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6935.1-2023 低壓供電系統(tǒng)內(nèi)設備的絕緣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試驗(正式版)_第1頁
GB∕ T 16935.1-2023 低壓供電系統(tǒng)內(nèi)設備的絕緣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試驗(正式版)_第2頁
GB∕ T 16935.1-2023 低壓供電系統(tǒng)內(nèi)設備的絕緣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試驗(正式版)_第3頁
GB∕ T 16935.1-2023 低壓供電系統(tǒng)內(nèi)設備的絕緣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試驗(正式版)_第4頁
GB∕ T 16935.1-2023 低壓供電系統(tǒng)內(nèi)設備的絕緣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試驗(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16935.1—20082023-09-07發(fā)布2024-04-01實施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V V 1 1 23.1術語和定義 2 7 7 7 74.3過電壓類別 4.6絕緣材料 4.7環(huán)境因素 4.8電壓應力持續(xù)時間 4.9電場分布 5絕緣配合設計 5.1一般要求 5.2電氣間隙的確定 5.3爬電距離的確定 5.4固體絕緣的設計要求 6試驗和測量 226.1一般要求 6.2驗證電氣間隙 226.3驗證爬電距離 6.4驗證固體絕緣 246.5整臺設備的介電試驗 6.6其他試驗 296.7瞬態(tài)過電壓衰減的測量 6.8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測量 附錄A(資料性)電氣間隙耐受特性的基本參數(shù) 附錄B(資料性)不同過電壓控制方式的電網(wǎng)電源的標稱電壓 40Ⅱ附錄C(規(guī)范性)局部放電試驗方法 42C.1試驗電路 43C.3測量儀器的要求 44附錄D(資料性)局部放電試驗方法補充資料 47D.1局部放電初始電壓和熄滅電壓的測量 D.2局部放電試驗電路的說明(見圖D.1) 47D.3降低干擾的保護措施 48D.4試驗電壓倍率系數(shù)的應用 48 附錄G(資料性)根據(jù)5.2確定電氣間隙尺寸 附錄H(資料性)根據(jù)5.3確定爬電距離尺寸 圖1再現(xiàn)峰值電壓 9圖2筋的寬度(W)和高度(H)尺寸 27 圖8具有未粘合接縫寬度小于X的槽的測量 圖10具有未粘合接縫一邊寬度小于X的槽的測量 圖12與螺釘頭之間大于X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的測量 圖A.2在接近海平面處測得的非均勻電場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下限值 圖A.3在接近海平面處測得的均勻電場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 圖C.1接地的試品 42圖C.2不接地試品 42圖C.3接地試品的校準 圖C.4不接地試品的校準 45ⅢGB/T16935.1—2023/IE圖D.1局部放電試驗電路 47圖E.1表F.5中規(guī)定的爬電距離和表A.1中電氣間隙的比較 圖G.1根據(jù)5.2確定電氣間隙 圖H.1根據(jù)5.3確定爬電距離 表A.1海拔2000m處的耐受電壓(kV) 表B.1內(nèi)在控制或相當?shù)谋Wo控制 40表B.2需要保護控制的情況及由電涌保護器(所有部分)規(guī)定值]的情況 41表F.1直接由電網(wǎng)電源供電的設備的額定沖擊耐受電壓 表F.2耐受瞬態(tài)過電壓的電氣間隙 表F.3單相(三線或二線)交流或直流系統(tǒng) 表F.4三相(四線或三線)交流系統(tǒng) 表F.5避免由于電痕化故障的爬電距離 表F.6不同海拔處驗證電氣間隙的試驗電壓 表F.7固體絕緣試驗環(huán)境條件嚴酷度 表F.8耐受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暫時過電壓或再現(xiàn)峰值電壓*的電氣間隙的確定 表F.9避免局部放電的電氣間隙的確定的附加資料 表F.10電氣間隙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 V——在附錄B和附錄F的表格中增加了1500VDC;M由6個部分構(gòu)成。 