走。尚書令侯霸奏朱浮敗亂幽州,才構(gòu)成彭寵之罪,白白勞損軍隊,又不能為氣節(jié)而死,罪當(dāng)殺頭。光武帝不忍心殺他,讓朱浮代替賈復(fù)擔(dān)任執(zhí)金吾,改封為父城侯。光武帝認(rèn)為二千石長吏大多不稱職,當(dāng)時有一點點小過失的,就非罷免不可。這樣一來,前后任官員之間交接變換紛紛擾擾,百姓也不得安寧。建武六年,發(fā)生了一次日食,朱浮于是上疏說:“,,,,,,郡守縣令動輒更換,迎新送舊,相互替代,在路上疲累奔忙。這都是因為他們在職管理事務(wù)時間太短,不足以清楚他們的職分所在。朝廷既嚴(yán)格責(zé)令他們,他們便不能自保,于是各自顧望,無自安之心。職能機(jī)構(gòu)或許會因為小小成見與摩擦而行報復(fù)泄私憤,隨意找些事情,來迎合上意。二千石及各級官吏害怕被舉報彈劾,害怕受誹謗議論,因而爭著浮夸偽飾,以求虛名浮譽。這一切都是群陽騷動,日月失常的符應(yīng)啊......”光武帝把朱浮此信交群臣討論,群臣多贊同朱浮,從此郡縣官吏更代的事漸漸精簡下來?;噬弦驗橹旄〗?jīng)常欺壓同僚,心里總是不滿意他,只是愛惜他有功有才,不忍加罪于他。到了永平年間,有人毫無根據(jù)地舉報朱浮,顯宗大怒,賜朱浮自殺。

《后漢書·朱浮傳》

8、《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朱祐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少孤,歸外家復(fù)陽劉氏,往來舂陵,世祖①與伯升皆親愛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祐為護(hù)軍。及世祖為大司馬,討河北,復(fù)以祐為護(hù)軍,常見親幸,舍止于中。祐侍宴,從容曰:“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世祖曰:“召刺奸收護(hù)軍!”祐乃不敢復(fù)言。從征河北,常力戰(zhàn)陷陣,以為偏將軍,封安陽侯。世祖即位,拜為建義大將軍。

建武二年,更封堵陽侯。冬,與諸將擊鄧奉于淯陽,祐軍敗,為奉所獲。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帝復(fù)祐位而厚加慰賜。遣擊新野、隨,皆平之。延岑自敗于穰,遂與秦豐將張成合,祐率征虜將軍祭遵與戰(zhàn)于東陽,大破之,臨陣斬成,延岑敗走歸豐。祐收得印綬九十七。進(jìn)擊黃郵,降之,賜祐黃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圍秦豐于黎丘,破其將張康于蔡陽,斬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豐,豐出惡言,不肯降。車駕引還,敕祐方略,祐盡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窮困,豐乃將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祐檻車傳豐送洛陽,斬之。大司馬吳漢劾奏祐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祐還,與騎都尉臧宮會擊延岑余黨陰、酂、筑陽三縣賊,悉平之。

祐為人質(zhì)直,尚儒學(xué)。將兵率眾,多受降,以克定城邑為本,不存首級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虜掠百姓,軍人樂放縱,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

十五年,朝京師,上大將軍印綬,因留奉朝請。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諸王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經(jīng)典。后遂從其議。

祐初學(xué)長安,帝往候之,祐不時相勞苦,而先升講舍。后車駕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無舍我講乎?”以有舊恩,數(shù)蒙賞賚。二十四年,卒。

(選自《后漢書》)

【注釋】①世祖:指光武帝劉秀,他的大哥劉演字“伯升”。②日角之相:舊時星相家稱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為“日角”,認(rèn)為這是帝王之相。

譯文:

