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單元 第48講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1頁
第十八單元 第48講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2頁
第十八單元 第48講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3頁
第十八單元 第48講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4頁
第十八單元 第48講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2025屆大一輪復習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八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第48講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趨勢及影響;中國近現(xiàn)代關稅制度的發(fā)展概況;影響關稅政策的主要因素;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演變及作用)課程標準命題點考題取樣核心素養(yǎng)解讀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了解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生及其在中國的實行。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2023.1浙江T5;2022北京T19;2021海南T6;2021福建T4;2021廣東T4;2021湖北T171.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辯證認識賦役制度的變化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息息相關。2.立足時空觀念,把握近現(xiàn)代關稅制度的演變及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的歷程。關稅制度2021山東T7命題分析預測1.分析:高考多以微視角切入,考查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以及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對近代關稅制度的影響。2.預測: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和關稅制度可能仍是考查重點,個人所得稅征收的時代背景和作用有可能會成為新的命題點。知識點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1.秦漢時期田賦①秦朝田賦稅率極高,史稱“收泰半之賦”。②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1]與民休息”的政策,田賦稅率大大降低。人頭稅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極重的口賦。②漢朝時,分[2]口賦、算賦,不分男女,商人和奴婢的算賦錢還要加倍。③漢朝還征收財產稅,甚至農民飼養(yǎng)六畜都要繳稅。徭役秦漢[3]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務期限是一個月,正卒一般是兩年,戍卒一般是一年。2.隋唐時期(1)隋朝:主要向民眾征收租調,征派力役。(2)唐朝時期制度內容唐前期租庸調制針對21—59歲之間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調之外的役,可以用“[4]庸”代替,即繳納一定的絹或布來替代徭役。唐中期兩稅法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5]戶稅,分夏、秋兩次征收。3.宋元時期宋朝①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往往超過正稅數(shù)倍。②宋朝除了征收[6]代役金外,還再派發(fā)各種徭役。③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7]募役法,百姓繳納免役錢、助役錢,官府募人代役。元朝①基本沿襲唐朝的租庸調與兩稅法,分別施行于北方和南方。②新增了按戶之上下征收絲和銀兩的“[8]科差”。募役法的作用募役法的推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促使雇傭關系進一步發(fā)展;順應了人身依附關系松弛的歷史潮流;有利于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擴大生產;推動封建生產關系的變革。4.明清時期明朝(1)明初:賦稅分夏稅、秋糧兩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麥實物。正統(tǒng)年間,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收送赴北京,稱“[9]金花銀”。(2)明朝后期:推行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一概折銀,即不但賦稅折銀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擔,折成銀兩,統(tǒng)一征收。清朝(1)內容:康熙帝規(guī)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帝實行“[10]攤丁入畝”。(2)意義: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約2000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知識點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1.關稅制度時期內容古代①中國的關稅最早出現(xiàn)在西周時期。②存在國內關稅與[11]國境關稅并立的現(xiàn)象。近代①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海關大權也長期把持在外國人手中。②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告關稅自主,并公布國定《進口稅暫行條例》。③1928年,國民政府發(fā)表“[12]改訂新約”的對外宣言,在關稅自主權上取得進展。