1本基礎安全標準聚焦于必不可少的安全性要求,主要供各技術委員會根據(jù)IECGuide104和GB/T2423.22—2012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N:溫度變化(IEC60068-2-14:IEC60068-2-2環(huán)境試驗第2-2部分:試驗試驗B:高溫(Environmentaltesting—Part2-2:Tests—TestB:DryhIEC60068-2-78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Environmentaltesting一Part2-78:Tests—TestCab:Dampheat,IEC60270高電壓試驗技術局部放電測量(High-voltagetesttechniques—Partialdischarge2IEC61180:2016低壓電氣設備的高電壓試驗技術定義、試驗和程序要求、試驗設備(High-oltagetesttechniquesforlow-voltageequipment—Definitions,testandprocedurerequirementt絕緣配合insulationcoord插在兩導電部件之間或?qū)щ姴考椭黧w部分之間的固體絕緣材料或固體絕3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steady-stateworkingvoltage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steady-statepeakvoltage再現(xiàn)峰值電壓recurringpeakvoltage由于交流電壓畸變或由于疊加在直流電壓上的交流分量使電壓波形發(fā)生周期性偏移的最大峰值過電壓overvoltage峰值大于在正常運行下最大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的相應峰值的任何電壓。暫時過電壓temporaryovervoltage瞬態(tài)過電壓transientovervoltage耐受電壓withstandvoltage4額定絕緣電壓ratedinsulationvolta額定沖擊耐受電壓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過電壓類別overvoltagecategory環(huán)境environment污染pollution污染等級pollutiondegree56794:視在電荷(apparentcharge)。 電場分布,見4.9.8 ●瞬態(tài)過電壓(見4.2.2);●再現(xiàn)峰值電壓(見4.2.4);●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見4.2.5); 見附錄B中表B.1和表B.2。9位電壓)的電涌保護器更多的能量。這尤其適用于具有最低保護水平(鉗位電壓)的電涌保護器。有關暫時過電壓的絕緣配合以IEC60364-4-44;2007中442規(guī)定的暫時過電壓為基礎。低壓設備由于特定產(chǎn)品的預期操作模式,內(nèi)部產(chǎn)生的電壓也可能包括疊加到工作電壓上的再現(xiàn)峰值電壓。有關再現(xiàn)峰值電壓的絕緣配合宜考慮固體絕緣內(nèi)可能發(fā)生的局部放電(見4.6.2.3)或沿絕緣表面可能發(fā)生的局部放電(見表F.9)。宜考慮通以額定電壓的設備跨接絕緣的最高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這種穩(wěn)態(tài)工作宜考慮設備在額定電壓下,跨接絕緣的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峰值。內(nèi)部電路的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是產(chǎn)品設計4.3過電壓類別4.3.1一般要求各技術委員會應以下列過電壓類別的基本說明為基礎來確定過電壓類別。 ——過電壓類別Ⅲ的設備是固定式配電裝置中的設備,以及設備的可靠性和適用性必需符合特殊——過電壓類別Ⅱ的設備是由固定式配電裝置供電的耗能設備。如果此類設備的可靠性和適用性——過電壓類別I的設備不應直接連接于電網(wǎng)電源中。采取措施確保能夠充分限制所產(chǎn)生的暫時過電壓,其峰值不應超過表F.1中的相關額定沖擊如適合,建議各技術委員會規(guī)定該系統(tǒng)和設備的過電壓類別或額定沖擊耐受電壓。推薦采用4.4頻率本文件中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固體絕緣的設計包含了不超過30kHz的頻率產(chǎn)生的影響,對于超過在開關型供電電源中該處絕緣材料在頻率至500kHz下重復承受峰值電壓,就能觀察到這一當持久導電污染存在時(污染等級4),無法規(guī)定爬電距離的尺寸。對于暫時導電污染(污染等 痕化)。非常復雜的。在各種不同條件下許多材料可能呈現(xiàn)出兩種甚至三種上述特性。絕緣材料與5.3.2.4所比電痕化指數(shù)(CTI)相應等級的排列大致相同。因此本文件采用CTI值進行絕緣材料分類。按IEC60112中相比電痕化指數(shù)(CTI)試驗比較各種絕緣材料在試驗條件下的性能,可提供定性4.7環(huán)境因素設備的物理和地理位置會對絕緣系統(tǒng)產(chǎn)生重大影響。需要考慮海拔、溫度、振動和濕度等環(huán)境因根據(jù)帕邢定律,空氣中電氣間隙的擊穿電壓正比于電極間距離和大氣壓的乘積。對于均勻電場和高于2000m的電氣間隙尺寸的確定見5.2.3.4,在驗證海拔非2000m的電氣間隙時,海拔的考慮見 5.1一般要求 電場條件(見5.2.3.2和5.2.3.3):建議按照5.2.3.2設計為非均勻電場(情況A),5.2.3.3均勻電場條件(表F.2中情況B)表F.2中情況B的電氣間隙之值僅適用于均勻電場。只有當導電部件(電極)的形狀結(jié)構(gòu)設計成使氣間隙,污染存在可能會影響電場的均勻性,必須增大電氣間隙至大于情況B之值(見表A.2和本文件規(guī)定的電氣間隙對從海平面至2000m之處是有效的。表A.2規(guī)定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適用于海拔高于間隙的海拔修正的計算方法。對于表A.2中的值允許線性插值法。在微觀環(huán)境的污染等級下(根據(jù)4.5.2),電氣間隙應從表F.2中選擇。污染等級對確定電氣間隙影表F.2給出了污染等級2和污染等級3下的最小電氣間隙值。受電壓,見表F.2)跨電氣間隙兩端預期發(fā)生的最大沖擊電壓或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見表F.8)或再現(xiàn)峰值電壓(見表F.8)?;窘^緣和附加絕緣的電氣間隙應按表F.2規(guī)定各自對應如下電壓予以確定: 及按表F.8規(guī)定各自對應如下電壓予以確定: ——按4.2.6的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對于沖擊耐受電壓,加強絕緣的電氣間隙應按表F.2對應于比基本絕緣確定的額定沖擊耐壓高一加強絕緣應按能承受基本絕緣要求的沖擊耐受電壓的160%來確定。 的爬電距離值列于表F.5的括號內(nèi)(見爬電距離(包括筋)的20%和25%(見圖2)。一爬電距離——在表F.3第2和3欄和表F.4第2、3和4欄中以對應于低壓電網(wǎng)電源標稱電壓給出的合理化 假定低壓電網(wǎng)電源發(fā)生的最大再現(xiàn)峰值電壓可暫定為F?×√2U?,即U。峰值的1.1倍。當出現(xiàn)再在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為非正弦且具有再現(xiàn)峰值電壓或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的情況下(見圖1),宜考慮可能發(fā)在正常使用和非正常使用(適當時)中可能發(fā)生的短期熱應力不應損壞固體絕緣。各技術委員會應在預期使用中可能出現(xiàn)的機械振動或沖擊不應損壞固體絕緣。各技術委員會應規(guī)定嚴酷水平。固體絕緣的熱老化不應在設備預期的壽命期間損壞絕緣配合。各技術委員會應規(guī)定是否有必要進行試驗。設備在規(guī)定的濕度條件下應保持絕緣配合(也可見6.4.3)。6試驗和測量6.1一般要求——電氣間隙驗證(見6.2);——爬電距離驗證(見6.3);——其他試驗(見6.6)。