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學復習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_第1頁
2021年高考化學復習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_第2頁
2021年高考化學復習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_第3頁
2021年高考化學復習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_第4頁
2021年高考化學復習微《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08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

1.(2021?河北唐山市.高三一模)下列事實與對應的方程式不行合的是()

A.硫化氫溶液呈酸性:H2S□HS+H+

B."NO?球”浸泡在冷水中,顏色變淺:2NC>2(g)(紅棕色)口2。4色)(無色)AH<0

C.甲烷的燃燒熱411=-890.3]<1-1110「,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1

CH4(g)+2O2(g)=CO2(g)+2H2O(g)AH=-89O.3kJ-mol

D.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出現(xiàn)渾濁:S2O;-+2H+=SJ+SO2T+H2O

【答案】C

【詳解】

+

A.硫化氫在溶液中分步電離,主要以第一步為主,正確的電離方程式為:H2S#H+HS\故A正確;

B.因2NO2(g)(紅棕色)WNzOKgX無色)AHVO,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在冷水中該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則顏色變淺,故B正確;

C.甲烷的燃燒熱△H=-890.3kJ?mo「i,結合燃燒熱的概念可知:需要生成穩(wěn)定化合物,即液態(tài)水,甲烷燃燒

1

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AH=-890.3kJ.mof,故C錯誤;

D.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混合反應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S2Of-+2H=S+SO2T+H2O,故D正確;故選:Co

2.(202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如下為氟利昂(如CFC13)破壞臭氧層的反應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過程I中斷裂極性鍵C-C1鍵

B.過程II可表示為O3+C1=C1O+O2

C.過程皿中O-C1鍵斷裂是放熱過程,0-0形成是吸熱過程

D.上述過程說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壞O3的催化劑

【答案】C

【詳解】

A.過程I中CFCb轉化為CFCb和氯原子,斷裂極性鍵C-C1鍵,故A正確;

B.根據(jù)題中信息可知,過程n可表示為。3+。=。0+。2,故B正確;

C.斷裂化學鍵吸收熱量,形成化學鍵放出熱量,故C錯誤;

D.上述過程說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壞。3的催化劑,故D正確;

答案選C。

3.(2021.山西呂梁市?高三一模)NH3和NO是有毒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通過反應轉化為無害的N?

和H2O。已知:斷開ImolN三N、ImolN-H、lmolN=O、ImolH-O的鍵能分別為:946kJ/mok391kJ/moh

607kJ/moh464kJ/mol0則該反應4NH3(g)+6NO(g)口5N2(g)+6H2(Xg)的反應熱AH為

A.-1964kJ-mol-1B.+430kJ-mol_1C.-1780kJ-mol_1D.-450kJ-mol1

【答案】A

【詳解】

根據(jù)反應的反應熱與物質鍵能之間的關系,可進行如下計算:該反應4NH3(g)+6NO(g)口5N2(g)+6H2O(g)

的反應熱AH=2E(反應物的鍵能)(生成物的鍵能)

=12E(N-H)+6E(N=O)-5E(N=N)-12E(H-O)=12x391kJ/mol+6x607kJ/mol-5x946kJ/mol-12x464kJ/mol=-1964

kJ/mol,故答案為:A?

4.(2021?遼寧沈陽市?高三一模)常溫常壓下,ImolCH30H與。2發(fā)生反應時,生成CO或HCHO的能

量變化圖(反應物和生成物水略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T一無催化劑

O一有催化劑

E

M

\以58

HCHO(g)393

CO(g)

A.加入催化劑后,生成CO的熱效應變大,生成HCHO的熱效應變小

B.加入催化劑后,生成HCHO的速率變大,單位時間內生成HCHO量變多

C.CH30H的燃燒熱為393kJ/mol

D.生成HCH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H3OH+O2=2HCHO+2H2OAH=-316kJ/mol

【答案】B

【詳解】

A.催化劑改變反應的歷程,活化能降低,化學反應熱效應不變,故A錯誤;

B.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單位時間內產量增大,故B正確;

C.燃燒熱是指I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甲醇的燃燒熱應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而不是甲醛,故C錯誤;

D.熱化學方程式應該標明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5.(2021?安徽馬鞍山市.高三一模)我國科研人員通過控制光沉積的方法構建Cu2O-Pt/SiC/IrOx型復合材料

光催化劑,其中Fe?+和Fe3+離子滲透Nafion膜可協(xié)同CCh、出。分別反應,構建了一個人工光合作用體系,

其反應機理如圖:

