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_第1頁
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_第2頁
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_第3頁
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_第4頁
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統(tǒng)禮儀家風處事知識考試題庫150題(含答案)

一、單選題

1.“臥冰求鯉”講述的是()之間的孝親故事。選擇一項:

A、王祥與繼母

B、黃香與父親

C、吳猛與父親

D、曾子與孔子

答案:A

2.下列對“趙孝代弟”的故事表述準確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故事發(fā)生在晉朝

B、兄長趙孝懇求強盜們用自己換出弟弟

C、強盜被趙禮對弟弟的慈愛之情感動,把他弟弟釋放了

D、故事成為鄰里謙讓的典范。

答案:B

3.下列對“楊翥賣驢”的故事表述錯誤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故事發(fā)生在漢朝

B、故事表現了鄰里禮讓和睦,互諒互讓的傳統(tǒng)美德

C、禮部尚書楊翥很喜歡驢子,平日騎驢上朝或外出

D、鄰居的孩子一聽到驢子叫就哭個不停。

答案:A

4.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選擇一項:

A、刎頸之交

B、患難之交

C、竹馬之交

D、君子之交

答案:C

5.不屬于古人尊敬長者之禮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B、慈愛而見友

C、十年以長,則兄事之

D、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答案:B

6.表現鄰里之間禮讓謙和的故事是()選擇一項:

A、六尺巷

B、季札掛劍

C、五尺巷

D、恣蚊飽血

答案:A

7.下列人名,排序老二的是()選擇一項:

A、何叔衡

B、姬季歷

C、董仲舒

D、劉伯承

答案:c

8.下面句子中,體現隨時聽從父母召喚孝行的是()。選擇一項:

A、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

B、生,事之以禮

C、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D、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E、必操幾杖以從之

答案:A

9.()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選擇一項:

A、孝、悌

B、禮'敬

C、敬、親

D、悌、禮

答案:A

10.古人將鄰里之間的()概括為“三讓”。選擇一項:

A、友愛

B、互助

C、敬重

D、謙讓

答案:D

11.“敬設而不茍”講的是()的禮儀要求。選擇一項:

A、父母對兒女

B、兄長對弟妹

C、弟妹對兄長

D、兒女對父母

答案:C

12.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五圣”按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君、來、天、地、師

B、天、地、君、親、師

C、師、君、天、地、親

D、親、君、師、地、天

答案:B

13.古人讀書時,要雙手捧書,二目平視,正襟危坐,稱為()。選擇一項:

A、不恥下問

B、向學有志

C、讀書以敬

D、讀書以禮

答案:C

14.下面不屬于孔子所說“益者三友”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仁愛的朋友

B、正直的朋友

C、知識廣博的朋友

D、誠信的朋友,

答案:A

15.下列句子表達的是“跟隨老師一起走路時,不能夠跑到一邊去同別人講話”

之意的是()選擇一項:

A、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

B、先生與之言則對

C、從于先生,不越路與人言

D、事師如事父

答案:C

16.“恒言不稱老”的意思是()選擇一項:

A、用語要得當,要回避稱“老”字

B、用語要得當,要常稱老字

C、用語要得當,要少用老字

D、用語要得當,要回避稱“病”字

答案:A

17.與“親嘗湯藥”故事有關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黃香的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

B、王祥的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

C、吳猛的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

D、劉恒母親臥病三年,他親口嘗過湯藥才讓母親服用。

答案:D

18.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選擇一項:

A、患難之交

B、布衣之交

C、金蘭之交

D、莫逆之交

答案:C

19.下面不屬于孔子所說“損者三友”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諂媚逢迎的人

B、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

C、背信棄義的人

D、善于花言巧語的人

答案:C

20.“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出自()選擇一項:

A、《禮記?曲禮》

B、《論語?里仁》

C、《禮記?學記》

D、《尚書?洪范》

答案:C

21.下列關于“三顧茅廬”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原為劉備去臥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B、故事發(fā)生在三國時期

C、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訪

D、后以此典故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答案:B

解析:三國(220年一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

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

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

開始。

22.“冬溫而夏清”,講述的是()孝親故事。選擇一項:

A、臥冰求鯉

B、扇枕溫衾

C、曾子避席

D、恣蚊飽血

答案:B

23.《孟子》中“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講的是()。選擇一項:

A、家風傳承之難

B、鄰里相處之道

C、尊老之舉

D、孝親之禮

答案:A

24.在古人看來,學生侍奉老師,敬重之心當與侍奉父母一樣,應當做到()選

擇一項: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君子貴人而賤已

C、事師如事父

D、立愛自親始正確答案是:事師如事父

答案:c

25.“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出自0。選擇一項:

A、論語

B、孝經

C、禮記

D、孟子

答案:C

26.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選擇一項:

A、金蘭之交

B、莫逆之交

C、竹馬之交

D、布衣之交

答案:D

27.“先生問焉,終則對”的意思是()選擇一項:

A、老師邊提問,可以邊回答。

B、老師提問完畢后,方可回答。

C、老師不提問,也可問話。

D、老師提問完畢后,也不可回答。

答案:B

28.對“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

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崩斫忮e誤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意思是教育人民互相親近友愛,沒有比倡導孝道更

好的了

B、“教民禮順,莫善于悌”意思是教育人民禮貌和順,沒有比倡導悌道更好的

7

C、“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意思是轉移風氣、改變舊俗,沒有比讓人快樂更好

的了

D、“安上治民,莫善于禮”意思是使君主安心、人民信服,沒有比禮法更好的

了。

答案:C

29.“慈愛而見友”講的是()的禮儀要求。選擇一項:

A、父母對兒女

B、兄長對弟妹

C、弟妹對兄長

D、兒女對父母

答案:B

30.學生與老師相遇時,應答恰當的是()選擇一項:

A、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

B、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

C、事師如事父

D、君子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己

答案:A

31.下面句子中,體現關心父母起居健康孝行的是()。選擇一項:

A、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

B、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C、“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D、必操幾杖以從之

答案:C

32.“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是()的禮儀要求。選擇一項:

A、學生請教老師

B、學生宴請老師

C、學生路遇老師

D、學生拜見老師

答案:C

33.季札掛劍的故事贊頌的是季札()的高貴品德。選擇一項:

A、尊師重學

B、仁愛孝悌

C、守諾重信

D、謙和好禮

答案:C

34.被譽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作品是()。選擇一項:

A、《朱子家禮》

B、《顏氏家訓》

C、《書儀》

D、《禮記》

答案:B

35.程門立雪成為廣為流傳的()的典范。選擇一項:

A、勵志學習

B、禮讓鄰里

C、同窗友愛

D、尊師重道

答案:D

36.對“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選擇一項:

A、對父母不要提他們的年紀,以免自己難過

B、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記在心里

C、一方面為父母的長壽而高興

D、一方面又為父母的衰老而恐懼。

答案:A

37.《弟子規(guī)》中說手足相親就是對父母盡孝道的句子是()選擇一項:

A、父母教,須敬聽

B、兄弟睦,孝在中

C、首孝悌,次見聞

D、出必告,反必面

答案:B

38.請教老師問題時,不合禮儀要求的是()選擇一項:

A、請業(yè)則起。

B\請益則起。

C、請教老師時起身相請。

D、再次請教老師時不必起身。

答案:D

39.以下各句不出于《孝經》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B、夫孝,德之本也

C、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D、教民親愛,莫善于孝

答案:C

40.與24孝故事“百里負米”無關的一項是()選擇一項:

A、講述的是孔子的弟子仲由孝順雙親的故事

B、仲由所生活的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C、孔子贊揚他:“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D、早年家中貧窮,子路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

答案:B

41.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0。選擇一項:

A、忘年之交

B、布衣之交

C、莫逆之交

D、君子之交

答案:A

42.中國古代老師樹立課堂規(guī)矩,嚴肅課堂秩序的工具是()。選擇一項:

A、尺牘

B、戒尺

C、教鞭

D、板子

答案:B

43.古代最為盛行的敬老禮儀是()選擇一項:

A、呂氏鄉(xiāng)約

B、鄉(xiāng)飲酒禮

C、成人禮

D、修禊節(jié)

答案:B

44.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選擇一項:

