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范式民法典體系之解析和中國民法典體系建構(上)徐滌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目次一、法典體系意義二、法學階梯式和潘德克吞式:兩種截然不一樣法典體系模式?三、對外國范式民法典分別考察四、未來中國民法典之體系設計一、法典體系意義近代自然法法典編纂運動是以啟蒙運動和理性法所確立信念為基礎,也就是說,在這種信念下,一個理性社會生活秩序基礎,被認為或許能夠經過一個全方面法律規(guī)則新秩序給予有目標地奠定。[1]基于此種信念,18世紀末葉以來所謂“自然法法典編纂”以后產生多種法典,不一樣于在此之前那些將既存法加以集成、并試圖對其進行改革所謂“Reformationen”,它是指含有新社會設計圖之法典。這種法典基礎是自然法,而且是有計劃地、見解出發(fā)合理地編纂而成。[2]顯然,自然法理論“擯棄經院式方法,把法系統化提升到頗高程度;它以科學為楷模,以一個公理、完全輯方法表示它法律觀”。[3]根據萊布尼茨設想,能夠將一般羅馬法建立在精練、系統理性法基礎之上,從而實現法典化。[4]以后,理性法學派認為,用定理或共同高級概念將各法律命題結合起來,經過一個完整而無缺漏演繹,就可達成幾乎近于歐幾里德幾何學邏輯性體系。[5]這一理論為當初歐洲法學和立法活動均產生了重大影響。能夠說,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所謂法學階梯式編纂模式,并非純粹羅馬法后代,因為理性法在法國所引發(fā)愛好即使小于在德國情況,但它尤其在體系觀念上確實影響過法國民法典編纂[6]由此可見,在自然法理論中,體系意義應該在于為“努力爭取公布一部一切時代和全部各族人民所共有、不變、普遍適用法正義要求”,[7]在理論上提供實現可能性。這一理想在學理和立法中不一樣程度實現,極大地鼓舞了當初各國自然法法典編纂活動。潘德克吞法學在揚棄理性法理論基礎上,繼承薩維尼從理性法理論中形成概念和體系方法,以羅馬法作為分析原始材料,并經過繼承其實體社會倫理,為其理論奠定了堅實基礎。[8]而德國民法典和瑞士民法典顯然是該學派理論在立法上實踐之作。其最令人心折之處就在于其體系邏輯嚴密性。當然,法典化運動發(fā)生原因不僅僅來自自然法或理性法理論影響,法典本身對體系化和邏輯性追求和這一目標在不一樣程度上實現,不能不說是其魅力所在。早在公元前l(fā)世紀,西塞羅就指出:“……于是,大家開始使用哲學家們自認為最擅長利用從邏輯學原理中推導出來技巧。正是使用了這一技巧。才得以使那些散失了、混亂無序材料合理地、有機地重新聚集編排在一起?!盵9]而《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正是對這一計劃實現。以后,伴隨近代自然法法典編纂運動成功開展,繼之以歷史法學派和潘德克吞法學對系統化方法發(fā)展和深化,法典編纂工作一直在大陸法系各國如火如菜地進行著。那么,法典體系到底為何含有如此魅力呢?正如學者所言,“標準上法律規(guī)范不可能單獨存在,它總是存在于一個規(guī)范體系中。法律要求內容也不可任意設定,因為它必需符合既定法律規(guī)范體系中法律邏輯‘原理’。法典法這些特征意味著它對于法律規(guī)范普遍性、全方面性、客觀性更高程度承諾。它以人類認識事物通常規(guī)律來組織法律——即從—定標準、概念出發(fā),借助邏輯推理來認識了解法律,從而再次提升了法律可靠近性?!盵10]至此,法典體系意義,昭然若揭。[11]二、法學階梯式和潘德克吞式:兩種截然不一樣法典體系模式?學者普遍認為,法典法學階梯式編纂和潘德克吞式編纂分別代表著法典體系兩種不一樣模式。但這種見解只是注意到了兩種編纂模式在外在結構上區(qū)分,實際上卻忽略了這兩種模式在體系化之方法上共同點,即它們全部利用了起源于希臘哲學含有辯證推理邏輯方法。當然,利用含有辯證推理性質邏輯方法對法律體系進行構建,因為不一樣時期法學思想對這一方法不一樣了解,和所分析材料不一樣,所以在結果上造成了不一樣結構法律體系出現。