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專項訓練04文言文閱讀(提升訓練)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2022年_第1頁
考點專項訓練04文言文閱讀(提升訓練)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2022年_第2頁
考點專項訓練04文言文閱讀(提升訓練)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2022年_第3頁
考點專項訓練04文言文閱讀(提升訓練)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2022年_第4頁
考點專項訓練04文言文閱讀(提升訓練)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下冊2022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4文言文閱讀

【提升訓練】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報孫會宗書

楊,輝

擇既失爵位家居,治產(chǎn)業(yè),起室宅,以財自娛。歲余,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知略士也,與輝

書,諫戒之。為言大臣廢退,當闔門惶懼,為可憐之意;不當治產(chǎn)業(yè),通賓客,有稱譽。,陣宰相子,少顯

朝廷,一朝暗昧,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報會宗書目:

“,陣材朽行穢,文質(zhì)無所底,幸賴先人馀業(yè),得備宿衛(wèi)。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

會。足下哀其愚朦,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言鄙

陋之愚心,則若逆指而文過:默而自守,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輝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為理售,總領(lǐng)從官,與聞政事。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

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并力,陪輔朝廷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食之責久矣。懷祿貪勢,不能自

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當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意得全其首領(lǐng),復

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竊自念過已大

矣,行已虧矣,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以給公上,不意當復用此為譏

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

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如軍歌者數(shù)人,酒后

耳熱,仰天撫凈而呼嗚嗚。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箕。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

時?’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淫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陣幸有余祿,方氽賤販貴,

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陣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義者猶隨風而靡尚何

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撸浯蠓蛑庖?;明明求財利,??掷Хφ?,息勺

之事也?!实啦煌幌酁橹\,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仆哉?

方當盛漢之隆,愿勉旃,無多談?!?/p>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o

A.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輝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B.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作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C.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作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D.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輝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侯”,秦漢時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稱徹侯、列侯。

B.“奴婢”,舊時指喪失自由、為主人無償服勞役的人,通常男稱婢、女稱奴。

C.“缶”,瓦器,用來盛酒漿,秦人常擊打這種酒器作為歌唱的節(jié)拍。

D.“庶人”,泛指無官爵的平民百姓。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悻的好友孫會宗見他失去了爵位,在家中做事過于張揚,于是寫信勸告楊輝為人要低調(diào),不要經(jīng)

商,也不要與賓客多交往,是真心為楊悻著想。

B.楊輝說做官時未能有所建樹和表現(xiàn),來宣揚道德教化,又不能和眾同僚同心協(xié)力,幫助朝廷完善所疏

漏的事情,表現(xiàn)了未能勝任官職的自責之意,因而對被免去爵位沒有什么意見。

C.楊輝說自己背負了竊取官位吃白飯的罪責很久了,因留戀官位俸祿貪圖權(quán)勢而遭遇變故,實是憤激的

反語,是為自己橫遭毀謗失官鳴不平。

D.楊輝借用董仲舒的話強烈表達了自己甘愿做一個自由自在的百姓的愿望,表現(xiàn)了他桀鷲不馴的個性特

點°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言鄙陋之愚心,則若逆指而文過。

(2)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

5.清人余誠評此文道:“行文之法,字字翻騰,段段收束,平直處皆曲折,疏散處皆緊煉,則酷肖其外

祖。''試舉文中一例,說明你對“平直處皆曲折”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1.B

2.B

3.B

4.(1)向你說出我鄙陋的蠢念頭,似乎是忤逆了你的指教,而為我自己文過飾非。

(2)我私底下想,我的過錯己經(jīng)很大了,行為已經(jīng)很惡劣了,長久做個農(nóng)夫直到死吧。

5.看似平直,實則曲折,即表面上看似是平直的敘述,背后卻有著意味深長的內(nèi)涵,此處是指楊輝為自

己鳴不平的表現(xiàn)。比如第四段中“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

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人,酒后耳熱,仰天撫缶而呼嗚嗚“,聯(lián)系后文來看,這段平直的敘述中實則是對孫

會宗信件內(nèi)容中隨世俗之意批評自己的駁斥,為自己被認為是“淫荒無度’’行為進行辯解,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

深深的不滿。

【解析】

1.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地位卑賤的人,是眾人誹謗的對象,我常因此不寒而栗。即使是素來了解我的人,尚且隨風而倒譏

諷我,哪里還會有人來稱頌我呢?