下列說法簿送的是()

一定條件

A.該反應為2CO2+2H2O八2HCOOH+O2

B.該反應能量轉化形式為光能一化學能

C.圖中a、b分別代表Fe乘、Fe3+

D.反應過程中涉及到非極性鍵、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

【答案】D

【詳解】

一定條件

A.根據(jù)圖示可知,反應物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為甲酸和氧氣,因此該反應方程式為2co2+2%。=^

2HCOOH+O2,故A正確;

B.由“人工光合作用體系”可知,該反應能量轉化形式為光能一化學能,故B正確;

C.觀察圖中物質轉化關系可知,b代表Fe3+,用于氧化H2O,a代表Fe?+,用于還原CO2,故C正確;

D.根據(jù)A項總反應可知,反應過程中不涉及到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故D錯誤;

答案選D。

6.(2021?河北高三二模)硫酰氯(SO2cL)是一種重要的磺化試劑,其可利用

SO2(g)+Cl2(g)□SO2Cl2(g)AH<0制備。100℃時,該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K=4.1x10-3kpa,在

恒溫恒容的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

A.已知硫酰氯結構式為C1」A_C1,硫酰氯每個原子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II

O

B.容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C.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增大

D.上述制備硫酰氯的反應,在高溫下自發(fā)

【答案】B

【詳解】

O

A.已知硫酰氯結構式為Cl-t-Cl,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全部參與成鍵,所以硫原子已達12個電子,A錯

II

O

誤;

B.因為反應體系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氣體,正向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只不達到平衡狀態(tài),氣體的

總物質的量都在變化,則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也在變化,當容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反應達到

平衡,B正確;

C.該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減小,C錯誤;

D.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ASVO,又因為AHVO,在低溫時易自發(fā)進行,D錯誤;故選B。

7.(2021.北京高三模擬)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可用于去除氣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離出二氧化碳作為氣體產

物,其中CO2催化合成甲酸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且生成的甲是重要化工原料,該反應在無催化劑及有

催化劑時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T

O

U

I

?

反應過程

A.由圖可知,過程I是有催化劑的能量變化曲線

B.CO?催化合成液態(tài)甲酸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H2(g)=HCOOH(l)△"=一31.2kJ/mol

C.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

D.該反應可用于CO2的吸收和轉化,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

【答案】A

【詳解】

A.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則過程II是有催化劑的能量變化曲線,故A錯誤;

B.由圖可知,二氧化碳催化合成液態(tài)甲酸的反應為Imol二氧化碳和Imol氫氣反應生成Imol液態(tài)甲酸放

出31.2kJ熱量,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2(g)+H2(g)=HCOOH(l)△//=—31.2kJ/mol,故B正確;

C.二氧化碳催化合成液態(tài)甲酸的反應為加成反應,加成反應的原子利用率為100%,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

故C正確;

D.二氧化碳催化合成液態(tài)甲酸的反應能夠吸收和轉化二氧化碳,減小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緩解溫室效

應,故D正確;故選A。

8.(2021.江蘇蘇州市.高三月考)侯氏制堿法以氯化鈉、二氧化碳、氨和水為原料,發(fā)生反應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o將析出的固體灼燒獲取純堿,向析出固體后的母液中加入食鹽可

獲得副產品氯化錢,通過以下兩步反應可實現(xiàn)NH4cl分解產物的分離:

350℃

NH4Cl(s)+MgO(s)NH3(g)+Mg(OH)Cl(s)AH=+61.34kJ?mol"

570℃

Mg(OH)Cl(s)HCl(g)+MgO(s)AH=+97.50kJmor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NH4cl(s)=NH3(g)+HCl(g)的AH=+158.84kJmor'

B.兩步反應的AS均大于0

C.MgO是NH4cl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D.5.35gNH4cl理論上可獲得標準狀況下的HC1約2.24L

【答案】C

【詳解】

1

A.由蓋斯定律,兩式相加可得:NH4Cl(s)=NH3(g)+HCl(g)AH=+158.84kJmor,A正確;

B.氣體混亂度越大,S越大,則兩步反應的AS均大于0,B正確;