④1931年,中國才開始取消國內關稅,實行統(tǒng)一的國境關稅?,F(xiàn)代①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政務院就頒布了第一部獨立的專門的海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統(tǒng)一了全國關稅制度。②1985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強化了關稅制度的法制化建設。③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國務院據(jù)此重新修訂發(fā)布了關稅條例,國務院據(jù)此重新修訂發(fā)布了關稅條例,進一步完善了關稅的基本制度?,F(xiàn)代中國關稅制度的作用現(xiàn)代中國的關稅制度,對調節(jié)商品進出口、彌補市場缺陷、促進資源配置、增加財政收入、強化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改革開放,構建了良好的外貿發(fā)展環(huán)境。2.個人所得稅制度(1)含義:是以納稅人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收對象的稅種。(2)演變時間表現(xiàn)1914年[13]北洋政府制定了包括征收個人所得稅內容的所得稅條例,但并沒有實施。1936年國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稅暫行條例,隨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征收個人所得稅。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正式確立。(3)作用:對調節(jié)[14]個人收入和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意義(1)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維護國家穩(wěn)定。(2)有利于調節(jié)社會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3)有利于發(fā)揮個人所得稅的經濟調節(jié)功能,推動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4)有利于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情境1《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ㄌ疲├罴潯稇戅r》二首(其一)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沉重的賦稅。概念賦役、田賦、算賦、丁稅(1)賦役:賦稅和徭役的合稱。賦稅是各種田賦和捐稅的總稱;徭役即歷代統(tǒng)治者強迫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包括軍役、力役、雜役等。(2)田賦:封建時代政府征收的土地稅,是賦稅的一種形式。(3)算賦:秦漢時政府向一定年齡的成年人征收的人頭稅。(4)丁稅:歷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口稅的總稱,一般對男丁征收。情境2暴斂的兩稅法白居易在《重賦》中關于兩稅法寫道:“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愅饧右晃?,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浚(攫?。┪乙郧髮?,斂索(征斂勒索)無冬春?!痹诖嗽娭校拙右资窃鯓釉u價兩稅法的?答案兩稅法本意是減少百姓的稅種,但在實際實行過程中官吏貪污導致百姓負擔加重。情境3對攤丁入畝的評價實行“攤丁入畝”之后,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沒土地的不交,不知給多少窮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鎖,鏟除了多少官員的搖錢樹。對地主老財和貪官來說,這當然是“嚴苛”!材料如何評價攤丁入畝?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貪官污吏的盤剝,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圖解歷史封建社會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情境4“協(xié)定關稅”的危害(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國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關稅,最簡單的原因是,這個稅率比現(xiàn)有的帝國稅率還高,現(xiàn)有關稅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盡管非正規(guī)的雜費很高?!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協(xié)定關稅”條款的深遠危害是什么?答案中國不能實行保護性關稅,失去關稅自主權。探究1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材料明神宗萬歷年間,張居正為挽救明政府入不敷出的財政危機,實現(xiàn)賦役均平,于是清丈土地,并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耙粭l鞭法”的主要內容是: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并為一條,皆計畝徵(征)銀,折辦于官,故謂之一條鞭。由于賦役統(tǒng)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因此,叢弊為之一清,使稅賦趨向穩(wěn)定,農民得以稍安。——摘編自馬金華主編《中國賦稅史》等材料主旨材料闡述了一條鞭法實行的原因和主要內容。思考:根據(jù)材料歸納一條鞭法的主要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意義。試答:內容:賦役合并,計畝征銀。意義:“一條鞭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賦稅使無地、少地的貧民和工商業(yè)者減輕了負擔,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賦役折銀征收,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賦役合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員腐敗。