驗和常規(guī)試驗以便保證生產(chǎn)過程中的絕緣質(zhì)量。應規(guī)定試驗和合適的條件,所用試驗參數(shù)足以檢測出 ——對于小于表F.2中情況A且大于情況B的值,應按照6.2.2.1通過沖擊電壓試驗進行驗證。由瞬態(tài)過電壓引起的對于電氣間隙的應力可通過沖擊電壓試驗評估,此試驗也可用一個交流電壓過電壓的峰值對于確定電氣間隙是決定性的,而且確定的電氣間隙小于表F.8情況A時,需要根據(jù)當通過沖擊電壓試驗來驗證設備內(nèi)的電氣間隙時,應保證所規(guī)定的沖擊電壓施加在被試電氣間隙本試驗的目的是驗證電氣間隙能否承受規(guī)定的瞬態(tài)過電壓。用1.2/50μ電壓值進行沖擊耐受電壓試驗。IEC61180:2016中7.1規(guī)定的波形適用。本試驗模擬大氣的過電沖擊發(fā)生器的輸出阻抗應不大于500n。對裝有跨接在試驗電路的元件的設備進行試驗時,應規(guī)k.耐受電壓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kd——電氣間隙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見表F.10);m——圖A.1中曲線1的有關直線之斜率(二坐標軸上對數(shù)刻度),為下列值:m=0.8539當1m階梯的距離變化。這個運算的數(shù)學公式如上所示。表F.6所列出值包括此計算值。換言之,ka(電氣間隙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的每個值將基于作為電氣間隙的五個不同耐受電壓梯根據(jù)6.8驗證爬電距離。由于固體絕緣對交流和直流有不同的耐受特性,所以具有與交流峰值電壓相同的試驗電壓的直流試驗(見6.4.7)不完全等同于交流電壓試驗(見6.4.5)。然而在純直流電壓應力情況下,直流電壓試驗的振動和機械沖擊試驗。各技術委員會可規(guī)定有關絕緣配合試驗為型式試驗,各技術委員會應就設備中發(fā)生的有關應力需要進行哪些型式試驗作出規(guī)定。 a)用沖擊電壓耐受試驗驗證固體絕緣耐受額定沖擊耐受電壓的能力(見5.4.3.1);b)用交流電壓試驗驗證固體絕緣耐受下述電壓的能力:d)30kHz以上的高頻電壓試驗是按6.4.8規(guī)定驗證不會由于電介質(zhì)發(fā)熱和局部放電而發(fā)生除表F.6中海拔修正系數(shù)不適用之外,6.2.2.1中有關沖擊電壓試驗的方法同樣適用于固體絕擊電壓施加前期)將在記錄結(jié)果的波形圖上正弦工頻試驗電壓應基本上為正弦波形。當峰值和有效值之比為√2(1±3%)時符合本要求。峰將交流試驗電壓在不超過5s內(nèi)均勻地從0V上升至5.4.3.2中規(guī)定的電壓值,并在此電壓下保持試驗設備應符合IEC61180的規(guī)定,電壓波形滿足IEC試驗電壓應與6.4.2c)中提及的電壓(根據(jù)實際情況乘上系數(shù)F?、F?和F?)的最高值相等。最終的數(shù)峰值電壓Up,也可見附錄D。例中的系數(shù)同樣也適用于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和長期暫時過電壓的峰值。F局部放電試驗和確定基本絕環(huán)境條件(諸如溫度)可能會影響局部放電熄滅電壓。考慮了上述影響因素取基礎安全系數(shù)F?為1.2。因此基本絕緣或附加絕緣局部放電熄滅電壓至少為1.2Um.1.25。因此,對于基本絕緣和附加絕緣,試驗電壓的初始值為F?錄D)。由于固體絕緣對不同類型電壓的耐受特性不同,試驗電壓與交流電壓峰值相等的直流電壓試驗不直流試驗電壓應基本上沒有紋波。當電壓的峰值和平均值之比為1.0且允差為士3%時符合本要直流試驗電壓應在5s內(nèi)從0V均勻地上升至5.4.3.2規(guī)定之值,并在此值下試驗設備在IEC61180中規(guī)定。推薦發(fā)生器的短路輸出電流不小于200mA.發(fā)生器的脫扣電流應調(diào)整至100mA,對于超過6kV的試驗電壓,脫扣電流應調(diào)整至可能的最根據(jù)6.4.2d),對于高于30kHz的高頻電壓,可能需要對根據(jù)當整臺設備進行沖擊電壓試驗時,應計及試驗電壓的衰減或增幅。需要保證試驗電壓的要求值施 ——接地電路 可觸及表面??捎|及表面的非導電部分應覆蓋金屬箔。如果大型外殼不能實現(xiàn)完全覆蓋金屬箔,則只要局部覆 類似射頻干擾濾波器的元件可包括在沖擊試驗中,但在交流試驗時可能有必要將它們斷開 證試驗電壓傳送到設備內(nèi)絕緣試驗所必須考核的范圍。對接至電網(wǎng)電源的電路根據(jù)6.2和6.4規(guī)定進行試驗。