羅馬法學家在公元前2世紀和l世紀引進希臘辯證推理,首先試圖系統化地將羅馬法給予劃分(種和屬)并正確地界定適適用于具體案件通常規(guī)則。其中穆修斯·斯凱沃拉在所寫相關民法論著中,就將民法劃分為4個關鍵分支:繼承法、人法、物法、債法。[12]以后,在羅馬法學家們產生于不一樣法源法律規(guī)范化不懈努力下,產生了《法學階梯》結構體系。在11和12世紀,西歐經院主義法學家將希臘辨證法推向了一個更高抽象層次。她們試圖將法律規(guī)則系統化為一個統一整體——不只是確定具體類別案件中共同要素,而且還將這些規(guī)則綜合為標準,又將標準本身綜合為完整制度,即法律體系或法律大全。新法律科學結合了經驗和理論兩種方法,正是這種方法給予了經院法學家重新發(fā)覺優(yōu)士丁尼文本進行分析和綜合研究特征。[13]然而,顯然事實是,經院法學家全部努力,并未能在法律體系組成上突破《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成就。而近代自然法法典編纂運動之初幾部民法典,即使已經受到理性法影響,但在理性法體系化理論還未成熟之時,也注定難以超越法學階梯在體系結構上成就。[14]對于德國民法典,我們全部知道它是潘德克吞法學產物。但實際上,潘德克吞學派研究仍然是從《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這一體系本身入手,只不過該學派法學家以學說匯匯纂內容為其研究素材,以其獨到見解發(fā)展了該體系。她們不再象蓋尤斯、優(yōu)土丁尼或其它編纂法國民法典和智利民法典法學家那樣繼續(xù)遵照這一體系進行分類了。在這一改變中,潘德克吞學派深受理性法學派影響,十分贊賞幾何學、數學科學推理方法并在實踐中利用了這一方法。[15]潘德克吞學派理論即使在以后法學中備受指責,而且其代表作——德國民法典在體系結構上也并不像贊頌中那么嚴謹,“但不管怎樣,它畢竟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吏能反應結構體系及各基礎標準本質有益、深入細致、嚴謹方法學’。[16]這種體系結構方法(并非其結構體系本身),以其獨有魅力影響著以后編纂幾乎每一部民法典。即使是原本忠實遵照法國民法典之體系荷蘭民法典和魁北克民法也在其新民法典中,采取潘德克吞學派分類方法,對德國民法典體系進行了發(fā)展。[17]在法國本土,其法學家也從未停止過對其民法典體系之混亂批判,而且我們也完全能夠在現代法國民法教科書體系中找到潘德克吞學派分類方法。法國學者勒內·達維德甚至斷言,假如法國民法典不是完成于18,而是在一個世紀后和德國民法典同時問世際它就完全可能和德國民法典相同。[18]從法典編纂運動歷史脈絡中,我們不難發(fā)覺,任何一個本文意義上法典,盡管在外部體系結構上可能顯示極大不一樣,但全部是依據發(fā)端于希臘一個辯證推理邏輯方法,在對法律具體制度上進行分類基礎上構建起來。各國民法典在體系結構上表現出繼承性和差異性,首先表明她們對先前民法典之體系結構合理性認同,其次又表現其利用已發(fā)展法學理論和方法糾正以前法典邏輯結構上混亂和謬誤努力。所以,在對民法典體系進行結構時,關鍵是學習和分析法典結構方法,而不應先驗地認為某國民法典或某國民法典或某種模式民法典在體系上含有絕正確、終極優(yōu)越地位,從而不考慮其體系結構方法科學性,而只是簡單地模擬其外部結構。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作為法典編纂史上兩座豐碑。即使在體系結構上分別在于代表著兩種模式,但它們并不是完全沒相關聯。實際上,經過前面分析,我們已經看到,它們在體系結構上全部是對《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之分類結構發(fā)展和完善。能夠說,每一個在體系結構上有其特色民法典,全部建立在對先前民法典之體系結構進行批判性繼承基礎之上。