歷史解釋——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趨勢及影響(1)演變趨勢①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逐漸向以田畝為主過渡,人頭稅在賦稅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少,直到廢除。②賦稅品種:由繁到簡,稅種減少。從田租、人頭稅、雜稅簡化為土地稅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明清時期對商業(yè)征收重稅。③征稅方式:由實物地租逐漸向貨幣地租發(fā)展。④征稅時間:由不定時逐漸發(fā)展為基本定時。⑤人身控制: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松弛。(2)影響①積極: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使封建政府能進行軍事、外交行動以及社會治理等;適當?shù)馁x稅政策能減輕人身依附關系,促進商品經濟發(fā)展;合理的賦稅制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②消極:沉重的賦稅會增加百姓負擔,引起民變,甚至加速王朝的滅亡。探究2近現(xiàn)代關稅制度的變遷材料一中國在沿海開放口岸逐漸設立起由外國人管理的西式新關,新設的海關和原有常關并存。之后,通商口岸的常關漸歸新關管理。1927年以后,國民政府逐漸與列強簽訂關稅自主新約。1928年,國民政府實行統(tǒng)稅,陸續(xù)廢除常關,海陸邊關統(tǒng)一征稅。由此意味著中國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型的、西式近代國境海關最終確立?!幾砸τ莱墩撝袊糯jP的起源、布局與體系演化》材料二1950年,政務院確立改造海關的基本方針,海關稅則“必需保護國家生產,必需保護國內生產品與外國商品競爭”。在海關稅率方面,根據(jù)國家經濟情況和國內需要予以調整,“使其較能適合于發(fā)展國內生產保護國內工業(yè)的要求”。同年,中國對外貿易出現(xiàn)了70余年來未有的出超?!幾晕淞χ骶帯吨腥A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等材料主旨材料一主要敘述了中國近代關稅的變化及其意義。材料二主要敘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海關稅的調整及其影響。思考:(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關稅體系的變化,并簡析其意義。試答:變化:從傳統(tǒng)關稅體系向近代關稅體系轉變;從受列強控制到有一定關稅自主權;從海關、常關并存到走向統(tǒng)一的海關。意義:實現(xiàn)了關稅體系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主權;保護了國內市場,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增加了財政收入。(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50年中國海關稅率調整的特征和意義。試答:特征:完全自主;稅率靈活,根據(jù)國家需要調整。 意義:維護了國家關稅主權;有利于結束外貿入超的局面;保護了本國民族經濟,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唯物史觀——影響關稅政策的主要因素(1)國家主權是否獨立。主權獨立國家可以自主確定本國的關稅政策,主權受到破壞的國家無法自主決定本國的關稅政策。(2)國家經濟實力。關稅政策與國家經濟實力密切相關,國家經濟實力的變化影響關稅政策的調整。(3)經濟理論的影響。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國家奉行的經濟理論影響其關稅政策。(4)國內外經濟形勢。關稅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調整。(5)國家利益。國家政策服務于本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決定關稅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唯物史觀——國民政府“改訂新約”運動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南京國民政府在較短的時間,先后與十幾個國家簽訂新約,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但削弱了它們在中國的特權,在一定程度上爭取到了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是中國近代外交史上的進步。②在一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順應、升華了民眾的反帝情緒,強化了民族意識。③伴隨著“改訂新約”運動的開展,關稅收入大大增加,在財政總收入中的比重明顯提高,成為南京國民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局限性:“改訂新約”運動并沒有從根本上取消帝國主義的在華特權,仍未能使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命題點1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1.[2023.1浙江]明萬歷九年(1581年),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一概折銀,這是中國賦役制度上的重大變革。下列項中,對張居正推廣一條鞭法前所處的經濟狀況表述正確的是(A)A.白銀已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過清丈全國土地,土地兼并現(xiàn)象已經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銀的大量流入,解決了明朝府庫空虛問題D.商品經濟已超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這推動了一條鞭法的實行,A項正確。清丈全國土地并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現(xiàn)象,排除B項;白銀的大量流入并未解決明朝府庫空虛問題,排除C項;明代商品經濟并未超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的依然是自然經濟,排除D項。命題變式2.