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744.2-2016 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 第2部分:排管敷設_第1頁
DLT 5744.2-2016 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 第2部分:排管敷設_第2頁
DLT 5744.2-2016 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 第2部分:排管敷設_第3頁
DLT 5744.2-2016 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 第2部分:排管敷設_第4頁
DLT 5744.2-2016 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 第2部分:排管敷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PDL/T5744.22016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第2部分:排管敷設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第2部分:排管敷設Layingcodeofcross-linkedpolyethylenepowercableforratedvoltagesfrom66kVto220kVPart2:DuctlayingDL/T5744.2—2016主編機構: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批準部門:國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017年5月1日DL/T5744.2—20162016年第9號依據(jù)《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fā)<能源領域行業(yè)標準化管理辦法(試行)>及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能局科技(2009)52號)有關規(guī)定,經(jīng)審查,國家能源局批準《煤層氣集輸設計規(guī)范》等37329項、電力標準(DL)111項、石油標準(SY)167項,現(xiàn)予以上述標準中煤層氣、生物液體燃料、電力、電器裝備領域標準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煤制燃料領域標準由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煤炭領域標準由煤炭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由石油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石化領域標準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發(fā)行,鍋爐壓力容器標準由新華出版社出附件:行業(yè)標準目錄國家能源局2016年12月5日I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代替標準采標號批準日期實施日期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敷設規(guī)程第2部分:排管敷設IDL/T5744.2—2016本標準是根據(jù)《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09年第一批能源領域行業(yè)標準制(修)定計劃的通知》(國能科技〔2009〕163號)的要求,經(jīng)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jīng)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而成的。本標準吸取了國內電力電纜排管敷設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方面的經(jīng)驗和成果,并參考了相關標準,對電力電纜排管敷設的敷設要求、敷設工藝以及安全規(guī)定等方面進行了規(guī)定,為規(guī)范電力電纜排管敷設提供依據(jù)。