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一)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
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
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shù)的連加、連
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shù)加減法估算等內容。實踐活動:我長高了,這部分教材結
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
學生互相量身高、步長、臂展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
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
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
計了統(tǒng)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單元教學重、難點:注重學生對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筆算的計算過程
及方法的理解。
單元課時安排:
1、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3課時左右
2、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
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
第1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P8T0頁例1、例2,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
理。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
則,能熟練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
細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fā)
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
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實踐應用。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不進位加法)
教學反思:
通過《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教學,我感覺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需要
值得自己反思:
1、情境的創(chuàng)設由生活中的乘車問題導入。數(shù)學源于生活,學生處境生情,讓
學生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尋找出
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由于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很顯然提出的乘車
方法也就很多,但針對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只是選擇了其中的一組方案進行學習。
情境的導入,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
2、探索新知由乘車方案入手,讓學生嘗試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的思維過程。對于解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學生在一年級已
經學習了口算的方法、擺小棒的方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
程中,課堂上孩子們基本上應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幾個孩子用了列豎式的方法
進行了計算,針對孩子的做題方法,只是讓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對于筆算,
指名學生進行了板演,此時讓孩子認真觀察孩子的筆算方法和過程,并且讓板書
的學生說了自己計算的過程。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豎式的寫法也是一種模式,
學生的第一感覺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學豎式的寫法時,我在黑板上進行了板演,
讓孩子們接觸新計算模式。
3、展示交流根據板書的豎式,但對于如何計算,便把這個問題交給了孩子。
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算法,然后學生展示,鞏固練習以基本的筆算開始,加深
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認識,同時提高了學生對筆算算理的理解。
第2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頁例3級“做一做”,練習二第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以內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
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的良好品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并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中
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內容。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
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例3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
么?
2.課件出示相關資料:2009年10月28日,江山市發(fā)生翻車事故,造成11
人死亡,17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翻的車輛準載19人,而車上坐了28
人,出現(xiàn)了嚴重的超載現(xiàn)象。所以,客車超載,會引起非常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相機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同學
們外出時不要乘坐超載的客車,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0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3.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
題:進位加法。
4.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
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5.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
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
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
法。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進位加法)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設計,力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
生始終在情境中進行學習。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
活的內容,創(chuàng)設參觀博物館這樣一個情境。
2.引導學生由學數(shù)學轉向做數(shù)學。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學生學習新知
過程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具進行操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驗證14+28
結果到底是三十多,還是四十多。學生動腦想一想,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
切實感悟小棒滿十捆成一捆,木塊滿十排成一排。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進位加
法,我再組織學生討論:是先從個位加起比較方便,還是先從十位加起比較方便?
通過討論交流,班內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先從個位加起,因為學生從比較中已經
能明顯感受到從個位加起的優(yōu)越性是不會把個位進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
話,就很容易把個位進的1漏加。只要這樣學生能迅速、正確的計算結果,學生
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生成過程,從而把“學數(shù)學”變?yōu)椤白鰯?shù)
學”。
3.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
個位滿十進一,有的學生雖然進一了,但十位相加時卻忘了加一,個位相加
結果出錯。
第3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練習二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
做準備。
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的學生在
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細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提高學生
的運算技能。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學習了關于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指名匯報。
2、總結得真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
家會有更大的收獲。
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
1、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做完以后請小朋友在小組
內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名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時,要注意什
么問題?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這些計算對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把
錯誤的改正過來。指名匯報,并說出錯誤應該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5、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仔細讀題,理解題意后完成填表。指名匯報,
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觀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指名匯報。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6、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8題。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現(xiàn)在它們正
在為誰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鬧,你能幫幫它們嗎?
7、怎樣做才能解決它們的問題?指名匯報。
8、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10題。請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
指名匯報。
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學生從知識、方法上進行總結。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
第4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不退位減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16、17頁例1,練習三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
能力。
2、鼓勵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以及解決問
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結合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
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主題圖。
2、分小組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
3、匯報: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贏了?