[2023河北保定期末]明中葉的一條鞭法改革解決了賦稅制度的兩大核心問題,即實現(xiàn)了賦役征收的定額化和課稅客體的標準化與統(tǒng)一化,解決了州、縣、里胥隨意征派賦役的弊病。材料意在強調這一改革(D)A.使人身依附關系進一步松弛B.擴大了賦稅征收的范圍C.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D.使人民的負擔有所減輕解析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一條鞭法統(tǒng)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于穩(wěn)定,這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D項正確;人身依附關系松弛是一條鞭法的一個影響,但不是材料所強調的,排除A項;擴大賦稅征收范圍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解決征派賦役的弊病,沒有涉及增加政府財稅收入,排除C項。3.[2021福建]北宋中期以后鄉(xiāng)村出現(xiàn)了受雇于富豪之家的代役人,頂替雇主到地方官府當差。募役法實行后,這一類代役人大部分被國家認可,南宋時漸成常態(tài)。代役人現(xiàn)象的普及(A)A.反映了商品經濟發(fā)展B.加劇了鄉(xiāng)村階層對立C.削弱了基層治理能力D.加速了農村人口流動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雇人代役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在賦稅制度上的表現(xiàn),對于保障農民生產時間,增加政府收入及促進商品經濟發(fā)展發(fā)揮較大作用,A項正確。材料與加劇鄉(xiāng)村階層對立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削弱基層治理能力,排除C項;在小農經濟的影響下,廣大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排除D項。命題點2關稅制度4.[2021山東]1913—1921年,中國海關稅征收額受國際局勢影響出現(xiàn)了一定變化。下列各項反映這一時期變化狀況的是(A)ABC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zhàn)爭,減少了對中國的商品輸出,所以從國際局勢的影響角度看,1914—1918年的海關稅征收額總體下降,一戰(zhàn)之后列強的經濟侵略卷土重來,所以海關稅征收額大幅提高,這與A圖相似,故選A項;由于一戰(zhàn)之后列強繼續(xù)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所以B圖中1918年之后的圖示與實際不符,排除B項;1914—1918年間由于歐洲列強忙于一戰(zhàn)而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所以這期間是海關稅征收額最低的時候,C、D兩項與之不符,排除。命題變式5.[2023山東棗莊二模]1932年,國民政府頒布《商品檢驗暫行條例》,同時于上海、漢口等重要通商口岸設立商品檢驗局。1934年公布的新稅則中將糖、煙、小麥粉等44種貨品免征出口關稅,而進口稅率從7.5%至50%不等。據(jù)此可知,國民政府采取的這些舉措(C)A.使中國國民經濟結構漸趨合理B.扭轉了中國外貿逆差的局面C.為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D.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統(tǒng)制解析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有關商品檢驗的規(guī)定和設立商品檢驗局,以及公布商品出口和進口稅率,反映了政府對經濟發(fā)展秩序的規(guī)范,這為我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C項正確。命題點1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1.[2021廣東]1289年,元政府在廣泛種植木棉的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等地設木棉提舉司,每年向民間征收木棉布十萬匹,使民眾不堪重負。這(B)A.加重了區(qū)域經濟的不均衡B.妨礙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C.推動私營棉紡織業(yè)的繁榮D.促使財政管理權限下移解析由材料“元政府……設木棉提舉司,每年向民間征收木棉布十萬匹,使民眾不堪重負”可知,元代的賦稅政策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削,因而影響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故選B項;材料未對比區(qū)域經濟,排除A項;政府征收大量木棉布不利于私營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排除C項;元政府在地方設木棉提舉司征收賦稅不等于財政管理權限下移,排除D項。2.[2021海南]下表反映了(A)清代前期主要財政歲入一覽表單位:萬兩(銀)時間總額地丁銀%鹽課%關稅%雜賦%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1724年(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A.繁榮背后潛藏危機B.近代前夜發(fā)展停滯C.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解析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清代前期主要財政歲入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主要來源是地丁銀,這體現(xiàn)了當時清朝經濟結構仍以小農經濟為主,與此同時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突飛猛進,清代經濟繁榮的背后實則潛藏危機,A項正確。3.[2022北京,12分]軍費與財政材料一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至崇禎四年(1631年)遼餉結構圖注:明萬歷末年,為應對遼東戰(zhàn)事而加派賦稅,稱“遼餉”。材料二清咸豐同治時期(1851—1874年)主要財政收入趨勢圖注:清咸豐年間,“鹽引停運,關稅難征,地丁錢糧復間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緩征”。