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四川省廣元市高高考歷史必刷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洋船石”是澳門著名古跡。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為明萬歷年間(1573~1619)閩籍富賈所刻(參見如圖)。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此語說明在大海上貿易利潤豐厚,無往不利)。對“洋船石”的詮釋最準確的是A.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 B.明朝已放棄閉關政策C.傳統(tǒng)文化促澳門勃興 D.閩粵間長途販運發(fā)達2.1950年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總額,比1949年增加12倍,反映了:()A.經濟穩(wěn)定 B.財經根本好轉C.合理調整工商業(yè) D.人民收入增加3.“它淵源于高度同一化的基督教文明和代議制民主政治傳統(tǒng),建立在經濟一體化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并在政治一體化方面不斷取得突破?!闭垎枴八敝傅氖茿.歐盟 B.東盟C.七十七國集團 D.石油輸出國組織4.1938年國民政府電文稱:查第二時期抗戰(zhàn)開始以及我備戰(zhàn)區(qū)本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zhàn),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臺兒莊勝利足為表征。該電文表明A.敵后戰(zhàn)場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B.國民黨軍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發(fā)生重大變化C.正面戰(zhàn)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D.中國軍隊取得抗戰(zhàn)以來首次大捷5.從文明形態(tài)和政權形式來考量,古代東西方類似于中國的有A.古代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臘 D.古代兩河流域的城邦6."樹大分權,子大分家。"分家主要是分財產。在中國古代社會,分家一般都是由舅舅主持。這一習俗A.確保了個體農業(yè)經濟的穩(wěn)定 B.意在表明和保證公平公正性C.體現母族親屬關系的重要性 D.有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7.《阿根廷,別為我哭泣》是享譽世界的名曲,這首歌來自于音樂劇《艾薇塔》,是為紀念前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貝隆夫人)所作。當阿根廷演員演唱歐美歌曲時,他們的艾薇塔成為美國和歐洲的偶像,不僅在音樂劇里,也在1996年使麥當娜成為明星的電影《艾薇塔》里。這反映了A.經濟全球化下文化的共享和影響是一種雙向現象B.全球化下拉美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對西方更有吸引力C.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造成了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D.經濟全球化下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呈現同質化的趨向8.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學者馬克辛·伯格說:“蒸汽機長期以來被18世紀史學家看作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的關鍵指示器,但是18世紀本身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從鍍銀的咖啡壺到刻紋的黃銅器皿和上漆的紙型托盤等全新型消費品的爆發(fā)。”據此可以推知A.奢侈品消費催生了英國工業(yè)革命B.奢侈品消費拓展了英國的市場C.蒸汽機給奢侈品生產提供新動力D.奢侈品比蒸汽機更利于社會發(fā)展9.東漢的士大夫領袖常常“以天下風教為己任”,居高臨下,居于道德世界價值裁判者地位:而北宋的士大夫如范仲淹等人則方正平易,“以天下為己任”。這一變化反映A.士人主體意識的強化 B.君主專制制度的衰落C.理學成為主流價值觀 D.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10.下列三幅圖分別表示了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它們所揭示的共同問題是A.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爭奪B.法西斯勢力的猖獗C.大國之間結盟威脅和平D.