4、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會解答嗎?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L
仔細地觀察圖。怎么解決聰聰?shù)膯栴}。板書算式:56-22,思考計算方法,
在練習本上試算。小組交流算法。指名匯報。
2、小結:先自己歸納,再得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
位,十位減十位。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選擇一道題與同桌交流算法。
匯報結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訂正觀察兩道題的區(qū)別與聯(lián)
系,在小組內交流發(fā)現(xiàn)。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學生先互相說說再
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不退位減法)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
教學反思: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
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
方法。
本節(jié)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yǎng)學生“多種選優(yōu),擇
優(yōu)而用”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只有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
第5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退位減法)
教學內容:
教材第18一-P19頁例2、例3及相應“做一做”、練習三中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
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學難點:
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
主題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聰聰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
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2。
A.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
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
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
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思考并匯報。
2、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
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3、小結。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
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
的。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5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指名匯報
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
怎樣改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退位減法)
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
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當作10再減。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其重點和難點就是讓學生
理解,個位不夠減時,從十位退1。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以北京申奧成功作
為大的背景,讓學生置身于大的情境中,感到數(shù)學的樂趣無處不在。本節(jié)課我主
要采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新知,并且通過學具的操作與演示,對重難點
進行層層突破。整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在匯報計算方法時,同學們一口氣說出了
很多種方法.通過這節(jié)課,我又一次深刻的體會到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相信每個
學生都有創(chuàng)新的潛能;應該尊重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算法和見解。當然在這
節(jié)課中,存在一些不足問題,如:應該把學生的討論時間再放長一些;活動時,
節(jié)奏安排的應再緊湊一些等等。還待進一步的改進.
第6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練習課)教學內容:
教材練習三中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
練地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等學習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撿
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和題卡
教學過程:
一、總結引入
小朋友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
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匯報??偨Y得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請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
同桌的同學聽一聽。怎樣求還剩多少個?指名回答。板書算式:32-1k這道題
該如何計算呢?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
方法。
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4、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7題。同桌兩個同學與相說一說下面各題差的十
位上是兒?你是怎樣想的?
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
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并說明
算法。
1、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
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法。指名匯報、訂正。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
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
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你想到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和
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
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四、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練習課)
第七課時應用題(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23頁例4,“做一做”及練習四中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問題。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
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和操作過程中,增強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加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
報。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
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
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
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
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
板書設計:
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
12+3=15(面)
答:二班得了15面。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和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
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應用題實際上是在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中,相差
數(shù)改變成了已知條件,把其中較大的一個數(shù)變成了要解答的問題,解題時要分清
楚較大數(shù)是由和較少數(shù)同樣多的部分與比小數(shù)多的部分組成的,要求較大的數(shù)就
要把兩部分合起來,聯(lián)系加法的含義,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用加法計算。因此,解
答的關鍵是分析清楚應用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能
力,因此動手操作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
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本節(jié)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可以放手讓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表示數(shù)量關系,
并不是只能用紙條來操作,在分析數(shù)量關系時,反復讓學生說出算理,加深對條
件與問題的理解。
第八課時應用問題(二)
教學內容:教材練習四中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
幾的數(shù)”的簡單問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一系列學習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的計算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學,這學期又轉來5位同學,二(1)班現(xiàn)在
有多少位同學?這道題該怎樣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匯報
解題思路。學生自由說。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4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練習四第8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選題說計算方法。計算
兩位數(shù)與兩位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匯報、歸納。
3.完成練習四第5題。觀察統(tǒng)計表學生分小組交流從統(tǒng)計表中了解的信息。
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思考、提問,和同桌交流問題。選擇兩個問題列式算一算。學生
匯報提出的問題及解答思路。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練習四第6題。觀察圖,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并匯報:
怎樣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鳥吃了多少只蟲?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學生匯報解
題思路。
2.完成練習四第7題。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樣做可以知
道小玉攢了多少錢?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說一說。指名匯報解答方法。做了這道
題,你想到了什么?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回答。
板書設計:
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
12-4=8(面)
答:三班得了8面。
教學回顧:
根據《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充分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題材,
題材宜多樣化,顯現(xiàn)方式應豐富多彩…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情景圖,
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一方面
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等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抓住學生的興趣
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梢哉f把握好情景圖、分析透情景圖就可以幫助教
師把握好教材知識,也了解學生的發(fā)展基礎。下面就本節(jié)課教學談談我的具體做
法:
一、在新課引入時,利用情景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首先,我進行談話導入,“我
們學校每周都進行五評比,你們想知道哪班衛(wèi)生做得最好嗎?”然后出示情景圖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新知探究時,利用情境圖創(chuàng)設操作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
究。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讓學生收集、理解信息,提出問題。如:你了解
到哪些信息?
(1),二(1)班得了16面小紅旗。
(2)二(2)班比二(1)班少3面。
(3)三(1)比二(2)班多2面。
根據以上信息你會提什么問題,歸納出完整的問題
1、二(1)班得了16面小紅旗,二(2)班比二(1)班少3面,二(2)得
了多少面紅旗?