C.MgO參與了NH4cl分解,不是催化劑,C錯誤;

m5.35g八4i

D.5.35gNH4cl的物質的量"77=—u/=0.lmol,由反應NH4Cl(s)=NH3(g)+HCl(g),可生成

M53.5g/mol

O.lmolHCl,標準狀況下體積為V=nVm=2.24L,D正確;故選:C。

9.(2021?廣東揭陽市?高三模擬)用Cas。,代替。2與燃料CO反應是一種清潔的新型燃燒技術,發(fā)生如下

反應:

1

?^CaSO4(s)+CO(g)n|caS(s)+CO2(g)AHj^V.SkJttnoF

1

②CaSC)4(s)+CO(g)口CaO(s)+CO2(g)+SO2(g)AH^+ZlO.SkJQnor

1

③CO(g)□1C(s)+1CO2(g)AH3=-86.2kJQnoF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和②是主反應,反應③是副反應

B.反應③達到平衡后壓縮容器體積,再次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增大

C.反應②達到平衡后充入適量CaSO”再次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增大

D.3CO(g)+CaO(s)+SO2(g)□CaS(s)+3CO2(g)的反應熱AH=-399,7kJQnor1

【答案】D

【詳解】

A.由題意可知該技術為清潔的新型燃燒技術,則反應①應為主反應,反應②中有毒氣體二氧化硫生成,故

A錯誤;

B.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K不變,因此改變體積K不變,故B錯誤;

C.硫酸鈣為固體,增加固體物質的量,對平衡無影響,故C錯誤;

D.由蓋斯定律可知:3CO(g)+CaO(s)+SO2(g)□CaS(s)+3CC)2(g)可由4x①一②得到,

AH=4AHQrAH@=4x(47.3kJano「)-210.5kJQno「=-399.7kJ3nori,故D正確;

故選:D。

10.(2020?浙江臺州市?高三一模)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能量關系如圖所示(所有數(shù)據(jù)均在室溫下測得):

A//,

2Cl(aq)2Cl(g)

-2e|AZ72皿

:一4

2NaXaq)+2Cl(aq)+2H2O(l)--------2Na(aq)+Cl2(g)+2OII(aq)+2H2(g)

|AH5|A^7

INH

2OH(aq)+2H*(aq)-------------------------------2OH(aq)+2H(aq)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H2<AH6

B.AH3>0,AH4<0

+

C.2H(aq)+2CF(aq)=H2(g)+Cl2(g)的AH=AH2+AH3+AH4+AH6+AH7

D.中和熱可表示為-0.5AH5

【答案】A

【詳解】

A.由題給示意圖可知,過程2為溶液中氯離子失去電子轉化為氯原子的吸熱過程,AH2>0,過程6為溶液

中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原子的放熱過程,△又<0,則△%>△見,故A錯誤;

B.由題給示意圖可知,過程2為溶液中氯原子轉化為氣態(tài)氯原子的吸熱過程,A%>。,過程4為氯原子形

成氯氣分子的放熱過程,AH4<0,故B正確;

C.由蓋斯定律可知,過程2+過程3+過程4+過程6+過程7得到反應2H+(aq)+2Q-(aq)=H2(g)+Cl2(g),

貝U反應的焰變411=g2+/\113+/\114+必6+曲7,故C正確;

D.中和熱為稀酸和稀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Imol水釋放的能量,由題給示意圖可知,過程5為2moi液態(tài)水

轉化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吸收熱量的過程,則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可表示為-0.5AH5,故D正

確;選A。

11.(2020?浙江臺州市?高三一模)已知室溫下將H2s氣體通入飽和NaHCCh溶液中,存在平衡①,其實質

上由兩個可逆過程②、③共同構成,平衡常數(shù)如表所示:

序號平衡平衡常數(shù)反應熱

H2S(aq)+NaHCO3(aq)fH2CO3(aq)+NaHS(aq)&陽

(+(&=9.1x10-8

②H2Saq)/H(aq)+HSaq)AH2

+&=4.4x10-7

③H2co3(aq)fH(aq)+HCO3(aq)AH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②與③為酸的電離,屬于物理變化,故①不屬于化學反應

B.在NaHS飽和溶液中通入CO2氣體,可以生成H2s

C.上述轉化可以證明相同條件下H2s的酸性強于H2cO3

叱K,AH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j=,,故AATHT尸工/2

K3AH3

【答案】B

【詳解】

A.由電離常數(shù)可知,氫硫酸的電離常數(shù)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強于氫硫酸,則氫硫酸不可能與碳酸氫鈉溶

液反應,否則違背強酸制弱酸的原理,故A錯誤;