冷戰(zhàn)局面的形成11.歷史是復雜的。有時吸取前人的歷史教訓會導致新問題的產生。下列史實能佐證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漢推行郡國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漢啟用布衣將相C.隋二世而亡,唐廣招賢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實行寬簡舒緩法令12.《史記》載:“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軌于法。”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漢初A.實行察舉制度 B.獨尊儒家學說C.實行郡國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縣制13.《十三行史料展》記述“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都與廣州十三行發(fā)生過直接的貿易關系。這里擁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環(huán)球貿易航線?!陀^上造就了一個時期里著名的中西貿易中心和廣州歷史上令世上矚目的經濟文化的輝煌時代。”導致十三行興盛的主要原因是A.民間貿易的興盛和發(fā)展 B.三角貿易的形成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4.《十二銅表法》有這樣的規(guī)定:“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边@體現了A.《十二銅表法》維護了貴族的利益B.《十二銅表法》使平民的權益得到保護C.《十二銅表法》蘊含法治的精神D.《十二銅表法》使貴族不能隨意解釋法律15.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魯公伯禽被封到魯地,三年后向周公“報政”,周公問:“何遲也?”伯禽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边@表明分封制A.擴大了周政權的統(tǒng)治區(qū)域B.推動了周文化向周邊地區(qū)的傳播C.在分封制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朝覲不勤的現象D.確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16.公元前106年,漢武帝下詔說:“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痹t書的目的在于A.延續(xù)戰(zhàn)國時期用人機制 B.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C.強化儒家思想獨尊地位 D.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17.中國政府“靠購買西方武器來打仗”最早始于A.隋唐時期 B.宋元時期 C.明清時期 D.晚清時期18.18世紀英國的商業(yè),一些歷史學家使用了諸如“商業(yè)革命”“一場真正的商業(yè)爆炸”等字眼。國內商業(yè)以較大的幅度增長,而海外商業(yè)活動增幅更大,國際貿易在英國當時的商業(yè)發(fā)展領域里遙遙領先。導致英國商業(yè)爆炸的主要因素是A.工業(yè)革命完成的推動B.殖民擴張和殖民霸主地位確立C.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D.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19.古希臘陶器的紅繪時期,以神話題材為主的設計所反映出的神仙世界里并不是東方人所想像的那樣超然,同樣有著如同凡間一樣的殺戮和抗爭,隱藏在無限神力背后的是同凡人一樣的缺陷。這表明,在當時的古希臘A.神亦是人,借神頌人 B.英雄崇拜,貶低神性C.人力至上,可以勝神 D.理性思維,生活至上20.19世紀的西方有一批文學藝術家宣稱要用他們的筆在墨水瓶里掀起風暴,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chuàng)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以彌補纖弱的心靈世界。這類作品()A.宣揚浪漫情懷 B.追求幻滅反叛C.遵循寫實原則 D.突出理性思維21.上表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課題研究的統(tǒng)計表。由此可知()A.英國紡織工業(yè)漸趨衰落 B.工業(yè)革命促進社會分工C.社會需求引領科研方向 D.科學與技術已緊密結合22.2012年8月4日,中俄否決了有關制裁敘利亞的決議草案。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wèi)《聯合國宣言》,維護敘利亞的領土和主權及中東地區(qū)的和平。這表明中國在新時期①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