設備的兩個電路間的試驗電壓應采用對應于這些電路之間實際可能發(fā)生的最高電壓值。各技術委員會可規(guī)定除用來驗證絕緣配合以外的電氣試驗,規(guī)定的試驗電壓不應高于絕緣配合所抽樣試驗和常規(guī)試驗是為了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而進行的試驗。有關技術委員會(特別是制造商)負責規(guī)定這些試驗。進行這些試驗所用的電壓水平和波形應能檢查到缺陷且不會損傷電氣設備(包括固體絕士3%,士1.5%;c)頻率士0.2%;——100℃以下 100℃到500℃士3%;士10%或±1pC(兩者取大者);士20%, 圖4); 污染等級123GB/T16935.1—2023/IEC60664-1: 圖7沿著筋輪廓的測量--一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圖8具有未粘合接縫寬度小于X的槽的測量圖9具有未粘合接縫寬度等于或大于X的槽的測量條件:所考慮的路徑包括一未粘合的接縫以及一邊的寬度小于Xmm,另一邊的寬度等于或大于Xmm的槽。--—電氣間隙螺釘頭與凹壁之間的間隙足夠?qū)挄r加以考慮。GB/T16935.1—2023/IEC606圖13與螺釘頭之間小于X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的測量圖14具有導電浮動部件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的測量(資料性)電氣間隙耐受特性的基本參數(shù)海拔2000m處的耐受電壓見表A.1,電氣間隙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見表A.2。表A.1海拔2000m處的耐受電壓(kV)電氣間隙非均勻電場交流(50/60Hz)U..000表A.1海拔2000m處的耐受電壓(kV)(續(xù))電氣間隙非均勻電場交流(50/60Hz)?0012.015.020.025.030.040.050.060.080.08.189.9012.715.317.922.927.732.341.320.925.733.541.248.863.678,592.6注:0.001mm至0.008mm的電氣間隙資料來源于文獻《大氣中各種氣壓下對微米級氣隙的電考文獻[34])。更詳細的資料參見《用于在周期沖擊電壓負載下固體絕緣故障分析的局部參考文獻[35])。0m~2000m海拔修正系數(shù)。從圖A.1取得的中間值圍繞測量值具有小的安全裕度。表中的交流有效值Um.是從交流峰值U除以√2后獲得的。表A.2電氣間隙的海拔修正系數(shù)電氣間隙的倍增系數(shù)kmGB/T16935.1—2023/IEC60664電壓(峰值)/kV電壓(峰值)/kV圖A.1在高于海平面2000m處的耐受電壓GB/T16935.1—2023/IEC60664-1:3—?50Hz根據(jù)Hermstein.W.,ETZ-A,1969(見參考文獻[32])圖A.2在接近海平面處測得的非均勻電場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下限值GB/T16935.1—2023/IEC60664-圖A.3在接近海平面處測得的均勻電場實驗數(shù)據(jù)及其下限值(資料性)不同過電壓控制方式的電網(wǎng)電源的標稱電壓內(nèi)在控制或相當?shù)谋Wo控制見表B.1,需要保護控制的情況及由電涌保護器控制的情況見表B.2。表B.1內(nèi)在控制或相當?shù)谋Wo控制標稱電壓導出線對中性點電壓(小于或等于)VV中性點接地VVVV過電壓類別IⅢ42,48230/400260/440277/480380/660417/720480/830·表中這幾欄來自表F.1(該表規(guī)定了額定沖擊耐受電壓)。表B.2需要保護控制的情況及由電涌保護器控制標稱電壓導出線對中性點電壓(小于或等于)VV中性點接地VVV過電壓類別IⅡⅢV42,48230/400260/440277/480380/660417/720480/830·表中這幾欄來自表F.1(該表規(guī)定了額定沖擊耐受電壓)。GB/T16935.1—2023/IEC(規(guī)范性)局部放電試驗方法C.1試驗電路試驗電路應按IEC60270規(guī)定布置。本附錄給出的下述電路作為示例并符合該標準要求。注1: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按本附錄示例設計的試驗設備足以滿足要求。