有鑒于此,我認為,在設計中國未來民法典體系結構時,首先我們當然不能認可概念法學相關“法典體系邏輯完足性”觀念,以免使法學陷入“邏輯崇敬”、“概念支配”之危險境地,但其次我們也不能否認體系本身就是邏輯演繹結果。所以在對法典體系進行建構時,首先要考慮應該是選擇一個到現在位止較為科學邏輯結構方法,亦即當今已被大陸法各國學說和立法所普遍采取和認可概念組成和位階結構之方法。那種單純強調法學階梯模式和潘德克吞模式在外部結構上區(qū)分,忽略體系建構之邏輯方法統一性做法,往往會造成法典體系上簡單模擬。三、對外國范式民法典分別考察然而,上面結論并不是說我們無須借助其它國家之民法典成功經驗。實際上,每一個在體系結構上稍具發(fā)明性民法典,全部是利用概念組成之邏輯方法,在對以前民法典體系進行分析和判定基礎上形成。能夠說,這種建立在經驗和理論基礎上建構方法,首先能夠使我們借鑒已經成熟概念組成和體系結構理論,免去重新建構很多苦惱,其次也能使我們經過分析她國民法典在體系結構方面得失,認識到其邏輯建構上不足和謬誤,從而為構建一個更為科學法典體系提供經驗教訓。正是基于此種目標,我在下文中選擇了多個在體系結構上頗具特色民法典作為解析對象,以期為中國未來民法典體系之建構有所啟示。(一)法國民法典顯然,法國民法典受《法學階梯》影響,將其體系分為三編:人和家庭;財產和財產權;取得財產多種方法。法國民法典在體系上特點,關鍵表現在以下多個方面:1、沒有總則要求其中原因應為:法典中不存在法律事實和法律行為通常要求,相關這方面理論是在法典施行相當一段時間后才出現;[19]法典對于另一類抽象民事主體——法人未作要求,“人”概念還未被抽象為“自然人”和“法人”上位概念,而且,和此相聯絡是,家庭法和自然人法被放在人法一編中,但家庭法顯然不是總則性要求。當然,即使法國民法典中假若真有這幾方面要求。我們也不能就此肯定它一定會設定總則編,因為相關總則要求,是幾何學法學之抽象思維結果,而這一抽象產物,本身就存在著難以自圓其說矛盾之處。事實證實,即使是對上述全部內容作出要求瑞士民法典和其它部分國家民法典,未設總則一編。[20]2、第三編要求雜亂無章澳大利亞學者瑞安在談到該編時說:“任何科學安排方法全部不會在一編之中把繼承和贈和、契約和侵權行為、婚姻財產、抵押和時效等這些毫不相干內容全部放在‘取得財產不一樣方法’之下?!盵21]能夠說,法典第三編完全是異類題材大雜燴。[22]民法典體系是按形式理性構建起來,這種理性基礎就是概念位階結構存在。概念法學發(fā)覺,法律概念位階性決定于其內涵抽象程度。換言之,法律概念依其抽象程度而在不一樣位階,從而使全部法律規(guī)范根據一個邏輯體系構建起來。在此基礎上,利益法學派尤其是價值法派又從法律目標性和價值入手,發(fā)覺了和概念邏輯體相統一價值體系,并得出了兩個體系在本質上是一個體系結論。[23]于是,從這一角度入手,我們能夠對法國民法典第三編作深入分析。首先,我們看到,在《優(yōu)士丁尼法學階梯》中,物權和債權均放在物一編中。不過,在一場相關“對物權”(iurainre,即大家在物上享受權利,包含全部權和她物權)和“相關物權利”(inraadre,即大家相對于物而享受權利,包含繼承權和債權)猛烈論戰(zhàn)后,法國民法典將這一統一性打破了。[24]這顯然是對概念之邏輯體系追求結果。然而,法典在提煉公分母(即下位概念之上、更為抽象上位概念)問題上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其公分母提煉不是以法律關系和權利性質為標準,結果造成所提煉兩個公分母分別是第二編“財產及對全部權多種限制”(實際上是對多種物權作出要求)和第三編“取得財產多種方法”,而債權和物權兩個公分母沒有得到純凈提煉,從而在使物權法獨立同時,債法卻未能取得獨立地位,債關系于是作為取得財產“方法”而存在。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問題:該編中要求租賃、委任等等,顯然不是取得財產“方法”;優(yōu)先權、抵押和質權顯著屬于物權范圍,卻被分割對待而要求在第三編中。