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查規(guī)范2017-12-29發(fā)布2017-12-29實施前言 I引言 Ⅱ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地質勘查階段及目標任務 25礦產地質勘查工作 26可行性評價 7資源/儲量分類 8礦產資源/儲量估算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結殼分類 附錄B(資料性附錄)結殼含水率的測定 附錄C(資料性附錄)結殼密度(濕)測定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富鈷結殼礦產資源/儲量分類 附錄E(資料性附錄)大洋富鈷結殼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與國內外分類的對比 附錄F(資料性附錄)結殼平均品位計算 附錄G(資料性附錄)結殼平均豐度計算 參考文獻 I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國家海洋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3)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大洋礦產資源開發(fā)研究協會辦公室、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Ⅱ國際報告標準委員會(CRIRSCO)《勘查目標、礦產資源量和礦石儲量公開報告國際報告模板(2013年開展固體礦產資源勘查方面,1998年批準發(fā)布了GB/T17229—1998《大洋多金屬結核礦產勘查規(guī)本標準綜合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制定的《規(guī)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qū)域資源勘探開發(fā)法》的相關規(guī)定,在勘查目的任務等同等前提下,勘探階段規(guī)定為:資源調查階段、一般勘探階段和詳細勘探階段。本標準規(guī)定的勘查階段劃分與《總則》中的勘查階段對比如下:本標準的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依據礦產儲量國際報告標準委員會(CRIRSCO)《國際報告模板(2013年11月版)》標準將資源類型分為六類,即“勘探目標”;礦產資源量(三類);礦產儲量(二類)。本“標準”的分類與礦產儲量國際報告標準委員會(CRIRSCO)《勘查目標、礦產資源量和礦石儲量公開報告國際報告模板(2013年11月版)》一致。1大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查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大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查階段劃分與目標任務、礦產地質勘查工作要求、經濟技術可行性評價、資源/儲量分類以及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本標準適用于大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查各個階段的工作部署、海上勘查、室內分析測試、資料整理及報告編制工作。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763.2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GB/T12763.3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3部分:海洋氣象觀測GB/T12763.6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調查GB/T12763.8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8部分: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GB/T12763.10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調查GB/T12763.11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質調查GB/T17229大洋多金屬結核礦產勘查規(guī)程DZ/T0130.3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guī)范第3部分:巖石礦物樣品化學成分分析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由成因相似的若干海山相對集中分布的區(qū)域。海山seamount高于周圍海底1000m以上的,孤立或相對孤立的水下高地。富鈷鐵錳結殼cobalt-richferromanganesecrusts富鈷結殼cobalt-richcrusts鈷結殼cobaltcrusts從海水直接析出的礦物沉降到硬基巖而形成的富鈷鐵錳氫氧化/氧化礦床,其中含有少量但明顯富含礦區(qū)ore-bearingarea在海山表面圈定出的富鈷結殼中Co含量不少于0.4%,厚度不小于4cm的富集區(qū)。2資源量或儲量估算的基本空間單位。注:塊段的設置與資源量的估算方法有關,如克里格法采用克里格塊段,多邊形法采用多邊形塊段,剖面法采用剖面塊段等。礦體orebody占有一定空間位置,有用礦物或有用元素含量達到工業(yè)價值的礦石集合體。由一個礦床開采系統構成的空間單元。