A、君子之交

B、刎頸之交

C、金蘭之交

D、莫逆之交

答案:A

45.“必操幾杖以從之”是()禮儀。選擇一項:

A、孝親

B、友鄰

C、尊老

D、尊師

答案:C

46.表現孔子勤奮好學的典故是()選擇一項:

A、囊螢映雪

B、懸梁刺股

C、鑿壁偷光

D、韋編三絕

答案:D

47.儒家認為,修身、齊家的工具是()選擇一項:

A、孝

B、悌

C、禮

D、敬

答案:C

48.“出入相友”指的是()相處關系。選擇一項:

A、朋友

B、家人

G鄰里

D、夫妻

答案:C

49.下列不屬于孝悌之義的典故是()選擇一項:

A、楊翥賣驢

B、百里負米

C、趙孝代弟

D、親嘗湯藥

答案:A

50.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選擇一項:

A、竹馬之交

B、金蘭之交

C、刎頸之交

D、莫逆之交

答案:D

51.以下句中空格,依次填寫正確的一項是():“父母(),應勿緩;父母(),

行勿懶。父母(),須敬聽;父母(),須順承?!边x擇一項:

A、呼、名'交'責

B、責'喊'命、教

C、叫、責、教、命

D、呼、命'教'責

答案:D

52.讀書三到,是指()。選擇一項:

A、心到、眼到、口到

B、心到、手到、眼到

C、手到、口到、筆到

D、眼到、口到、手到

答案:A

53.讀書的三種境界是知之、好之、()。選擇一項:

A、悅之

B、惑之

C、問之

D、樂之

答案:D

54."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出自()選擇一項:

A、《論語》

B、《禮記》

C、《大學》

D、《中庸》

答案:C

55.24孝之首的孝親故事是()選擇一項:

A、臥冰求鯉

B、扇枕溫衾

C、孝感動天

D、恣蚊飽血

答案:C

56.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選擇一項:

A、刎頸之交

B、患難之交

C\竹馬之交

D\布衣之交

答案:A

57.儒家認為愛心的培養(yǎng)莫過于從孝敬自己的父母開始,把()作為治國之道來

推行。選擇一項:

A、禮

B、敬

C、孝

D、悌

答案:C

58.“曾子避席”出自()。選擇一項:

A、論語

B、孝經

C、禮記

D、孟子

答案:B

59.在侍奉父母時,子女與父母要保持親近,但又不能失去了恭敬莊重,也即()

選擇一項:

A、親而不狎

B、親而不疏

G親而不胛

D、親而不神

答案:A

60.()是孟子倡導尊老愛幼的禮訓名言。選擇一項:

A、君子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己。

B、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答案:D

多選題

1.下面對“六尺巷”的故事敘述恰當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講述的是宰相張英、相府家人和他鄰居吳氏之間的故事。

B、相府家人得張英回詩,立即拆讓三尺。

C、鄰居吳氏趁機擴占了三尺,于是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D、六尺巷的故事是鄰里之間禮讓的典范。

答案:ABD

2.“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的禮儀要求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不能隨便打斷老師的話。

B、老師提問完畢后,也不可回答。

C、老師提問完畢后,方可回答。

D、不能隨便向老師提問。

答案:AC

3.學生與老師相遇時,行為、應答恰當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老師和自己講話,就回答

B、先生與之言則對

C、不與之言則趨而退

D、老師不與自己講話,就快步退下

答案:ABCD

4.尊敬長者,要以長者為先,敬事老者。出自《禮記。曲禮》的相關表述有()

選擇一項或多項:

A、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B、慈愛而見友

C、十年以長,則兄事之

D、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答案:ACD

5.與“臥冰求鯉”故事有關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黃香的繼母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對繼母頗為怨恨。

B、王祥的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

C、吳猛的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

D、講述的是王祥與繼母的孝親故事。

答案:BD

6.下面屬于24孝故事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孝感動天

B、扇枕溫衾

C、季札掛劍

D、臥冰求鯉

答案:ABD

7.下面是古代同窗相處重要美德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君子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己。

B、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C、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

D、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答案:AB

8.學生路遇老師的禮儀要求包括()選擇一項或多項:

