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單元作業(yè)_第1頁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單元作業(yè)_第2頁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單元作業(yè)_第3頁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單元作業(yè)_第4頁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單元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作業(yè)

第13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第一課時】

1.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度重洋

B.竟然不可思意地互相吻合

C.一個助手不慎把一滴鹽酸濺到了紫羅蘭上

D.別的酸對這種物質(zhì)會有什么樣的反映

2.請用直線將解釋與詞語一一配對。

(1)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zhì)和發(fā)展趨勢A.司空見慣

(2)某事常見,不足為奇B.追根求源

(3)不止一個,還有與之配對的C.見微知著

(4)一直雕刻下去不停止。形容堅持不懈D.無獨有偶

(5)探尋事物的根源E.鍥而不舍

3.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完成填空。

提觀點: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第一部分一出

(1-2段)

真觀闡釋: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善于從常見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

理點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找到真理

波義耳根據(jù)紫羅蘭遇鹽酸后顏色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發(fā)明石蕊試紙

于舉

第二部分一例

百(3-5段)

論(2)

問證

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總結論: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解決若干問號后,

第三部分一

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

(6-7段)結

補充、深化觀點: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詞句意思。

(1)無獨有偶

聯(lián)系上下文,”獨"指的是,“偶”

指的是。

(2)第5段開頭說:“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

家”,“更有趣”是相對于而言的,稱之為“更有趣”

的原因是o

5.有人認為,文中列舉了三個事例來證明同一個觀點,有重復之嫌。請你梳理三

個事例的異同,然后對文中論據(jù)的運用作出評價。

三個事例的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個事例的差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評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1.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括號中填入合適的關聯(lián)詞。

(1)()你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

號之后,()有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

(2)()科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這種“偶然的機

遇”只會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

2.說說下列加點詞有什么表達作用:

從那以后,這種試紙:建被廣話應用于化學實驗中。

3.以下是某教授對本文的評價,請結合你對文章的理解,將此段評價填寫完整:

真理對于人來說是一個神圣的東西,許多人認為(1),而作者縱觀

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通過洗澡水的漩渦、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子的

轉動這三個事例來說明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能從很平常的事情中有所

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闡明了(2)。

A.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B.發(fā)現(xiàn)真理的都是偉大的人物

4.以下文字記敘了謝皮羅教授探尋“洗澡水漩渦奧秘”的過程,但順序被打亂了。

①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研究。

②他的這個見解,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

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

③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謝皮羅教授卻敏

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

④這是為什么呢?

⑤1962年,他發(fā)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

轉,就不會產(chǎn)生這種漩渦。他認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

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朝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

(1)請你將5句話重新排序,還原謝皮羅教授探尋“洗澡水漩渦奧秘”的過程。

排序:(填寫序號)

(2)謝皮羅教授的事例能否作為本文的論據(jù)?請具體分析。

5.文章第6段與第7段能否互換順序?請具體分析。

6.學習本文后,小文產(chǎn)生了以下疑問,你能幫他一起思考解決嗎?

(1)問:“一百個問號”之后果真就能產(chǎn)生“真理”嗎?

答:0

(2)問:“真理”除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還可能誕生于什么呢?

答:真理還可能誕生于一百個之后。

理由:o

第14課表里的生物

【第一課時】

1.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方格里打入

(1)藍色的、紅色的小寶石,釘(口dingDding)住幾個金黃色的齒輪。

(2)里邊還有一個小尾巴似(口si□shi)的東西不住地擺來擺去。

(3)為什么還蒙(口meng□meng)著一層玻璃呢。

2.把下面句子改成陳述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

哪里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呢?

