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豐縣馬頭鎮(zhèn)2022年七年級上冊期末聯考歷史一、單項選擇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1.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我們要還原他們的生產生活,獲得第一手資料,最主要最可靠的方式是()A.互聯網查詢 B.查閱史書記載 C.搜集神話傳說 D.考古發(fā)掘【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遠古時代的化石可以通過考古發(fā)掘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況,是研究遠古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考古發(fā)掘,D符合題意;原始人類時期沒有文字等記載,互聯網查詢、查閱史書記載沒有考古發(fā)現的可信度高,神話傳說不是第一手資料,所以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農耕。下列關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農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過著定居生活③都會種植糧食作物④會制造陶器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半坡原始居民過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種植糧食作物粟,能制造彩陶。河姆渡居民過定居生活,住干欄式房屋,種植農作物水稻,使用磨制石器,會制造陶器,①②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項。3.傳說五六千年前,炎帝、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打敗蚩尤。這一部落聯盟經過長期發(fā)展逐漸形成為()A.漢族 B.回族 C.蒙古族 D.華夏族【答案】D【解析】【詳解】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在涿鹿一戰(zhàn)中打敗蚩尤部落。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干部分),D項正確;其余三項的民族與提干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4.據史書記載,奄國(今山東曲阜)曾隨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長子伯禽于奄國稱魯,并轄“殷民六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B.商代遺民C.周朝百姓D.少數民族【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因為水患和政治動亂,商朝曾幾次遷都,一直到商王盤庚遷都到殷,都城才穩(wěn)定下來。后人又稱商朝為殷朝,商代遺民稱為“殷民”,故選B。5.下圖中的文字,又稱“契文”“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下列關于該文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在河南安陽市大量出土 B.明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C.是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D.已經具備漢字基本結構【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甲骨文。因此關于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明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陽市大量出土,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是中國已知最早的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甲骨文已經具備漢字基本結構,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6.《史記·周本紀》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指一方諸侯之長)”這一現象最早出現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答案】C【解析】【詳解】由材料“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笨芍牧弦环从车氖谴呵餇幇缘臍v史。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不再聽命于天子,天子反而依附于強大的諸侯。各諸侯不斷進行戰(zhàn)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7.詩人岑參在《石犀》詩中說:“江水初蕩潏(yù),蜀人幾為魚……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詩中“李太守”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由渠首和飛沙堰兩大系統(tǒng)組成 B.位于成都附近的岷江上C.使關中平原變成為了千里沃野 D.修建者是蜀國蜀郡郡守【答案】B【解析】【詳解】岑參《石犀》:“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翻譯過來就是:江水動蕩泛濫,四川的人民幾乎要變成魚在水中生活(說明水患嚴重)……這才知道李太守比大禹還厲害。因此材料中稱頌的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都江堰位于成都附近的岷江上,B項正確;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tǒng)組成,渠首工程由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體構成,排除A項;使成都平原變成為了千里沃野,排除C項;修建者是秦國蜀郡太守,排除D項。故選B項。8.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文章中多次引用了《道德經》的一句名言:“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边@句語體現的思想是()A.對立雙方相互轉化 B.以“德”治國C.“兼愛”“非攻” D.以“法”治國【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和所學可知,題干認為謀劃大事難事,要從小處和容易處考慮。天下的難事,都是先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微的小事做起。這體現了難與易,大與細(?。┑南嗷マD化的思想,A項正確;以“德”治國、“兼愛”“非攻”、以“法”治國在題干信息中均沒有體現,排除BCD項。故選A項。9.“公元前3世紀出現了一個關鍵轉折點,即類似于西方封建制的舊時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權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龐大帝國?!边@個“龐大帝國”是A.夏朝B.秦朝C.漢朝D.唐朝【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龐大帝國”是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以后,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tǒng)治,此后,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xù)了2000多年。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0.如果想了解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取得勝利的情景,我們應該查找的戰(zhàn)役是()A.桂陵之戰(zhàn) B.馬陵之戰(zhàn) C.垓下之戰(zhàn) D.巨鹿之戰(zhàn)【答案】C【解析】【詳解】秦朝滅亡后,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雙方為爭奪帝位,展開“楚漢之爭”。最終,劉邦的軍隊將項羽及部下包圍在垓下,項羽兵敗自刎,劉邦最終取得勝利,C項正確;桂陵之戰(zhàn)和馬陵之戰(zhàn)均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排除AB項;巨鹿之戰(zhàn),項羽將秦軍主力殲滅,排除D項。故選C項。11.為了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的政策是A.分封諸侯 B.以德化民 C.休養(yǎng)生息 D.懲處貪官污更【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初年,為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滅亡教訓,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賦稅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農業(yè)生產發(fā)展采取了休養(yǎng)生息政策。