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北京市豐臺區(qū)第十二中學高三(最后沖刺)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從適用范圍看,《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國家制定的A.適用于所有羅馬人的法律 B.調整國內民族關系的法律C.調整公民內部關系的法律 D.調整羅馬人與外來人關系的法律2.明代《太函集》記載了嘉靖年間商人朱云治經營制鐵業(yè)的活動:“朱處士云治,字天鐸,海陽(安徽休寧縣)新溪人也?!瓘男仲Z閩,蓋課鐵冶山中,諸傭人率多處士長者……業(yè)大饒?!睋丝芍?,明朝中后期A.工場手工業(yè)比較發(fā)達 B.雇傭勞動現(xiàn)象較為普遍C.商業(yè)資本流向有所變化 D.民營冶礦業(yè)開始發(fā)展3.“他所闡釋的,似乎就是對世俗的快樂與權利,保持一種斯多噶派式的漠然。以及回歸過去的空幻而單純的生活。他的遺著,有異常簡潔的文體,極為幽懸,一如謎語?!辈牧现械摹八?是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4.“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寫到:“1999年12月,中國發(fā)放第一張社會保障卡。全國逐步推行社會保障卡制度,人民群眾從此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社會保障服務。截止到2018年底,社會保障持卡人數達到12.27億人?!鄙鐣U现贫戎鸩酵晟频臈l件有①綜合國力提升②信息技術推廣③法制建設進步④城鄉(xiāng)差別消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總結到:“瑞金時代是最純潔、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時我們的事特別困難,結果是失敗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逼湟庠趶娬{A.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作用B.繼續(xù)堅持新民主主義政治路線C.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D.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6.有學者認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過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領土,屏衛(wèi)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過血緣紐帶達到合族的不變。據此可知,通過這一“分”“合”,西周A.開始重視宗法血緣關系 B.專制主義體制初步建立C.政府行政管理逐漸垂直化 D.國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7.閱讀19世紀中后期美國百萬富翁數量統(tǒng)計表:時間數量財富來源占有社會總財富(%)1861年前僅有幾人主要是大農場主3.6%1892年4047人財富繼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業(yè)、商業(yè)、鐵路業(yè)9.6%(數據來源:李慶余、周桂銀等《美國現(xiàn)代化道路》)對此表認識最準確的是()A.重化工業(yè)已是美國工業(yè)的主導部門 B.財富集中引發(fā)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C.汽車、飛機等新興制造業(yè)迅速崛起 D.生產組織形式變革加劇貧富分化8.下表為1933—1939年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人數及其所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的統(tǒng)計表。對表中變化趨勢解讀正確的是,美國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數(萬)11714711278.918868117比重(%)6.37.25.23.17.22.83.5A.國家干預經濟取得成效 B.階級矛盾十分尖銳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貧富差距逐步擴大9.下表反映了1919年和1925年蘇俄(聯(lián))農村每個成年人消費量(單位:千克)的變化情況。此變化主要是由于A.農業(yè)生產技術革新 B.政府減輕了農民負擔C.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D.工業(yè)化建設全面開展10.1858年美國代表向直隸總督譚廷襄建議“中國應派領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國僑民”,譚以“向不遣使國外”為由拒絕。后因履行《天津條約》“互派使節(jié)”條款,清政府考慮禮儀問題“用中國人為使,誠不免為難”,于1868年委任前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擔任中國特使出使歐美等國。這反映出A.華夷觀念影響外交行為 B.近代中國外交開始出現(xiàn)制度性變化C.傳統(tǒng)朝貢體系已經解體 D.清政府力圖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11.下表為1958~1963年中國產業(yè)結構變動情況,其中20世紀60年代初數據變化表明當時A.國民經濟“八字”調整方針的卓有成效B.向現(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的轉型已基本完成C.以工業(yè)化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得以貫徹D.中蘇關系破裂導致中國工業(yè)發(fā)展停滯12.《海國圖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將其增補到百卷,增補情況如下表所示。據此可知,魏源A.帶有明顯的政治意識傾向 B.渴望國人深入了解西方C.擁有居安思危的家國情懷 D.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識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一:2010年1月5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任仲平的署名文章《迎戰(zhàn)國際金融危機的“中國答卷”》,以下是文章摘選:國家能力是國家將自己的意志、目標轉化為現(xiàn)實的能力。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標準。對危急情況的應對水平,往往更能直觀地呈現(xiàn)“國家能力”的高下?!v觀歷史,每次大的經濟危機都曾重創(chuàng)世界經濟,同時又催生新的發(fā)展機遇。在危機中抓住機遇的國家,通常率先復蘇并占據新一輪發(fā)展的制高點?!鹑谖C重塑了世界經濟版圖。