2、二(2)班得了13面小紅旗,三(1)班比二(2)班多2面,三(1)班
得了多少面紅旗?然后讓學生操作、擺圓片,學生擺好圓片,學生說、老師畫
出圖,理解數(shù)量間的關系,思路更清晰,將直觀內化。
三、在新知的應用上,利用情境圖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例題后的拓展環(huán)節(jié)中,在求出三個班的紅旗數(shù)后,我對學生進行逆思維的訓練,
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情境圖進行說的訓練:誰和誰比、誰多、誰少,要求的數(shù)是比
幾多還是比幾少,讓學生根據情境圖來描述這個班與其他班的數(shù)量關系,注意對
學生逆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
止匕外、在這節(jié)課中本人做得較好的還有,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
本著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認知目標,我首先復習了一年級學過的較
大數(shù)、較小數(shù)、相差數(shù)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一活動能使學生弄明白怎樣來判別誰
比誰大,誰比誰小的數(shù)量關系,從而為新授內容做好了鋪墊。
不足之處:1、對學生期望過高。對于比大小的問題,一年級已經學過誰與
誰比的關系式,學生在一年級比較熟練了,因此我在出示二(1)班有16面紅旗,
二(2)班只比二(1)班少3面時,要求學生用一句話來說這二個班獲得紅旗數(shù)
的關系,我想學生應該不難,沒有想到學生在這里卡住了,而我自己反應比較
慢,沒有想到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處理,在這里花費了一些時間。
2、在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中,如果有時間應多給學生一些生活中的數(shù)
學情境,讓學生反復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九課時連加、連減
教學內容:教材第26、27頁例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
減法。
2、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得方法和豎式的簡便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書寫整潔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教學難點:
靈活使用口算或加減法豎式等方法計算連加連減的問題。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三個的加減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學例1。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圖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學生根據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你想到
的問題,并解答出來。
(3)、怎樣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算式28+34+23這道
題怎樣計算呢?學生試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展示算法。比較
各種豎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優(yōu)劣。
2、教學例2。
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主題圖,了解信息。分小組交流從圖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思
考解題方法。在練習本上寫出連寫的豎式。學生,匯報,板演解答過程。
3、完成練習26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匯報、板演,并說明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27頁做一做。
2、完成29頁練習五第1、2題。
3、引導完成29頁練習五第3題。算好后學生說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做一個回顧。學生自由說說。
板書設計:
連加、連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加減法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重點是學會用
一個豎式進行兩步筆算的方法,以及根據題意列一個綜合算式。對于學生來說,
這兩個內容都不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上進行了如下:
1.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白寣W生在生動具
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幫王爺爺
收西瓜的情境,并讓情境貫穿于本課新知。由分小組收西瓜引導出連加算式,再
由同學幫助王爺爺送西瓜引導出連減算式,學生即從中學會了列綜合算式,又進
行了思想教育,兩全齊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濃厚起來。
2.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會
用豎式進行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都放手給學生,讓學生
自己或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交流總結出本組的計算方法,再在全班進行交
流。尋求更加簡便的計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質疑,補充回答,讓學生自己
完善自己的想法。
第十課時力口、減混合
教學內容:教材第28頁理例3及“做一做”,練習五中部分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方法。
2、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加減混合運算的簡便寫法,
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在乘坐公共汽車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說給
同學聽一聽。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
(1)出示主題圖。了解信息,小組交流。
(2)出示應用題:車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來人28人,現(xiàn)在有
多少人?理解題意、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
2、練習。完成P28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
計算過程。3、小結。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4題,第8題分小組比賽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2、完
成練習五第5、8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五
第6題。觀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生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
意什么問題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
教學反思:
“加減混合”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的教學目
標是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方法。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
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首先上課時進行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及連加、連減的速算擂臺,而這些
都是加減混合的基礎。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的信息反饋,全班的教學活
動與個體差異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體現(xiàn)教學活動“教
一扶一放”原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使用電化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新手段,它能通過動畫、聲音、色彩等來創(chuàng)設情
境,渲染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例題畫面的展示、練習題中
的游戲等。這樣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并鞏固了所學知識。
不足的方面
1、在《加減混合》、《加減法估算》的開課中,我急于出示主題圖,讓學
生翻開課本,而不是通過引導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自己提出問題來
進行教學。
2、教師的教的過程痕跡還是很明顯。沒有利用好豐富的課程資源。
3、練習題設計梯度性不明顯。
第十一課時綜合練習課