“眾毀所歸”,“眾”是“毀”的主語,不可斷開,排除AC。

“尚”表示語意遞進一層,引起復句的后句,一般放在后句句首,在其前斷開;“稱譽”是個固定詞組,中間

不應斷開,排除D。

故選Bo

2.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B.“通常男稱婢、女稱奴”錯誤,“奴婢”,通常男稱奴、女稱婢。

故選Bo

3.

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原文內(nèi)容的能力。

B.“因而對被免去爵位沒有什么意見”錯誤,根據(jù)原文評價“輝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暗昧,語言見廢,內(nèi)

懷不服'’和他自己信件最后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仆哉”可見,實際包含著對自

己無辜被免去爵位的不滿。

故選Bo

4.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點:

(1)“言”,說出;“愚心”,愚蠢的念頭;“逆指”,忤逆了你的指教;“文過”,文過飾非,掩飾自己的過

錯。

(2)“竊”,私下;“過”,過錯;“虧”,惡劣;“沒世”,指終身,直到死亡。

5.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評價文章寫作技巧的能力。

“平直處皆曲折”,意思是看似平直,但實際上暗藏曲折深意。

本文楊輝全篇看似直接在敘述自己的遭遇,但字里行間充滿著對自己無辜而“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之意。

文中例子如第三段“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雖然自稱是“懷祿

貪勢,不能自退”,卻仍舊指出自己是“橫被口語”,可見他內(nèi)心對于自己無辜被罷黜內(nèi)懷不滿,并不心服口

服。

“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nóng)夫以沒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以給公上,不

意當復用此為譏議也“此處說自己退隱后打算做個農(nóng)夫,為國家交稅直到死去,即自己已無心再涉足官

場,然而卻依然招致他人(此處顯然更指寫信的孫會宗)的非議,流露出“進也錯”“退也錯”的強烈不滿。

第四段中“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

人,酒后耳熱,仰天撫缶而呼嗚嗚“,聯(lián)系后文“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輝者猶隨風而

靡,尚何稱譽之有”來看,這段平直的敘述中實則是對孫會宗信件內(nèi)容中隨世俗之意批評自己的駁斥,為

自己被認為是“淫荒無度''行為進行辯解,流露出對友人不理解自己還隨世俗一起來指責自己的不滿。

參考譯文:

楊輝喪失爵位,回家閑居,就治理產(chǎn)業(yè),建造房舍,靠家產(chǎn)自取歡樂。一年多以后,他的朋友安定太

守西河人孫會宗,一個有見解有謀略的人,寫給楊,輝一封信,規(guī)勸告誡他。對他說大臣被廢黜,應當關(guān)起

門來惶恐地反思,表現(xiàn)出值得憐憫的意思;不應當治理產(chǎn)業(yè),結(jié)交賓客,有人贊美。楊輝是宰相的兒子,

年輕時在朝廷中就名聲顯揚,因一時擷涂,語言有失而被罷官,心中不服。他答復孫會宗的信說:

“我才能低下,行為卑污,外部表現(xiàn)和內(nèi)在品質(zhì)都未修養(yǎng)到家,幸而靠著先輩留下的功績,才得以充

任宮中侍郎官。又遇到非常事變,因而獲得爵位。但始終未能稱職,結(jié)果遭遇了災禍。你哀憐我的愚昧,

特地來信教導我不夠檢點的地方,懇切的情意甚為深厚。但我私下卻遺撼你沒有深入思考事情的本末,而

輕率地表達了一般世俗眼光的偏見。向你說出我鄙陋的蠢念頭,似乎是忤逆了你的指教,而為我自己文過

飾非;沉默不說吧,又恐怕違背了孔子提倡每人應當直說自己志向的原則。因此我才敢簡略地談談我的愚

見,希望你能細看一下。

我家正當興盛的時候,做大官乘坐朱輪車的有十人,我也備位在九卿之列,爵封通侯,總管宮內(nèi)的侍

從官,參與國家大政。我竟不能在這樣的時候有所建樹,來宣揚皇帝的德政,又不能與同僚齊心協(xié)力,輔

佐朝廷,補救缺失,已經(jīng)受到竊居高位白食俸祿的指責很久了。我貪戀祿位和權(quán)勢,不能自動退職,終于

遭到意外的變故,平白地被人告發(fā),本人被囚禁在宮殿北面的樓觀內(nèi),妻子兒女全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里。在這個

時候,自己覺得全族抄斬也不足以抵償罪責,哪里想得到竟能保住腦袋,再去奉祀祖先的墳墓呢?我俯伏

在地想著圣主的恩德真是無法計量。君子沉浸在道義之中,快樂得忘記憂愁;小人保全了性命,快活得忘

掉了自身的罪過。我私底下想,我的過錯已經(jīng)很大了,行為已經(jīng)很惡劣了,長久做個農(nóng)夫直到死吧。因此

親自率領(lǐng)妻子兒女,竭盡全力耕田種糧,植桑養(yǎng)蠶,灌溉果園,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用來向官府交納賦稅,想不到