礦床oredeposit由一個或多個礦體組成,包含若干個塊段,并在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下能被開采和利用,在礦區(qū)內滿足一定服務年限的多金屬結核分布區(qū)。遠景區(qū)potentialprospectingarea使用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手段開展的較大范圍區(qū)域性礦產調查,結合地質、構造和地形特征及礦化異常的綜合評價,確定值得進一步勘查的找礦有利地區(qū)。4地質勘查階段及目標任務4.1資源調查階段在勘探工作計劃申請之前或勘探合同簽訂后開展的勘查工作階段。該階段勘查目的是根據已有資料并投入一定工作量發(fā)現勘探目標,進而圈定礦化區(qū),進行資源潛力評估(勘探目標)及估算推斷的(礦化區(qū))資源量。大致查明礦石選冶加工試驗與開采技術條件,為一般勘探提供依據,并圈定一般勘探工作區(qū)。4.2一般勘探階段在勘探合同已簽訂,且資源調查工作全部完成之后開展的勘查工作階段。該階段勘查目的是圈定礦體,估算標示的資源量。基本查明礦石選冶加工試驗與開采技術條件,為預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據,并圈定詳細勘探區(qū)。4.3詳細勘探階段在一般勘探完成之后開展的勘查工作階段。該階段勘查目的是進一步詳細圈定礦體,估算測定的資源量,詳細查明礦石選冶加工試驗與開采技術條件,為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據。5礦產地質勘查工作5.1勘查內容及研究程度5.1.1地質勘查研究初步開展資源調查區(qū)的區(qū)域斷裂、火山活動、地球物理場、地質構造與地形地貌特征研究;對資源調3查區(qū)內海山基巖及沉積物的類型、礦物組分、地球化學成分、形成年代和分布特征進行初步研究。進行富鈷結殼類型(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產出狀態(tài)、分布范圍、殼層厚度、結殼品位、覆蓋率、結構構造、礦物化學及礦石自然類型及質量特征的初步研究;初步研究富鈷結殼成礦和分布規(guī)律,對資源調查區(qū)內有成礦條件的區(qū)域進行資源遠景評價。開展礦區(qū)區(qū)域斷裂、火山活動、巖石類型等地質構造特征及礦區(qū)及相鄰區(qū)域地形地貌特征的深入研究;深入研究表層沉積物及淺層沉積物類型、礦物組成及地球化學成分、沉積年代、沉積結構、沉積事件和沉積環(huán)境特征。系;進行不同結殼類型組合特征及有用金屬元素分布和變化規(guī)律的對比研究,確定礦床空間分布規(guī)律。研究礦區(qū)地形地貌與礦體空間分布的關系,探討與成礦有關的微地形、地貌特征。研究結殼基巖-火山巖的噴發(fā)年代、期次、巖石的主要組分、結構構造和地球化學特征,并研究其與成礦的關系。研究地球化學環(huán)境對成礦的影響,最低含氧層的深度和海流、水文和海水化學等特征。對地球物理調查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闡明異常特征與成礦和構造的關系。研究礦體的賦存部位、形態(tài)、規(guī)模、產狀及其連續(xù)性,研究礦體內結殼殼層厚度及變化規(guī)律,結殼的豐度、品位和覆蓋率的變化情況。詳細查明礦區(qū)區(qū)域斷裂構造特征,海底火山活動特征。的關系,火山巖的期次及其與成礦關系;詳細研究構造與礦床空間分布的關系,探討微地形地貌和水深與富鈷結殼成礦的關系。詳細研究礦區(qū)的成礦地質環(huán)境(含水文基線、化學基線、地質基線)、地球物理特征、氣象和海流特征,結殼礦石及其基巖的物性特征;詳細研究結殼的分布和富集規(guī)律。規(guī)律;查明礦體內部障礙物分布,成礦后斷裂構造對礦體的破壞影響程度。5.1.2環(huán)境調查研究大致查明資源調查區(qū)表層沉積物類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了解資源調查區(qū)海洋化學、海洋水文及4氣象特征。物等物理性質、礦區(qū)海流、海洋化學、氣象等環(huán)境特征及海底生物生態(tài)特征,基本建立礦區(qū)環(huán)境基線。開展詳細的礦區(qū)海洋環(huán)境基線調查,詳細查明礦區(qū)內各礦體分布區(qū)的表層沉積物類型、各類沉積物的工程力學性質及分布規(guī)律;詳細查明礦區(qū)內海境特征;詳細查明礦區(qū)海底生物生態(tài)特征,研究采礦對海底生物生態(tài)的影響因素。在首采地段選定影響參照區(qū),并建立影響參照區(qū)詳細的海洋環(huán)境基線。詳細評價礦床開發(fā)對海洋環(huán)境的影響。5.1.3富鈷結殼礦石質量研究大致查明不同類型礦石的礦物種類、脈石礦物種類、結構構造、化學成分、主要元素和有用元素的含量以及礦石的自然類型等。大致查明不同類型礦石的礦石品位和礦石自然類型;大致查明其他有用、有益及有害組分的含量和分布,以便確定能否為工業(yè)所利用。量、賦存狀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初步劃分礦石自然類型和工業(yè)類型,研究其分布規(guī)律,為預可行性研究提供詳細查明礦石礦物組成、脈石礦物的種類和含量,詳細查明有用、有益和有害組分的含量、賦存狀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詳細研究礦石的結構構造,詳細查明鐵錳礦物和主要脈石礦物的分布特征;按礦石的礦物成分、含量、結構構造等因素詳細劃分自然類型;在劃分礦石自然類型基礎上,根據礦石選冶特點,按工業(yè)利用途徑,詳細劃分礦石工業(yè)類型,并研究其分布范圍和所占比例,為可行性研究和采礦提供依據。5.1.4富鈷結殼礦石選冶和加工技術條件研究應對結殼礦石的不同類型做可選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做出是否可作為工業(yè)原料的評價。