B.由電離常數(shù)可知,氫硫酸的電離常數(shù)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強于氫硫酸,則在氫硫酸鈉飽和溶液中通入

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生成氫硫酸,故B正確;

C.由電離常數(shù)可知,氫硫酸的電離常數(shù)小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強于氫硫酸,故C錯誤;

D.由蓋斯定律可知,②一③可得反應①,則AHI=AH2—AH3,故D錯誤;

故選Bo

12.(2021?遼寧高三開學考試)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了在銅催化條件下將DMF[(CH3)3NCHO]轉化為三甲胺

[N(CH3)3]O計算機模擬單個DMF分子在銅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H》NCHO(g)+2H2(g)

>0.0

(CH3)2NCHOH*+3H*NCCH^feJ+H^Cg)

^-1.0-1.23(CH3)2NCH2+OH*+2H*R2

-L55

2.2

-2.0-(CHJ,NCH,OH*+2H*

(CHJNCIGMH*N(CHJ3+OH*+H*

A.由圖可以判斷DMF轉化為三甲胺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

B.N(CH3)3+OH*+H*=N(CH3)3(g)+H2O(g)是該反應歷程的決速步

C.使用銅作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改變反應的焰變

D.該歷程中最大能壘(活化能)£1正=2.16eV

【答案】B

【詳解】

A.根據(jù)圖示,(CH3)2NCHO(g)+2H2(g)的能量大于N(CH3)3(g)+H2<D(g)的能量,所以DMF轉化為三甲

胺的反應是放熱反應,A錯誤;

B.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的活化能密切相關,活化能越低反應速率越快,由圖可知N(CH3)3+OH*+H*轉

化為N(CH3%(g)+H2O(g)對應的活化能[E正=(-1.02eV)-(-2.21eV)=1.19eV]最大,是該反應歷程的決速

步,B正確;

C.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的機理就是改變反應的歷程,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但由于不能改變反應物、生

成物的能量,因此不改變反應的焰變,C錯誤;

D.根據(jù)選項B分析可知該歷程中最大能壘(活化能)E正為1.19eV,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13.(2021?湖南高三開學考試)AIH3是一種儲氫材料,可作為固體火箭推進劑中的金屬燃燒劑。通過激光

加熱引發(fā)AIH3的燃燒反應,燃燒過程中其表面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燃燒不同階段發(fā)生的主要

變化如下:

2A1H3(S)=2A1(S)+3H2(g)AHj

H2(g)+1o2(g>H2O(g)AH2

Al(s)=Al(g)AH3

31

Al(g)+-O2(g>-Al2O3(s)AH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IH3燃燒需要激光加熱引發(fā),所以AIH3燃燒是吸熱反應

B.H2(g)的燃燒熱AHvAH2

C.加入某種催化劑,反應的AH會發(fā)生變化

D.在反應過程中,a點物質具有的總能量最大

【答案】B

【詳解】

A.所有的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A錯誤;

B.Hz(g)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生成物水是液態(tài),H2(g)+1o2(g)=H2O(g)中水的狀態(tài)為氣態(tài),

區(qū)0低)變?yōu)镠?。。)要放熱,所以AH<AH2,B正確;

C.催化劑不改變反應的AH,C錯誤;

D.反應過程中,a點對應表面溫度最高,即放出熱量最多,體系的能量最低,a點物質具有的總能量最小,

D錯誤;

答案選B。

14.(2021?江蘇常州市?高三開學考試)以太陽能為熱源,熱化學硫碘循環(huán)分解水是一種高效、環(huán)保獲取氫

能源的方法,其反應過程如下:

已知反應1:SO2(g)+I2(g)+2H2O(l)=2HI(aq)+H2SO4(aq)AH<0

反應2:H2s。4(叫尸SO2(g)+H2O(l)+l/2O2(g)AH>0

反應3:2HI(aq)=H2(g)+I2(g)AH>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實現(xiàn)了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B.該過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氫反應的活化能,可加快反應速率

C.熱化學硫碘循環(huán)分解水的總反應為2H2O2H2T+O2T

D.升高熱源溫度可使上述三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均增大

【答案】D

【詳解】

A.由圖可知該過程中利用太陽能使化學反應發(fā)生,實現(xiàn)了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A正確;

B.該過程中利用SO2和L作催化劑,改變反應途徑,降低了水分解制氫反應的活化能,可加快反應速率,

B正確;

