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沈陽市同澤某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初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1頁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某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初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2頁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某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初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3頁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某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初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4頁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某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期初考試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高級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初

考試化學試題

一、單選題

1.下列交叉分類法正確的是()

Mg(NO3)2\/鎂鹽C3SO4/硫酸鹽

》鈣鹽二幺碳酸鹽

CaSOAgNO<\

A.4;硝酸鹽B.3

MgSO,Ag?8夕可溶性鹽

、硫酸鹽

BaSO4^—不溶性鹽

NaHCOj----------一酸CuO^-7------金-屬銳化物

CU2(OH)2CO,XCOa^VZ非金屬銳化物

c、鹽n3

CH^COOH^XM1I2O7導酸性氧化物

Ca(OH)2/、氣化物、堿性氧化物

so2^^

2.KOH是我國古代紡織業(yè)常用作漂洗的洗滌劑。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卓木慶(KC6)

貝殼(CaCO?型紇生石灰(CaO)——j-^KOH

上述流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3.下列是X、丫兩種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能形成丫2X的是()

A.12、17B.8、2C.8、11D.9、13

4.在2KMnO4+16HCl(濃)=2KCl+2MnC12+5O2T+8H2。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是()

A.KC1B.MnChc.H2OD.Cl2

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A.Na+、Ba2\Cl、NO;B.Pb2+>Hg2+、s”、sor

C.NH;、H+、SO:、PO:-D.Ca2\A13+、Br、CO,'

6.下表中“一”表示相連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反應,"―”表示這種物質經(jīng)一步反應可轉化

為另一種物質,則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不符合對應“轉化關系''的是

()

選項ABCD

轉化關系1/1|\||\|

甲Ca(OH)2CFeNa2cO3

乙HC1oHC1Ca(OH)2

物2

丙Na2cO3FezChCaCl2BaCk

TBa(OH)2CONaOHH2SO4

A.AB.BC.CD.D

7.亞硝酸(HNCh)在反應中既可作氧化劑,又可作還原劑。當它作氧化劑時,其還

原產(chǎn)物可能是

①NO②NCh③HNO3④N2⑤NH3

A.①③B.①②④C.①④⑤D.全部

8.在下列各物質的水溶液中不能電離出氯離子的化合物是()

A.MgChB.KCIO3C.BaCbD.HC1

9.下列方程式中電子轉移數(shù)目正確的是()

A.3NO2+H2O=2HNO3+NO,轉移3e-

B.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2MnSO4+8H2O,轉移5e-

C.KCIO3+6HC1=KC1+3Cht+3H2O,轉移6e-

D.I2+SO2+2H2OH2so4+2HL轉移2e-

10.有關電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OH固體溶于水后能導電,所以NaOH是電解質

B.CO2水溶液能夠導電,所以CO2是電解質

C.銅導電性很好,所以銅是電解質

D.FeCb溶液能夠導電,所以FeCb溶液是電解質

11.下列未知鹽的稀溶液所含離子的檢驗中,作出的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當加入硝酸銀溶液時,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則一定含有C1-

B.加入氯化鋼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定含有SO:

C.加入足量鹽酸,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溶液中一定有CO:

D.加入鹽酸后無現(xiàn)象,再加氯化領有白色沉淀,可判定含有SO:

12.已知氯化鉀化學式為KC1,氯酸鉀化學式為KCICh,硫氟化鉀化學式為KSCN(其

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則氟酸鏤的化學式為

A.NH4CNO3B.NH4CNOC.NH4CND.NH4SCN

1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下列古詩詞中的物質變化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14.“毒膠囊”泛指含重金屬輅(Cr)超標的膠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體腎傷害的+6價

銘。下列銘的化合物可能是毒膠囊所含有的是

A.K2Cr2O7B.Cr2O3C.Cr2(SO4)3D.Cr(0H)3

15.物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體現(xiàn)的性質是

A.可燃性B.不穩(wěn)定性C.揮發(fā)性D.還原性

16.下列關于物質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選項酸堿鹽混合物

AHC10純堿明研CUSO4-5H2O

BHNO3生石灰NaHSO4鹽酸

CH2SO3燒堿碳酸氫鈉澄清石灰水

DAI(OH)3熟石灰BaCC)3液氯

A.AB.BC.CD.D

17.下列各組物質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相同的是()