清政府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在國內交通要道設立關卡,依商品數(shù)量或價值加征約百分之一的稅,稱為“厘金”。(1)明代為應對遼東戰(zhàn)事、清代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而籌措軍費。閱讀上述材料,指出兩者增加軍費的主要來源有何不同。(4分)(2)結合材料及所學,概括19世紀60—70年代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變化的總體趨勢,并分析導致這一趨勢的原因。(8分)解析第(1)問,解題思路如下圖所示:第(2)問,第一小問由“清咸豐同治時期(1851—1874年)主要財政收入趨勢圖”數(shù)據(jù)可知,厘金和關稅收入超越田賦,成為清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第二小問,解題思路如下表所示:結合材料及所學原因根據(jù)“清政府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清咸豐同治時期”并結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等使得清政府財政支出劇增,需要另辟財源根據(jù)“鹽引停運,關稅難征”并結合列強經濟侵略相關知識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導致外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同時中國原材料出口增加根據(jù)“在國內交通要道設立關卡……加征約百分之一的稅”并結合國內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洋務運動和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興起,也推動了國內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答案(1)明代為應對遼東戰(zhàn)事,征收“遼餉”,主要是加派田賦。清代鎮(zhèn)壓太平天國時,原有的稅收難以增加,新增商稅厘金。(4分)(2)趨勢:19世紀60—70年代,厘金和關稅收入超越田賦,成為清政府最主要的財政來源。原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等使得清政府財政支出劇增,需要另辟財源。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導致外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同時中國原材料出口增加。洋務運動和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的興起,也推動了國內商品經濟的發(fā)展。(8分)4.[2021湖北,14分][財稅體制與國家治理]材料一北宋前期實行高度集權的財政體制,原則上一切財賦都屬于中央。但實際上國家財賦分為以兩稅收入為主的直屬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鹽茶專賣、酒利、商稅等經費為主的撥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調額度的持續(xù)增長與地方開支的擴大,加之中央收繳原屬州縣的大部分鹽茶之利,地方財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趨困窘。為解決財政困難,地方州縣巧立名目,新增稅費,賦斂于民。對于這種制度之外的稅費征收,朝廷只得默許。——摘編自包偉民《宋代地方政史研究》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運”“存留”的方式,將征收的錢糧按比例劃分。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為解決軍費緊缺的問題,清廷認可地方督撫抽取厘金等“就地籌款”的措施。至此,財權下移。其后,“無論田賦、鹽茶,一切征榷悉歸地方督撫”。1906年清廷改戶部為度支部,旨在“綜理全國財政”。1909年初,清廷頒布《清理財政章程》,在度支部設立清理財政處,在各省設立清理財政局以統(tǒng)一財權,并劃分國家稅與地方稅?!幾躁愪h《清代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調整》(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兩宋時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6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歸納宋代至晚清不同時期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特征。(8分)解析第(1)問,根據(jù)材料中“以兩稅收入為主……以鹽茶專賣、酒利、商稅等經費為主”“制度之外的稅費征收”等信息概括作答。第(2)問,思路如下表所示:時期材料信息特征北宋前期“實行高度集權的財政體制……撥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等財權高度集中,但中央撥留部分經費給地方北宋中期至南宋“由于中央征調額度的持續(xù)增長與地方開支的擴大……至南宋更趨困窘”等州對地方稅費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將征收的錢糧按比例劃分”等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劃分稅賦收入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為解決軍費緊缺的問題……財權下移”“無論田賦、鹽茶,一切征榷悉歸地方督撫”等中央認可地方自籌經費,財權下移清末“清廷改戶部為度支部”“在各省設立清理財政局以統(tǒng)一財權,并劃分國家稅與地方稅”等加強對地方財政的監(jiān)管,稅費分為國家稅和地方稅答案(1)來源:鹽茶專賣、酒利、商稅等;(3分)制度外的稅費。(3分,答新增稅費只給2分)(2)特征:北宋前期,財權高度集中,但中央撥留部分經費給地方;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對地方稅費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劃分稅賦收入;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廷認可地方自籌經費,財權下移;清末,中央加強對地方財政的監(jiān)管,并將稅費分為國家稅和地方稅。