應對需選冶礦石,進行實驗室擴大連續(xù)試驗,研究結殼礦石的選冶和加工技術條件,優(yōu)化工藝流程,做出利用方面的評價。應對需選冶礦石進行半工業(yè)試驗,對類型復雜的結殼礦石或大型礦區(qū)應做工業(yè)試驗,選擇最佳工藝流程。詳細研究礦石的選冶和加工技術條件。完成選冶全流程的技術經濟與環(huán)保評價,提出三廢治理和再資源化的措施。55.1.5富鈷結殼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收集區(qū)域水文氣象資料,研究資源調查區(qū)內發(fā)現有富鈷結殼分布的海區(qū)及鄰近區(qū)域的工程地質及環(huán)境地質條件,對采礦方法進行探索性研究。大致查明普查區(qū)內的水文氣象與環(huán)境地質條件,結殼類型與分布規(guī)律,表層沉積物類型與分布特研究內容應包括:a)水文氣象研究:在了解區(qū)域水文氣象資料基礎上,基本查明一般勘探區(qū)內的水文氣象要素,重點是風、浪、涌、海流(包括底層流),海水溫度、鹽度、透明度等的特征。確定詳查區(qū)的水文氣象復雜程度;b)海洋工程地質研究:基本查明礦區(qū)內底質類型、分布特征及力學性質,基本查明礦區(qū)內斷裂的類型、規(guī)模與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礦區(qū)的微地貌特征;c)海洋環(huán)境地質研究:基本查明礦石中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及其他有害物質成份等,預測礦石開采對本區(qū)環(huán)境、生態(tài)可能產生的影響。5.1.5.3詳細勘探階段研究內容應包括:b)海洋工程地質研究:詳細查明勘探區(qū)的微地貌特征、結殼成礦的基巖性質、沉積物和礦石類型與分布規(guī)律,劃分工程地質類型,測定礦石力學性質,確定勘探區(qū)內斷層類型、規(guī)模、分布及對采礦的影響,詳細查明勘探區(qū)內影響開采活動的人工遺棄物分布位置;c)海洋環(huán)境地質研究:詳細查明勘探區(qū)內的底質、海流(包括:底層、中層及表層)、生物和海水溫5.1.6礦產綜合評價研究對有工業(yè)利用價值的共生礦產、伴生礦產,大致查明其含量和賦存特點。對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的共生、伴生礦產,應基本查明其組分、含量、賦存狀態(tài)和分布狀況,確定其工業(yè)利用的可能性。對勘探范圍內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的共生、伴生礦產,進行綜合勘探、綜合評價,詳細查明其物質組分、含量、賦存狀態(tài)和分布規(guī)律,并對共生和伴生有用組分在不同類型結殼中的分配率進行鑒定,做出評價。對礦體及基巖中的共生礦產,應充分利用勘探工程進行評價,必要時應適當加密工程,提高其控制和研究程度。5.2地質勘查控制程度5.2.1礦石類型劃分富鈷結殼類型劃分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65.2.2勘查工程間距確定原則勘查工程間距由勘查責任人確定,責任人在成礦規(guī)律、礦體變化研究的基礎上,參考下述原則確定工程間距:a)依據不同的勘查階段要求,確定勘查工程間距;b)資源調查階段因工程數量難以確定,工程間距可不作具體要求;c)一般勘探階段以滿足估算標示的資源量,為預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礎信息,應確定勘查的基本工程間距,對礦體應有一定的工程間距控制;d)詳細勘探階段的工程間距,原則上是在一般勘探間距值的基礎上加密,以圈定可供商業(yè)開采的礦體為目標;e)充分考慮結殼礦床的礦石類型、自身的地質特征,影響礦床勘查難易程度的礦體規(guī)模、類型、構造以及礦石有用組分等主要地質因素布設勘探工程;f)當礦床是由多個結殼類型組成時,應以主要類型的礦體(占70%)為主;當礦床規(guī)模較大時,可按不同地段的地質變量特征,分礦體確定勘探間距。5.2.3工程布置原則及控制程度勘查工程按如下原則布署:a)勘查方法總體以地質采樣為主,地球物理勘查為輔,先間接手段后直接手段,先地表后地下;b)富鈷結殼地質采樣測站主要采用垂直海山等高線(法線)等間距布設,沿等高線相鄰測站允許不等間距,但測站平面應形成棋盤方格型勘查網度;結殼采樣以淺鉆采樣為主,電視抓斗采樣為輔;c)基礎地質及環(huán)境調查以站位表層沉積物取樣、基巖淺鉆、拖網取樣和溫、鹽、深(CTD)測量為d)地球物理勘查以測線勘查為主,站位調查為輔,勘查方法以海底電視為主,淺層剖面、單道地震、ROV探測及深拖多功能探測為輔;e)各類勘查方法的使用應根據勘探階段的不同有所側重,站位結殼淺鉆地質采樣是勘探階段的f)海底聲學探測主要用于資源調查階段和一般勘探階段的面積勘查或局部礦床勘查,深拖多功能探測、潛水器探測主要用于詳細勘探階段的礦體勘查。地質勘探應注意下面兩點:a)根據結殼在大多數海山的分布規(guī)律,勘查水深一般控制在1400m~3000m的山坡基巖表面;b)對于規(guī)模小而復雜礦床,其測定的工程間距,應保證至少有3條勘探線控制,每條勘探線上不少于3個測站控制同一礦體。5.3勘查各階段要求5.3.1資源調查階段5.3.1.1全面收集資源調查區(qū)地質、富鈷結殼礦產和地球物理資料,通過研究對資源調查區(qū)富鈷結殼成礦潛力做出評價。75.3.1.2進行比例尺為1:250000~1:100000地質填圖,初步查明資源調查區(qū)基巖類型及分布,地形及構造特征。應采用當今先進有效的富鈷結殼取樣技術進行區(qū)域資源調查。5.3.1.3利用聲學、光學等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初步了解富鈷結殼的覆蓋率和分布規(guī)律,大致了解富鈷結殼的資源遠景。5.3.1.4運用淺鉆、拖網、電視抓斗、多管等采樣方法進行富鈷結殼、基巖及沉積物采樣。