[25]第二,該編中即使已出現債概念,但因為沒有充足認識到債性質和它和多種發(fā)生依據之間存在位階關系,所以造成了體系混亂。正如著名注釋派法學家Zachariae所言,“這一缺點造成了最無條理概念之混合,其原因是忘記了協議是造成債之發(fā)生依據,而合意之債只是協議效果。。結果,法典中沒有一章對產生于不一樣原因多種債作出通常要求,而在要求債效果和原因時,它只是包含到僅僅作為債發(fā)生依據之一協議效果和原因?!盵26]3.相關家庭法問題法國民法典未將家庭法獨立成編。達首先是因為法國大革命精神是追求消亡全部中間團體(corpsintemrdiaires),以使個人從包含家庭在內團體中解放出來;其次則是因為18法典乃以財產法為關鍵(這完全從第二編和第三編編名中得到表現)。于是,法典將相關家庭財產制度(如婚姻財產制度和繼承法)看成財產取得問題而置于“取得財產不一樣方法”名下?!凹兇狻奔彝シ?即親屬關系法)也就不得不錯誤地依附在“人法”一編。[27]4、相關知識產權問題法國民法典制訂之時。知識產權還未發(fā)展為一個成熟制度,所以它末被要求在法典中,是不足為怪。值得注意,倒是以法國民法典為楷模1837年撒丁民法典第440條要求和1857年智利民法典第584條要求。[28〕由這些要求能夠看出,創(chuàng)作者對其作品享受是一個全部權。這類立法模式隱含一個結論是:因為采取了有體物和無體物一體主義,所以知識產權作為無體物而被要求在物權中是可能。[29]不過,從無形財產權產生之時起,法國學者就開始對其性質(是全部權還是壟斷權)爭論不體。現代多數學者認為無形財產權和全部權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但在以前提下,占據主導地位學說也無法否認無形財產權是區(qū)分于債權一個排她性支配權。所以,盡管法國民法典中末對知識產權作出直接要求,但在其民法體系中,應該包含和物權性質有著共同之處無形財產權。對此,法國學者指出,多數情況下,有形財產整體性地置于單一法律規(guī)則體系內加以調整;而無形財產含有不一樣性質,它們只能置于一系列獨立、不一樣體系,卻不能置于同一法律體系,但多種無形產權形成不一樣法律體系。也因為全部沒有形產權含有共同特征而共同適用部分通常規(guī)則。[30]可見,在法國民法體系中,傳統物權和無形財權完全能夠組成兩個相對獨立但又有其共性財產權類型,她們又共同成為對人權對立概念。(二)德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是德國潘德克吞學派及其深邃、正確而抽象理論產兒,它極其重視用語、技術和概念組成方面正確性、清楚性和完整性。一股認為:德國民法典在形式結構沿用學說匯纂學派理論闡發(fā)內容五分法。五部分內容各以一編設定。這五編排列是演繹式,就是由抽象、概括標準出發(fā),逐步走向具體。它先在總則中進行抽象標準性要求,然后是對債、物權、親屬、繼承等具體法律關系進行要求。[31]對于這種編制體例,下文將一一進行剖析。1.相關總則編“用幾何學方法分析法律,其邏輯結果是總則誕生。沃爾夫把萊布尼茨思緒加以發(fā)揮,最終創(chuàng)建了總則。”[32]德國民法典接收了這一提議。然而,總則編設置,即使是哲學、數學和法學相結合一項引人注目標科學成就,但自總則理論發(fā)明伊始,法學家歷來就未停止過對它懷疑。無可否認是,總則編存在是有其主動意義。首先從邏輯見解看,假如將權利劃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話,那么在人法和財產法兩部分中;確實存在著共同問題,從而應該有共同規(guī)則,比如引發(fā)權利發(fā)生、變更和消亡法律事實、權利行使等等。其次它使法典中人身權法和財產組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因為這兩部分原來就是民法體系中兩個有機組成部分,假如不以總則將其串起來,民法就成為它們機械合并。第三,總則設置避免或降低了很多反復要求。