A.哪里都會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

B.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

C.哪里都不會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

D.沒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fā)出和諧的聲音。

3.文章圍繞小時候的“我”對“表里的生物”的好奇與探究展開。請細讀課文,

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段落大意。

父親表蓋里清脆的嘀嗒聲讓“我”好奇

父親①讓“我”猜想表里關著小生物

-------------------------A-------------------------

父親②讓“我“③

父親說表里有個小蝎子讓“我”@

4.文中的“我”在探究“表里的生物”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

請結合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加以品味:

(1)我看得入神,唯令父親再把這美麗的世界蓋上。但是,過了一會兒,父親

還星把表蓋上了。父親的表里邊考星好看。

(2)后來我見人就說:“我有蟋蟀在缽子里,嵋嵋在葫蘆里,鳥兒在籠子里,父

親卻有一個小蝎子在表里?!?/p>

5.蝎子是一種小動物,如果請你從以下圖片中選擇一幅為課下注“蝎子”的釋義

配圖,你會選擇第幅。為什么父親說表里面關著一只小蝎子的時候,“我”

毫不懷疑呢?請從文中找出兩條理由: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1.為下列句子選擇正確的漢字:

(1)父親取出一把小刀,把表蓋(A.拔B.撥)開,我的面前立(A.即B.既)

呈現(xiàn)出一個美麗的世界

(2)這擺來擺去的是一個小蝎子的尾巴,一動就要(A.蟄B.g)你。

2.讀下列句子,請在括號里填寫合適的關聯(lián)詞,在方框里填寫恰當?shù)臉它c符號:

()父親懷里的表有時放在桌子上,()它的秒針會自己走動,

()它堅硬的表蓋里還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口嘀嗒,嘀嗒口

3.文中,作者多次提及了“蟬”和“蟲”,這是為什么呢?請思考并填寫表格:

出現(xiàn)位置寫“蟬”與“蟲”的目的寫“蟬”與“蟲”的作用

第1段為了證明“凡能發(fā)出聲音的,以自己兒時最為熟悉的小動物來類

都是活的生物”比讓自己極為好奇的“表里的聲音”

第2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表里的生物”,既真實自然,易

于讀者理解,又能夠展現(xiàn)兒時的“我”

第9段②③

4.面對“我”的好奇與質(zhì)疑,文中父親都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按要求完成以下問題:

(1)文章3-10段,父親為什么多次要求“我”“不許動”表?

出現(xiàn)位置父親的語言在文中的作用

第6段“只許聽,不許動?!?/p>

第8段“小孩兒不許動表?!?/p>

第10段“可是只許看,不許動?!?/p>

⑵第19段,面對“我”的繼續(xù)提問,“父親沒有回答”,聯(lián)系前后文,父親此時

可能想些什么呢?請你動筆寫一寫:

父親想:孩子啊,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結尾寫道:“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時候才不說了?!?/p>

“我”為什么最終“不說了”呢?你從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6.小語同學讀了本文后,覺得文中的父親的言行是在敷衍孩子。他認為父親應該

和孩子平等交流,客觀介紹表的構造,引導孩子探究。請閱讀以下相關鏈接,談

談你的看法。

【相關鏈接】機械表發(fā)聲的原理:

機械鐘表主要由動力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擒縱系統(tǒng)和調(diào)速機構等組成。發(fā)條

作為動力系統(tǒng),經(jīng)過一組齒輪組成的傳動

系統(tǒng)來推動擒縱調(diào)速器工作,擒縱調(diào)速器

反過來控制傳動系統(tǒng)的轉速。傳動系統(tǒng)在

推動擒縱調(diào)速器的同時還帶動調(diào)速機構。

擺輪是調(diào)速機構零件之一,受力驅(qū)動后,

通過螺旋狀游絲控制器做往返擺動,當擺

輪做了一次往返運動,就發(fā)出一次“嘀嗒”機械手表結構圖

聲。

第15課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

【第一課時】

1.文學常識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國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

他的代表作有《》《》等。

2.給下列加點字勾選正確的讀音。

不屑(Dxie□xue)憎晉(Owu□e)

教法(口其&0□jiao)調(diào)整(Dtiao□diao)

3.小說的主要人物有瑪琪和托米。請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梳理兩人的言行,還原事

情的經(jīng)過。

瑪琪的言行托米的言行

發(fā)現(xiàn)了一本真正的書

和托米一起翻看,發(fā)現(xiàn)書的內(nèi)容有

關學校,臉上露出①時

的神情間

的告訴瑪琪書中寫的是

先②

得知老式學校中的老師是真人,感后

到③順

序告訴瑪琪老式學校的更多

特點

很想知道________④__,

于是和托米一起繼續(xù)翻閱

到點上課,但腦子里還想著老式學

校,發(fā)出了“⑤”