為保證對區(qū)域富鈷結殼資源分布的有效控制和勘探申請區(qū)域的圈定,可適當沿海山山坡方向布設站位取樣,必要時可適當布置海底視像探測等地球物理測線調查,以進一步確認遠景區(qū)的資源前景。5.3.1.5大致查明礦石物質組成、礦石結構構造、礦石品位、礦石化學特征及礦石豐度覆蓋率等,運用富鈷結殼資源量估算方法,估算推斷的資源量。5.3.1.6適當布設重力活塞、重力等柱狀采樣站位進行沉積物取樣,以獲得沉積物年代及地球化學信息。應充分利用站位調查進行走航測深和重力探測,獲得必要的地形地貌和地球物理場資料。進行一測量和分層水采樣(控制在總站位的5%以內),獲得海水及生物等相關的環(huán)境資料。5.3.1.7對富鈷結殼找礦遠景區(qū)進行多波束全覆蓋測深調查,獲得更精確的地形地貌資料,為進行富鈷結殼開采不利條件因素研究奠定基礎。5.3.1.8研究富鈷結殼的分布規(guī)律,加強與相似礦床的對比,加強對分布規(guī)律的認識。5.3.2一般勘探階段5.3.2.1在原有勘查網度的基礎上,對勘探區(qū)內礦化區(qū)進行加密勘查網度勘查。進行比例尺為1:50000~1:25000地質填圖,基本查明資源調查區(qū)沉積物類型及分布,地形及構造特征。研究富鈷結殼分布規(guī)律,加強與相似礦床的對比,加強對富鈷結殼分布規(guī)律的認識,描述礦床的地質模型。5.3.2.2運用淺鉆、電視抓斗等采樣方法進行富鈷結殼采樣。為保證對區(qū)域富鈷結殼資源分布的有效控制和勘探申請區(qū)域的圈定,要求每個測站應有效獲得樣品,采用平均值的方法計算富鈷結殼資源量的相關評價數據,通過勘查圈出富鈷結殼富集區(qū)塊,為區(qū)域放棄提供基礎資料。必要時應對其中的富集區(qū)進一步加密勘查網度采樣調查,布置海底視像等地球物理測線調查,以進一步圈定礦體,確定礦床規(guī)模和范圍,并評價其資源前景。5.3.2.3基本查明礦石物質組成、礦石結構構造、礦石品位、礦石化學特征及礦石豐度覆蓋率等,運用富鈷結殼資源量計算方法,依采樣的勘查網度密度估算標示的礦產資源/儲量。5.3.2.4應按總采樣站位的5%布設箱式、重力活塞、有纜重力、CTD探測等采樣站位進行沉積物及海水取樣,以獲得沉積物年代、微生物群落結構、土力學性質及海水物理化學等資料。對勘探區(qū)表層沉積物的工程地質條件、海底生態(tài)環(huán)境、海洋環(huán)境進行初步評價。對富鈷結殼勘探區(qū)進行多波束全覆蓋測深調查,獲得更精確的地形地貌資料,為開采不利地貌條件研究奠定基礎。利用上述資料開展富鈷結殼開采條件研究,對富鈷結殼開采的技術條件的復雜性進行評估。5.3.2.5按總取樣站位的5%~10%布設拖網站位,采獲用于選冶試驗的富鈷結殼。詳細研究富鈷結殼礦石礦物特征,對礦石的選冶加工性能進行試驗研究。5.3.2.6在勘探區(qū)內利用地質站位取樣、地球物理探測獲得的富鈷結殼資源評價參數,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富鈷結殼標示的資源量,編寫區(qū)域放棄報告。5.3.3詳細勘探階段5.3.3.1在原有勘查網度基礎上,對礦體進行加密勘查網度勘查。加密勘查原則以礦體為單位。進行比例尺為1:10000~1:5000的地質填圖,詳細查明礦體內沉積物類型及其工程力學性質,海底微地貌特征。研究富鈷結殼分布特點,加強與相似礦床的對比,詳細查明成礦地質條件及其成礦機制,加強對富鈷結殼分布規(guī)律的認識,建立富鈷結殼礦床的地質模型。85.3.3.2運用淺鉆等采樣方法進行富鈷結殼、基巖采樣。為保證對礦體富鈷結殼資源分布的有效控制和礦體的圈定,要求每個測站應采獲有效樣品,以獲得富鈷結殼資源量的相關評價數據,通過勘查圈出富鈷結殼礦體,為開采提供基礎準確的資源資料。優(yōu)選富礦體進一步加密勘查網度采樣勘查,布置ROV(近底視像、采樣等)、近底旁側聲納及近底聲學測量及海底視像等多參量地球物理探查,詳細查明富鈷結殼局部分布狀況,確定試采區(qū)。詳細查明試采區(qū)礦石物質組成、礦石結構構造、礦石品位、礦石化學特征及礦石豐度覆蓋率等。進行可行性經濟評價,估算測定的資源/儲量。5.3.3.3除布設富鈷結殼淺鉆采樣外,應按總采樣站位的10%在沉積物分布區(qū)域布設箱式、重力活塞、有纜重力、CTD探測等采樣站位進行沉積物及海水取樣,以獲得生物群落結構及海水物理化學等資料。詳細查明海底生態(tài)環(huán)境,對海洋環(huán)境基線進行詳細評價。5.3.3.4在試采區(qū)進行近底多波束或深拖微地貌全覆蓋測深調查,獲得更精確的地形地貌資料。利用上述資料開展富鈷結殼開采條件研究,對富鈷結殼開采的技術條件的復雜性進行評估,加強采礦試驗和采礦條件研究,提出試開采的技術方案。5.3.3.5按總取樣站位的10%~15%布設拖網站位,采獲用于富鈷結殼選冶試驗的富鈷結殼。詳細研究富鈷結殼礦石礦物特征,對礦石的選冶加工性能進行詳細試驗研究,提出礦石選冶加工的技術方案。5.4勘查工作質量要求5.4.1地形及工程測量5.4.1.1成圖采用國家規(guī)定的統一座標系,墨卡托(正圓柱)投影。地形測量范圍和地形圖比例尺應滿足不同勘查階段地質填圖及資源量/儲量估算的需要。5.4.1.2工程測量導航定位精度應符合不同勘探階段的導航定位誤差要求。衛(wèi)星定位系統基準臺點平面位置精度應符合國家衛(wèi)星定位系統E級網的要求。5.4.1.3地形測量標準要求,按GB/T12763.1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地質填圖應包括:資源調查區(qū)地質填圖、礦區(qū)地質填圖,必要時對礦體進行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各類地質填圖根據不同勘探階段的勘查比例尺和目的任務要求進行。5.4.3地球物理勘查5.4.3.1物探工作應根據富鈷結殼勘查的需要選擇有效的物探方法進行,正式測量前應開展方法試驗,選定合適參數。5.4.3.2磁力、重力、地震及淺層剖面勘查質量標準要求,按GB/T12763.8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4.3.3海底電視和深海攝像圖像應清晰,目標物清楚,照相位置定位準確,照相點間隔均勻,70%以上照相點位的照片清晰有效。