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通關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浙江省平湖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通關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浙江省平湖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通關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浙江省平湖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通關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浙江省平湖市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通關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七年級期末下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2014年4月10口報道,飽受爭議的揚州曹莊隋煬帝墓高票入選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關于隋煬帝的表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建立隋朝,統(tǒng)一全國②在位期間開鑿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

③營建東都洛陽

④酷虐殘暴,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農民起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2、“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覽盡長安花”、“金榜題名”等語句都反映的是A.世襲制B.分封制C.郡縣制D.科舉制

3、“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評價的是哪位皇帝(

)A.唐太宗B.唐中宗C.武則天D.唐玄宗

4、有位歷史老師是個對聯(lián)迷,他寫了許多有關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對聯(lián),下列對聯(lián)與唐代帝王相關的有(

①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chuàng)唐榮②武周政治得發(fā)展,無字之碑任后評

③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酒色誤王國④陳橋兵變成君主,黃袍加身顯威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在(

)A.秦朝B.漢朝C.隋朝D.唐朝

6、據史書記載,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經擔任節(jié)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溫是唐朝宣武節(jié)度使,后晉君主石敬塘是后唐河東節(jié)度使,吳越開國國君錢謬是唐朝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閩國開國國君王審知是唐朝威武節(jié)度使。據此可知,五代十國時期(

)A.只有當過節(jié)度使,才能當皇帝B.政局相對穩(wěn)定,經濟快速發(fā)展C.唐朝的節(jié)度使都建立了政權D.是唐末藩鎮(zhèn)割據局面的延續(xù)

7、宋朝的哪一政策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

)A.重文輕武B.設置轉運使C.取消節(jié)度使D.實行科舉制

8、對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的理解最為正確的是(

)A.蘇州、湖州地區(qū)適宜旅游B.蘇州、湖州地區(qū)政治清明C.蘇州、湖州地區(qū)成為豐饒的糧倉D.蘇州、湖州地區(qū)手工業(yè)發(fā)達

9、我國最早的紙幣出現(xiàn)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0、根據下表所列史實,可以明確歸納的主題是(

A.經濟重心的南移B.宋代經濟的發(fā)展C.宋代手工業(yè)的興盛D.宋代商業(yè)貿易的繁榮

11、下列各項橫線兩端錯誤的一項的是(

)A.女真族——完顏阿骨打B.蒙古族——趙構C.契丹族——耶律阿保機D.黨項族——元昊

12、下列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北宋的建立

②元統(tǒng)一全國③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④元昊稱大夏皇帝A.③①④②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13、對于諺語“蘇湖熟,天下足”所反映的現(xiàn)象,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朝代是在A.宋朝時期B.元朝時期C.明朝時期D.清朝時期

14、下列對甲、乙這兩種文學體裁盛行的朝代表述正確的是(

)甲:長安百花時,風景宜輕薄。無人不沽酒,何處不聞樂。

(摘自劉禹錫《百花行》)乙: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摘自柳永《望海潮》)

A.甲:秦朝乙:漢朝B.甲:漢朝乙:唐朝C.甲:唐朝乙:宋朝D.甲:元朝乙:明朝

15、《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它是________________主持編寫的。A.司馬光B.司馬遷C.蘇軾D.李清照

16、元末明初,平息東南沿海倭寇的民族英雄是A.鄭和B.鄭成功C.戚繼光D.努爾哈赤

17、明朝建立以后,組織全國人力先后18次修筑長城;明成祖從1406年開始對北京城進行營建,使紫禁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據此可知,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民族關系的和諧B.社會矛盾尖銳C.西方科技的傳入D.國家力量的支持

18、明朝永樂至宣德年間,西洋的犀角、乳酪、蘆薈、長頸鹿、獅子等物產進入中國進行貿易交流,中國的青花瓷器、絲綢、麝香深受海外各國人民喜愛。與此現(xiàn)象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事件是(

)A.張騫出使西域B.杯酒釋兵權C.鄭和下西洋D.戚繼光抗倭

19、明朝滅亡的標志是(

)A.明末農民起義爆發(fā)B.吳三桂引清軍入關C.清朝統(tǒng)治者遷都北京D.李自成率軍攻占北京

20、假如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你不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飯B.瓦子遍布全城,勾欄人頭攢動C.許多回族商人在夜市賣葡萄D.會子和銅錢同時在市場流通

21、由下面內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順治十八年(1661年),強令居民內遷以防范沿海居民和海外鄭氏反清勢力勾結。

康熙十一年(1672年),規(guī)定“凡官員兵民私自出海貿易,及遷移海島,蓋房居住,耕種田地者,皆拿問治罪”。

乾隆年間(1736—1796年),規(guī)定“外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準入浙江海口”。A.閉關鎖國政策根絕了西方的騷擾B.浙江沿海地區(qū)外貿額下降C.導致中國根本上落后于世界潮流D.鄭氏是閉關鎖國政策產生根源

22、明清時期,藝術文化發(fā)展到了一個繁榮時期,大量藝術形式涌現(xiàn)出來。下列藝術形式在這一時期興盛的有(

①詩歌②京?、劾デ茉~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3、下面能證明臺灣自古以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實是(

)A.元朝在中央設立宣政院B.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C.乾隆帝設置伊犁將軍D.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二、綜合題

24、我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二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形成、發(fā)展、鞏固、強化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為了解決君相之爭……對我國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組。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薄幾浴睹魈鎸嶄洝凡牧先禾仁刮覀冋f,中國傳統(tǒng)政治是專制的,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這一說法,用來講明清兩代是可以的?!S仁宇《中國大歷史》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名稱及完善的朝代。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朱元璋改組“我國政治制度”的舉措。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為材料中“……政府由一個皇帝來獨裁”提供佐證。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總體趨勢。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二

材料三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為了加強對西藏、西北地區(qū)的管轄,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a.冊封達賴和班禪;b.建立金瓶掣簽制度;c.設置駐藏大臣;d.設立烏里雅蘇臺將軍;e.設立伊犁將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統(tǒng)治者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請用史實加以說明。

(2)寫出材料二圖一中序號①②的政權名稱和建立序號③政權的民族名稱。寫出材料二圖二中元朝在序號③④處設置的機構名稱。

(3)請從材料三中分別找出清朝管轄西藏和新疆地區(qū)的措施各一項。(填寫序號)綜合上述材料,請你談談處理好民族關系的重要意義。

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本草綱目》全書共52卷,約190余萬字,收入藥物1800余種,比前人增加了370多種,記載藥方11000多個,比前人增加4倍,糾正了前人的錯誤,總結了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