朱祐字仲先,是南陽郡宛縣人。幼年喪父,(就隨母親)回到復(fù)陽縣外祖父劉氏家中,(經(jīng)常)到舂陵去,世祖劉秀與劉伯升(光武帝劉秀大哥齊武王劉演)都很喜歡他。劉伯升官拜大司徒后,就讓朱祐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后來世祖擔(dān)任大司馬,討伐河北時,也讓朱祐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世祖時常親自到朱祐那里去和他見面,并住宿在朱祐的房中。(有一次)朱祐陪世祖吃飯,隨口(對世祖)說:“(現(xiàn)在)長安政治混亂,您有帝王之相,這是上天的旨意啊?!笔雷嬲f:“叫刺奸將軍來收捕你這個護(hù)軍!”朱祐于是不敢再說了。(后來朱祐)跟隨(劉秀)征討黃河以北地區(qū),時常奮力作戰(zhàn),攻陷敵軍陣地。(劉秀就)讓朱祐做偏將軍,并(上奏朝廷)封他為安陽侯。世祖即位后,就授予朱祐建義大將軍一職。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改封(朱祐)為堵陽侯。這年冬天,(朱祐)與各位將領(lǐng)在淯陽攻打鄧奉的軍隊,(結(jié)果)朱祐兵敗,被鄧奉所俘獲。第二年,鄧奉的軍隊被打得大敗,他就以脫去上衣、露出胳臂認(rèn)罪的形式經(jīng)由朱祐之手投降。于是光武帝恢復(fù)了朱祐的職位并且厚加慰勞賞賜,又派遣他(率軍)攻打新野、隨縣,(最后這些地方)都被平定了。延岑自從在穰(今河南鄧縣)兵敗后,就與秦豐部將張成會合在一起,朱祐率領(lǐng)征虜將軍祭遵與延岑在東陽打仗,把延岑打得大敗,并臨陣斬了張成,延岑兵敗逃跑,歸附秦豐。朱祐繳獲敵軍印章綬帶九十七件。又進(jìn)軍攻擊黃郵,迫使黃郵投降,(光武帝于是)賞賜朱祐三十斤黃金。

建武四年,朱祐率領(lǐng)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取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到黎丘圍攻秦豐,在蔡陽把秦豐的部將張康打得大敗,最后斬了張康。光武帝親自到黎丘(督戰(zhàn)),派御史中丞李由持蓋有皇帝印章的書信招降秦豐,秦豐卻口出惡言,不肯投降。光武帝就掉車回去,口授朱祐(攻打秦豐的)方法策略,朱祐就全力圍攻秦豐。到第二年夏天,黎丘城中(缺少糧草)困苦不堪,秦豐就帶著他的母親和妻兒共九人以肉袒的形式(向朱祐)投降。朱祐用囚車把秦豐押送到洛陽,(皇帝就)把秦豐斬了。大司馬吳漢卻彈劾朱祐,說他廢棄皇上詔令接受(秦豐)投降,有違將帥職責(zé),但光武帝沒有(給朱祐)加罪。朱祐返回軍中后,與騎都尉臧宮會合,攻打延岑余黨在陰縣、酂縣及筑陽縣三地的賊眾,最后全都平定了。

朱祐為人質(zhì)樸正直,崇尚儒學(xué)。率軍打仗,經(jīng)常接受敵人投降,把能攻克安定城邑作為根本,并不追求濫斬敵人首級的功勞。又對手下士卒發(fā)布禁令,不準(zhǔn)他們虜掠百姓,軍人們樂于放縱,很多人因此埋怨朱祐。建武九年,朱祐屯兵南行唐,抵御匈奴。建武十三年,朝廷增加(朱祐的)封邑,確定封號為鬲侯,享有七千三百戶的封地。

建武十五年,進(jìn)京朝見皇帝,上繳大將軍印綬,就以奉朝請的身份留在京城。朱祐上奏章說古代大臣受封賞,不加王爵,建議朝廷改諸王封號為公。光武帝立即采納并施行。(朱祐)又上奏章說,應(yīng)該下命令把三公官職前的“大”字都去掉,以符合經(jīng)典規(guī)范。后來光武帝就接受了他的建議。

朱祐當(dāng)初在長安求學(xué),光武帝前去看望他,朱祐沒有及時接待他,而是先到講堂去了。后來光武帝駕臨朱祐府第,就笑著(對朱祐)說:“主人該不會又丟下我不管,而去講堂吧?”因為(和皇帝)有舊日恩情,所以(朱祐)多次承蒙皇帝賞賜。建武二十四年,(朱祐)去世。

《后漢書·朱祐傳》

9、《漢書·朱博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漢書·朱博傳》原文及翻譯漢書

原文: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貧,少時給事縣為亭長,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是時,前將軍望之子蕭育、御史大夫萬年子陳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陳威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語下獄。博去吏,間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篤,博詐為醫(yī)入獄,得見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獄,又變姓名,為咸驗治數(shù)百,卒免咸死罪。威得論出,而博以此顯名。