操作規(guī)程要求。5.4.4.1富鈷結殼測站采樣合格率應大于95%。5.4.4.3海底淺鉆采樣應開啟動力定位,確保定位準確,離底100m左右時開啟攝像進行監(jiān)控,以獲得站位處的結殼完整剖面及揭露結殼的直接基巖為合格。5.4.4.4電視抓斗采樣方法適用于地形相對平緩的海山斜坡處結殼與基巖采樣,抓斗下放過程中和離9底前船舶應開啟動力定位,確保定位準確,離底100m左右時開啟攝像進行監(jiān)控。以獲得清晰的影像和抓獲樣品為合格。5.4.4.5拖網著底開拖點到終拖點的距離,資源調查階段應控制在1000m以內,一般勘探和詳細勘探階段應控制在500m以內。拖網所獲樣品的數量至少應能滿足分析測試與資源評價所需的最少用量6kg。5.4.5海洋環(huán)境及工程地質調查5.4.5.1按勘探階段的勘查比例尺要求進行環(huán)境和工程地質調查,內容應包括環(huán)境基線(海洋沉積物工程力學性質、海洋生物、海水水化學特征、大洋水文氣象等)的調查和采礦環(huán)境影響因素評估。5.4.5.2環(huán)境基線調查可在全區(qū)選定一個示范區(qū)塊進行調查,其內容含地形地貌特征、海洋沉積物、生物、水化學和大洋水文氣象等內容。5.4.5.3工程力學性質調查應以滿足采礦技術設計為目的,為采礦機的設計提供基礎資料。調查內容和質量要求按GB/T12763.11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4.5.4海洋生物調查應以調查海底生物生態(tài)為主,調查質量要求按GB/T12763.6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4.5.5海洋水文調查按各個勘查階段要求調查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征,調查內容和質量要求按GB/T12763.2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5.4.5.6海洋氣象觀測內容和質量要求按GB/T12763.3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淺鉆孔巖、礦心采用1/2劈切法;拖網、或抓斗采獲的礦石采用垂直礦層斷面切割取樣法,選取的樣品應具有代表性。5.4.6.2.1現場選定的樣品應首先稱濕重,并進行含水率(參見附錄B)及密度(參見附錄C)測定。5.4.6.2.2化學分析的樣品采用分步縮分加工或機械聯動線加工。在樣品加工全過程中樣品重量總損失率不應大于5%,樣品的縮分誤差應小于3%。5.4.6.2.3分步縮分加工要求:分析樣品的制備按式(1)進行縮分:式中:m——樣品最低可靠質量,單位為千克(kg);K——縮分系數;d樣品中最大顆粒直徑,單位為毫米(mm)。富鈷結殼礦常用k值為0.4。5.4.6.2.4礦石結構構造及礦物成分分析的富鈷結殼塊狀樣品應磨制成光片、薄片。主要用于查明礦石中的有用組分含量,是圈定礦體、劃分礦石類型及資源/儲量估算的主要依據。用以確定組合分析、化學全分析項目,為礦床綜合評價提供參考資料。樣品應從基本分析樣品的副樣中抽取。采用等離子光譜儀、等離子質譜儀鑒定各類礦石中的微量元素,包括:主要含礦元素銅、鈷、鎳等微量元素及稀土和鉑族元素等。分析礦石中伴生有益和有害組分的含量及分布狀況。依此估算伴生有益組分的資源/儲量。樣品按礦體、礦石類型進行組合,分析項目根據光譜全分析和化學全分析結果確定。測定所用的各種儀器設備應經檢查合格,應選擇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推薦的有關分析方法,使用國家認定的或經指定合格的標準溶液,標定結果的相對誤差應小于0.5%。在光譜全分析和巖礦鑒定的基礎上鑒定各種礦石類型中主要元素及其他組分的含量,以確定礦石性質和特點。全分析的總和控制在99%~101%。用以確定礦石中主要組分及伴生有益組分的賦存狀態(tài)、物相種類、含量等,為選礦和選冶提供依據。樣品從基本副樣中抽取,亦可專門采集有代表性的樣品,主要研究富鈷結殼礦石中伴生的有益組分,如鉬、鉑族和稀土元素等。采用X射線衍射、電子探針、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紅外光譜分析、穆斯堡爾譜分析方法,以了解礦石礦物及脈石礦物組分。了解礦石的結構構造、礦石礦物及脈石礦物的宏觀分布特征、礦石形成的世代、礦石不同世代微層間的關系、礦石礦物的硬度及反射率。5.4.6.3.8分析質量檢查現場分析的樣品應全部進行內部檢查。室內分析樣品應由管理人員分期分批從基本副樣中抽取,編密碼送原測試室進行檢查,內部檢查樣品的數量為基本分析數量的10%,分析結果的質量檢查誤差處理辦法按DZ/T0130.3相關條款執(zhí)行。5.4.7礦石選冶試樣的采集試樣的采集,應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要求試樣的礦石類型、品位、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含水率、化學成分及空間分布等方面與一般勘探和詳細勘探范圍內礦石特征基本一致。此外,采樣時還應考慮開采時的貧化率,試樣中應采集一定量的結殼基巖或夾石用以配樣,試樣的重量據采集試樣目的要求而定。5.4.8基巖和結殼的物理力學性質測試樣品的采集和試驗為進行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在一般勘探和詳細勘探階段應測定結殼礦石和基巖物理技術性能。測定的項目包括:體重、濕度、孔隙度、密度、硬度、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抗拉強度和加壓時的堅固度等。