的感慨。最后把整件事⑥

4.本文以科幻小說形式呈現(xiàn)了現(xiàn)在(未來)和過去兩種上學方式。請閱讀全文,

比較其異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過去的上學方式現(xiàn)在的上學方式

相同點都有授課①,都有課本,都要做②,都有測驗,都有固

定的上課③和上課地點,都要學習各種學科知識

不同點在學校上課在家中上課

真人老師授課④

⑤讀的是電子書,字顯示在熒光屏上

⑥根據(jù)個人情況調(diào)整教學進度

同學們一起學習⑦

【第二課時】

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全神貫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夷不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向討厭學?!钡默旂髯詈髤s對“過去的學?!碑a(chǎn)生了向往,請對課文第8

段和第27段劃線處進行批注,分析瑪琪不同態(tài)度的成因。

第8段:瑪琪臉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學校?學校有什么好寫的?我討厭

學校。”瑪琪一向討厭學校,可現(xiàn)在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憎惡它。那個機器

老師一次又一次地給她做地理測驗,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媽媽發(fā)愁

地搖了搖頭,把教學視察員找了來。

第27段:瑪琪嘆了口氣,去上課了。她腦子里還在想著當她爺爺?shù)臓敔斒莻€

小孩子的時候,他們上的那種老式學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處去上學,他

們在校園里笑啊、喊啊,他們一起坐在課堂里上課;上完一天的課,就一塊兒

回家。他們學的功課都一樣,這樣,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互相幫助,有

問題還可以互相討論。

3.作者以瑪琪的感慨“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作為小說的標題,有什么用意?

4.有人認為,優(yōu)秀的科幻小說一般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

三要素。請你在這三個特點中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兩點,參考“提示”,對本文做

點評。

①關于小說“邏輯自洽”與“科學元素”的特點

提示:本文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50年代。如今,哪些“超前科技”已經(jīng)得到運用?

作者為什么能夠“預見未來”?

②關于小說“人文思考”的特點

提示:除了表達對未來教育的擔憂,作者還帶給我們哪些思考?不妨再讀讀

文中第16、23段。

第16課兩小兒辯日

1.文學常識連線。

列子孔丘戰(zhàn)國儒家

孔子孟軻戰(zhàn)國儒家

孟子列御寇春秋道

2.解釋加點字。

(1)孔子東源游: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以:

(3)或其日中如探溝及:—湯:.

(4)孰為汝多知乎為:

3.以下對“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句翻譯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孔子)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就特意過去詢問他們。

B.(孔子)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就問他們辯論的原因。

C.(孔子)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特意過去詢問他們。

D.(孔子)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4.閱讀課文兩小兒的論辯內(nèi)容,完成以下題目。

(1)兩小兒的辯斗圍繞這一話題展開。

(2)兩小兒的辯斗可分成兩個回合,請分別概括。

第一回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回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的句式梳理兩小兒推理的過程,

并填空。

一小兒從視覺角度加以分析,因為,又因為

,所以。

一小兒從對溫度的感覺角度加以分析,因為,

又因為,所以。

5.分析兩小兒與孔子的人物形象。

(1)比較下面兩句句子,說說哪一句更能展現(xiàn)兩小兒的性格特點。

A: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B: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乃遠者小而近者大也。

(2)以下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體現(xiàn)了孔子的好奇心。

B.孔子“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句自然引出了下文兩小兒的對話。

C.孔子的“不能決”襯托出兩小兒的智慧過人、見解獨特、辯才無礙。

D.孔子的“不能決”體現(xiàn)了他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請你談談兩小兒爭辯帶給你的啟發(fā)(至少兩點)。

7.本文兩小兒爭辯和第13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都運用舉例論證的

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具體運用時有所不同,請簡述其差異。

寫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

1.科幻故事可以通過科學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出對宇宙萬物、未來生活、

科學技術的遐想,并表達作者對新科技的思考。請結合課文,在空格內(nèi)填入科幻

故事相應的特點(A.邏輯自洽B.人文思考C.科學元素)