(任答一點3分,兩點6分,三點8分,若答出元代財政高度集權等相關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1.[2024安徽十校聯(lián)考]秦朝工商稅收極其單薄簡約,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僅征自山澤產品,如鹽、鐵等,賦稅的重心轉向田賦農業(yè)稅,形成了不協(xié)調的賦稅比例結構。這種賦稅比例結構(C)A.體現(xiàn)工商皆本政策B.助推商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C.導致農民負擔沉重D.成為后世學習典范解析根據(jù)材料“工商稅……簡約……轉向田賦農業(yè)稅”“不協(xié)調的賦稅比例結構”可知,秦朝主要由農民承擔國家稅收,農民負擔沉重,故選C項。2.[2024哈爾濱月考]據(jù)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亡律》,“奴婢為善而主欲免者,許之”,其身份介于奴婢與自由民之間,國家免除其算賦和徭役,服侍自己的主人。這一規(guī)定,從長遠看利于(C)A.促進社會階層的雙向流動B.消除國家與主家間的矛盾C.擴大編戶齊民的社會基礎D.強化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奴婢被釋放后,國家免除其算賦和徭役,被釋放的奴婢編入戶籍后,擴大了編戶齊民的社會基礎,C項正確;釋放奴婢,促進了社會階層的單向流動,不是雙向,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國家與主家之間的矛盾,排除B項;材料沒有描述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排除D項。3.[2024百校聯(lián)考]下表所示是兩稅法在晚唐行政體系中具體實施的方案。由此可知,兩稅法的實施(B)行政級別財政來源中央州上供藩鎮(zhèn)(節(jié)度使、觀察使)所轄州的部分稅收上繳(稱送使)州送使外的留州份額A.削弱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形勢B.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關系C.滲透了以民為本的理念D.使中央掌控稅收調撥權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兩稅法的實施建立了中央與地方分級分享兩稅的關系,這有利于調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B項正確。4.[2023廣東二模]宋徽宗頒布的《政和令格》規(guī)定:“品官之家,鄉(xiāng)村田產得免差科(差役和賦稅),一品一百頃,二品九十頃,下至八品二十頃,九品十頃,其格外數(shù),悉同編戶。”該規(guī)定有利于(B)A.維護原有的均田制B.增加國家財政收入C.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D.促進戶籍制度改革解析據(jù)材料可知,宋徽宗時,品官之家獲得鄉(xiāng)村田產得免差科的特權,并且根據(jù)官位等級確定免差科田畝的數(shù)額,這樣會刺激官員在鄉(xiāng)村占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土地擁有者需要向官府交稅,因此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說法符合題意,B項正確;唐代中期均田制已經無法維系,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商業(yè)發(fā)展,不能得出“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戶籍制度改革的信息,排除D項。5.[2024河北唐山摸底]一條鞭法簡化了賦役項目和征收手續(xù),以銀代役,賦役合一,但帶有濃厚的東南地域色彩。其在南方推行較為順利,在北方推廣時卻遭到強烈抵制。這種差異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是(B)A.土地兼并程度B.經濟發(fā)展水平C.白銀流入數(shù)量D.民戶數(shù)量多寡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qū)經濟繁榮,白銀量充足,因此稅收折銀的一條鞭法在南方推行較為順利;當時北方經濟遠遠不及南方,因此一條鞭法在北方推行并不順利。這是兩地經濟差異帶來的結果,B項正確;土地兼并程度不會導致南北方推行一條鞭法有所差異,排除A項;白銀流入數(shù)量的差異、民戶數(shù)量的多寡也是源于經濟發(fā)展水平,因此C、D兩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6.[2023福建百校聯(lián)考]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宣布以后每年的丁銀都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全國人丁總數(shù)為標準進行征收,此后增加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帝即位后,進一步將這筆數(shù)額固定的丁銀完全分攤到田賦當中,不另征收丁賦。這些舉措(D)A.消除了農業(yè)中的人身依附關系B.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快速成長C.減少了國家對百姓的賦稅征收D.推動了清朝人口增長和經濟發(fā)展解析根據(jù)材料可知,康熙時期的“永不加賦”政策和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政策,減輕了人們的賦稅負擔和人身依附關系,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糧食的增加,進一步推動了人口的增長,D項正確。7.[2024云南質檢]從1928年7月至12月的半年時間內,南京國民政府與美國、挪威、比利時、意大利等國簽訂關稅條約,其中皆有承認中國關稅自主的條款。南京國民政府遂于1928年12月7日公布海關進口稅則,自1929年2月1日起施行。此舉(D)A.是政府應對時局的權宜之計B.表明新政府獲得民眾支持C.扭轉中國外貿長期不利局面D.旨在鞏固南京國民政府的統(tǒng)治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南京國民政府進行關稅改革是穩(wěn)定財政的需要,是為了鞏固官僚資本對國民經濟的統(tǒng)治地位,進而鞏固統(tǒng)治,D項正確;此次關稅改革獲得一定的關稅自主權是通過簽訂國際條約來實現(xiàn)的,并非權宜之計,排除A項;材料未顯示新政府獲得民眾支持,排除B項;這次關稅改革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國外貿長期不利局面,排除C項。