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_第1頁
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_第2頁
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_第3頁
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_第4頁
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43.080.20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 Ⅱ 1 13術語和定義 24技術要求 2 5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營運客車電子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7IⅡJT/T1094—2016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客車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4/SC22)歸口。1JT/T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1范圍本標準適用于M?類、M?類中的B級和Ⅲ級營運客車。本標準不適用于校車。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GB/T2408塑料燃燒性能的測定水平法和垂直法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試驗方法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商用車輛和掛車制動系統(tǒng)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客車座椅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客車結構安全要求機動車和掛車防抱制動性能和試驗方法汽車靜側翻穩(wěn)定性臺架試驗方法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客車上部結構強度要求及試驗方法機動車電子電器組件的電磁輻射抗擾性限值和測量方法道路運輸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車輛、船和內(nèi)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汽車行駛記錄儀燃氣汽車專用裝置的安裝要求GB/T23334開啟式客車安全頂窗GB/T24545車輛車速限制系統(tǒng)技術要求輕型汽車電子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客車用安全標志和信息符號JT/T721客車電渦流緩速器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營運客車爆胎應急安全裝置技術要求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載終端技術要求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終端通訊協(xié)議及數(shù)據(jù)格式營運車輛行駛危險預警系統(tǒng)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客車發(fā)動機緩速器裝車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2JT/T1094—2016客車液力緩速器裝車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客車電磁擊窗器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載視頻終端技術要求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視頻通信協(xié)議營運客車內(nèi)飾材料阻燃特性QC/T480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指標限值與評價方法客車外推式應急窗客車應急錘3術語和定義營運客車commercialbus用于經(jīng)營性旅客運輸?shù)目蛙嚒?技術要求4.1整車4.1.1營運客車車頂不應布置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燃氣瓶。4.1.2營運客車地板下置行李艙凈高應不大于1.2m,行李艙內(nèi)應設置行李約束裝置。4.1.3營運客車駕駛區(qū)上方不應布置地板。4.1.4營運客車應裝備電子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ESC),總質(zhì)量不大于3500kg的營運客車裝備的ESC應符合GB/T30677的要求其他營運客車裝備的ESC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ESC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T18655及GB/T17619的規(guī)定。4.1.5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應裝備符合JT/T883規(guī)定的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LDWS),還應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AEBS)。