A、請業(yè)則起

B、請益則起

C、趨而進

D、正立拱手

答案:CD

9.下列屬于孔子所說“益者三友”的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仁愛的朋友

B、勇敢的朋友

C、知識廣博的朋友

D、誠信的朋友,

答案:CD

10.對季札掛劍的故事敘述準確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季札是春秋時期吳國人。

B、季札訪問晉國時,路過徐國。徐國國君十分喜歡季札所佩的劍。

C\季札出使返回時再到徐國,徐國國君已死。

D、季札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

答案:ABCD

11.古人敬事老者的禮儀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必操幾杖以從之

B、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C、恒言不稱老

D、鄉(xiāng)飲酒禮時,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答案:ABCD

12.古人認為:在侍奉父母時,要“親而不狎”,狎即不莊重。子女與父母要保

持親近,但又不能失去了()選擇一項或多項:

A、貼心

B、順從

C、恭敬

D、莊重

答案:CD

13.對“慈愛而見友”理解正確的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作為兄長或姐姐,要像父母一樣愛護弟妹。

B、作為兄長或姐姐,要把弟妹當成朋友一樣尊重。

C、作為父母,要對兒女充滿慈愛。

D、作為朋友,要像兄弟一樣互相尊重。

答案:AB

14.中國古代鄰里之間相處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包括()選擇一項或多項:

A、出入相友

B、敬設不茍

C、慈愛而見友

D、守望相助

答案:AD

15.下列屬于孝悌之義的典故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百里負米

B、楊翥賣驢

C、趙孝代弟

D、季札掛劍

答案:AC

16.與“孝感動天”故事有關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B、堯帝經多年考察,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C、舜帝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多次想害他。

D、面對父母的加害,舜無動于衷,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答案:ABCD

17.下面句子中,體現關心父母起居健康孝行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昏定而晨省

B、扇枕溫衾

C、冬溫而夏清

D、親而不狎

答案:ABC

18.下面句子中,體現"孩子對于父母摯愛之心是終身不變”的孝行的是()。選

擇一項或多項:

A、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

B、生,事之以禮

C、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D、“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E、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

答案:BC

19.金蘭之交是指()朋友。選擇一項或多項:

A、情誼契合

B、親如兄弟

C、情投意合

D、友誼深厚

答案:AB

20.下列符合孝悌之義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對父母要孝順

B、對父母要服從

C、對兄長要順從

D、對兄長要敬重

答案:ABCD

21.中國傳統(tǒng)家庭中的“三親”包括()選擇一項或多項:

A、君臣、夫婦

B、夫婦,鄰里

C、父子、兄弟

D、夫婦、父子

答案:CD

22.對曾子避席的故事敘述準確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曾子避席”出自《禮記》。

B、“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

C、孔子問話時,曾子正在孔子身邊侍坐。

D、“避席”就是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

答案:BCD

23.下列各項,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五圣”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天、地、師

B、君、天、親

C、天、神、鬼

D、師、親、君

答案:ABD

24.以下句子,出自《孝經》的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B、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C、夫孝,德之本也

D、恒言不稱老

答案:BC

25.志向于學,應追求讀書求學的三種境界,即()。選擇一項或多項:

A、知之

B、好之

C、問之

D、樂之

答案:ABD

26.以下句子,屬于《大學》“八目”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B、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正爾容,聽必恭

答案:ABC

27.下列屬于孔子所說“損者三友”的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善于花言巧語的人

B、諂媚逢迎的人

C、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

D、背信棄義的人

答案:ABC

28.對“敬訛而不茍”理解正確的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作為兄長或姐姐,要像父母一樣愛護弟妹。

B、作為弟弟,對待兄長要恭敬。

C、作為弟弟,對待兄長要順從。

D、作為弟弟,對待兄長態(tài)度上不可隨便。

答案:BCD

29.對“戒尺”解釋準確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戒”是警戒、懲戒,“尺”是尺度、標尺或標準。

B、戒尺是中國古代老師樹立課堂規(guī)矩的工具。

C、戒尺是中國古代老師嚴肅課堂秩序的工具。

D、在中國古代,只有私塾老師上課使用戒尺。

答案:ABC

30.對程門立雪的故事敘述準確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程門”指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的門下。