5.4.9原始地質編錄、資料整理、圖件編制及報告編寫5.4.9.1原始調查記錄5.4.9.1.1原始調查記錄應嚴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確保記錄及時、準確、客觀、齊全。5.4.9.1.2原始地質記錄包括各種樣品(鈷結殼、結殼基巖、表層沉積物)的采集方法、手段、現場觀察內容和測試結果等。5.4.9.1.3地球物理調查記錄包括:多波束地形測量、地磁測量、重力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海底視像及地震調查等數據記錄、視像及班報等內容。5.4.9.1.4海水化學調查記錄包括海水的采樣方法、現場觀測內容及分析測試結果。5.4.9.1.5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查記錄包括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采樣方法、生物種類和數量等觀測內容。5.4.9.1.6大洋水文調查記錄包括采水方法、水的物理化學特征、流場特點及空間結構等。5.4.9.1.7大洋氣象觀測調查記錄包括風向、風速、海平面氣壓、海面空氣溫度、空氣濕度、海面有效能5.4.9.1.8工程地質調查記錄包括結殼與巖石物理力學性質,即含水率、密度(體重)、顆粒密度、抗壓強息系統的建設相適應,及時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5.4.9.1.10采用計算機進行原始編錄時,應及時將原始數據按規(guī)定格式存盤、入庫。5.4.9.1.11原始調查記錄應檢查、驗收,檢查不合格或未經驗收的不應利用。5.4.9.2.1調查資料的綜合整理是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貫穿勘查工作的始終。析測試結果資料整理;巖石、礦石物理性質測試結果資料整理;地質、地球物理等綜合圖件的編制;綜合圖表編制及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等。5.4.9.2.4資料綜合整理成果應經過質量檢查和驗收。每一勘查階段都應編制相應的航次現場報告、航次調查報告和勘查總報告。根據報告載體性質的不同,將報告分為紙質報告和電子文檔報告兩大類。每類報告的組成文件由報告正文、報告附圖、報告附表和報告附件4個部分組成:a)報告正文由緒論、主體部分、結論、參考文獻、報告圖版(必要時)、制印簽和封底等部分組成;b)報告附圖由圖幅標準化的圖式、圖例、責任表等組成;c)報告附表視勘探階段的不同,報告附表種類有增減,一般由成果表、記錄表、計算表、統計表等組成;d)報告附件包括資源/儲量估算工業(yè)指標憑證、礦石選冶實驗報告、礦床可行性研究報告、照片(插圖)、與報告有關的錄像帶以及與礦區(qū)勘查有關的其他技術資料文件等。5.4.10勘查區(qū)主要圖件5.4.10.1勘查區(qū)構造綱要圖按相應勘查階段成圖比例尺的要求成圖。圖面內容應標出現階段調查手段所揭露出的構造要素,按相應勘查階段成圖比例尺的要求成圖,并要求以同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底圖。圖面內容應標出海底表面基巖、表層沉積物、斷層和地質測站等。5.4.10.3勘查區(qū)海底地形圖利用多波束地形測量系統獲得的全覆蓋水深數據,繪制勘查區(qū)海底地形圖,以反映勘查區(qū)地形地貌特征。繪圖前,應對野外測量數據進行編輯和預處理。根據測量精度和不同勘查階段,繪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圖。繪制大比例尺圖,應有深拖聲學測量數據。應繪制水深等值線圖、三維立體圖、坡度圖等。利用勘查區(qū)內所有地質取樣測站獲得的結殼豐度值,繪制測站豐度圖和勘查區(qū)豐度等值線圖,以直觀反映結殼的空間分布狀況。圖件比例尺應與各勘查階段要求相一致。對勘探階段的勘查區(qū)編制工程地質圖,以滿足開采富鈷結殼作業(yè)對區(qū)內工程地質信息的要求。圖上要素應包括水深、地貌、海底坡度,底質、基巖與結殼物性及工程力學參數,斷裂性質與分布特征。比例尺與勘探階段勘查程度相適應,以同比例尺地形圖作底圖。6可行性評價在資源調查、一般勘探、詳細勘探3個階段可視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可行性評價。根據研究程度,分為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6.2概略研究分析已取得的地質資料,推斷結殼礦床規(guī)模、礦石質量、開采利用的技術條件,收集分析結殼所含金屬在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結合國際海底區(qū)域研究開發(fā)的形勢和發(fā)展趨勢,為是否進行一般勘探階段工作和礦床開發(fā)投資機會的確定提供依據。概略研究可在資源調查階段完成。6.3預可行性研究是對礦床開發(fā)的經濟意義的初步評價。研究應比較系統地對結殼所含資源在國內外的儲量、生產、消費等情況進行調查和初步分析,對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量、產品品種、質量要求和價格趨勢做出初步預測。根據礦床規(guī)模、地質特征和現有開采技術水平,初步提出項目建設規(guī)模、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預可行性研究可在一般勘探階段或詳細勘探階段完成。6.4可行性研究目的是對礦床開發(fā)的經濟意義進行詳細評價。通常依據勘探所獲得的富鈷結殼資源儲量及相應的加工選冶性能試驗結果進行評價,評價所采用的成本數據精確度高。評價采用的礦床開采成本和設備報價所需各項參數是當時的市場價格,同時還應考慮采礦工程、環(huán)境影響、政府的經濟政策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研究報告應根據礦床規(guī)模、地質特征和現有開采技術水平,提出項目建設規(guī)模、采礦工藝技術的原則方案??