A.1molH2O和1molO2B.2molH2so4和4molH2O

C.3moic>2和2moiO3D.1molHNO31molH2SO4

18.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關信息如圖1所示,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1個電子

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兩個氟原子構成一個氟氣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鈉可降低患蛀

牙的概率。鈉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1圖2

A.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gB.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

C.F和Na+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相等D.1個氟氣分子中含有9個質子

19.下列酸堿鹽之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OH)3—>Fe2(SO4)3B.BaSO4—>Ba(NO?)2

C.Na2cO3一NaOHD.H2so4-CuSCU

20.下列實驗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方法

配制質量分數(shù)為5%的KN0.3向盛有5.0gKNCh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

A

溶液水,攪拌

驗證Al、Cu、Ag的金屬活動向CuS04溶液和AgNCh溶液中各放入大

B

性順序小、形狀相同的A1絲

鑒另iJCuSCU、BaSO4ftCaCO3

C分別取少量固體樣品,加適量水,攪拌

三種白色固體

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管口向下靠

D檢驗氫氣的純度

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A.AB.BC.CD.D

21.下列裝置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A.圖1.比較MnCh和FezCh的催化效果B.圖2制取并收集CCh氣體

C.證明C02和NaOH已發(fā)生反應D.形成藍色噴泉

22.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yè)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chǎn)做出了巨大貢獻。以N2和

H2為反應物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表示氫氣分子

B.過程中有“NH”“NH2”原子團生成

C.參加反應的H2與生成的NH3物質的量比為2:3

D.反應結束后催化劑的質量增加

23.構建知識網(wǎng)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硫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wǎng)絡:

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fā)生反應,"一”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A,

B,C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D.NaOH,HC1,Ba(NO3)2

24.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

A.酸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C.酸與堿反應有鹽和水生成,所以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與堿反應

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25.如圖是室溫下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曲線。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實驗時將稀鹽酸逐滴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

B.a點到b點pH變化的原因是H+和OH?發(fā)生反應

C.b點時,參加反應的HC1與NaOH的質量比為36.5:40

D.c點時,溶液中的Na+個數(shù)大于C1?個數(shù)

26.回收含銅廢料(主要成分為Cu)中的銅,部分實驗流程如圖:

稀硫酸稍過量鐵屑

濾渣濾液X

注:灼燒后得到黑色固體和殘留物,殘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關于該流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灼燒”的主要目的是將Cu轉變?yōu)镃uO

B.濾液X中的溶質為FeSCM

C.“酸溶”和“還原”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均為置換反應

D.將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Cu

27.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b、K2co3,現(xiàn)做以下實驗:①將

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懸濁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氣泡產(chǎn)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關于白色粉末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A.肯定含有CaCL、K2CO3,可能含有Ba(NO3)2

B.肯定含有Ba(NO3)2、K2CO3,可能含有CaCh

C.肯定含有K2co3,至少含有Ba(NCh)2和CaCL中的一種

D.CaCL、K2co3、Ba(NCh)2都存在

28.常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Ca(0H)2的性質:

步驟一: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蕩后靜

置,試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無色。

步驟二:向兩支試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醐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試管底部粉末無明顯變化。

步驟三:繼續(xù)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2mL水,振蕩后靜置,無明顯變化;向另一支試

管中加入2mL稀鹽酸,振蕩后靜置,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試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步驟一說明常溫下Ca(0H)2不溶于水

B.步驟二中溶液變紅是因為Ca(OH”在水溶液中電離出Ca2+

C.步驟三中消失的Ca(0H)2固體溶解在稀鹽酸所含的水中

D.步驟三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的原因是Ca(OH)2+2HCl=CaC12+2H2O