又因為這樣做而被人指責和非議。

人的感情所不能限制的事情,圣人也不加以禁止。所以即使是最尊貴的君王和最親近的父親,為他們

送終服喪,也有結(jié)束的時候。我獲罪以來,已經(jīng)三年了。種田人家勞作辛苦,一年中遇上伏日、臘日的祭

祀就燒煮羊肉烤炙羊羔,斟上一壺酒自我慰勞一番。我的老家本在秦地,因此我擅長唱秦地的民歌;妻子

是趙地的女子,平素擅長彈瑟,奴婢中也有幾個會唱歌的。喝酒以后耳根發(fā)熱,昂首面對蒼天,信手敲擊

瓦缶,按著節(jié)拍嗚嗚呼唱。歌詞是:’在南山上辛勤種田,荊棘野草多得沒法除清。種下了一頃地的豆子,

只收到一片無用的豆莖。人生還是及時行樂吧,等享富貴誰知要到什么時辰!’碰上這樣的日子,我興奮得

兩袖甩得高高低低,兩腳使勁蹬地而任意起舞,的確是縱情玩樂而不加節(jié)制,但我不懂這有什么過錯。我

幸而還有積余的俸祿正經(jīng)營著賤買貴賣的生意,追求那十分之一的薄利。這是君子不屑而只有商人才干的

事情,備受輕視恥辱,我卻親自去做了。地位卑賤的人,是眾人誹謗的對象,我常因此不寒而栗。即使是

素來了解我的人,尚且隨風而倒譏諷我,哪里還會有人來稱頌我呢?董仲舒不是說過:’急急忙忙地求仁求

義,常擔心不能用仁義感化百姓,這是卿大夫的心意;急急忙忙地求財求利,常擔心貧困匱乏,這是平民

百姓的事情。,所以信仰不同的人,互相之間沒有什么好商量的,現(xiàn)在你還怎能用卿大夫的要求來責備我

呢?

如今正當大漢朝的鼎盛時期,祝你飛黃騰達,不要再來同我多說?!?/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焚琴子傳

顧天石

焚琴子者,姓章氏,閩之諸生也。為人磊落不羈,傷心善哭,類古之唐衢、謝翱,而才情過之。為詩

文,下筆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鄉(xiāng)不,文已為主司所賞。及觀五策①,指陳時事太過,至斥耿氏以為包藏叛志。主司乃懼不敢錄,遂

下第。生遂棄諸生不為。登鼓山所謂天風海濤亭者,北望神京,痛哭失聲曰:“余且燒其詩書,絕筆不為文

矣!”

生既不得志,出游于潮。過潮刺史韓文公廟,讀其《逐鱷文》②,哭之。又歷韶、惠、廣、雷諸郡,

悲嶺海之煙瘴,思寇萊公③謫雷時,枯竹生筍,蠟淚成堆,風流如在也,則又哭之哀。聽鷗鴿作“行不得

哥哥''聲,則抗音而哭以亂其鳴。

久之,學琴于惠州僧上振,得其音節(jié)之妙,遂歸,變姓名,以琴游八閩。王公大人爭延致而聽其琴。

有愿從而學者,雖善,然終莫能及也。

久之,閩人目生為琴師,雖江浙間,頗多聞其名者。然當?shù)啦灰远Y遇,招亦不往,往亦不為久留。常

酒后耳熱,摔琴于地,引滿大卮,放言高論,驚其座賓。談古今得失,雖老師宿儒,深通經(jīng)濟者,不能難

也。

其最愛拿手日金蘭,亦善琴,獨得生傳,常負奚囊從生游數(shù)千里外。生詩成,金蘭輒繕錄之盈帙。客

訪生不遇,金蘭代為款接,以生驚人句示人。由是人頗異之,以為抱負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隱于人。

生篤于伉儷婦陳氏少生十歲亦頗知書嗜音生嘗入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鬢彭蕭疏顧而樂之以為閨房清課

亦人生韻事。忽一日謂其婦曰:“吾向聞紅顏薄命。卿才情如此,而推命者多言歲行在卯當死。豈汝亦天上

人,不久當去耶?“因感慨悲傷,為彈《別鵠離鸞》之曲,曰「琴音和,吾與汝尚無恙,然第七弦無故忽

絕,少而慧者當之。'‘居數(shù)日,金蘭死。生撫尸一哭,不勝其悲,吐血數(shù)斗,曰:“吾死后,《廣陵能》絕

矣。''遂焚其琴,不復鼓也。因自苫“焚琴子生至康熙丁巳,年四十九,竟卒。

(選自《辟疆園文鈔》,有刪減)

