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折射-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解析版)_第1頁
4.1光的折射-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解析版)_第2頁
4.1光的折射-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解析版)_第3頁
4.1光的折射-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解析版)_第4頁
4.1光的折射-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課堂(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1課光的折射1.如下圖所示的四幅圖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 A.

手影B.

看見水中的魚C.

海市蜃樓D.

看見地上的的書【解析】A.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看見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偏高,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引起的,故B不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是光通過密度不均勻的空氣發(fā)生偏折形成的,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看見地上的書是因為光在書上發(fā)生了反射,反射光進入人的眼睛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如圖是光線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fā)生折射與反射的四幅圖。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

【解析】A.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應大于入射角,故A錯誤;B.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會靠近法線,而圖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錯誤;C.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將向遠離法線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應大于入射角,故C正確;D.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發(fā)生折射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應分居法線兩側,而圖中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同側,故D錯誤。故選C。3.岸上的人覺得水中的游泳運動員“腿變短了”,這是光的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說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將(填“靠近”或“遠離”)法線,折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答案】折射遠離大于【解析】[1][2][3]腿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們逆著光線看去水中的游泳運動員“腿變短了”。4.小明在公園里玩,在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知識來解釋。小明看見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匆姷聂~是光的形成的像,看見的藍天白云是光的形成的像?!敬鸢浮恐本€傳播折射反射【解析】[1]陽光下,小明看見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匆姽珗@中紅色的花朵,是因為花朵反射紅色光的緣故。[2][3]來到湖邊,小剛看見湖水中的魚在藍天白云間游弋,看見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見的藍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關于光現(xiàn)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小明靠近平面鏡看自己鼻子時,他鼻子在鏡中所成的像變大B.

“猴子撈水中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你在岸邊看到水中魚,其實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魚在水里的虛像D.發(fā)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會射向各個方向且雜亂無章,因此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A.小明靠近平面鏡看自己鼻子時,由于平面鏡成的像的與物體大小相同,則他鼻子在鏡中所成的像大小不變,故A錯誤;B.“猴子撈水中月”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魚反射的光線由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在魚的實際位置的上方的魚的虛像,故C正確;D.光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發(fā)生漫反射時,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但每一條光線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故選C。2.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折射角等于50°B.MM′左邊是玻璃C.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折射光線也靠近法線D.入射光線增加5°時,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也增加5°【解析】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MM′左側為空氣,右側為玻璃,MM′左側下方的光線為入射光線,上方為反射光線,MM′右側為折射光線。A.折射角為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為30°,故A錯誤;B.根據(jù)分析MM′左邊為空氣,故B錯誤;C.因折射光線隨入射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當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入射角變小,折射角也變小,所以折射光線也靠近法線,故C正確;D.當入射角增加時,折射角也會增加,但是兩個角增加的度數(shù)不相等,所以入射角增加5°,兩條光線的夾角不確定,故D錯誤。故選C。3.以下各圖中成實像的是()A.

小孔成像 B.

小松鼠在水中倒影C.

小貓照鏡子 D.

看見水中魚【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成的像是實像,故A符合題意;B.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B不符合題意;C.照鏡子成的像是平面鏡成像,是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D.看見水中的魚是光從水里折射到空氣中,眼睛所看到的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交點形成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4.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圖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方向均未標出),其中反射光線是,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答案】OF3045【解析】[1][2][3]由圖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為法線,AB為界面。而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則OG一定為折射光線,EO為入射光線,OF為反射光線;反射角為30°,折射角為∠GOD=45°。5.日食現(xiàn)象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光的道理解釋。觀察日食時要注意保護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過沒有減光設備的望遠鏡直接觀看,否則容易造成視網(wǎng)膜損傷,甚至失明。比較簡易的做法是如圖甲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來觀看,這是利用了。通過實施人工降雨,利用光的(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創(chuàng)造晴天觀彩虹(圖乙)的美景。站在岸上看到水中“嬉戲”的小魚,這是光的現(xiàn)象;汽車前方的擋風玻璃是傾斜的,目的是使車內物體所成的像(選填“實”或“虛”)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礙司機視線;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時,發(fā)生了的緣故。