遷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為刺史行部,吏民數(shù)百人遮道自言,官寺盡滿。從事白請且留此縣錄見諸自言者,事畢乃發(fā),欲以觀試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駕。既白駕辦,博出就車見自言者,使從事明敕告吏民:“欲言縣丞尉者,刺史不察黃綬,各自詣郡。欲言二千石①墨綬長吏者,使者行部還,詣治所。其民為吏所冤,及言盜賊辭訟事,各使屬其部從事。”博駐車決遣四五百人皆罷去如神吏民大驚后博徐問果老從事教民聚會。博殺此吏,州郡畏博威嚴(yán)。

遷瑯邪太守。齊郡舒緩養(yǎng)名,博新視事,右曹掾吏皆移②病臥。博問其故,對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問致意,乃敢起就職。”博奮髯抵幾曰:“觀齊幾欲以此為俗邪?”乃召見諸曹史書佐及縣大吏,選視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罷諸病吏,白巾出府門??ぶ写篌@。文學(xué)儒吏時有奏記稱說云云,博見謂曰:“如太守漢吏,奉三尺律令以從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歸,堯、舜君出,為陳說之?!逼湔勰嫒巳绱?。視事數(shù)年,大改其俗。

遷廷尉,職典決疑,當(dāng)讞③平天下獄。博恐為官屬所誣,視事,召見正監(jiān)典法掾吏,謂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眾賢,亦何憂!然廷尉治郡斷獄以來且二十年,亦獨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試與正監(jiān)共撰前世決事吏議難知者數(shù)十事,持以問廷尉,得為諸君覆意之。”正監(jiān)以為博茍強(qiáng),意未必能然,即共條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問,為平處其輕重,十中八九。官屬咸服博之疏略,材過人也。每遷徙易官,所到輒出奇譎如此,以明示下為不可欺者。

(節(jié)選自《漢書?薛宣朱博傳》,有刪節(jié))

【注】①二千石:指郡太守。②移:舊時公文的一種。③讞(yàn):審判定罪

譯文:

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家境貧困,年輕時在縣里供職當(dāng)亭長,逐漸升遷為功曹,剛直仗義,喜愛交游。當(dāng)時,前將軍蕭望之的兒子蕭育、御史大夫陳萬年的兒子陳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顯著而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們相友善。陳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宮禁之內(nèi)的話而坐罪,被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朱博辭去官職,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陳咸的案子。陳咸被拷打訊問,傷勢很重,朱博偽稱醫(yī)生進(jìn)了監(jiān)獄,得以見到陳成,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朱博從監(jiān)獄出來后,又改變姓名,替陳咸做證,被打了幾百下,終于免去陳咸的死罪。陳咸得以判處出獄,而朱博因為這件事名聲顯揚。

朱博升任冀州刺史。他本來是武官,沒有經(jīng)歷過用法令條文辦事的文職,等到當(dāng)了刺史巡視部屬時,官吏和百姓幾百人攔路自行投訴,官署里人都滿了。從事來稟告,請求暫且留在這個縣,依次會見各個自行投訴的人,事情辦完了再出發(fā),想要以此來觀察試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訴外邊趕快準(zhǔn)備車馬。從事稟告說車馬已經(jīng)備好,朱博出來登車會見自行投訴的人,派遣從事明確地告諭官吏百姓:“想要投訴縣里丞尉的,刺史不監(jiān)察黃綬的官員,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訴二千石的墨綬長吏的,等使者巡視部屬回來,到刺史的官署去。百姓被官吏冤枉,以及投訴強(qiáng)盜小偷訴訟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屬的部從事那里?!敝觳┩\嚺袥Q發(fā)落,使四五百人都離去了,判案如同神明。官吏百姓大為震驚。后來朱博慢慢查問,果然是一個老從事教唆百姓集會。朱博殺了這個官吏,州郡都畏懼朱博的威嚴(yán)。

朱博升為瑯邪太守。齊郡風(fēng)俗是人們都性情遲緩,以自高自大來涵養(yǎng)名聲,朱博剛剛?cè)温?,右曹掾吏都移書稱在家養(yǎng)病。朱博詢問原因,回答說:“恐懼!按照舊例,新太守剛剛到任,總要派遣官員慰問,表達(dá)問候之意,我們才敢起來正式去任職?!敝觳獾煤氈绷?,拍擊案桌說:“看齊郡的小子們難道想要把這作為習(xí)俗嗎!”于是召見各個曹史書佐和縣大吏,挑選其中看起來可以任用的,發(fā)布教令讓他們填補(bǔ)空缺。驅(qū)逐罷免各個稱病的官吏,讓他們戴著白頭巾(穿平民的衣服)走出府署大門??ぶ写鬄檎痼@。文學(xué)儒吏不時有呈交文書言事而引經(jīng)據(jù)典等,朱博看到后對他們說:“像太守是漢室官員,奉行三尺法律條令來處理事務(wù)罷了,和你們所說的圣人大道沒有關(guān)系。暫且拿著你的大道回去,堯舜出現(xiàn)時,再為他們陳述?!彼褪窍襁@樣來拒絕別人。朱博任職幾年,大大改變了齊郡的風(fēng)俗。