【注】①策:兼論。②《逐鱷文》:唐代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借勸誡鱷魚搬遷來鞭笞當時禍

國殃民的藩鎮(zhèn)大師和貪官污吏。③寇萊公:寇舉,北宋政治家,因力主抗戰(zhàn)被貶,死于雷州。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生篤于伉儷婦陳氏/少生十歲/亦頗知書嗜音/生嘗入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鬢影蕭疏/顧而樂之/以為閨房

清課/亦人生韻事

B.生篤于伉儷婦陳氏/少生十歲/亦頗知書嗜音/生嘗入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鬢影蕭疏/顧而樂之/以為閨房/

清課亦人生韻事

C.生篤于伉儷/婦陳氏/少生十歲/亦頗知書嗜音/生嘗入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鬢影蕭疏/顧而樂之/以為閨房

清課/亦人生韻事

D.生篤于伉儷/婦陳氏少生/十歲亦頗知書嗜音/生嘗入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鬢影蕭疏/顧而樂之/以為閨房/

清課亦人生韻事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試”是科舉時代各省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的考試,中試者稱為“舉人”。

B.“童子”即童生。明清時期,凡中舉以前,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

C.《廣陵散》是中國古代十大著名古琴曲之一,三國時期曹魏嵇康以善彈此曲著稱。

D.“號”也叫“別稱”“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號和名必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焚琴子胸懷坦蕩,舉止不受約束。他文采很好,在鄉(xiāng)試時他的文章被主考官賞識。

B.焚琴子琴技精妙,曾改換姓名帶著琴游于八閩,王公大人爭著邀請他,聽他彈琴。

C.焚琴子常常喝酒后大發(fā)議論。談論古今得失,即使老師、儒生和商人也難不倒他。

D.焚琴子最愛童子金蘭,親授其琴技,金蘭死后,焚琴子焚毀琴來表達自己的悲傷。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思寇萊公謫雷時,枯竹生筍,蠟淚成堆,風流如在也,則又哭之哀。

(2)由是人頗異之,以為抱負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隱于琴。

10.焚琴子“善哭”,請簡要概括他為他人而哭的事件。

【答案】6.C

7.D

8.C

9.(1)想到寇萊公被貶雷州之時,枯竹長出新筍,蠟燭淚流成堆,遺風余韻如在眼前,于是又悲哀痛哭。

(2)因此人們感到他與眾不同,認為他是抱負不同尋常的讀書人,因為不得志將心志隱藏在琴中。

10.①被韓愈《逐鱷文》感動(百姓遭受疾苦);

②忠臣被貶,遭受陷害;

③知音逝去。

【解析】

6.

本題考查考生文言閱讀與斷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譯是:焚琴子對夫妻感情忠貞深厚,妻子陳氏,小他十歲,也非常懂得書、喜愛琴。焚琴子曾經(jīng)

給妻子鼓琴,茶香飄入窗戶,鬢發(fā)影子清麗灑脫,看了便快樂,認為是閨房中清雅的功課,是人生情韻之

事。

“生篤于伉儷”是狀語后置句,結(jié)構(gòu)和語意完整,與下文要斷開,排除AB;

“少生,,與“卜歲”語意聯(lián)系緊密,不可斷開,排除D;

“閨房清課''作"以為”的賓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BD。

故選Co

7.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學文化知識的能力。

D.”號和名必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錯,號與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

故選D。

8.

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即使老師、儒生和商人也難不倒他”錯誤,原文的表述是“談古今得失,雖老師、宿儒、深通經(jīng)濟者,不

能難也”,意思是“談論古今得失,即使是長期鉆研儒家經(jīng)典、非常精通經(jīng)世濟民的人,也不能難倒他”,文

中的“老師”指學官,“經(jīng)濟”是“經(jīng)世濟民”的意思、。

故選C。

9.

