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課件14: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_第1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件14: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_第2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件14: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_第3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件14: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_第4頁
高中生物必修二課件14:5-1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現(xiàn)年44歲的本杰明·伊赫格波洛和35歲的安吉拉·伊赫格波洛是一對英籍尼日利亞裔黑人夫婦,他們曾先后生下一兒一女,都是黑皮膚。不久前,安吉拉又生下第三個孩子,竟是個金發(fā)碧眼的“白人女嬰”。知識回顧:什么叫基因?基因的分子結構如何?基因與染色體、DNA關系如何?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堿基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蚝虳NA一樣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蛐秃捅憩F(xiàn)型的關系如何?

普通的小麥種子種植在水,肥,光充足的土壤中,結出的是粒多飽滿的種子,但是再把這些種子種在普通土壤中仍就是普通的種子。甘藍3.5kg7kg拉薩3.5kg北京在北京培育的優(yōu)質甘藍品種,葉球最大的有3.5KG,當引種到拉薩后,由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光照強,葉球可重達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葉球又只有3.5KG。變異的類型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不可遺傳變異可遺傳變異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不能遺傳的變異(如:曬黑的臉色)(改變)可遺傳的變異(如:色盲)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誘因(改變)(改變)思考:通過美容手術,紋成彎彎的柳葉眉,這種柳葉眉能遺傳嗎?科學史1

1910年赫里克醫(yī)生接診了一位黑人貧血病患者。所有治療貧血病的藥物對他無效。鏡檢時發(fā)現(xiàn)其紅細不是正常的中央微凹的圓餅狀,而是鐮刀形,后稱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正常型紅細胞鐮刀型紅細胞一、基因突變的實例科學史1

1910年赫里克醫(yī)生接診了一位黑人貧血病患者。所有治療貧血病的藥物對他無效。鏡檢時發(fā)現(xiàn)其紅細不是正常的中央微凹的圓餅狀,而是鐮刀形,后稱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正常型紅細胞鐮刀型紅細胞一、基因突變的實例正常異?!彼幔劝彼幔劝彼帷彼幔i氨酸-谷氨酸—…

1949年,美國鮑林博士首先意識到,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分子的異常引起紅細胞變形。

1956年,英國科學家英格拉姆發(fā)現(xiàn)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血紅蛋白的肽鏈上,有一處的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茖W史2谷氨酸纈氨酸相應性狀的改變相應蛋白質的改變相應氨基酸的改變mRNA分子中的堿基發(fā)生變化DNA分子中的堿基對發(fā)生變化具體變化過程:這種變化可否遺傳?如何遺傳?可以遺傳突變后的DNA分子復制,通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帶有突變基因的生殖細胞,并將突變基因傳給下一代.相應性狀的改變相應蛋白質的改變相應氨基酸的改變mRNA分子中的堿基發(fā)生變化DNA分子中的堿基對發(fā)生變化具體變化過程:這種變化可否遺傳?如何遺傳?可以遺傳突變后的DNA分子復制,通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帶有突變基因的生殖細胞,并將突變基因傳給下一代.

基因突變的類型:ATCCGTAGGC缺失(正常)ATTCCGTAAGGCAACCGTTGGC

ACCGTGGC替換增添基因突變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蛲蛔僁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內部)結構的改變。┯┯┯┯

ATGC

TACG

┷┷┷┷┯┯┯┯┯

ATAGC

TATCG

┷┷┷┷┷┯┯┯┯

ATGC

TACG

┷┷┷┷┯┯┯

AGC

TCG

┷┷┷┯┯┯┯

ACGC

TGCG

┷┷┷┷┯┯┯┯

ATGC

TACG

┷┷┷┷增添缺失替換實質?(堿基對排列順序即遺傳信息的改變)請思考:1.由于堿基對的改變,是否一定會引起蛋白質(性狀)的改變?2.基因突變都會遺傳給后代嗎?若發(fā)生在配子中,可遺傳;若發(fā)生在體細胞中,一般不能遺傳;有些植物的體細胞發(fā)生基因突變,可通過無性繁殖傳遞。3.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間?細胞分裂的分裂間期。2.基因突變都會遺傳給后代嗎?若發(fā)生在配子中,可遺傳;若發(fā)生在體細胞中,一般不能遺傳;有些植物的體細胞發(fā)生基因突變,可通過無性繁殖傳遞。3.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間?細胞分裂的分裂間期??茖W史3

美國遺傳學家繆勒(1890-1967)

1927年,繆勒在果蠅實驗中發(fā)現(xiàn)X射線照射可人工誘使基因發(fā)生突變,他因此于194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這一研究成果導致了輻射遺傳學的誕生,更重要的是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助于深入認識生物遺傳進化的機理。1945年,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造成20多萬人死傷。當時繆勒就指出: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污染將給幸存居民的后代帶來難以預料的影響。繆勒不幸言中了。在戰(zhàn)后的20多年里,廣島和長崎出生了數(shù)以百計死胎和智障、肢體畸型的新生兒。繆勒1946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后,他提出的輻射危險才得到普遍承認。此后,繆勒為制定輻射防護措施和輻射安全標準等做了大量工作。物理、化學等因素可誘發(fā)基因突變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對20世紀40年代后發(fā)生的因原子彈爆炸、化學污染、放射性泄漏等事件導致新生兒畸型的原因有了科學的認識,為防止污染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1、基因突變的原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等。亞硝酸、堿基類似物,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包括病毒和某些細菌等。外因內因:DNA分子復制偶爾發(fā)生錯誤,DNA堿基組成發(fā)生改變等二、基因突變的原因和特點A.自然突變:自然發(fā)生的突變B.誘發(fā)突變:在人為條件下發(fā)生的突變如:正常綿羊突變產生短腿安康羊如:中子照射不抗銹病的燕麥種子,變成抗銹病個體(1)按來源分:2、基因突變的種類:3.基因突變的特點