二、填空題

29.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Fe+CuSO4=Cu+FeSO4

(2)CuCh+2NaOH=Cu(OH)21+2NaCl

(3)CaCO3+2HCl=CaCl2+H2O+CO2t

根據(jù)離子方程式寫出一個對應的方程式

(4)Ba2++SO;=BaSO41

30.計算:

⑴8.4gNaHCO3的物質的量是mol,

(2)0.25molCO2的質量是go

(3)標況下,0.2mol的CH4體積為L。

(4)5.6g鐵含有的鐵原子數(shù)目為一(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用NA來表示)。

參考答案:

1.D【詳解】A選項Mg(NCh)2是鎂鹽,MgSCU是硫酸鹽,故A錯誤;

B選項CaS04是硫酸鹽,不是碳酸鹽;Ag2c03是不溶性鹽,故B錯誤;

C選項NaHCCh是鹽不是酸,CH3co0H是酸不是氧化物,故C錯誤;

D.符合物質的分類,故D正確;

答案選D。

2.C【分析】發(fā)生CaCCh高溫CaO+CChT、CaO+HzOCa(OH)2、K2co3+Ca(OH)

2=CaCO31+2KOH,結合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概念來解答。

【詳解】由制備流程可知,發(fā)生的分液依次為CaCCh高溫CaO+CChT、CaO+H2O=Ca

(OH)2、K2cCh+Ca(OH)2=CaCO31+2KOH,其反應類型分別為分解反應、化合反應、

復分解反應,沒有涉及置換反應,答案選C。

3.C【詳解】X、丫兩種元素能形成丫2X,丫顯示+1價,X為+2價,從選項的核電荷數(shù)

可以知道,只有C選項中的8號元素氧和11號元素鈉符合題意,故選Co

4.D【詳解】氧化產(chǎn)物指的是還原劑被氧化后所得到的產(chǎn)物,該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為CL。

5.A【詳解】A.該選項中Na+、Ba2+、Cl,NO;四種離子可以共存,A符合題意;

B.Pb2+可與s"、SO:反應生成PbSO4、PbS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題意;

C.P0丁是弱酸根,可以與H+結合,因此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

D.Ca2+可以與CO:結合生成CaCCh沉淀,AF+可以與CO:發(fā)生雙水解而無法大量共

存,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6.C【詳解】A.氫氧化鈣與HC1反應生成氯化鈣與水,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

鈣與氫氧化鈉;同理,氫氧化鋼與HC1也能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鋼和水,氫氧化鋼與碳酸鈉

反應生成碳酸鋼與氫氧化鈉;HC1除與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鋼反應外還可與碳酸鈉反應;碳

酸鈉與氫氧化鈣、HC1與氫氧化鋼均反應,A項正確;

B.碳與氧氣點燃可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因此也可實現(xiàn)甲轉化為丙,與氧化鐵高溫條

件下發(fā)生置換反應;CO還可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實驗乙與丁的反應:丁具有還原

性,可與氧化鐵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項正確;

C.鐵與HC1之間發(fā)生置換反應;HC1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氫氧化鈉與氯化鈣不反

應,C項錯誤;

答案第1頁,共8頁

D.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與硫酸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

鈣與水;硫酸與氯化枷反應生成硫酸頓與HC1,氯化鋼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韌沉淀與氯

化鈉,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D項正確;

答案選C。

7.C【詳解】亞硝酸(HN02)中N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介于N元素的最高化合價+5

價和最低化合價-3價之間,因此在反應中既可作氧化劑,又可作還原劑。當它作氧化劑

時,其還原產(chǎn)物的價態(tài)比+3價低,可以是+2價的NO、0價的N2,也可以是-3價的NH3,

故①④⑤正確,

答案選C。

+

8.B【詳解】A選項電離方程式:MgCb=Mg2++2C廣;B選項電離方程式:KCIO3-K

2++

+C1O;;C選項電離方程式:BaCh=Ba+2Cr;D選項電離方程式:HC1=H+C1?