AEBS的前撞預警功能應符合JT/T883的規(guī)定,其他功能應符合相關標準規(guī)定。4.1.6營運客車出廠時應裝備具有存儲和上傳功能的車內(nèi)外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以及具有行駛記錄功能——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符合JT/T1076和JT/T1078的規(guī)定,視頻監(jiān)控覆蓋范圍至少應包含駕駛區(qū)、——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載終端應符合GB/T19056、JT/T794和JT/T808的規(guī)定。4.1.7營運客車應配備安全標志,安全標志應符合GB30678的規(guī)定。4.1.8營運客車應在乘客門附近車身外部易見位置,用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中文及阿拉伯數(shù)字標明該車提供給乘員(包括駕駛員)的座位數(shù)。4.1.9營運客車側傾穩(wěn)定性應符合GB7258的規(guī)定。4.1.10最大設計車速大于100km/h的營運客車應具有限速功能,否則應配備符合GB/T24545要求的限速裝置,且限速功能或限速裝置調(diào)定的最大車速不得大于100km/h。4.2轉向系4.2.1轉向軸最大設計軸荷大于4000kg時,應裝有轉向助力裝置。轉向時其轉向助力功能應連續(xù)有34.2.2營運客車應具有不足轉向特性,按GB/T6323進行試驗,不足轉向度應符合QC/T480的規(guī)定。4.2.3營運客車應按GB/T6323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和方法進行蛇形試驗,其平均橫擺角速度峰值應高或等于245N。4.3制動系4.3.3營運客車所有的行車制動器應具備制動間隙自動調(diào)整功能。盤式行車制動器的襯片需要更換4.3.4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應裝備緩速裝置,其性能除應滿足GB12676規(guī)定的IIA型試驗要求4.3.6采用氣壓制動系統(tǒng)的營運客車制動儲氣筒內(nèi)工作氣壓應大于或等于1000kPa。4.3.7營運客車應滿足彎道制動穩(wěn)定性要求。滿載車輛在附著系數(shù)不大于0.5、車道中心線半徑150m、寬3.7m的平坦圓弧車道上,以50km/h的初始車速進行全力制動的過程中,車輛應保持在車4.4傳動系4.5行駛系4.5.2營運客車安裝單胎的車輪應安裝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或胎壓報警裝置,并能通過儀表臺向駕駛員顯4.5.3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前輪應安裝符合JT/T782規(guī)定的爆胎應急安全裝置,并能通過儀表4JT/T1094—20164.6.3.1每個分隔艙的出口最少數(shù)量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但衛(wèi)生間或烹調(diào)間不視為分隔艙。不論撤離艙口數(shù)量有多少,只能計為1個應急出口。乘客及車組人員的數(shù)量(人)出口的最少數(shù)量(個)29~1635784.6.3.2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右側應至少配置兩個乘客門。后置發(fā)動機的營運客車后輪后方不應設置乘客門。4.6.3.3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無論車身左側是否設置駕駛員門,均應在車身左側設置符合4.6.3.4在緊急情況下,當營運客車靜止或以小于或等于5km/h的速度運行時,每扇動力控制乘客門制器應符合GB13094的要求。4.6.3.5操作乘客門應急控制器8s內(nèi)應使乘客門自動打開或用手輕易打開到相應的乘客門引道量規(guī)4.6.3.6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左右兩側應至少各配置2個外推式應急窗;車長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9m的營運客車,左右兩側應至少各配置1個外推式應急窗。外推式應急窗應符合QC/T1030的要求,其安全標志顏色應符合GB30678的規(guī)定。4.6.3.7未配置內(nèi)外開啟式尾門的營運客車后圍,應配置1個外推式應急窗或擊碎玻璃式應急窗。當配置擊碎玻璃式應急窗時,其附近應配置具有自動破窗功能的裝置,該裝置的破窗功能應符合JT/T1030的規(guī)定。最后一排乘客座椅頭GB13094后圍應急窗的要求。最后一排座椅安裝非固定式頭枕時,在乘客易見位置應有頭枕操作方法的清晰說明。4.6.3.8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應至少配置2個安全頂窗;車長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9m的營運客車,應至少配置1個安全頂窗。開啟式安全頂窗應符合GB/T23334的要求。4.6.3.9營運客車應急窗附近應安裝符合QC/T1048要求的應急錘,應急錘取下時應能通過聲響信4.6.3.10駕駛員座位附近應配置1個應急錘。若配置動力控制乘客門,應設置易于駕駛員操作的乘4.6.3.11營運客車踏步區(qū)不應設置座椅。通道中不應設置折疊座椅。應急門引道寬度應符合4.7安全防護裝置4.7.1營運客車應裝備單燃油箱,且單燃油箱的額定容量應小于或等于260L,并滿足如下要求:5JT/T1094—2016a)燃油箱應固定牢靠,其安裝位置應使其在車輛前、后碰撞事故中受到車身結構的保護。燃油箱任何部位距車輛前端應不小于600mm(對于發(fā)動機后置的營運客車,其燃油箱前端面應位于前軸之后),距車輛后端應不小于300mm。