②積極維護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世界和平

③參與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維和行動

④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3.“鬼計本多端,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軍機無遠略,誘佳弟子拜異類為師”。這段文字的作者當屬于A.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抵抗派 B.洋務運動中的洋務派C.洋務運動中的頑固派 D.維新運動中的維新派24.在學者認為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非禁絕其他思想學派,事實上,儒家之外各家學術的傳習者仍不乏其人,他們不僅可公開教授、治學,且不少可以進入宮廷為官。漢代“罷黯百家,獨尊儒術”A.提高了儒學的政治地位 B.復興了先秦的正統(tǒng)儒學C.摒棄了法家的治國理念 D.促進了百家爭鳴的再現25.“不行黜陟(意為廢除、取消)而藩國自析”,西漢解決王國問題的措施中體現這種特點的政策是A.“削藩” B.頒布推恩令 C.創(chuàng)設刺史制度 D.推行內外朝制度26.“打個比方,商品經濟發(fā)展是一個能量巨大的蓄水池,東西方貿易逆差是一塊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歐洲貨幣短缺的陣陣波浪,這種波浪通過地區(qū)間各種貿易關系傳播,最終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边@說明了A.新航路開辟的必要性 B.歐洲出現“價格革命”C.歐洲出現“商業(yè)革命” D.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27.古代中國皇帝用璽官員用印,印璽是權力的象征。據載:“秦天子六璽,唐時有八寶,宋尚循其制,至徽宗而加九,南渡至十一,皆非制也。本朝初有十七寶,至世宗加制其七,今掌在符臺者共二十四?!?引自《萬歷野獲編》)。這一現象可以印證A.國家事務趨多 B.中央集權加強 C.皇權至高無上 D.制印技藝進步28.據古代文獻記載:秦漢時期鐵犁牛耕技術雖有進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導地位的起土、翻土農具仍以鍤、鋤為主。導致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小農經濟的阻礙 B.精耕細作的需要C.冶鐵技術的落后 D.專制思想的束縛29.北魏馮太后說:“立三長,則課(稅)有常準,賦有恒分,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贝酥贫葘嵤└淖兞吮蔽撼跗诘哪撤N社會現象。從材料中可以判斷,此社會現象是A.鮮卑貴族排斥漢族地主參政B.官吏沒有俸祿吏治腐敗C.豪強地主隱匿人口逃避賦役D.鮮卑貴族拒絕移風易俗30.主張讓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并可出錢贖買份地的是A.彼得一世 B.亞歷山大二世 C.林肯 D.俾斯麥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伍連德(1879—1960年),祖籍廣東,出生于馬來西亞,醫(yī)學博士。1907年,他受聘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幫辦,引進世界醫(yī)學最新成就,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1910年,東北地區(qū)鼠疫流行,日本、俄國企圖以主導疫情處理來插手東北,伍連德受命北上,奮戰(zhàn)數月后終于遏制住疫情。治疫期間,伍連德敢于擔當,他解剖尸體、隔離檢疫、建立自主防疫機構,在疫情遏制未見成效時,他慎審地反思各個環(huán)節(jié),大膽地提出“焚尸”舉措,獲準后大見成效。疫后,伍連德長期呼吁并收回了海港檢疫權。他積極投身于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各項創(chuàng)建中來,他出任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的大會主席、撰寫《中國醫(yī)學史》、創(chuàng)設自主防疫機構、制定《海港檢疫章程》、創(chuàng)辦《中華醫(yī)學雜志》等,開創(chuàng)多個中國史上第一?!幾躁愑⒃频取段檫B德精神: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滋養(yǎng)》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對中國近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伍連德人物體現的時代精神。32.自古以來,“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廣為流傳,但相關歷史記載多有不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甲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寵愛)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界(給予),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瓡x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清華簡系年》乙周宅豐、鎬近戎人,與諸侯約,為高葆禱于王路,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悅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麗山之下,為天下笑?!鼙苋蛛y,(平王)東遷洛邑?!秴问洗呵铩繁Σ缓眯?,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耐跻噪绞笧榍?,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與增、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于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抉R遷《史記周本紀》注:《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收藏的戰(zhàn)國中晚期竹簡(1)綜合甲乙丙三則史料,簡述從中我們可以認定的歷史事實與歷史結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在中國古代廣為流傳的原因。33.材料新中國成立后,中法并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法國總統(tǒng)戴高樂上臺后提出要建立獨立的“核打擊”力量和在北約內同美英平起平坐,遭到美國反對。于是法國迫使美國撤走駐在領土上的戰(zhàn)略轟炸機,拒絕將自己的空防系統(tǒng)納入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當中。法國后又斷然否定英國加入歐共體的申請,并同西德簽訂《法德友好合作條約》。美法在這一系列問題上的矛盾沖定,成為法國發(fā)展對華關系的動力。1962年6月前后,戴高樂開始把承認中國問題提上日程。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也把法國當作“對第二中間地帶開展工作”的突破口,醞釀改變對法政策。1962年因法國侵略而引起的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結束后,中法建交的另一大障礙消除了。經過多次接觸和四次正式談判,中法最終在1964年達成了建交協(xié)議?!幾砸Π倩邸墩撁绹c中法建交的關系》(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法建交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法建交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澳門媽閣廟的一塊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即“洋船石”。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澳門以海上貿易而興的明證,故A正確;閉關政策是明朝的國策,故B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傳統(tǒng)文化,故C錯誤;材料和閩粵間長途販運無關,故D錯誤。2、A【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949-1951是我國的三年調整時期,這一段時間里中國共產黨采取了沒收官僚資本,調整物價,調整工商業(yè)等措施,使工農業(yè)發(fā)展超過歷史最高水平,1950年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總額,比1949年增加12倍,說明我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故選A;BD與50年的國情不符,C項是措施不是結果,排除。3、A【解析】