[33]不過,對總則越來越多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拿總則中相關主體要求來說,法人只是財產權主體,它不能成為親屬法和繼承法里主體,所以相關法人要求就不是整個民法典“總”要求。[34]而作為總則之基礎法律行為制度能否有效支持總則理論也是值得懷疑。法律行為概念為歷史法學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胡果所創(chuàng),以后經過羅馬法學派發(fā)展而成為該學派提出法學體系和德國民法典柱石。德國民法典相關法律行為要求,既適適用于作為債發(fā)生原因之一協議和成立或移轉物權行為,也適適用于單方法律行為(如遺囑行為),所以它是民法典總則得以建立基礎之一。[35]不過,這些相關法律行為要求有不少是不能適適用于親屬法和繼承法,甚至作為債法通常問題也是成問題,于是,法律行為制度作為民法通常要求被列入總則編科學性,就不能不使人產生懷疑了。[36]尤應注意是,在德國民法典中,法律行為制度成立是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共同支持結果,“物權行為理論不不過法律行為制度得以建立依據之一,而且也是民法總則編得以建立基礎之一”[37]。所以,我們完全能夠設想,在一個不認可物權行為理論民法典(如法國民法典)中,即使它認可法律行為理論,也不應該將其要求在總則之中。順便要談及,是總則中相關時效要求。在民法中,時效制度主會適適用于相關財產請求權,而相關人身請求權,比如配偶之間同居請求權,無時效要求適用。[38]這么,將時效制度要求在總則中,應該說是不合適。另外,德國法學家甚至認為,相關“權利行使”要求,是權利在司法外得到實現基礎,應該組成訴訟法附則。[39]德國民法典總則中相關物通常要求也是不合適,因為根據其體系結構,物是作為物權之客體而被要求,在債權和其它相關財產請求權中,物并非其權利客體,它充其量也只是權利所謂“標物”。所以,德國法學家在評論希臘民法典時指出:“相關‘物’通常要求在此不失明智地放在總則部分之外并置于物法編之首?!盵40]2.相關債法和物權法分離德國民法典從法律關系和權利性質出發(fā),認為債權和物權是不一樣性質權利,不能混在一起。擔保物權和全部定限物權同屬物權,應置于同一編中。協議、侵權行為等全部是債發(fā)生依據,也應要求在一起。這么,德國民法典清楚地域分了物權和債權兩個概念,并依科學位階關系構建了嚴密邏輯體系。這種安排避免了法國民法典在劃分物權和債權問題上邏輯錯誤,達成了其體系化目標,“但其結果卻使相關同一生活現象規(guī)則過遠地分開要求,而實際上完全不相關問題反而必需由親密聯絡法律部門要求”[41]這種弊端在和法國法系民法典尤其是英美法比較中表現出來。比如,在英美法,相關買賣法律既處理買賣雙方義務,也處理全部權何時移轉問題。而在德國民法典,這兩個問題由債法和物權會處理;賣方交貨義務要求在第2編第433條以下,全部權何時移轉則要求在第3編第929條下。[42]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個國家只要想正確設計其民法典體系,就不如犧牲一些廉價性,去追求形式完美,因為體系安排首先應符合形式邏輯要求。況且,對于這種分離所造成不便利,尚可經過準用條款克服其弊端。3.相關親屬法家庭法從人法中分離出來,是和人分類改變親密相關。這一分類在《法學階梯》中是以“人”標題出現,在潘德克吞法學中則是以包含自然人和法人在內“權利主體”出現。[43]于是,在這種理論支持下,主體己成為凌駕于自然人和法人之上上位抽象概念,它作為可適適用于法典其它內容通常要求而進入總則。和此同時,傳統人法中其它內容己被看成一個身份法律關系而和財產法律關系處于相同位階。組成總則之下兩個相對獨立法律關系之類型。這種理論邏輯結果當然是親屬法(它不屬于主體法范圍)獨立成編。[44]有學者認為,將親屬法從人法中獨立出來是一個糟糕分解。[45]但筆者對此不敢茍同。法學階梯之所以將親屬法要求在人法中,是有其歷史原因。