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章貢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1頁
贛州市章貢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2頁
贛州市章貢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3頁
贛州市章貢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4頁
贛州市章貢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上冊)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在歷史研究和學習中,下列各項中最可靠的材料是()A.“女媧造人”的傳說 B.三星堆出土文物C.電影《孔子》 D.小說《三國演義》【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歷史研究和學習中最可靠的材料是考古發(fā)掘的文物等第一手史料,三星堆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B項正確;未經證實的傳說并不一定是真實的,是第二手史實,不一定真實可靠,排除A項;電影、小說都是摻雜了創(chuàng)作者的感情色情,是第二手史實,不一定真實可靠,排除CD項。故選B項。2.央視《探索?發(fā)現》欄目曾播放過專題片《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在這部專題片中可能看到的生活場景是()A.元謀人使用耒耜勞動 B.北京人懂得用火御寒照明C.河姆渡人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D.半坡居民大面積種植水稻【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懂得使用自然火并學會了保存火種,能夠用火御寒照明,B項正確;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不是農耕時代的居民,不會使用耒耜勞動,排除A項;河姆渡人建造干欄式房屋,大面積種植水稻,排除C項;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排除D項。故選B項。3.“他們已經創(chuàng)造了一種木構房屋這種住宅十分別致,基礎全系樁木構筑。鋪設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蓋頂……”材料中“他們”屬于哪一原始居民()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他們已經創(chuàng)造了一種木構房屋。這種住宅十分別致,基礎全系樁木構筑。鋪設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蓋頂……”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欄式房屋,C項正確;北京人、山頂洞人過著群居的生活,沒有固定的住所,排除AB項;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排除D項。故選C項。4.傳說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堯、舜、禹三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都是通過民主推舉的方式當選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A.世襲制 B.禪讓制 C.分封制 D.奴隸制【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堯、舜、禹”“通過民主推舉的方式當選部落聯盟首領”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首領的產生是通過禪讓制來實現,即把首領位置讓給賢能之人,B項正確;世襲制開始于夏啟,排除A項;分封制是西周時期的地方制度,排除C項;奴隸制指的是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的一種制度,與部落首領推舉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5.歷史小組的同學在了解“夏、商、西周的興亡”這段歷史后,整理出下面的知識點,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B.商起兵攻伐夏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C.商紂王施用酷刑,殘害人民,最后被滅D周武王戰(zhàn)勝商湯,定都鎬京,歷稱西周【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周武王戰(zhàn)勝商紂,定都鎬京,史稱西周。商湯是商朝的建立者,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商起兵攻伐夏桀,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商紂王施用酷刑,殘害人民,最后被滅都符合史實,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6.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是()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銅面具 D.銅像尊【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重達832.84千克,A項正確;四羊方尊端莊典雅,造型簡潔、優(yōu)美雄奇,寓動于靜,排除B項;青銅面具,是一種古代假面,我國多處地方都有出土,形狀各異,排除C項;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銅像尊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7.春秋時期,貴族開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廟;戰(zhàn)國時期,秦國規(guī)定“盜牛者加(枷刑)”。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祭祀方式的變革 B.私有土地的出現C.生產方式的變革 D.兼并戰(zhàn)爭的影響【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春秋時期,貴族開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廟;戰(zhàn)國時期,秦國規(guī)定‘盜牛者加(枷刑)’”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末年,牛耕出現,戰(zhàn)國時期進一步推廣。為保護牛,各國禁止宰殺耕牛,加大對盜牛者的懲罰。故題干現象反映了當時生產方式的變革,C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祖先崇拜的消失,而是貴族禁止用牛祭祀宗廟,排除A項;題干反映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統治者對牛耕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視,這與私有土地的出現以及兼并戰(zhàn)爭的影響沒有直接關系,排除BD項。故選C項。8.郭沫若說: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感覺著春秋戰(zhàn)國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就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A.儒家學說成為正統思想 B.“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C.儒、道、佛并立的局面 D.競相改革的時代風潮【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春秋戰(zhàn)國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B項正確;儒家學說成為正統思想是在西漢時期,排除A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沒有道教,道家產生于東漢末年,排除C項;競相改革的局面與題干信息“思想文化領域”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9.