尚行匝芯吭谠敿毧碧诫A段提出試采區(qū)方案時完成。7資源/儲量分類7.1資源/儲量分類依據7.1.1資源/儲量分類的依據是地質可靠程度和經相應的可行性評價結果。7.1.2地質可靠程度分為:a)勘探目標:對資源調查區(qū)礦產資源早期調查結果的潛力概略說明或評估,所評估的數據量一般b)推斷的:對資源調查區(qū)按照資源調查階段的精度要求大致查明礦產的地質特征以及礦體的展信度較低;c)標示的:對礦區(qū)的一定范圍依照一般勘探階段的精度要求,基本查明礦床的主要地質特征、礦源數量估算所依據的數據較多,可信度較高;d)測定的:在礦區(qū)的勘探范圍依照詳細勘探階段的精度要求,詳細查明了礦床的地質特征、礦體估算所依據的數據詳盡,可信度高。7.1.3經濟意義分為:a)經濟的:其數量和質量是依據符合市場價格確定的生產指標估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預可行性研究當時的市場條件下開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huán)境等其他條件也允許,即每年開采礦產品的平均價值能滿足投資回報的要求;或在政府補貼或其他扶持條件下,開發(fā)是可能的;b)內蘊經濟的:僅通過概略研究做了相應的投資機會評價,未做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確定因素多,無法區(qū)分其是否具有經濟意義。7.2資源/儲量類型7.2.1資源/儲量類型分為測定的礦產資源、標示的礦產資源、推斷的礦產資源及勘探目標(見附錄D)。7.2.2測定的礦產資源按其可行性研究程度和經濟意義分為:a)證實儲量(ProvedReserve):是測定的資源量經可行性研究后轉換成的儲量,其轉換因素有較高的置信度,是當時的技術、經濟、市場、環(huán)境保護條件下可回收的礦量,是測定的資源量中有經濟開采價值部分;b)測定的資源量(MeasuredResources):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達到詳細勘探階段要求,地質可靠程度為測定地段的全部原地礦量。對礦體數量、品位、豐度、質量、密度、形狀和物理特性所作估計的置信度水平高到足以能夠詳細應用轉換因素以支持詳細采礦規(guī)劃和對礦床經濟利用價值的最終評價,經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可轉換成可信儲量或證實儲量。7.2.3標示的礦產資源按其可行性研究程度和經濟意義分為:a)可信儲量(ProbableReserve):是標示的資源量有經濟開采價值部分,某種情況下也是測定的資源量有經濟開采價值部分,是上述兩類資源量經預可行性研究后轉換成的儲量,但其轉換因素置信度低于證實儲量,是當時的技術、經濟、市場、環(huán)境保護條件下可回收的礦量;b)標示的資源量(IndicatedResources):指勘查工作程度已達到一般勘探階段要求、地質可靠程度為標示地段的全部原地資源量。對礦體數量、品位、豐度、質量、密度、形狀和物理特性所作估計的置信度水平足以詳細應用轉換因素以支持采礦規(guī)劃和對礦床經濟利用價值的評價,經預可行性研究后可轉換成可信儲量;7.2.4推斷的資源量(InferredResources):是礦產資源一部分,在勘查工作程度只達到資源調查階段要求的地段,其礦體數量、品位、豐度、質量是根據有限的地質證據和取樣估計的,地質證據不足以核實礦體的連續(xù)性和品位、質量的連續(xù)性,其置信度水平低于標示礦產資源,且不得轉換為礦產儲量。7.2.5勘探目標(Mineralexplorationresultassessment):指特定地質環(huán)境中礦床勘探潛力的說明或估計,所估計的資源數據(噸位、平均品位)不列入正式的礦產資源量或礦產儲量。7.2.6資源/儲量分類與國內外固體礦產規(guī)范對比參見附錄E。8礦產資源/儲量估算8.1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工業(yè)指標8.1.1礦體質量指標包括:a)邊界品位:是所圈定礦體的結殼中有用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標準,是劃分礦體與非礦體的分界b)伴生有用組分的綜合利用指標:礦體中與主要有用組分相伴生的,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能被綜合回收的其他有用組分的最低含量標準。8.1.2礦體開采技術指標包括:a)結殼最小可采厚度:可供工業(yè)開采的礦體的真厚度值;b)空白區(qū)最大面積百分率:開采時難以剔除,被允許圈入礦體中的非礦部分的最大范圍占礦體總面積的百分率;c)夾石剔除厚度:開采時難以剔除,被允許圈入礦體中的非礦部分的最大真厚度值。8.2礦產資源/儲量估算的一般原則8.2.1根據勘查程度按相應勘查階段使用的工業(yè)指標進行。8.2.2根據礦體產出的地質特征和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選擇估算方法,對選擇的任何一種估算方法,都應選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礦體采用其他估算方法進行驗算與對比。8.3礦產資源/儲量估算參數的確定8.3.1礦體面積:面積計算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標系統(WGS-84),其中礦區(qū)面積(S)按GB/T17229中規(guī)定的相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8.3.2結殼厚度:礦體厚度變化不大時,采用算術平均法;礦體厚度變化較大或控制工程分布不很均勻時,應采用影響距離加權平均法。8.3.3結殼礦石密度:結構緊密的結殼采用小體重結殼的密度值;結構疏松的結殼應采用大體重結殼的密度值;當不同結殼類型體重值差別較大時,應分別計算平均體重,具體計算方法參考附錄C。