從材料中的“建立在經濟一體化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并在政治一體化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來看,這一組織是歐洲聯盟,1993年歐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故答案為A項;東盟、七十七國集團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之間主要是進行經濟和能源方面的合作,不符合題干中“并在政治一體化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的要求,排除B、C、D項。4、C【解析】試題解析:本題考查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查第二時期抗戰(zhàn)開始以及我備戰(zhàn)區(qū)”,這里的我備戰(zhàn)區(qū)指的是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zhàn)場,從“以攻為守指導作戰(zhàn),屢遏兇焰,挫敗頑敵,士氣振奮,精神日旺”的信息可知正面戰(zhàn)場有力打擊了侵華日軍,故C項正確;A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故排除;國民黨軍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仍是片面抗戰(zhàn)路線,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是平型關大捷,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zhàn)爭5、B【解析】

試題分析:中國古代的文明形態(tài)是農業(yè)文明而且是綿延持久的,政權形式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CD不是中央集權國家,可以排除掉,古埃及是綿延持久的文明傳統(tǒng),尼羅河流域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有利于古埃及國家的統(tǒng)一和長期延續(xù),發(fā)源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有大河文明的特色,與中國相似。印度河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與中國不同,同樣排除掉。故B正確??键c:人類的文明形態(tài)?古埃及文明【詳解】6、B【解析】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觀念中,舅舅是具有血緣關系的外姓人,分家由舅舅主持能夠體現公平和公正,故選B;舅舅主持分家和確保個體農業(yè)經濟的穩(wěn)定無關,排除A;舅舅主持分家是為了保證財產分配的公正和公平,不是為了體現母族關系的重要性和保證家庭關系和諧,排除CD。故選B。7、A【解析】

南美阿根廷的“艾薇塔”音樂劇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歡,而阿根廷的“艾薇塔”也成就了美國電影明星麥當娜,很好的證明了文化的交流、共享和影響是相互的,雙向的,故選A;B項和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趨向同質化不符合事實,排除D。故選A。8、B【解析】

由材料“18世紀本身值得驕傲的地方是從鍍銀的咖啡壺到刻紋的黃銅器皿和上漆的紙型托盤等全新細消費品的爆發(fā)”可知,消費需求的增加推動了生產的發(fā)展,從而推動了市場的拓展,故選B。奢侈品消費能助推工業(yè)革命的進程,但不可能是催生的關系,排除A;材料并未說明奢侈品與蒸汽機之間的關系,排除C;材料肯定奢侈品消費的意義,但不能夸大其作用,排除D。9、A【解析】

東漢士大夫以教化天下為己任,北宋士大夫則以天下為己任,角色的變換體現了北宋士大夫責任擔當意識的強化,即主體意識的強化,故選A;材料未涉及君主專制制度,排除B;士大夫觀念變化不能體現理學成為主流價值觀和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排除CD。故選A。10、C【解析】圖片顯示兩大軍事集團對峙、軸心國和“鐵幕”說明大國之間的結盟威脅著世界和平,C正確;A、B和D只是反映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11、A【解析】漢初推行郡國并行制是對秦朝郡縣制的消極反思,造成了王國問題。12、C【解析】