課文涉及科幻故事的特點

示例領域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

《他們那教育機器人教1:1真人模型;可以針對性地討厭單調(diào)無趣的教

時候多有師講課、提問、布置作業(yè)、測育,機器不能在所有

趣啊!》試;可以快速算出成績……方面都取代人

2、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請你對100年后未來世界的“衣、食、住、行”進

行想象。

(1)請發(fā)揮想象,為下面的“智能飄移飛鞋”補寫2個新特點。

新名稱:智能飄移飛鞋

新特點

新思考:對于避免汽車尾氣污染,減少交通擁堵方面有積極作用。

(2)請發(fā)揮想象,在“衣、食、住”方面,補全下列思維導圖(任選一張)。

A圖:

B圖:

3、借鑒上面的練習,以“100年后我們再相遇”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作文。

(1)動筆作文前,請完成下列思考。

A.確定好“我們”的身份。如:“我們”是:

B.設計好相遇的情境。如:相遇情境是:

C.從“衣、食、住、行”選擇不少于2個方面來體現(xiàn)100年后的特點。

如:選擇方面

D.有對科學技術與人類發(fā)展的思考(請在括號里打“/”,可以多選)。

如:此文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寄托美好理想。()

此文警示科技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

【參考答案】

第13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第一課時】

1.C

2.(1)C(2)A(3)D(4)E(5)B

3.(1)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2)魏格納偶然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海岸線吻合

從而提出“大陸漂移學說”(3)阿瑟林斯基根據(jù)兒子睡覺時眼珠轉動實驗證明腦

電波的變化與做夢有關(4)科學領域偶然的機遇只會給善于獨立思考、具有鍥

而不舍精神的人

4.(1)波義耳發(fā)明石蕊試紙的過程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事例

(2)波義耳和魏格納偶然發(fā)現(xiàn)真理的故事阿瑟林斯基是在兒子睡覺時發(fā)

現(xiàn)眼珠轉動這一有趣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腦電波的變化與做夢有關

5.共性:三位科學家都善于從細微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都善于在發(fā)

現(xiàn)現(xiàn)象后不斷思考、不斷發(fā)問;他們的研究成果對于各自的研究領域都具有重要

價值。差異:三則事例涉及化學、地理、心理等不同領域,且三位科學家的國籍,

所處的時代也不同。評價:三個例子的共性部分突顯了科學家們“見微知著、善

于發(fā)問、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充分證明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

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差異部分則證明了本文觀點的適用范圍具有一定的

普遍性,作者以此鼓勵讀者投身科學,積極探索和發(fā)現(xiàn)。綜上,本文論據(jù)的使用

較為適切。

【第二課時】

1.(1)只要……那么……就(2)如果說……那么

2.“一直”表明使用時間延續(xù)之久,“廣泛”表明適用地域范圍之廣,兩個詞語

突出了波義耳的“偶然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

3.(1)B(2)A

4.(1)③④①⑤②。(2)可以。謝皮羅教授是從“洗澡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

方向旋轉”這個細微且尋常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追問,而后通過反復的試驗和研

究,從而發(fā)現(xiàn)“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有關”這個真理,可以證明本文的

觀點。

5.不能。從內(nèi)容上看,第6段強調(diào)了“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不斷探索”的能力

對于發(fā)現(xiàn)真理的必要性,第7段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這些能力從何而來。

如此,既突出了“獨立思考、鍥而不舍”的重要性,也強調(diào)了發(fā)現(xiàn)真理其實并不

容易,使文章客觀而嚴密。從結構上看,第6段中“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表明

了本段緊承上一段,而第7段段首的“當然”兩字表明了該段的補論性質(zhì),與文

章的第「6段的主體部分稍有區(qū)分。

6.(1)不能,還需要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的執(zhí)著探索;需要具有獨立思考

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2)示例:失敗(興趣巨人等)

對于科學家而言,發(fā)現(xiàn)了問題、提出了問題之后,還需要反復的實驗去得出

真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無數(shù)次失敗,但是在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調(diào)整方向,