B、到程頤家時,天下起了雪。游酢要求半路返回。

C、看到程頤正在閉目養(yǎng)神,楊時、游酢二人就恭敬地侍立一旁。

D、程門立雪成為尊師重道的典范。

答案:ACD

31.以下各項,能體現手足相親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長幼有序

B、相互謙讓

C、互愛互諒

D、守望相助

答案:ABC

32.孟子倡導尊老愛幼的禮訓名言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B、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答案:BC

33.讀書三到,是指()o選擇一項或多項:

A、心到

B、手到

C、眼到

D、口到

答案:ACD

34.古代“鄉(xiāng)飲酒禮”的敬老禮儀有()選擇一項或多項:

A、四十者立侍

B、五十者立侍

C、五十者坐

D、六十者坐

答案:BD

35.下列社會關系中,屬于“五倫”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君臣

B、鄰里

C、兄弟

D、父子

答案:ACD

36.下面句子中,體現"孩子對于父母摯愛之心是終身不變”的孝行的是()。選

擇一項或多項:

A、生,事之以禮

B、死,葬之以禮

C、死,祭之以禮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答案:ABC

37.下面句子中,體現隨時聽從父母召喚孝行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出必告

B、所游必有常

C、冬溫而夏清

D、反必面

答案:ABD

38.與成語“韋編三絕”有關的故事包括()選擇一項或多項:

A、韋編三絕講的是孔子勤學《周易》的故事。

B、孔子讀的書是竹簡,需要通過牢固的繩子按次序編連起來。

C、“韋編”就是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

D、“三絕”是說孔子為讀《周易》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

答案:ABCD

39.與“扇枕溫衾”故事有關的是()選擇一項或多項:

A、講述的是王祥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的故事

B、講述的是黃香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的故事

C、講述的是黃香冬溫而夏清的故事

D、講述的是東漢黃香孝順父親的故事

答案:BCD

40.莫逆之交是指()朋友。選擇一項或多項:

A、情誼契合

B、親如兄弟

C、情投意合

D、友誼深厚

答案:CD

填空題

1.講述舜帝孝親故事的是()。

答案:孝感動天

2.趙孝代弟的故事成為古代()的典范。

答案:兄友弟恭

3.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

答案:刎頸之交

4.古時的“朋”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

答案:同學

5.“君子(),先人而后己。”

答案:貴人而賤己

6.“()”講述孔子徒弟尊師的故事。

答案:曾子避席

7.“遭先生于道,(),正立拱手”是學生路遇老師的禮儀要求。

答案:趨而進

8.出入相友與(),是中國古代鄰里之間相處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答案:守望相助

9.“從于先生,()”,意思是,跟隨老師一起走路時,不能夠跑到一邊去同別

人講話。

答案:不越路與人言

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笔钦f同學之間,應當虛心向()學習。

答案:賢者

11.五倫是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兄弟有序,()。

答案:夫婦有別I夫婦有別

12.“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體現的孝行是()。

答案:隨時聽從父母的召喚

13.“兄道友,();兄弟睦,()”。

答案:弟道恭I孝在中

14.古人讀書時,要雙手捧書,二目平視,正襟危坐,稱為()。

答案:讀書以敬

15.孔子曰:“損者三友:友(),友(善柔),友()”。

答案:便辟I便佞

16.《荀子》中說:“請問為人弟?曰:()?!?/p>

答案:敬訛而不茍

17.君子之交是指在()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答案:道義

18.《荀子》說:“請問為人兄?曰:()?!?/p>

答案:慈愛而見友

19.表現孔子勤奮好學的成語是()。

答案:韋編三絕

20.“請業(yè)則起,()”是學生與老師日常相處之禮。

答案:請益則起

21.儒家將()、齊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家治則國治。

答案:修身

22.古人尊敬長者之禮有:“年長以倍,則()之;十年以長,則()之;五年

以長,貝IJ()之。”

答案:父事|兄事|肩隨

23.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

答案:竹馬之交

2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一則()?!?/p>

答案:以喜I以懼

25.“(),不知其可也。大車無甄,小車無耕,其何以行之哉?”

答案:人而無信

26.講述漢文帝劉恒的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