本標準由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由電力行業(yè)電力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主編單位:國網(wǎng)江蘇省電力公司南京供電公司本標準參編單位:國電天津市電力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王光明呂立翔王浩邢晨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王勤高克利楊黎明趙健康楊榮凱傅明利曹曉瓏鐘力生陳平黃鶴鳴周利軍朱曉輝謝松瑜劉毅剛饒文彬王謙閻孟昆黃宏新吳明祥王光明郭江濤祁雙慶敖明黃福勇鄭建康杜顥鄭望其譚波孫廷璽吳慶華楊建軍樊友兵本標準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廣路二條一號,100761)。I1總則 1 23電力電纜排管敷設基本要求 3 3 64敷設工藝 7 7 7 7 8 5電力電纜排管敷設過程的安全要求 附錄A牽引力和側壓力的常用計算公式 附錄B電纜輸送機布置 附錄C冬季電纜敷設時的特殊要求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1 23Basicrequirementsofpowercableductlaying 33.1Inspectionofpowercableductandmanholebeforelaying 33.2Constructionpreparation 64Layingtechnology 74.1Tractionmodeofpowercableductlaying 74.2Equipmentlayoutofpowercableductlaying 74.3Communicationnetworkofpowercableductlaying 74.4Qualityrequirementofpowercableductlaying 84.5Requirementsafterlaying 5Safetyrequirementsofpowercableductlaying andlateralpressure AppendixBLayoutdiagramofpowercableconveyer inwinter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Listofnormative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1VDL/T5744.2—20161.0.1為規(guī)范和指導電力電纜的排管敷設施工,提高電纜線路的敷設水平,特制訂本標準。1.0.2本標準規(guī)定了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在排管中敷設的基本要求。1.0.3本標準適用于額定電壓為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在排管中敷設施工。1.0.4電力電纜在排管中敷設施工除滿足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其他相關標準要求。1DL/T5744.2—20162.0.1三角排列trefoilformation三根電纜彼此等間距排列。從橫截面看,各電纜中心的連接線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當三根電纜彼此接觸時的排列稱為“緊靠三角形”排列。2.0.2平面排列flatformation多根電纜排列在一個平面上,通常相鄰電纜間距離相等。2.0.3電纜輸送機cableconveyingmachine一種電纜敷設器具,采用雙立軸驅動,通過調節(jié)壓輪的間距,復合履帶產(chǎn)生對電纜的夾緊力,從而使輸送力通過復合履帶傳遞到電纜上。2.0.4工作井manhole供作業(yè)人員安裝接頭或牽引電纜用的構筑物。2DL/T5744.2—20163電力電纜排管敷設基本要求3.1.1電纜排管及工作井等附屬設施應在敷設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方可進行電纜敷設施工。3.1.2電纜排管的管材應滿足所在環(huán)境和電氣要求3.1.3電纜排管的管材內壁應光滑無毛刺,機械強度和耐久性應滿足使用條件的要求。220kV電纜排管宜選用MPP管材,連接方式應使用熔接,避免套接產(chǎn)生毛刺或漏漿使電纜外護層受傷。3.1.4用于交流單芯電纜的管孔,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鋼管。3.1.5管的內徑不宜小于電纜外徑1.5倍。管孔端口應采取防止3.1.6排管及工作井等設施應滿足施工、運行和維修方便的要3.1.7排管及工作井內應無積水、雜物及其他妨礙電纜敷設和安全運行的物體。