9.D【詳解】A中兩個NO?生成HNCh失去2e,一個NO2得到生成NO,轉移電子

數(shù)為2e\B中每個+7價銃得5-生成+2價鐳,共轉移10個電子,10個+2價鐵失去

生成10個+3價鐵,共轉移了10e;C中6個HC1中共有5個失去電子,共轉移了

5e-。

10.A【詳解】A.NaOH固體溶于水后電離出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離子自由移動可以導

電,所以氫氧化鈉是電解質,A正確;

B.CO2溶于水能導電是因為CO?與水反應生成的H2cCh為電解質,而CCh為非電解質,

B錯誤;

C.銅為單質,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C錯誤;

D.氯化鐵溶液為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D錯誤;

答案為:Ao

11.D【詳解】A.當溶液中有SO:時,加入硝酸銀可以生成硫酸銀,硫酸銀微溶于水且

不溶于稀硝酸,則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含有氯離子,A錯誤;

B.加氯化鋼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溶液中可能有銀離子,與氯離子生成了氯化銀沉淀,

且碳酸根離子等也能和氯化鋼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不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B錯誤;

C.若溶液中含有亞硫酸根離子,加入足量鹽酸,生成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因此溶液中不一定有碳酸根離子,c錯誤;

D.加入鹽酸無現(xiàn)象,排除了碳酸根、亞硫酸根和銀離子存在的可能,再加入氯化饌有白

答案第2頁,共8頁

色沉淀,則說明含有硫酸根離子,D正確;

故答案選D。

12.B【詳解】氯化鉀化學式為KC1,K為+1價,C1為-1價;氯酸鉀化學式為KCICh,K

為+1價,CIO;為-1價;硫氟化鉀化學式為KSCN(其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K為+1價,

SCN-為-1價,C為+4價,N為-3價,則S為-2價;則氟酸鉉的化學式為NHCNO,故選

Bo

13.B【詳解】A.物質的燃燒涉及化學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

B.風雨及花落都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B符合題意;

C.爆炸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焚燒過程發(fā)生化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4.A【詳解】A.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銘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

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x2+2x+(-2)x7=0,則

x=+6,選項A符合;

B.氧元素顯-2價,設銘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

為零,可得:2y+(-2)x3=0,則y=+3,選項B不符合;

C.硫酸根顯-2價,設格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

為零,可得:2z+(-2)x3=0,則z=+3,選項C不符合;

D.氫氧根顯-1價,設銘元素的化合價是w,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

和為零,可得:w+(-1)x3=0,則w=+3,選項D不符合。

答案選A。

15.C【詳解】A.物質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體現(xiàn),A錯誤;

B.物質的不穩(wěn)定性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體現(xiàn),B錯誤;

C.物質的揮發(fā)性不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體現(xiàn),揮發(fā)性是物質的物理性質,C正確;

D.物質的還原性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體現(xiàn),D錯誤,

答案選C。

16.C【詳解】A.純堿不是堿是鹽,CuSO#5H2。是純凈物,故A錯誤;

B.生石灰是氧化物,故B錯誤;

C.各種物質分類正確,故C正確;

答案第3頁,共8頁

D.A1(OH)3是堿,液氯是純凈物,故D錯誤;

答案C。

17.C【詳解】A.氧氣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數(shù)不同,它們的物質的量相同時,其氧原子的

物質的量不相同,A項錯誤;

B.2moi硫酸中有8moi氧原子,4moi水中有4moi氧原子,二者不相等,B項錯誤;

C.3moiO2和2moi03都含有6mol氧原子,C項正確;

D.硝酸和硫酸分子中的氧原子數(shù)不同,它們的物質的量相同時,其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不相

同,D項錯誤;

答案選C。

18.B【詳解】A.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A項錯誤;

B.N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從而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

構,B項正確;

C.F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F,F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Na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Na+,

Na+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C項錯誤;

D.一個F2分子中含有18個質子,D項錯誤;

答案選B。

19.B【詳解】A.Fe(0H)3和硫酸反應生成Fe2(SO4)3和水,故不選A;