它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它是()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岷江【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它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結合所學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工程構成。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變成天府之國,A項正確;鄭國渠位于關中平原,排除B項;靈渠在今廣西境內,溝通了湘水和漓水,排除C項;岷江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自然形成,排除D項。故選A項。10.呂思勉在《呂著中國通史》中寫到:“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歷史上秦始皇的功績包括()①統一六國②焚書坑儒③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④統一貨幣等⑤反擊匈奴⑥修建陵墓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秦始皇的貢獻有: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反擊匈奴,開發(fā)南越等。①③④⑤符合史實,D項正確;焚書坑儒加強了思想控制、修建陵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屬于秦始皇功績,排除含②⑥的ABC項。故選D項。11.“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麟。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边@是唐詩《詠漢高祖》。下列各項中,與漢高祖劉邦無關的是()A.推翻秦朝 B.巨鹿之戰(zhàn) C.楚漢戰(zhàn)爭 D.建立漢朝【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zhàn)),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了一場重大決戰(zhàn)性戰(zhàn)役——巨鹿之戰(zhàn),最終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與漢高祖劉邦無關的是巨鹿之戰(zhàn),B項符合題意,選擇B項;公元前207年,秦的統治者出咸陽城向劉邦領導的農民軍投降,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秦滅亡后,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項羽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zhàn)爭,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12.漢武帝時期,何武奉皇帝之名巡視荊州,發(fā)現南陽張忠憑借權勢,政行不循法規(guī),貪贓數目巨大。何武掌握證據后檢舉張忠并報告大司農。據此判斷,何武的官職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郡守 D.太尉【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為強化監(jiān)察制度和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全國分為13個監(jiān)察區(qū),即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監(jiān)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豪強及子弟,嚴禁他們?yōu)榉亲鞔?,對州部內所屬各郡進行監(jiān)督。因此根據材料判斷,何武的官職是刺史。B項正確;御史大夫是秦朝掌管監(jiān)察事務的機構,排除A項;郡守是地方的最高掌管,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C項;太尉是秦朝掌管軍事的機構,排除D。故選B項。13.統一是秦漢時代的主題,思想的統一也勢在必然?!八枷氲慕y一”在漢代表現為()A.焚書坑儒 B.無為而治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D.依法治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漢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C項正確;秦朝焚書坑儒,排除A項;西漢初的統治者采用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未能實行思想的統一,排除B項;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西漢初的統治者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減省刑罰,與“思想的統一”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4.近十幾年來,考古學家在在馬來西亞發(fā)掘出與漢代陶片紋飾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亞出土了漢代的錢幣。這些考古發(fā)現證實了()A.張騫出使西域 B.甘英到達波斯灣C.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 D.東南亞是中國版圖【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題干漢代的陶片在馬來西亞出土、漢代的錢幣在印度尼西亞出土,說明中國的陶器、錢幣流通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反映了漢代與這兩個地方有經濟交流。漢武帝以后,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從廣東沿海的港口出發(fā),沿著海岸線,從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題干中考古發(fā)現證明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C項正確;材料沒涉及到張騫、甘英是否出使,排除AB項;“東南亞都是中國版圖”的說法不正確,排除D項。故選C項。15.《史記》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從中能夠查到的史實有()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②賈思勰的《齊民要術》③赤壁之戰(zhàn)④文景之治⑤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從中能夠查到的史實有: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④文景之治;⑤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①④⑤正確,C項正確;賈思勰是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農學家,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東漢末年,②③不在《史記》的記載范圍內,排除ABD項。故選C項。16.下列著名的旅游景點中,與佛教息息相關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洛陽白馬寺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選項D符合題意;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選項A不符合題意;兵馬俑是秦始皇死后的陪葬,選項B不符合題意;山東曲阜孔廟是為了紀念孔子,選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7.把握歷史之間的因果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錯誤的是()A.秦末暴政——大澤鄉(xiāng)起義 B.漢初休養(yǎng)生息——文景之治C.楚漢之爭——西漢建立 D.