施工的臨時設施、模板及建筑廢料等清理干凈,3.1.8電纜排管中的工作井間距,應滿足將來需要敷設電纜的允許牽引力和允許側壓力的規(guī)定。3.1.9排管與工作井連接處應滿足電纜敷設彎曲半徑的要求,轉角的平面應做“圓弧”處理。3.1.10工作井長度應滿足敷設在同一工作井內最長的電纜接頭以及能吸收來自排管內電纜的熱伸縮量所需的伸縮弧尺寸決定,34DL/T5744.2—2016且伸縮弧的尺寸應滿足電纜在壽命周期內電纜金屬護套不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3.1.11工作井凈寬應滿足安裝在同一工作井內直徑最大的電纜接頭和接頭數(shù)量以及施工機具安置所需空間。3.1.12電纜路徑與加油站、加氣站、化工廠及有污染源的距離滿足有關要求。電纜之間,電纜與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凈距見表3.1.12。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其他管道的上方或下方。1電力電纜間及其與控制電纜間或不同使用部門的電纜間,當電纜穿管或用隔板隔開時,平行凈距可降低為0.1m。2電力電纜間、控制電纜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不同使用部門的電纜間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當電纜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開時,其交叉凈距可降為0.25m。3電纜與熱管道(溝)、油管道(溝)、可燃氣體及易燃液體管道(溝)、熱力設備或其他管道(溝)之間,雖凈距能滿足要求,但檢修管路可能傷及電纜時,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尚應采取保護措施;當交叉凈距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將電纜穿入管中,其凈距可減為0.25m。4電纜與熱管道(溝)及熱力設備平行、交叉時,應采取隔熱措施,使電纜周圍土壤的溫升不超過10℃。5當直流電纜與電氣化鐵路路軌平行、交叉其凈距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防電化腐蝕措施。6直埋電纜穿越城市街道、公路、鐵路,或穿過有載重車輛通過的大門時,進入建筑物的墻角處,進入隧道、人井,或從地下引出到地面時,應將電纜敷設在滿足強度的管道內,并將管口堵好。7高電壓等級的電纜宜敷設在低電壓等級電纜的下面。DL/T5744.2—2016表3.1.12電纜之間,電纜與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間平行和目平行交叉電力電纜間及其與控制電纜間10kV及以下10kV以上控制電纜間不同使用部門的電纜間熱管道(管溝)及熱力設備油管道(管溝)可燃氣體及易燃液體管道(溝)其他管道(管溝)鐵路路軌電氣化鐵路路軌交流直流公路城市街道路面桿基礎(邊線)建筑物基礎(邊線)排水溝注:1電纜與公路平行的凈距,當情況特殊時可酌減;2當電纜穿管或者其他管道有保溫層等防護設施時,表中凈距應從管壁或防護設施的外壁算起。3.1.13在電纜排管上方應鋪設防止外力損壞的警示帶后再分層夯實覆土至路面修復高度。清除雜物。管道內部應無積水,且不得有因漏漿形成的水泥結塊及其他殘留物造成的堵塞。襯管接頭處應光滑,不得有尖突。3.1.15在疏通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排管內有可能損傷電纜護套的異物時必須及時清除,可用鋼絲刷、鐵鏈和疏通器來回牽拉。必要56DL/T5744.2—2016時,用管道內窺鏡探測檢查,直至管道內異物清除、整條管道雙向暢通。為檢驗管道內的情況,可以在疏通器外加熱縮管疏通,根據(jù)熱縮管的劃痕判斷是否滿足敷設要求。3.1.16疏通排管應選用直徑不小于0.85倍管孔內徑、長度約600mm的鋼管來回疏通,再用與管孔等直徑的鋼絲刷清除管內雜物(或應選用長度為4m~6m的不小于新建工程電纜規(guī)格的電力電纜在電纜排管中進行預敷設,預敷設電纜的表面必須無物理可見的損傷)并經(jīng)相關的建設、運行、監(jiān)理、施工單位確認后方可敷設新電纜。試驗棒疏通電纜導管如圖3.1.16所示。1—防捻器;2——鋼絲繩;3—試驗棒;4—電纜導管;5—圓形鋼絲刷圖3.1.16試驗棒疏通電纜導管示意圖3.2.1施工前應在熟悉設計圖紙和有關文件,進行勘察施工現(xiàn)場3.2.3施工方案應包括電纜盤架設位置、電纜牽引方向,校核牽引力和側壓力等。牽引力和側壓力常用計算公式參見附錄A。