8.[2023云南二模]1980年全國人大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制定了“稅負從低、優(yōu)惠從寬、手續(xù)從簡”的稅收原則。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制定較晚的主要原因是(B)A.法律法規(guī)頒布滯后B.長期實行計劃經濟C.個人收入大大增加D.民主意識不斷增強解析據(jù)材料可知,1980年全國人大才通過并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使得一部分人迅速致富,但也導致了收入差距的擴大,而在改革開放前,中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之下,人們收入差距小,缺乏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社會基礎,故B項正確。9.[天星原創(chuàng)]《周禮·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歲上下。豐年,則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無年,則公旬用一日焉。兇札,則無力政,無財賦,不收地守、地職,不均地政。這些舉措表明,周代(C)A.積極推行社會救濟與優(yōu)撫B.有效化解了各種社會矛盾C.實行較為開明的賦役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發(fā)展迅速解析根據(jù)材料“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歲上下”等可知,周代賦役征收標準依據(jù)每年的收成好壞來確定。根據(jù)材料“兇札,則無力政,無財賦”可知,發(fā)生災荒等,則免除力役和賦稅。由此推知,實行較為開明的賦役政策,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政府對賦役的規(guī)定,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開明的賦役政策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但B項中的“各種”表述過于絕對,排除;材料內容與封建土地私有制關系不大,排除D項。10.[跨學科·跨數(shù)學]某學者基于《明夷待訪錄》中有關古代賦稅改革的論述提出了“黃宗羲定律”。該定律用公式表述為bn=a+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稅額,a為原始稅額,X為雜派,n為改革次數(shù)。該學者意在 (B)A.表明苛捐雜稅的增多為歷史必然B.解讀稅制改革將并稅加征合法化C.抨擊歷代稅制改革導致王朝滅亡D.揭開“明稅重,暗稅輕”的真相解析中國歷史上的稅制改革如兩稅法、一條鞭法等都意圖將多種稅合并,但黃宗羲認為這些并稅中暗含著很多苛捐雜稅,該學者提出的公式則形象地揭示了稅制改革的實質,指出稅制改革就是將并稅加征合法化,故選B項;增加苛捐雜稅是封建王朝衰落時期統(tǒng)治者慣用的手段,不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A項錯誤;兩稅法等稅制改革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時政府的財政困難,但不能說稅制改革導致王朝滅亡,C項錯誤;這一公式揭露的是封建王朝“明稅輕,暗稅重”的真相,D項錯誤。11.[2023重慶云陽月考]有學者指出,我們如果在基本古籍庫搜索明朝的文獻,會發(fā)現(xiàn)很多“納糧當差”的字眼,意指編戶對國家承擔差役的責任。但是,這個概念在清朝的文獻里面卻消失了。在清朝財政賦稅體制下,編戶對國家承擔的財政責任叫“完納錢糧”。這一轉變反映出(B)A.國家財政體制完成轉型B.人身依附關系有所松弛C.清代商品經濟空前繁榮D.國家財政收入日趨緊張解析由“納糧當差”到“完納錢糧”可知,清朝已不再將“當差”作為編戶的責任,表明國家對編戶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意味著編戶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B項正確。12.[2024江蘇連云港檢測]乾隆至道光年間,粵海關收取的關稅多以銀兩方式上繳,這些銀兩被回爐重新熔煉成規(guī)格、成色統(tǒng)一的銀錠后再上交國庫。隨著咸豐九年(1859年)粵海新關的成立,大部分關稅所收銀兩不再重鑄,而是直接以銀元的形式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外債。這一變動導致(B)A.晚清的貨幣形制實現(xiàn)國際化B.中國進一步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C.民眾賦稅負擔因賠款而加重D.清廷徹底喪失對海關的控制權解析據(jù)材料可知,鴉片戰(zhàn)爭前,海關稅收最終上交國庫,但咸豐九年(1859年)成立新海關后,大部分關稅以銀元的形式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外債,體現(xiàn)了列強對中國經濟的控制加強,反映了中國進一步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B項正確。材料中以銀元形式支付戰(zhàn)爭賠款和外債的是關稅所收銀兩,并沒有貨幣形制的變化,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關稅收入,不涉及民眾的賦稅,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了中國海關的半殖民地化,列強沒有完全控制中國海關,排除D項。13.[2023皖江名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劉晏說:“戶口滋多,則賦稅自廣,故其理財,常以養(yǎng)民為先?!薄岢鲑x稅征課的三個原則:一是“因民所急而稅之,則國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也就是說,課稅既要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又要使百姓不感到沉重負擔,并在實施中力求做到。三是視農業(yè)豐歉調整生產者的稅賦負擔,對農民實行“常歲平斂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歷年間曾對戶稅、地稅進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