B.BaSCU和硝酸不反應,BaSO4—Ba(NO3)2不能一步完成,故選B;

C.Na2cCh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NaOH,故不選C;

D.H2s04和氧化銅反應生成CuS04和水,故不選D;

選B。

20.D【詳解】A.向盛有5.0gKNO3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攪拌,得到溶液的質

50。

量分數(shù)=X1OO%=4.8%,A錯誤;

i10n0ng:+5:.c0g

B.鋁能和硝酸銀、硫酸銅反應,說明鋁最活潑,不能比較銀和銅的活潑性,B錯誤;

C.硫酸銅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硫酸鋼和碳酸鈣都是難溶于水的臼色固體,不能區(qū)分硫

酸鋼和碳酸鈣,C錯誤;

D.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發(fā)出尖銳的

爆鳴聲,說明氫氣不純,如果發(fā)出“噗噗”聲,說明氫氣純凈,D正確;

故選:D。

答案第4頁,共8頁

21.C【詳解】A.比較二氧化鎰和氧化鐵的催化作用,但所選取的雙氧水的濃度不一樣,

所以沒有可比性.錯誤;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來收集.錯誤;

C.首先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瓶內壓強減小,氣球膨脹,然后

滴入鹽酸,會看到溶液中能生成氣泡,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正確;

D.氨氣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呈堿性,會使酚醐變紅,不會變藍,錯誤;

故選C.

22.B【詳解】A.根據(jù)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可知,??表示的是氮分子,故A錯

誤;

B.根據(jù)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可知,過程中有“NH”“NH2”原子團生成,故B正確;

C.根據(jù)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可知,參加反應的H2與生成的NH3物質的量比為3:

2,故C錯誤;

D.根據(jù)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可知,催化劑參加了反應,但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

故D錯誤;

答案B。

23.B【詳解】A.CuSCU和Na2co3都屬于鹽,屬于相同類別的化合物,故A不符合題

忌;

B.K0H和HN03能反應,HNCh和K2co3能反應,硫酸和KOH、K2co3、Zn也能反應,

硫酸可以與硝酸鋼反應生成硝酸,故B符合題意;

C.CuSCU和CuO不能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

D.HC1與Ba(NO3)2不能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24.B【詳解】A.電離產(chǎn)生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為酸,所以酸中都含有氫元素,但

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堿和酸式鹽,故A錯誤;

B.石蕊試液遇堿性溶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故B正確。

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氧化銅與酸反應

生成鹽和水,但不是中和反應,故C錯誤;

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CO2氣體,鋅與鹽酸反應放出H2,則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

質不一定是碳酸鹽,故D錯誤。

答案第5頁,共8頁

答案B。

25.D【詳解】A.初始時,溶液的pH>7,實驗結束后,溶液的pHV7,故該實驗是將稀

鹽酸逐滴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A項正確:

B.將稀鹽酸逐滴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H+和0H發(fā)生反應,使溶液的pH發(fā)生變化,B

項正確;

C.b點時,溶液的pH=7,此時加入H+和OH的量相等,則參加反應的HC1與NaOH的質

量比為36.5:40,C項正確;

D.c點時,溶液的pH<7,加入的酸過量,此時溶液中C1?個數(shù)大于Na+個數(shù),D項錯誤;

答案選Do

26.C【詳解】A.銅在加熱條件下能生成氧化銅,"灼燒'’的主要目的是將Cu轉變?yōu)?/p>

CuO,A項正確;

B.氧化銅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過量的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

液和銅,則濾液X中的溶質為FeSCM,B項正確;

C.“酸溶”時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不是置換反應,C項錯誤;

D.將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F(xiàn)e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銅不與

稀硫酸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Cu,D項正確;

答案選C。

27.A【分析】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K2cCh和Ba(NC>3)2

或CaCL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或碳酸領沉淀;向①的懸濁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

消失,并有氣泡產(chǎn)生,是碳酸鈣或碳酸領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