3.2.4敷設人員應熟悉經(jīng)過批準的施工方案及現(xiàn)場環(huán)境,參與施工人員工作前應經(jīng)過交底及培訓,明確敷設的工藝方法、電纜參3.2.5根據(jù)電纜敷設環(huán)境合理布置施工所需的臨時動力電源和照明燈具,清除電纜排管和工作井的障礙物及積水,對密閉、有限7DL/T5744.2—20164.1.1電纜的敷設應盡量采用機械敷設方式。對于長度不超過100m,每米重量不超過20kg的電纜,可采用人工的方式敷設??梢圆捎脵C械牽引的方式敷設。4.1.3路徑復雜,水平、垂直拐點較多時,應采用電纜輸送機或牽引機與滑車結合使用的方式敷設。4.2.1采用電纜輸送機敷設時,應根據(jù)電纜重量及現(xiàn)場情況進行電纜牽引力和側壓力計算,合理選擇電纜輸送機和滑車及滑車組隔2m~4m放置1個滑車。在路徑拐彎、上下坡等地方應額外增補電纜輸送機,并加設專用的拐彎滑車。在比較特殊的敷設地點,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增加電纜輸送機。機具布置參見附錄B。4.2.2采用人工牽引或機械牽引時,應在牽引頭與牽引鋼絲繩之4.3.1敷設時應注意保持通信暢通,在電纜盤、牽引端、轉彎處、電纜輸送機及控制箱等地方設置通信工具。8DL/T5744.2—20164.3.3通信系統(tǒng)應在敷設前進行試驗,確保通信系統(tǒng)正常。4.4電力電纜排管敷設過程的質量要求4.4.1敷設前檢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型號、電壓等級、規(guī)格、長度應符合設計。2電纜外觀應無損傷,當對電纜的密封有懷疑時應進行校潮,并檢查電纜護套內部是否存有殘留氣體,電纜護層絕緣電阻3電纜放線架應放置穩(wěn)妥,鋼軸的強度和長度應與電纜盤重4敷設前應按設計和實際路徑核算每根電纜的長度,核對電纜中間接頭位置,合理安排每盤電纜。5電纜盤和敷設機具布置完成后,應進行大盤試運轉、敷設設備試運行,通信器材試用等檢查工作,并一切正常。4.4.2排管敷設采用人工敷設時,對于短段電纜可直接將電纜穿入管內,對于稍長一些的管道或有直角彎的情況時,可采用先穿入導引鐵絲的方法牽引電纜。車搭配使用的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敷設電纜。4.4.4電纜敷設前應用絕緣電阻表測試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并4.4.5電纜敷設時,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不得有電纜護層損傷的情況。4.4.6在電纜敷設前24h內的平均溫度及敷設時溫度不應低于0℃。當溫度低于0℃時應采取措施,推薦措施參見附錄C。4.4.7電纜敷設過程應統(tǒng)一指揮,電纜盤剎車處、轉彎處、電纜輸送機及控制箱處、牽引機處應設置專門的操作及看護人員,同時電纜盤處設專人檢查電纜外觀有無破損。采用電纜輸送機敷設9DL/T5744.2—2016電纜時,在電纜牽引頭處應設置牽引對電纜進行導向。4.4.8電纜盤應配備制動裝置,保證在異常情況下能夠使電纜盤停止轉動,防止電纜損傷。4.4.9單芯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為20D(D為電纜外徑)。電纜護層最大允許側壓力應符合表4.4.9的規(guī)定。牽引力和側壓力常用計算公式參見附錄A。電纜護層分類滑動(涂抹潤滑油滑板或排管)滾動(每只滾輪)鉛護層皺紋鋁護層塑料護層4.4.10敷設過程中,局部電纜出現(xiàn)余度過大情況,應立即停止敷設,處理后方可繼續(xù)敷設,防止電纜彎曲半徑過小或損壞電纜。4.4.11用機械敷設電纜時不宜采用鋼絲網(wǎng)套直接牽引電纜護套,電纜應預制或現(xiàn)場制作牽引頭進行牽引,最大牽引強度見表4.4.11。牽引方式受力部位銅芯鋁芯允許牽引強度4.4.12機械敷設電纜的速度不宜超過6m/min,110kV及以上電纜或在較復雜路徑上敷設時,其速度應適當放慢。4.4.13當電纜盤上剩約2圈時,應立即停車,在電纜尾端進行固定,用人牽引緩慢放下,嚴禁線尾自由落下,防止摔壞電纜和彎曲半徑過小。4.4.14電纜就位應輕放,嚴禁磕碰支架端部和其他尖銳硬物。DL/T5744.2—2016調試完好。放線點應選擇在開闊、交通便利的地點,有足夠的面使電纜倒車或空走的距離盡量短,避免進站電纜倒車。4.4.16排管敷設牽引用的鋼絲繩,在牽引進入管孔前應涂抹防銹油脂和潤滑劑。以減小牽引力,同時還防止鋼絲繩對管孔內壁造4.4.17在排管口應套以光滑的保護喇叭管,材料應滿足耐用的要求,保護喇叭管如圖4.4.17所示。如果電纜盤擱置位置離開工作井口有一段距離,則需在工作井外和工作井內安裝滾輪支架組,或采用保護套管,以確保電纜敷設牽引時的彎曲半徑,減小牽引時的摩擦阻力。敷設電纜時,應特別注意避免機械損傷外護層。圖4.4.17保護喇叭管示意圖4.4.18電纜入管前,為減少電纜和管壁間的摩擦阻力以便于牽引,可在電纜護套表面涂以潤滑劑(如滑石粉等)。如使用輸送機不得采用對電纜外護套產(chǎn)生腐蝕的材料。