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造就了中國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的聲音被世界認真傾聽,社會主義中國的“國家力量”舉世矚目。這樣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有學者提出,中國近代的衰落,并非完全源于經濟與科技的落后,直到18世紀末中國的GDP仍占全球的1/3。老大帝國實力不衰,余威仍在,卻終至山河破碎、備受凌辱,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能力”的持續(xù)下降。當政者對人民凝聚力的喪失、國家對社會組織動員能力的衰退,讓偌大的中國一盤散沙,這才會在列強環(huán)伺中一觸即潰。材料二:山東航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張幸福2009年5月赴美國哈佛大學學習考察,在此期間寫下了3萬多字的學習筆記和考察有感,取名為《哈佛日記——學習與思考》,以下為日記片斷:5月30日,星期六,晴,57-66F,游覽萊克星頓、康拉德鎮(zhèn)。第一次聽美國人看中國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那時候我在煙臺市芝罘區(qū)工作,接待美國紐約州一個專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中小企業(yè)訪問團。訪問團團長告訴我,他是第一次到中國來,這次他們去過北京、上海、西安、煙臺,感觸很大。他過去了解的中國主要是從電影中了解的,大草原、大馬、大辮子。從紐約出發(fā)前,他做好了從北京下飛機后騎馬到煙臺的準備,他專門帶了騎馬的衣服和鞋。想不到,煙臺與北京直通飛機,而且城市也這么漂亮,這么現(xiàn)代。我問隨團的一個團員,他關于中國知道多少,他說他知道中國有孫子兵法和古老的關于性保健方面的一些辦法。我當時感到不可思議,如果說他知道孔子和中國功夫還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這些。在哈佛的課堂上,我感到現(xiàn)在的美國人更關心中國的有三大問題:……三是中國崛起的問題,特別是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同一個傳統(tǒng)的大國的關系問題。講課的老師反復講的是這三個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上,美國人看到了中國的作用,看到了中國發(fā)生的變化?!谌齻€問題,美國人認為,從世界發(fā)展史上,一個新興國家的崛起必然會同原來的傳統(tǒng)大國發(fā)生矛盾,甚至有的美國人認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與此有關?!瓘拿绹丝粗袊淖兓腋惺艿搅俗鎳l(fā)生的變化,感受到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感受到了中國正在積極地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問題:(1)以美國為例說明材料一中的“在危機中抓住機遇的國家,通常率先復蘇并占據新一輪發(fā)展的制高點”觀點。(2)導致材料二中美國紐約訪問團團長對中國誤解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二中作者為何會發(fā)出“如果說他知道孔子和中國功夫還好理解,偏偏他知道不是這些”的感嘆?(4)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1840年以來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的看法。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15世紀晚期開始,英國就展開了長達三百多年的保護主義探求:1485年亨利七世推出了大力支持羊毛工業(yè)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1699年通過“羊毛法案”禁止進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1700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禁止銷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721年,英國首相沃波爾以提升制造業(yè)為目標,推行明確的重商主義政策改革。1760年至1830年是英國產業(yè)革命時期,雖然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fā)表的(國富論)中提倡自由貿易,但是1815年英國仍通過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對農業(yè)的保護力度,一直到1846年,當英國產業(yè)革命已經完成相當一段時間后,英國才通過取消《谷物法》,開始了維護其工業(yè)絕對領先地位的貿易自由化進程。——摘編自張學博《英美歷史上的貿易保護主義》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兩次石油危機使世界經濟增長緩慢,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在美國不斷增強,逐漸形成了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美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和老貿易保護主義相比,過去主要是通過限制進口來保護國內產業(yè),其手段是構筑高關稅壁壘,而現(xiàn)在更側重非關稅壁壘。一些非關稅壁壘目前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干預外貿、限制進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為了實現(xiàn)本國的貿易利益最大化,美國舉雙手贊成貿易自由化,積極參與GATT和WTO的談判,同時又不斷地帶頭實施各種貿易保護。1984年美國國會通過的《貿易與關稅法案》,1988年經里根總統(tǒng)簽署,正式成為美國法律的《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案》,都帶有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幾詤菍W安《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前生后世》(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近代英國相比,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新變化,并談談你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試題分析:《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公民法,主要是調整羅馬分民內部的關系,C項符合題意;A項本身表述錯誤,羅馬法不適用于奴隸,不合題意;B、D項是羅馬萬民法的內容,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法·《十二銅表法》。2、C【解析】