C.反應1、2、3相加可得總反應為H2(Xl)=H2(g)+Jc)2(g),即2H2O2H2T+O23C正確;

D.反應1焰變小于0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5.(2021?江蘇蘇州市?高三開學考試)通過以下兩步反應可實現(xiàn)NH4cl分解產物的分離。

350℃

_1

NH4Cl(s)+MgO(s)NH3(g)+Mg(OH)Cl(s)AH=+61.34kJmol

570℃,

Mg(OH)Cl(s)=HCl(g)+MgO(s)AH=+97.50kJmol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NH4cl(s)=NH3(g)+HCl(g)的AH=+158.84kJmol1

B.兩步反應的AS均大于0

C.MgO是NH4cl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D.5.35gNH4CI完全分解理論上可獲得標準狀況下的HC1約2.24L

【答案】C

【詳解】

A.將兩個反應依次編號為①、②,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可得NH4CKs)=NH3(g)+HCl(g)的AH=+158.84kJ-mol

口,A正確;

B.反應①中氣體增多,AS大于0,反應②氣體增多,AS均大于0,B正確;

C.MgO主要作用是吸收NRCKs)分解產生的HCl(g),防止HCl(g)再和NH3(g)反應,而不是催化劑,C錯

誤;

5.35g

D.5.35gNH4cl的物質的量為根據(jù)反應NH4cl(s)=NH3(g)+HCl(g),可知5.35gNH4cl

完全分解理論上生成(MmolHCL標準狀況下體積約2.24L,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Co

16.(2020?呼圖壁縣第一中學高三月考)工業(yè)上常利用CO?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該可逆反應分兩步

進行,整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NH2coONH4為合成尿素反應的中間產物

B.反應I逆反應的活化能〉反應II正反應的活化能

C.逆反應過程H快于過程I

D.2NH3(g)+CO2(g)脩診CO(NH2)2(l)+H2O(l)W^^AH=Ei-E2

【答案】D

【詳解】

A.從圖像可知,合成尿素的過程中生成了NH2coONH4,其為合成尿素反應的中間產物,A正確;

B.活化能是指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到達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由圖像可知,反應I逆反應的活化能

>反應II正反應的活化能,B正確;

c.逆反應過程中n為放熱反應,I是吸熱反應,且過程II活化能較小,反應速率塊,c正確;

D.2NH3(g)+CO2(g)DCO(NH2)2⑴+氏0(1)為放熱反應,AH=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0,即

△H=E2-EI,D錯誤;答案選D。

17.(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月考)如圖分別代表澳甲烷和三級澳丁烷發(fā)生水解的反應歷程。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I.CH3Br+NaOH->CH3OH+NaBr

II.(CH3)3CBr+NaOH(CH3)3COH+NaBr

I的反應進程n的反應進程

A.反應的I的△”>()

B.反應II有三個過渡態(tài)

C.增加氫氧化鈉的濃度可使反應I速率增大,反應II速率減小

D.反應過程中反應I和U都有C-Br的斷裂和C-0的形成

【答案】D

【詳解】

A.根據(jù)圖示可知:對于反應I:由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比生成物的總能量高,所以發(fā)生反應放出熱量,該反

應為放熱反應,AH<0,A錯誤;

B.由圖可知,(CEhbCBr先轉化為(CH3)3…Br,然后轉化為(CH3)3..OH,則反應n有兩個過渡態(tài),B錯誤;

C.反應I中增加氫氧根離子濃度可使反應速率加快,而反應II則分成兩部分,且第一部分活化能大,為慢

反應,整個反應n的反應速率由第一步決定,第一步中并沒有氫氧化鈉參與,故增加氫氧化鈉的濃度反應

速率不一定增大,c錯誤;

D.反應過程中反應I和H都是鹵代燃轉化為醇,即都存在C-Br的斷裂和C-O鍵的形成,D正確;

故合理選項是D。

18.(2021.山東荷澤市?高三期末)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CO2氣氛下乙苯催化脫氫生成苯乙烯

的一種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歷程中CO?是氧化劑

B.減少2moi◎鍵

C.催化劑改變了反應歷程,降低了反應的△〃(焙變)

J分子中C原子都采取Sp2雜化,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答案】C

【分析】

通過圖示可知,該反應中二氧化碳被還原成co,化合價降低,乙苯被氧化。

【詳解】

A.從該反應的歷程中可以看出,CO2被還原,化合價降低,做氧化劑,故A正確;