4.5.1電纜敷設后,從排管口到工作井支架之間的一段電纜,應借助專用工具彎成兩個相切的圓弧形狀,即形成“伸縮弧”,伸縮弧結構如圖4.5.1所示。以吸收排管電纜因溫度變化所引起的熱脹冷縮,從而保護電纜和接頭免受熱機械力的影響。伸縮弧的彎曲半徑應不小于電纜允許彎曲半徑。DL/T5744.2—2016A—A斷面圖平面圖4.5.2工作井的接頭和單芯電纜,必須用非磁性材料或經(jīng)隔磁處理的夾具固定。固定電纜要牢固,抱箍或固定金具盡量和電纜垂直。夾具應加墊半導電材料的橡膠襯墊并與電纜貼緊,露出夾具兩側的橡膠墊應相等,夾具兩側螺栓應均勻受力。如沒有采用半導電材料的橡膠襯墊,應在每只夾具和電纜外護層的接觸部位涂覆石墨,確保護層接地良好。4.5.3電纜敷設完成后,電纜應位于管孔中間位置,不得接觸管壁,所有管口(包括備用孔)應嚴密封堵,封堵的材料應為柔性材料,不得使用水泥等固性材料。4.5.4單芯交流電力電纜敷設后和附件安裝前應分別再次進行外護層的絕緣電阻測試和直流耐壓試驗,如試驗未通過,應及時找出電纜外護套破損點,并對破損處外護套進行絕緣密封處理,直到試驗合格為止。4.5.5按國家及電力行業(yè)頒布的相關規(guī)程規(guī)定編制電力電纜排管敷設的竣工和驗收資料,電纜附件安裝應在電纜敷設完工并通過4.5.6工作井內的電纜應有防火措施,可以涂防火漆、繞包防火帶、填沙等(參照電纜防火封堵標準)。DL/T5744.2—20165電力電纜排管敷設過程的安全要求5.0.1電纜施工前,要嚴格執(zhí)行安全管理條例,落實作業(yè)許可制度。認真遵守操作規(guī)程,杜絕違章作業(yè)。進入電纜工作井等有限空間作業(yè)現(xiàn)場前,要了解現(xiàn)場情況內作業(yè)存在的危害種類,進行危害識別,并準備檢測與防護器材,從而采取下列相對應的安全(1)對于可能產(chǎn)生的中毒危害,在進入作業(yè)現(xiàn)場前,應使用有害氣體檢測設備,對人員進出口位置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確認氣體濃度符合安全標準后,方可進入。(2)應在有限空間內采取強制或自然通風、空氣凈化等措施,通過送排風交替使空氣循環(huán)。必要時工作人員應配備可吸氧設備。(3)應在有限空間內,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除電纜施工外,嚴禁擅自取火、吸煙等可能發(fā)生爆燃的行為。在現(xiàn)場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滅火設備,并設置警報裝置。(4)當發(fā)生工作人員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其工作,確保人身安全;高空作業(yè)及預防物體打擊的危害時,應按規(guī)定正確使用安全防護工具,并設專人監(jiān)護;人員發(fā)生溺水或觸電時,應將傷員迅速脫離危害現(xiàn)場,并立即展開急救。進入有限空間施工時,應佩戴有效的通信工具,與外界保持聯(lián)系,必要時應系掛安全繩,并配備監(jiān)護員和應急救援人員。5.0.2每次吊裝電纜盤時,必須先檢查起重工具,如鋼絲繩型號是否符合要求,鋼絲繩套有無斷股,軸承座及吊裝設專人指揮。5.0.3專人負責敷設施工電源的管理。接電源時,不得少于2人DL/T5744.2—2016操作,設專人監(jiān)護,電源箱要加鎖,工作結束時注意斷開電源,每天要設專人檢查臨時電源;使用電源時,電源出口處必須加裝保安器,遇潮濕結露地段導線接頭必須用塑料膠帶纏絕緣,防止人員觸電。5.0.4電纜盤及電纜在工作井入口處應安裝圍欄。如電纜敷設過程中占路施工,應注意來往車輛及行人,設專人負責指揮,路面人員穿熒光服,夜間施工工作位置來車方向20m~30m處設紅燈。5.0.5電纜工作井內工作人員嚴禁吸煙,動火作業(yè)需清除周圍易燃易爆物體。并備好手電筒、頭燈等照明工具,熟悉隧道內的井口或出口位置,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撤離。5.0.6敷設過程中電纜移動時,不許用手在滑車上游方向調整滑車或墊放東西。5.0.7在帶電區(qū)域內敷設電纜,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注意保護運行電纜,吊裝設備材料時要對井口下方的電纜進行防護;移運電纜輸送機用專用運輸車,移運電纜輸送機、滑車時注意不得掛碰周圍電纜。5.0.8電纜輸送機的電源控制系統(tǒng)中,所有的輸送機都與跳閘回路相連,當一臺輸送機發(fā)生故障,均可即刻切斷電源。5.0.9施工人員應精神狀態(tài)良好,工作時集中精力,嚴禁擅離職守,調整電纜進入輸送機時應與電纜輸送機保持不小于1.5m的安全距離,以防電纜輸送機造成人身傷害,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向指揮報告情況,指揮允許時方可排除故障;施工人員負責監(jiān)管的輸送機不得超過兩臺,且看護距離不宜大于100m,施工關鍵點部位應一人一臺。