從以下圖片,你能歸納出基因突變的什么特點嗎?白眼果蠅白化苗短腿的安康羊

白色皮毛牛犢普遍性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生物體的任何部位。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內的不同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隨機性3×10-5人類色盲基因1×10-5小鼠的白化基因1×10-6玉米的皺縮基因4×10-5果蠅的白眼基因突變率基因低頻性高產大豆大南瓜太空椒(左)有利的基因突變高產青霉菌株白化病患者有害的基因突變白化玉米苗畸形的雛鴨人類的多指

大多數(shù)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是有害的,只有少數(shù)是有利的,有些既無害也無益。多數(shù)有害性灰老鼠不定向性基因A可以突變?yōu)閍1,也可以突變?yōu)閍2、a3、a4……等?;蛲蛔兊奶攸c①普遍性②隨機性③低頻性④多害性⑤不定向性(多方向性)批判性思維

有人認為基因突變率低,大多有害,故認為它不可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你認為正確嗎?為什么?

這種看法不正確。對于生物個體而言,發(fā)生自然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但是,一個物種往往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就整個物種來看,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產生的突變還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變是有利突變,對于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因此,基因突變能夠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4、基因突變的意義對性狀的影響:往往產生與之相對應的基因(等位基因)對基因的影響:一般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性狀(相對性狀)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5、基因突變的應用人工誘變育種原理:運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提高突變率,誘發(fā)基因突變,獲得優(yōu)良品種.實例:“黑農五號”大豆高產青霉菌株太空椒太空南瓜“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種個體的差異,主要是什么原因產生的?三、基因重組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pF1×

F231510810132比例:9:3:3:1控制不同性狀的的基因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基因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自由組合定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體

分開,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Ⅰ中期初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體

分開,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初級精母細胞1、概念:在生物體的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一種具有20對等位基因(這20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20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生物進行雜交時,F(xiàn)2可能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型就有220=1048576種?;蛑亟M染色體的交叉互換2、基因重組途徑及時間途徑1:基因自由組合(減I后期)途徑2:基因互換(減I前期四分體時期)(補充)途徑3:轉基因(DNA重組技術)

產生多樣化基因組合的后代,為生物變異提供豐富的來源,是生物變異來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3、意義:

1.下列哪種變異屬可遺傳的變異(

A.水肥充足時水稻穗大粒多

B.經(jīng)常鍛煉使四肢肌肉發(fā)達

C.經(jīng)生長素處理后獲得的無籽蕃茄

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D練習鞏固2、導致人類鐮刀型貧血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

A、營養(yǎng)不良B、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C、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結構發(fā)生變化D、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發(fā)生變化3、一種植物只開紅花,偶然出現(xiàn)一朵白花,將白花所結種子種下去,它和它的后代都開白花,其原因是()A、性狀分離B、基因突變C、由礦質營養(yǎng)不足引起D、由自然雜交引起DB

4.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自然條件下,一種生物的突變率是很低的

B.生物所發(fā)生的基因突變一般都是有利的

C.基因突變在自然界的中廣泛存在

D.基因突變可產生新的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B5、06年春,在我國部分地區(qū)又出現(xiàn)了小范圍的禽流感疫情,研究得知其病原體為一種新的禽流感病毒,這種病毒最可能來源于()

A.無性生殖B.基因突變C.自然條件下的基因重組D.染色體變異病毒的可遺傳變異只能基因突變B2、導致人類鐮刀型貧血癥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

A、營養(yǎng)不良B、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C、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結構發(fā)生變化D、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發(fā)生變化3、一種植物只開紅花,偶然出現(xiàn)一朵白花,將白花所結種子種下去,它和它的后代都開白花,其原因是()A、性狀分離B、基因突變C、由礦質營養(yǎng)不足引起D、由自然雜交引起DB

產生多樣化基因組合的后代,為生物變異提供豐富的來源,是生物變異來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3、意義: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不能遺傳的變異(如:曬黑的臉色)(改變)可遺傳的變異(如:色盲)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誘因(改變)(改變)思考:通過美容手術,紋成彎彎的柳葉眉,這種柳葉眉能遺傳嗎?

現(xiàn)年44歲的本杰明·伊赫格波洛和35歲的安吉拉·伊赫格波洛是一對英籍尼日利亞裔黑人夫婦,他們曾先后生下一兒一女,都是黑皮膚。不久前,安吉拉又生下第三個孩子,竟是個金發(fā)碧眼的“白人女嬰”。甘藍3.5kg7kg拉薩3.5kg北京在北京培育的優(yōu)質甘藍品種,葉球最大的有3.5KG,當引種到拉薩后,由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光照強,葉球可重達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葉球又只有3.5KG。表現(xiàn)型基因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