根據材料“諸侯或驕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軌于法”可知漢代出現了諸侯威脅中央的狀況,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是由于漢初分封諸侯,實行郡國并行制度導致的,故選C項;察舉制度屬于選官制度,不會造成此類現象,故A項排除;獨尊儒家學說有助于思想統(tǒng)一,加強中央集權,不符合題意主旨,故排除B項;全面推行郡縣制度不符合漢初的實際情況,故排除D項。13、C【解析】

據材料“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qū)”“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可知,體現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加強,因此導致十三行興盛的原因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故C選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體現民間貿易和三角貿易,故A、B選項錯誤;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在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故D選項錯誤。14、C【解析】根據材料“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笨梢钥闯觥妒~表法》蘊含了法治的精神,故C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ABD三項都是《十二銅表法》的意義,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點睛: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式選擇題,做題時一定要注意選項是否符合材料的主旨,即使選項符合史實,與材料主旨無關的也不能選。15、B【解析】

由材料“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可知,魯公將周的禮樂制度帶到了其封地,改變了當地的社會習俗,這說明分封制可以推動周文化向周邊地區(qū)傳播,故選B;材料重在強調文化習俗的變化,而不是統(tǒng)治區(qū)域的擴大,排除A;魯公遲到是因為其改革的目標沒有及時實現,而不是故意不覲見,故無法得出朝覲不勤的結論,排除C;材料只表現了周天子和魯國之間的關系,由此單對關系便得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理由不夠充分,排除D。16、B【解析】

材料“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意思是對那些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由此可知,可能翻車的馬和放蕩不羈的人是指人才,因此漢武帝下此詔書的目的是籠絡人才為政府所用,故B項正確;漢武帝時期實行察舉制,故A項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選官制度,不涉及中央集權,故D項錯誤。17、C【解析】

明代中后期中國進口了西方的紅衣大炮用于戰(zhàn)爭,所以最早應該始于明清時期,故選C項;隋唐宋元時期西方武器還沒有出口到中國,排除AB項;晚清時期與“最早”不符,排除D項。故選C。18、B【解析】

經過16世紀打敗西班牙,17世紀打敗荷蘭以及18世紀打敗法國,英國在18世紀中后期成為世界上最大殖民國家,海外殖民擴張成為國內商業(yè)爆炸的主要原因,故B項正確。工業(yè)革命完成是19世紀40年代,故A項錯誤。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是17世紀,故C項錯誤。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后,故D項錯誤。19、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主要是為了借助神來歌頌人性,閃爍著人文主義的光輝,A正確;材料與貶低神性無關,B排除;C說法錯誤,排除;理性強調的是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與材料無關,D排除。故選A。20、A【解析】

浪漫主義的特點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表達內心的感受。材料“要用自己的希望來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創(chuàng)作來展示強烈欲望的自我”符合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故A正確;追求幻滅反叛是現代主義文學特點,排除B;遵循寫實原則是現實主義文學特點,排除C;浪漫主義文學主張感性認識,不是突出理性思維,排除D。故選A。21、C【解析】

從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課題研究的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出,純科學研究、采礦、海上運輸、軍事技術數量明顯領先,此時英國正進行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活動,反映出社會需求引領科研方向,故C項符合題意;紡織工業(yè)課題研究數量少并不是說英國紡織工業(yè)漸趨衰落,而只是不符合此時的社會需求,并且工業(yè)革命首先爆發(fā)在新興的棉紡織業(yè),A項不符合題意;18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才開始,B項不符合題意;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科學與技術才緊密結合,D項不符合題意。22、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維和行動需要參與國派出一定數量的軍隊在聯合國統(tǒng)一部署下進行,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沒有派出維和部隊,所以③不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捍衛(wèi)《聯合國宣言》”可知,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活動、積極維護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世界和平符合題意,即①②符合題意。根據所學可知,中國外交是以獨立自主為基本的外交政策的,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項。ABD項,此三項都包含不符合題意的③,排除?!军c睛】解答組合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有準確鞏固的基礎知識,同時由于該題型的邏輯性較強,要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學理論水平。解答此類題的方法主要是篩選法,而篩選法又分為肯定篩選法和否定篩選法??隙êY選法是先根據試題要求分析各個選項,確定一個正確的選項,這樣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選項的組合,然后一一篩選,最后得出正確答案。否定篩選法又稱排除法,即確定一個或兩個不符合題意的選項,排除包含這些選項的組合,得出正確答案。23、C【解析】