特殊情況(如存在極高的環(huán)境干擾)有必要參見IEC60270。注2:基本操作的說明見D.2.C.1.2接地試品的試驗電路(見圖C.1)Z——濾波器;C.——試品(通??煽醋鳛殡娙?;Z.——測量阻抗。圖C.1接地的試品C.1.3不接地試品的試驗電路(見圖C.2)Z——濾波器;C.——試品(通??煽醋鳛殡娙?;C.1.4選擇依據(jù)兩個電路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試品的雜散電容影響靈敏度是不一樣的。試品高壓端的對地電容C.1.5測量阻抗測量用阻抗在試驗頻率下應產(chǎn)生一個可忽略不計的低電壓降。為了提供合理的靈敏度,根據(jù)D.2C.1.6耦合電容器C該電容器應為低感型,其諧振頻率大于3f?(見C.3),且在所用的最高試驗電壓C.1.7濾波器C.2試驗參數(shù)C.2.1一般要求——試驗電壓的頻率f,(C.2.2);C.2.2試驗電壓的要求通常采用交流電壓??傊C波畸變應小于3%。C.2.3環(huán)境條件建議在室溫和平均濕度(23℃,50%相對濕度,見GB/T2421—2020中4.3)下進行試驗。C.3測量儀器的要求C.3.1一般要求試驗電壓的頻率f.和測量阻抗Z。的頻率特性(見C.1.5)確定測量頻率的下限值。它不應小于10f.。圖C.4不接地試品的校準采用C.4.1的布置,局部放電試驗電壓應上升至最高試驗電壓。最大噪聲水平應小于規(guī)定放電量的50%。否則要求按D.3進行測量。GB/T16935.1—2023/ 式品的阻抗與校準期間的數(shù)值偏差不超過士10%C.4.4校準脈沖發(fā)生器對于校準脈沖發(fā)生器,IEC60270給出了試驗方法和應進行檢驗的特性。GB/T16935.1—2023/IEC局部放電試驗方法補充資料D.1局部放電初始電壓和熄滅電壓的測量試驗電壓從低于局部放電初始電壓的值開始上升直至發(fā)生局部放電(局部放電初始電壓)止。試驗電壓再上升10%后,將該電壓下降至局部放電小于規(guī)定的放電量(局部放電熄滅電壓)止。因此,可不超過試品所規(guī)定的絕緣試驗電壓。注:局部放電熄滅電壓可能會受到大于局部放電初始電壓值的電壓應力作用時間的影響。在連續(xù)測量中,局部放電初始電壓和局部放電熄滅電壓可能均會受到影響。本試驗程序也適用于研究性測量。D.2局部放電試驗電路的說明(見圖D.1)每個電路由下列器件組成: 試品C.(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阻抗Z.): 由測量阻抗Z.,連接電纜和局部放電測量儀組成的測量電路: 任選的濾波器Z(用于減小由試驗電壓源旁路的電荷)。q.——內(nèi)部電荷(不能測量):Z——濾波器:q——視在電荷:s——局部放電電流源;q?!蓽y量的電荷;q——試品的兩端損耗的電荷;q—試驗電壓源兩端損耗的電荷;圖D.1局部放電試驗電路直接測量視在電荷q要求在試品接線端子處進行短路以測量頻率。這種條件可用下列方式近似實現(xiàn):——Cx>(C,+C.);——高阻抗Z;——低測量阻抗Z..否則會發(fā)生電荷q和q。顯著損耗。在校準時要考慮到這些電荷的損耗,但他們會限制靈敏度。GB/T16935.1—2023局部放電測量結(jié)果可能會極大地受到干擾的影響。這種干擾可能由電導耦合或電磁干擾引入。在這些干擾是由于例如接通分斷鄰近電路造成的。例如,這些干擾是由相鄰電路中的通斷引起的。在電導耦合情況下,只有當與電網(wǎng)電源連接時才會發(fā)生干擾。在電磁耦合的情況在試驗電路的中間饋線處采用線路濾波器能降低電導耦合造成的干擾。但不宜D.4試驗電壓倍率系數(shù)的應用D.4.1一般要求6.4.6定義的倍率系數(shù)值和5.4.3.3及6D.4.2例1(接至電網(wǎng)電源的電路)D.4.2.2局部放電熄滅電壓Uat(基本絕緣)D.4.2.3局部放電試驗電壓初始值U,(基本絕緣)U?=√2U?×1.32×1.25=1.65D.4.3例2(帶有最大再現(xiàn)峰值電壓Um的內(nèi)部電路)D.4.3.1局部放電熄滅電壓Uatsct(基本絕緣)D.4.3.2局部放電試驗電壓的初始值U?(基本絕緣)(資料性)表F.5中規(guī)定的爬電距離和表A.1中電氣間隙的比較表F.5中規(guī)定的爬電距離和表A.1中電氣間隙的比較見圖E.1。距離/mm距離/mm圖E.1表F.5中規(guī)定的爬電距離和表A.1中電氣間隙的比較 表障的爬電距離表F.5;不同海拔處驗證電氣間隙的試驗電壓見F.6;固體絕緣試驗環(huán)境條件嚴酷度見基于IEC60038°電網(wǎng)電源系統(tǒng)*的標稱電壓導出線對中性點的電壓(小于或等于)V過電壓類別“三相V單相VVVV·現(xiàn)有不同低壓電網(wǎng)電源及其標稱電壓見附錄B.