首先,羅馬法學家還未抽象出“法人”概念,《法學階梯》中所謂“人”,僅指存在于多種法律關系或處于不一樣地位自然人,這些人和具體法律地位或具體法律關系(如家庭組員之間關系)親密聯絡并從中得到表現。[46]所以,《法學階梯》中“人”關鍵是經過要求多種具體人和人在羅馬家庭或社會中位置表現出來。而現代“權利主體”或“人”概念,是自然人和法人上位概念,它已從多種具體法律關系中抽象出來,而且不考慮各個人具體情況或地位。[47]根據薩維尼解釋,全部法律關系全部是一個人和另一個人關系,人由此成為結構一切法律關系不可或缺首要元素,[48]所以,既然人在每一個法律關系中全部是肯定存在,那么在構建法律體系時,它完全能夠脫離兩大類型法律關系(人身法律關系和財產法律關系)而被抽象出來組成一個獨立法律制度。其次,在羅馬法中,只有家父才是真正權利主體,而在私法領域,家父之外她權人假如脫離了自然家庭關系,在取得權利方面基礎上不享受任何權能。[49]而且,本義上羅馬家庭懸單純由權力聯合在一起人團體,在該團體中,一人對其它人行使權力,以實現比維護家秩序更高宗旨;從較廣意義上講,“家庭’’也是指一切只要共同“家父”不死就均服從其權力人集合體。[50]可見,“家父”和“家子”不是親屬關系術語,她權人在羅馬社會只是家父權客體(“manus”即指對人權力),她還未從羅馬家庭中解放出來。所以,羅馬所謂“家庭法”不過是“家父”或家長法一部分。認清這一性質后,我們也就不奇怪法學階梯為何將“親屬法’’要求在人法部分了。[51]由此觀之,認為法學階梯體系中二元結構蘊涵著豐富人文信息見解,是難以成立。[52]相反,在我看來,近現代社會中“人”,已不再是羅馬社會中“人”。全部人全部不是“權力客體”,她們是享受多種權利能力獨立自由之主體,是已從家庭中解放出來真正“人”,這些正表現了近現代人文精神。于是,“人”從家庭中分離出去而成為獨立自主主體,已不像羅馬社會中那么不可思議了。另外,法學上對“權利主體”這一概念批判,[53]只是為了說明該概念是無須要存在,而并沒有說親屬法不能從人法中分離出來。當然,以上敘述只是表明,將親屬法從人法中分離出來是可能也是可行。而各國民法典在實際上是否采取這一做法,反應卻是立法者所追求立法目標和對形式結構安排不一樣態(tài)度。正如前述,法國民法典之所以將親屬法規(guī)在人法中,并非刻意模擬《法學階梯》模式,而是基于政治原因和立法精神考慮。[54]德國民法典將親屬法從人法中獨立出來,[55]在當初絕非一個純粹偶然性現象。相反,它是“概念法學”追求體系結果。胡果(GustavHugo)早在其《現代羅馬法制度》(InstitutionendesheutigenromischenRechts)一書中,就作出了將家庭法獨立成一個單元努力。海澤(G.A.Heise)遵照這一見解,將家庭法從財產法及債法中分離出來,并深入把處于首位總則部分和單獨繼承法添加進其理論體系。薩維尼以此五編為基礎結構了其講義。[56]最終,家庭權利被視為“和個人財產權及協議權利相平行權利”而獨立進入德國民法典之中。換言之,在德國民法典中,親屬法是相關身份法律關系要求,這種法律關系和財產法律關系是處于同一位階兩個并立概念,它們理應組成兩個對稱、平行體系;況且,權利主體這一抽象上位概念既已得到認可,那么純粹要求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主體法和要求身份法律關系親屬法就完全應該分離。[57]不過,從價值體系角度看,該法典將親屬法置于財產法以后,也確實對民法終極關心目標有本末倒置之嫌。以后世民法典如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等未采取此種做法,不可不謂明智之舉。4.相關知識產權問題有學者斷言,德國民法典之所以沒有要求知識產權,是因為它采取了有體物主義。[58]這一結論似乎過于武斷。實際上。德國民法典只是在物權編采取有體物主義,而在其它各編中,比如債法編中,物同時也指能夠成為民法上財產無體物而言。不過,在德國民法典中,為界定一樣可作為權利之客體物和權利,以確定物權法調整范圍,廣義上物已被“權利客體”一詞所替換,物范圍于是僅以有體客體(KorperlicheGegenstande)為限。