8.3.4平均品位:以結殼單類型為計算單位,計算方法參考附錄F,按勘探線剖面、塊段、礦體分類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8.3.5平均豐度:計算方法參考附錄G。8.4礦產資源/儲量計算方法的選擇推薦使用多邊形法估算資源量/儲量。8.5礦產資源/儲量分類估算結果表根據對礦床地質可靠性的認知程度和可行性的研究程度所確定的經濟意義,將其礦產資源/儲量進行分類估算,并按礦體及塊段編號制表,標明各資源/儲量分類的編碼,分類表述各項估算結果。(規(guī)范性附錄)結殼分類A.1分類參數a)結殼殼層的厚度;b)結殼形態(tài);c)結殼生長世代(構造層次)。A.2分類依據殼層的厚度,可把結殼分為膜狀結殼(結膜)、皮狀結殼(結皮)和層狀結殼(結殼)3個類型。結膜的殼層厚度應為0.1cm~0.5cm;結皮的殼層厚度應為0.5cm~1.0cm;結殼的殼層厚度應大于按結殼形態(tài)劃分為板狀結殼、礫狀結殼和富鈷結核三大類:a)板狀結殼:殼層直接在基巖上生長,沿基巖面呈板狀延伸。按殼層的厚薄可分為:1)厚層結殼:殼層厚度大于或等于6cm;2)中厚層結殼:殼層厚度大于或等于4cm小于6cm;3)薄層結殼:殼層厚度小于4cm。b)礫狀結殼:殼層圍繞巖塊或礦石碎塊呈包裹層狀生長,殼層厚度小于巖塊或礦石碎塊厚度。按礫徑大小可分為:1)巨礫狀結殼:長軸大于或等于50cm;2)粗礫狀結殼:長軸大于或等于30cm小于50cm;c)鈷結核:殼層圍繞不同成份的核心生長,殼層厚度大于核心直徑。按直徑大小可分為:1)大型鈷結核:直徑大于或等于6cm;2)中型鈷結核:直徑大于或等于3cm小于6cm;3)小型鈷結核:直徑小于3cm。按殼層構造層組分為:a)單層結殼(一個世代形成);b)二層結殼(兩個世代形成);c)三層結殼(三個世代形成)。A.3結殼表示方法A.3.1板狀結殼要素表示如下:L—厚層狀板狀結殼;M—中厚層狀板狀結殼;S—薄層狀板狀結殼;I—單層構造;示例:L[P]Ⅲ表示厚層狀三個世代生長的板狀結殼。A.3.2礫狀結殼要素表示如下:L—粗礫狀結殼;M—中礫狀結殼。示例:H[G]Ⅱ表示巨礫狀二個世代生長的礫狀結殼。A.3.3鈷結核要素表示如下:L—大型鈷結核;M—中型鈷結核;S—小型鈷結核;示例:M[S]I表示中型一個世代生長的鈷結核。(資料性附錄)結殼含水率的測定7——含水率,%;A——樣品濕重,單位為克g;GB/T35572—2017(資料性附錄)結殼密度(濕)測定結殼密度(濕)按式(C.1)計算。D=W/V………………(C.1)D——樣品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W——樣品濕重,單位為克(g);V——樣品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樣品體積的計算方法應統一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測定,現場樣品稱重用天平,稱重前應先用半濕毛巾將樣品表面的海水吸干。按式(C.2)計算。V——樣品體積,單位為立方厘米(cm3);W_——樣品在空氣中的濕重,單位為克(g);W水——樣品在水中的重量,單位為克(g);D水——水介質的密度,單位為克每立方厘米(g/cm3)?!?規(guī)范性附錄)富鈷結殼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資源/儲量分類見表D.1。表D.1大洋富鈷結殼礦產資源/儲量分類表經濟意義地質可靠程度測定的標示的推斷的勘探目標resultassess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碧桂園職業(yè)學院《會計前沿》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贛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系統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課程學習資源的》課件
- 贛西科技職業(yè)學院《中學班主任工作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贛南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世紀西方音樂》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龜兔賽跑》課件
- 六年級語文上冊養(yǎng)成讀報的好習慣課件
- 《狂犬病人的護理》課件
-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8世說新語二則教案新人教版
- 模糊決策培訓課件教案模板
- 混凝土攪拌站安全操作規(guī)程技術交底培訓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南師附中特長生考試數學試題
- 2023年高爾夫球車行業(yè)市場突圍建議及需求分析報告
- 陵水黎族自治縣食品公司椰林屠宰場生豬定點屠宰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2022年7月25日多?。ㄊ?、區(qū))公務員聯考《公安基礎知識》(專業(yè)科目)試卷(網友回憶版)
- 迎新年卡拉OK比賽主持詞
- 2024年廣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導游服務》賽項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叉車使用安全管理規(guī)范
- 個人極端事件防范應急預案
- 膠粘劑行業(yè)銷售人員工作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