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1)“謫”,被貶;“風流”,遺風余韻。

(2)“由是”,因此;“異”,意動,認為……與眾不同;“非?!?,不同尋常;“隱于琴”,省略句,(將心

志)隱藏在琴中。

10.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過潮刺史韓文公廟,讀其《逐鱷文》,哭之''可知他因百姓遭受疾苦,被韓愈《逐鱷文》感動而哭;

由'‘思寇萊公謫雷時,枯竹生筍,蠟淚成堆,風流如在也,則又哭之哀”可知他因寇萊公被貶,忠臣被貶、

遭受陷害而哭;

由“居數(shù)日,金蘭死。生撫尸一哭,不勝其悲,吐血數(shù)斗”可知他與妻子夫妻感情忠貞深厚,他因妻子去

世、知音死去而哭。

參考譯文:

焚琴子,姓章,是福建的秀才。為人光明磊落而又豪放不羈,每遇傷心事容易放聲痛哭,類似古代的

唐衢、謝翱,但才情又超過了他們。寫作詩文,下筆洋洋計千言,都能使人的內(nèi)心深受感動。

庚子年參加鄉(xiāng)試,(焚琴子的)文章已為主考官所賞識。等到(主考官)看到他的五篇策論,(發(fā)現(xiàn)他的策

論)太過于指明陳述時事,極力斥責耿氏認為他有包藏叛逆的心。主考官于是害怕(招禍)不敢錄?。ㄋ?,于

是(他)落了榜。焚琴子就放棄秀才身份不再參加科舉考試。登臨鼓山上所謂“天風海濤亭“,北望京城,放

聲痛哭說:“我將燒掉自己的詩書,停筆不再寫文章了!”

焚琴子仕途不得志以后,出游到了潮州。訪問潮州刺史韓文公廟,讀了他的《逐鱷文》為其痛哭。后

又游歷了韶、惠、廣、雷各州郡,為嶺海多瘴氣而悲,想到寇萊公被貶雷州之時,枯竹長出新筍,蠟燭淚

流成堆,遺風余韻如在眼前,于是又悲哀痛哭。聽到鵡搗鳥“行不得哥哥”的啼鳴聲,就又高聲大哭起來擾

亂了鵡鵠鳥的鳴叫聲。

過了一些時候,(焚琴子)向惠州一個叫上振的和尚學彈琴,學到了他高超的琴技,就回去了,改名換

姓,憑借著琴藝游歷閩地八方。王公大人爭相邀請他,聽他彈琴。有愿意跟從他學習琴藝的人,雖然學得

很好,可是始終不能趕上他的水平。

時間長了,閩地的人都把焚琴子當作琴師。即使是江浙一帶,也有好多人聽聞他的大名。然而有權(quán)勢

的人不以禮相待,請他也不前往,去了也不久留。常常在酒酣耳熱之際,把琴摔到地上,舉起滿滿的一大

杯酒,高談闊論,驚動滿座賓客。談論古今得失,即使是長期鉆研儒家經(jīng)典、非常精通經(jīng)世濟民的人,也

不能難倒他。

他最喜愛的童生叫金蘭,也擅長彈琴,獨得焚琴子的真?zhèn)?。(金蘭)常背著詩囊跟著焚琴子游歷到幾千

里之外。焚琴子的詩作好了,金蘭便抄錄下來,裝滿了布袋。有客人來拜訪焚琴子沒有遇見,金蘭代替他

接待,拿出焚琴子所寫的驚人詩句給客人看。因此人們感到他與眾不同,認為他是抱負不同尋常的讀書

人,因為不得志將心志隱藏在琴中。

焚琴子對于夫妻感情忠貞深厚,夫人陳氏比他小十歲,也非常有文化,愛好音律。焚琴子曾歸家為他

的妻子彈琴,茶香飄進窗子,妻子那云鬟高挽的疏疏落落的倩影,看了就十分快樂,認為這是閨房中清雅

的功課,也是人生風雅之事。忽然有一天,焚琴子對他妻子說:“我一向聽說紅顏薄命。你有這樣出眾的才

情,算命的人大多說‘歲行在卯’你該當死去。難道你也是天上的人,不久應當離開了嗎?“因此感慨悲傷,

為妻子彈了《別鵠離鸞》之曲,說:“琴音和諧,我和你沒有災禍,但第七弦無緣無故突然斷了,年少聰

明的人(會)遭受災禍?!?過了幾天,金蘭死去。焚琴子撫尸大哭,經(jīng)不住自己心中的悲傷,吐了幾斗鮮血。

說道:“我死以后,《廣陵散》失傳了。''于是焚燒了自己的琴,不再彈琴。因此自己起別號為“焚琴子焚

琴子到康熙丁巳年,年四十九歲,最后去世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晉保、秦陽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日:“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肮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

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

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

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扒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

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

整,不武。吾其還也?!耙嗳ブ?。

【乙】

汲黯生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于古之衛(wèi)君。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

馬,以莊見憚。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東越相攻,上使黯往視之。不至,至吳而還,報日:

“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p>

河內(nèi)失火,延燒千余家,上使黯往視之。還報日:'‘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

南貧人傷水旱萬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jié)發(fā)河南倉粟以振貧民。臣請歸節(jié),伏矯制之罪?!?/p>

上賢而釋之。遷為東海木守。黯學黃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其治,責大指而已,不

苛小。歲余,東海大治。稱之。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口吾欲云云黯對口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

虞之治乎上默然,怒變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退,謂左右日:“甚矣,汲黯之超也!”群臣或數(shù)黯,

黯目:“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于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大將

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思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

事,上不思,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其見敬禮如此。

淮南王謀反,憚黯,日:“好直諫,守節(jié)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fā)蒙振落耳?!?始黯列為

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及弘、湯稍益貴,與黯同位,陪又非毀弘、湯等。故黯時丞相史皆與黯同

列,或尊用過之。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目:“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吧夏?。

居數(shù)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丹黯為淮陽太守。黯居

郡如故治,淮陽政清。七歲而卒。

(選自《史記?汲鄭列傳》,有刪節(jié))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B.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對日/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C.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對日/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D.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伯,在文中代表爵位等級。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拜,指行禮表示敬意,也指通過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名位或官職,文中意為后者。

C.太守,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D.字,古時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由父親取字,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

13.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甲】中,“夜繾而出”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見秦伯、拯救鄭國于危難

之中的義勇精神。

B.選文【甲】中,"若不闕秦,將焉取之?”說明秦、晉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益沖突。

C.選文【乙】中,汲黯秉正忠厚,皇帝面對他也感到束手無策,淮南王謀反時就曾擔心無法說服汲黯和

丞相弘。

D.選文【乙】中,運用輻湊之法將眾多的零散材料交織在一起,從多方面的對立沖突中反復刻畫人物個

性,將人物的形象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2)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其見敬禮如此。

【答案】11.B

12.D

13.C

14.(1)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它,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

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2)望見他(汲黯)就連忙躲避到帳內(nèi),派近侍代為批準他的奏議。汲黯被皇上尊敬禮遇到了這種程度。

【解析】

11.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

句意:天子正招選文學之士和崇奉儒學的儒生,皇上剛說到我要怎樣怎樣,汲黯就對答說:“陛下內(nèi)心欲

望很多卻要在表面廣施仁義,又怎么能效法唐堯、虞舜的治國之道呢!“皇上聽了沒有出聲。

“文學儒者''均為"招”的賓語,“上曰''中,"上”是主語,應在“上”前斷開,排除AC。

“黯對日”中,“黯”是主語,應在其前斷開,排除D.

故選Bo

12.

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文化常識的能力。

D.“古時男子20歲舉行加冠禮時由父親取字”說法錯誤,古時男子的字是在行加冠禮時由尊者或者德高望重

之人所賜。

故選D。

13.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淮南王謀反時就曾擔心無法說服汲黯和丞相弘”錯誤,根據(jù)原文“淮南王謀反,憚黯,曰:‘好直諫,守

節(jié)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fā)蒙振落耳可見,淮南王擔心無法說服汲黯,但認為說服丞相

弘,就像揭掉蓋東西的蒙布或者把快落的樹葉振掉那么容易。

故選Co

14.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因”依靠;“敝”損害;“易”替代,判斷句式。

(2)“可”,批準;“見”,被;“如此”,到這種程度。

參考譯文:

(甲)

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從屬于晉的同時又從屬于楚。晉軍駐

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沱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嵨墓?/p>

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沒

有及早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燭之武

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

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

國作為泰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

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

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狈Φ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

公曾經(jīng)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

的。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

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一下!“秦伯非常高興,就

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

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

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乙)

汲黯字長孺,濮陽縣人。他的祖先曾受古衛(wèi)國國君恩寵。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榮任卿、大

夫之職??扛赣H保舉,孝景帝時汲黯當了太子洗馬,因為人嚴正而被人敬畏。孝景帝駕崩,太子繼位,任

命汲黯為“謁者”之官。有一年東越人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調(diào)查,汲磊并沒有到越地,只到吳國就回來