B.從乙苯到苯乙烯,失去兩個H原子,每失去1個H原子,減少一個0鍵,故B正確;

C.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縮短反應時間,不能改變反應的焙變,故C錯誤;

D.苯乙烯中苯環(huán)中存在一個大兀鍵,每個C原子均采用sp2雜化,乙烯基中碳碳雙鍵相連的碳原子采用sp2

雜化,故苯乙烯中所有碳原子均為sp2雜化,故D正確;

故選C。

19.(2020?重慶市第七中學校高三月考)TC時,將2.0molA(g)和2.0molB(g)充入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

在一定條件發(fā)生下述反應:A(g)+B(g)U2c(g)+D(s)AH<0;h時亥!|時A物質的量為t2時刻時C(g)濃

度為2.0mol/L并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時刻的逆反應速率〉t2時刻的正反應速率

B.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2

C.T2時刻反應達到平衡,然后縮小容器體積,平衡逆向移動

D.T℃時,若將A(g)、B(g)各l.Omol充入同樣容器,平衡后,A的轉化率為50%

【答案】D

【詳解】

A(g)+8(g)□2c(g)+D(5)

起始濃度2.02.00

改變濃度1.01.02.0

平衡濃度1.01.02.0

A.t2時刻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開始到平衡,逆反應速率在逐漸增大,所以h時刻的逆

反應速率小于t2時刻的正反應速率,A錯誤;

202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K==4,B錯誤;

l.Oxl.O

C.T2時刻反應達到平衡,然后縮小容器體積,壓強增大,平衡不移動,C錯誤;

D.該反應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50%,若同溫時,將A(g)、B(g)各l.Omol充入同樣容器,兩平衡等效,

平衡后,A的轉化率為50%,D正確;

故選D。

20.(2021?重慶巴蜀中學高三月考)一定溫度下,向三個容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a<b<c)中分別投入2moi

NOCL發(fā)生反應:2N0Cl(g)脩診2NO(g)+Cl2(g)otmin后,三個容器中NOC1的轉化率如圖中A、B、C

三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楙8o

---Br-(6-,8「一0)

解5oii

O

O2Or。:-而!cG,5o)

N

abc

容器容積/L

A.A點延長反應時間,可以提圖NOCI的轉化率

B.A、B兩點的壓強之比為25:28

C.A點的平均反應速率大于C點的平均反應速率

D.容積為aL的容器達到平衡后再投入1molNOC1、1molNO,平衡不移動

【答案】D

【詳解】

A.容器體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小,容積為aL的容器反應速率大于容積為bL的容器,tmin后,A點的轉

化率小于B,說明A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A點延長反應時間,NOC1的轉化率不變,故A錯誤;

B.A、B兩點的氣體物質的量比為25:28,容器的體積不同,所以壓強之比不是25:28,故B錯誤;

C.A為平衡點,A點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C沒有達到平衡,C點的平均反應速率大于0,故C錯誤;

D.A點為平衡點,根據(jù)A點數(shù)據(jù),K=WT[,再投入1molNOChlmolNO,Q=LJ]

:"i2"

Q=K,平衡不移動,故D正確;選D。

21.(2021?河南洛陽市?高三模擬)據(jù)文獻報道,金紅石Ti3+L3表面催化氮氣固定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

A.催化劑可以提高固氮速率的原因是改變該反應的AH

B.該催化固氮總反應為3H2+N2=2NH3

H、7巾L1

C./N-N、u是反應中間體

LjTi^H

D.整個催化過程中存在N—Ti鍵的斷裂和生成

【答案】A

【詳解】

A.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固氮速率,但不能改變該反應A”的符號和數(shù)值,故A錯誤;

B.由固定機理的示意圖可知,反應物為氮氣和氫氣,生成物為氨氣,金紅石為催化劑,反應的總反應方程

式為3H2+N2=2NH3,故B正確;

C.由固定機理的示意圖可知,反應物為氮氣和氫氣,生成物為氨氣,金紅石為催化劑,

是反應中間體,故C正確;

D.由固定機理的示意圖可知,b—c的過程存在N—Ti鍵的斷裂,c—a的過程存在N—Ti鍵的生成,故D

正確;故選A。

22.(2021?廣東汕頭市.金山中學高三月考)L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F(aq)#I;(aq),某b、KI