DL/T5744.2—2016附錄A牽引力和側壓力的常用計算公式A.1牽引力的計算公式A.1.1水平直線牽引T→TT=9.8μWLA.1.2傾斜直線牽引T?=9.8WL(μcosθ?-sinθ)A.1.3水平彎曲牽引A.1.4垂直彎曲牽引1凸曲面T?T?=9.8WR[(1-μ2)sinθT?+2μ(e??-cosθ)]/(1+μ2)+Te"T?T?=9.8WR[2μsinθ+(1-μ2)(e??-cosθ)]/(1+μ2)+Te"2凹曲面PT?T?=Te-9.8WR[(1-μ2)sinθT?+2μ(e"-cosθ)]/(1+μ2)(A.1.4-4)T?T?=T?e-9.8WR[2μsinθ+(1-μ2)(A.1.4-4)T?μ——摩擦系數(shù)(見表A);L——電纜長度,m;表A各種牽引件下的摩擦系數(shù)鋼管內0.17~0.19塑料管內混凝土管,無潤滑劑0.5~0.7混凝土管,有潤滑0.3~0.4混凝土管,有水0.2~0.4滾輪上牽引0.1~0.2砂中牽引注:混凝土管包括石棉水泥管。DL/T5744.2—2016DL/T5744.2—2016附錄B電纜輸送機布置電纜輸送機布置如圖B所示??刂葡?電源線、控制線電纜電纜輸送機電纜控制箱2圖B電纜輸送機布置示意圖DL/T5744.2—2016附錄C冬季電纜敷設時的特殊要求C.0.1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在敷設前24h內的平均溫度及敷設時溫度不應低于0℃,若低于0℃,則必須進行加熱。如果廠家有特殊要C.0.6設至少6名加熱看護人員24h倒班看護,看護人員隨時巡C.0.7溫度應測量加熱區(qū)的環(huán)境溫度,不可測量加熱器的出口C.0.8加熱區(qū)溫度為5℃~10℃時,需加熱72h;如溫度為25℃時,則需加熱24h~36h。C.0.10從加熱點向敷設點運輸電纜時,電纜C.0.11經(jīng)加熱的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應盡快敷設,敷設前放置的時DL/T5744.2—2016本標準用詞說明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DL/T5744.2—2016引用標準名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電工術語電纜》GB/T2900.10《額定電壓11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GB/T《額定電壓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GB/Z《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定》DL/T5221《高壓電纜選用導則》DL/T401《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DL409額定電壓66kV~220kV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DL/T5744.2—2016DL/T5744.2—2016 3電力電纜排管敷設基本要求 3.1敷設前對電纜排管及工作井的檢查 3.2施工準備 4.1電力電纜排管敷設的牽引方式 254.2電力電纜排管敷設機具的布置 4.4電力電纜排管敷設過程的質量要求 4.5敷設后要求 DL/T5744.2—20161.0.1本條簡要闡明了本規(guī)程編制的目的,為了保證電纜敷設的DL/T5744.2—20163電力電纜排管敷設基本要求3.1.1本條規(guī)定了電纜排管及工作井等附屬設施應在敷設前進行3.2.5在敷設前應把電纜所經(jīng)過的通道進行一次檢查,判斷是否25DL/T5744.2—20164.1.1人力牽引是完全靠人力,通過抗、拉等手段牽引電纜的方法,也是最為原始的方法。雖然隨著電纜施工技術的發(fā)展,電纜牽引更多地采用了機械化的方法,但在電纜長度不大、重量較輕4.1.2隨著電壓等級的提高、供電范圍的擴大,電纜的截面也越來越大,長度也越來越長,重量也就隨之增加。這時電纜的牽引就需要比先前大得多的牽引力,而僅靠人力牽引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的。機械化施工逐漸成為當前電纜施工的發(fā)展方向。在牽引電纜時普遍使用機械,目前通常使用的是牽引機。牽引機具有使用簡單、牽引力大等特點,可節(jié)約人力,極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