光武中興——黃巾起義【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光武中興是東漢初年的盛世局面,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二者沒有因果關系。因此,光武中興與黃巾起義搭配錯誤,D項符合題意,選擇D項;秦末暴政引發(fā)了農民起義,西漢初年實行修養(yǎng)生息政策,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楚漢之爭后,劉邦建立西漢,都存在因果關系,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18.劉秀曾詔令說:“今邊郡盜谷五斗,罪至于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廢除此法,同之內郡”。這道詔令所反映的統治措施是()A.釋放奴婢,緩和矛盾 B.監(jiān)管官吏,懲處貪官C.合并郡縣,裁減官員 D.廢除酷法,減輕刑罰【答案】D【解析】【詳解】據題干“今邊郡盜谷五斗,罪至于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廢除此法,同之內郡”可知,這道詔令所反映的統治措施是廢除酷法,減輕刑罰。光武帝為了鞏固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的負擔,減輕刑罰,D項正確;釋放奴婢,緩和矛盾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監(jiān)管官吏,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裁減官員,排除C項。故選D。19.東漢末年,群雄并起。下列示意圖符合公元229年的中國局勢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220年,曹丕稱帝,定城洛陽,魏國建立;221年,劉備稱帝,定城成都,蜀國建立;222年,孫權稱王,定城建業(yè)(南京),229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B項正確;當時曹操已經去世,排除A項;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展開了官渡之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排除C項;266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排除D項。故選B項。【點睛】20.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zhàn)的結果,也是從分裂割據走向逐步統一的過渡。下列對它的評價中,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是()A.局部統一,為大一統創(chuàng)造了條件 B.軍閥混戰(zhàn),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C.政權割據,形成了國家分裂局面 D.破壞民族關系,不利于民族交融【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后,三個政權積極發(fā)展生產和管理所屬地區(qū),使經濟社會都有了一定發(fā)展,相較軍閥混戰(zhàn)是一個進步,局部統一,為西晉完成統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A項正確;綜上所述,BCD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21.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在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下列朝代屬于統一的王朝有()①秦②西漢③東漢④北魏⑤東晉⑥西晉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yè),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劉邦打敗項羽后,統一了全國,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和軍閥割據,結束了兩漢大一統的局面,東漢結束后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此可以東漢也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公元280年,西晉軍隊滅掉了吳國,結束了分裂局面,實現了統一;①②③⑥正確,A項正確;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局面,但不是統一全國;東晉時期多個政權并立,政局復雜;④⑤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22.《宋書》中記載“江南之為國盛矣……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庇纱丝芍ǎ〢.江南地區(qū)尚未開發(fā)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南方經濟超過北方 D.南方經濟發(fā)展迅速【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江南之為國盛矣......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東漢末年開始,北方戰(zhàn)亂,大批北方人遷到江南,給江南地區(qū)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南方經濟發(fā)展迅速,D項正確;江南地區(qū)尚未開發(fā)與題干“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不符,排除A項;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B項;材料并未提到北方經濟發(fā)展狀況,排除C項。故選D項。23.如圖是魏晉時期的墓磚畫,它反映的歷史現象是()A.民族交融 B.江南開發(fā) C.中外交往 D.政權分立【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圖片所給提示信息可知,墓磚畫中,胡人牛耕是北方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學習漢族的農耕。漢人胡食,是漢人與胡人接觸后,仿效他們的飲食。這體現了胡人和漢人的民族交融,A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中外交往,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政權分立,排除D項。故選A項。24.公元383年,東晉在淝水打敗前秦軍隊,這是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與這一事件有關的成語是()A.草木皆兵 B.四面楚歌 C.破釜沉舟 D.朝秦暮楚【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383年,東晉以少勝多,在淝水打敗前秦軍隊。出自淝水之戰(zhàn)的成語有: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A項正確;四面楚歌與楚漢之爭有關,排除B項;破釜沉舟與巨鹿之戰(zhàn)有關,排除C項;朝秦暮楚與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有關,排除D項。故選A項。25.下列對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階段及其特征的歸納描述,不正確的是()A.史前時期——中華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fā)展D.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長期征戰(zhàn)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漢朝繼承秦朝繼續(xù)發(fā)展,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因此,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明清時期的特征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fā)展,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史前時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夏商周時期是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時期,A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26題10分,27題10分,28題14分,29題16分,共50分。)26.閱讀歷史地圖,回答問題。(1)圖1中是哪個朝代的形勢圖?為開發(fā)南疆,該朝在A處興修了哪一水利工程?(2)依據圖2并結合所學,寫出漢代絲綢之路的①起點、②途徑區(qū)域、③最遠到達地區(qū)的古代名稱。(3)圖3現象所處的是什么歷史時期?民族遷徙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1)秦朝;靈渠。