朱博升任廷尉,職責(zé)是掌管解決疑難之事,主持平議天下的獄訟。朱博擔(dān)心被屬吏所欺騙,任職后,召見正監(jiān)典法掾吏,對他們說:“廷尉(我)本來是武官出身,不通曉法律,幸而有諸位賢吏,又有什么可擔(dān)憂的!然而廷尉(我)自從治理郡縣,判決獄訟以來將近二十年,單單是耳聞所得的時間也很長了,三尺法律條文,人事盡在其中。掾吏試著和正監(jiān)一起寫出過去判決獄訟時官吏討論難以明白的幾十個案件,拿來詢問廷尉(我),廷尉(我)能夠替你們再行判斷?!闭O(jiān)認(rèn)為朱博只是要逞強(qiáng),料想他不一定能夠做到,就逐條陳述出來。朱博把掾吏都召來,一同坐著來考問,朱博為他們判斷刑罰的輕重,十個里說對了八九個。屬吏都佩服朱博的干練,才能超過常人。朱博每次升調(diào)改換官職,所到之處總是用這樣奇特怪異的手段,來明確地告訴下屬自己是不可以欺瞞的。

《漢書·朱博傳》

10、《后漢書·李王鄧來列傳·來歙傳》原文及翻譯譯文

《后漢書·李王鄧來列傳·來歙傳》原文及翻譯后漢書

原文:

來歙字君叔,南陽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時為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為漢中王劉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漢中。更始①敗,歙勸嘉歸光武,遂與嘉俱東詣洛陽。

帝見歙,大歡,即解衣為衣之,拜為太中大夫。是時方以隴、蜀為憂,歙因自請曰:“臣嘗與隗囂相遇長安。其人始起,以漢為名。今陛下圣德隆興,臣愿得奉威命,開以丹青之信,囂必束手自歸,則公孫述自亡之勢,不足圖也?!钡廴恢?。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囂。五年,囂遂遣子恂隨歙入質(zhì)。時山東略定,帝謀西收囂兵,與俱伐蜀,復(fù)使歙喻旨。囂將王元說囂,多設(shè)疑,故久冘豫②不決。歙素剛毅,遂發(fā)憤質(zhì)責(zé)囂曰:“國家以君知臧否,曉廢興,故以手書暢意。足下推忠誠,遣伯春③委質(zhì),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為族滅之計,叛主負(fù)子,違背忠信乎?吉兇之決,在于今日?!庇按虈?,囂起入,部勒兵,將殺歙,歙徐杖節(jié)就車而去。囂愈怒,王元勸囂殺歙。歙為人有信義,言行不違,及往來游說,皆可案復(fù),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為其言,故得免而東歸。

八年春,歙與征虜將軍祭遵襲略陽,遵道病還,分遣精兵隨歙,合二千余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徑至略陽,斬囂守將金梁,因保其城。囂大驚,乃悉兵數(shù)萬人圍略陽,斬山筑堤,激水灌城。歙與將士固死堅守,矢盡,乃發(fā)屋斷木以為兵。囂盡銳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發(fā)關(guān)東兵,自將上隴,囂眾潰走,圍解。

明年,攻拔落門,隗囂支黨周宗、趙恢及天水屬縣皆降。初王莽世,羌虜多背叛,而隗囂招懷其酋豪,遂得為用。及囂亡后,五溪、先零諸種數(shù)為寇掠,皆營塹自守,州郡不能討。歙乃大修攻具率蓋延及太中大夫馬援等進(jìn)擊羌于金城大破之?dāng)厥滋敂?shù)千人獲牛羊萬余頭谷數(shù)十萬斛,又擊破襄武賊傅栗卿等。

十一年,蜀人大懼,使刺客刺歙,未殊,馳召蓋延。延見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視。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無以報國,故呼巨卿④,欲相屬以軍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雖在身,不能勒兵斬公耶!”延收淚強(qiáng)起,受所誡。歙自書表,投筆抽刃而絕。贈歙中郎將、征羌侯印綬,謚曰節(jié)侯。