b)燃油箱側面未受到車身縱梁保護的營運客車,應安裝側面防護裝置。燃油箱側面防護裝置應能對燃油箱起到可靠的側面防護作用并滿足如下靜強度試驗要求:1)通過高度250mm、寬度200mm的加載裝置對燃油箱側面防護裝置施加靜載荷;2)載荷加載中心高度距離地面500mm,加載點分別位于燃油箱側面防護裝置的兩端及其正3)各加載點水平載荷大小均為25kN(B級營運客車為相當于車輛最大總質(zhì)量的12.5%);4)加載順序為先進行兩端位置加載,然后進行中間部位加載;5)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防護裝置的任何部用裝置的安裝要求還應符合GB19239的規(guī)定。加氣口、控制儀表和閥件應設置安全防護裝置。4.7.3營運客車所有座椅均應裝備符合GB14166規(guī)定的安全帶,其固定點應符合GB14167的規(guī)定。裝備的安全帶應為三點式。4.7.4營運客車在車內(nèi)乘客易見位置應設置安全帶佩戴提醒標識。應裝備乘客安全帶佩戴提醒裝4.7.5營運客車發(fā)動機艙內(nèi)和其他熱源附近的線束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25℃的阻燃電線,其他部位的線束應采用耐溫不低于100℃的阻燃電線,波紋管阻燃特性應滿足GB/T2408規(guī)定的V-0級。線束穿孔洞時應裝設阻燃耐磨絕緣套管。4.7.6營運客車用內(nèi)飾材料性能應符合JT/T1095的規(guī)定。4.7.7裝備電渦流緩速器的營運客車,安裝部位的上方應裝具有阻燃性的隔熱裝置,并應加裝溫度報4.7.8營運客車在設計和制造上應保證發(fā)動機或采暖裝置的排氣不會進入客艙,營運客車應有通風換氣裝置。4.7.9營運客車應裝備至少兩個停車楔(如三角墊木)。5標準實施的過渡期要求5.1以下要求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第7個月開始對新生產(chǎn)車實施:——4.1.6關于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要求;——4.7.3關于B級營運客車駕駛員和乘客門后第一排座椅、最后一排中間座椅及應急門引道后方座椅應裝備三點式安全帶的要求。5.2以下要求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第13個月開始對新生產(chǎn)車實施:——4.1.2關于行李艙的要求;——4.1.4關于車高大于3.7m的營運客車和總質(zhì)量不大于3500kg的營運客車裝備電子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的要求;——4.1.5關于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LDWS)和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AEBS)的前撞預警功能的要求;——4.3.2關于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安裝盤式制動器的要求;——4.3.6關于制動儲氣筒工作氣壓的要求;——4.5.2關于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或胎壓報警裝置的要求;——4.5.3關于爆胎應急安全裝置的要求;6——4.6.3.2關于乘客門數(shù)量及位置的要求; 4.6.3.3關于應急門的要求: ——4.6.3.7關于后圍應急窗的要求; 5.3以下要求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第25個月開始對新生產(chǎn)車實施:——4.1.4關于車高不大于3.7m的營運客車和總質(zhì)量大于3500kg的營運客車裝備電子穩(wěn)定性控制系統(tǒng)的要求;——4.1.5關于車長大于9m的營運客車裝備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AEBS)的其他功能的要求;——4.3.2關于車長不大于9m的營運客車裝備盤式制動器的要求。7JT/T1094—2016A.1概述A.2性能要求A.2.1車道保持能力。車輛分別以恒定的初始參考車速和參考車速進行連續(xù)4次J-轉向試驗時,4次試驗中至少有兩次試驗滿足車輪不偏離車道的要求。初始參考車速和參考車速的確定按A.6.3.1方A.2.2發(fā)動機扭矩減小量。按A.6.3.2進行試驗時,在連續(xù)4次試驗中,至少應有兩次能滿足以下駛員需求扭矩相比至少降低10%;A.2.3防側翻控制能力。按A.6.3.3進行試驗時,在連續(xù)8次試驗過程中,車輛以相同車速進入彎b)車輛進入彎道后4s時刻,車速不應超過45km/h;d)ESC激活行車制動。A.3ESC故障監(jiān)測A.3.1車輛應安裝ESC工作指示燈,且處于駕駛員前方視野范圍內(nèi)。當車輛存在任何影響ESC系統(tǒng)A.3.4當點火啟動系統(tǒng)置于“On”位置但發(fā)動機未運行,或當點火啟動系統(tǒng)處于“On”和“Start”之間、A.3.7制造商也可采用ESC故障指示燈的閃爍模式來提示ESC的工作狀態(tài)。A.4試驗條件A.4.1環(huán)境條件A.4.1.1環(huán)境溫度為2℃~40℃。A.4.1.2最大風速不應超過5m/s。8A.4.2.2試驗路面應為單一坡度且坡度不大于1%。b)直線段車道寬為3.7m,彎道車道寬為4.3m;計質(zhì)量不應超過1134kg,不包括安裝夾具。A.5.4輪胎氣壓為車輛制造商A.5.5最熱制動器的初始制動溫度應在66℃~204℃。A.6.1輪胎磨合a)變速器擋位置于車速32km/h~64km/h正常行駛的最高合適擋位,車輛以0.3g的減速度進9JT/T1094—2016行64km/h~32km/h的重復制動,每次制動間隔1.6km,共500次;A.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