·有這類額定沖擊耐受電壓的設備可用于IEC60364-4-44規(guī)定的裝置中?!み^電壓類別的解釋見4.3?!ぴ谌毡荆瑔蜗嘞到y(tǒng)的標稱電壓是100V或100V~200V.然而,相對于該電壓的額定沖擊耐受電壓由線對中大氣中海拔從海平面至2000m的最小電氣間隙非均勻電場(見3.1.27)均勻電場(見3.1.26)——對功能絕緣,對直接承受電網(wǎng)電源瞬態(tài)過電壓的基本絕緣(見5.2.2.2,5.2.2擊耐受電壓;——對其他基本絕緣而言(見5.2.5)是指電路中可能發(fā)生的最大沖擊電壓。對加強絕緣見5.2.5。·優(yōu)選值規(guī)定在4.2.2.1.印制電路材料可用表F.5中污染等級1的規(guī)定值,但其值應不小于0.04mm。通過高質(zhì)量的阻焊劑進行保護是電氣間隙減小的最低要求。表中給出的污染等級2和3的最小電氣間隙是在潮濕條件下(見IEC60664-5)相關爬電距離耐受特性降低的基礎上提出的。電網(wǎng)電源系統(tǒng)的標稱電壓VVV·不接地系統(tǒng)或阻抗接地系統(tǒng)的線對地絕緣水平等于線對線絕緣水平,因為該系統(tǒng)任何線對地的工作電壓實際上可能接近線對線全電壓。這是因為線對地實際電壓是由每個線對地的絕緣電阻和容阻低(但是允許)的一線在效果上可認為接地,并把其他二線對地電壓升高至線對線全電與額定電壓的關系見5.3.2.2。電源系統(tǒng)的標稱電壓VVV(電源)二線接地V 一·不接地系統(tǒng)或阻抗接地系統(tǒng)的線對地絕緣水平等于線對線絕緣水平,因為該系統(tǒng)任何線對地的工作電壓實際上可能接近線對線全電壓。這是因為線對地實際電壓是由每個線對地的絕緣電阻和容阻低(但是允許)的一線在效果上可認為接地,并把其他二線對地電壓升高至線對線全電·如果設備可兼用于接地和不接地、三相三線和三相四線供電電源,則僅用三相三線系統(tǒng)中的數(shù)與額定電壓的關系見5.3.2.2。這些數(shù)值對應于表F.1所列值。電壓有V印制線路材料12123組別組別材料組別材料組別表F.5避免由于電痕化故障的爬電距離(續(xù))電壓有效值“V印制線路材料一1123組別組別材料組別材料組別注:本表爬電距離的高精確性并不意味測量誤差必須保持同樣的精度級別?!獙δ芙^緣是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見5.3.4):——對直接由電網(wǎng)電源供電的電路的基本絕緣和附加絕緣(見5.3.5)是設備額定電壓通過表F.3——對非直接由電網(wǎng)電源供電的系統(tǒng),設備和內(nèi)部電路的基本絕緣和附加絕緣(見5.3.5)是在設備額定值范圍內(nèi)運行條件的最繁重的組合情況下和外施額定電壓時可能發(fā)生在系統(tǒng)、設備或內(nèi)部電路中的最高有效值電壓?!牧辖M別Ⅲb不推薦用于污染等級3、電壓超過630V.·基于外推法獲得的臨時數(shù)據(jù),各技術委員會如果有其他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也可用其自己的數(shù)據(jù)。4括號中值適合于使用筋時減小的爬電距離(見5.3.3.7).·兩個電壓值之間可以采用插值法(見5.3.4和5.3.5)。見5.3.3.8.??在海拔200m處的在海拔500m處的注1:關于電氣間隙的電氣強度的影響因素(氣壓、海拔、溫度、濕度)的有關說明見4.7,海拔修正見6.2.2.1.4.注2:電氣間隙試驗時,相關的固體絕緣會承受試驗電壓。由于表F.6的沖擊試驗電壓對額定沖擊耐受電壓而言有所增加,因此固體絕緣必須照此電壓設計。其結(jié)果是增加固體絕緣承受沖擊耐受能溫度℃%時間h1(GB/T2423.22—2012中試驗Nb)一3c)熱沖擊(快速溫度變化,驗Na)d)恒定濕熱1注:對于濕熱試驗,一些產(chǎn)品標準仍使用25℃.‘濕熱試驗的標準溫度按IEC60068-2-78。溫度變化時間與試品的發(fā)熱時間常數(shù)有關,見GB/T2423.22—2012。電壓(峰值)大氣中海拔從海平面至2000m的電壓(峰值)大氣中海拔從海平面至2000m的最小電氣間隙(見3.1.27)(見3.1.26)238注:如果電氣間隙受到穩(wěn)態(tài)電壓2.5kV(峰值)及以寸可能不能提供沒有電暈放電(局部放電)的操作,特別是在非均勻電場中。為了提供無電暈或改善電場分布是很有必要的。