教學內容:教材練習五中5、6、8、9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練習鞏固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正確的進行筆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熟練程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獨立作業(yè)等形式,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的價、減混合計算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互幫互學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的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3+7+40=57-7+20=30-5-8=
48-20-8=90-30-40=36+15-51=
2、筆算
75-38+39=36+54-27=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5題
學生口算完成,指名訂正。
2、第6題
仔細看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根據圖中信息口述一道合適的應用題。
獨立列式解答。
3、第8題
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
4、第9題
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
5、第30頁思考題
理解題意,指導學生估計后筆算驗證,最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綜合練習課
第十二課時力口、減法估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31頁例4及練習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能解釋估算過程。
2.掌握估算的方法,認識估算的必要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提高學生運用估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重點:
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學難點:
探究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去過超市嗎?我們在買東西時有時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確,你只需要算出一個大概的數(shù)
就可以了。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4。想一想,在小組內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
只要計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題圖。媽媽帶了100元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
(2)、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并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匯報估算方法。觀察、比較這
些估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歸納。
(3)、精確計算一下這三樣東西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來檢驗一下自己的估算結果
是否合理。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檢驗以后學生匯報想法。
2.完成P31頁做一做。仔細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估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32練習六第1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匯報,并說明是怎樣進行判斷。
2.完成練習六第2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匯報,并說明估算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3題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匯報。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梳理。
板書設計:
力U、減法估算
教學隨筆:
筆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學生計算的幾種主要方式,從計算結果的角度
來看,筆算、口算、心算可歸入精確計算,而估算則可看作是一種近似計算方法。
估算是對事物的數(shù)量或計算的結果做出粗略的推斷或預測的過程,也是學生計算
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筆算、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對估算
的要求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又離不開估算,比如I:從家到學校估計
有2千米,步行上學估計要用15分鐘;帶了10元錢去買菜,估計只能買一斤豬
肉和2斤西紅柿,18+23經估算知結果應是40左右……所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
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
估算方法,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
工口,,
在O
我思考這個內容時,是反復考慮要不要講“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講“約等
號”;估算如何用算式來表示。因為人教版二上第31頁首次出現(xiàn)估算專項學習
內容“加減法的估算”,但近似數(shù)的概念、約等號還沒出現(xiàn),只要求用語言敘述
估算的過程?!稑藴省诽岢隽思訌姽浪愕囊?,在第一學段要讓學生“能結合具
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痹谝荒昙壣?、下冊教材的相關內容中,
已經進行了估計和估算的滲透,在這一冊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xiàn)估算的教學內
容,但還沒有出現(xiàn)約等號。這塊知識講到什么程度,很難把握。后來我反復學習
了教參,又請教了一些老師,老師們說在考試中會涉及估算并且要寫過程,所以
我教給學生書寫格式和''約等號”的寫法,“四舍五入”法沒有講,因為只要學
生會把題中的數(shù)轉化成與之接近的整十數(shù)就可以了,出現(xiàn)個別問題再個別解
決。
在進行練習時又碰到了一個難題。P32練習六第一題“先估算一下,下面哪
些算式的得數(shù)比80大”這里有兩個指令,先估算,再比較。我先讓學生寫出估
算的過程,來鞏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決第二個問題,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結果,
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只能讓學生把精確計算的過程也寫出來,來幫
助解決第二個問題。
我想如果在復習這部分知識時,我會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1)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要用到估算的情景,知道生活中有時只需
要知道一個大概,不需要了解準確數(shù)時,我們就需要估算。在平時計算時判斷結
果是否正確也可以用估算來判斷,如43+18=51對嗎?
(2)讓學生學會估數(shù),因為在估算中,估數(sh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一定要明確在二年級上冊的教學中,應選用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方法來估
算。
第十三課時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33頁“整理和復習”第1、2題,練習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在整理和復習過程中,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
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復習和總結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口算。P35練習七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答案并說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兼職搭建合同范本
- 車站租房合同范本
- 銷售臺布合同范本
- 預付押金合同范本
- Nor-6α-Oxycodol-生命科學試劑-MCE
- 科技公司如何通過網絡直播提高用戶參與度?-策略分析與探討
- 科技改變生活基于AI的辦公樓智能安全管理
- 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相互促進
- 社交電商行業(yè)教育市場的發(fā)展策略研究
- 社區(qū)文化對物業(yè)服務的創(chuàng)新推動
- XF-T 3004-2020 汽車加油加氣站消防安全管理
- 認識辦公室(辦公室管理課件)
- 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治療
- (正式版)JBT 14660-2024 額定電壓6kV到30kV地下掘進設備用橡皮絕緣軟電纜
- 本科院校-基礎醫(yī)學-醫(yī)學細胞生物學-第二章 細胞的概念與分子基礎
- iso37001-2016反賄賂管理手冊程序文件表單一整套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課件人教中圖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1
- 新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高速公路橋頭跳車判別和處治
- 勃利縣大四站鎮(zhèn)侵蝕溝治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