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真理。

第14課表里的生物

【第一課時】

1.(1)ding(2)shi(3)meng

2.D

3.①“不許動”的要求②撥開表蓋③看到表里美麗的世界④認為

自己的猜測得到了“證實”⑤“我”見人就說父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

4.(1)“唯恐”直接寫出“我”擔心父親蓋上表蓋,“還是”寫出表蓋被蓋上時

“我”內(nèi)心的遺憾,“真是”表明“我”對表內(nèi)美麗的世界的意猶未盡,三個詞

寫出“我”終于看到表內(nèi)世界的激動之后擔心而又遺憾的豐富情感。

(2)“見人就說”突出“我”內(nèi)心對“表里有一個活的生物發(fā)聲”這件事信以為

真,恨不得講給每一個遇到的人聽?!皡s”表轉折,突出了“蟋蟀在缽子里”“蛔

嵋在葫蘆里”“鳥兒在籠子里”都是常見的事,但“有一個小蝎子在表里”卻是

不同尋常的事,強調(diào)了父親表的神奇,表達了“我”內(nèi)心的驚喜和驕傲。

5.D理由:(1)兒時的“我”一直誤認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對于表里神秘的聲音,“我”一直推測“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

(2)有一天,父親打開表蓋,“我”看到“里邊還有一個小尾巴似的東西不停地

擺來擺去”,而父親告訴“我”“這擺來擺去的是一個小蝎子的尾巴”。

【第二課時】

1.(1)BA(2)B

2.可是不但而且:……

3.①為了對比表里的聲音,反映表里的聲音的特點;②為了證明“我”推測表

里一定也有一個小生物的正確性;③天真可愛,充滿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的精

神。

4.(1)父親屢次阻止“我”動表的言行更加激起“我”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對

“表里的生物”充滿想象和神往,使“我”的探索過程更富有童真童趣和浪漫色

彩。(2)父親想:孩子啊,你心里永遠有無窮無盡的問題,只是請原諒,有些問

題恐怕現(xiàn)在還給不了你答案。但是我相信,你對世界的這份好奇與探索的熱情,

能引領你在不斷探知中茁壯成長。愿你永遠保有這一份熱情與執(zhí)著,常懷這一份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勇氣去觀察世界了解科學追求真理。

5.“不說”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表中并沒有小蝎子存在。“不知”

和“也不知道”顯示出“我”的童年似乎是在不知不覺中結束的,“我”對事物

充滿童真童趣的想象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其中蘊含著作者對童年的留戀和懷

念。

6.父親的解釋并不是在敷衍。從相關鏈接看,機械表發(fā)聲的原理相當復雜,這不

是一個孩童所能理解的。父親的解釋雖然并不科學,但是非常形象,符合孩童的

認知水平。因為“我”確實看到表蓋里面有一個“小尾巴似的不停地擺來擺去”

的東西,而且“我”一直推測表里被關了一個生物,父親用“小蝎子”來解釋,

既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又能巧妙地教育“我”不隨便動表,畢竟,

在那個年代,表是罕見而貴重的物品。所以,文中父親的解釋不僅不敷衍,還是

很有智慧的。

第15課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

【第一課時】

1.美國阿西莫夫基地新疆域

2.不屑(xie)憎惡(wu)教法(jiao)調(diào)整(tiao)

3.①鄙夷不屑②幾百年前的那種老式學校③驚訝、懷疑④那些

有趣的學校是怎么回事⑤他們那時候多有趣?、抻浽诹巳沼浝?/p>

4.①老師②作業(yè)③時間④機器老師授課⑤讀的是紙質(zhì)書,字固定

在紙上⑥同齡的孩子都學一樣的功課⑦一個人獨自學習

【第二課時】

1.(1)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2)輕視。

2.第8段“一次又一次”、“一次比一次”等語句,寫出了瑪琪長期面對冷冰冰

的機器進行枯燥無味的學習訓練,屢屢受挫,甚至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以

致于對學校無比厭惡。第27段“一處”、“一起”、“一塊”、兩個“互相”等詞語,

都表達了“共同”的意思,表明了瑪琪對與伙伴們共同學習、共同玩鬧的憧憬與

渴望,由此產(chǎn)生了對老式學校的向往之情。

3.標題是瑪琪的一句感嘆,表達了對過去的學習方式的向往,含有對當下(未

來)的學習方式的不滿。未來的學習技術雖更加先進,但在情感交流方面有所缺

失。作者借瑪琪這個未來兒童之口發(fā)出感嘆,既能引起讀者的思考,也鮮明地表

達了他對瑪琪的理解以及對未來教育的擔憂。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