(節(jié)選自《后漢書·李王鄧來列傳第五》)[來源:學(xué)_科_網(wǎng)]

【注】①更始:更始帝劉玄。②冘yòu豫:猶豫。③伯春,隗囂長子恂之字。④巨卿:蓋延之字。

譯文:

來歙子君叔,南陽新野縣人。父親來仲,漢哀帝時做諫大夫,娶光武祖姑,生來歙。來歙的妹妹是漢中王劉嘉的妻子,劉嘉派人迎接來歙,于是就南下來到漢中。更始帝(劉玄)失敗后,來歙勸劉嘉歸附光武帝,于是和劉嘉一起往東到洛陽去。

光武帝見到來歙,非常歡喜,立即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來歙穿上,任命他做太中大夫。這時光武帝正擔(dān)憂隴、蜀,來歙于是主動請命說:“我曾經(jīng)和隗囂在長安相遇。那個人剛起兵時,以興復(fù)漢室為名?,F(xiàn)在陛下圣德威武,我希望能奉你的命令,用不變的誠信來開導(dǎo)他,隗囂一定會束手來降,那么公孫述將成滅亡之勢,不足為慮?!惫馕涞壅J(rèn)為他說得對。

建武三年,來歙才出使隗囂。建武五年,隗囂派兒子隗恂跟隨來歙入朝做人質(zhì)。當(dāng)時山東大致平定,光武帝謀劃向西收取隗囂的部隊,想與他們一起攻打蜀,又派來歙去告訴隗囂自己的旨意。隗囂的部將勸說隗囂,擺出許多疑問,使隗囂很長時間猶豫不決。來歙一向剛毅,于是憤怒地質(zhì)問責(zé)備隗囂說:“皇上以為您懂得善惡好歹,知曉興衰之理,所以才親自寫信給您表明心意,您表達(dá)誠心,派兒子伯春做人質(zhì),這是君臣之間的相互信任啊?,F(xiàn)在反而要聽信奸佞小人的話,定下滅族的計劃,背叛君主,連累兒子,是要違背忠貞誠信嗎?決定吉兇的選擇,就在今天?!眮盱ㄏ胍锨按虤②髧?,隗囂起身進(jìn)入內(nèi)室,部署士兵,要殺來歙,來歙不慌不忙地拿著符節(jié)走到車旁上車離去。隗囂更加惱怒,王元勸隗囂殺死來歙。來歙為人講信義,言行一致,以致往返游說,都可以核實,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敬重他,許多人替他說情,所以來歙得以脫身東歸至漢。

建武八年春,來歙和征虜將軍祭遵襲擊略陽,祭遵在路上得病返回,祭遵分派精兵跟隨來歙,總共兩千多人,劈山開路,從番須、回中徑直到略陽,殺了隗囂的守將金梁,于是據(jù)守略陽城。隗囂非常吃驚,于是率領(lǐng)全部士兵數(shù)萬人圍攻略陽,開山筑堤,蓄水灌城。來歙和將士拼死堅守,箭用光了,就拆房子砍樹木作為兵器。隗囂用所有精銳部隊攻城,從春天到秋天,他的士兵很疲憊。光武帝于是大舉征發(fā)關(guān)東兵,親自率兵到隴地,隗囂部眾潰敗逃走,解了圍。

第二年,攻克落門,隗囂屬黨周宗、趙恢以及天水屬縣都投降了。當(dāng)初在王莽時代,羌人多有背叛,而隗囂招攬安撫他們的首領(lǐng)豪強(qiáng),于是他們就為隗囂所用。等到隗囂敗亡后,五溪、先零各部落多次侵犯搶劫,并且都筑壕溝自我守衛(wèi),州郡無力討伐。來歙于是大規(guī)模修理攻城器具,率領(lǐng)蓋延以及太中大夫馬援等在金城進(jìn)攻羌人,大敗羌人,殺死和俘虜了幾千人,繳獲一萬多頭牛羊,幾十萬斛稻谷。又打敗襄武流賊傅栗卿等。

建武十一年,蜀人非常害怕,派遣刺客行刺來歙,沒有刺死他,來歙派人緊急召見蓋延。蓋延見到來歙,于是伏身悲痛不已,不能仰頭看來歙。來歙叱責(zé)蓋延說:“虎牙大將軍怎么敢這樣!現(xiàn)在我被刺客刺中,沒辦法報效國家了,所以叫你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