材料中朱云治把資金投放于生產領域,進而使用傭工開采礦山,直接控制生產獲取利潤,具有工場手工業(yè)的某些形態(tài),反映了商業(yè)資本向工業(yè)資本轉化的傾向,故選C項;使用傭工經營說明具有工場手工業(yè)的某些形態(tài),但不能說工場手工業(yè)發(fā)達,故A項錯誤;B項錯在“普遍”一詞;題干材料中沒有明中期以前民營冶礦業(yè)的發(fā)展信息,不能推斷出民營冶礦業(yè)開始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C。3、A【解析】

材料“保持一種斯多噶派式的漠然”“回歸過去的空幻而單純的生活”“極為幽懸,一如謎語”表明該思想家的思想帶有無為的思想。結合百家爭鳴可知,“他”指的是老子。A正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禮”,材料未體現(xiàn),B錯誤;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材料未體現(xiàn),C錯誤;墨子提出“兼愛”“非攻”“尚賢”的主張,材料未體現(xiàn),D錯誤。故選A。4、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主要利益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信息技術推廣和法制建設進步,故A項正確。5、A【解析】

從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954年”和“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等信息來看,毛澤東意在強調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作用。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作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故答案為A項。1954年已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排除B項;1957年《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講話是強調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排除C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D項?!军c睛】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了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了包括全體中國人民在內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推翻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斗爭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走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道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就是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新歷史時期,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6、D【解析】

西周依據宗法制實行分封,一定程度上拓展國家疆域和鞏固了統(tǒng)治,故選D項;宗法血緣關系在西周前就得到了重視,排除A項;西周時期并未建立專制主義體制,排除B項;分封制下對地方實行的是間接管理,排除C項。故選D。7、D【解析】

材料數據表明,19世紀末美國百萬富翁數量大大增長,財富來源多集中于制造業(yè)、商業(yè)和鐵路業(yè),百萬富翁占有社會總財富的比例明顯提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進了壟斷組織的產生,這會進而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因此,對此表認識最準確的是生產組織形式變革加劇貧富分化,故D正確;材料數據不能說明重化工業(yè)已是美國工業(yè)的主導部門,故A錯誤;材料信息不是說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原因,故B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汽車、飛機等新興制造業(yè),故C錯誤。8、A【解析】

表格數據反映了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依據羅斯福新政可知,羅斯福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發(fā)展手段減緩了階級矛盾,意味著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A正確;表格數據反映了階級矛盾稍有減緩,B錯誤;但從罷工人數所占比例不能反映其政治制度的完善,C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國的貧富差距的變化,D錯誤。故選A。9、C【解析】

從1919年到1925年,蘇俄(聯(lián))農村每個成年人消費量增加,說明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活躍了市場,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故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農業(yè)生產技術革新問題,A錯誤;材料無法農民負擔問題,排除B;1928年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全面開展,D錯誤。10、A【解析】

清政府之所以不派遣中國人擔任駐美使節(jié),原因是禮儀問題,故委任蒲安臣擔任中國特使,由此可知,當時的中國依然有華夷觀念,A正確;特使是臨時設置,不屬于制度性規(guī)定,近代中國外交開始出現(xiàn)制度性變化應當是設置總理衙門,排除B;甲午戰(zhàn)爭后朝貢體系徹底瓦解,排除C;清政府委任蒲安臣為特使,實際上是在履行條約內容,排除D。11、A【解析】

本題以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八字”調整方針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表中20世紀60年代初數據顯示第一產業(yè)比重迅速增加,而第二產業(yè)比重相對下降。這是由于落實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八字”方針,解決“大躍進”以來工、農業(yè)比例嚴重失調問題,A項正確,C項錯誤;60年代中國工業(yè)化轉型并沒有完成,B項錯誤;60年代第二產業(yè)比重有所下降,但工業(yè)發(fā)展并非停滯,D項錯誤。12、B【解析】

魏源在六十卷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海國圖志》的內容,將其增加到百卷,這說明魏源渴望國人深入了解西方,故選B項;就其增補情況來看,主要集中于對地理知識和武器的介紹,不能說明其政治意識傾向明顯,排除A項;當時是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家開始遭受西方殖民侵略,這不是居安,而是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排除C項;材料反映魏源重點介紹了世界各國的地理知識,但不能說明其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識,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故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中,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采取國家干預經濟、采取提高國民消費能力的方式,改造了近代資本主義制度,從而使美國走出危機,率先復蘇。(也可以回答二戰(zhàn)以后,面對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美國通過第三次科技革命,又一次占據了新一輪發(fā)展的制高點。如果學生能回答出教材沒有涉及的內容,如網絡危機、石油危機等美國的應對,都可以相應賦分)(2)中國國際地位的下降;中美社會制度的不同;美國為首西方世界對新中國的封鎖;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等(3)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也反映出中國人對美國的陌生。中國受儒家思想影響深遠,但對美國以商品經濟為主要經濟形式的國家而言,孫子兵法更為實用,保健知識更符合其以人為本的文化特質。(4)本題采用分層評分法,按以下五個遞進的層次評分:第一層:前結構: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包括將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僅理解為提升而忽略近代以來中國國際地位的下降),只有結論而沒有用材料加以論述,或回答與材料無關。(0-3分)第二層:單點結構:從一個角度用一個材料來進行論述。如:只從政府報道或只從私人視角。(3-6分)第三層:多點結構:使用多個材料或線索,進行單一維并的解釋。如能考慮兩則不同材料,能從政府和民間的角度,但考慮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卻只從中國方面入手而忽視變化的相對性,即參照對象國際地位的下降或停滯不前或發(fā)展緩慢或發(fā)展迅速。(5-10分)第四層:關聯(lián)結構:能在多個材料或角度間建立關聯(lián),并對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作出解釋。即材料上區(qū)分兩則材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