了,上書報告皇帝說:“越地人相互攻打,是他們的本性,何勞天子的使者去調(diào)查過問?!?/p>

河內(nèi)郡失火,延續(xù)燒了一千多戶人家,皇上又派汲黯去視察,回來報告說:“本是一戶人家失火,因

房屋密集,火勢蔓延,一燒就是千余家,完全是意外,不必憂慮。不過當我經(jīng)過河內(nèi)郡時,河內(nèi)郡有一萬

多戶窮人家遭受水旱災,窮得父母把孩子殺了吃。我就借這次出使的機會,自作主張,打開那里的糧倉,

救濟災民?,F(xiàn)在我自請免職,至于假托皇帝開倉的事,聽候皇上的發(fā)落?!盎噬险J為他很賢明,就赦免了

他汲黯研究黃老學派,治理官吏,管理百姓,喜歡清凈。選擇自己喜歡的官吏,任用他。他的行政要求,

只注重大的重要事,小事從不苛求。一年多,東??け恢卫淼镁袟l。人人稱道。天子正招選文學之士

和崇奉儒學的儒生,皇上剛說到我要怎樣怎樣,汲黯就對答說:“陛下內(nèi)心欲望很多卻要在表面廣施仁

義,又怎么能效法唐堯、虞舜的治國之道呢!“皇上聽了沒有出聲,滿臉怒色,憤然退朝。同事們都為汲

黯擔心?;噬贤顺瘜ψ笥业娜苏f:“太過分了,汲黯耿直得近乎愚笨。''大臣們有的數(shù)落汲黯,汲黯卻說:

'天子任命左右助手,難道是要這些人察言觀色,陷害他于不義嗎?況且你已經(jīng)身在其位,縱然為自己打

算,怎么可以羞辱朝廷呢?''大將軍衛(wèi)青入侍宮中,皇上曾蹲在廁所內(nèi)接見他。丞相公孫弘平時有事求

見,皇上有時連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進見,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會接見他的?;噬显?jīng)坐在威嚴的武帳

中,適逢汲黯前來啟奏公事,皇上沒戴帽,望見他就連忙躲避到帳內(nèi),派近侍代為批準他的奏議。汲黯被

皇上尊敬禮遇到了這種程度。

淮南王劉安陰謀反叛,畏懼汲黯,說:“汲黯愛直言相諫,固守志節(jié)而寧愿為正義捐軀,很難用不正

當?shù)氖虑檎T惑他。至于游說丞相公孫弘,就像揭掉蓋東西的蒙布或者把快落的樹葉振掉那么容易了。''當

初汲黯享受九卿待遇時,公孫弘、張湯不過還是一般小吏而已。等到公孫弘、張湯日漸顯貴,和汲黯官位

相當時,汲黯又責難詆毀他們。昔日汲黯手下的郡丞、書史也都和汲黯同級了,有的被重用,地位甚至還

超過了他。汲黯心窄性躁,不可能沒有一點兒怨言,朝見皇上時,他走上前說道:“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

柴垛一樣,后來的堆在上面?!?皇上沉默不語。

過了幾年,遇上國家改鑄五銖錢,老百姓很多人私鑄錢幣,楚地尤其嚴重?;噬险J為淮陽郡是通往楚

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任他為淮陽郡太守。汲黯治理郡務,一如往昔作風,淮陽郡政治清明起來。七

年后汲黯逝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一)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蛉眨毫鶉剩寿T秦耶?

目: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

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太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

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

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名,秦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

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勺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

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

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

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內(nèi)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莒

李,是又在六國下矣。

(二)六國論(節(jié)選)

蘇轍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

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趙,秦

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

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

勢邪!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挨秦。秦人不敢逾韓、魏

以境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

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若此,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

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

哉!

(有刪減)

(三)阿房宮賦(節(jié)選)

杜牧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

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四)諫逐客書(節(jié)選)

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

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

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

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

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

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

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1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暴秦之欲無序厭:滿足

B.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與:親近

C.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禮儀

D.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故事:舊事

16.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

韓國、魏國阻擋在秦國(向東進攻)的要道上,掩護著嶗山以東的國家

B.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

(秦國)沒有對韓魏兩國的顧慮,因為韓魏兩國在秦國附近

C.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

就能夠在秦與韓魏之間保全自己的國家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17.選出下列對課文《六國論》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文章開宗明義,起筆即提出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論點。在闡述這一論點的過程中,作者先用雙重

否定摒除了人們在分析戰(zhàn)爭成敗時強調(diào)客觀因素(“兵不利,戰(zhàn)不善”)的淺陋之見,既而又運用設(shè)問,針

對“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論調(diào)進行了有力的駁解,從而使這一論斷更加鮮明突出。

B.第二段大量使用對比論證的方法。秦之得、諸侯之失,祖父之艱難、子孫之不甚惜,秦之欲無厭、諸

侯之地有限皆是對比論證。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論述賂秦之害的基礎(chǔ)上,巧妙引用戰(zhàn)國時期蘇代(蘇秦之弟)勸阻魏王時的一段話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擊中了秦欲難填的要害,形象地說明了賂秦必致滅亡的道

