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素養(yǎng)提升第一模塊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講構造地貌的形成素養(yǎng)能力2板塊運動與地貌_第1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素養(yǎng)提升第一模塊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講構造地貌的形成素養(yǎng)能力2板塊運動與地貌_第2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素養(yǎng)提升第一模塊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講構造地貌的形成素養(yǎng)能力2板塊運動與地貌_第3頁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素養(yǎng)提升第一模塊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貌第15講構造地貌的形成素養(yǎng)能力2板塊運動與地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養(yǎng)實力2板塊運動與地貌(2024·高考全國卷乙)新西蘭南島上的南阿爾卑斯山脈(約42°S~45°S)位于板塊邊界旁邊,呈東北—西南走向,其形態(tài)受板塊運動和以流水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響。某科研團隊對該山脈東西向剖面形態(tài)進行探討,觀測到目前該山脈仍在上升并向西擴展;模擬探討表明將來該山脈上升速度慢慢放緩,高度將趨于穩(wěn)定。據此完成(1)~(3)題。(1)推想目前該山脈仍在上升并向西擴展是由于()A.板塊擠壓 B.火山不斷噴發(fā)C.板塊張裂 D.巖漿持續(xù)侵入(2)假設不受內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該山脈()A.西坡侵蝕猛烈,山脊線東移B.西坡侵蝕猛烈,山脊線穩(wěn)定C.東坡侵蝕猛烈,山脊線西移D.東坡侵蝕猛烈,山脊線穩(wěn)定(3)將來該山脈高度將趨于穩(wěn)定,是由于隨山體上升()A.板塊運動慢慢加強B.板塊運動慢慢減弱C.外力作用慢慢加強D.外力作用慢慢減弱【嘗試解答】(1)A(2)A(3)C【破題思路】(1)新西蘭南島位于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旁邊,該山脈受板塊擠壓影響,山脈高度會持續(xù)上升。材料中沒有該山脈有火山持續(xù)噴發(fā)的相關信息。巖漿侵入不會對地表形態(tài)產生干脆影響。(2)該山脈位于42°S~45°S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常年受盛行西風限制,西坡為迎風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蝕作用猛烈,東坡為背風坡,降水較少,侵蝕作用較弱。假如不考慮內力作用,西坡遭受猛烈侵蝕后,山脊線會向東移動。(3)地貌的演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內力作用強度大于外力作用,山脈高度持續(xù)增加;當內力作用強度小于外力作用,山脈高度持續(xù)降低;當內力作用強度等于外力作用,山脈高度趨于穩(wěn)定。將來該山脈高度將趨于穩(wěn)定,是因為隨著山體上升,高度增大,對盛行西風的阻擋作用加強,降水增多,流水侵蝕作用慢慢增加,內外力作用趨于平衡,使山脈高度將趨于穩(wěn)定。板塊運動對地貌的影響(1)板塊的劃分。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個板塊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2)板塊運動及地殼活動。板塊漂移在軟流層之上,始終處于緩慢地、不斷地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3)板塊運動與地貌。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塊相對運動對全球構造地貌的影響可總結如下:項目相離運動(張裂)相向運動(碰撞)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對地貌的影響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海溝、島弧、海岸山脈舉例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馬里亞納海溝、亞洲東部島弧、美洲海岸山脈邊界類型圖示下圖示意我國地質時期祁連山造山帶構造演化模式的部分階段。據此完成1~2題。1.圖中構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階段依次是()A.Ⅳ階段—Ⅱ階段—Ⅰ階段—Ⅲ階段B.Ⅲ階段—Ⅳ階段—Ⅱ階段—Ⅰ階段C.Ⅳ階段—Ⅱ階段—Ⅲ階段—Ⅰ階段D.Ⅲ階段—Ⅱ階段—Ⅳ階段—Ⅰ階段2.從地貌形態(tài)上看,Ⅱ階段火山弧屬于()A.海岸山脈 B.海洋島嶼C.海底山脈 D.內陸山脈1.D2.A第1題,祁連山地區(qū)曾經為海洋,現在成為陸地和山脈,因此Ⅰ階段最晚,Ⅲ階段最早;與Ⅳ階段相比,Ⅱ階段祁連洋仍在擴張,且面積較Ⅳ階段大,所以Ⅱ階段早于Ⅳ階段,因此,圖中構造演化由早到晚的依次為Ⅲ階段—Ⅱ階段—Ⅳ階段—Ⅰ階段。D正確。第2題,從地貌形態(tài)上看,Ⅱ階段的海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陸地一側隆起形成山脈,與海岸山脈相像,A正確;不是島嶼,B錯誤;山脈位于海岸,不是位于海底、內陸,C、D錯誤。洋中脊是綿延于各大洋底的總長達八萬千米的火山山脈。地幔的巖漿在洋中脊處上升,快速冷卻形成新的大洋地殼。作為板塊運動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殼在接近俯沖板塊邊界的過程中慢慢變冷變重,最終俯沖進入地幔,形成一個大洋地殼的循環(huán)。下圖示意洋中脊擴張過程。據此完成3~4題。3.圖中洋中脊處()A.受水平擠壓形成斷層B.熱液區(qū)多花崗巖C.洋殼俯沖到陸殼之下D.洋殼不斷向外擴張4.圖中洋殼的新老關系表現為()A.從O到P先變老再變新B.從O到P由新到老C.從O到P先變新再變老D.從O到P由老到新3.D4.B第3題,由材料結合圖示可知,地幔的巖漿在洋中脊處上升,快速冷卻形成新的大洋地殼。作為板塊運動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大洋地殼在接近俯沖板塊邊界的過程中慢慢變冷變重,最終俯沖進入地幔,形成一個大洋地殼的循環(huán)。由此可推斷,洋中脊處兩側地殼向外張裂擴張,為生長邊界,A錯誤,D正確;熱液區(qū)巖石多為噴出型巖漿巖(玄武巖),在遠離洋中脊的地方,大洋地殼慢慢變冷變重,在俯沖板塊邊界進入地幔,B、C錯誤。第4題,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