【答案】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折射折射虛漫反射【解析】[1][2]當月亮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者成為一條直線,月球會擋住太陽的光線,月亮的影子會投射在地球上,就會出現(xiàn)我們所說的日食現(xiàn)象,日食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直接觀看日食可能會灼傷眼睛,故一般用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來觀看,是利用了光射到水面上時會發(fā)生反射而形成像,有一部分光進入水中,使光線減弱了。[3]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4]看到水中“嬉戲”的小魚,是由于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fā)生的折射現(xiàn)象。[5]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因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擋風玻璃傾斜安裝,是為了避免由于平面鏡成像而使車內景物的像成在車的正前方,影響司機視線。[6]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桃花),是因為光在物體(桃花)表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6.(1)小麗站在平面鏡前1.5m處觀察自己在鏡中的像,鏡中的像是(選填“虛像”或“實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m,她向平面鏡靠近的過程中,像的大?。ㄟx填“變大”“變小”“不變”);(2)如圖所示,一只燒杯中裝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線與水面成45°角斜射向水面,往杯里加水,在B端下方墊一個小木塊C,使木板傾斜一個小的角度,則折射光線(選填“順時針方向旋轉”、“方向不變”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敬鸢浮刻撓?.5不變方向不變【解析】(1)[1][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因此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1.5m。[3]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等,因此她向平面鏡靠近的過程中,像的大小不變。(2)[4]在B端下方墊一個小木塊C,使木板傾斜一個小的角度,水面依舊水平,法線與水面垂直,因此入射光線與法線夾角不變,即入射角大小不變,因此折射光線方向不變。7.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閉的薄壁透明長方體容器(容器中有空氣),當一束光從容器上方的水中斜射入容器內空氣的過程中,光的傳播速度(選填“改變”或“不改變”),最后光從容器中射出后再次進入水中的光線可能是圖中的(選填“a”“b”“c”或“d”)。如果光從水中垂直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答案】改變a等于【解析】[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當一束光從容器上方的水中斜射入容器內空氣的過程中,速度將會變大。[2]當光從水中斜射入長方體容器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最后光從容器中射出后再次進入水中的光線與最初的光線平行,所以可能是圖中的a線。[3]當光從水中垂直射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不變,折射角等于入射角。8.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閱讀下列內容:a.坐井觀天,所見甚??;b.月有陰晴圓缺;c.樓臺倒影入池塘;d.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e.池水映明月;f.潭清疑水淺。請你按所包含的光學知識把它們分類(填序號)屬于光的反射的是、、,屬于光的折射的是,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答案】cdefab【解析】[1][2][3]樓臺倒影入池塘是由于水面光滑,光線照射到水面上發(fā)生了反射;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是由于銅表面光滑,光照射到銅上時發(fā)生了反射;池水映明月是由于水面光滑,光線照射到水面發(fā)生了反射,故cde三項屬于光的反射。[4]潭清疑水淺,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發(fā)生了偏折,故f屬于光的折射。[5][6]坐井觀天、所見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時,遇到井口被擋住部分光線,導致青蛙看到的范圍變??;由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shù)厍蜻\行到太陽和月球之間時,太陽射向月球的光線被地球部分遮擋,就會形成月偏食;太陽射向月球的光線被地球全部遮擋,就會形成月全食,故ab屬于光的直線傳播。9.小妮同學坐在學校的荷花池邊,荷花池邊有一棵大樹,池里面有很多鯉魚游來游去。她望向荷花池,看到“樹葉在水中晃動,魚在樹葉間游來游去”。已知池塘深2m,岸上的樹葉距離水面3m,則“池中的樹葉”和樹葉之間的距離是m,看到的鯉魚距離水面(選填“大于2m”、“小于2m”、“等于2m”)。當岸上的樹葉隨風向東晃動時,池里的樹葉在向(選填“東”或“西”)移動;看到的鯉魚和水中的樹葉,是魚和樹葉所成的像,關于這兩個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選填字母)。A.都是實像

B.都是虛像

C.魚是實像,云是虛像【答案】6小于2m東B【解析】[1]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樹葉離水面的距離為3m,所以“池中的樹葉”離水面的距離為3m,像離水面的距離與水的深度無關,則“池中的樹葉”和樹葉之間的距離是6m。[2]看到鯉魚在池中游動,看到的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像比物高,池深為2m,則看到的鯉魚距離水面小于2m。[3]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與像關于鏡面對稱,當岸上的樹葉隨風在向東晃動時,則“池中的樹葉”也在向東晃動。[4]看到的水中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池中的樹葉,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所以這兩個像都是虛像,故AC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小明在做探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的實驗時,入射光從介質A射向介質B,得到如下表格;

入射角i0°10°20°30°40°41.8°50°折射角r0°15.2°30.9°48.6°81°90°反射能量5%7%26%43%84%100%100%(1)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一般都會伴隨著反射現(xiàn)象的發(fā)生,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夾角(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當入射角i=42°時,光線(填“能”或“不能”)從介質B中傳播出來;(3)當入射角i≥°時,折射光消失,反射光會變得更亮,即發(fā)生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圖像中的圖線(填“a”或“b”)反映了上述實驗中的兩角關系;(4)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知,如果光從空氣射向玻璃,(填“能”或“不能”)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敬鸢浮繙p小不能41.8a不能【解析】(1)[1]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隨之增大,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