混合溶液中,口的物質的量濃度c(I£)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

法不正確的是

A.溫度為Ti時,向該平衡體系中加入KI固體,平衡正同移動

B.l2(aq)+r(aq)Ul:(aq)的AHVO

C.若Ti時,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一定有VIE>V逆

D.狀態(tài)a與狀態(tài)b相比,狀態(tài)b時b的轉化率更高

【答案】D

【詳解】

A.溫度Ti時,加入KI固體,1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A正確;

B.由圖象曲線的變化趨勢可知,當溫度升高時,I: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說明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反應l2(aq)+r(aq)U];3(aq)的AHCO,故B正確;

C.若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若反應趨向于平衡,則反應向生成的I:方向移動,則v

正〉v逆,故C正確;

D.狀態(tài)a與狀態(tài)b均為平衡狀態(tài),狀態(tài)b的I;的物質的量濃度明顯小于狀態(tài)a的I;的物質的量濃度,說明

由狀態(tài)a轉化為狀態(tài)b時,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k的轉化率降低,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23.(2021?河北張家口市?高三一模)相同溫度下,甲、乙兩個恒容密閉容器均進行反應:X(g)+Y(g)目能

W(?)+2Z(g)A/7<0o實驗過程中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容器起始容積物質的起始加入量平衡時z的物質的量濃度

甲2LImolX、ImolY0.6mol*L-1

乙5L2molW>4molZ0.48mol*L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溫度下W為非氣態(tài)

B.平衡后正反應速率v正(X):甲〈乙

C.該溫度下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9

D.適當降低乙容器的溫度可能使c(Z)甲=c4Z)

【答案】B

【分析】

x(g)+Y(g)□W(g)+2Z(g)

甲起始1100

平衡0.40.40.61.2

,起始投料相當于甲的二倍;

乙起始0024

一邊倒后2200

平衡0.80.81.22.4

甲為2L乙為4升(此時p甲=p乙),則甲乙等效,起始投料乙是甲的2倍,平衡量也是甲的2倍,把乙從4L

變成5L時,相當于減壓,乙的各組分物質的量不變,平衡不移動,故此反應為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

即W為非氣態(tài),據(jù)此解題。

【詳解】

A.綜上所述分析,W為非氣態(tài),故A正確;

B.乙中平衡時,X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8mol+5L=0.16mol/L,甲中c(X)=0.4mol+2L=0.2mol/L,所以平衡后

正反應速率v正(X):甲〉乙,故B錯誤;

[1.2moiy

C.平衡常數(shù)K=^—=9,故C正確;

0.4mol0.4mol

D.適當降溫,因為正反應放熱,可使乙中平衡向右移動,使c乙(Z)增大,能使c(Z)甲=cMZ),故D正確;

故選Bo

24.(2020?攸縣第三中學高三月考)氧化亞氮(N2O)是一種強溫室氣體,且易轉換成顆粒污染物。碘蒸氣存

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應歷程為:

第一步k(g)-21(g)(快反應)

第二步I(g)+N2O(g)-N2(g)+IO(g)(慢反應)

第三步IO(g)+N2O(g)TN2(g)+O2(g)+I(gX快反應)

實驗表明,含碘時N2。分解速率方程v=k?c(N2O)?[c(l2)]°5(k為速率常數(shù))。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N2O分解反應中,k(含碘)>k(無碘)B.第一步對總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小D.L濃度與N2O分解速率無關

【答案】A

【詳解】

A.由題可知碘的存在提高N2O的分解速率,v=k?c(N2O)?[c(l2)]°5中V與k成正比,則k(含碘)>k(無碘),

故A正確;

B.慢反應對總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第二步起決定作用,故B錯誤;

C.第二步反應慢,活化能大,即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大,故C錯誤;

D.根據(jù)N2。分解速率方程v=k?c(N2OA[c(l2)『5,I2濃度與N2O分解速率有關,故D錯誤;

答案選A。

25.(2021?江西高三二模)福州大學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3D-SiC@2D-MoS2異質結催化劑具有優(yōu)異的光催化CO2

用純水的全還原性能,能有效實現(xiàn)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②的方程為[2H+]ad+[HCOOH]ad=[HCHO]ad+H2。

B.2D-M0S2能降低H2O轉化為O2、[2H+]ad的活化能

C.反應①~④中,含碳物質均發(fā)生還原反應

D.此轉化的現(xiàn)實意義是可緩解能源危機

【答案】A

【詳解】

A.選項所給方程式電荷不守恒,正確方程式為[2H+]ad+[HCOOH]ad+2e-=[HCHO]ad+H2。,A錯誤;