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公元前112年漢武帝頒布《罷郡國鑄錢令》,命令銷毀原各郡國的私鑄錢,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漢武帝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B抑制了農業(yè)生產發(fā)展C.徹底解決了封國問題D.實現了思想的大一統(tǒng)【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了標準貨幣五銖錢,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國家財政,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B項表述錯誤;C項漢武帝采用了推恩令的方式,徹底解決了封國問題;D項漢武帝采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式,實現了思想的大一統(tǒng)。A項符合題意,故選A。13.漢文帝和漢景帝注重農業(yè)生產,提倡以農為本,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三十稅一;廢除一些嚴刑峻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等,社會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光武帝實施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懲治貪官污吏等措施,社會出現“光武中興”的景象?!拔木爸巍焙汀肮馕渲信d”得以出現的共同原因是()A.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B.釋放奴婢、整頓吏治C.允許少數民族內遷D.合并郡縣、注重節(jié)儉【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漢文帝和景帝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誡百官關心農桑,提倡節(jié)儉,并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文景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社會比較安定,國家的糧倉豐滿,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tǒng)治為“文景之治”。東漢光武帝統(tǒng)治時期,提倡節(jié)儉,整頓吏治,社會比較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被稱為“光武中興”。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的相同點是減輕農民負擔、減輕刑罰。A符合題意,BCD不是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故選A。14.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下列關于西域都護的描述,錯誤的是()A.在公元前60年設置,管轄西域36國B.西域都護府設在烏壘城C.西域都護頒行漢朝的號令,調遣軍隊,征發(fā)糧草,對西域地區(qū)進行有效的管轄D.西域都護的設置說明,今新疆地區(qū)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是中國領土【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西域都護府建立于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是西漢王朝駐西域的最高行政長官,設在烏壘城,管轄西域36國。西域都護頒行漢朝的政令,調遣軍隊,征發(fā)糧草,管理西域。同時它的設置說明今新疆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成為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綜上所述,“西域都護的設置說明,今新疆地區(qū)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是中國領土”的說法錯誤,故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在公元前60年設置,管轄西域36國,說法正確。選項B西域都護府設在烏壘城,說法正確;選項C西域都護頒行漢朝的號令,調遣軍隊,征發(fā)糧草,對西域地區(qū)進行有效的管轄,說法正確,因此排除選項ABC三項,故選D。15.下圖是建于河南南陽的張仲景“醫(yī)圣祠”,人們紀念他的主要原因是()A.他編寫了《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的基礎B.他發(fā)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開麻醉手術之先河C.他編寫了《九章算術》總結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數學成就D.他總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y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y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y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的靈魂所在,A選項符合題意;BCD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A。16.《三字經》是中國兒童啟蒙讀物,自問世以來,屢經增改。以下節(jié)錄的是“敘史”部分:“①,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②……魏蜀吳,爭漢鼎,③,迄兩晉……”序號處填入正確的是A.①漢業(yè)建②號三國③嬴秦氏 B.①號三國②漢業(yè)建③嬴秦氏C.①嬴秦氏②號三國③漢業(yè)建 D.①嬴秦氏②漢業(yè)建③號三國【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我國朝代先后順序的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tǒng)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秦王嬴政時期,秦國強大起來,“始兼并”,統(tǒng)一六國,因而①處填寫“嬴秦氏”;“高祖興”是漢高祖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因而后面②處填寫“漢業(yè)興”;三國時期連著兩晉,因而“迄兩晉”前面的③處填寫“號三國”,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7.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西晉王朝由盛轉衰()A.石崇、王愷斗富 B.赤壁之戰(zhàn) C.八王之亂 D.七國之亂【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晉武帝司馬炎死后不久,西晉統(tǒng)治集團內部為爭奪中央政府的控制權進行了歷時十六年之久的戰(zhàn)亂,史稱八王之亂。這次戰(zhàn)亂使西晉王朝的統(tǒng)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北方人口為躲避戰(zhàn)亂開始南遷,形成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遷徙高潮,標志著西晉王朝由盛轉衰。故選項C符合題意;石崇王愷比富,是發(fā)生在西晉初期。晉武帝統(tǒng)一全國后,志滿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他帶頭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擺闊氣當作體面的事。在京都洛陽,當時有三個出名的大富豪:一個是掌管禁衛(wèi)軍的中護軍羊琇,一個是晉武帝的舅父、后將軍王愷,還有一個是散騎常侍石崇。石崇王愷相互攀比財富奢侈程度,令人張目。故A不符合題意;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208年,孫權、劉備結盟抗操,揚水戰(zhàn)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故B不符合題意;七國之亂是發(fā)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故D不符合題意;因此排除選項ABD,故選C。18.