理,從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論點。

D.第三段總結(jié)齊國、燕國、趙國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賄賂秦國,并假設(shè)這三國如果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他們?nèi)龂鴦贁〈嫱龅拿\就不能被輕易判定了。

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19.①蘇洵、蘇轍、杜牧認為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滅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

括。

②六國滅亡的原因還可能與秦國實力大增有關(guān)。請結(jié)合《諫逐客書》內(nèi)容分析秦國實力大增的原因。

【答案】15.C

16.B

17.D

18.(1)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

(2)誰送給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誰就越急。

19.(1)蘇洵的觀點: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爭相用土地賄賂秦國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卻在無形之

中削弱了自身的國力,同時使自身失去J'可依靠的互助國:

蘇轍的觀點:六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能利用好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勢力,即韓、魏國的國力,他認為若韓

魏將武力抗衡進行到底,六國最終的結(jié)果便不會至于此地。

杜牧的觀點:六國荒淫奢靡,不能愛民。

(2)秦國實力大增的原因是:充分地利用了各國的人力和物力。

【解析】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C.禮:禮遇,禮待。譯文: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

故選Co

16.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因為韓魏兩國在秦國附近"錯,"附”的解釋有誤,應是“歸附”得意思。正確的譯文是:就是因為韓、魏

歸附了秦國的緣故。

故選B?

17.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在于他們沒有賄賂秦國“錯,第三段總結(jié)齊國、燕國、趙國失敗的原因在于“不賂者以賂者喪

故選D。

18.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所”加動詞,構(gòu)成一個名詞性短語;“固”,本來。

(2)“奉”,送;“之”,代詞,它;“彌”,更加。

19.

考查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1)蘇洵的《六國論》中第一自然段“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

也“可知,蘇洵認為,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

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

蘇轍的《六國論》中“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

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可知,蘇轍認為,當秦國去攻打燕、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

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是滅亡

的原因。

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

足以拒秦”可知,杜牧認為,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

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這是滅亡的原因。

(2)依據(jù)文中“昔穆公求士……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惠王用張儀之

計”“昭王得范雎”可知,穆公、惠王和昭王重用人才,并且不分國界,利用他們的才能,擴展土地;“惠王

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呈B,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

腴之壤“可知,充分地利用了各國的物力。

參考譯文:

《六國論》蘇海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

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割地賄賂秦

國的國家因為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為他們失去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保全。所以說:‘弊病

在于割地賄賂秦國‘?。 ?/p>

秦國在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受

賄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

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于戰(zhàn)爭。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寒霜

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象拋棄(不

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

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

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分得

清清楚楚了。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

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對了。

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它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五國啊。

五國滅亡之后,齊國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自己的土地,堅

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滅亡在后,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

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多次作戰(zhàn),敗少勝多。后來秦國

又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讒言被趙王殺害,都城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

惜它用兵抵抗卻沒能堅持到底啊。況且燕趙正處在其他國家被消滅了的時候,可說是智謀已盡,力量單

雄,戰(zhàn)敗而亡國,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假使當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依附

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與秦國較量,也許還不

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xié)

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擔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可悲?。∮羞@樣的形勢,卻被泰國積久的威勢所

脅制,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

??!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可是還有能夠不割地賄賂而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如果憑借

偌大國家,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六國論》蘇轍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

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般山東

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

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

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墒钱斍貒スゴ蜓?、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

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

下的情勢嗎?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泰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

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

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

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像這樣,那

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取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一些小的土地的利益,違背盟

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

讓泰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p>

《阿房宮賦》杜牧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族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嘆呀!假

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就順次傳

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王朝滅亡得太迅速)秦人還沒工夫哀悼自己,可是

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鏡子來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后的人又來哀悼這后人啊。

《諫逐客書》李斯

我聽說宮員們在商議驅(qū)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過去秦穆公求士,在西邊從戎那里得到

了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國迎來蹇叔,在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個人,并不生長在秦

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jié)果吞并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

后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

軍隊,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tǒng)治著。秦惠王采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占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

西吞并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往南奪取了漢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東占據(jù)

險要的虎牢,占領(lǐng)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向西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xù)到今

天。昭王得到范雎,廢掉了穰侯,驅(qū)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王室的權(quán)力,堵塞權(quán)貴壟斷政治的局面,逐步

侵吞諸侯,使秦國成就帝業(yè)。這四位國君,都是憑借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的。由此看來,客卿們有什么對

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士而不用,這就不會使秦得到富強,秦

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

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小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目:“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

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縫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

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

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

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

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