[59]對于精神產品,依德國民法典確定標準,應由知識產權法而非物權法規(guī)范。這是因為,精神產品即使也經過物質載體得以表現,但其表現為某種物時,并不一定表現精神產品真正價值。精神產品真正價值,需要尤其機關依據知識產權法進行判定。而知識產權即使也以物權法為基礎,但它同時也需要依靠專門行政法規(guī),而且對于知識產權取得和保護,行政法規(guī)有時比民法發(fā)揮著更關鍵作用。所以,知識產權和通常物權相比,個性更為突出,這和它們客體精神產品這種無體客體有很大關系。不過,因為物權是有對物權關鍵,所以知識產權法尤其要求并不妨礙物權法原理對知識產權享受和行使解釋,也不妨礙物權保護手段在保護知識產權中利用。[60](三)瑞士民法典該法典由人法、親屬法、繼承法、物權法和債法五部分組成。顯然,法典作為潘德克吞法學在歐洲第二個產物,也遵照了這一理論所建立體系。瑞士民法典偏離潘德克吞理論體系一個關鍵方面,就是沒有總則編。其中部分原因是歷史造成:首先,民法典之前各州法典就沒有總則部分,但也沒有所以造成不便利;其次,1881年舊債法有相關契約通常要求,假如要在法典中對法律行為作出通常要求,就不得不修改已被全方面接收舊債法。不過。學者指出,其中關鍵原因在于“瑞士人以其良好實踐意識使得她們面對這種事實,即這種通常要求正是在債法中有著關鍵適用場所,‘而且即使有必需為整個法典一并沒定一個單獨總則部分,那它相對來說也只是一個學理上要求’。”[61]瑞士民法典將家庭法和繼承法放在物權法和債法之前,關鍵是基于法律倫理上考慮,這是一個價值體系建構(即人法價值優(yōu)于財產法價值),應該說是一個進步。瑞士民法典開創(chuàng)了民商合一立法先河,這也是其最值得注意特色。(四)荷蘭民法典荷蘭新民法典一改舊法典之法學階梯式編纂風格,按總則——分則模式構建其體系,而且這種總則——分則劃分是多層次。可見,在體系安排上,該法典和德國民法典有一定程度相同。所不一樣是,德國民法典總則“僅調整相關財產法內容”。[62]1、相關財產法總則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5883-3:2024 EN Washer-disinfectors - Part 3: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washer-disinfectors employing thermal disinfection for human waste containers
- 勞動合同糾紛仲裁代理詞撰寫指南
- 美國專有技術轉讓合同案例
- 企業(yè)合同權益轉讓協議書案例
- 房地產代理銷售合同書范文示例
- 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的關鍵條款
- 代售協議書范例
- 店面臨時租賃合同書
- 2024寬帶接入電信服務協議范本
- 小產權住宅購買協議書
- 2024年消防月全員消防安全知識專題培訓-附20起典型火災案例
- 2025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第13講 鐵鹽、亞鐵鹽及其轉化 課件
- 【電商企業(yè)跨國并購的績效探析案例:以阿里巴巴并購Lazada為例(論文)14000字】
- 恒牙臨床解剖-上頜中切牙(牙體解剖學課件)
- 云南太陽能資源分析
- 2024智慧園區(qū)系統建設規(guī)范
- GB/T 44592-2024紅樹林生態(tài)保護修復技術規(guī)程
- 第5課 互聯網接入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件第四單元01-10 ai ei ui
- 傳感器技術-武漢大學
- GB/T 44413-2024城市軌道交通分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