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和再現(xiàn)峰值電壓見圖1.這些值根據(jù)大氣壓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電壓(峰值)2000m的最小電氣間隙(見3.1.27)同表F.8中情況A的規(guī)定注:如果電氣間隙受到穩(wěn)態(tài)電壓2.5kV(峰值)及以上的電壓應力,依據(jù)表F.8中擊穿值確定的尺或改善電場分布是很有必要的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和再現(xiàn)峰值電壓見圖1.m0GB/T16935.1—2023/IEC(資料性)瞬時過電壓(4.2.2)暫時過電壓(4.2.3)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4.2.6)頻率(4.4)污染等級(4.5.2)環(huán)境因素(4.7)電場分布(4.9)否由于涂層減小電氣間隙?(5.1.3否是是電氣間障的確定(5.2.5)暫時過電壓(5.2.2.4)穩(wěn)態(tài)峰值電壓(5.2.2.4)AA是氣間隙:否非均勻電場?是否根據(jù)表F.8中情況A和情況B的電氣間隙:進行6.2.2.1試驗驗證電否·直接適用電氣間隙的確定是加強絕緣(5.2.2)是海拔>2000m?否注1:該流程圖僅為更好的理解5.2,具體的要求見5.2。注2:功能絕緣的確定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見5.2和5.2.4.圖G.1根據(jù)5.2確定電氣間隙(續(xù))(資料性)根據(jù)5.3確定爬電距離尺寸根據(jù)5.3確定爬電距離見圖H.1。根據(jù)第4章確定相關電壓和環(huán)境條件:穩(wěn)態(tài)工作電壓(4.2.5)頻率(4.4)污染等級(4.5.2)絕緣材料(4.6)濕度(4.7.5)根據(jù)5.1和5.3確定爬電距離否否是是離的確定(5.3.5)C圖H.1根據(jù)5.3確定爬電距離GB/T16935.1—2023/IECC附加特殊考慮(如適用)爬電距離的方向(5.3.3.2)絕緣表面的形狀(5.3.3.3)電壓應力的作用時間(5.3.3.4)多于一種材料(5.3.3.5)浮動導電部件(5.3.3.6)筋(5.3.3.7)是印制電路材料?否否材料組別(CTI)是間隙?(5.3.3.5)否注1:該流程圖僅為更好的理解5.3,具體的要求見5.3.注2:功能絕緣的確定可采用類似的方法,見5.3和5.3.4。注3:對于IEC60664-3的1型保護,IEC60664-1中的污染等級1適用。[1]GB/T2421—2020環(huán)境試驗概述和指南(IEC60068-1:2013,IDT)[2]GB/T2900.25—2008電工術語旋轉(zhuǎn)電機(IEC60050-411:1996/AMD1:2007,IDT)[3]GB/T2900.50—2008電工術語發(fā)電、輸電及配電通用術語(IEC60050-601:1985,[4]GB/T2900.71—2008電工術語電氣裝置(IEC60050-826:2004,IDT)[5]GB/T2900.73—2008電工術語接地與電擊防護(IEC60050-195:1998,MOD)[6]GB/T2900.83—2008電工術語電的和磁的器件(IEC60050-151:2001,IDT)[7]GB/T4210—2015電工術語電子設備用機電元件(IEC60050-581:2008,IDT)[9]IEC60050-212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IEV)—P[10]IEC60050-312Internati[11]IEC60050-442International[12]IEC60050-614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IEV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ofelect[13]IEC60050-851InternationalElectrote[14]IEC60050-903InternationalElectrot[15]IEC60068(allparts)Environmental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