“使小朝廷設同文之館”“拜異類為師”都是頑固派反對洋務運動中開展的活動的說辭,故C項正確;鴉片戰(zhàn)爭時還沒有同文館,排除A項,洋務派不可能反對自己,排除B項;維新派也追求的是新事物,D不符合題意。24、A【解析】

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未禁絕其他學術流派,儒家之外各家學術的傳習者仍不乏其人,他們不僅可公開教授、治學,且不少可以進入宮廷為官,說明漢代的思想政策是提高了儒學的政治地位,A正確;漢代推崇的是董仲舒的儒學,而非先秦儒學,排除B;漢代治國理念是外儒內法,排除C;D不符合史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文化專制政策,不利于思想繁榮,排除。25、B【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盡管沒有取消封國,但王國問題卻解決了。漢武帝時期采取“推恩令”,妥善的解決了威脅中央集權的王國問題,故B項正確;“削藩”是明朝時期實行措施,排除A;刺史制度是監(jiān)察制度,排除C;內外朝是分割宰相權力的制度,排除D。故選B。26、A【解析】根據“東西方貿易逆差”“歐洲貨幣短缺”“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故A項正確;“價格革命”“商業(yè)革命”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B、C錯誤;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是工業(yè)革命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27、B【解析】

皇帝的玉璽數量不斷上升,從秦朝的六枚到明朝的二十四枚,說明皇權在不斷上升,即權力不斷集中在中央,B正確;玉璽數量增加和國家事務增多并不具備直接因果聯系,排除A;皇權至高無上指的是皇帝總攬一切事務,排除C;玉璽數量增多不是因為制印技術進步,排除D。28、A【解析】

小農經濟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分散經營,由于財力所限使得鐵犁牛耕技術受阻,因此題干中農業(yè)生產工具的落后性主要是由于小農經濟本身所造成的,A正確;鐵犁牛耕技術推廣有利精耕細作,農具仍以鍤、鋤為主是農業(yè)生產技術落后的表現,而不是精耕細作的需要,排除B;冶鐵技術的落后與鐵犁牛耕技術的推廣無必然聯系,排除C;專制思想和鐵犁牛耕推廣無關,排除D。29、C【解析】

根據材料“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說明三長制實施改變了北魏初期的隱匿人口逃避賦役的社會現象,僥幸之人不能再僥幸了,苞蔭之戶不能再苞蔭了,C選項符合題意。鮮卑貴族排斥漢族地主參政的說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官吏沒有俸祿吏治腐敗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鮮卑貴族拒絕移風易俗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30、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俄國農奴制改革,主持這項改革的是亞歷山大二世,故選B;彼得一世沒有進行農奴制改革,排除A;林肯是美國總統(tǒng),維護的是美國國家統(tǒng)一,C排除;俾斯麥是德意志首相,主要是促進德國完成統(tǒng)一,排除D。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成立防疫機構,培訓防疫隊伍;創(chuàng)立專業(yè)醫(yī)學機構,創(chuàng)辦醫(yī)學刊物,提高醫(yī)學水平;收回海關檢疫權利,維護國家主權;著書立說,學術成就突出。(2)精神:愛國主義;敢于擔當;學術淵博;具有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