(2)①長安;②西域;③大秦。(3)魏晉南北朝時期;促進了民族交融,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等。(任答一點或言之有即可)【解析】【詳解】(1)根據圖1中都城為咸陽,結合所學可知,圖1是秦朝的疆域圖;為了開發(fā)南疆,秦始皇命人開鑿了溝通湘水和漓水的靈渠。(2)根據圖2結合所學可知,漢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②途徑區(qū)域在玉門關、陽關以西,玉門關、陽關以西的廣大地區(qū)在漢朝時期稱為西域;漢代絲綢之路最遠到達大秦。(3)根據圖3結合所學可知,北方民族遷往中原,中原漢族遷往江南的現象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結合所學可知,民族遷徙促進了民族交融,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等。(任答一點或言之有即可)27.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郭沫若曾說過,“一片甲骨驚天下”。下圖是刻有文字的甲骨和已經釋讀的甲骨文示例。(1)圖中的龜甲最早可能出自哪個朝代?圖中的文字體現了怎樣的造字方法?你如何理解“一片甲骨驚天下”?(2)小明在整理中國古代科技知識,并為文件夾制作知識分類標簽,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空白的知識分類標簽。結合所學知識,選擇一類標簽幫他完善內容(列舉一項成就)。示例:歷法——《太初歷》。材料二書法作為一種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形式,被確定為誕生于魏晉南北朝時代。這一時代詩詞文賦的大繁榮,為書法家提供了藝術的書寫內容。優(yōu)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學內容,改變了書寫者的書寫動機、目的,也轉變了書寫者的心情和意識?!幾浴吨袊糯鷷ㄋ囆g賞析》(3)列舉材料二中“這一時代”的書法家或書法作品?!敬鸢浮浚?)商代;會意;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2)醫(yī)學(其他符合題意也可);歷法——《大明歷》。(其他符合題意也可)。(3)王羲之(《蘭亭集序》)?!窘馕觥俊拘?詳解】根據材料一“刻有文字甲骨和已經釋讀的甲骨文示例”和圖片信息及所學可知,圖中的龜甲最早可能出自商代。圖中的文字體現了甲骨文造字方法中的會意造字方法。根據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小問2詳解】根據題干信息要求,空白的知識分類標簽可以選擇醫(yī)學等種類;任選擇一類標簽進行完善內容即可,如歷法——《大明歷》?!拘?詳解】根據材料二“書法作為一種供人們欣賞藝術形式,被確定為誕生于魏晉南北朝時代”和所學,直接列舉出著名書法家或書法作品,如王羲之,其代表作品是《蘭亭集序》。28.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發(fā)展,就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墩撜Z》(1)根據材料一指出當時稱霸的諸侯是誰?為了稱霸,他打出了什么旗號?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漢書·食貨志》(2)根據材料二概括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兩點,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三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廴眨骸胺蛎徽⒀圆豁?,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薄顿Y治通鑒》(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內容?(4)綜合上述材料,對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有何啟示?【答案】(1)齊桓公;尊王攘夷(尊天子,攘四夷)。(2)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獎勵軍功。(3)北魏孝文帝改革;用漢語。(4)堅持改革、用于創(chuàng)新;改革要符合國情;改革要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改革要順應生產力發(fā)展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根據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執(zhí)掌國政。他采納管仲的建議,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訓練軍隊,使齊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為提高。齊桓公打著“尊天子,攘四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拘?詳解】根據材料“壞井田,開阡陌”可知,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根據材料“急耕戰(zhàn)之賞”可知,獎勵耕戰(zhàn),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拘?詳解】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眾議遷都洛陽,然后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進行改革:用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人貴族聯姻等。材料“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用漢語的措施。【小問4詳解】開放性設問,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圍繞改革創(chuàng)新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堅持改革、用于創(chuàng)新;改革要符合國情;改革要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改革要順應生產力發(fā)展等。29.歷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強對地方管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滅了商,席卷整個中國北方……靠當時用馬車傳遞的原始通訊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轄這樣大的區(qū)……周王授權給一大批諸侯,這些諸侯大部分是國王的后裔和親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認周宗主權、與國王沒有血緣關系的國王親信和地方貴族。——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革》(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實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據材料概括當時實行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新皇帝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中國,他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成若干行政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