東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了開發(fā),農業(yè)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具體表現在()①推廣和改進犁耕、實行精耕細作②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肥料③水稻由原來的直播變成育苗移栽④還發(fā)展種桑養(yǎng)蠶、培育果木、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yè)的多種經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由于北人南遷,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得到了開發(fā),農業(yè)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推廣和改進犁耕,實行精耕細作,推廣選種、育種、田間管理和施用糞肥,水稻由原來的直播變成育苗移栽,還發(fā)展種桑養(yǎng)蠶、培植果木、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yè)的多種經營,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二、材料題(共4題,共46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傳說舜年老的時候,也召集部落聯盟會議,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后繼人。于是,禹代替舜處理聯盟事務。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材料二根據史書記載,禹本來想傳位于伯益,死后,伯益并沒有得到權位,反而禹的兒子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權位,開創(chuàng)中國近四千年世襲制的先河。(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禹和啟通過哪種政治制度獲取位置?你認為哪一種制度更為合理?并說出理由。材料三周初共分封71國,其中同姓諸侯40國…通過逐級分封,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tài),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2)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實行什么政治制度?這種政治制度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答案】(1)禹:禪讓制啟:世襲制禪讓制。理由:注重品行與能力(或注重賢能等)(2)分封制作用: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wěn)定了政局,擴大了統(tǒng)治范圍?!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據材料一“傳說舜年老的時候,也召集部落聯盟會議,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后繼人。于是,禹代替舜處理聯盟事務。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可知,材料一反映了通過禪讓制獲取位置,相傳,堯年老的時候,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的時候,采用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轉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制”。據材料二“根據史書記載,禹本來想傳位于伯益,死后,伯益并沒有得到權位,反而禹的兒子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權位,開創(chuàng)中國近四千年世襲制的先河”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啟通過世襲制獲取位置。公元前約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也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至此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任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我認為禪讓制更為合理,因為禪讓制注重品行與能力(或注重賢能等)。(2)根據材料三“周初共分封71國,其中同姓諸侯40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實行分封制,為了鞏固統(tǒng)治,西周實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yōu)橹T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賦,平時鎮(zhèn)守疆土,戰(zhàn)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zhàn)。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wěn)定了政局,擴大了統(tǒng)治范圍?!军c睛】本題考查禪讓制、世襲制、分封制的區(qū)別,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20.材料分析題材料一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材料二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絕其道使并進?!妒酚洝ざ偈?zhèn)鳌坊卮饐栴}(1)材料一是誰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什么建議?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是董仲舒的什么建議?“六藝之科孔子之術”是指哪家學說?推行此學說有什么影響?(3)根據所學知識,當時的皇帝在經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來鞏固統(tǒng)治?【答案】(1)主父偃,漢武帝,“推恩令”。穩(wěn)定社會秩序,加強中央集權(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影響: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3)鹽鐵專賣或者統(tǒng)一五銖錢【解析】【詳解】(1)根據所學和材料一“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可知,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的“推恩令”建議;目的是削弱王國勢力,穩(wěn)定社會秩序,加強中央集權。(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絕其道使并進”可知,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倡儒家學說,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漢武帝采納了這一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tǒng)思想,從此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3)根據所學和材料三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朝廷對經濟的控制,在經濟上采取鹽鐵專賣或者統(tǒng)一五銖錢的措施。21.閱讀材料,探究問題。材料一:公元前385年,秦獻公奪取政權,接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戶籍制度,建立了四個縣,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為后來的商鞅變法做了準備。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諸侯卑秦,丑莫大焉”,決心進行改革。就在此時,商鞅來到秦國。他以“強國之術”說服了孝公,孝公讓他主持變法。材料二:公元前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商鞅被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場地租賃及餐飲合作合同
- 食品銷售合同模板范文
- 洗車店合作合同
- 簡單機械設備租賃合同范本
- 體育賽事運營合作合同
- 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fā)合同2024
- 智慧醫(yī)院綜合智能化系統(tǒng)設計匯報方案
- 船用銅-鋼梯度材料雙絲等離子增材制造工藝及組織性能調控研究
- 鉛鉍共晶合金中Po-210的測定及蒸發(fā)行為研究
- 考慮需求響應的無人車隊軌跡優(yōu)化研究
- 校園保潔培訓課件
- 渠道管理就這樣做
- 大客戶銷售這樣說這樣做
- 精裝修樣板房房屋使用說明
- 喬遷新居結婚典禮主持詞
- 小學四年級數學競賽試題(附答案)
- 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2全冊教案
- 《病理學基礎》知識考核試題題庫與答案
- 人口分布 高一地理下學期人教版 必修第二冊
- 四年級上冊英語試題-Module 9 Unit 1 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外研社(一起)(含答案)
- 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