B.據(jù)圖可知2D-MoS2是H2O轉化為02、[2H+]ad的催化劑,可以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B正確;

C.反應①~④中,C元素發(fā)生“CO2一HCOOH-HCHO—CH3OH”的轉化,C元素的化合價持續(xù)降低,均發(fā)

生還原反應,C正確;

D.該過程中利用H2O和CO2合成了可以作為燃料的CR,可以緩解能源危機,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A。

26.(2021?山東濟寧市?高三一模)SCR法是工業(yè)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應如下:

主反應:4NH3(g)+4NO(g)+O2(g)D4N2(g)+6H2O(g)AH

副反應:4NH3(g)+5O2(g)D4NO(g)+6H2O(g)

相同條件下,在甲、乙兩種催化劑作用下進行上述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0025030035()

溫度/七

A.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的原因是低溫下有很強的催化活性

B.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是降低溫度、減少壓強

C.圖中M點處(對應溫度為210℃)NO的轉化率一定不是該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

D.相同條件下選擇高效催化劑,可以提高NO的平衡轉化率

【答案】D

【詳解】

A.從題干圖中可知,催化劑乙在低溫下具有很強的催化活性,從而可以節(jié)約能源,故工業(yè)上選擇催化劑乙

的原因是低溫下有很強的催化活性,A正確;

B.從圖中分析可知,隨著溫度升高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即該主反應是一個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且正向為氣

體體積增大的方向,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投料比一定時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轉化率的反應條件是降低

溫度、減少壓強,B正確;

C.甲催化劑隨溫度升高NO轉化率先增大后減小是因為催化劑在溫度高的條件下催化活性減小,在催化劑

甲作用下,圖中M點處(對應溫度為210℃)NO的轉化率一定不是該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高于210℃時,

NO轉化率降低是催化劑活性減低(或副反應增多),C錯誤;

D.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影響化學平衡,故相同條件下選擇高效催化劑,

不能提高NO的平衡轉化率,D錯誤;

故答案為:D。

27.(2021?新疆高三一模)某小組探究實驗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并記錄結果如下,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編號溫度H2so4溶液KI溶液1%淀粉溶液體積出現(xiàn)藍色時間

?20℃O.lOmol-U110mL0.40mol-U15mL1mL40s

②20℃O.lOmolU110mLO.SOmol-L-15mL1mL21s

③50℃O.lOmol-U110mL0.40mol-U15mL1mL5s

④80℃O.lOmol-U110mL0.40mol-U15mL1mL未見藍色

A.由實驗①②可知,反應速率U與c(1)成正比

B.由實驗②③可知,對速率的影響程度上,濃度大于溫度

C.「在被。2氧化過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

D.由實驗③④可知,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慢

【答案】A

【分析】

反應速率與溫度、濃度、催化劑等有關,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催化劑能降低

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

【詳解】

A.實驗①②中其它條件相同,C(r):①〈②,且反應速率:①<②,所以反應速率V與c(D成正比,A項正

確;

B.實驗②③中,濃度和溫度都不一樣,不能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溫度和濃度對速率的影響程度,B項錯誤;

C.在「被02氧化過程中,H+除了作為催化劑降低活化能,還作為反應物參加反應,C項錯誤;

D.實驗④溫度越高,生成的碘單質能被氧氣繼續(xù)氧化,所以④不變色,不能判斷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慢,

D項錯誤。答案選A。

28.(2021?遼寧丹東市.高三開學考試)反應I、II、III均會在工業(yè)生產硝酸過程中發(fā)生,其中反應I、II發(fā)

生在氧化爐中,反應ni發(fā)生在氧化塔中,不同溫度下各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K)化學平衡常數(shù)

反應I:4NH3+5O2簿診反應II:4NH3+3O2脩珍

反應III:2NO+O2脩診2NO2

4NO+6H2。2N2+6H2O

500l.lxlO267.1X10141.3xl02

7002.1X10192.6xl0251.0

A.升高氧化爐的溫度可提高反應I的逆反應速率而減慢反應II的逆反應速率

B.通過減小氧化爐的壓強可促進反應I而抑制反應II

C.在氧化爐中使用選擇性催化反應I的催化劑可增大氧化爐中NO的含量

D.氧化爐出氣在進入氧化塔前應進一步提高溫度

【答案】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